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教育过程中诸要素的关系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与传统理念和主流话语中的“三因素说”大相迥异的“两因素”说在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忽视了教师的主体性。其根本原因在于“两因素”说把实在论和价值论、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混淆起来。在教师与学生之间采取非此即彼、水火不容的做法不可取,应当在肯定学生的主体性的同时,同样地重视教师的主体地位与主体作用,寻求双方和谐关系的构建。
[关键词]“三因素”说;“两因素”说;主体(性)[中图分类号]G640
Abstract:Therelationbetweenallkeyelementsineducationalcourseisaquitedisputedtopic.The“TwoFactorTheory",whichisquitedifferentfromthetraditionalideasand“ThreeFactorTheory",goestoanotherextreme:ignoringteachers''''subjectivitywhileaffirmingstudents''''subjectiveposition,which
hascausedcertainresponseinthetheorycircle.Thefundamentalreasonslieintheconfusingaboutrealismtheoryandvaluetheory,factjudgmentandvaluejudgmentby“TwoFactorTheory".Itisnotwisetotakeoneortheotherbetweenteachersandstudents.Whileaffirmingstudents''''subjectivity,weshouldpaythesameattentiontoteachers''''dominantposition,andbuildaharmoniousrelationshipbetweenthem.
Keywords:“ThreeFactorsTheory";
“TwoFactorsTheory";
、受教育者)一直为大多数研究者所认同,但在本世纪初,华中科技大学张应强教授提出了“两因素”说对之予以质疑。他认为“三因素说”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和无法“化解”的矛盾,原因就是“人们在传统教育观支配下,对教育过程基本要素作了不正确的划分,进而对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及其关系作了不恰当的理解”[1](P6)。在“两因素”看来,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不是三个,而是两个,即“学生”和“教育资料”。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育资料”是客体,学生与教育资料之间构成主客体关系,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1](P6)。“两因素”说刚提出时,曾在教育界产生了一定的反响,在肯定其大胆探索的同时,批评者经常提出的质疑是:教育者的位置在哪里?教师的作用如何体现?学生能把握自己吗?现实的教育是这样的吗?……本文无意纠缠于已有理论上的争论,而是立足于当今教育现实,以问题的形式展开问题,以期从另一个视角审视同一个问题。
一、从两个假设看“两因素”说存在的问题
文艺学或文学理论课程在大学中文系中是重要的理论课,文艺学分支较广,包括文学概论、西方文论以及古代文论等。在多年的理论课教学中,本人发现了很多与之相关的教学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文学关注与理论严重脱节、教材观念陈旧、内容老化,教材编写者与教学者、文学脱节。这些问题已经积弊成疾,亟待解决,如若不然,则教师不爱教,学生不爱学。久而久之,本来就很差的学生的理论水平会越来越差。我看了国外大学文学系文学理论课的教学视频,感觉完全和我们不一样。我们的教学,无论是国家级的,还是地方级的,在教材的编写上大同小异,讲课内容也大同小异,即使是文学概论精品课也基本逃不出既定的樊篱。而国外的文学理论课,完全就是关于文学的纯理论,比如耶鲁大学文学系的文学理论课就是如此。他们讲起来也不受教材所限,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国内的高校,几乎每个高校都有精品课,文学概论这门课程在各个高校称得上精品课的不在少数。然而,统观教材,讲课模式、方式基本就是大一统的局面,就像当前的电视剧,看得多了基本脉络一致,令人提不起兴趣。