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士职业安全报告

护士职业安全报告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分析及防范对策

【摘要】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以制订有效防护措施,降低职业暴露风险。方法:对2013年本院的37例护士职业暴露登记报告表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013年本院在职临床护士共364人(含实习护士),发生职业暴露37例,发生率为10.16%;暴露种类为锐器伤和皮肤黏膜暴露,其中锐器伤占89.19%(锐器伤中针刺伤占94.12%),皮肤黏膜暴露占10.81%,其他锐器伤5.58%。暴露源类型乙肝病毒15例次占39.47%,丙肝病毒3例次占7.89%,艾滋病毒2例次占5.26%,梅毒螺旋体2例次占5.26%,不确定12例次占31.58%,未发现血缘性感染病毒3例次占10.53%;暴露人员中27人经过半年以上、其余10人已经过3个月以上追踪随访和随访,目前尚未发现一名护士因职业暴露而发生感染。结论:护理人员是锐器伤特别是针刺伤暴露的高危群体,应该制定更加有效的方法进行预防。

【关键词】 护理人员; 锐器伤; 危险因素; 防范措施

Status Analysis on Occupational Exposure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Among Nursing Staff/CHEN Li, MENG Chang-xiu, XUE Jun, 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10):086-088

【Abstract】 Objective: To know the risk factors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among nursing staff,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effective protective measures for them and reduce the risk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Method: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summary which contrapose to the 37 occupational exposure registration of nurses in our hospital. Result: Among total 364 nurses (including student nurses), 37 nurses suffered the occupational exposure (37/364,10.16%). The exposure categories include sharp injuries, skin injuries and the others. 89.19% was sharp injuries (needle stick injuries account for 94.12% in sharp injuries) and skin injuries account for 10.81%, 5.58% for the others. 15 cases (14 person-time) were exposed to hepatitis B cases blood (39.47%) ,3 cases were exposed to hepatitis C patient blood (7.89%), 2 cases were exposed to the HIV-positive cases blood (5.26%), 2 cases were exposed to the treponemapallidum (5.26%), 3 cases were not exposed to the pathogens of hematogenous infection (10.53%) and the rest were not sure(31.58%). 27 in the 37 nurses who suffered the occupational exposure haven’t been infected by occupational exposure during more than six months’follow-up. The others haven’t been infected by occupational exposure during more than three months’ follow-up. Conclusion: Nurses are the high-risk group of sharp injuries, especially needle stick injuries. So we must take a further effective measure to prevent occupational exposure.

【Key words】 Nurse; Sharp injuries; Risk factors; Preventive measures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Rongchang, Chongqing 40246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10.029

在临床的医疗护理工作中,针刺伤是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针刺伤是由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片等医疗利器造成的意外伤害,导致皮肤深层破损和出血[1]。近年来国内外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及防护日益受到广泛关注[2],在临床工作中,护士由于缺乏经验、护理技术不熟练、职业防护意识薄弱、欠缺自我防护知识等[3]。许多研究表明,临床护理人员是职业暴露特别是针刺伤暴露发生的高风险人群 ,也是引起血源性疾病职业感染最主要的原因[4],每年全球约10万名护士被针头刺伤[5]。本文通过对本院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以降低护士职业暴露的发生,尽力保障其职业安全。

全文阅读

分析医院护士职业防护难点及对策

[关键词] 职业防护; 难点; 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7.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209-01

随着不断更新的各种医疗设备、一次性医疗用品、新的化学药物、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护士的工作暴露于各种职业损伤因素之中.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职业损伤的危险正在不断增加,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已成为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话题。因此,护士的职业危害不容忽视。在我国,护士的职业危害、防护问题仍显力度不够。护士的职业安全越来越受关注,通过各种措施加强职业防护,保证护士的安全与健康,已成为护理工作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多年临床护理实践经验,探讨职业防护中难点并提出一些建议。

