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体育教学德育教育

一、结合学科特点,明确德育目标

小学体育学科落实德育教育的要求,必须要结合小学体育学科的特点来进行。小学体育学科教学的任务是通过教给学生一些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的技能和技巧,使学生学会科学锻炼、合理锻炼,同时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培养和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纪律观念、团队意识等。这里更为关键的是根据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新时期小学体育教育的核心理念和目标是使学生们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锻炼理念,要求学生从小就能够掌握一定的健康卫生方面的相关知识,以及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重视体育锻炼,并且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要关注学生对体育锻炼认识的提升,而不是仅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就可以了,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需求,有利于学生使体育锻炼成为自我成长和发展的需求,从而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认识。

二、注重德育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的体现

德育教育作为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是要把德育教育工作落实到体育课堂教学的每一部分,所以,在体育课上,教师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把德育教育工作渗透进来。在教学内容中,如一些长跑项目的练习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在团队项目中引导学生们意识到集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而在教学形式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安排来落实德育教育,如上课整队要迅速,队列纪律要严格,培养学生遵规守纪的意识;在学生在进行运动项目的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相互保护,心中有他人;在利用器材进行活动时,要注意对于器材的合理使用,养成爱护集体公物的品质。总之,小学体育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从细节着手,对小学生进行反复、细致的引导,这样非常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无形之中也就能够落实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学目标。

三、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因材施教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强调要以生为本,即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一定要结合学生们的实际,这样才能够最大化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小学阶段的教学历时六年,学生的学习时间跨度大,也意味着学生们会有不同的变化,所以,在小学体育课上的德育教育也要客观上尊重这种变化,从学情出发来因材施教。总体来看,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因为学生们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认识方面还未成形,这时教师要注意循序善诱,耐心的、反复地予以引导,这样他们才可能把一种行为上升到一种好的习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发挥其喜欢表现自己的优点,教师一方面要对其行为认识予以引导,同时也要利用好“表扬”这一有利武器,对于学生的进步及时的予以肯定,这样既能够鼓励一部分学生,同时也能够树立榜样的作用,起到示范的效果。

四、紧抓课堂常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马卡连柯认为:“制度越明确,就越能形成内部的动力定型,这是形成技巧与行为习惯的基础。”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思想表现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严格的要求与措施,并有步骤、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与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学生的行为准绳。如:按指定地点准时集合上课,不得随意缺席或擅自离队;分组做练习时,必须按规定排好队等。这样就使学生明确了行为是非的界限,逐步形成遵守纪律、团结同学、热爱集体等良好思想。

全文阅读

体育教学教育

摘要:本文从系统原理出发,通过对体育教学及其过程的分析并确定其基本构成因素,把握它们的性质和职能,促进其同步发展与优化组合,从根本上增强体育教学过程的整体效应,以提高体育课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体育教学;整体效应;教学思考

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其实施过程及其效果与多种因素相关。但对于相关因素的认定,目前国内说法不一,有“二因素”、“三因素”、“四因素”等。根据“要素——结构——功能”系统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整体效应。下面就从获得最佳的体育教学效果出发,探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构成因素及其职能,如何增强体育教学整体效应展开讨论。

一、提高认识,摆正位置

体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与教学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抓好体育教学的各种因素,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实现。从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课的有关规定看,它是从小学到大学唯一连续开设的必修课,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体育教学是依照国家统一颁发的体育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来进行的,具有强制性和统一性;它固定教师、班级、课表上课,有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基本保证,具有可实现性、稳定性和实效性;并且它还是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学校体育组织形式,有其明确方向性。这些充分展示体育课在学校体育中的核心位置,体育课对学校体育的存在与发展产生关键性、决定性作用。而且体育作为一门教育课程,包括了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活动,承担着增强学生体质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任务。因此,搞好体育教学是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把握相关因素及其职能

