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货币理论

货币理论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马克思货币理论与电子货币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电子货币;电子银行;结算方式;货币供给;信用

论文摘要:电子货币的出现只是进一步说明了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本来就是观念货币和虚拟货币;电子货币并没使人类退回到物与物交换的状态,不能改变货币的本质特点;电子货币作为交换和信用的产物,像实体货币一样,也受国家法律制约;电子货币与流通中的汇票和支票一样,它的数量的多少是由交易和信用状况决定的,不是中央银行完全能控制的。

电子货币创造了新的、虚拟的货币形式,它使经济结算活动在虚拟空间得以实现,使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生活发挥越来越大的反作用,创造出一个全新的社会活动局面。面对这种全新的货币形式,有人对传统的货币理论产生了种种疑问:电子货币这种没有物理实体的符号取代有物理实体的纸币,充当支付手段,人类的相互交换活动不是又回到了物与物直接交换的形式上去了?电子货币是信用货币,是个人和金融机构共同创造出来的,那么,货币的发行是否可以在法律之外,不受法律约束了?电子货币是经济人在信用过程中创造的,它的供给不以中央银行为转移,那么,电子货币岂不是弱化了中央银行垄断货币供给的特权吗?对于这些疑惑,我们只能用马克思的货币理论给与科学的回答。

一、电子货币和电子银行

电子货币是以现行纸币为基础,以纸币计算单位为计算单位,以电子数据(二进制数据)形式存储在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流通和支付功能的货币。电子货币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储值卡型电子货币。一般以磁卡或IC卡形式出现,其发行主体除了商业银行之外,还有电信部门、商业零售企业、政府机关和学校等部门使用的IC卡。(2)信用卡应用型电子货币。指商业银行、信用卡公司等发行的贷记卡或准贷记卡。可在发行主体规定的信用额度内贷款消费,之后于规定时间还款。(3)存款利用型电子货币。主要有借记卡、电子支票等,用于对银行存款以电子化方式支取现金、转帐结算、划拨资金。(4)现金模拟型电子货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Internet网络环境使用的且将代表货币价值的二进制数据保管在微机终端硬盘内的电子现金;一种是将货币价值保存在IC卡内并可脱离银行支付系统流通的电子钱包。该类电子货币具备现金的匿名性,可用于个人间支付、并可多次转手等特性,是以代替实体现金为目的而开发的。

电子银行是伴随着电子货币出现的网络银行,是指银行在互联网上设立网站,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信息查询、对帐、网上支付、资金转帐、信贷、投资理财等金融服务。网上银行是个虚拟银行,它没有建筑物,没有地址,只有网址,其分行是终端机和因特网带来的虚拟化的电子空间,客户要想办理银行业务、接受服务,可以在办公室里、家里、旅途等,只要具有一定的通讯条件和一部个人电脑,随时都可以和银行接通,进行即时转帐、查询等各种银行交易。所以,在未来,银行也许不再以雄伟气派的建筑物为标志,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可能不再是银行信用的象征和实力的保证了。网上银行将使21世纪的金融从具有地理概念的中心走向无形的网络体系。随着电子货币广泛应用,所有传统银行使用的票据和单据全面电子化,使用电子支票、电子汇票和电子收据等,部分取代对应的纸制票据,实现金融交易无纸化。

电子货币作为新形式货币和传统的纸币有明显的差别;纸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实体;电子货币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纯粹的、抽象的电子数据;电子货币主要发挥货币的流通和支付的功能;纸币不仅具有流通和支付的功能,还是一个独立的价值额,还有贷款的功能,在借贷的过程中能够转化为资本;纸币以纸币本身、汇票和支票等形式和银行等物理媒介系统实现结算功能;电子货币是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流通和支付功能的货币。

全文阅读

货币理论研究金融货币的使用论文

货币供给与货币总量

1.货币供给是指在现代信用体系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货币供给由其银行体系的负债所构成的。具体来说,在同时满足资金来源主要是存款和资金运用主要是贷款的金融机构就是银行,当代的银行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中央银行的现金发行是它的负债,商业银行的存款是它的负债,即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现金货币和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构成。货币总量涉及两个概念,一个叫货币存量,一个叫货币流量。存量是指在一个时点上的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货币流通总量,货币存量和货币流量之间的关系是流量=存量*货币流通速度,一般来说流量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来定的,经济发展越好则流量越多,是较为稳定的。而存量在一定的情况下的货币流通速度会加快,如果货币的流通速度加快了,整个社会会对货币的存量下降,存量是一个相对变动的概念。在通货膨胀的情况系啊,物价上涨飞快,会导致整个社会所需要的货币单位增加。、2.商业银行通过推出新的金融工具,能够吸收更多的资金存入银行,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更多的存款货币。原来的活期存款是没有利息的,通过金融创新新型存款款如Nows——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新型活期存款是用支付命令取代了原来的支票,同时银行要为它支付利息,这样厂商及个人就愿意到银行开这种账户使银行的存款货币总量扩大。但与此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狭义货币原来主要是为了满易支付的需要,本身是不增值的,但现在这种新型的活期存款推出来后,导致狭义货币的定义不再像以前那么纯粹。金融创新使得货币的定义或货币的层次遭到混乱,也对货币的总量发生影响。在现代这样一个金融创新时代,货币的研究变得更加复杂,货币政策的制定面临的难度也就更大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层次划分是M0=流动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如我们口袋里的硬币、纸币,家里面、企业中存放的现金.等等;M1=M0+活期存款(活期存款只有商业银行可以接收);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其他存款。