1 现状分析

1.1 职业防护教育不到位 原因是,目前我国护理教育体系中尚无有关护士职业防护课程,造成护生在校学习时未能充分认识到职业防护的重要性,毕业时无职业防护意识。学生毕业后,医院对护士的岗前培训和在职教育中,未把职业防护内容列为必须培训的内容。而且,加之医院重视程度不同,护士学习、理解能力的不同,护士掌握防护知识程度不一,部分护士存在侥幸心理,缺乏学习职业防护知识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导致护士职业防护教育不到位。总认为不是传染患者,思想上没有足够的重视,风险意识薄弱。

1.2 职业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 分析其原因是:1)目前我国护理管理者及医院管理者对护理人员的职业病防护重视不够,对有关职业损伤的防护宣传教育较少,使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淡薄,防护能力较低。2)护士缺编问题严重,护士要完成繁重的任务,而忽视了对自身的保护。护士是执行注射的主要群体,因此,长期处于潜在针刺伤和,手术器械用后清洗、浸泡及一次性用品用后毁形等处理,提高了护士职业暴露机会,增加了护士的职业感染危险性。

1.3 防护用品不到位 原因是医院没能按规定购进和提供防护用具。例如:大量普及使用的注射器、输液器都没有安全保护装置。在基层医院由于种种原因,很难被使用;医院更难为护士提供随手可得的符合国际标准的锐器物收集器;在进行一些接触病人的操作中,特别是外科、骨科等科室,每位病人都有破损的皮肤粘膜及血迹,还有在化疗科每位病人都用免疫抑制剂,护士做不到总是戴手套;科室为了节约材料消耗,反对护士在正常无菌操作以外戴手套从事临床工作。

2 对策

全文阅读

护士针刺伤的调查研究及预防

【摘要】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针刺伤的处理及预防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100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护士对针刺伤预防知识及安全操作程序行为认知程度不够,在过去的6个月内有88人(273次)发生过针刺伤,人均刺伤3.1次。结论临床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浅薄,针刺伤发生率高,应将护理操作程序规范化、程序化,加强职业防护知识教育,建立健全针刺伤的报告制度。

【关键词】护士;针刺伤;职业暴露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60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4001-01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病人的血液及体液污染的针头刺破皮肤,从而有可能被感染的事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诸多影响护理人员健康的潜在因素,其中,针刺伤是最常见的一种危险因素。大量研究及实践证实[1],护士是发生针刺伤的高危职业群体,也是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艾滋病、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感染速度正逐年增长,因此造成的由于护士职业暴露而引发的血源性感染性疾病的潜在危险也呈上升趋势。因此,提高护士的医疗安全防护意识,纠正个人的不良操作习惯,规范操作行为,强化防护技能,是减少职业暴露导致针刺伤发生的重要措施。作者对我院工作在临床一线的100名护士的针刺伤现状处理及防护措施进行了调查,形成以下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本院工作在临床一线的100名护士,了解从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发生德针刺伤的情况及对相关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

1.2研究方法对2011年11月――2012年4月护士发生针刺伤事件进行监测、统计和分析,采取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针刺伤发生的频率、次数、原因、程度、是否被污染的锐器刺伤、是否有登记报告制度、防护措施及护士对针刺伤所产生的后果的认识等相关问题。

2结果

全文阅读

助产士职业暴露防护教育依从性的现状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士的职业安全及职业暴露的防护、教育、依从性的现状及防范措施。方法:对近10年来在我院从事过助产工作的助产士, 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了解她们在助产工作中所发生的职业暴露的种类、方式和自身的防护意识,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助产士最常发生的职业暴露是在产程监测、接生过程中被羊水、血液、阴道分泌物污染;其次是在给产妇进行会阴缝合、抽脐带血、注射催产素、进行会阴神经干阻滞麻醉等操作时易发生针刺伤。但助产士自身防护的依从性较差,一些防护措施、上报体系也不够健全,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后的相应处理也有欠缺。 结论:强化助产士对血源性疾病防护知识的教育,提高助产士在工作中自身防护的依从性;不断完善职业暴露上报体系;对已发生职业暴露的助产士给予有力的帮助,进行相应的处理, 能有效地避免或减少助产士被血源性疾病感染。