对于体育教学,国际上并无统一定论。就国内而言,无论是《体育理论》,还是《学校体育学》和《体育教学论》中,虽都有过界定,但其说不尽同。归纳起来,其共同点是:①体育教学是根据学校教育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安排进行的;②体育教学必须向全体学生传授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人体运动技术技能,并通过学习掌握和运用的过程,锻炼学生身体,形成多种身体技能,提高机体工作能力,增进健康,增强体质;③体育教学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④体育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从“三论”观点来看,体育教学过程则是教师在特定的环境中,把从体育教学大纲、教材、体育文献和教学论中获得信息和有关学生体质、健康、体能、技能、智力和心态方面的信息,加工成教学信息,用一定媒介手段将其传输给学生;学生接收从教师、教材及其它来源(如报刊、电视、同学群体等)中得到的信息,并将其加工(如认知、体验、反复练习和运用等);再按教学目标要求和教师的要求,用答问、练习、测验、运用等方式,把学生关于掌握体育课程大纲教材质量和效果,反馈给教师(当然也同时反馈给学生),教师再加工传输,学生再接收并加工。这个过程不断循环重复,每次循环重复都是在前一次的基础上的提高,直到全面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若站在管理学角度分析,则又可将体育教学过程视为一个“确定目标——组织实施——评估效果”的过程。总之,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因此,潜心探求其相关因素,协调其关系,就成为事关体育教学整体效率和效益的首要课题。

鉴于上述对体育教学过程的认识和理解,体育教学至少与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介手段等因素相关。这几个因素,国内体育界习惯称之为体育教学的“四大要素”。但仔细加以考察之后,就会深刻感觉到,上述各因素效能是否得到应有发挥,应当怎样发挥其功能才会使体育教学过程的整体效率更高、产生的效果更好,实实在在又无时无处不涉及到一个评估的问题。评估与教学效果息息相关,离开评估的体育教学无疑是盲目的,必然影响实现教学目标的速度和水准。若站在管理学角度观察,体育教学过程中,管理者教师和被管理者学生都是人,而人是管理的核心,其积极性则是管理的动力。且人的积极性发挥程度与管理效能成正比。而科学评估则直接影响到师生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的程度。此外,上述五个因素的职能活动一般都是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发生,换句话说,离开了特定教学环境,体育教学同样无法进行或无法取得良好效果。例如,有的学校体育馆里经常几个班挤满一堂同时上课,彼此内容不一,形态各异,显得闹哄哄、乱纷纷,讲解听不清,观看示范注意力不集中,散开练习还随时可能发生伤害事故;有的班级受到“文化至上”的思想影响,体育课上学生要动不动,怕出汗耗体力影响文化课学习;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关系紧张,彼此缺少理解与支持等。类似这样的环境,断然不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教师、学生、教材、媒介手段、评估和环境都是直接影响体育教学过程及其效果的主要因素,缺一不可。它们的性质和功能彼此独立、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堪称一个系统,其整体功能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它们的性质与职能可分别概括如下:

全文阅读

学校体育教学德育教学

【摘要】学校体育本身具有的特殊的德育属性,蕴含着许多写作论文德育内容。本文围绕在体育教学中如紧密结合德育教育这一重要课题展开论述,并探讨了一些具体思路和做法。

【关键词】学校体育德育属性和内容德育渗透思考途径

学校体育,就其目的、任务的特殊性而言,它不同于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它突出的特点,就是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的教育属性。学校体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和其它教育一样,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同时又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

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因此,体育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

体育教学蕴含着许多德育内容。因此,如何在体育教学中紧密结合德育教育,是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新形势下不断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怎样才能取得体育、德育“双丰收”呢?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就以下几个方面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突出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

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是按照体育教学特点进行的。体育课突出的特点,就是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的教育属性。体育是一种行动的教育。通过体育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有利于培养组织性、集体主义等道德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勇敢、机智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和文明行为。这些道德品质和意志,在体育的实际活动中,更容易表现出来,教师针对学生的种种表现及时向学生进行教育,其效果比其他课程更实际。体育具有通过各种活动培养一个人的优秀品质和优良道德作风的功能,这种特殊功能,是其它学科和活动所不可比拟的。

二、掌握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全文阅读

教师教学体育教育论文

1、从教师角度出

教师是教学的核心、主导,教师的任务不单单只是在课程的时候进行教学,还要对教学的质量有保证,教师的主要目的是教育育人,其需要对学生灌输一个终身体育的概念。在课堂上,教师需要重复的发回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便能够提高其参与的热情,从而最大限度的、更好的发回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得学生把现在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具有良好创作能力的公民,使得公民能够更好的抵抗家庭和社会的各方面的压力,最终使得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能够更好的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成为终身受用的知识。学校也应该努力的提高体育工作者、教师的专业知识,从而使得体育教学能够更好的落到实处,使得其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努力的改变之前的弊端,更加适合现在教学的需要。

