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程设计

教程设计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走进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学习者分析

本节的学习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常见的应用软件。但他们对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接触甚少,把程序设计看得高深而神秘,容易产生厌学、怕学的情绪,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学生已经在数学课中学习过求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解方程等相关知识,为学习程序设计打下了基础。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苏科版八年级《初中信息技术》第四章第一节“程序设计简介”的内容,是本章的起始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程序设计、了解程序设计语言、体验程序设计的过程。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是信息加工和处理的一种重要手段,计算机就是靠人编写的计算机程序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机程序是一组操作指令或语句序列,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确定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计算机程序的概念;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种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方程”实例引入程序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求图形面积、周长”实例,经历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

全文阅读

程序设计的教学设计

1项目驱动方式中教学案例的设计

1.1案例一:“学生类设计”在此案列中,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分解学生的数据特征、学生的行为,从而对学生类进行设计,我们可以分析学生类应描述的基本变量有:introll,age;stringname,city;学生类的行为有:getdataofstudent;showdataofstudent。所以我们的类进一步设计并封装如下:classStudent{introll,age;stringname,city;publicvoidgetData(){}publicvoidshowData(){}}在类中填入相关代码并调试通过。在此案列的教学中,学生接触了类的设计、类的封装,强化了类的属性、方法、封装等概念,老师可以帮助同学消化前面所学的有关类的知识。1.2案例二:使用文件存储学生数据因为在学习C#时,学生还未学习.ADO,所以在C#的《学生管理系统》项目中,我们只能使用文件存储学生数据,文件的操作是C#教学中的难点,所以第二个教学案例我们设计成“使用文件操作学生数据”。案例的部分代码如下:StringFileName="d:\\student.txt";FileStreamfs=newFileStream(FileName,FileMode.Append,FileAccess.Write);BinaryWriterbrw=newBinaryWriter(fs);brw.Write("we");brw.Write("56");1.3案例三:在文件中访问学生数据当学生数据存储到文件”d:\student.txt后,接着我们关心的是如何访问文件中的数据,所以案例三我们设计为“在文件中访问学生数据”,同时可以让学生创建一选择菜单.案例的部分代码如下:FileName="d:\\student.txt";FileInfofinfo=newFileInfo(FileName);if(finfo.Exists)FileStreamfs=newFileStream(FileName,FileMode.Open,FileAccess.Read);BinaryReaderbrr=newBinaryReader(fs);while(brr.PeekChar()!=-1){name=brr.ReadString();age=brr.ReadToInt32();Console.WriteLine(name+"\t\t"+age);}1.4案例四:学生数据的查、改、删学生数据的基本操作是对学生数据进行查找、删除、修改和增加,其中数据的添加在案例二中已讲述,所以案例四我们设计为“在文件中查找、删除、修改学生数据”,案例的部分代码如下:if(finfo.Exists){fs=newFileStream("d:\\student.txt",FileMode.Open,FileAccess.Read);br=newBinaryReader(fs);fs1=newFileStream(tempfile,FileMode.Create,FileAccess.Write);bw=newBinaryWriter(fs1);while(br.PeekChar()!=-1){name=br.ReadString();age=br.ReadInt32();if(name!=name1){bw.Write(name);bw.Write(age);}else……

2“学生管理系统”项目实训

学生在经过四到五个相关案例的设计后,已经学会了利用文件存储学生数据、添加、删除、修改、查找学生数据,目前对他们来说完成“学生管理系统”项目已不是难事,此时我们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做项目需求分析,帮助他们理清项目的整体框架,项目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3总结

《C#程序设计》教学设计采用“知识点的讲解案例的综合训练项目的设计开发”这条主线循序渐进地进行,实现了“点线面”的递进教学。学生也能在开发项目系统的过程中体会成就,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作者:许春勤 单位:江苏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全文阅读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

摘要:

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具有实用性强,和应用广泛的特点。C语言作为现代非常流行编程的语言,更是具有通用性强和面向对象等众多特点,作为大学计算机基础编程类课程被广泛学习。C语言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并且授课时限制,授课方式限制等等问题。将计算思维融入到C语言的教学中,合理调整针对各专业授课内容,将计算思维融入课程,并与MOOC教学模式对接。笔者结合十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授课效果不佳的原因,提出若干改革措施。

关键词:

计算思维;C语言程序设计;MOOC;

黑龙江省教学改革项目《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类课程综合研究性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4010854

