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士创新教育论文

护士创新教育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其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高校必须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把大力培养高层次创新性应用型护理人才作为护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中心任务抓实抓好。而如何紧密地将护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是新时期高等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1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创新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具有实践性、职业性、综合性3个基本特性[1]。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创新性培养的主要代表,轻视甚至忽视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创新特性。事实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创新性为本质属性,以培养创新性的各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2]。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重点在于新技术、新手段和新工艺等的创新,把特定的行业要求与部门实际问题和人才培养以及理论研究结合起来。它和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同样具有创新性的特征,不同点在于创新的方式: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注重创造出超越前人的成果和对未知领域的开拓;而专业学位要求创新性地将现有理论和规律运用于实践并创造出新价值[3]。

2 国内外护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

我国自1990年开设护理硕士教育以来,培养了一大批高级护理人才,但培养的人才以科研型为主[4]。护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创新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护理人才素质,以满足有针对性的对不同职业背景专门人才实施培养的要求,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护理学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批准设置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结束了我国只有护理硕士科学学位的历史,并确立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护理问题,并具有较强的研究、教学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专门人才[5]。

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护理硕士教育具备两套体系,即专业学位和研究学位,毕业后分别授予护理学硕士(Master of Nursing,MN)和护理学科学硕士(MSN)学位。专业学位护理学硕士是培养拥有专家才能、在某一专科或专病方面具有较高理论和实践水平的高级护理实践护士(Advanced Practice Nurse,APN)[6]。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已开始通过研究生教育培养APN,包括临床护理专家、执业护士、注册麻醉护士、高级助产士、高级个案管理护士等5类专门人才,后又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先后设置了家庭护理、危重症护理、精神科护理、公共健康护理等护理专业。英国的护理硕士教育有2种类型,即授课式和研究式,前者侧重于护理科研与理论的研究,后者旨在培养高级实践护士[7]。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模式为临床和社区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护理专门人才,对提升临床护理水平起了重要作用。

3 我国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

全文阅读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审美教育初探

【关键词】护理;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736-02

随着高职护理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护士的人文素养教育逐渐倍受关注。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构成了护士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在整体护理理念广泛开展的今天,在高职护理教育中构建全面、系统的美育课程体系,帮助她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顺利地适应现代护理的工作岗位要求有着重要的意义[1]。

1 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当代我国医学教育重专业文化技能,轻人文社科知识的倾向比较明显,导致护士在人文修养、综合素质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通过学校加强护理专业学生人文教育以及审美教育已经成为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共识。

1.1 促进护理模式与现代医学模式相适应

医学模式反映了人们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对健康和疾病现象的认识。“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新的医学模式使医学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追求以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健康状态为中心[2]。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随之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新模式转变,现代护理模式对护士的素质、知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对护士角色期待也随之不断提高。

1.2 提高护士内在素质,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全文阅读

新形势下传染病医院中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教育模式的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新形势下传染病医院中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教育模式的价值。方法:将2011年3月-2014年7月护理实习的46名护士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3名,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教育模式,研究组实施创新性护理教育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护士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士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上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关键词:临床;护理;教育模式;传染病医院

[中图分类号]R8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058-01

伴随着经济水平提高,医疗事业发展速度的加快,患者自我维权意识增强,这种形势下如何为患者提供有具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当前医院临床护理研究的焦点。经调查资料研究发现,在以往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的传统护理教育模式使实习护士护理技能得到提高,但是在护患沟通以及风险防控方面依存在着不足。针对这种情况,研究笔者选取到院实习的23名护士作为研究组,采用了创新性护理教育模式,现将应用情况和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全文阅读

创新思维在护生临床带教中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323-01

【摘要】目的 打破传统带教方法,转变护生教育观念,培养创新意识,开发创造思维。方法 对40名轮转护生进行护理相关知识培训,健康教育宣教,每月组织教学查房一次,由所在科室的轮转护士轮流支持并授课,参与查房的新护生均接受提问并考核。结果 40名新护生专业知识水平、综合技能、授课能力显著提高。结论 开展创新思维带教护生,可有效提高新护生的临床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实习护生 创新思维带教