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家都是这么教,学生都是这么学,最终的所获寥寥无几,文学理论课失去了它的血色,沦为一架干瘪的教学工具。 那么,这些问题的症结在什么地方?我们究竟如何才能突破这张无形的大网,把自己拯救出来,把学生拯救出来呢?还有,我们怎样能够力所能及地、自为地做这些事,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自己,改良这些令人痛苦的现状?怎样自反地看待这些问题,应最起码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成为解决问题的缺口和出站口。 一或许,在所有的问题中,教材才是问题的症结。时下所用的教材,不仅文学观念陈旧,而且意识形态色彩强烈。文学可以随心所欲地写,作为文学姊妹的文学理论却与之相去甚远。这不能不是一个令人绝望的现实,本来同宗同系的文学理论似乎专意于一项严肃的事务,将文学抛得远远。 文学理论能否简短一些,能否淡化意识形态,或者改变体例,我认为这是我们应该重新考虑的事务。在中国传统文学史上,文学理论都与文学本身没什么两样,比如《文心雕龙》、《诗品》,以及各类诗话词话等,既是文学理论,又是文学作品。 不仅文学理论,文学史在之前也出现过如此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意识形态色彩太浓,淹没了文学本身的文学性,后来谢冕、陈思和等人所编写的文学史就像大雨之后的街道,焕然一新。从1980年代夏至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到1988年之后直至今日的文学史已经卸去了沉重的历史包袱,转换成新的面孔。如今文学史已经不是问题,而文学理论却到了相应的时期,它的痼疾一部分和当年的文学史所面临的问题一样。是到了重写文学理论的时候了! 要重写文学理论,首先,要一扫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解放思想,抛去沉重的包袱、沉重的枷锁。 要淡化意识形态色彩,凸显文学性,抛弃八股体例,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灵活制体。文学理论应跟得上文学的发展轨道,不能文学已经变样了,多元化了,文学理论依然是老面孔、老思维。目前的情况是,文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文学作品数量与年剧增,而且文学的表现形式,文学创作观念,文学思潮以及文学体裁都发生了变化。作为重写的文学理论,要能及时地将这些新的东西融入进去,比如文学思潮里的在场主义散文、小说创作的神实主义创作理念等就是很新鲜的现象。 不仅如此,既要加进新的东西,更要淘汰一部分陈旧的东西。有些已经非常陈旧的或者已经退化为普及性知识的内容可以不再重复编写进去。比如文体学一章,我认为就没必要再浓抹重彩,略略提及即可。比如什么是小说,什么是散文,什么是诗歌,这些大家都知道的没必要再去重复。相反,应力将新出现的东西浓彩重抹。再比如,当下新媒体对文学的影响也应作为一个新的问题来研究。 目前的教材多将视听艺术、新媒体文学排斥在外,或者还没有办法顾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文学理论应该跟进文学进程。此外,有关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流派方面的内容,过去的教材总是在文末最后的部分稍微提及,我认为这个应该重笔来写。国外的文学理论课就是讲各家各派的文学理论,而不是像我们一样从本质讲起,讲什么是文学、然后再讲文学的种类等等,这样讲下来的内容所涉猎的都是大文学(泛文学)或者表象文学的基本常识,没有深入到文学真正的内层去。这些浅表性的理论大而化之,缺乏具体坚实的文学根基,因而看起来什么都讲到了,但实际上什么也得不到。对文学批评或理论流派加重笔墨,目的在于突出理论而不是“概论”的作用,既然涉及到了理论,那就将理论落到实处,至少有一部分要落到实处。在大的方向上,是否可以抛开先入为主的本质主义观念及其做法,我想这个问题值得重新思考。本质主义观念指导下的教材容易搞成千书一面的格局,只要有个统一的核心,其它都能填充进去,于是呈现出大同小异的面目,乏有新意和新鲜感。 二上面所述是目前教材存在的问题。其次,教师本人的问题也很严重,目前中文系的理论课已经变得面目狰狞,乏善可称。这主要表现在,教理论课的教师文学素养并不高,或者说文学素养高的不多。他们长期以从事教育为生,为谋生手段,学院派的体制以及职称制度的单一化使得教师们以论文的数量作为生存之道,他们往往不在文学现场,或者很少关注文学现象,作为批评者的教师只是根据自己所需选取很少量的作品来看,对于文学现实缺少现场性和关怀。由于批评者不在文学现场,所以对文学的批评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 他们或者以卖弄艰深的理论示人,体例为严格论文形式的八股文,或者以吹捧为主,不讲真话实话,人云亦云。这两种情况都是以功利为目的,对于文学的现状及其发展没有多少建设性意义。教师应处于批评领域的前沿阵地,应是批评话语强有力的持有者。