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根据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特点,结合津滨轻轨工程,对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防灾报警系统设计的主要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轨道交通; 防灾报警; 系统设计
津滨轻轨工程西起天津市区的中山门车站,东至开发区休闲娱乐区站,全长约45 km , 基本上都是高架线路。沿线设15 座车站(其中14 座高架站、1 座地面站) 、1 个车辆段、1 个停车场、2 座主变电所、3 座区间牵引变电所、1 座调度指挥中心。本工程于2001 年9 月开始施工,计划于2003 年10 月竣工通车,现对其防灾报警系统的设计情况进行介绍。
1 防灾报警系统的设计概况
轻轨系统可能发生的灾害较多,主要有火灾,其次是水灾、风灾、地震和意外停车事故等。轻轨或地铁防灾报警系统以火灾报警系统为主(简称fas) ,兼顾其他灾害。 fas 系统实行两级管理,在指挥中心大楼内设防灾控制中心(为主控级),在各车站(车辆段、停车场、主变电所) 等设防灾控制室(为分控级) 。
因轻轨线路较长,站间距较大,各分控级与控制中心通过光纤联网。fas 系统全线通信传输网络为独立的光纤环网。通信系统在轻轨2 条通信光缆中为fas 系统各提供两芯独立光纤,为提高传输的可靠性采用站间跳接方式组成双环拓扑结构的对等式环网(peer2 to2peer networking) 。fas 控制中心主机与各分控级分机均为网络上的一个节点,网络中任何一个节点故障或离线时不会影响系统其他节点的正常工作,当网络光纤发生单点故障时,不影响整个系统正常通信,并在控制中心主机及车站fas 分机上显示故障位置;当网络发生多点故障时,通过路径自动选择后可自动重组生成多个子网络保持通讯。全线fas 系统以各分控级独立检测、报警、控制为主,控制中心主控级接收显示分控级的信息,不对各分控级的现场设备进行直接控制。
2 防灾通信
211 有线、无线电话系统
摘 要:介绍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组网方案。为适应轨道交通发展迅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组网开放性及可高性的要求越来很高。而轨道交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各条线组网结构都有较大差异。给运营值班带来不便。总结各地经验该项目采纳较为成熟新型组网方案。全线各站网络节点做到无主从。各站均可兼作备用指挥中心的网络构成方案,更加提高网络安全可靠性。
1工程概述
1.1 工程概述
(1)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总体呈东西走向。全线设共设车站24座地下站、2座主变电站。(2)车辆段1座。(3)控制中心1座。
1.2 工程范围
全线24座地下车站及其区间隧道;2座主变电站。车辆段(14项单体建筑)。
2系统简介
(1)全线按同一时间内发生一次火灾考虑。(2)全线FAS按三级监控方式设置。第一级为中央级,作为FAS系统集中监控中心,设置于控制中心中央控制室;第二级为车站级;第三级由FAS现场设备组成。全线消防系统所有的指挥调度权在中央级。站点消防系统的指挥调度权在车站级。(3)FAS系统按功能划分三层,既信息管理层、控制层及设备层。信息管理层:中央级冗余FACP、冗余服务器、各车站级FACP、车站级工作站,以太网等组建。控制层:车站级FACP、工控机等设备组建。设备层:含探测器(智能型)、手动报警按钮(智能型)、消火栓启泵按钮(智能型)、模块、警铃等组建。控制层能够相对独立的工作,即控制层信息管理层时,仍能独立运行。且任何一个站通过软件及密码设置可以作为全线后备指挥中心功能。
为确保夏季消防安全,提高全员安全意识,熟练掌握安全技能,检验员工掌握初期火灾的灭火能力及消防设备的使用,使员工能掌握抢救伤者、火灾发生时逃生、报警的正确方法,提高应对突发火灾的自护、自救、互救能力,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根据市安全生产月活动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加油站“油品泄漏”、“火灾”应急演练方案。
一、演练的时间
2014年6月20日14:30分
二、演练的地点
加油站
三、演练的内容
1、油品泄漏的处置
2、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摘要:本文介绍了上海市轨道交通12号线复兴岛车站的给排水及消防设计,包括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同时提出了经验建议。
关键词:给水系统;污水系统;雨水系统;废水系统;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灭火系统;高压细水雾系统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urban rail transportation line no. 12 fuxing island of the station and drainage and fire fighting system design, including the water supply system, drainage system, fire control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experience.
