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学识论文

教师学识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师教学论文:教师在教学的意识简析

本文作者:张洪波工作单位:郑州科技学院艺术学院

钻研教学方法

讲课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是一门“表演艺术”。备课是讲课的基础。而高校教师想要讲好一门课,除了需要备好课之外,还需要思考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快速轻松地接受知识,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新知识。课堂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采用研究型、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授课的单一性,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主题灵活组合,因材施教,如课堂讨论法、读书指导法、问题教学法等双向交流的方法。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把握各种教学方法的分寸,不能一种教学方法一用到底。“在以讲授法为基本方式的课堂教学中,课堂讨论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练习法以及其他的合适方法,混合交叉使用。”[1]实现教学方法由“单一方法”到“灵活组合”、“权威灌输”到“质疑理解”、“结果传授”到“过程经历”“、独白布道”到“对话教学”的整体转型。此外,注重授课时的逻辑性,注意课堂内容的前后衔接,使课堂内容富有条理,重难点突出。因此,对于青年教师来说,钻研教学方法,是强化教师责任意识,创优争先的首要条件。

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科研能力

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培养自己对信息的收集、梳理与吸收的能力,不断地完善、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在学习专业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进而适应当今创新教育的需要。高校教师还要不断加强对新知识、新技能、新规则的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把知识更新、大脑“充电”当作第一要务,把加强学习同提高工作能力结合起来,努力做到知识能力上的高素养,做一个有学养、能力强的高校教师。此外,在教师的劳动形态上,走教育科研促教学质量的新路子,实现高校教师从“教书匠”到“研究者”的角色转变。在“科研立校、科研兴校”思想的指导下,实施课题带动策略,全面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开展活动,丰富教师生活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们要开展各种文化和艺术活动,丰富教师单一的生活方式,减轻内在的工作压力。一是坚持参加每天下午的各种文体活动,丰富个人生活。二是学校定期组织几次大型课外活动,学院教师和学生踊跃参加,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三是积极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教师集体活动,让教职工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得到很好的放松,增进教师之间的友谊,增强学院的凝聚力,力争在高兴轻松的状态中把各方面工作做好。总之,面对新的教育形势,高校教师应切实领会新时期赋予他们的思想先进、新的思想内涵与工作要求,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召和影响其他教师和学生,使全校师生团结一心,共同开拓,努力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持工作的积极性和先进性。

全文阅读

历史教师才学识论文

什么是才、学、识?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在他的史学名著《史通》中提出治史要有三种长处:一是史才,二是史学,三是史识。所谓史才,是指搜集、鉴别和组织史料,并驾驭这些史料用以叙述历史事实和撰写文章的能力。史学,是指掌握丰富史料、历史知识和与历史有关的各种知识。史识,既包括见解和观点,又包括秉笔直书、忠于史实的高尚品质和勇敢精神等等。传统史家的这些素养很重要,固然是我们应当借鉴并加以具备的。但是,作为新时代历史教育工作者,所应具备的才、学、识又必须符合时代要求,有更新的内容和科学标准。

第一,史才,包括动口才能和动笔才能,即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历史的过去性和时序性决定了历史教学有很强的表述性特点,要求历史教师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语言素质将能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和掌握史实,获得科学的历史知识和真情实感,甚至可以说,教学之成败,以语言为先。历史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历史知识吸收的程度和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关系到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最主要的创造工具”。

书面表达能力,确切地说,应为教学研究能力,它以探索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有利于教师深入研究大纲和教材,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和总结能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而我们的历史教师真正拿起笔来从事一些专业写作者人数极少。究其原因:一是工作负担重,没有精力去从事教学研究;二是作为检验历史教师的标准是学生的高考成绩,而不是发表多少文章;三是资料不足和信息不便。但这些都是客观原因,只要我们自己做有心人,在搞好历史教学的同时,挤出一定的时间,对自己在历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探讨,是完全能做到的。正如著名史学家郑天挺先生曾说的那样:“在中学教书必须有扎实的准备,学生在他教的过程中前进了,他自己也在备课的过程中前进了,这就是教学相长。在这个基础上,在教学之余从事一些专题的学术研究,也同样会做出成绩的。”