护理教育是一种培养护理专门人才的教育,护理服务的范围逐步扩大,服务的内容也日趋复杂,因而护理教育的发展,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适应护理观念从以疾病为中心的转变,新时期努力培养护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护生的科学与人文素质综合能力是临床带教的首当任务。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根据2010年我院来自不同院校的护理实习生40名进行带教观察分析,其中四年制女本科生12名,三年制女大专生28名,实习医院等级;三级医院。

1.2 方法

1.2.1 实验项目的确立和实施方法

全文阅读

基层医院合同制护士继续教育存在问题与管理对策

【关键词】 合同制护士;继续教育;管理

护士继续教育是指在经过学校规范化专业培训毕业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性的护理学教育方式[1]。护士继续教育是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疾病谱的变化;人们的健康需求日益增长,这些都赋予了护理工作新的内涵,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当前医疗卫生改革的背景之下,如何加强在职护士、特别是合同制护士的继续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每位护理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就近年来一些基层医院合同制护士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1 合同制护士继续教育存在问题

1.1 工作流动性大、学习目的不明确 部分合同制护士认为自己等同于“临时工”,随时都有跳槽的可能,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人的歧视和偏见使合同制护士认为自己与正式护士有身份差别,看不到前途,因此对继续教育认识不足,只是将其作为应付上级检查,职称晋升,变换工作岗位的辅助条件,因而学习被动,积极性不高。

1.2 管理层重视不够、护士待遇偏低 一些单位管理者只重视对医生的培养和在职教育,认为他们是医院主要创收人员和技术支柱,在酬金分配上多向医生倾斜,而将护士作为配角和次要创收人员,对护士继续教育工作支持力度不够,而一些医院对合同制护士未做到同工同酬。事实上、合同护士的工作性质和强度与正式护士一样,但付出往往得不到重视和认可,物质与精神回报均低于期望值[2] ,致使合同制护士时常感到压抑和无奈。

1.3 培训形式单调、缺乏吸引力 一些医院护士在职教育形式较为单一,一般为讲授式,照本宣科,内容刻板,缺少新意,忽视对人文科学、伦理学、管理学等边缘学科知识 的学习,有些继续教育还局限于基础知识的普及,未能体现护理教育的“四新”原则,也无法满足临床护理人员急于解答工作中所遇到实际问题的需要,培训对护士缺乏吸引。

1.4 护士外出学习机会少、激励机制缺乏 分析原因可能是合同制护士带有“临时性、流动性”等特征,用人单位担心对合同制护士职业发展培训投资太多,一旦护士跳槽将得不偿失,因而合同制护士很难享受到与正式在编护士同等的深造和进修机会。再有、一些医院对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护理人才梯队建设,护理新技术,新业务的引进、科研工作的开展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合同制护士看不到希望,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她们继续学习的积极性,留不住人才。

2 管理对策

全文阅读

护理学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摘 要】 医科院校护理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创新素质和业务素质,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三者融为一体,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医科院校;护理学;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由于护理学职能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以及近年来医患纠纷的频频发生,如何培养和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一直是我们备受关注的理论热点。本文在结合医科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护理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人文素质、创新素质和业务素质。

一、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是指通过学习人文科学知识和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人文素质体现在人能否正确对待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是一种态度和行为。[1]

进入21世纪,随着医疗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重点也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开始转变,病人不再是单纯的“生物人”,而是具有复杂系统的“社会人”。这就要求护士不仅具有较高的护理专业技术水平,还要掌握社会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知识。这就要求高等护理学教育从培养只懂护理专业知识的单一型护士向培养掌握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等卫生服务本领的复合型人才转变。

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

高校护理学教学应推行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现代护理教学模式,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在让学生掌握护理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要让学生认识自我、关爱生命、尊重他人、理解社会,成长为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协调发展的现代护理学人才。各医科院校结合专业特点增设人文科学方面的课程,使人文素质的教育内容进入课程体系,进入各专业教学计划。

