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货币政策

一、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内涵

作为一种货币政策框架,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含义是:货币当局明确以物价稳定为首要目标,并公布通货膨胀率的目标值;同时,通过一定的方法预测通货膨胀的未来走势,将此预测与已经明确宣布的通货膨胀的控制目标相比较,并进行相应的货币政策操作使得届时的通货膨胀率落在目标区内。各采用国在具体操作上当然不尽相同,但均具有以下3特点:①中央银行明确地设定并公布通货膨胀率的控制目标;②该目标的实现为中央银行的优先任务,因此,“经济成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的均衡”为次元目标;③对于目标的实现与否、变更等,中央银行负有信息披露的责任,以期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以及信誉度。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一种货币政策框架呢?其根本原因在于上世纪90年代以后,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所主张的“货币中性论”在经济学界、经济政策界日益被认同,即货币从长期来看是中性的,货币供给的变动只会对物价水平有持久的影响,而对产出、就业等实际变量不会产生长久的影响。而一个高水平、易变的通货膨胀,将降低价格信号的准确性、扭曲资源的优化配置机制,从而阻碍经济的良好发展。因此,根据货币中性理论,货币政策的目标指向增加产出、提高就业是没有意义的,保持较低的、稳定的通货膨胀才是合理的,它有利于以促进经济的中长期良好发展。但是,货币从短期来看又不是中性的,货币政策的缓和对产出的提高、失业率的下降具有短期效果。所以,货币当局会不时地受到来自于政府、国会、产业界等各方面的压力,不得不违心地进行政策的缓和。那么,如何使中央银行能有效地抵御这些压力呢?这一客观需求促使了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诞生。因为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通货膨胀控制目标的明确公布,以及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提高都将有助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强化,进而使中央银行能有效地抵御这些压力。

二、五个早期采用国的政策实践及评价

以下以90年代初期最早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5个工业国(新西兰、加拿大、英国、瑞典、澳大利亚)为对象,简括地介绍并评价这5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政策实践。

(一)此五国政策实践的共同点

1.以CPI(或核心CPI)为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控制目标值为年率2%~3%。

2.在通货膨胀目标制采用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得到了普遍提高(特别是新西兰和英国为此特意改正了各自的《中央银行法》),它们在货币政策操作时拥有相当大的自。

全文阅读

货币错配与货币政策

摘要:本文将总体货币错配分为两种类型即债权型货币错配和债务型货币错配,并分析了它们对一国经济与金融稳定的不同影响。对新兴市场国家以及日本的实证分析表明,严重的货币错配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居高不下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我国的货币错配形势已相当严峻,由此形成的货币政策困境要求货币政策重心转移,即以内部目标取代外部目标。关键词:货币错配;货币政策;汇率政策;汇率风险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6-1428(2007)04-0029-05

货币错配是指经济主体拥有的资产和承担的债务用不同的货币计值,或者其业务经营活动中收入与支付用不同的货币计价,并且没有采取任何工具与手段规避汇率风险的现象。一个国家总体货币错配是指,拥有的外币资产与外币债务在折算为同一种货币时不相等的现象。

从理论上说,货币错配现象普遍存在于流通两种以上货币的经济体中。从历史上看,早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时代就存在货币错配,比如金银复本位制度下,经济主体的资产与负债或者收入与支出分别用金和银标价时,一旦金银比价发生变动,它们的权益净值与净收入也会发生变动,从而出现货币错配风险,当然,在当时这种情况还是很少见的。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了金属货币最终被信用货币所取代,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同样决定了全球货币最终要趋于统一。但在独立国家存在的前提下,不同国家发行不同的信用货币仍然作为国家的象征。很显然,在全球货币尚未统一但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的背景下,融入全球经济当中的经济主体的资产与负债、收入与支出不得不经常性地使用不同的货币计值。由此造成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存在着货币错配现象,只有少数国际货币发行国不存在或很少有货币错配。相对发达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货币错配尤其严重。

一、货币错配与货币政策:理论回顾与探讨

从一国总体货币错配看,可以把货币错配分为两种类型,即债务型货币错配和债权型货币错配。当一国(包括官方与非官方部门)所拥有的外币资产小于需要偿付的外币负债时,或者说,拥有以外币计值的净债务时,该国属于债务型货币错配,比如亚洲金融危机之前的新兴市场国家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反之,一国的外币资产大于外币负债时,或者说,拥有以外币计值的净债权时,该国属于债权型货币错配,比如“广场协议”签署前后的日本以及2000年以后拥有高额外汇储备的东亚国家和地区。不管是债务型货币错配还是债权型货币错配,都会对一国的经济金融稳定尤其是货币政策带来影响。