第二,史学,指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

历史贯穿于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而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需要长期的学习、积累才能形成。因此,我们历史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最后学历取得时的知识水平,即使是大学本科毕业,也要经常钻研大学教材,以便“温故而知新”,同时,还要经常了解史学研究的新信息和新成果,要站到历史学科和史学专著的高度来研究教材,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斜,而不能把自己的认知水平停留在与教科书相同的浅层次上,要弄懂、弄通教学大纲、教本,理清线索,完全掌握教材的知识框架。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居高临下、旁征博引、厚积薄发和深入浅出,使课本知识简约化、系统化和整体化。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要作自己教学科目的主人,让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只成为你最基本的知识,如同字母表对于已掌握修辞学奥妙的人一样。”只有把知识的百分之一用于课堂讲授就够了的教师,才能够适应教学的需要。前些年,高考历史试题的难度居高不下,许多问答题给学生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无所适从感,许多教师抱怨试题超纲、超本、太偏、太难。这种情况反映了高考命题改革的导向给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许多高考命题和研究专家提醒广大的中学历史教师:“要注意经常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经常翻阅历史新著,及时了解新的科研信息和成果,不断接受新知识、新观点,吸取新知识营养,以期深化中学教学内容的研究,深化对高考目标的研究,努力达到或接近高考命题人员认识中学教材的水平,从而准确地把握教学和考试的重点。”尽管这些要求是针对高考而提出的,但它充分说明了历史教师应当注意更新专业历史知识并提高专业水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第三,史识,指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学法理论等等。

在任何一所学校,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学生思想品质的塑造者,也就是说,其职责是既教书又育人。历史教学的主要思想教育任务,正如《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修订本)所指出的那样:“历史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同时还要求“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历史教学要以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学会初步运用这些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历史教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素养。作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起码要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有关原理,把握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现象和本质、量变和质变等各组矛盾的辩证关系以及人民观、英雄观、发展观、宗教观、民族观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能够以正确的立尝观点和方法去讲解、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寓思想教育于历史教学中。例如1994年高考试题的第43题:“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还会到来,无产阶级将获得最终胜利。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以及与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试结合19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基本原因和性质,阐述对恩格斯这一结论的理解。恩格斯观察历史的着眼点是什么?对原先的结论进行修正,说明了什么?”还有1995年高考试题的第42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其中1994年试题中的“恩格斯观察历史的着眼点是什么?对原先的结论进行修正说明了什么?”以及1995年试题中的“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这几问都是考查学生基础理论分析的,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事实求是、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这些试题对学生基础理论的考查,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历史教师理论水平和理论素养的检验。如果历史教师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能够自觉运用正确的史学观点、史学理论来分析教材、解答疑难、指导学生,那么,学生对这些试题就能轻而易举地作答。很难想象,一个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史学理论不甚了了的历史教师,能培养出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学生来。掌握了一定的政治理论的同时,还必须对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有所涉猎。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在我们许多学校里,某一位教师上课时,学生很安静地听,而另一位教师上课时情形就很坏,这决不是因为一个教师有才能,另一个教师无才能,这是因为一个教师有教育上的技巧,而另一个教师没有教育上的技巧。”这里的“教育技巧”就是“怎么教”的艺术问题,既包括教学程序和方法,更重要地是还包括严肃而丰富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规律。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如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原则、教学的过程和教学的方法等一系列重要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问题,使我们在历史教学的实践中,能够自觉地运用教育规律,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选择切实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全文阅读