全文阅读

护士护理文化自觉性的培养

1加强护士文化自觉性培养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对于护士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独特的作用,是在熏陶、感染中对护士的精神起激励、净化和升华作用,对人的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不知不觉影响人的情感、气质、情操。文化自觉在微观的护理层面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在对护士接受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医院作为一个特定的医疗组织,其中护士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且护士队伍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如果护士对所在医院文化具有高度的认识,深刻了解医院文化的背景、历史及其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方向,那么就能够在深层次上增强护士对医院文化的认同度,使其更加热爱医院,对医院更有归属感,最终在选人、用人和人才发展上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具有文化自觉的护士往往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不仅能够清晰地了解、熟悉医院文化,而且能够帮助其他护士更好地认识和认同医院文化,并将其精髓转化为护士的实际行动,为构筑和谐护患关系及医院全面发展提供正能量。

2临床护士接受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中文化自觉性培养的路径

在人类的精神家园里,最有价值的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二者合一是护士走向人文境界的标志。要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中提升护士文化自觉性,需要遵循培养、教育的科学规律,关注护士的持续发展。

2.1护理文化自觉是在充分认识医院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选择其中的精华部分,在传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文化的自我更新从文化自觉的高度审视医院护士的医学人文教育,就是要培养具备人文精神的护士,即护士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操作技能,还应具备敬畏生命,关爱病人、尊重病人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护士文化自觉性的培养是一个崎岖坎坷、充满挑战的历程,而且这种历程尚无止境。传统医德文化是医疗从业者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经过历史的沉淀而被广大医务工作者认可和接受,并自觉内化为意志和信念,符合医院特定价值尺度的思想意识[3]。在市场经济发展、竞争激烈的今天,作为护理管理者要引导广大护士以南丁格尔为榜样,坚持自己的道德责任和职业宗旨,使“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传统医德文化落实到每一次护理服务过程中,开展“爱岗敬业、团结奉献”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推出医院护士就职誓言等。所以说传承不仅是理论知识与技能的传递,更是文化的传递,也只有文化的传递才更有育人的效果,其建构着临床护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临床护士文化自觉性的培养,可发挥其在护理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和培养护士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更好地为病人提供服务,从而向“病人满意、医院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迈进。

2.2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中文化自觉的培养要突出培养的主体性,引导护士在护理实践中进行学习和完善“以人为本”理念是当前护理文化发展的趋势和必然结果,也是先进护理文化发展的必然需求。孙咏莉等[3]调查显示:医院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有医疗风险高、病人期望值高、科研压力大、领导不信任、同事关系紧张等。492名调查对象中,91.3%的人表示压力引发的不良情绪依次有急躁、焦虑、不安、抑郁和自卑等。另外认为工作的未来发展情况“一般”的占49.8%,有12.8%的人对自己工作的未来发展并不看好。由此可见,在目前医患关系不容乐观、医患双方沟通不畅的现状下[4],要培养和造就一支一流的护理团队,需要从护理实践中一点一滴去渗透、引导和培养护士的文化自觉性。护理管理者需定时面对面地把社会的压力、医护人员的处境以及医院的目标传递给每一位护士,积极引导护士与护理管理者之间在医院发展和服务理念等诸多方面达成共识,凝成合力,构建临床护士“以人为本,敬畏生命,尊重病人权利”的服务理念,全面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用实际行动逐渐引导临床护士践行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同时要帮助护士释放压力,把所接触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加以吸收,变压力为动力,促进护士对“以人为本”护理服务理念认同感的形成,体现到护士身上,即每一位护士认同自己是医院护理队伍中的一员,病人好,我就好,院荣我荣,院耻我耻。