但是,由于教师只是将文学作品当作自己从事科研的工具以及上课的佐料,所以文学作品在他们那里不过就是文学理论的附庸,不过就是他盛装自己所谓的知识的器皿。大多数学院派的批评者们所写的文学理论或文学批评生硬难懂,读者看不懂,作家不认可。他们的文章哲思多于诗思,把充满美感的文学作品解读得面目全非,令人望而生畏,就像是把一朵鲜花一瓣一瓣地撕落在地。#p#分页标题#e# 由于批评者或者学院派教师长期从事教学,以及为职称等体制所压迫,很少有人既能从事创作,又能从事研究。大多数教师都以科研为主,真正要搞创作,对他们来说,一方面不实用,不划算,因为评职称不算数,一方面大多数教师理性思维有余,感性思维不足,真正要他们创作,实际水平很难示众。教师既不熟悉文学、不关心文学,不在场,自己又不会创作,两方加起来,就会越来越脱离真正的研究对象。不仅思维习惯固化,僵化,而且语言也缺乏文学性。如果文学修养高的话,文学性的语言和理论化的语言原本也可以互为表里,不相冲突。但如果自身文学修养都不高,那难免使理论语言玄奥深涩,读来味同嚼蜡,无味可留。一旦脱离了源头活水或真正的对象,文学理论或文学批评就干枯无味、乏善可陈了。这样教下去,年复一年,文学理论越来越成为一门独立的理论课,跟文学的关系越来越疏离,也逐渐失去了文学性。它的美感、它的感性的一面消失殆尽。 教材当然也是学院派的教师们写的,长期的不诗思,导致他们在编写教材时,就会出现上述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教师本人,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体制,但可以改变自己。作为从事文学批评工作的教师,如果处处以工具理性为指导,那么做任何事就会以看其是否有用为主,而且往往看到的是眼前的利益。教师应尽可能地放下包袱,尽量用多的时间看大量的文学作品,关注、关怀文学的现状及发展态势。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自己利用业余时间,亲自操刀,搞点文学创作,这样就有了经验。有了经验性的体会,有了切身的感受,才能理解作家、理解文学,也才会给予人温暖与感动,就像文学给予我们的温暖和感动一样。否则,那种冷冰冰的理论者的姿态只会使人们对理论望而生厌、望而生畏,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文学的兴趣。如果读者的面前同时摆放了小说和理论书,大概拿起小说看的人还是比理论书的人多。文学创作是鲜活的、及时的,是生命之树,而理论总是滞后,是理性的。如果自己缺乏文学的感悟、缺乏对文学的理解,那只会使理论更为理论。如果能够真正体会文学、体验文学,那文学理论也会锦上添花或变成一朵花。我本人很喜欢看既是作家或诗人又是评论家的作者们的批评类文章,他们在写批评类文章时,得心应手,似信手拈来,轻轻点到,又新锐无比,看他们的评论你会将之混同于他们的创作。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在思维上和语言上都是审美化的,没有被理论格式化。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学习作家。 我们也可以说教材只是所有事情的一个引线,它引出了一串与之相关的问题。但教材有时无形当中也控制了主体。就拿考研来说,文学理论所考内容基本也都出自教材本身。为了考研的学生,将该教材看得很重,教师为了增加学生的考研率,也会将此教材奉若神明。暗中的、无形的力量在牵引着教师和学生,都抱有极强的功利心理。 如何打碎这样一个链环,可以说是全盘之事,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怎样去改变这些种种现状,实在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三我们不妨可以借鉴下国外文学理论课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他们重论我们重史,他们的文学理论课是名副其实的文学理论课,而不是文学概论。理论一旦概化了,容易搞成一刀切,搞成本质主义的东西,一旦成为史,很容易滑入黑格尔逻辑主义的窠臼。即先设立一个起点,也就是从文学本质论开始,然后逐章逐节地按照逻辑的、历史的线索演绎下去,最后得出一个圆满的答案,国内教材一般都这样。教师也是这样上,考试也是这样考,循规蹈矩的教材与教学方法固化了教师和学生的头脑。久而久之,大家都把它当作是一门课程,是否能够真正起到什么作用或者达到什么社会效果,没人关心。相反地,国外的文学理论课就是讲各家各派的文学理论,从柏拉图一直讲到现当代,讲得很具体很实在。我们的文学概论上下来,基本也跟写作课差不多,看起来什么都讲了,但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只是大而化之的一些皮毛的内容。我认为,这样的科目教下来对学生没什么真正的用处。 文学理论到了要改革的时候了,只有改革才能给死气沉沉的理论课带来新的曙光和生机。如果把文学看作一朵花的话,她的姊妹文学理论也应该是一朵花。那么,它还能够成为一朵花吗?