数学教师数学教学意识分析论文

一、人文性教学贯穿于课堂内外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师既要把精力放在教材的分析研究上,更重要的是把精力放在被教育者的心理特征、个性的分析研究上,后者尤为重要。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识。首先要关爱学生,使学生没有“师道尊严”的感觉,因为学生是有思想、有个性、有情感的个体。只要教师和学生没有距离感,让学生感到教师和谒可亲,教师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一半。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在经验和知识上,彼此虽有深浅广狭的差别,但在精神上是亲密体贴的朋友。”因此,教师在课堂内外不应摆出一副“尊严”的架子,凌驾于学生之上,而要以和谒可亲的表情、平和的语言、真诚的情感对待学生。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会心情舒畅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课堂的学习氛围就会活跃、和谐,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二、数学教学要有和谐性

教师应当克服传统数学教学中存在偏重知识获取,忽视能力培养和情感培养的做法;应当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使人人学好有价值的数学知识,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为国家发展的需要培养出不同类型、不同技能型的人才。因此,教师要克服偏爱优等生,冷落学困生,忽视中等生的错误倾向,要特别关注学困生的学习,对其知识的传授、习题的配备必须坚持因材施教,注意提问有深浅,有对象,切勿挫伤学困生的自尊心、上进心;要多给学困生思考的时间和提问的机会,应允许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学习数学。教师还应当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强化数学思想和方法训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推理能力、想象能力、抽象能力、归纳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成人成才。

三、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建模能力

数学建模是一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各类实际问题的方法,它将现实问题归纳为数学问题,即包括对“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初步数学化”的工作倡导由学生自己完成。数学教师要掌握数学建模的理论和方法,并在教学中逐渐增加数学建模的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注重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估计、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合理性的过程,解决问题,使建模理论和方法自然地、逐渐地进入现有的教学中。在数学建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所学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内化为数学意识,使学生的多项数学能力得到运用和综合发展。因此教师要结合实际问题,注意发展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让学生在弄清实际问题、分析处理资料的过程中确定实际问题的主要特征,进行数学抽象概括,提出假设,应用数学工具建立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和求解,得出数学上的结果,并返回到实际问题中去解释、回答,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概括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思想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探索结果的过程。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不好的教师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即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探索性”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诱导,启发学生去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全文阅读

意识转变语文教师教学论文

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下语文教师教学意识问题

(一)教学动机方面

语文教师教学观念问题的出现,首先体现在教学动机问题。现实的语文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许多语文教师背离语文教学的本质,为了成绩和分数而教学,完全以学科教学、应试知识内容为主,使语文教学成为应试教育下成绩和评分的牺牲品。另一方面,在名誉和利益的驱使下,许多语文老师存在互相攀比的问题。班级分数变成了教师之间互相比较和评定的重要内容。在这样的观念和动机下,教育中心和方向势必会偏离教育的本质。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教什么,怎样教,牵扯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但是“为什么教”反映的则是教师教学动机的问题,是一个人之所以成为教师并实施教学活动的内在灵魂和本质原因。仅仅掌握了教学方法,传授了教学内容,而没有正确的教学动机和观念,估计很难成为一位成功的语文教师。这种问题观念的出现,往往忽略了学生本身的内心感受和需要,并且本身也有悖于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端正教学动机在这一层面下显得尤为重要。

