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书育人论文

教书育人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书院人文教育德育分析论文

[摘要]人文教育渗透到书院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既体现在学规之类的制度化文件中,亦在书院内部环境的创设、祭祀等方面鲜明地体现出来。为使人文教育得到落实,大多数书院都重视解决人文教育与科举应试之间的矛盾,使二者统一在书院的教学之中。

[关键词]书院;人文教育;学规;科举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大学将进入社会的中心,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运作,这使得大学的功利趋向愈来愈明显,直接影响到大学人文教育的实施,甚至因过分强调科学教育,使得大学沦为职业培训机构,这既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符合大学自身的发展逻辑。人文教育是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主要特点,并形成了实施人文教育的较为完备的制度,挖掘古代书院人文教育的理论是构建当代大学人文教育理论的重要基础。本文主要从探讨儒家人文精神出发,对书院人文教育进行分析,力图管窥书院人文教育的一斑,以为当代大学人文教育理论建设提供些许借鉴。

北宋以降,书院逐渐发展成为传承、创新和普及儒家学说的重要机构,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发展中担当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可以说,书院是儒家文化传播、创新和普及最有力的推动者,也是儒家精神的有力践履者。

儒学是以人为本位的学说,主要表现为在对人的价值和人格肯定的同时,也强调人应该具备社会责任心,并认为这二者之间存在前后依存的关系,即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内圣外王之道”,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格物”、“致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达到“内圣”的境界。在此基础上,儒家学者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即所谓的“外王”。这种由内圣走向外王的思想,即是儒家人文精神的主要内涵。换言之,儒家人文精神包含着两个相互关联的层面:其一,士人通过忠实践履儒家的道德规范,并将其内化为自身人格、价值的追求方面,使个体道德达到完善的境界。其二,儒家人文精神的理想在于将儒家的道德要求付诸实践,最终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儒家将这种人文精神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使中国古代教育呈现出典型的人文特色。书院教育不仅将以道德养成为核心的人文教育摆在首要位置,而且按照儒家的理想来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使其人文精神得到贯彻落实。

作为宋代儒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一生创建、修复并讲学于多所书院,在长期的书院教学生涯中,朱熹将培养书院生徒的道德品质作为首要任务,他在《白鹿书院揭示》中指出:“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在朱熹的设想中,道德养成被视为人才模式的核心,他说:“而其所以教之之具,则皆因其天赋之秉彝而为之品节,以开导而劝勉之,使其明诸心,修诸身,行于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而推之以达乎君臣上下、人民事务之际,必无不尽其分焉者。”他的这一人才模式的基本内涵与儒家道德所信奉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是完全吻合的,道德培养被提高到首要地位。

不惟朱熹如此,几乎所有的书院大师都强调儒家人文精神在教育活动中的绝对地位。长期主讲南宋长沙岳麓、城南二书院的著名学者张拭则认为书院应该“传道而济斯民”,将以儒家道德为核心的“道”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明代心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的为学之路虽然与朱、张二人明显不同,但在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上,却是与二人一致的,对书院人才培养的首要标准也是“明人伦”。在(增修万松书院记)中他指出:“今书院之设……士之来集于此者……而进取之心,自吾所汲汲,非有待于人从而趋之也。是必有进于是者矣。是固期我以古圣贤之学也。”而“古圣贤之学明伦而已。”所谓“明伦”就是要精通儒家的伦理道德,并将其内化为信念,进而外化为行为准则。此外,王阳明还将书院的道德教育与自己的学术主张结合起来,认为书院教育应启发良知、培养圣人,即所谓的“致良知”。

全文阅读

书院人文教育及探析论文

[摘要]人文教育渗透到书院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既体现在学规之类的制度化文件中,亦在书院内部环境的创设、祭祀等方面鲜明地体现出来。为使人文教育得到落实,大多数书院都重视解决人文教育与科举应试之间的矛盾,使二者统一在书院的教学之中。

[关键词]书院;人文教育;学规;科举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大学将进入社会的中心,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运作,这使得大学的功利趋向愈来愈明显,直接影响到大学人文教育的实施,甚至因过分强调科学教育,使得大学沦为职业培训机构,这既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符合大学自身的发展逻辑。人文教育是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主要特点,并形成了实施人文教育的较为完备的制度,挖掘古代书院人文教育的理论是构建当代大学人文教育理论的重要基础。本文主要从探讨儒家人文精神出发,对书院人文教育进行分析,力图管窥书院人文教育的一斑,以为当代大学人文教育理论建设提供些许借鉴。