1.债务型货币错配。

全文阅读

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看货币政策微效

[内容摘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息相关,在中央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微观经济主体等层面上存在的障碍是我国货币政策收效甚微的重要原因所在。本文对此作了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微效

1998年以来,针对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国内消费需求疲软以及出现了通货紧缩等突出问题,中央政府持续地适当地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等扩张性货币政策。这些政策收到了一定的效果。2000年市场物价渐渐转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4%,改变了1998年来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分项目看服务项目上涨14.2%,居住上涨4.8%,食品除水产品﹑蔬菜价格上涨外,其他继续下降。2001年1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升0.7%,比去年同期高0.6个百分点,呈现出平稳并略有上升的势头。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继续小幅上涨,一季度累计上涨3.5个百分点,粮食价格总体比较稳定,服务类项目调价已基本到位。但另一方面,分地区的居民消费价格上升不平衡,食品﹑衣着类商品价格继续低位运行。工业消费品价格稳中趋降。4月份,衣着价格水平与上月持平,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价格﹑医疗保健﹑个人用品价格分别比上月下降0.3%﹑0.1%①。全年物价水平上升势头不强劲,通货紧缩仍然存在,中国经济增长仍然面临着需求不足的约束。总体来讲,货币政策收效甚微,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一、货币政策有效的条件

实现货币政策的有效是各国中央银行力求实现的目标,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密切相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灵敏有效是货币政策有效的基础。下面便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方面分析货币政策有效的条件。

理论上来讲中央银行从操作货币政策工具到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产生影响的过程由三个阶段构成。第一阶段是影响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即基础货币和短期利率;第二阶段通过操作目标的变动影响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即货币供应量和长期利率;第三阶段是通过中间目标的变动影响最终目标,即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这个传导机制可用图1说明。

图1

从图1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来看,货币传导机制实际上分属于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领域。中央银行通过金融工具影响中介目标继而影响金融市场的融资条件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放款行为,并通过他们的变动继而影响到实体经济领域即引起企业和居民资产结构的调整以及投资和消费的变化,从而改变整个社会的产出和价格。其中,企业和居民的行为是货币政策传导的经济基础,是决定性因素;金融机构行为是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中间环节,也是关键环节;金融市场建设和中央银行是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市场基础和政策因素。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就对这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全文阅读

货币问题与货币政策

目前在统治区,有两件事情吸引着人们最普遍和最深刻的注意:一件是战争,一件是货币。战争的胜败固然在决定着中国人民的将来的命运,而通贷膨胀,物价高涨,更使大家眼前的生活受到非常严重的威胁,为什么货币这样一件小东西,会引起这样一个大问题呢?当然,这并非由于贷币本身有何神秘力量,而是由于的罪恶统治,及其军事、政治,经济各方而的着着失败,在货币问题上集中反映出来。为着说明这个问题,想从贷币制度开始说起;利用这个机会,帮助大家学习一些经济常识。

一、货币制度和通货膨胀

货币本来只是一种特殊商品,在商品市场上按其本身价值而与其它商品互相交换。但这特殊商品成为贷币以后,它就具有若干特殊机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这种特殊商品,已经成为一般商品的交换的媒介,和价值的尺度。各种商品在其互相交换时候,通常是以货币为其媒介,即甲种商品首先换成货币,再用货币去换乙种商品。各种商品所包含的价值的大小,通常是用贷币的价值来衡量(正如用尺的长短来衡量各种物品的长短),说它等于几个贷币。各种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现出来时候(如说某商品值几元几角)称为价格。各种商品的价格,是各种商品所包含的价值,与贷币所代表的

价值问的比例。各种商品的价格的大小,与各种商品所包含的价值的大小成正比例,与货币所代表的价值的大小成反比例。货币所代表的价值大了,价格就表现得小一点,货币所代表的价值小了,价格就表现得大一点。