(二)学生观方面

心理学家阿瑟•柯伯斯在研究教师观念时说,影响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也许莫过于教师自己相信的是什么。容许学生犯错,其实质是一个教师的学生观问题,正是这种学生观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由而安全的氛围。在现实的语文教学活动中,也反应出不少教师存在的学生观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语文教师对待学生的错误不能理性看待。学生犯错误不可避免,但是往往有的语文老师在学生出现错误时,产生偏见性评价,认为这些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很少,不但给予言语行为上的批评厌恶、冷漠等否定情绪,更从心理上降低了对学生的关注和期望。甚至有些语文老师对待学生的错误直接归于智力原因,并给予学生语言、行为上的消极暗示,更促使了学生的自卑心理。“在一个人的人格形成期,一般为0~20岁,如果有过严重的被人欺辱或者欺辱别人的经历,或者经常受到羞辱、嘲弄、讥讽、刁难,那么就不太容易形成正直、光明、和健康的人格。只有在充满温情与仁爱的氛围中,才能生长出和煦、细腻、体贴的心灵”。其二,语文老师的学生观问题也体现在对于学生的缺点方面。现实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更是存在教师对于学生缺点不能正确引导纠正,反而嗤之以鼻,颐指气使的现象。一个人没有优点也没有缺点,只有特点,优点是特点的善用,缺点是特点的错用。有些语文教师无法正确看待学生的缺点,更无法谈得上爱学生。学生毕竟也是孩子,有时候做得没那么好,但他们在本质上都是至善至美而纯真的。其三,有些教师给予学生的则是有条件的关爱。此种对待学生的观念也是不对的,比如“你按我说的去做,我就对你好一点……”,这样的观念不仅使学生被束缚在教师的条框和规矩之下,无法自由地发挥和成长,缺少创新力和想象力,也容易对教师的“说教”产生抵触和逆反心理。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所以,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对每一个生命成长的坚定信念是爱,爱不是执着,而是无条件的接纳,是尊重,是低下身来和孩子在一起。语文教育之道,首先在一个爱字“,对学生发自肺腑,真挚朴实,专注如一,不求回报的爱,这是构筑语文教师教育高地的根基所在。”北大程郁缀教授反复强调“我以为最大的教学法,就是爱,对学生、对教育发自灵魂深处的爱!”钱理群教授也呼吁“教师的心里必须装满学生,教师的职业魅力与价值在于对学生的生命负责。”我们不难想象,一个将教师职业仅仅视为“谋生手段”、对学生漠然视之的教师,能有什么样的策略、技法让他创造人生的奇迹呢?由此,语文教师的学生观是否端正,不仅是教师职业价值大小的体现,更关系到对学生生命的负责程度。当今教育之下,语文教师必须有着良好的学生观,端正教学观念。

(三)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状态方面

教学体现的是“教”和“学”的关系,而现实语文教学活动中,往往存在教师“痛苦地教”和学生“痛苦地学”的现状问题。在当今教育体制下,教师似乎永远摆脱不了平均分的枷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怎么才能让学生的分数更高一点,这些无形中已成为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有时候即使运用了大量的教学技巧和方法,成绩也依然提高甚微;有时候即使有了不错的教学质量,却没有带给学生多少快乐。这样的现状毫无疑问是让人惋惜和遗憾的,没有爱,没有希望和快乐,只有形式和分数,学生的内心感受和灵魂成长变成了空谈。教师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引路人和导航标,是传道者,管理者,更是示范者和研究者,在多重身份的扮演下,语文教师保持正确教学观念和自身高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四)教师教学的“相”与“质”的方面

全文阅读

职教教师对教学目的认识论文

摘要职业学校有其特殊群体和环境,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的学生素质各异、心态各异,给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带来了困难。因此,职教教师有必要调整教学观,提高教学质量,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

1职教教师教学观与学生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1.1职教教师对师生关系的认识与学生的个性发展

近年来,合作教学的兴起为我们探求一种合理的师生关系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发展师生之间平等互利、互敬互爱的合作关系,是发展学生个性的良好基础。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仅有一方存在的教育教学是不成立的。师生之间的教学合作,是一种知识传授与发展智能基础上的关系。

首先,在知识传授关系中师生应平等与民主,师生间相互尊重、信任。教师不以权威自居,更不应该以家长作风及其专横态度强制学生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学生也不唯命是从,因为学生有权与教师平等地沟通思想,有权向自己的教师要求他们所希望所需要的东西,他们也有权对做出自己独立的思考并对教科书提出批判性意见。教师对成绩等各方面表现好的同学可以多加引导,使他们更上一层楼;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并充分发挥他们其他方面的长处,而不能对他们产生偏见或歧视。这一点从上讲是非常容易的,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做到的。