Keywords: water supply system; Sewage system; The rain system; Waste water system; Fire hydrant system; Automatic spraying extinguishing system; High pressure water mist system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复兴岛站位于杨浦区复兴岛上,现上海汽车锻造总厂钢板弹簧厂地块内。车站西临运河,东临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站主体沿规划长阳道路呈东西向布置。该站为地下四层岛式车站,地下一层为预留层,地下二层为站厅层,地下三层为车站设备层,地下四层为站台层。车站东侧为岛内主干道共青路,道路下埋有φ1200的合流管和φ300上水管。
2 给排水设计
[关键词]火灾扑救;消防设施;作用
我国自建国以来,消防力量不断壮大,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消防装备建设始终滞后于企业发展,力量较为薄弱,供水装备较差,加上城市给水系统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水量普遍不足,管网压力低,给火场供水工作造成不少困难,给火灾的扑救工作延续了时间,相对造成了更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上述原因作以火灾过程中固定、移动消防设施作用的对比分析,有利于针对各种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油库及联合站现有消防设施情况分析
近几年随着经济增长,石油化工单位增长迅猛,石油产品种类繁多,消防给水系统建设滞后,相对给消防安全带来了诸多隐患。
大型油库如:1986年3月30日林源炼油厂储油罐特大火灾扑救,历时13时21分将火势扑灭,耗水1万吨;1989年10月31日输油处东油库储油罐特大火灾扑救,历时3小时06分将火势扑灭,耗水300吨。上述案例用时之长,耗水量之大,都是存在着消防设施不完善,给火场供水工作带来困难。发生事故后,各大油库在总结经验教训后,采取了亡羊补牢的作法,现已基本完善消防设施的建设,储备水总量相继增加,消火栓等一系列消防设施按照“规范”建立健全。但仍有部分联合站由于建站早,消防设施的建设与新“规范”不符,没有及时改造,储备水总量不足,有的甚至没有自备水源,依靠外来水,管网压力及流量达不到为消防车供水要求,使供水与出水产生了时间上的差异,造成了火场供水中断,给火灾扑救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二、火灾现场扑救固定消防设施利用情况分析
化工单位发生火灾最好的办法是利用固定消防设施冷却、灭火。一般甲、乙类易燃可燃液体储罐,火灾延续时间为3小时,因此就提出了必须储备有大量的自备水源,如果水源不足,加之加水站(点)距事故单位较远,依靠消防战斗车辆运水供水造成火场供水间断,火场热辐射大,易将扑灭的火势再次复燃,冷却水不足易造成毗邻储罐发生次生灾害给火灾扑救造成了更大困难。但储罐发生爆炸后燃烧,自身的消防设施因爆炸冲击波发生变形失去作用,固定水炮、消火栓不能完全满足冷却要求(冷却燃烧罐不留空白点),只能依赖于移动装备近距离进攻,对此种火灾固定消防设施利用率不高,只能起到直接供水作用;但对于泄漏事故为防静电或发动机点火线圈打火引爆可燃油品蒸气,此时利用固定消防设施稀释方法得当,加以移动装备远距离配合效果好,相应提出必须具备大量储备水源。
民用及企事业建筑单位发生火灾,高度低于24米的建筑宜采用移动式装备,易控制和扑灭火势,而超过高度24米后,移动装备直接出水灭火就较难,不易控制和扑灭中期火灾,因此建筑高度超过24米时,就应立足于建筑物内的消火栓灭火设备自救为主。但现有消火栓尤其是民用高层建筑由于管理维护不善,许多出水口都处于开启状态,甚至不能使用,发生火灾使用水泵结合器,产生压力消耗。
[摘 要]下文主要根据作者多年工作经验以及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并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地铁的管线设计和安装内容琐碎但是又非常重要,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使以后地铁给排水设计越来越合理,在此提出个人的解决方案和细节设计。仅供同行参考交流。
[关键词] 地铁;给水;排水;消防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伴随着城市化地铁轨道交通的大量普及,地铁作为一种独立的有轨交通系统,具有快速、安全、舒适地运送乘客的特点。因而得到快速发展,并成为了现代城市中的“绿色交通”。工作人员在地铁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其主要为满足沿线各车站及区间生产、生活及消防的需要,设给水、排水及消防系统。其中给水系统可供各站正常生产、生活、消防用水,并应坚持综合利用,节约用水的原则,地铁给水水源应优先采用城市自来水,当沿线无城市自来水时,应和当地规划等部门协商,采取其他可靠的供水水源;排水系统主要排除各车站、区间内产生的生活污水及生产、冲洗、结构渗漏和消防废水以及敞开部分的雨水等。然而在设计过程中如何尽量避免设计的缺陷,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需要设计人员平时不断地积累。一个地铁项目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设计完成后和施工过程中还要有回访和现场的巡查,从施工现场反馈的问题中提炼有价值的内容,帮助我们提高改进,从运营验收部门反馈意见查找我们设计的不足。
