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士学习汇报

护士学习汇报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病例汇报在呼吸科护理早交班中的实践及体会

【摘 要】目的:强化护士专业知识,提高护士在病例汇报的完整性和专科性方面的能力。方法:每天护理早交班后,由夜班护士进行5分钟的病例汇报,责任护士给予补充、护士长进行点评,最后由夜班护士将该病例记录在病例汇报本上,护士长给予修改。结果:护士在汇报病例的完整性、体现专科特色方面均有提高。结论:在护理早交班中进行病例汇报,不仅提高了护士在汇报病例的完整性、体现专科特色方面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护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为持续改进 “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护士专科素质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病例汇报;实践及体会

为了提高护士在病例汇报的完整性和专科性方面的能力,我科施行在护理早交班中进行病例汇报,取得一定成效,现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

呼吸科病人病情复杂、危重。全科床位40张,护理人员共15人,其中本科学历5人,占33.3%,大专学历8人,占53.3%,中专学历2人,占13.3%。护士平均年龄27.2岁,

在呼吸科工作年限分别为10年以上3人(分别是护士长、主班护士、治疗护士)、占20%,4-7年6人(为责任护士),占40%,1-3年6人(为三班护士),占40%。

2问题分析

呼吸科护理人员年资低,对病情观察要点及护理重点掌握不全面,健康教育不能体现专科特色,专科知识有待提高。护士长质控及护理部历次工作检查发现,护士对病人病情掌握欠缺,病情汇报不全面、缺乏专科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全文阅读

急诊护士培训效果分析

1效果分析

1.1掌握了读书报告会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读书报告会多由护士长主持,要求全科护士参加。每次报告会之前确定小组成员,主持人和主讲人各1人,2~5个小组成员,制作成PPT,采取以书面材料、多媒体课件为基础,结合汇报者口头讲解的形式进行汇报,内容包括急救技术的新进展、急救药物的临床应用、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思考、存在的困惑或问题,小结或体会[1]。汇报时间为30min,汇报完毕后进行大约十多分钟的讨论,由主持人和护士们相互提问,解答彼此心中的疑惑,相互交流护理经验和体会。再由护士长和督导专家进行点评和指导,最后确立下一期读书报告会的主题。读书报告会每月举行2次,时间大约40min/次左右。科室做好学习记录,督导专家将评价结果送交护理部备存。

1.2创建了一种良好学习氛围,实现资源共享

读书报告会的开展使护士利用业余时间聚集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和交流护理工作经验,相互借鉴,共同提高;要求护士广泛阅读近5年内有关专业知识方面的文献(含书籍、报纸、核心期刊的纸质版或电子版)等并对内容进行总结。使护士经历查找、阅读、分析、总结、汇报、讨论、质疑、解答等一系列学习过程,这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梳理、总结及进一步深化的过程,增进知识的系统性,不仅有助于护士巩固基本的急救理论知识和技术,而且有助于了解国内外最新护理动态与进展,学习并尝试使用新的护理理念与技术,加速知识的更新,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实践,提高急诊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增进彼此的感情和交流,增强科室的凝聚力。实现“一人读书、人人受益、知识共享的”目的,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2]。

1.3激发护士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主动性

由于临床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质、承担工作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导致护士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很少关注护理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方向。举行读书报告会以来,通过引导护士思考,设定问题,有针对性地查阅相关核心期刊和文献,使护士们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和兴趣[3]。

1.4在知识增长的同时提高了各种能力

全文阅读

三阶段模式在护理管理学中的适用

1方法

1.1临床管理见习根据我校护理学专业教学计划,学生在第5学期共有2周临床集中见习时间,内容包括基础护理和护理管理学等已开设课程的见习。与学院教务管理部门协调将见习时间安排在护理管理学20学时理论授课结束后,不占用课堂授课学时。教师在见习前与教学医院护理管理部门、有关科室进行沟通,告知护理管理见习目标与内容要求,请其有效配合。学生根据管理见习目标观察带教护士长的管理实践工作,并就见习过程中发现的管理问题访谈带教护士长,在参与具体的护理管理实践过程中获得感悟与体会,发现问题还可与带教护士长以及见习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要求学生及时记录反思日记,并在见习结束前以“走进护理管理———管理职能或方法的临床实际应用”为主题形成管理见习心得体会。