其次,在智能发展上,学生应自主和独立,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自觉进行学习和自我教育,充分表现自己的创造才能;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的独立发展,不必强求全体学生一致,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实现自我发展。师生教学间的平等民主,为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师生关系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教师。因此,教师应当主动地维护和发展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对传统教学体系下的教师来说,必须放弃陈旧的教学观念,放弃教师权威的思想,作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健康的发展。

1.2职教教师对教学目的的认识与学生个性发展

从理论上讲,教师都深刻地清楚: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然而,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教师却将学生的个性发展框定在升学或就业标准的模式里。“成绩好”、“就业”成了教学的唯一目的,以分数论英雄,教学中考什么就教什么,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就不教,不考就不学,许多学生不得不尽力压制自己的个性,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变成了的奴隶”,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以致学生知识结构畸形、个性发展狭隘乃至萎缩。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学习必须谨小慎微,不能做与考试学习无关的事,不能凭自己的个性去从事感兴趣的事。所以,大多数富有创造个性的学生,在其萌芽状态期间,就有可能被只具传统观念的教师所湮灭,在分数的标尺面前,被教师无情地判为没有出息,学生个性发展受到残忍的压制。然而,中外千百次地告诉我们,在传统眼光的学校里判为没出息者,日后竟出现诸如爱迪生、爱因斯坦、达尔文等巨人,他们极大地影响、改变和震撼着整个世界,而他们早年也都被当时的学校判为“愚不可及”、“不可教也”之类。事实证明:学生试卷上分数的高低,与其日后成就的大小往往是划不上等号的。教学目的的核心应是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个性心,个性是一个整体。健康的个性就是在体力与智力、知识与道德、性格与才能、理性与直觉、美的体验和美的表现等诸方面获得高度和谐发展的人。健康个性者即是自我实现者,是把个人的内部潜能作最大的实现者。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说即是自我实现、自我创造。

全文阅读

大学英语教师通识教育论文

一、通识教育概述

在当今大学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注重英语教学和通识教学之间的联系。现如今,国内很多高校已经注意到英语教学是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将培养单一型人才的理念转化为培养创新型的综合性人才。然而,事实上,我国英语教学在这个观念的转化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惑,比如,学生和社会对英语通识性教学的质疑等。其次,英语课程的边缘化也是阻挠英语通识性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人文性”和“单一工具性”的取向之争也困扰着我们。我们缺少了很多人文性的东西,更加重视工具性给我们带来的即时效应。这样的意识就不利于我们的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用一个更加全面和理智的眼光去看待社会。所以,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师首先自身要树立起通识教育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拓展学生的视野,通过一些有意思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才能推动我国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二、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定义

在如今的教育改革狂潮下,大学英语教学不能盲目地改变,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师发展,以及它和传统意义下的大学英语教师发展有何不同。英语,对于我们的大多数教师来说,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在这个意义下的教师发展是指教师随着教学年限的增长,其经验和知识也不断得到丰富和补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反思与进步也让其能够在专业上获得突破。国内外的教学界对大学外语教师发展的界定有所不同,相关学者提出了一个关于优秀外语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的框架,其中就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他在相关领域上理念的成长和英语教师需要发展英语教学理论,以及对英语和计算机的运用要有比较高的能力。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英语通识下教师的发展是指通过相关的比较专业的培训或教师的发展来适应具有人文性意识的英语教学,这种大跨度的转变是大学英语教师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适应的。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定义框定了大学英语教师在通识教育过程中的发展方向和内容,但是,其实用性我们还得通过实践来证明。我们知道,母语的本土性是第二语言无论如何都不能比的,而国内在英语教育方面的改革不具有一个时代性的特征,广义上的英语通识教育显然超出了一般英语教师的实际能力。所以,我们提出的通识教育理念是在教师平衡相关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的同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通识教育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具有很强的个性化和自主化,通识教育发展是教学改革的一种理念和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想象出在通识教育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理论框架,其由老师的知识框架、创新能力以及自主教学三个方面构成,这三个部分相辅相成,一起为通识教育服务。