【关词】助产士;职业暴露;防护;依从性;综合预防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3-1920-02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识码:A

到目前为止,具有传染性的血源性病原体已被证实多达50种[1]。国外研究显示:在最具职业危害的相关科室中,分娩室排在第二位[2]。分娩室工作节奏快,精神高度紧张;助产士在产程监测、接生过程中极易接触产妇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等;在给产妇进行会阴神经干阻滞麻醉、会阴缝合、抽脐带血、注射催产素等操作时易发生针刺伤。为了解助产士的职业安全,通过分析助产士职业暴露现状,探讨防范措施,以降低助产士职业感染的危险性。就助产士职业暴露的现状分析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取近10年来在我院妇产科产房一直从事助产工作最少达2年的助产士38名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对象中现在仍在临床的助产士23名,已转换其他工作的助产士9名,已退休助产士6名。年23~65岁,平均年35岁。

1.2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开放式的问卷调查表,对入选的助产士进行过去助产工作中所发生的职业暴露展开回顾。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作的年限;助产工作中发生的针刺伤及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污染的情况(污染物、污染的部位、污染的程度),采取的紧急防护措施,产妇化验情况,明确化验后的预防性治疗措施,发生职业暴露后的上报情况,职业暴露知识了解情况,在临床工作中执行自身防护的依从性。发放调查表38份,回收率100%。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1.3统计学处理:对收回的每份调查问卷进行检查,将不合格的筛除。采用SPSS12.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全文阅读

血站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站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应对措施。 方法 分析血站护士的工作特点以及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并实施。通过调查问卷、查阅记录、查看现场等方式,对干预前后血站护士职业安全认知情况、手卫生认知情况以及受细菌培养合格率、锐器伤发生率和职业暴露报告率进行比较。 结果 干预后24名护士对职业安全认知及手卫生认知情况得分分别为(504.0±6.8)分及(516.9±5.2)分,明显高于干预前(283.8±7.2)分及(290.6±5.3)分;干预后手细菌合格率为97.74%,明显高于干预前的91.49%;锐器伤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干预前的95.83%;职业暴露人次由812.50%降为104.17%,报告率和随访率由12.50%分别升高至83.33%和87.50%。以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血站护士客观存在着职业暴露的风险,但是只要提高安全意识,规范操作,仍然是可以有效降低相关危险的。

[关键词] 血站;采血;护士;职业危险

[中图分类号] R135.99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3(a)-0146-02

随着无偿鲜血事业的不断发展,流动采血车采血量逐渐增加,为了将献血者等候时间尽量缩短,流程被简化,采血前仅做快速检测,而对HBV、HCV以及HIV等暂不检测,这就增加了血站护士的职业暴露风险[1]。本研究通过分析24名血站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进行行为干预取得不错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市血站护士24名作为研究对象和干预对象,

1.2 方法

全文阅读

血液中心采血护士针刺暴露原因调查及防护对策

针刺暴露是一种累及皮肤深部,使受害者出血的意外伤害,是导致医护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染疾病最危险传播途径之一1。我国约80%的护士受到过针刺伤害2。血站采血护士直接接触未经检验的血液,很容易导致职业暴露,主要的职业危险因素是针头刺伤引起的意外感染3,对采血护士构成极大危险。血站采血护士是发生针刺暴露的高危人群。作者通过半开放式问卷调查,对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现职全部76名采血护士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了解采血护士针刺暴露的发生情况,以便加强其自身防护意识,从而最大限度避免因工作遭受疾病的侵袭。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全体一线采血护士,其中全血采集护士62名,成分机采护士14名;被调查的采血护士工作年限1~15年;主管护师14名(18.4%),护师27名(35.5%),护士35名(46.1%);研究生学历1名(1.3%),本科学历30名(39.4%),大专学历36名(47.3%),中专9名(11.8%)。