2.3临床护士人文素质教育中文化自觉性的培养是在自觉维护现有成果的同时自觉地开拓和构建新的人文素质教育路径和护理文化体系,提高核心竞争力目前,许多医学院校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纳入到了教育体系中,酝酿并正在促成医学教育格局的变革,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作为医院接受毕业医学生的地方,我们应做好接轨工作,精心地呵护和自觉地维护。①从新护士进入医院开始就设置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结合临床实际进行岗前培训,包括医院历史、护理文化、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同时创造各种机会,提供必要条件,积极鼓励和引导年轻护士正确认识和体验国情、社情和民情,正确认识自身价值和历史责任,服务大众,开展慰问走访、体检义诊及社区服务等多种活动,培育他们关心病人、尊重病人、理解病人、尽职尽责的优秀品质和立志成才、服务社会的崇高理想。通过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建设,使每一位护士都认识到自己就是医院的名片,代表着医院对外的形象,从而自觉地践行护理服务理念,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更好地为病人提供服务。②充分发挥医院护理文化的隐性课程作用,结合护士分层管理,分层培训的原则,将医院文化、护理理念融入到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范、护士手册的制订及护理措施的实施过程中,从言谈举止、礼仪规范及服务方式、服务流程等方面,建立并不断完善行为规范体系,把质量标准教给护士,让护士知道做什么,该怎样做,如何做好,自觉有效地控制各项护理行为,同时结合各层级护士特点开展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护理文化活动,如护士风采大赛、先进护理管理工具(品管圈等)的使用与展示、护理技术操作比武、护患沟通情景剧表演、品牌护理单元的创建、护患联谊会及社区服务等;在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中为护士提供展示的机会,如课堂教学观摩比赛、多媒体制作、护理小革新展示等,让护士从中锻炼坚强的意志、训练人际沟通能力,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团队意识及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护士的文化修养与整体素质,使护士自觉地将护理质量文化理念体现在护理工作中,把护士的质量观念从单一的“微笑服务”引向“创新技术,提升质量”的高度,从而促进医院护理文化整体水平的提升。临床护士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中文化自觉性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营造严谨、以人为本的制度环境,又需要护理管理者素质的不断提高及全体护士的共同努力,积极不懈地实践医院文化理论,才能构建良好的护理文化氛围,引导医院护理文化的传播与建设。因此培养临床护士的文化自觉性,促进医院文化整体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护理管理者不断学习、思考、探索与实践,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作者:张红梅郭庆峰单位:山西省汾阳医院

全文阅读

适应新形势高等护理本科课程体系的研究

摘要:为适应新形势社会对高等护理人才需求的趋势及护理学生从业要求的广泛背景,高等护理教育应当强调学生具有多维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结构,注重护理学生人文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提出了以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为核心,构建“厚基础,强能力,宽口径,显人文”的本科护理课程体系,将高等护理学生人文修养和创新培养贯穿于护理本科教育的全过程,形成护理学生人文修养与创新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护理本科;课程体系;人文修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41-02

为适应新形势社会对高等护理人才需求的趋势及护理学生从业要求的广泛背景,高等护理教育应当强调学生具有多维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结构,注重护理学生人文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当今社会对护理人才的素质要求突出表现在人文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近几年,护理高等教育也将以此作为教育的重点。因此,研究与探讨高等护理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是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它决定护理教育的根本方向,决定着护理人才培养的质量,决定着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进而也决定我国护理本科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一、课程体系改革的意义

课程体系是学科专业教学计划的主要部分,研究制订科学的并富有护理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是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质量基础,因此,研究构建护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是护理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我国护理教育逐渐在课程体系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与改革,突出的表现在课程设置理念发生了转变,如从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向如何培养护士执业能力所需要的知识结构转变。它们分别是:进行护理工作需要的医学基础知识;完成护理任务所需要运用的护理知识;各类常见疾病基础护理技能,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健康评估,护理程序及护理专业技术,健康教育以及适量的中医护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及护理相关的社会人文知识,包括:法律法规与护理管理、护理伦理、人际沟通知识。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应考虑给予学生独立选择学习内容、自主进行学习的机会,在课程设置时要调整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新形势及护士考试大纲的新变化,我们提出了以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为核心,构建“厚基础,强能力,宽口径,显人文”的高等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厚基础”,即专业基础厚实,护理知识的运用能力即注重学生对医学知识原理护理活动中的运用性;“强能力”,即护理专业操作技能好,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注重培养护理学生在完成护理工作及护理任务中的能力;“宽口径”,即专业方向口径宽,强调学生具有多维的知识学科和技能结构,同时能适应临床护理相关学科的需要;“显人文”,即突显人文修养,护理相关的社会人文知识,与患者进行沟通,满足患者心理需求以及在一个医疗团队中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将高等护理学生人文修养和创新培养贯穿于护理本科教育的全过程,形成护理学生人文修养与创新培养新模式。我们在课程设置上主要突出三个特点;一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培养学生的护理核心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通过“拆分课程”、“优化重组课程”、“基于网络的教学”等做法逐步实现“小课程大容量”的思想。