一、教育实习阶段实习生反思性思维的发展
本研究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以及实习中的交流互动四个方面,编制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阶段反思情况调查表。选取教师教育专业实习学生70名,在实习前期和后期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一)关于“教学内容”的反思的发展情况
关于教学目标设置的反思,从不(或较少)反思教学目标的科学性的同学比例从63.3%降为60%,变化不明显。根据访谈可以发现,实习生对于教学目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经常混淆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不能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目标。实习生对教学目标的反思受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非常大,多数从不(或较少)反思教学目标的实习生是因为指导教师在备课中忽略教学目标科学性、课标中的相关要求等方面。关于对课堂教学的反思,能经常(或总是)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相统一的同学比例从50%上升到73.3%,能经常(或总是)做到根据教学实际不断调整教学内容的实习生比例从53.3%上升到73.4%,这表明随着实际教学经验的积累,实习生对教学实践有了更好的把握。根据课堂观察发现,实习前期,实习生的教学内容往往脱离已设定的教学目标,重点不够突出、难点不能突破,经过教学实践,这些问题逐渐减少。关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经常(或总是)反思知识、技能、情感目标的实现的学生分别为50%、36.7%、40%,上升为70%、66.7%、60%;从不反思三种教学目标的实现的学生比例全部降为零,说明实习生在教育实习中认识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将高校的学习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实习生对技能目标的反思明显提高,说明通过实际教学,学生对教学的理解和把握逐渐突破单一的知识导向,兼顾知识与技能的全面发展。关于教案重要性的反思,经过实习,对于教案的作用,实习生的看法产生了明显的两极分化,肯定教案重要性的同学比例从53.3%上升到63.4%,但是认为教案作用不大(或没有作用)的同学比例也从16.6%上升到23.3%,经过访谈发现,实习生对教案与教学二者关系的认识与所在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的指导与示范密切相关。
(二)关于“教学方法”的反思的发展情况
关于对教学方法的反思,认为自己总是(或经常)反思教学方法的同学比例从50%升为60%,较少(或从不)反思教学方法的同学比例从26.7%降至16.7%。通过访谈发现,实习生在实习中期对教学方法的反思最多,在教学达到一个相对稳定和成熟的阶段后,对教学方法的反思逐渐减少,整体上呈波浪趋势。关于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确定教学方法方面的反思,认为自己总是(或经常)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学的实习生比例从43.3%上升到60%,这是因为在实习中,实习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直接的、感性的、第一手的了解,开始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据此改进教学。关于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和突破,经常(或总是)寻求新的教学方式或方法的实习生比例从33.3%上升至40.7%,从不(或较少)寻求新的教学方法的实习生比例从26.7%降至10%,表明经过教学实践,实习生对教学方法创新的意识有了较大提高。
(三)关于“教学管理”的反思的发展情况
关于通过反思师生关系来改进班级管理方法及反思班级管理中的问题两个方面,能经常(或总是)进行反思的实习生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关于对个人行为的反思,实习前后变化不大。对比两次调查发现,实习生对教学管理的重视程度也是不断提高的。在教育实习中,教学管理对实习生往往是比较具有挑战性的,如学生在课上不愿意发言、配合等;但实习生和中小学生年龄差距相对较小,容易沟通。所以实习生需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做到教学与管理两方面同时提高。
1认识的主观性
认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且感知和记忆是思维活动的基础。一般说,认识过程中的感知、记忆和思维的结果是一致的。但是,逆反心理的认识过程却把感知和记忆对立起来,以记忆排斥感知,使思维失去感知客观事物的基础,在脱离实际的情况下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活动,往往造成以主观偏见或成见去肯定或否定客观事物的结果,形成盲目的、错误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人为本,做的是人的工作,所以做工作的这支教育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过程、评估、领导能否得到贯彻落实,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成效的重大问题”。很多学生往往因为部分素质较低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死板、抽象、脱离实际的教条式说教;教育者过分强调老师、学生的“我教你听”关系,无视受教育者的正当权利和主观感受;脱离实际、乏味无趣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反感的首因效应或一成不变的刻板印象,这种记忆往往会深扎学生脑海,所以他们很容易对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产生排斥的感知,即使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早已“物是人非”,甚至“物”也不再是原来的“物”,他们却只会按照原先的认识记忆进行判断。认识是情感产生的依据,只有遇到符合自身思想观念的观点时,才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情感;认识是意志的根本,它提供了理性的支持;认识是行为的前提,行为是在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2情感的对立性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建立在认识基础之上,与记忆有着密切联系。”???一般来说,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思想道德观念来评价客观事物和他人的行为,同时产生自豪之情、满足之情、敬佩之情、惭愧之情、厌恶之情、仇恨之情等等。正常的状态下,当客观事物的性质、他人的行为与自身已有的认识记忆相符时,学生们便会产生正面的情感反应,反之则产生负面的情感反应。但逆反心理的情感过程恰恰与此相反,它不以认识为基础,而全凭颠倒是非,“要我这样,我偏那样”的反抗心态,对客观事物做出违反其本身性质的评价,并相应地产生或喜爱或厌恶的内心体验,使情感与客观事物对立起来。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我们讲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感人,对受教育者的尊重、关心从教育心理学上看能产生积极的归属感和信任感,从中感受极大的幸福感和愉悦感,这些正面情感对逆反情绪会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但如若这种情感体验得不到强化,无法让受教育者产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心理,那么原本被遮掩的反面情绪很容易就会有所抬头。更何况大学生所处的成长阶段易冲动、易感情用事。所以在负面情感的影响下,学生们很难对事物有客观、正确的认识。反过来说,正确的情感是能促进更好地认识。学生们往往对那些能够在情感上引起他们产生共鸣的思想观念产生强烈地认同感,这种感觉往往能够引领学生去更全面、更客观地认识某种观点,并接受它们,从而用它们指导行动。
3意志的盲目性