2给水系统
给水系统由生产、生活给水系统和水消防系统组成。在满足地铁生产、生活和消防对水量、水质和水压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利用城市供水网来保证供水。对于生产生活给水系统,应根据不同的城市及其自来水公司的具体情况确定水源和供水方式。而由于消防与生活用水的水量水压要求相差较大,因此应将消防管网与生活管分开设置。然后再进行站内的管道布置和管材的选择。假如某地铁在进行设计管径小于等于DN80 采用镀锌钢管;管径大于DN80 的管道,位于站厅层顶棚上及站台板下的均采用焊接钢管。并在车站给水引入管上装设绝缘管;与地面轨道并行埋地铺设的金属管道应对这些金属管道进行防腐处理和绝缘处理,并离轨道 3~5m 铺设。此设计因为采用了镀锌钢管,为了防腐需要采用二次镀锌工艺。不仅造价高、而且施工难度大,防腐效果最后仍不理想。今后的地下铁道给水系统设计应尽可能多的采用球墨铸铁管、钢塑复合管等防腐效果好、不燃而且施工方便的管材。同时因为地铁车站防火的要求,不应采用可燃的塑料管和铝塑复合管,以免火灾蔓延和因管道中断而影响灭火。
3排水系统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城市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交通压力日益增大,道路拥堵较为严重,因此,地铁作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有效途径,被大量的投入建设。但是由于地铁属于地下建筑,空间有限,设备和人流量高度密集,极易引发火灾的发生,一旦发生火灾,对人们和整个社会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地铁设计中消防水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地铁预防火灾的重要设计内容之一。下面本文就对地铁水消防系统的报警方式和控制方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地铁;水消防系统;报警方式;控制方式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 of China's urbanization, the urban economy obtained the fast development, the increasing traffic pressure, road congestion is more serious, therefore, the subway as an effective way to alleviate the urban traffic pressure, was put into construction. But because the subway belongs to the underground structures, the space is limited, equipment and the traffic was highly populated, easy to cause the happening of the fire, in the event of fire, have bigger influence on the people and the society as a whole. Accordingly, the design of waterproofing in metro design is indispensable, this also is the subway fire preven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design content. Here in this paper, the mode of subway fire water system of alarm and control method were studied.
Key words: the subway; The water fire fighting system; Alarm; The control mode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在地铁建设中,水消防系统及其灭火装置是必不可少的,而报警系统是预防火灾蔓延和发生的核心,为了较少地铁火灾带来的损失,需要设置水消防的报警系统,既能对火灾的发生发出预警信号,给予充足的时间进行救援以及扑灭,同时也能及时的疏散乘客,保证了乘客的人身安全。
一、地铁消防水系统
地铁消防水系统又分为水喷淋系统和消火栓系统。水喷淋系统多为稳高压系统,即设有稳压装置(包括稳压泵和气压罐),设置范围为站厅层、站台层公共区;消火栓系统多为临时高压系统,即不设稳压装置,其管网在车站内成环状,每隔45m左右设置一套消火栓箱;水喷淋系统和消火栓系统各在车站地面设置两套地上式消防水泵结合器和室外消火栓。消防水系统水源由市政管网引出不同的两路,经水表井后接入设在车站内的消防泵房;泵房内设喷淋泵组、稳压泵组、气压罐和消火栓泵组,泵组均为一用一备。消防控制中心设于车站控制室内。