方法:采取回顾性问卷调查。调查表的稳定性,采用重测信度的方法,对本中心的20名采血护士间隔10天后再重新进行1次问卷调查,得出相关系数r值0.83,说明该调查表具有较高的信度。问卷第1部分为采血护士个人资料,如工作年限、职称、学历等。第2部分为采血护士在2007~2011年发生针刺暴露的情况,包括针刺暴露的原因:检验初筛、血液采集和拔针、留取标本、血液传递、处理针头、整理垃圾,被同事和旁人干扰扎伤等,以及刺伤后的处理情况和心理状态等。发放问卷76份,收回有效问卷76份,有效率100%。

统计学处理:对每份收回问卷进行检查,筛查不合格问卷,再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针刺暴露发生率:2007~2011年29名发生过针刺暴露,发生率38.16%;发生针刺暴露133次,人均针刺暴露1.75次/人;针刺暴露≥5次4人(5.26%),针刺暴露最多1人,5年针刺暴露12次。不同职称采血护士针刺暴露发生率,见表1。

采血护士发生针刺暴露原因、处理、心理状况构成比:针刺暴露的主要原因有血液采集和拔针、留取标本,以及处理针头等;针刺伤发生率最高为血液采集和拔针44.36%;见表2。

全文阅读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防护与对策

【关键词】 护士;防护

当前,医护工作者正面临着严重职业暴露的危险,而医院手术护士由于工作性质特殊,尤其是遇急诊手术或抢救患者时,容易忽略自身防护,常因工作紧张,难以按常规程序进行操作,更易发生锐器伤而接触血液、体液造成职业暴露,现将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防护对策总结如下:

1 防护对策

1.1 加强防护意识,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时应戴手套,接触有传染性疾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时应做好防护措施,带双层手套、护目镜及脚套;对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检查报告未知的患者严格按照标准预防的措施进行操作【1】。

1.2 规范操作。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禁止重新套上针帽,传递锐利器械给手术医师时,应将器械尾端向前传递,防止术中意外的刺伤,刀割伤,手术刀片的安卸必须用持针器;忽用手中的纱布直接擦拭手术刀刃上的血液;术毕及时将缝针、刀片、注射器针头等锐利废弃物放于专用容器内。

1.3 加强职业安全培训,手术室的医务人员对职业安全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对锐器伤认识不足,预防意识疏忽,操作不规范等是导致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是预防锐器伤的关键【2】。标准预防是WHO推荐的能够预防血源性疾病传播的全面隔离方法,强调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双向防护,执行有可能接触到血液、体液及组织黏膜等各种操作时应戴手套,因此,对医务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职业安全的认识,高度重视操作中薄弱环节的防护,比如:注射、传递器械、用后器械的处理及废物收集等。

1.4 提供必备的防护用具,为手术室医务人员免费注射乙肝疫苗,配备足够的防护用品,如:防水手术衣、手套、胶鞋、护目镜等,以供医务人员操作时使用。

1.5 做好废弃物处理,我们根据卫生部《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规范医疗废物管理,做到医疗废物分类放置,提供耐刺放渗漏的锐器盒,以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全文阅读

提高护士对针刺伤防护的认知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摘要】目的:调查临床护士对针刺伤防护认知和行为,探讨提升护士处理职业暴露执行率的有效方法。 方法:对全院264名临床护士采用自行设计的针刺伤刚户的认知和行为问卷进行调查评估。 结果:绝大多数护士对针刺伤危害有正确认识,掌握防护措施,而对医源性感染护理风险管理意识淡薄。针对伤后执行护理风险管理职业防护报告制度、报告程序,建档进行风险评估,追踪处理仅有15.9%。 结论:护士对针刺伤损害防护认知和行为的提升与护士自身因素及医院管理者关心、重视有关。医院应加强护士对职业风险管理意识和行为督促教育,并为临床护士提供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提高防护依从性和执行率。

【关键词】 针刺;护士;防护

Clinical investigation on strengthening the awareness and behavior of the nurse about protection of Needle-stick injuries.