过去各国货币均用金银铸造,用金或银的价值,来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为着交换便利起见,用一定数量的黄金铸成金币,或用一定数量的白银铸成银币,用金币或银币的价值,来衡量各种商品价值的大小,来作为各种商品价值大小的计算单位。用金币作为计算单位的称金本位,用银币作为计算单位的称银本位。如过去(一九三五年以前)中国便是银本位国家,以银币为本位货币。中国银币所代表的价值,等于纯银六钱四分八厘。而英美等国则都是金本位国家,英镑美元等与中国货币间的比价,常常随着金价和银价的变化而变化着。在金币和银币外,虽然还有银币和铜币等,但这都是辅币。辅币所代表的价值,是用法律来规定等于一个金元、或一个银元的几分之一,所以它代表着一定数量的金或银的价值,而与镍或铜的价值没有多大关系。

交换日渐发达,代表着一定数量货币的票据(如支票,本票等),逐渐代替金币银币成为交换媒介。于是在金币银币外,又产生了一种信用货币,这就是银行的兑换券。兑换券可以随时向发行银行去兑现,即换回票面所规定的金元或银元。因此兑换券代表着一定数量的金元或银元,也就是代表着一定数量的黄金或白银。像一九三五年以前中国各大银行所发行的钞票,便都是可以随时兑现的兑换券。最近二三十年许各国家由于经济危机或因其它原因,停止金币银币兑现,由政府授权国家银行发行一定数量的不兑现的纸币。用法律来规定纸币一元等于若干黄金或若干外国货币(殖民地,附属国),称为虚金本位。如一九三五年起政府改用不兑现的“法币”,便与白银完全脱离关系,而与英镑美元联系起来(当时规定法币一元合英镑一先令二便士半,或美金三角),而英镑美元,则同样亦已停止兑现,但与黄金仍然保持着一定的联系。

从兑换券变为不兑现的纸币。还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兑换券因为可以随时兑换现金,所以它与金银能够经常保持联系,它的发行数量亦有一定限制,如果兑换券发行过多,大家就会拿到发行银行要求兑现,这样兑换券的多余部分就会离开市场,回到发行银行的仓库里去(如果发行银行无力兑现,它就宣告破产,它们发的兑换券亦离开市场变为废纸)。纸币不能兑现,这与金银没有直接联系;它的发行数量亦可以由政府随时增加。因此它与金银及外国货币间的法定比价,不一定能经常保持,物价亦可能因此而发生剧烈的变化。但如果政府能够慎重掌握发行数量,且有相当充足的金银成其它重要物资来作发行准备,能够吞吐金银物资随时调整物价,调节货币流通数量,这样亦能保持币值(货币的购买力)和物价的稳定。如抗战以前政府的“法币”尚能保持与英币及美元间的法定比价,物价亦较稳定。抗战爆发以后,尤在最近两年蒋区的物价便剧烈上涨,法币的购买力一落千丈。

在政府滥发纸币,超过市场流通需要时候,人民就会用多余的货币来争购金银或各种重要物资。如果政府无力抛售金银或各种重要物资,收回这多余的货币,物价就会剧烈上涨。把种现象,称为“通货膨胀”。物价高涨以后,市场所需要的货币流通数量因此增加;如果政府不再增发货币,物价仍不能在新的基础之上稳定下来。如仍继续增发,纸币所代表的价值(纸币的购买力)便会继续跌落。在这样的情况下,纸币便可能与金银完全脱离关系,它的购买力跟随着它的发行数量,以及其这条件而时时变更。如果其它条件不变,那末纸币的购买力,大体上相当于:

全文阅读

货币政策有效性

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资产价格持续攀升,物价上涨,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如此特殊的经济情况是前所未有的。中央银行已多次实行货币政策,但在目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是否能发挥其应有作用。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文献综述

1.西方经济学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

在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中,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认同货币政策的作用,而理性预期学派则提出不同意见。

(1)凯恩斯学派。凯恩斯认为,“有效储蓄之数量乃定于投资数量,而在充分就业限度以内,鼓励投资者乃是低利率。故我们最好参照资本之边际效率表,把利率减低到一点,可以达到充分就业”。可见,凯恩斯虽然偏爱财政政策,但也不否定货币政策的作用。

之后,凯恩斯主义者汉森、萨缪尔森、索罗和托宾等人也肯定了货币政策的作用。随着他们对货币政策作用的认识的加深,他们提出了“逆经济周期调节”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主张。