北宋以降,书院逐渐发展成为传承、创新和普及儒家学说的重要机构,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发展中担当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可以说,书院是儒家文化传播、创新和普及最有力的推动者,也是儒家精神的有力践履者。

儒学是以人为本位的学说,主要表现为在对人的价值和人格肯定的同时,也强调人应该具备社会责任心,并认为这二者之间存在前后依存的关系,即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内圣外王之道”,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格物”、“致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达到“内圣”的境界。在此基础上,儒家学者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即所谓的“外王”。这种由内圣走向外王的思想,即是儒家人文精神的主要内涵。换言之,儒家人文精神包含着两个相互关联的层面:其一,士人通过忠实践履儒家的道德规范,并将其内化为自身人格、价值的追求方面,使个体道德达到完善的境界。其二,儒家人文精神的理想在于将儒家的道德要求付诸实践,最终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儒家将这种人文精神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使中国古代教育呈现出典型的人文特色。书院教育不仅将以道德养成为核心的人文教育摆在首要位置,而且按照儒家的理想来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使其人文精神得到贯彻落实。

作为宋代儒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一生创建、修复并讲学于多所书院,在长期的书院教学生涯中,朱熹将培养书院生徒的道德品质作为首要任务,他在《白鹿书院揭示》中指出:“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在朱熹的设想中,道德养成被视为人才模式的核心,他说:“而其所以教之之具,则皆因其天赋之秉彝而为之品节,以开导而劝勉之,使其明诸心,修诸身,行于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而推之以达乎君臣上下、人民事务之际,必无不尽其分焉者。”他的这一人才模式的基本内涵与儒家道德所信奉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是完全吻合的,道德培养被提高到首要地位。

不惟朱熹如此,几乎所有的书院大师都强调儒家人文精神在教育活动中的绝对地位。长期主讲南宋长沙岳麓、城南二书院的著名学者张拭则认为书院应该“传道而济斯民”,将以儒家道德为核心的“道”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明代心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的为学之路虽然与朱、张二人明显不同,但在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上,却是与二人一致的,对书院人才培养的首要标准也是“明人伦”。在(增修万松书院记)中他指出:“今书院之设……士之来集于此者……而进取之心,自吾所汲汲,非有待于人从而趋之也。是必有进于是者矣。是固期我以古圣贤之学也。”而“古圣贤之学明伦而已。”所谓“明伦”就是要精通儒家的伦理道德,并将其内化为信念,进而外化为行为准则。此外,王阳明还将书院的道德教育与自己的学术主张结合起来,认为书院教育应启发良知、培养圣人,即所谓的“致良知”。

全文阅读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书育人

摘要:本文结合自己教学经验,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语文知识性与思想性的关系。论述语文老师在教学中不能为"教书"而"教书",应该做到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达到育人的效果,两者要紧密相连。把新一代的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书;育人;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032-01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趣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附加的任务。"这充分说明,培育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强调指出了培育人文精神的基本途径: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其基本方法: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语文课堂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不仅需要理性的启发和诱导,更需要感性的点燃和熏陶。所以,我们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人文资源,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1.立足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资源

语文是一门充满生机和魅力的学科,语文教材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的语言文字可以自由组合,可以唤起我们的联想,蕴含丰厚的民族文化,充分地挖掘语文教材的人文资源,活用教材,可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人文气息。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课文中具有人文性的物、事、人或哲学启蒙思想,进行人文教育。如:学习《赵州桥》一文,就可抓住此物,让学生自己寻找资料,感受中国古老的历史文化,并为此自豪。学习《晏子使楚》一文时,着重引导学生感悟人物的语言,透过表面意思了解内在的话意,并促使学生开展丰富的想象,结合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演编"课本剧",与诵读相结合,就在这理解、演示、诵读中,使学生体味到课文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懂得要像晏子一样,作为一个爱国人士应维护祖国的尊严,维护国家的利益,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2.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发展学生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充分把握好课堂资源外,更要开发课外语文学习资源。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因此学习资源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我们应该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拓宽学习渠道,开发和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课外资源,如课外书籍、报刊、电影、电视、广播、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各种标牌广告以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以便让学生充分地受到文化的熏陶与启迪。

全文阅读

图书资料室人员继续教育论文

1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1.1专业知识水平低

就目前情况而言,大多数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很多知识的老化以及对新的专业知识的缺乏都严重影响着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专业技术及各项工作的发展。就内蒙古自治区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的情况而言,专业队伍状况不容乐观,图书馆专业毕业生寥寥无几,而非图书馆专业人员占大多数,这些给内蒙古自治区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实际工作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人才危机。因此,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工作在受到新的社会需求的推动下,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必须接受继续教育,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术能力。