BI Yan-hua CHEN Fang-tao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wareness and behavior of the clinical nurse about protection of needle-stick injures , exploring the effective ways for the clinical nurses to strengthen the execution efficiency of dealing with the occupationalexposure properly. Methods 264 clinical nurses of the hospital were investigated and evaluated using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on awareness and behavior of needle-stick injures. Results the majority of the nurses had correct recognization of the needle-stick injuries and mastered the protective measures, but having weal awareness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of the iatrogenic infection only about 15.9% of the nurses executed the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and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reporting system and reporting procedure, establishing file for risk evatication ,tracing and processing after needle-stick injuries. Conclusion Strengthening the nurses awateness and behavior of needle-stick injuries was related with self-factors of nurses and the caring and attention of the hospital . The hospital shoceld deepen the education on the awareness and behavior of the occupational risk management and provide effective occupational protective measures for clinical nurses, this improving the protective alliance and the execution efficiency.

【Key words】 Needle-stick ; Injuries ; Nurses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0-0154-02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针刺伤是最常见的职业暴露性伤害。本文调查2005~2008年我院264名护士在工作中发生针头刺伤情况,皆在探讨其高危因素及如何提升临床护士对针刺伤的防护,现报告如下。

全文阅读

493例次临床护理缺点分析及防范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缺点发生的相关因素,制定防范对策,使护理缺点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方法:选取2009年度内科493例次用药以外护理缺点,按护士职责、护理记录书写、基础护理、医嘱处理四个方面分类,并进行分析;按不同班次、不同工作年限及不同职称护理缺点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缺点发生从高至低依次为护士职责、护理记录、基础护理、医嘱处理;班次分布依次为日班、夜班、中班;不同工作年限依次为5年内、10年内、10年以上;不同职称依次为护士、护师、主管护师。结论:倡导预防为主,加强护理缺陷管理,合理调配和使用护理人力资源,对低年资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严格执行各项职责、制度和操作规程等,可有效预防或杜绝护理缺点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缺点;原因分析;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009-02

Causative Analysis and Its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on Nursing Defects of 493 cases of clinical medicine.

Shi Huibi Huang Kaiqun

【Abstract】Objectives:To analyze relative factors occurred in nursing defects and formulate preventive measures, so that nursing defecs could be nipped in the bud and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medical mistakes and accidents. Methods: We analyzed 493 cases of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defects outside medication occurred in 2009 according to classification of nursing duties,nursing records writing,basic nursing care and medical order processing; and compared situation of nursing defect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chedules, different working years and different titles. Results: Nursing defects occurred from high to low order was nursing duties, nursing records writing,basic nursing care and medical order processing;The order from high to low according to schedule was day shift,night shift,evening shift;According to working years was within 5years,within 10 years,more than 10 years;The order from high to low according to titles was nurse,nurse prapractitioner,nurse-in-charge. Conclusions: Advocating prevention first, Strengthening nursing defects management, rational allocation and use of nursing human resources, giving standardized training to low seniority nurses, rigorous implementation of the duties,system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etc., which could effectively prevent or eliminate the occurrence of nursing defects.

【Key words】Nursing defects; Causative analysis;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护理缺点是指发生差错尚未对病人引起不良后果,或尚未实施即被发现并纠正者,也属于护理缺陷的范畴[1]。护理缺点是构成护理差错的危险因素[2],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能及时发现护理缺点,及早提出防范措施,就能够很好的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现将我院大内科2009年发生的493例次用药以外的护理缺点进行分析研究,为预防和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提供管理对策。

全文阅读

护士条例 第5期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规范护理行为,促进护理事业发展,保障医疗安全和人体健康,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护士,是指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照本条例规定从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卫生技术人员。

第三条 护士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护士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

全社会应当尊重护士。

第四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善护士的工作条件,保障护士待遇,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促进护理事业健康发展。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护士到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

第五条 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护士监督管理工作。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