(2)货币学派。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能够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波动的一个主要根源”,“货币政策能够发挥的第二个作用,是为经济运行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继续用米尔的比喻,就是使货币政策这架机器运行”,“货币政策有助于抵消经济体系中来自其他方面的主要波动”。由此可知,弗里德曼充分肯定货币政策对稳定经济的作用。

(3)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卢卡斯曾提出过著名的“政策无效性命题”。他指出:“当扩张性货币政策反复推行时,它不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推动力消失了,对生产没有刺激作用,期望生产能扩大,但结果却是通货膨胀,而不是别的。”显然,卢卡斯完全否定了货币政策的作用。

全文阅读

经济货币政策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人民银行对利率和货币量双重控制的现实,设计了体现这一现实的货币政策指标,并根据这一指标分析了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中国货币政策虽然具有反周期的操作取向,但是货币政策本身却是造成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中国自1997年以来宏观经济波动明显缓和化,其原因既包括基础因素冲击降低,也包括货币政策冲击的降低。中国货币政策在1997年以后有了很大的改善,主要是货币政策自身的波动减少了,货币政策更加稳健,不再像1997年以前那样在短期内出现巨大的变化。

关键宇:货币政策,经济波动,利率管制

一、引言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增长,与此同时增长并不平稳,出现了较大的经济波动,然而,中国经济波动的大起大落现象在1997年以后基本上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中国经济在此以后实现了平稳快速的增长,也就是说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出现了缓和化的趋势。那么,在这一过程中,货币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手段,对于稳定经济和降低经济波动是否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否降低了中国经济波动,这是一个值得分析和考察的问题。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货币主义将货币因素看作是经济波动的核心因素,而圣路易斯方程的提出更是为此观点提供了经验支持,从此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稳定之间的关系引起了广泛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高增长和低通胀的现象,经济学家将这良好的经济表现与美联储正确的政策联系在一起,从而对美国经济稳定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例如,Cladda,Cdi,andCerder(2叩0)根据类似泰勒(1993)提出的美联储的利率规则——泰勒规则——为基础,估计了美国不同时期的货币政策规则,指出1979年以前美国经济不稳定的原因是因为此前美国的货币政策是适应性的而不是采用反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规则,而此后则采用了反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规则。

中国货币政策有自身的特殊性,不能简单的通过考察利率政策就能确定其操作方式,因为在中国利率还没有实行市场化,中国人民银行可以直接决定市场上最基本的利率,同时中央银行还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来实施货币政策,所以考察中国货币政策的变化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变化不能只考虑其中一个指标的变化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而应该结合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充分考虑利率与货币对中国经济主体行为的不同影响方式,从而建立一个反映这些因素的货币政策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其变化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正是基于中国人民银行这种对利率和货币量的双重控制的现实,本文提出了反映这一现实的货币政策指标,并根据这一指标分析了货币政策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中国的货币政策虽然具有反周期的操作取向,但是货币政策本身却是造成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中国自1997年以来宏观经济波动明显缓和化,其原因既包括基础因素冲击降低,也包括货币政策冲击的降低;中国货币政策在1997年以后有了很大的改善,主要是货币政策自身的波动减少了,货币政策更加稳健,不再像1997年以前那样在短期内出现巨大的变化。

本文以下部分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讨论行为基础;第三部分探讨在利率管制下产出波动与货币政策的关系,讨论货币政策冲击与产出波动的定量关系;第四部分从经验角度考察中国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的关系;最后,第五部分总结全文。

二、微观行为基础

全文阅读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效用

一、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从(1)等式分析如果政府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使G成倍增加,从而使Y增加。不难看出财政政策对Y的作用是很直接的。

积极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政府投资支出的增加上,政府投资支出直接扩大了社会总需求的增长。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在经济萧条的时候就喜欢修路造桥造办公楼,增加政府投资从而增加社会的需求。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它不仅可以通过对公共储蓄资金进行重点配置来解决经济结构问题,而且还能间接地起到示范效应,从而引导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向。