2、从学生角度出发

教学改革需要根据实际,走学生的角度出发,因材施教,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自主学习力。努力鼓励其积极的思考,培养创新能力,学校的学生基本都具备了很好的文化知识,很容易的去理解教师所教的知识内容,学校应该努力的去了解学生的爱好兴趣,从而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努力的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3、硬件设施

在体育教学的时候,要使得体育场馆能够充分的利用,场馆的设施等布局都要恩能够很好的兼顾到,如若遇到学校经费不足的情况,学校应该最大限度的扩大运动器材使用范围。学校应该简历相应的运动设施,已能够更好的满足学生课余时间的体育活动的需要,在学校应该努力的尽量使用体育标语、口号等等,使得学校的体育氛围比较浓厚,这个对于学校的体育教学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4、教学方式

走课程的设置方面来看,我们要很好的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知识能够在课外能够很好的实践,以能够很好的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制定一个合适的锻炼计划,在课堂上,要能够使其具有娱乐性,从而使得学生的教学氛围能够很好的融合。作为一个体育教育工作者,其不仅仅只是教学,还需要做到理论和实践能够更好的统一,例如:在遇到恶劣天气而不能进行课外活动的时候,则可以充分的利用课程来进行教学,走理论上来来教学生在健身的时候的一些防御措施和锻炼技巧,从而使得学生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

全文阅读

体育教学德育教育策略

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开展成为了诸多体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只有将德育教育有效渗透在体育教学中,才能够切实提高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从当前体育教学的现状入手,对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进行探讨,以此来为日后体育教学活动的科学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教育;对策

作为当前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过去的时间里,体育教学的重点几乎全都放在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方面,却忽略了德育教育,但在素质教育如此深入的今天,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至关重要,需要体育工作者对其给予高度重视,以此来推动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开展德育教育

就当前体育教学的现状来看,可谓是丰富多彩,内容多样,每一项运动所达到的教学目的都有所不同。针对这种现象,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首先应该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做到全面、系统的掌握与了解,然后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开展教学活动,实现德育教育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使教学活动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说,在体育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体育健儿的成功事迹,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掌握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1]。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特点的研究,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确保德育教育目标可以顺利完成。

二、在教学组织形式中体现德育教育

目前,应用于体育教学中的组织形式有很多,教师应该选择最佳的组织形式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意志力和行为有效结合在一起,以此来使德育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说,教师可以通过困难情境的有效设计,使学生在逆境中学会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设定困难情境的项目有很多,例如拔河比赛、篮球(足球)对抗赛等,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另一方面则可以让学生正确对待比赛,在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教训中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再比如,在进行队列练习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适当渗透德育教育,由于每个学生的协调性和技能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势必会预见诸多问题,这时教师便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优秀品质。

三、正确认识体育精神,提高学生品德

全文阅读

体育学教育专业计算机教育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不断的运用和创新,与此同时,对高校毕业生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针对文化基础相对较薄弱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本文以保山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为例,研究讨论了当前普通高校计算机教学方式方法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计算机掌握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也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体育教育 计算机教学 教学理论

1 体育教育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机教学定位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不断的运用和创新,计算机在体育教学、科研、运动选材、器材管理、运动训练与竞赛等方面广泛应用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体育教育专业是各大体育院校的重要专业之一,除了教授各项体育专业知识外,还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系统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能够承担中小学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课外体育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研、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

2 体育教育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水平及学生特点

长期以来,体育教育专业计算机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1)教与学的目标不明确;(2)计算机教学的内容更新较慢;(3)教学手段落后,难以达到计算机教学的目标;(4)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弱。虽然这些情况已经引起了学校的重视,也做出了初步的调整改革,但现今计算机教学状况仍然无法满足社会对毕业生计算机能力的要求。除此之外,学生也存在一些问题:(1)缺乏自觉学习和自我控制的能力;(2)缺乏自信,对计算机课程有畏惧心理;(3)对专业知识不感兴趣,也不愿在课余时间主动去实践;(4)在进高校学习前,由于各地计算机普及程度不同,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选择适当的计算机教学方式十分重要。