1教学内容与模式存在问题

1)先理论后实验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在传统的教学中,理论部分采用课堂讲授的模式,边讲知识点边进行编程,实验课则是在理论课城讲完之后,单独进行实验教学,单人单组,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轨,接连不上,理解不透彻等问题。

全文阅读

面向MOOC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设计

摘要: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普及性,随着大规模在线课程(MOOC)的兴起,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成为适合作为MOOC的课程之一。文章探讨如何利用MOOC这一工具,与校园教育相结合进行课程设计。从概念图、学习目标、主动学习和评价4个方面进行研究,说明具体的建议和操作方法,为未来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更好地适应MOOC变革做好准备。

关键词:MOOC;课程设计;概念图;学习目标;主动;评价

1、MOOC的兴起

2012年是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程(MassiveOpen Online Course,MOOC)元年,MOOC开始在美国兴起,全球知名大学纷纷加入到MOOC浪潮中,中国的知名高校也不例外。与早期功能单一的在线教育不同,MOOC几乎可以完成传统大学的一切,包括教师按进度授课、学生完成作业及考试乃至为学生颁发相应证书或文凭等。

这种颠覆式的革命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MOOC将对传统的大学教育产生巨大冲击。在什么都全球化的今天,MOOC也将教育推上了全球化的舞台,这种变化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最明显的一个特征是打破了教育壁垒,令教育资源平等化。这意味着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有网络就可以接受世界上最好大学的课程教育。

国内的教育家已经认识到MOOC带来的巨大挑战与机遇,国内大学也已经迅速行动起来,努力避免沦为少数国内外一流大学的机构。作为大学教师,我们已经深切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并开始思考如何在MOOC革命的冲击下设计和变革课程体系。

尽管MOOC不仅有视频辅导材料还有互动评估系统,大规模地冲击着校园教育,但是质疑的声音仍然不绝于耳:有人提出这种MOOC的数字化教育并非等同于个性化学习,会导致教育的单一化、一致化和标准化,培养出的是思想僵化并只追求肤浅、通用知识的学生;还有人提出MOOC方式会让学生缺乏压力和动力,因为学生可以多次选修一门课程,直到通过为止。然而,所有的这些质疑都可以通过校园教育完成和弥补。“精品”的教学内容和“明星”式的教师、个性化的教学和及时的互动是MOOC背景下的必然趋势。新兴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大量涌现,如研讨型教学、翻转课堂、先解决问题后解释、传授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等。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如C语言课程,是一门受众面广、实用性强的课程,由于每个知识点相对简单和完整,因此它也是适合采用MOOC教学的计算机类课程之一。在新模式和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以程序设计语言特别是C语言为案例,对MOOC环境下课程的设计进行一些初步探索和尝试。

全文阅读

《设计构成》课程之“设计的参与”教学设计

摘要: 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三大构成”课程是艺术设计教育的基础课程,其主要作用是为了笃实基础,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架设牢固而通畅的桥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三大构成”往往与后续的专业课程并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甚至有点脱节,“三大构成”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基于当前高校在艺术设计专业存在的这种问题,本文从设计构成课程中设计的参与来谈谈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路。

关键词: 设计构成;基础课程;设计的参与;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4-0220-02

1 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现在市场上的有关艺术设计课程的教材种类比较多,但大多数教材的内容都是专业通用类的内容。在名目繁多的教材中,大多只是互相借鉴,真正有创新有个性特点的教材比较罕见。教学内容也往往是一套标准化的流程,这种课程很难体现不同专业的“个性”需求。针对这一现象,就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和增补,删减一些过于专业,理论性很强的内容,增加一些个性化的内容。像一些平面设计专业的实际教学中,三大构成教学的每个知识点都要为平面专业服务,教学内容应为后期平面专业教学服务,以体现出它的实用价值。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关注“构成”原理本身,而要考虑构成学原理如何与平面设计相结合的问题,更要考虑这些构成学原理将会对未来的专业课程产生怎样的渗透作用,可以针对性的分析三大构成在平面设计的各个方面的应用,如包装设计、标志设计、广告设计、网页设计。

艺术设计教学内容的创新与变革十分重要,教学内容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艺术设计能力的最基础阵地,也是学生进入艺术设计领域的基本功,优秀的艺术设计教材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知识资料,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艺术思维探索能力,丰富教学模式。