最近政府取消农业税,免费义务教育等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旨在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创造和谐社会。由于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中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为了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因此中国政府在经济繁荣的时候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取消农业税。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这一决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将货币需求分为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在一个经济体中,交易需求的变化是不会很大的,经济繁荣时大一点,萧条时少一点,但并不会相差很大;而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方面往往有大幅度的变化。比如由于我国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居民面临失业、养老以及子女教育、购房等压力,从而将收入大量用于储蓄,边际消费倾向不断降低。反之农民生活稳定,不确定因素减小,预防与投机需求就会减小,交易需求随之上升。中国9亿农民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政府针对农民的两项政府可视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对经济繁荣将产生长远的影响。

二、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作用相对较弱

如果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即MS(货币供应量)增加,Ms不是等式(1)的组成部分,所以不会对Y产生直接的影响。但Ms的增加使r(利率)下降,r下降必然引起私人消费(C)和投资(I)的增加,从而影响Y。可见货币政策对Y的作用是间接的。从IS-LM曲线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货币政策的作用是有限的,因为当r降至某一点时,人们对货币的投资需求无限大。因此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作用相对较弱,从这个分析看当经济萧条时我们更支持政府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

但有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效果明显,他们的依据是美国近代经济发展史。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任职期间通过有效的利率变动带领美国走出无数次的危机,但格林斯潘任职期间美国经济快速增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信息产业的异军突起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撑产业。另有专家的依据是近几年上海的房地产。认为上海的房地产的异常崛起是由于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后房产急剧膨胀的内需导致的。事实上,1999年至2003年间,政府为了推动房地产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宽松的货币政策、购房入户政策、免收个人所得税政策等等。政策导向吸引了一大批房产炒作团,购房入户政策吸引了一大批急于为子女办理上海户口的外地老板,免收个人所得税吸引的是高收入人群,房产内需急剧膨胀。同时这些专家认为政府为了预防由于房地产过火而导致房地产泡沫、银行坏账等不利因素,中央政府采取紧缩信贷政策。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上海2005-2006年度房价涨幅稍趋平稳甚至下跌了一定的百分比,所以认为货币政策对经济有明显的作用。经过调研发现,利率持续上扬以及对购置第2套以上贷款和税收的规定对房地产投资者造成的压力并不明显,信贷政策的关键作用是政府导向,使投资者以及房产需求者对投资的风险预期提高,在交易中持观望心态,导致房地产降温。

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并非相对独立

全文阅读

货币政策作用

关于货币政策的作用,国内外学者开展过大量的研究。货币政策作用的非对称性是指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方面有效性较高,而在治理通货紧缩方面有效性较低。本文对货币政策作用的非对称性予以分析,并探讨了货币政策非对称情形下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

货币政策作用的非对称性

从国外学者的研究看,他们通常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情形下存在一定的非对称性。至于为什么会形成这种非对称性,国外学者的研究并不多。就我国的经济实践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方面,其作用也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在1985-1989年、1993-1995年期间,我国出现过通货膨胀,中央通过出台趋紧的货币政策和其他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现象被有效控制。1998-2002年期间,我国出现过通货紧缩,在此期间,中央银行尽管将利率降到了很低的水平,一再下调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货币政策对促进总需求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

国内很多学者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存在梗阻,应采取多种措施消除货币政策传导的梗阻现象,才会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分析货币政策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情况下出现的有效性的非对称性,关键是先搞清产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主导性成因,看主导性成因是否皆出在货币方面。如果产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主导性成因皆产生在货币方面,那么,通过完善货币政策的制定方式和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作用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下应呈现出对称性;如果产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主导性成因不一致,产生通货膨胀的主导性成因在货币方面,而产生通货紧缩的主导性成因不在货币方面,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作用自然会呈现出不对称性,此时即使中央银行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不对称性仍会存在,因为导致二者产生的主导性成因不一致。

从国外和我国产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成因看,笔者认为,产生通货膨胀的最终成因通常在货币方面,即受多种原因影响,在社会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了社会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导致物价上升、货币贬值。产生通货紧缩的主导性成因通常多发生在经济结构失衡方面,如消费结构、分配结构、产业结构出现较严重的失衡,导致社会的总需求严重低于社会的总供给。就货币政策的作用看,它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管用,而只是在它起作用的区间才会发生作用,一旦超出它产生作用的有效区间,其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由于产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主导性成因通常存在非对称性,因此,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通常也存在较明显的非对称性。面对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方面呈现的有效性的非对称性,我们应重视分析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产生的主导性成因,针对其产生的主导性成因制定对策,而不宜对货币政策给予太高的希望,因为它毕竟不是一种万能的政策,它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产生作用的一种经济政策。如果对它期望过高,超出它产生作用的有效区间,它不但难以有效产生作用,甚至还会对以后的物价波动奠定基础。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产生的主导性成因看,笔者认为,货币政策作用的非对称性通常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合理性。