3 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全文阅读

体育教学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勇敢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和文明行为,体育教学蕴含着许多德育内容。体育教学不仅注重提高各种体育运动的技巧与技能,增强身体体质,而且要注重人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磨练学生的意志,学会在竞技中与同伴竞争和配合。为何要加强体育中德育的教学呢?这是教育的普遍性也是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在动的过程中由于激烈的身体运动和对抗很容易发生伤害事故。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因怕出现伤害事故而怕这怕那,牺牲学生的身体教育。为了既保证学生在身体运动中的自身安全,又不耽误学生身体素质的强化和训练,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呢?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以教师之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常言道:“行动是无声的命令。”“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就不仅要求体现教师人格和才学的真、善、美,而且要求教师身体力行起表率作用。空洞的说教历来是苍白无力的。体育课中教师要着装大方、清洁、朴素,动作要落落大方,精神抖擞,举手投足间让学生感到亲切而不失尊严。教师除了讲解动作要领外,同时要介绍动作对健身健美的作用,特别是游戏竞赛规则,把传授知识,运动技能和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结合起来。营造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要学会和学生融为一体,和他们一起比赛,一起做游戏。在玩中学,在玩中练,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把体育课上活。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鼓励,然而对学生故意犯的错误,要严肃地批评教育;对学生无意犯的错误,则要能够宽容,不要过于指责,点到为止。体育教师不能简单粗暴,特别不能采取体罚方式管教,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清利弊,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这就要求教师要严于律己以、以身作则,尊重、爱护、体贴学生。

二、让学生从思想上提高对体育教学的认识

目前一些学校教育中只重视学生升学率和文化课成绩,而忽视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而学生也从心里对体育课不够重视。而且个别学生利用体育课自由活动时间想法设法挤时间学习文化课。教师要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自觉地进行体育训练,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学当中的德育教育至关重要。让学生明确课程的内容、任务及要求,以及学习体育的意义。还要加强对所有学生的组织纪律教育,使他们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体育教学的始终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性能、目的、锻炼方法,使学生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懂得学习体育和锻炼身体的好处,养成自觉地锻炼身体的习惯。

三、让德育教育贯穿体育教学的始终

体育课安全隐患很多,可能致使体育教学中造成很多伤害事故。体育教学是以“动”为主。这种行为关系复杂而频繁,思想与身体活动十分活跃。有个人与个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活动。一跑、一跳、一投,一个随意的推拉动作,如果麻痹大意等都可能导致自己身体损伤或是他人受伤。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把安全思想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对伤害事故的产生及预防方法进行细致分析,严格要求。体育教师在学期开始的前几个星期,可以安排“安全教育月”活动,加强师生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教师上课时对安全隐患讲解清楚,严格要求:若有不利于安全的,教师要及时制止,讲清楚利弊,引起学生的注意。做好课前准备——备好课: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隐患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在技术动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同时要严格要求,错误动作出现后立刻纠正。学生做较危险的动作或难度稍大的动作时,教师一定要亲自进行监督。对抗激烈的集体性项目,教师要明确要求,组织好学生,控制好学生情绪。当学生兴奋性过高、场面稍乱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暂停一下练习,简单地讲评后再练习。搞好课的组织,合理利用好场地、器材:教学内容的安排,场地、器材的利用一定要合理。体育教师课前要提前沟通,协调好各种环节,处理好班与班、内容与场地、班与场地之间的关系,使班与班之间上课既不相互干扰,又合理利用场地。经常检修场地器材:在平时的工作中,对场地和器材都要进行细致的检查,对有质量问题的器材要及时发现,及时修理;对安装不牢固的器械要及时修复。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爱惜器材的教育,力争自然损坏和人为损坏都降低到最低限度。使德育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积极的德育教育让学生不管是训练时还是比赛时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要严格遵守竞赛规则,要学会尊重对方,保护自己。这样把体育课中的伤害降到最低点的,有利于体育教学顺利有序的开展。重视体育中的德育教育有利于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全面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学校的体育教育不能只注重体育技能的提高和训练,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要使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重视体育中的德育教育有利于体育课安全顺利地开展。

四、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通过不同途径渗透德育教育

全文阅读

学校体育教学教书育人

摘要:

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教书育人是指在向学生传授体育基础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充分利用体育课自身的特殊教育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使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本文提出,体育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利用学校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

关键词:

体育教育素质教育品德教育

一、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教书育人的基础

体育教师不仅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首先,体育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自己的爱全部倾注到学生身上,因材施教,从而在各种活动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教育比较自然、具体,学生也容易接受。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与威信,对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教学气氛起着重要作用。威信是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与情感需要的满足,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威信,就应该具备较强的事业心、无私奉献的精神、崇高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关心、体贴学生的美德,这样才能达到情感融洽、思想交流的目的。同时,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合理疏导。其次,体育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教师是教育内容的传授者和示范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观察、了解教师的过程。教师的思想品德、言谈举止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同的作用。所以教师要以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教学艺术去教育、启迪学生,赢得学生的信赖,在学生的心里树立良好的形象。这样做既有利于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又起到了表率作用,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完美的示范动作、精炼正确的讲解、合理的教学组织、适宜的锻炼方法都是学生们所羡慕和模仿的,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都能使教育过程顺利进行。因此,教师的言行就会成为学生的楷模,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再次,体育教学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就要努力探索育人的艺术。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具有专业知识,还要具有渊博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同时还要认真研究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这样才能提高育人的效果。体育课教学是师生教与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兴趣和知识等交流的过程。教师要以真诚的感情去教育学生,才能使师生之间产生积极的情感交流。这样,学生在良好情感的催化下自觉、愉快地接受、执行思想教育的内容,思想教育只有在这种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二、充分利用学校体育教学全过程进行教书育人

学校体育主要由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组成。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体育都是一门必修课,另外加上课外体育活动,使体育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较长,接触面较广,影响较大。因此,教师应抓住机会,因势利导,使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中逐步完成。教师要善于通过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遵守纪律、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及爱护公物等思想品德的教育,通过体育竞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荣誉感以及吃苦耐劳等意志品质。另外,还要善于在集体中树立榜样,号召大家向榜样学习,共同进步。

全文阅读

中学体育教育教学浅析

摘要: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形式,素质教育的本身就以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符合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素质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而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本文就从中学体育教育教学入手,简要浅析素质教育下的中学体育教育教学的相关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方式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基本宗旨,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符合当前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模式,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中学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其本身也对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学生体魄,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及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和不畏困难的学习态度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素质教育下的中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才竞争的加剧,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全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各个方面全面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他们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从“专才”到“全才”的培养,是素质教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当前中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教育要面向学生,要以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宗旨,而不是单一的以应试为目的,尤其是中学作为中学生人格塑造和思维养成等关键时期,素质教育更加显得尤为重要。素质教育离不开德智体美的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而体育教学作为德智体美教育教学的一部分,也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有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畏困难的体育精神;有助于提高学生鉴别形体美、健康美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同时对传承和继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等方面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素质教育下的中学体育教育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教育部门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素质教育下的中学体育教育教学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无论是从教学手段,还是教学理念和方式上,都在逐步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但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中学体育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1.中学体育的教育教学方式单一

全文阅读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有人认为进行德育教育是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的事。数学是自然科学,没必要进行德育教育,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数学研究的是空间形式及数量间的关系。它相对抽象而枯燥。虽然不像文科知识活泼,生动而富有情趣。但数学教学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必须渗透德育教育。关于这一点,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有明确的规定,可见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数学本身的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渗透了德育因素,数学教师应抓住学科特点实施德育教育。

数学科学的各种概念、定理间的联系、发展变化是无穷的。在教学中根据这些特点,利用中学生可塑性强、思维活跃的发展规律,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例如,在平面几何教学中,完成了基础知识传授、学法指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一些特殊图形,如:平行四边形、萎形、矩形、正方形等几个概念的内含与外延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概念间的联系其妙无穷。同时对这些图形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进行比较,认识这些定理的发展变化规律。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使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数学是有高度抽象的概念体系。要弄清各种概念及定理的关系,要有一定辩证思想方法和辩证思维能力作基础,实际上数学同其它学科一样,也有一个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用辩证法的观点阐述教学内容。教给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论证方法,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数学教学本身也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为完成知识教学,能力培养的任务,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运用一定的方法、技巧,同时也要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某些定理,公式的教学中,可适当补充简介发明者及发明过程。像在教学勾股定理时,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书籍中最早关于勾股定理的记载,要比欧洲人的发现早几百年。在学习圆时,向学生交代我国古代科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位将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这比西方国家要早几百年。通过这些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树立学科学、探索科学奥妙的理想和信念。

总之,德育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当中,这不仅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实践的需要。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挖掘教材,使德育教育溶于教学过程中,既可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