意志是人自觉地调节行动去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如果人的意志力不够坚定,即使对某一现象或行为有正确的认识和情感反应,结果或者说行为却未必正确。例如某一学生认识到小偷小摸并非什么光彩的事情,也对这种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羞愧之情,但仍然抵挡不住诱惑,最终出现偷盗的行为。这种意志力薄弱的情况在存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当中相当普遍,一些从认识和情感上都能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学生,却因为哥们对其认真学习的无端嘲笑或者课堂上抵挡不住手机游戏的诱惑而产生与认识截然相反的行为,盲目地排斥、拒绝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当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较强的理论性特点也在无意当中削减了部分大学生学习的意志力,同时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列宁也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依靠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具体生动。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产生的难以调和的矛盾,因此有学者提出要积极将理论渗透到具体的学习、工作中,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磨练学生的坚定意志。同时要提高学生成就动机的强度。(成就动机是指对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或活动,个人愿意去做,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麦克莱兰认为,成就动机强的人对学习和工作都非常积极,能够控制和约束自己,不受社会环境不利因素的影响,并且善于利用时间,因而会取得优良的成绩。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意志便得到了巩固,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得到了加强,从而能确保正确行为的发生。
4行为的反抗性
行为是人们在认识的基础上,在一定情感和意识的参与下,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手段。一般我们通过学生们外在的行为表现来判断他们心理上对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存在逆反情绪,存在这些情绪的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总是迟到、旷课,即使人在课堂也是一副昏昏欲睡、无精打采的模样;对各种有关讲解国家政治文件的讲座、班会避而远之,对各种国家大事爱理不理,对各种献爱心、公益活动敬而远之……这些行为的表现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逆反心理造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是传播者、受传者之间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各种外界因素及自身原因所造成,详细了解了逆反心理的特征有助于更好的对症下药,为之后研究如何更好地消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提供必要帮助。
〔提要〕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一直为教育评价研究者所关注。反思有关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研究,发现其呈现出一种不断深化的态势而同时又不够完善。本文认为,生存论对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建构具有存在论意义,从生存论视阈出发,教育评价应该以促进主体、主体间、主客体间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
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一直为教育评价研究者所关注。根据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人们把现有的教育评价分为三种,即目标取向的教育评价、过程取向的教育评价、主体取向的教育评价。反思有关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研究,发现其呈现出一种不断深化的态势而同时又不够完善。笔者认为,生存论对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建构具有存在论意义,从生存论视阈出发,教育评价应该以促进主体、主体间、主客体间的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
一、反思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研究回溯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史,我们可以把迄今为止呈现的教育评价归纳为三种
(一)目标取向的教育评价这类评价是以目标作为评价的根本依据,把目标细化为若干评价指标,形成具体的评价标准,再据此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目标取向的教育评价追求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化”,以“自然科学范式”为理论基础,如泰勒的行为目标模式。泰勒认为教育目标是整个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期望通过教育目标与教育结果的比较,促进学生发展。他指出:“在本质上,评价过程乃是一种测量课程和教育方案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教育目标的过程。”〔*〕“评价应该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两个测验。评价过程中不仅要报告学生的成绩,更要描述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的一致程度,从而发现问题,不断改进课程教材和教育教学方案。”〔+〕目标取向的教育评价,在我国现行的教育评价中占有重要地位且有长期存活之势。其原因在于它符合管理者和评价者的利益,符合盛极一时的教育研究科学化的潮流,符合工业社会的效率原则,并体现价值主体的意志,突出评价者的中心地位;还具有易于操作、效果可测量等特点。但目标取向的教育评价,在本质上受“技术理性”支配,其核心是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因而遮蔽了教育评价的本真追求。在这种评价取向下,人的发展标准化、同质化、程式化,无个体及其差异可言;个人生命不过是弱小而无助的囚徒,禁闭在马克斯•韦伯所说的理性化的“囚笼”中。“技术理性”将人的生存空间悉数加以切割、限制,使人的生存和发展丧失了内在性和完整性。在这种评价取向下,价值主体、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出现分离,评价标准与评价情景出现分离,致使被评价者难以真正认同和支持对他的评价,评价中的主体和客体也难以获得真正的发展。
(二)过程取向的教育评价这种评价试图冲破目标控制的藩篱,把整个教育过程都纳入评价范围。它借助形成性评价,提供有用信息,以推动被评价者的发展。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克龙巴赫和斯塔费尔比姆等人在对泰勒教育评价理论进行质疑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评价观。克龙巴赫认为,旨在改进工作的形成性评价的作用比总结性评价重要得多,“评价能完成的最大贡献是确定教程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使人们注意到教育评价的全部功能,克龙巴赫修改了泰勒的定义,认为教育评价是“为作出关于教育方案的决策搜集和使用信息”。〔!〕斯塔费尔比姆也强调:“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应该说,过程取向的教育评价由于关注过程的变化,及时寻找变化的原因,因而更有利于推动被评价者的发展。但是,过程取向下的教育评价并未真正冲破目标取向教育评价的藩篱,它仍然是在后者的框架中进行,只是关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