2 与后续专业课密切联系的教学核心

从课程体系角度来说,建立与后续设计专业课程的密切联系,既是“三大构成”教学的立足点,也是“三大构成”教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对原理的模仿式实践层面,需调整好模仿与创造之间的关系,注重创新意识与设计能力的培养,挖掘艺术设计潜力,自然过渡到设计专业课程。因此,“三大构成”教学最关键的是要建立与后续专业课密切联系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的更新至关重要,因为教学理念指引教学模式变革的方向,这就要求艺术设计教学领域的教师要不断更新专业教学理念。

全文阅读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课程设计

一、《教学设计》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和作用

《教学设计》师范类教育技术专业的主干必修课,是专业核心课程。本专业的核心能力之一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教研能力,而本课程对应的岗位主要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本课程即通过总结“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加强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从而培养学生的设计教学意识,提高他们的教学综合能力,使之能够更好地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2、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具备教学设计的基本能力,学会分析中小学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教学目的、安排教学策略、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及实践后进行教学评价,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成为合格的中小学教师。

(1)能力目标

A1.能正确分析中小学各阶段的学习需要,能了解社会、家庭、学习者个人对学习的要求;

A2.能正确分析中小学各阶段学习者的特征,包括个性特征、学习风格及先决知识水平等;

全文阅读

《软件设计模式》课程教学过程设计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软件设计模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教学设计方法,并给出了一个教学案例,最后对提出的教学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软件设计模式》;教学设计;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207-02

《软件设计模式》是一套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编目的、被反复使用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学生感觉这门课程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市场上也有一部分教材以生活中的例子或典故为主导,授课时容易只注重细节,而很难上升到一定高度,最终学生只会简单应用,不会分析,更不会进行合理的选择。本文主要针对我校学生特点及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一个相对合理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程在讲授时采用教材为《Head First设计模式》,参考教材为《实用软件设计模式教程》、《Java与模式》、《大话设计模式》等。《软件设计模式》课程只有30(22+8)学时,要对本课程中各个具体的设计模式都一一介绍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充分考虑到了学时、办学定位、学生特点等方面,选取了其中12个设计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选取标准主要为:①在以后工作中常用的模式。②在模式分类中具有典型代表的模式。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讲授本课程时使用了以下教学过程设计。

1.给出场景。即提出一个与本次课程要讲授的设计模式相关的设计问题。这一步选取场景时要注意,此场景必须是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熟悉的,且学生能够依据此场景给出一个合理的设计方案。

2.场景分析。引导学生思考,给出此场景的设计方案,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依据设计原则进行一步一步的“优化”,最后得出良好的设计方案。

全文阅读

过程设计论文:化工过程设计教育变革

本文作者:刘赫扬成忠王士财朱春凤王永江杨瑞芹作者单位:浙江科技学院

教学模式的更新与丰富

化工过程设计本质上是一门基于理论指导的实践教学课程,理论教学终究是为实践教学服务的。同时,构成化工过程设计课程群的各门课程特点不一。例如,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主要讲授化工过程系统模拟与分析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建立化工单元操作与过程系统数学模型及流程模拟的基本方法和过程系统综合与能量集成的基础知识与策略,内容上偏重于数学分析;化工安全与环境则主要讲授危险化学品的储运、管理和处置,危险评价方法的确立,常见化工安全技术,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等方面的规范及标准,包含许多法规、标准及规范方面的内容[4-5]。因此,化工过程设计的教学模式必须与一般的基础理论课程有所区别。如果只讲授理论不关心应用,教学时则容易陷入枯燥乏味的境地;而过分强调应用,则易导致理论基础薄弱的后果。

1引入案例教学模式

笔者引入了案例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内容依托于工程实际案例,鼓励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和讨论,就问题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例如,在讲授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课程的动态模拟部分时,以甲苯单硝化间歇反应器放大模拟、热危害分析及反应器失控模拟为教学案例,模拟放大过程中由于热效应而导致的反应器内温度在短时间内超限这一动态过程,提出将反应方式改为半连续操作这一解决方案,并分析了其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控制阀故障、搅拌器故障、控制系统失效等冷却系统失效状况下反应器的失控过程。再比如,讲授化工安全与环境课程的系统安全评价与分析方法时,以氯乙烯悬浮聚合生产聚氯乙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失控聚合釜爆炸事故为对象,明确了爆炸原因应为体系压力超过聚合釜承受能力,继而分析出导致该事件发生需同时满足的反应压力异常升高、泄压失效和紧急处理系统失效这三个原因,再递进分析出导致反应异常压力升高的原因是温度过高、搅拌停止或引发剂过量,而紧急处理系统失效的原因则为计算机控制失效或加终止剂系统失效,由此层层深入,研究了反应失控聚合釜爆炸的多层次原因,从而使学生掌握事故树分析这一安全分析方法。案例教学因为具备生动性、趣味性和应用性等特点而深受学生喜爱,学生通过案例可以很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理论。