1.2见习后讨论汇报学生见习结束后安排2次课堂讨论时间,共计4学时。学生以见习小组为单位发表见习感想,介绍护士长的优秀管理经验,对各项管理职能及管理方法在护理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总结汇报,并上交见习报告。

1.3课程效果评价课程结束后学生综合成绩评定为终结性评价(期末理论考试,占70%)和形成性评价(见习后小组汇报及见习心得体会,占30%)二者结合,比较2009级(226人)和2010级(272人)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学生考试试卷由教研室统一制定,难度相当。另外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访谈调查,访谈内容包括对该教学模式及学习效果的评价,是否能激发学习兴趣,是否能加深对护理管理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等。

2结果

2009级、2010级护生《护理管理学》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81.84±7.07分、83.29±6.87分,两年级学生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P<0.05)。学生见习后积极参与讨论,课堂气氛活跃,汇报内容丰富,包含计划、组织、领导等各项管理职能在临床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对管理者工作的感悟与深刻认识,例如护理管理者的角色内涵,他们是如何发挥职权作用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如何排班,如何授权,如何根据不同级别的护士开展培训,如何应用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等,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随机抽取学生访谈,也显示学生对该教学组织形式十分满意,认为可变被动的抽象理论学习为主动的具体的管理经验和知识学习。

3讨论

护理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国内外在不同层次的护理教育中都有开设专门的护理管理培训项目,最终都不同程度地提升了护士的管理和领导实践行为以及技巧。国内郑红引导学生在管理理论教学后直接进入临床担当实习护士长,参与病区管理,结果表明该模式能有效促进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国外研究也显示本科护生接触管理实践的机会越多,今后的职业准备就越充分。护生能够深入对护理职业的理解,还可通过反思及早认识到自身是否具备领导者或管理者的特点,从而更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或领导力。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管理课程的学习兴趣,加强管理实践能力,我校改革护理管理学课程,取得了满意效果,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全文阅读

“九情汇报法”在护理教学查房模式中的应用

护理查房是检查护理质量以及进行护理教学的一种形式,是临床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是帮助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其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方法[2]。为适应临床护理教学发展的需要,保证查房质量,我科尝试应用“九情汇报法”护理教学查房模式开展个案查房,提高护生业务理论水平和综合技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5级中专实习护生76名为对照组,均为女性,平均年龄(18.8±0.6)岁;选择2006级中专实习护生82名为实验组,均为女性,平均年龄(18.8±0.6)岁。两组护生均来自同一学校,在校学习时间相同,在科室实习时间为5周。两组护生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教学查房方法进行临床带教。实验组应用“九情汇报法”护理教学查房模式临床教学,具体如下:晨间查房:于晨会后进行。晚间查房:晚间护理结束后进行。参加人员有护士长,总带教老师,护理组长,全体护生。根据我院护理部制定的“病人九情汇报要求”进行危重病例、特殊病例的个案查房。每位护生可以自由选择患者,主要汇报患者姓名、年龄、诊断、心理状况、病情变化、主要检查结果、治疗要点,护理计划、健康教育。护士长及带教老师根据护生汇报内容给予点评,保证查房质量[3]。由护生提出问题与带教老师共同讨论,找出该病例的具体护理措施。

2 效果

两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和护生满意度比较见表1。

3 讨论

3.1 加深护生对护理教学查房的认识与理解 通过护理查房,能够解决工作中的难点、疑点、弱点,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个案护理查房对提高护生理论水平、口头表达能力有较高要求,护生通过查房的准备工作学习到相关知识和技能,信心增强[4]。