按照斯克里文的意见,“形成性评价是在计划或产品(或人员)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采用的。这是一种为内部人员采用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另一种类型,它是在一个计划(或一门课程)完成后采用的,为的是满足某些外界听取人或决策人的需要”。〔"〕同时,斯克里文指出:“在形成性与总结性评价之间没有基本逻辑和方法论上的差别。两者都是为了检验某个实体的价值的。只有按不同时机、评价的听取人以及使用评价结果的方法,才能区分在什么情况下的评价是形成性的,或是总结性的。而且对同一评价来讲,在一个需求者说来可以是形成性的,而另一个看来却是总结性的。”〔#〕
(三)主体取向的教育评价主体取向的教育评价是随着主体性教育的凸现而成长起来的。它在促进主体发展的过程中,不是靠外部力量的控制和推动,而是取决于主体自身的自主选择,使每个主体的命运由自己主宰,每一个主体都在对自己行为的“反省”中获得主动发展。如“第四代教育评价”,就打破以往评价中的“管理主义倾向”,以“回应”各种与评价利益相关的人为评价的出发点,以“协商”为途径,达成共同的“心理建构”。主体取向的教育评价为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研究揭开新的一页。有学者认为:“价值论的研究就是一种主体性的研究。没有主体性概念的支撑,价值问题就难以成为真正的哲学论题并相对独立地加以展开。”〔$〕有的学者还指出:“将‘价值’确认为主体性范畴,强调价值的属人本质,就是对生活的价值意蕴和现象作出一定反思的结果,并因而成为国内哲学界的一个重要理论创获。哲学学者当时在价值论域打开的这个很大的缺口,不仅带来了价值问题研究的首次繁荣,而且把哲学推进到现实生活领域,使哲学重新作为生活自身的思想要素发挥作用,意义匪浅。”〔%〕主体取向的教育评价,在有助于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和促进人的主动发展的同时,由于人们对主体性的认识还处于传统的认识论框架中,导致在评价中出现很多问题。
传统的认识论认为,主客二者是分离的,按照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以“我”为主(体),客体外在于主体,主体凭着理性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性,以征服客体,使客体为“我”所用,从而达到主客体的统一。传统认识论把主体从客体中分离出来,把自我主体从他人主体之中分离出来,这就容易导致主体的过分张扬和占有,导致自我中心主义而漠视他人、自然的存在,从而使人自身乃至人类陷于生存和发展危机的困境之中。由于受主客分离的认识论影响,整个教育评价并未走出依靠专家、科学和一套规范的评价之路。评价是自上而下的,评价主体间虽然增加对话,但由于彼此存在着话语权的不平等,导致评价中缺少坦诚。虽然被评价者可以参与评价过程,但因在参与中仍处于被评地位,难以形成评价双方主动建构的态势,从而使价值主体、评价主体、评价客体间难以真正相融。
随着初中语文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对初中语文老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是我们教师队伍改革反思的重点。
一、反思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语文教师的岗位责任不明确
当前初中语文课程作为主课之一,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往往集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于一身。更为严重的是,在广大农村中学,由于师资匾乏,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除担任班主任与某些班级(有些为跨年级)的语文教师外,还兼有学校的管理岗位职能。这一局面的存在,囿于学校导向、个人认识、精力分配等主客观因素,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很难制定清晰、明确的岗位职责。
2.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精细化
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一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就课程内容本身而言,应解读出语文的文字美、艺术美、逻辑美、德育美、思想美等多维知识体系,并通过不同的讲授和互动方式及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达到授业目标。但是在“唯成绩导向”的原则下,语文教学过程机械化、功利化,很难实现精细化、人文化的教学过程。
3.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缺乏自我检查、评估及改进
摘 要: 本文重点探究了三个课题,一是语文教育论争的概念与意义,二是中学语文教育论争的发展现状,三是对现状的反思,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并促进我国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新课标 中学语文教育论争 发展现状 反思
自二十世纪初期语文教育设立以来,围绕课程性质、目的、任务等所开展的教育论争持续了整整一个世纪。时至当代,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育论争再掀高潮,在新时期,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迷茫与困惑。在新课标背景下,中学语文课堂应该教什么?是侧重于学生,侧重于教材,还是二者兼顾?仅侧重于学生,则教材失去了意义;仅侧重于教材,而学生又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二者兼顾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凡上种种,都是新时期学术界的论争对象。因此,本文是基于上述背景所开展的论述与反思,期望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促进我国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教育论争的概念与意义解析
1.什么是教育论争
当代,论争是一项广泛存在于社会各界并促进社会发展的实践性探究活动,论争的前提是分歧,论争的方法是提出论据并以此来辩证,而论争者与论争的对象即为论争的主体与客体,由此可见,论争主要由三个要素构成,即论争者、论争对象和论争的依据。
在教育界,围绕学术分歧所开展的论争千百年来从未间断,论争者包括教师、教育专家甚至社会各界人士,而论争客体大多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近年来更转向了教师素质和教育方法。在围绕教育所开展的论争中,论争是核心,而教育仅是对论争的限定。
2.教育论争的意义
摘要:“文化反哺”是当今多元社会中形成的一种逆向文化传承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学者们对“文化反哺”现象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重要启示。“文化反哺”能够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改变传统观念,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采取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自身素质,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文化反哺; 思想政治教育; 启示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4-0075-0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变迁进一步加速,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消费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起初受到人们的种种非议,引发了人们的种种思考,但它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化,在某些领域甚至“反哺”成人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他们的思想活跃,富于创新,在一些领域,他们往往处于先导地位,这将强有力地影响、“反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各种教育中与学生接触最密切,对学生影响最深的,反过来它也同样受大学生文化反哺影响最深,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大学生群体,更应该特别关注“文化反哺”问题。