全文阅读

多元化教育模式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为了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各家医院近几年相应招聘了大量的护理人员,因护理院校教育参差不齐导致新护士的理论、技能、临床经验欠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患者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卫计委颁发了《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及江苏省卫生厅在护理事业建设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要实施护士规范化培训制度。新毕业护士(以下简称新护士)即工作1~3年的护士,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护士毕业后继续教育的重要阶段,是保证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护理人才梯队培养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护理队伍的建设和护理服务质量。

1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重要性

传统教学方法使新护士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培训效果不满意,合格率不高。而多元化培训模式是指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与多种方法的培训,主要包括态度认知及其改变的培训和以行为为导向的培训项目[1]。多元化教学是对护理实践活动和护理道德实践活动的能动反映,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2]。

由于近年有些办学机构追求利益最大化,吸收不够办学条件的地区或个人办分校,入学门槛低,生源质量差,致使毕业护生综合素质总体下降,工作后培养周期延长,不能满足临床需求[3]。她们是医院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但在临床工作中存在以下不足:①操作技术不熟练,病情观察、抢救能力差;②临床实践经验少,缺乏护患交流技巧,法律知识薄弱,易为护患纠纷留下隐患;③不熟悉医院环境、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等问题,工作中易出现紧张、茫然的状态;④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临床思维还未形成[4]。规范化培训可以提高新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促使护士理论知识逐步向能力转化,也为患者则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5]。规范化培训还有利于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6],可以使护士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护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仅就多元化教育模式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2 多元化教育模式应用形式

2.1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是我国护理教育普遍采用的基本教学模式,面授式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知识掌握方面的作用。由于该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新入护士学习主动性的充分发挥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近几年在护理教学中受到质疑[7]。

2.2自学-指导教学模式 是以新护士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该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导师制指由高年资护士指导新护士的一种工作支持和帮助的教育培养过程,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操作技能方面,而且也体现在新护士价值观形成、人际关系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等方面[8];自我导向学习法(self-directed learning,SDL)也称自主学习,是指在有或没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个体主动诊断学习需求,确立学习目标,识别学习的人际及物资资源,选择并实施合适的学习策略,并评价学习成果的过程;网络探究式学习(Web Quest)是基于网络,以探究为导向[9],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英特网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10]。

2.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也称"引导-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最常用的案例学习法(case-based learning,CBL)、问题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及基于PBL教学法发展而来的团队学习法(team-based learning,TBL),都是以讨论为基础的"引导-探究"式教学。该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首先提出问题,然后提出假设,围绕假设进行推理,进一步进行验证,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得出正确结论。TBL强调以团队为载体,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团队讨论学习,团队学习目标即为共同目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11]。

全文阅读

创新护理临床路径管理初探

【摘要】护理临床路径作为临床路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创新中发展。我院在护理临床路径创新管理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并取得很好成效,通过包括创新护理临床路径内容、创新护理临床路径执行、创新健康教育客观量化评价的多项举措,规范护理行为,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护士自身及病人满意度,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关键词】创新;护理临床路径;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538-01

Preliminary study in innovating the management of nursing clinical pathway

Xiao Shiqi Fan Ling

【Abstract】As a important part of clinical pathway , nursing clinical pathway need developmentin innovating. Our hospital actively explore in innovating the management of nursing clinical pathway and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The measures include innovating the content of nursing clinical pathway, innovating the execution of nursing clinical pathway, innovating the health education objectiv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Standard nursing behavior .The working efficiency could be moved up to a new level. Promote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nurse and the patient .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ontinuously.

【Key words】Innovating;nursing clinical pathway; management

临床路径是一种包含了质量保证、循证医学、整体护理、持续质量改进的诊疗标准方法[1]。作为临床路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院护理临床路径依托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已实现了电子化管理,并通过不断创新,在护理临床路径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现将我院的经验介绍如下: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