全文阅读

执护考试中的实习管理运行

[关键词]实习管理;执护考试

护士资格准入制度是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具有护士资格的护理人员必须参加卫生部组织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这就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对促进护理事业发展,保障医疗安全和人体健康有着重大的意义。护士资格准入制度自1995年实施以来,对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提升医疗卫生水平、确保医疗和护理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开始对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报考条件作了调整,在原有条件的基础上,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的学生完成教育部和卫生部规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护理、助产专业课程学习,包括在教学、综合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并取得相应学历证书就具备了报考资格,即护理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前就能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新规定的实行对护理专业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作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形势的发展。毕业实习是护理专业培养过程不可缺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桥梁,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时,除了课程安排作部分调整外,更要注重毕业实习环节的管理,为学生毕业前参加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创造良好的条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报考条件的调整,对护理专业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促进护理事业发展,保障医疗安全和人体健康有着重大的意义。学校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加强日常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注重实习期间的管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提高学生参加执护考试的通过率,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1实习时间的调整

根据新规定精神及时将实习时间进行调整,将原方案中在最后一学年安排的毕业实习调整为高职第8~期、中职第6~7学期进行实习,为学生参加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2加强实习期间管理

毕业实习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时期,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进行实践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将更为有效。加强实习期间对实习生的引导,督促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专业理论学习,为实习结束后参加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打下良好基础。

2.1加强岗前教育,明确执护考试的重要性。在实习前系列教育中,将执护考试的重要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在思想上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理顺技能学习与专业理论复习的关系,使学生能将毕业实习期间的理论学习作为一种自觉行为,能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好学习时间;在实习前系列教育中,为学生指明正确的复习方法,不能专拣重点复习、不要死背题目,应将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复习,掌握各个知识点,使之能迎刃而解各种测试题。

2.2充分发挥家长、班主任的作用。实习前给每位家长发告家长书或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当前执业护士考试制度以及对学生就业的关系,使家长能协助学校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学习进行督促。要求班主任老师每月必须到实习单位看望学生,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同时关心他们的学习进展情况,将了解的情况以书面形式向护理系汇报,使系部能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全文阅读

高级责任护士二级查房及体会

护理查房制度是护理工作核心制度之一,包括护理行政查房、护理业务查房、护理教学查房。护理业务二级查房指上级护士(高级责任护士)对下级护士(初级责任护士)护理患者的情况进行护理查房,确保临床护理质量。

护理二级查房的目的

现场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提升专科护理内涵和质量,提高护士的专业能力,保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

护理质量控制,通过护理查房评估患者问题及前瞻性发现潜在问题、隐患、风险,做好护理质量控制,指导管床责任护士的工作。

护理二级查房的对象

新收危重患者,手术患者,特殊检查治疗患者。

住院期间患者病情变化或口头、书面病重、病危患者。

诊断未明确或护理效果不佳的患者。

全文阅读

病例汇报考核法在心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病例汇报考核法在心内科护理带教中的临床优势。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实习的86例护理专业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进科时告知每组实习生考核的方式,其中对照组43例采用“试卷考核”,研究组43例采用“病例汇报考核”。1个月后,通过调查问卷观察并记录两组实习生表达与沟通的能力、分析病情的能力、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之间的差异。结果:表达与沟通的能力比较:对照组总合格率为62.8%,研究组总合格率为93.0%;两组总合格率之间的差异(P

【关键词】 病例汇报;考核方式;心内科;护理带教

心内科,由于患者病情复杂,而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将护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时期[1]。本院在2013年1月~2014年3月对心内科实习的护士采用病例汇报考核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实习的86例护理专业实习生。年龄在19岁~23岁,平均年龄在21.2岁;其中专科生实习生有28人,本科生实习生有45人,研究生实习生有13例。其中带教护士工作年龄在5~15年,平均工作年龄在9.8年。经统计分析,两组实习生的年龄、学历和带教护士的工作年龄之间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凡是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实习的实习生;(2)非进修生。 排除标准:(1)进修生;(2)严重违纪违规的实习生;(3)长期请假的实习生;(4)不配合的实习生。