“文化反哺”并不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否定,而是表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方法、理念、内容正在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理念、新内容转变,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改变原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不仅仅是文化的传递者反而成为反哺的对象。目前“文化反哺”现象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青年文化对化的反哺确实为化提出了许多新思想和新思路,有许多方式和方法确实值得借鉴。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大学生的“文化反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吸收借鉴其中有益的内容、方式、方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一、“文化反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启示
“文化反哺”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产物。它可以作为一种教育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提供有益的启示,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首先,“文化反哺”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片面强调政治功能的观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重视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在当前文化多元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强调政治功能必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文化反哺”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不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原有功能的情况下,立足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不断地思考、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功能,为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其次,“文化反哺”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过于注重单向性“灌输”教育向师生互动的方向转变。“文化反哺”的视野是宽广的、长远的。在“文化反哺”进程中由于交流、交往的加强,使得人们思想得到进一步的解放,思想观念更加活跃、自由和开放。当代大学生由于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不固步自封,这样一些新的思维方式、方法可能会在他们中首先产生,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吸收、借鉴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益的方式和方法,改变学生原有的被动地位,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成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互动的系统。在这一系统当中,原本的受教育者可以转变为教育者,而原本的教育者却可成为受教育者,这就改变了原本单向的文化传承模式,而向双向互动模式转变,这样就形成了学生与教师互相具有双重角色,避免了传统的单向“灌输”的弊端。再次,“文化反哺”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后续发展。“文化反哺”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观念更新、思想自由和开阔,但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看到了青年文化中存在的消极和不成熟的因素,如果不加以及时纠正,将使学生的政治觉悟淡化,价值观形成偏差。此外,人的一生并不是都在学校度过的,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只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一个人的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是伴随人的终生的实践行为,同时社会的发展也要求人们的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因此,在“文化反哺”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培养学生自觉履行道德的习惯,使外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标准内化为内在的自觉意识,提高大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政治觉悟,切忌思想政治教育的短期行为,树立终生学习的观点。“教育的目标规定着教育的内容,教育内容确定教育途径与措施,教育的途径与措施决定着教育的成效。所有这一切都是在一定的观念、理念指导下完成的”。因此,不同观念指导下所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结果是大不一样的,“文化反哺”对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启示,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文化反哺”背景下组织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用新的眼光与视野审视、考虑问题,要认真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质。
二、“文化反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启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具体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向受教育者灌输的道德规范、行为规范、思想观点等大多比较空洞和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再加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信息量不大,知识更新速度慢,使正处于心智发育高峰期,充满了对知识和信息渴求的大学生对于这些行为规定兴趣不浓。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不断变化,不断的发展创新,要与时俱进。由于“文化反哺”不仅仅是一个地域、一个界域、一个民族国家的一种现象,它能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得到拓展,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得到丰富,从而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首先,“文化反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创新机会。