三、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具体内容

1.教师的知识框架。

英语教师的知识水平以及知识的拓展度是教学的基础,没有了这个最为基本的东西,我们所说的通识教育也就沦为了空谈。知识结构主要是指英语学科的学科知识。通识教育理念下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了学科知识和英文方面所包含的人文知识,可以细化为以下三个方面:英语学科知识、人文通识知识和人文性的相关逻辑知识。其中,英语学科知识比较清晰,就是扎实的英语基础和熟练的表达能力;人文通识知识就是指对人文、哲学方面的了解,是一种研究人的意识观念以及行为和对事物辨证看待等的一个总称;人文性的相关逻辑就涉及到了分析、判断以及评判等方面的知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几乎全都是注重语言本身的语法、单词的拼写等比较单一的方面,忽视了很多人文化的东西。在通识理念下的英语教学就要求我们注重文学、社会等人文性的方面。而要把这些方面很巧妙地插入到我们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英语教师具有很扎实的知识框架以及对人文情怀有很深的了解,而不仅仅局限于英语课本。

2.教师的创新能力。

全文阅读

教师教学方法知识管理论文

一、教师为何实施教学方法的知识管理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定位局限及困境

分析传统教学理论对教学方法的理论规定,“教学方法是指向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等”。从中可以解读出教学方法的基本内涵:其一,具有浓烈的目标导向性,即符合于既定的教学单元、课时目标的要求以及讲授固定知识点的需要;其二,具有强烈的规范性,即要求教师、学生必须共同遵守、遵循这些方法、步骤以及策略。反思这种教学方法的理论规定,其自身存在着过度的预设性、机械的程序性和僵硬的固定性等诸多内在局限,而消解与隔离了教学的生成性逻辑。传统教学理论之所以会面临这些理论的局限以及不足,其根本原因在于,这种教学方法试图“建立一个基于演绎或归纳之上的完美的逻辑系统;但事实上,它是建立在残缺的或虚假的基础之上的,……遵从机械论的和决定论的模式来考察世界的学说只是一种虚假的合法性”。这种虚假的合理性势必引发以下问题:一方面,从教师的角度,在这种教学方法面前,教师完全受制于这种外在的、预设的和固定化的教学方法,其教学角色自然成为教科书知识以及教学方法的机械程序的忠实执行者与搬运工,这势必将教师的反思精神、批判意识等从自身剥离,而最终丧失了教学的智慧性与创造力;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彼此的差异性与多样性。美国课程学者BernardRicca曾明确反对这种在教师熟知学生学习情况与状态之前便提前选择了目标、评价以及课程,从中不难看出学生的缺席以及不在场。

(二)超越传统教学方法的内在局限———教师实施教学方法的知识管理

产生上述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的教学理论在寻求一种关于课堂教学的普遍性知识的同时,却带有根深蒂固的简单性思维,忽视或遗忘了教学实践本身固有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表现为教学实践中学生、教师、学科知识和课堂情境之间的互动,进而产生教学实践中无穷的丰富性、动态性以及开放性,由此也引发了传统教学理论不得不面临一个悖论———“复杂情境不是被有效控制了,而是被有效逃避了”。也就是说,“试图以僵硬模型适应管理和操作的需要,来描述一个复杂系统,就像试图用一个不能弯折的木板覆盖一个球:我们连必须的合格目标都完全不能达到”。于是,消解传统教学理论中教学方法的简单性思维与教学实践所内在的复杂性便构成了鲜明的冲突,呼吁着教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等明确预设、正在执行或所潜移默化的个体性、缄默性等形态的教学知识进行知识管理。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将其不断地显性化、明晰化以及编码化,并分别从学生的角度、教学情境的角度、教师自身的角度以及学科知识的角度将其创造性地生成、自组织性地转化。这期间,教师将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看作了一种待开发、亟待管理以及不断动态转化的知识资源;教师由传统的教学方法的机械执行者、实施者渐渐转化为反思的实践者以及自觉的管理者,学生也会成为主动影响教师教学方法改变、转化的参与者与行动者。也就是说,教师实施教学方法的知识管理并非单纯将教学方法进行简单叠加或随机转变,而是将学生、教学情境、学科知识以及教师的反思能够真正融合在一起,并共同构成了教学方法产生、实施的关键因素。整个进程实现了教学方法的弹性化、情境性、适切性、生成性以及复杂性,教学实践的复杂性和生成性也由此得以恢复与实现。