1.2服务观念落后,职业道德教育不完善

在以往的服务观念中,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的服务大多只限于简单的借借还还,所以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也似乎习惯了这种简单的服务模式,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形式。但随着现代网络知识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不仅仅是简单的“保管员”和“出纳员”,更应该在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中起到参谋、导读的作用。职业道德是图书馆继续教育的基础,职业道德的教育直接关系到院系图书管理人员业务服务水平以及服务质量的高低。目前,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工资水平偏低,评职称有很大难度,劳动成果得不到重视和认可等一系列因素影响着管理人员的思想情绪、工作热情。因此,通过对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的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工作,帮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职业认知度,充分认识到院系图书资料室在学校整体教学科研工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同时,加强自身素质修养,从而促进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工作的全面发展。

1.3知识结构不够完善、不够合理

从目前来看,虽说有些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专业知识过于单一,没有系统性,或者只具备理论性而不具备实践性,缺失复合型人才,而且劳动人事部门提供的培训教育又是针对各个领域所有人员的一般性基础培训,这使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无法深入到图书文献的具体内容中,无法成为专业文献信息和专业读者的纽带,也就自然而然不可能为读者提供高质量高层次的服务。因此,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怎样提高专业水准,将陈旧的服务观念转变,将原有的知识结构更新,是迎接新时代挑战的重中之重。这不仅仅是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的工作,更是每个图书馆员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因此,不论职称高低,不论学位高低,资料室管理人员都应该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配合所在院校搞好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工作。

2继续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方法

全文阅读

图书馆一线人员继续教育研究论文

1学习时间不足,导致工作人员研究能力低

从表面上看来,一线人员的工作很清闲,就是“往那一坐”,但实际上它的工作性质就是这样。一线人员上班大部分时间在值班,不能专心思考其他问题,只要一上班,就要失去“自我”而投入到“工作”的状态;换班的间隙时间短,除了吃饭,基本上没有什么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同时,一线工作,又是一个合作性质较强的岗位,工作时间不能由自己安排,而是和其他人员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长期倒班,生活没有规律,严重影响着一个人的专注力。一个人的专注力是培养出来的,一个人不够专注的习惯也是在长期的工作生活中形成的,由于一线工作需要随时回答读者的问题,特别是在人多的公共图书馆,一线岗位是一项分散人注意力的工作,一线人员时刻处在一种“待命”状态。因此,尽管很多员工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但难以花时间去总结归纳,也难以集中精力地去搞研究,因此,导致一线人员研究能力较低。

缺乏业内交流机会,员工眼界不开阔一般来讲,一线工作人员业界交流的机会比较少。其实,无论是大馆还是小馆的员工,如果不学习,不交流,就一定见识少,眼界和思路都不够开阔;加之平时学习的不到位,这都严重影响着公共图书馆馆员各项素质的发展,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图书馆一线人员对读者的服务质量。

2建立公共图书馆一线人员继续教育制度的必要性

现阶段,公共图书馆一线人员的整体素质、整体知识结构还远远赶不上时展的需求,这与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的进步极不相符。公共图书馆已从传统的以纸质文献为主的图书馆发展到拥有大量电子资源的现代化图书馆。资源载体的变化,要求图书馆一线人员既要熟悉传统的纸质文献的使用,也要熟悉大量电子文献的使用;同时,还要根据一线工作的特性,做好与读者的沟通工作。这些工作,对图书馆一线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一线人员也要不断完善自我,因此,建立公共图书馆一线人员继续教育制度也就成为提高公共图书馆一线人员各项素质的重要途径。

3开展公共图书馆一线员工继续教育的内容

3.1开展公共图书馆一线员工职业素质方面的继续教育在公共图书馆一线服务中,必须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工作。这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公共图书馆一线人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图书馆一线工作就是为别人做嫁衣裳的工作;在这里,图书馆一线人员就像一座传递知识的桥梁,架在读者和知识信息之间。通过这座桥梁,读者可以尽快找到所需要的资料。因此,图书馆一线员工必须具有承担和奉献精神。一个图书馆员真正想把一线服务工作做好,是需要有一种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和踏实奉献的敬业精神的。在这个默默无闻的岗位上,需要一直坚守这种态度和奉献精神。