2引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笔者引入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7],主张学生在自我学习的基础上建构知识,而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例如,在化工过程设计课程的实践环节,采用面向模拟设计项目的教学过程。同时,参考国外优秀大学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料的使用方式,笔者不指定专用教材,而是提供一组包括国内外优秀教材和工具书在内的参考书目,并加强了课程网站的建设,利用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制作了网络课程,添加了多媒体课件、参考资料、习题答案、模拟测试题和学生优秀作品等教学资源。实践证明,此方法针对性地打破了以往学生死记硬套教材的应试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文献调研的习惯,有效锻炼学生面对海量信息时的决策能力。

考核手段的转变与拓展

全文阅读

远程教育学课程设计

一、基于混合学习的“远程教育学”课程的设计

(一)前期分析“远程教育学”在应用混合学习的过程之中首先需要进行的就是前期分析,这是混合学习应用的基础,也是“远程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必要前提。为了更好的将混合学习应用到“远程教育学”课程设计之中,我们应该进行全方面的前期分析,主要包括对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目标分析两个板块。对学习者的特征分析是科学的课程设计的前提与基础,只有对学习者的特征进行了有效的分析才能保证课程设计的因材施教,让课程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教学目标分析是课程设计的出发点,也是课程设计的落脚点,因此必须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分析。

(二)混合学习活动的设计混合学习活动的设计是课程设计的核心部分,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注重课堂教育与在线教学的混合形式,这种混合形式可以更为有效的利用教学资源,促进师资的合理利用,对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价值。其次,应该注重活动形式的混合,为了更好的促进“远程教育学”课堂设计的进步与发展,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之中我们也将活动形式进行了混合,有效实现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以及在线讨论的活动混合,通过这种方式促进混合学习方式的落实,提高教学设计的效果。

(三)学习策略的设计课程设计之中学习策略的设计也是重点,在混合学习方法应用的过程之中我们也要将学习策略进行有效的混合,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远程教育学”教学设计的科学化与系统化。因此,在学习策略的设计之中应该从:积极交互、学习支持以及协作学习三方维度来进行,综合应用这三种学习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习策略的有效混合,为“远程教育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前提与保证。

(四)混合学习资源的设计本门课程的课堂教学资源中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当中所使用的教学资源,如教科书、计算机课件、案例视频以及相应的研究论文等。在线学习中应用了Moodle学习管理系统支持在线学习。根据课程的前期分析及活动的设计,在学习平台中设计了相应的学习工具和资源来支持在线学习活动的开展。“远程教育学”课程设计过程之中,各种学习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之后,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平台来掌握相应的学习资源,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应的知识与理论,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远程教育学”的课程设计工作的进步。

(五)教学评价的设计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的重要部分,为了促进“远程教育学”教学设计更加规范与合理,我们应该将混合学习引入到教学评价之中,综合应用多种评价方式,以此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在此,我们综合应用闭卷考试、平时作业、在线检测、作品设计这四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评价。

二、结束语

本文从混合学习的角度对远程教育学的课程设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论述,从教学设计的各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促进远程教育学教学的发展与进步,并加深人们对于混合学习方法的理解,以此来促进我国教育教学改革。

全文阅读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探析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程序设计课的现状,指出了程序设计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方面入手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程序设计;教学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9-0061-03

程序设计课在教育技术学专业非常重要,笔者认为程序设计课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算法的基本思想,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程序设计问题。

一、程序设计课教学现状

1.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笔者发现程序设计课教学总体上过分注重计算机语言知识的讲解、机械式训练,缺乏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与实际的生活联系不够紧密。教学中忽视对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单一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被动的学习方式难以形成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难以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

通过多年的《C程序设计教程》[2]、《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3]及《Java 程序设计》[4]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例如:教师上课PPT用的多,讲授的内容多,学生难以理解;学生听的多,做的少,下课后面对众多的内容无从下手,学习热情慢慢减弱。很多学生在实践课上不动脑筋,纯粹是验证程序,有些学生甚至在没有理解的情况下就算完成调试任务,课后不会自主学习,同学间缺少合作。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