货币政策的运用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分析

对货币政策的运用,应依据导致经济波动的主导性成因而定。从当今世界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运用看,货币政策的目标呈现出简化的倾向,即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不再呈现出多重化、复合化,而是突出币值稳定,在此基础上兼顾其他目标。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节货币供求,促进币值稳定,为居民和企业开展经济活动创造良好的交易环境。如果赋予中央银行过多的目标,容易使中央银行顾此失彼,偏离币值稳定的基本目标。在产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中央银行责无旁贷,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应以货币政策为主,以合理的货币政策促进币值稳定。在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产品大量积压的情况下,宜多运用分配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以货币政策配合以上政策的实施。

从导致产品大量积压的缘由看,问题主要出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分配和消费结构失衡。社会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中等收入者和高等收入者在以往消费热点上的消费需求趋于饱和,消费倾向明显降低,而社会低等收入者的消费倾向虽高,但无奈囊中羞涩,想购买商品但货币购买力不足。另一方面是社会的供给结构失衡。能刺激中等收入者和高等收入者消费欲望的商品和服务供给不足,而其消费需求业已饱和的商品和服务却供给很多,商品积压明显上升。

全文阅读

财政货币政策

摘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工具,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本文正是通过回顾我国近十年来实施财政货币政策的历程,以及对当前我国当前宏观经济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从而提出实施合理财政货币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工具。财政政策是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来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宏观经济目标的长期和短期财政战略,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功能可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货币政策是说一国的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措施总和。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法定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

通常一个国家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实施何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要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相机抉择。纵观我国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的历程,从建国后一直奉行的“双松”政策到1998年底起开始施行的历时近七年之久的“一积极,一稳健”的宏观政策,再到2005年我国政府开始奉行的“双稳健”政策,我国政府正是从实际出发,结合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的形势和国际经济动态的转变,审时度势,成功地完成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当前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出现的逆转以及已经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我国经济增长率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国际收支不平衡程度将有所缓和。同时,出口增长将回调,但幅度有限,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持续作用下,银行的流动性虽然比去年有所缓解,但仍然比较充裕,货币信贷仍然处于比较宽松的环境。在此背景下,继续实行“双稳健”组合似乎是我国2007年继续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的科学选择。

然而,就当前经济形势来看,影响我国政府做出宏观经济决策、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三大矛盾需要高度关注。首先,社会过度储蓄引起的过度投资问题。从2000年到2006年11月末,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由123804.4亿元增加到334361.4亿元,增长了1.7倍,增长幅度平均每年达到18%,存差也由24433.3亿元扩大到111219.8亿元,存差扩大了3.55倍。在储蓄增加额中,有45.3%来自于城乡居民增加的储蓄,另有31.1%来自于企业增加的储蓄。就是说,当前我国储蓄的迅速增长主要是由居民和企业两大主体的行为产生的。居民将过多的收入用于储蓄,一方面是与我国社会保障福利制度不健全有关,另一方面是金融机构储蓄主要来自于高收入者而中低收入者所占比重不高相关。企业将过多的资金用于储蓄而不是投资于创新活动,一方面是与我国的产业政策相关,另一方面是这些储蓄大部分是大中型企业增加的存款,而中小企业依然缺乏资金。在社会储蓄持续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的压力不断增加。随着存差规模的不断扩大,金融机构要千方百计将这些剩余资金“消化”掉。由此,大量信贷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又投向了建设领域,新一轮投资过热和重复建设由此产生。还有,储蓄过度增长引起过度投资,实际还对消费形成了挤出效应,因为在资金一定情况下,投资过多占有份额,必然排挤和抑制了消费。