【摘要】以淮南东站地下空间消防设计为例,就大型地下空间建筑消防设计中防火分区划分原则、安全疏散口设置、与地面景观结合处理的原则、不同功能防火分区面积指标取值等建筑消防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对工程设计实践的总结,就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中消防设计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解析。
【关键词】地下空间消防设计疏散宽度安全出口
中图分类号:TU998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土地逐渐成为稀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型城市的重要途径。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也从单一的建筑功能逐渐发展为地下综合体,使用功能逐渐多样化,如地下停车库、地下商业、地下换乘通道、设备用房、娱乐场所等等,各功能空间消防疏散要求各不相同。且由于地下建筑的特殊性,自然通风采光都存在一定局限,地下空间建筑消防设计成为地下空间建筑设计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本文将根据实践项目――淮南东站广场园林景观和地下空间设计项目对地下空间建筑的消防设计进行探讨。
1、项目概况
淮南东站广场园林景观和地下空间设计项目是我院首个大型市政广场项目,与淮南东站房一体化设计构成淮南市首个大型交通枢纽。淮南东站站前广场不仅满足传统意义上火车站的集散功能需要,更是集合蚌高铁、城市轨道、城市公交换乘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交通枢纽。
淮南东站站前广场地下空间由商业开发、社会通道、出租车停车库和社会车辆停车库以及站房平台下架空部分的进站厅、出站厅六部分组成,实现高铁与城市公共交通零换乘。该地下空间总建筑面积为34826平方米,地下建筑总长度为402.8m,总宽度为190.4m,地下室建筑面层至广场地面高差约为6m。新建地下空间为无梁楼盖结构,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防水等级为Ⅰ级,建筑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图一站房平台架空层平面功能布局
摘 要: 本文针对建筑专业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计过程中需注意的或容易忽视的几个细节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以指导实践,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关键词: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消防专用通道,细节问题的处理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车站消防专用通道及站内封闭( 防烟) 楼梯间的防火门开启方向的问题
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对此消防专用通道内部及封闭楼梯间的防火门开启方向有两方面的理解: 1) 按照常规一般认为车站内封闭楼梯间及消防专用通道处的防火门应朝向疏散方向开启; 2) 也有些部门和一些设计人员曾提出消防专用通道和设备管理用房集中端的楼梯间是为消防救援人员更加快速、顺利的进入车站,并通过设备区的楼梯间直达站台层或达到区间实施救灾而设置的,所以消防通道处的防火门及设备区楼梯间的防火门的开启方向应与消防人员的进站方向一致。但笔者认为车站内封闭楼梯间及消防专用通道处的防火门应朝向疏散方向开启,首先,在《地铁设计规范》19. 1. 15 条规定地下车站防火分区( 有人区) 安全出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车站站台和站厅防火分区,其安全出口的数量不应少于两个,并应直通车站外部空间; 2) 其他各防火分区安全出口的数量也不应少于两个,并应有一个安全出口直通外部空间。与相邻防火分区连通的防火门可作为第二个安全出口。所以说消防专用通道首先是作为站厅层设备及管理用房集中端( 有人区) 的防火分区而设置的一个直通外部空间的一个安全出口。其次,根据城市消防建设标准,城市消防站的分布,按5 min 的时间距离规划设置,因此消防指挥部接到报警电话,直到第一辆消防车到达事故现场,预计要 6 min,就是说车站发生灾害时,首先要依靠自身的防灾能力,消灾和自救是基本原则。
外援力量需要在 6 min 以后才能到达。6 min 是目标时间,是指所有站台上的乘客及工作人员,从站台上向外撤离完毕的时间。当灾害发生时,在市消防中心接到报警并到达事故现场之前,车站内部所有人员已经开始自救,车站工作人员组织乘客紧急疏散,撤离站台和车站。综上所述,消防专用通道具备了两个功能,首先在事故发生后的 6 min 内是作为管理用房集中端唯一的一个直通外部空间的安全出口,车站内部的部分工作人员需从此疏散口进行自救、逃生。况且对于一般车站而言,当消防人员在 6 min 到达时候,车站站台上的乘客已经疏散完毕,站厅和出入口客流在车站工作人员的指挥下,基本已经清空,至少可留出一个靠近设备区的出入口,作为消防人员的入口,要比专门设置的 1. 2 m 宽的通道舒畅多了。从以往的火灾、地震等事故来看,建筑物内部的被困人员在第一时间的消灾和自救是最为关键的。所以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消防疏散通道及封闭楼梯间的防火门的开启方向
应朝向疏散方向。
2 消防专用通道独立设置时应考虑内部通风问题