“文化反哺”本身具有开放性,这样就会吸纳不同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思想,拓宽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使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国门,实现“多元”参照系下的交融与碰撞。因此,在“文化反哺”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放眼于世界,立足于未来,吸纳更多更丰富的内容。随着校际、国际间的交流和网络的高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料的选择不再只局限于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始充分利用网络,吸纳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华,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向广度、深度转化。其次,“文化反哺”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丰富的内容。从范围上来讲,“文化反哺”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特别是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中产生的许多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对这些问题加以吸收和利用,使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避免空洞的理论式教育,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领会与把握思想政治理论的精髓与内涵,从而成为思想素质过硬与人格健全的时代建设者与接班人。高校学生毕业以后,能不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能不能为社会发展服务,这些需要社会实践的检验。因此要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社会,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将学以致用、是否能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作为评判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依据之一。因此,“文化反哺”进程中的网络化、数字化等,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化程度。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许多研究者都提倡教师应成为“反思实践者”,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应始终保持动态、开放、持续的状态。但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师的教学反思尚存在非持续性的特征。基于此,本文通过交叉学科研讨,导入管理学相关原理与模型,实现教师教学反思的持续性,提速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进程,从而实现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的整体推进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管理学;改革
随着初中语文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对初中语文老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一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便成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中的一个关键点。
1 反思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初中语文教师的岗位责任不明确:当前初中语文课程作为主课之一,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往往集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于一身。更为严重的是,在广大农村中学,由于师资匾乏,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除担任班主任与某些班级(有些为跨年级)的语文教师外,还兼有学校的管理岗位职能。这一局面的存在,囿于学校导向、个人认识、精力分配等主客观因素,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很难制定清晰、明确的岗位职责。
1.2 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精细化: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一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就课程内容本身而言,应解读出语文的文字美、艺术美、逻辑美、德育美、思想美等多维知识体系,并通过不同的讲授和互动方式及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达到授业目标。但是在“唯成绩导向”的原则下,语文教学过程机械化、功利化,很难实现精细化、人文化的教学过程。
1.3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缺乏自我检查、评估及改进:对于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往往更倾向于将精力用于参加或被动参与学校的教学效果考评中,教学反思多为任务性地、零散地记录教学得失。在实践中,很少有初中语文教师将教学反思固化为一种行动力,对阶段性教学工作成果进行自发地自我检查和评估,并建立形成与之相关的教学反思档案制度。由于不善自发检查及评估,对阶段工作结果的成绩和不足分析不力,很难准确掌握自我提升的进程。
摘 要: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便成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中的一个关键点。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师的教学反思尚存在非持续性的特征。本文通过交叉学科研讨,导入管理学相关原理与模型,实现教师教学反思的持续性,提速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进程,从而实现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的整体推进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反思 管理学 改革
随着初中语文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对初中语文老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是我们教师队伍改革反思的重点。
一、反思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语文教师的岗位责任不明确
当前初中语文课程作为主课之一,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往往集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于一身。更为严重的是,在广大农村中学,由于师资匾乏,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除担任班主任与某些班级(有些为跨年级)的语文教师外,还兼有学校的管理岗位职能。这一局面的存在,囿于学校导向、个人认识、精力分配等主客观因素,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很难制定清晰、明确的岗位职责。
2.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精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