1.2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实习的86例护理专业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进科时告知每组实习生考核的方式,其中对照组43例采用“试卷考核”,研究组43例采用“病例汇报考核”。1个月后,通过调查问卷观察并记录两组实习生表达与沟通的能力、分析病情的能力、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之间的差异,最后统计分析。

1.3 考核方法 (1)学生收集病例资料:①收集医生对患者书写病例资料;②到病房对病人进行资料采集;③对护理资料进行采集。(2)成立考核小组:主要从经验丰富的临床护士中抽取2~3名作为考核官,对学生所给的病例资料进行提问现场考核;若学生答错,则到病房患者处进行指导。(3)采用本院自制考核表进行现场打分。

1.4 合格判定 主要根据本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为依据来评判。优等:实习生表达与沟通的能力强、分析病情的能力强、学习兴趣浓厚、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强。良等:实习生表达与沟通的能力一般、分析病情的能力一般、学习兴趣一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一般。差等:实习生表达与沟通的能力差、分析病情的能力差、学习兴趣低、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差。总合格率=优等率+良等率。

全文阅读

护士如何运用法律防范医疗纠纷

护士应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1.首先要学法、懂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后,医务工作者应认真学习,理解吃透《条例》精神,纠正不适应《条例》的行为。同时还要学习与医疗护理行为相关的法律、法规,恪守医疗护理程序和医疗护理服务的职业道德。

2.尊重病人知情权,实行告知义务,并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护士在向病人或家属介绍护理措施、解答咨询时应如实告知,但同时应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为了对病因、诊断做出正确的判断,需要了解病人的一些隐私,而病人也会向医务工作者叙述,同时要求保密。病人把健康和生命交给了医务人员,医生和护士就有责任和义务尊重和保护病人的隐私权。

3.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好沟通工作。在接诊救治病人的过程中,一定要尽职尽责,特别是在抢救危重病人时,要有条不紊,注意细节。由于有时发生医疗纠纷,不是医疗技术水平问题,而是与病人家属的沟通不够,所以在履行告知义务时,避免恶性刺激,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和态度,讲究语言的艺术和效果。

4.各种抢救设备和药品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抢救的设备、药品要专人保管,使用完好。设备定期保养及时维修,用后按要求处理放原处;抢救药品不可挪用外借,以保证急救所需。毒、麻药品应由专人保管,专柜上锁。

5.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为保证临床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必须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坚持床头交接班的原则。

6.严格科学地执行医嘱。医嘱是医生根据病情指定的诊疗计划 ,是护士执行治疗措施的依据,具有法律效应。护士在执行医嘱时,查对制度是护理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应严肃认真执行“三查七对”。一般情况下,护士应不折不扣地执行医生的书面医嘱,但在抢救或手术过程中,对医生的口头医嘱,护士应复诵一遍,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就或手术后应让医生补开医嘱。护士若发现某医生医嘱有明显错误,则有权拒绝执行,告知医生,及时更正,避免因盲目、错误执行医嘱而造成医疗事故的发生。

7.发现疑难问题立即汇报。对于突发事件如交通事故、天然气爆炸、群体食物中毒等,都应启动应急预案,立即向有关领导汇报,如出现差错应汇报而不应隐瞒,以免贻误补救时机。如病人违规,劝告无效时,应向领导汇报。

全文阅读

探讨儿科护理中存在的纠纷的常见原因及相应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公众的健康意识逐步增强,对医院护理服务的要求也日趋严格。特别是在国内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下,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因此对儿科护理的整体要求更高。为了使儿科护理质量提高,本文通过分析儿科护理中纠纷存在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