摘要:地铁的建设对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促进商业圈的繁荣,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地铁设计工作中,给排水、水消防工程布局及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其设计水平,本文结合某城市地铁号线某站的实际,就其给排水、水消防工程布局及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地铁;给排水;水消防工程;布局;设计要点
引言
该站为某号线工程的第12个车站,车站为地下三层明挖车站,采用单柱双跨侧式站台。位于该市一条快速路,处于地铁1号线和2号线之间。西北侧为城市中心绿地广场;西南侧为某食品总公司仓储分公司;东北侧为二手车交易市场、旧货市场;东南侧为宾馆、学校、道路周边绿地。车站周边有大型工业园区,规划用地为商业及仓储用地,周边客流量大。所以在对其进行设计时,在给排水和水消防工程的布局与设计上的要求较高,以下就此展开分析。
1工程概况
该站严格按照《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以及《地铁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进行给排水工程和水消防工程的布局和设计。地铁的地下工程及出入口、风亭的耐火等级均为一级。地铁站的出入口、通风亭之间以及与周围已建或规划中的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地铁设计规范》的防火间距要求,并且不影响消防车道的设置。车站主体共分为3个防火分区和4个防火单元:站厅层及站台层公共区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面积为4776.9m2,设4个直达地面的出入口;站厅大里程端的设备管理用房为一个防火分区,面积为1079.4m2,设一个直通地面的消防疏散口;站厅小里程端的设备用房为一个防火分区,属于无人区,面积为997.6m2;右线站台层公共区两端的设备管理用房各划分为一个防火单元,面积分别为225.3m2、624.7m2,左线站台层公共区两端的设备管理用房各划分为一个防火单元,面积分别为223.8m2、624.3m2。车站防洪设计的洪水频率按该市百年一遇洪水频率标准设防要求执行。本站地面出入口地坪高出室外地坪约450mm,风亭风口下沿高出室外地坪1m,车站地面出入口设置1200mm的防淹挡板,出入口侧墙高出室外地坪1500mm。本站综合管线设计包括通风与空调、动照、供电、给排水及消防、通信、信号、弱电系统(包括自动售票(AFC)、主控(MCS)、乘客资讯(PIS)、设备监控(BAS)、安防)等多个专业的管线,为各专业下阶段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地铁给排水工程布局及设计要点分析
2.1给水系统的设计要点2.1.1水源该地铁站的水源以城市自来水作为水源,采取两路进水的方式,将地铁站的生产和生活以及消防用水系统进行分离,并为了满足车站的用水需要,在地面的总给水管道上设置了专用的消防水系统。2.1.2管线设置在本地铁站进行给水管线设置时,因为其给水系统需要给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提供需要,所以在设置其给水管线时,就需要注重给水管道位置的设置和管材的选用。在确定给水管道位置时,主要是确保其与电气设备和通信设备远离,预防因此出现电力事故而带来安全隐患。所以在本站设计中,主要是将泄压阀设置在给水管道的最低处,而将排气阀则设置在给水管道的最高处,将波纹管伸缩器设置在管道穿越的沉降缝处。但是由于部分管线长度较大,因此为了更好地补偿管道的胀缩,主要是采取敷设暗管的方式,并将管道支管与干管进行连接,利用其折角处对管道伸缩进行补偿。但是在实际安装中,也遇到了难以采取自然补偿而补偿管道伸缩,最终将管道的支架换成固定的支架进行处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管道的间距应相应的缩短,才能有效的固定管道,从而更好地承受其由于线性膨胀所带来的压力。而在给水管材上,本站采用的给水管材为膨胀系数大的塑料管材。但是由于其经常受到温度带来的影响而出现线性变化,所以在选材时还应考虑其这一特点。因而在铺设管线时也应尽可能地克服这一弊端。所以管材的选用也是设计人员必须要注重的问题。2.1.3给水立管与冲洗栓箱的设计为了更好地做好车站的清洁工作,在本站中,按照惯例设计了冲洗栓箱,本站主要是采取暗箱敷设的方式进行设置,将其设置在站台和站厅的两端,而为了为更换洒水栓头提供便利,并在洒水栓头的前端设置了闸阀,有效的预防给水立管给供电系统带来的影响。就本站而言,主要是在端部风井内设置了给水立管。2.2排水系统的设计要点在本站中,排水系统包含了污水系统和废水系统。前者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处理生活污水与厕所的污水,而废水系统主要是对车站和消防以及雨水等进行处理。本站选用的排水管道为PVC无压管材,而在车站内设置的承压管道,则选取的是热镀锌钢管,并严格按照要求对排水管道进行设计和施工。就管道支架而言,由于管道支架属于预制品,所以主要是在支架上利用台钻进行钻眼,并对所钻的孔涂刷了油漆,最后采用管道支架安装。而在存水弯设置时,主要是预防地铁站内存在臭气,就地漏以及卫生器具实施了隔绝臭气的处理,而这就是在排水管道上设置了存水弯。而在设计排污管道时,主要是在管道上安装伸缩节,从而更好地为今后的清扫与检查提供便利。最终通过给排水系统的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