二、教师如何实施教学方法的知识管理

依据知识管理的一般模型,教师实施教学方法的知识管理至少涉及对教学方法的表征、编码、转化以及分享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之间彼此联系、相互递进又不断更新、循环反复。其具体过程如下:

(一)教学方法的表征

全文阅读

职前英语教师教学再认识探究论文

关键词:教学反思;职前英语教师;反思日志

摘要:对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05级10名职前英语教师的115篇教学反思日志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后的结果表明,职前英语教师的反思意识强、反思内容多样,但反思水平主要集中在第二层次的事实性分析水平和第三层次的综合性分析水平上,反思的深入需要有效的外部支持。

一、引言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强化教师自我发展的终身化意识,而其主要表现就是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和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和修正,从而不断提高其教学效能的过程。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自主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其涵义在于教师行为的改变,这种变化来自教师的内心,因此可以说,教师专业发展就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而教学反思日志作为一种反思策略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Richards和Lockhart(2000)把教学日志和教学报告、调查、问卷、听课等看成是“常用的几种课堂调查方式”,并指出写教学日志有两个好处:一、为日后进行反思而保留教学过程中的显著事件并记录当时的思考;二、写教学日志本身就可引发对教学的思考,写日志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而Wallace(1991)把教学日志与现场笔记、教学过程记录及个人教学报告等一起列为“获取教学行动信息的手段”,为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并“促进了反思性教学”。

在查阅了近年来国内有关权威外语教学研究杂志后,笔者发现对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反思日志的研究(王健、杨党玲,2008)、对高中英语教师的反思日志的调查研究(李华,2008),以及对小学教师关于反思日志的认识研究(张彩云、张志祯、申继亮,2006)均已开展,而对职前教师关于反思日志的研究则未有涉及。本文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分析职前教师反思日志的特点和所存在的问题,希望对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及教师教育有一定的启示。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对象

2000年以来,海南师范大学将英语职前教师的传统教学实习改革为“反思性实践”课程,旨在培养职前教师的“综合性教学实践与反思能力”(韩刚、李庆,2008),试图通过一系列基于职前教师个人体验的实践活动以及与其他教师教学的比较,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教学,理解实践性知识与理论性知识的不同特点,修正自己对外语教与学的理解,逐渐习惯反思性实践的思维方式,从而树立正确的实践态度。本研究对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05级10名职前英语教师的115篇教学反思日志进行了跟踪调查。

全文阅读

论郭初阳老师的语文教学知识观

教学知识一词来自西方,不同的学者对其有不同的界定,本文所用的“语文教学知识”概念主要来自美国教育家舒尔曼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概念。他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在面对特定的主题、问题议题上,如何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与能力,将学科知识组织、调整与呈现,并进行教学的能力。这是一种使得教师与学科专家有所区别的专门知识,是有别于学科与教学知识领域的一种知识体系。[1]朱晓民教授在舒尔曼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语文教学知识是指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将特定内容向特定学生有效呈现和阐释的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属于语文课程领域的学科教学知识。[2]

教学知识观是指人们对教学知识的来源、内涵、构成及其形成机制等的基本看法。[3]语文教学知识观是指教师对语文教学知识的来源内涵、构成及其形成机制等的基本看法。语文教学知识观直接影响教师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郭初阳老师作为当今语文教学改革的探索者,其教学知识观富有创新性,体现了新一代的教学理念。