【关键词】护患关系;儿科护理;护士

随着物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及维权意识逐渐增强,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很多家长对儿科护理质量的期望越来越高,护患之间很容易发生护理纠纷。我院对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报道如下:

1儿科护理纠纷存在的常见原因

1.1社会的原因①医疗纠纷的相关法律不太健全,导致少数病人试图以纠纷攫取更多的赔偿。②媒体、公众的舆论过于片面,致使医患之间出现信任危机,矛盾日益恶化。③由于新设备及技术的引进,医疗费用日益高昂,这也成为医患之间的一大矛盾。

1.2病人的原因①儿科病起病急、病症复杂多变,病患小孩一般难以配合护理工作,增加了护理操作的困难。②大部分家庭为独生子女,对医生及护士的期望过高,导致苛刻、不认可的态度形成,难以客观地看待护理服务工作,从而发生误解。③经济能力有限,容易对因医疗费用产生怀疑,在相关人员催缴费用时易产生抱怨、不满心理。

1.3医院的原因

1.3.1管理不到位①现有的管理制度没有实施到位以及制度本身的不完善。②监管处罚制度不严格。③后勤支持工作未落实,耗费护士的精力及时间。④ 护士职业责任感欠缺。⑤护士编制不足,不能满足病源增多的需求,造成工作量过大。⑥ 医院收费系统存在缺陷,导致收费不准确。⑦医院设备、环境不完善,不能满足儿科病人家长的要求。

全文阅读

SBAR沟通模式在晨间医护交接班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Situation-Background-Assessment-Recommendation(SBAR)沟通模式在晨间医护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SBAR沟通模式,在晨间交接班中试行三个月,比较实施前后医生对护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交接班时间和护士评价。结果 医生对护士满意度提高(p

【关键词】SBAR 交接班 医护沟通 有效沟通

晨间交班体现了护士工作中的整体性,是实践交接班制度的重要过程,是对前阶段工作的概括总结分析和临场表达能力的考验。医护人员对患者信息的顺利交接是患者安全过渡,并接受良好后续治疗和连续性护理的首要因素。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认为,改善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有助于防止不良结果的发生,增进团队合作。 目前我国大多数护士汇报病情时,通常只陈述表面问题,缺乏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思考,不能将所有相关信息准确地报告给医生。SBAR(Situation- Background- Assessment- Recommendation)沟通模式,即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模式是一种标准化、结构化的交流模式,用于传递患者病情信息,保证了信息传递的高效性和准确性[1]。我科在晨间交接班中试行了SBAR交流模式,通过培训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实现了医护之间的有效沟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科室医务人员24人,平均年龄33.1±4.23。其中男5人,女19人;医生5人,护士7人,治疗师12人;硕士5人,本科11人,大专及以下8人;高级1人,中级5人,初级18人。

1.2实施方法

1.2.1 建立SBRA沟通模式 根据SBAR的标准沟通方式和国外医院的经验介绍,结合科室常见疾病特点和治疗护理标准,经过医生、治疗师和护士共同讨论,建立责任护士与康复小组其他成员之间患者康复状况的报告模式。S:Situation现状,包括报告者自我介绍、患者床号和姓名、目前存在的问题;B:Background背景,包括患者入院原因、日期、诊断,相关的既往史、过敏史、实验室检查及其他诊断结果,目前主要的治疗护理措施以及使用的药物;A:Assessment评估,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异常临床表现、异常检查检验结果、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存在问题的评估、观察要点;R:Recommendation建议,包括已采取的护理措施、对问题处理的建议以及需要得到的帮助或指示。

1.2.2 SBAR沟通模式的培训 由医疗组长、护理组长和护士长组成培训小组,负责SBAR培训项目策划和实施。沟通是在工作领域内相处的同事之间双向进行的,所以培训对象除了护理人员,还要医生和治疗师共同参加。培训内容包括SBAR的含义、内容及优点、使用SBAR工具的意义及实施方法。培训方法包括讲课、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演示训练等。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