其次,工业的过快增长引起的产能过剩问题。当前,在国民经济运行中,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向金融机构流入,另一方面是社会消费增长速度又远远慢于工业品的生产增长速度。由此,我国经济发展中又遇到另一个矛盾,工业品产能的过剩。按道理,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社会消费增长并不慢,而且从2004年以后还有加快增长的趋势。比如从2004年到2006年社会消费平均增长幅度都在13%以上。但是,我国工业在投资的不断刺激下产品生产量增长更快,例如2000年到2005年,全国家用洗衣机、电冰箱、彩电、空调器、微型计算机、移动电话、汽车产量分别增长了1.05倍、1.33倍、1.11倍、2.7倍、11倍、5.78倍和1.76倍。2006年,上述工业品还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当工业品持续以快于国内消费增长速度增加时,便被迫形成大量出口,大量出口既造成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又形成巨额贸易顺差,由此导致外汇储备越来越多,而越来越多的外汇储备反过来又要求M供给规模不断增加。

再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引起的社会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当前,我国收入差距呈现全面扩大的趋势,既存在城乡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也存在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不同群体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从2000年到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79倍扩大到3.22倍,2006年扩大到3.4倍。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公共医疗、养老、教育补贴、住房公积金等社会福利项目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更大;在地区之间,西部地区居民最低收入省份与东部地区居民最高收入省份差距也呈扩大的趋势,比如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公务员收入是贵州的3至4倍。在城镇内部,2000年到2005年,按五等分法,城镇居民最低收入与最高收入比由1∶3.6扩大到1∶5.7,而困难户收入与最高户收入差距达到11倍。行业差距更大,全国事业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约1.5万,一般企业1万左右,而大企业5至6万,能源、电信、金融企业可超过10万。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也如此,从2000年到2005年,按五等分法,农民最低收入与最高收入比已由1∶6.47扩大到1∶7.26。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已达到相当悬殊的程度,基尼系数已超过0.4。2005年,我国城镇有近2000万人月收入在200元,有近4000万农民年收入在800元以下,他们经常入不敷出,要靠借债维持生存。近几年来,我国消费不足实质是结构性消费不足,主要表现为城镇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居民消费不足。当前,我们面临的矛盾是,一方面,城镇的收入分配在向高收入群体集中,而高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在不断下降,他们将越来越多收入存在金融机构;另一方面城镇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民边际消费倾向高,但他们却无钱消费。如何将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公平地分配到不同收入群体,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民身上,让他们提高收入水平并增加消费,这是当前我国宏观政策的关键所在。

从经济运行角度看,如何避免或消除经济运行中储蓄过剩、产能过剩和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不仅是近期宏观调控需要面对的,而且也是国家长期政策和制度安排需要考虑的。就当前而言,我国的货币金融政策尚显偏松,财政政策相对偏紧,这种政策组合不利于控制工业产能的进一步过剩,也不利于扩大国内的消费,因此考虑到情况的变化,我们应该奉行“总体稳健、适度微调”的思路,在目前政策姿态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在力度上调整当前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组合。

全文阅读

从紧货币政策

【摘要】从2007年经济持续增长运行中,中央提出了2008年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本文论证了造成“从紧”货币政策的几个主要因素,阐述了国家为保持2008年的宏观经济持续运行,通过对货币环境的适当控制,提高货币政策目标及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等措施,从而创造条件达到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目标。

【关键词】货币政策;利率政策;货币政策目标

一、什么因素促使货币政策从紧?

要探寻2008年实施从紧货币政策的“抓手”,恐怕就需要深入分析哪些促使2008年货币政策从紧的因素。

(一)物价上涨

统计部门的物价数据告诉我们,此轮物价上涨,主要归因于食品价格的飙升,这便是当局强调“结构性物价上涨”的来由。熟悉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的人们都清楚:对于这种来自实体领域和供给面的冲击,既不能在货币面上找到原因,也很难从货币政策方面找到对策。毕竟对于猪肉,货币供应的增减、利率水平的高低,是很难影响到农民的养猪意愿和猪疾病的。

(二)投资增长率持续高位

在历史上,控制信贷和货币供应,总是构成宏观调控诸措施中的最重要环节。然而,经过30年改革,社会资金的分布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研究显示,就支持投资的储蓄而言,居民储蓄和企业储蓄的占比已经难以轩轾,而政府储蓄则已提高到占总储蓄四分之一的程度。企业和政府储蓄的急剧增长,使得社会投资离开了银行体系而获得了长期且稳定的支持。统计显示,到2007年6月,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中,来自企业自有资金的部分已经占总投资的58%,而来自银行贷款的比重已经下降到18%。这种状况显示,欲通过管住“信贷闸门”来抑制高投资,已经逐渐失去了得以实施的基础。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