3.2加强公共图书馆一线人员业务能力的培训教育

全文阅读

剖析教师个人魅力在教书育人中的作用论文

摘要: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常常讨论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综合性人才。我们首先会想到教学方法、教材及配套练习,往往容易忽略教师本身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模范,也可以称为教师的个人魅力。

关键词:人格魅力知识魅力情感魅力促进作用

无论你是哪个专业的教师,都应该注重个人的魅力。因为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书,更是育人,教师利用个人魅力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学生通过喜欢这个老师转而喜欢他/她所教授的学科,最终达到完成教学任务、教书育人的目的。大学外语这门课程是全国高校大一和大二必修的一门基础公共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往往都集中在专业课上,再加上专业学习的压力和任务比较繁重,公共课往往被学生们轻视。所以公共课教师尤其应注重个人魅力的培养,本人作为大学外语教研部的一名老师,就教师的人格魅力、知识魅力、情感魅力以及仪态仪表、赞美艺术4个方面阐述教师个人魅力在教书育人中的作用。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及其对大学外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指教师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能吸引人的力量。巴拉诺夫曾这样评价:“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师的人格魅力应具有诲人不倦的奉献精神、平易近人的气度、教学相长的谦虚品格;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一种人格去塑造另一种人格的事业。教师人格魅力是一个巨大的教育资源,它可以发挥特有的教育功能,正如车尔尼夫斯基所说:“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我们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是在塑造自己的品质。一个好老师,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受益终生的。在今天这个追求金钱、利益的社会里,我们呼吁人心的善良、真诚,渴望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我们教师先成为高尚的人,因为我们的行为会影响我们的学生,影响一代人。

作为高校的大学外语教师,我们应该注重个人的人格魅力,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不能忘了对学生的品质进行教育,制定的规章制度需要严格执行,对学生课堂上出现的一些品质问题要即时的、直接的指出来并令其改正。用自己好的品质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

二教师的知识魅力及其对大学外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知识魅力是教师内在知识水平、知识运用能力和教育教学艺术的综合体现。知识就是力量,知识魅力是教书育人的坚实基础。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来自于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教师的知识魅力对青年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诱导作用。

全文阅读

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教育论文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所身处的就是一个信息化社会当中,换句话说就是谁拥有了丰富的信息资源,谁就拥有主动权。鉴于此,我们也必须能够时展的脚步,每个人都要不断的通过学习知识来丰富自我,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而当今的图书馆已经不可与传统的知识传播方式一概而论,现代化的图书馆走的是国际化,信息化道路,它主要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相关信息的搜索与整合,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可以为大众提供更好服务的目的。所以管理人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方可更好的适应当下这个多元化并且高速运转的信息社会,从而将图书资料的信息准确并且及时的传递给需要的人们。

1.当前图书资料的管理人员素质状况

就目前而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在科学技术的带动下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与此同时也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信息服务危机,这大大损毁了图书馆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并且制约了图书馆事业进一步的发展,所以必须想方设法组建起一只综合素质高的管理人才队伍。而当前图书资料的管理人员为什么无法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呢?

1.1业务能力较为欠缺

通过调查显示,当前绝大多数图书资料的管理人员都是一些初中或者高中文凭,甚至有一些是小学文凭,因此他们在学习相关的信息技术方面往往力不从心。除此之外,为了补缺直接从其它不相关的行业抽来的,他们对此几乎一无所知,这样一来就出现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为了更好的发挥出图书馆的实际性作用就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对此进行改善,否则的话他们将无法承担新时期多元化信息资源实现共享的重任。

1.2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不够积极主动

众所周知,我国图书馆的绝大多数经费都是由国家政府直接提供,包括建馆、买书、聘请管理人员等一系列资金投入都离不开国家财政的支出,因此图书馆本身具有很高的公益性质。由于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管理人员的办事效率不高,加上这些图书馆管理人员经常会一味看重图书馆的藏书量而忽略读者的重要位置。其中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图书馆缺乏一个竞争环境,管理人员在毫无竞争压力的环境下工作,往往就会缺乏主动的服务意识,并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比较严重。

1.3在再教育上得不到重视

全文阅读

试论硬笔楷书中的美学和人文主义教育

摘 要:作为职高美术教师,书法本来只是业余爱好,由于教学所需,笔者也逐渐从事起硬笔书法的教学工作。本文是笔者这几年来的一些肤浅心得,期待各位同仁高手的指正。众所周知,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民族的国粹之一,发展至今,分为软笔和硬笔两类。这两者固然整体风格不同,但同为抽象的黑白线条艺术又有着息息相通之处:那就是在抽象的形式中蕴含着深刻的美学内涵和人文主义精神。