一、博采众家的知识储备观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高是指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郭初阳老师的教学与其他老师明显的不同在于解读文本的独特视角和大量的阅读资料引入,这正是其知识储备丰富的表现。

解读文本视角的独特主要表现在郭初阳老师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深度解读文本。郭初阳老师在执教《项链》时,运用了“原型批判”理论,要求学生“通过对《项链》的个案分析,初步了解原型批判的基本方法。”《项链》是高二课文,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可以适当运用文学理论引导他们进行深入剖析。因此,教师在储备知识时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还要储备文学理论方面的知识,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度解读,根据学生的需要适度深化教学。

郭初阳老师执教的《愚公移山》曾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有人认为其观点新颖,解读深刻,如王荣生教授在评价该课时说:“郭初阳老师执教的《愚公移山》是有谱的,而且是‘语文’的谱,它是执教者所主张的‘另类’文本解读方式自觉的、系统的实践。”[4]有人认为郭老师的课脱离文本,如李华平教授认为,“外部资料的过量引入,严重挤占了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的时间。”[5]郭老师的《愚公移山》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引起争议是正常的,这并不能否定其在该课教学知识丰富储备上的努力。从引入的材料可见郭初阳老师在备课中搜索了大量的信息,包括同类的寓言故事、学者的观点、外国人的访谈,不仅种类多元,而且渠道多样。面对身处信息爆炸时代的学生,教师不能再局限于教参和以前的知识积累,应在正确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追求文本解读的多元化。

蔡朝阳曾这样评价郭初阳,“多数时候是这样:为了阐释一句话,就跳进书海,多方搜求,仔细考证,只为了给学生一个多元的阐释空间,呈现创造的多种可能。”[6]如果每位教师都能达到为了阐释一句话就跳进书海的境界,我们的语文课定会呈现出多彩而有意味的面貌。

二、立足学生的知识选择观

全文阅读

浅论语文教师学识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正在进行的语文课程改革,进一步强调学习活动的综合性,更加注重语文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这对语文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冲击着我们几十年来早已形成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也冲击着原有的学识体系。如何重组与建构的学识体系,以迎接新课程的挑战?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1 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建构的学识体系

1.1 语文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不断更新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形成新的专业知识结构。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可以分解为三个要素,即语文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素养和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素养。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教材选文的内容包罗万象,而且目前的语文新课程标准又进一步语文课程的开放性,需要不断地吸呐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和信息,把语文教学植根于社会生活这一片沃土之中,实行大语文教育,让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就要求教师要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和体验,如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军事、法律、地理、数学、物理、化学、宇宙、生命等诸多学科的书籍和资料,歉收并蓄,为我所用,把语文课上得丰富多彩,妙趣横生。

1.2 语文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具备丰富的人文素养。语文课程是具有人文性质的课程,这意味着我们不能仅仅从语文本体的知识与技能来理解语文课程,将其当作单纯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而应从广泛的文化情景中帮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领会人类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人文精神。因此,作为审美对象与学生沟通、连接的中介人,作为学生文化的引导者、促进者,语文教师只有具备较为丰富的人文和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

1.3 语文课程要求语文教师具有明晰的与未来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以往许多语文教师忽视对教育教学理论的掌握,教学中仅凭经验和感觉来开展教学活动;而传统的语文课程又较多地重视技能技艺的传授,也容易导致语文教师拒绝那种依据发展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去启发引导、激发学生探究事物规律的教学。如今,新课程特别强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2 语文教师学识体系重组与建构的基本途径

2.1 语文教师自身应形成学识优化和专业化发展的价值取向。教师的常识优化和职业发展是外在动力推动下的专业成长过程,也是内在动机引导下的自主完善过程。语文教师要走学识优化和专业优化发展之路,必须培养以下三种能力:

2.1.1 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更要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紧跟时代科技发展的步伐,学会使用一切先进的设备获得信息,更新知识。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