关键词:美学内涵;人文主义;重心平稳;左右揖让;上紧下松

硬笔楷书的教学从笔画练习开始,但重心是书法结体(结构法则)的教学。笔者参考软笔总结归纳出一套硬笔的结体法则:重心平稳、上承下覆、左右揖让、上紧下松(重心偏上)、中宫收紧(八面拱心)、布白均匀、形态各异、变化统一(大同小异)等。本文将讨论如何将书法结体与美学和人文主义精神相结合进行教学活动。

1 重心平稳

笔者在大学里学的是视觉艺术设计(应用美术之一),在各类设计中有一条最重要的法则就是“重心平稳”(有些刻意追求动感的除外,如动感雕塑)。何为“重心平稳”?浅白地说,就是一件设计作品,看上去不会倾倒,给人以一种安定的感觉。(在教学可用一些工艺品举例)

为什么要追求“重心平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其实这和人类的本性有关,人类天生有一种求稳的本能,一般来说只有“重心平稳”的东西才能给人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而安全感又是美感的前提。所以,“重心平稳”在各类设计中是首要法则。在体育运动中,“重心平稳”也是运动者必须遵循的第一法则。再者,这也是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吻合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它的精髓是以追求平稳和谐,即所谓的“中庸”文化。所以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虽然分分合合,但国家民族却能一直保存下来。还可以从现实角度来诠释,如高房价是全社会的一道难题,如何解决?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让房价既不暴跌也不暴涨,而是平稳过渡。多举一些和现实相结合的事例,能引发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否则书法容易变成一门枯燥的学科。引申:可见追求平稳是人类的共性,是所有设计的首要法则,也是国家、民族的发展之道。所以,重心平稳也是汉字结构中最根本的一条。学习书法先要掌握字的重心,使字站得稳。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让每一个字都写得符合“重心平稳”?笔者让一名学生上前,在黑板前站立。要求他做出各种动作。(1)两腿并立,让下面的学生感觉是否平稳(回答平稳),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开”“井”。(2)两腿分开站立,让下面的学生感觉是否平稳(回答平稳),教师举例“兴”“美”。(3)一条腿站立,让下面的学生感觉是否平稳(仍旧回答平稳),教师举例“中”“申”。(4)接下去,趁该生单腿站立之际,教师故意推他一把,学生差点摔倒,让下面的学生感觉是否平稳(回答不平稳),问学生有没有感觉到美感?(回答毫无美感)。教师引导:重心不稳让人感觉不安全,而安全感是美感的前提。

2 左右揖让

全文阅读

论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摘 要】 随着高职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活动方式,促进学生不断学习人文知识,增强人文意识,并逐步内化为人文素质,使他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展现出良好的人文素养,做到言行合一、知行合一。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图书馆 人文素质教育

一、高职院校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目的

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简言之,人文素养就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其核心就是“学会做人”――做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高职院校的人文素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立足个体与社会发展的素质教育和常识教育。它不追求知识的精深,而着眼于足够常识的获得,并强调独立思考、均衡发展,追求真理与正义的价值取向,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持久的职业热情,具备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和职业通用能力。事实上,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情感、道德等的养成往往难以通过传统的课程实施来完成,这些非智力素质的建立健全更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隐性教育以及社会实践来实现。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图书馆作为高职院校重要的公共设施和标志性建筑,具有文化象征的意义,担负着文化交流、营造文化教育氛围、凝聚文化气息的使命。其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学生自主学习、获取信息、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和成长欲。同时,图书馆作为学院的教育机构之一, 其教育的灵活性可充分发挥它第二课堂、隐性教育的作用。可以利用信息咨询、检索等多元化强大的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广阔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开发,能力得到了锻炼,独立自主的个性也得到了发展。既改变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利用率不高,服务模式守旧的现状,又能够通过活动弥补人文素养课堂教学的遗憾和不足,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1.传统经典诵读。配合学校学风建设,倡导和鼓励学生到图书馆多读书、读好书,开展优秀的传统经典诵读活动,领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以经典的力量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结合省情、市情特点与时代特点,注重从历史中选取原料,从经典中提炼理念,从事迹中选取故事,逐步使经典成为学生的做人守则、价值导向。

全文阅读

教书与育人研究论文

众所周知,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并不是每一位老师都能体味出这句话的真正做含义,能按照这句话去做。我敢说作为一个老师,每一个人都想做一个好老师,都在一定程度上在钻研教材方面下过一定的功夫,在如何搞好课堂教学中动过脑筋,至于如何育人则往往是个很容易被人忽视的方面,好像育人已经包含在了教学活动中了似的,只要你做好了教学工作就等于也做好了育人的大业。持有此种看法的人可能不在少数,但对此种观点我不敢苟同。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中,对教师的定义是授业解惑,也不曾提及如何育人之说。但在现代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一个老师如果只忙于教学、只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于学生的成长过程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这至少不能说他(她)是一个非常称职的老师或者说他(她)缺少爱心,从长远的角度看这样的老师也代不出好的班级。如果一个班级体没有凝聚力,一个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如果对所有的学生没有爱心,没有较强的个人人格魅力,那么这个班级到头来必然会人心涣散,纪律涣散,更谈不上教学成绩。从相反的角度讲,一个老师不管他代不代班主任,只要他有爱心(注意我说的是真心地去爱孩子而不是假意地去敷衍他们甚至讨厌他们),真正地关心学生的生活身体心理健康、爱护学生的爱好兴趣、尊重学生的人格、耐心地聆听他们的心声,急学生家长之所急,说学生家长之想说而又不敢说,做学生家长欲做而又不便做,都能在班级学生和家长心目中树立较高的威望,这样以来当你在班级里上课时学生无论是听课状态还是听课注意力集中程度都是空前的,如有人在课上违反纪律,就会像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样,受到同学们群起而攻之。在这样的班级里课堂气氛轻松,师生基本上是对等的,师生关系融洽,合作默契,感情沟通尽在细微处;有时候一个提问,一个手势,甚至一个眼神,都将会永远地印记在学生在心灵中,这也许会成为他进步的动力,或许会成为他从一个落后生转变成一个先进生的转折点,因为他知道:李老师在关注着我!现采撷发生在我和七(11)、七(12)班可爱的孩子们之间无数幕场景中的几幕以资佐证拙见(也正是在和他们的相处中才使我产生以上的感慨!)。七(11)班的XXX同学生性顽皮,他长得并不算可爱,但我在和他相处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这是一个自尊心极强又很好学上进孩子。于是,每当这个孩子有问题的时候我总是以双倍的热情对待他,除细心地给予解答以外还注意了解他的各方面思想动态,注重他的一些要求,从不歧视他冷遇他,使他在班上找到了自尊,树立了学习的信心,他在上英语课时从不违反纪律而且还能帮助老师维持课堂纪律,学习成绩正逐渐进步。又一个使我难以忘怀的同学是七(12)班的XX同学,刚进校时我只是发现这个同学非常聪明,但成绩和他的智商不能成正比。在一次检查作业家长签字和“家庭课堂”听写时我发这位同学两项都没有家长签字,便找到他谈话,才发现他的家在潘集,他一人以十三岁小小的年龄在学校对面的小刘庄租住,忍不住产生莫大的爱怜之心,当时我就决定对这个孩子多给一点关怀和他这个年龄应当得到的温暖,于是我当天下午就随他来到他的住处,实地看一看他的生活环境,并询问了他的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并告诉他有困难就找我,有解决不了的事情时,立刻打电话给我,并当场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并将此事告诉了住在离该生较近的刘训老师,嘱他我们一起来关心这个学生,刘训这个北方小伙倒也没推辞,就爽快地答应了。事后,过了很长时间在一次开家长会的时候我们遇到了杨震的家长,又旧话重提,我才发现该生家家长听说我们对他们的孩子的关心后竟感动得无可无不可。自己的孩子谁不疼,孩子小小年纪远离自己在外求学,家长的牵挂是可想而知,正当他们苦于在这边没有一个可靠的亲人可以委托自己的孩子时,我们伸出了应该伸出的手。此后,我发现这个学生的成绩稳步上升。人,谁没有个困难的时候,但没有人关心才是最让人心寒的。我们今天有此为,他日这个孩子长大成人后也必定能成为一个富有爱心,助人为乐的人。这样才能使教育成为一把双刃剑――既让被教育者成才又让他们成人,有时我觉得让他们成人比成才更为重要,也更难做到。作为为人师者我觉得我们大家者应该投入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既教书又育人的伟大事业中去。在这之前,首先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爱心的人,一个对任何一个人,尤其是那些容易被人歧视的孩子们有爱心的人,要首先学会爱那些第一眼看上去并不可爱的孩子们,要首先学会爱那些最需要我们去爱的孩子们,你的行为将为他们的一生奠基!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