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与多倍收缩

1.原始存款是指以现金和支票方式存入银行的活期存款,现金是流通中的现金,存入银行表明银行存款的净增长,支票是每个企业它所得到的买方所支付的支票方式,代表着一定的货币数量,活期存款是为了满足购买、支付、交易的需要。派生存款是由于银行提供贷款或银行参与投资所衍生出来的存款。银行的派生存款的产生是需要些前提条件的,它不仅仅是因为有投资、贷款这些因素,还受到银行存款准备金和存款准备金比率的限制。银行存款准备金是指为了防止银行在紧急关头流通性不足导致不发应对客户的提存,使银行被挤提的问题。中央银行规定各家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后都要缴,一部分的存款准备金,使得在出现上述问题时,中央银行能来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帮助商业银行通过难关。存款准备金通常它只是吸收存款当中的一部分,当存款准备金占存款比例较高时,这个经济体中银行的可用资金相对比较少了,当存款准备金占存款比例较低时,这个经济体中银行的可用资金相对比较多了,这个存款准备金的高低就成为中央银行调节商业银行可以运用资金多少的手段。当中央银行觉得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的压力比较大的时候,中央银行就会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当中央银行觉得经济疲软,通货紧缩的压力比较大的时候,中央银行就会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2.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需要假设整个银行体系由一个中央银行和至少两个商业银行构成,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为10%,商业银行只有活期存款,没有定期存款,商业银行并不持有超额准备金,银行的客户得到贷款后没有提取现金。在这些假设条件后,假设存入甲银行活期存款一万元,缴纳存款准备金1000元,剩余的资金甲银行全部用于贷款,也就是负债一万元,资产一万元。甲银行提供贷款9000元给客户,客户将所取得的贷款又存入另一家银行乙,乙银行的9000元是从甲银行的贷款转化而来,这9000元就是派生存款。但无论是原始存款还是派生存款都需要交纳存款准备金,乙银行交纳准备金900元,剩下的8100元又用于贷款。这样就商业银行一方面吸收人们的原始存款,另一方面通过它自身的业务,它能创造出更多的派生存款。原始存款加上派生存款就构成了银行可以运用的资金,也是银行可以向社会提供的货币资金。所以,商业银行是货币供给最重要的一个机构。而存款货币的多倍收缩与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的演变情况刚好相反。金融理论的研究范式随着相关科学的发展而不断革新。系统科学能够全面有效解决非线性、复杂性、动态性问题,20世纪80年代系统科学理论逐步应用于金融研究中。为发展金融理论、指导金融实践,有必要构建完善的系统科学范式下的金融理论体系。系统金融理论采用非线性、复杂性和系统动力学的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揭示金融系统的演化规律,因而较现代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更加接近于实际情况,是金融理论研究范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作者:兰琳工作单位: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全文阅读

货币经济理论

[摘要]新货币经济学一反传统的分析方法,指出在一个自由放任的竞争性市场环境下,货币现有的两大职能将由不同的物质分别承担,货币将会被取消,货币性质将会由此发生很大的改变,这对传统的货币理论提出了挑战。新货币经济学观点的提出使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不再适用,此外补充了凯恩斯货币理论的不足,同时肯定了弗里德曼定律的可行性。

[关键词]新货币经济学;货币数量论;弗里德曼定律;凯恩斯货币理论

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布莱克(1970)、法马(1980)和霍尔(1982)为代表的货币理论家在类似于瓦尔拉斯拍卖者的定价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以“精密的物物交换”来取代货币而实现一般均衡。霍尔(1982)将其称之为“新货币经济学”。新货币经济学遵循希克斯的传统将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结合起来,在理论上彻底、全面地摒弃了传统货币理论。更为重要的是,上个世纪末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得新货币经济学的思想实验的现实可行性不断增加,这推动货币理论创新的发展,也对传统货币理论提出了挑战。

一、新货币经济学

新货币经济学认为,现有的货币、金融体系并非是自然演进的,而是法律限制或政府管制的必然结果。在自由放任的竞争性市场条件下,不一定存在集记账功能和交换手段两大职能于一身的货币,货币现有的两大职能将由不同的物质分别承担,市场中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最终将被“精密的物物交换”所取代。在新货币经济学的框架下,不存在相对价格与物价水平决定相分离的问题,而是通过取消货币而达成改造后的货币理论与传统的价值理论相统一。鉴于新货币经济学提出了取消货币的观点,它又被称作“没有货币的金融学”(史密森,2003)。

新货币经济学认为,支持货币职能分离和交易媒介取得货币收益的交换技术降低了多种交易媒介共存的成本。这种交换技术使人们很容易决定了从一个账户到另外一个账户以完成交易所需持有的股票的数量。另外,交易者可以接收多种不同的交易媒介来支付他们的商品需求,并且通讯和信息技术消除了不同交易媒介之间进行价格计算的成本。

多种交易媒介并不会在每次交易完成的过程中由于讨价还价和谈判而增加成本。在标价时,售卖者只要求一定数量的记账媒介价值,而不是任何一种特殊资产。如果卖者不希望收取购买者所使用的交易媒介,他们可以指示其账户银行将他们收到的交易媒介立刻全部转换为他们希望持有的资产。在一些交易中,售卖者们可能完全拒绝收取某种交易媒介,但是消费者可以通过联系他们的共同基金将其转换为被要求的资产,把它作为一个附加的过程。

多种交易媒介共存是竞争市场的自然结果。当个人自由选择交易媒介的时候,就可以看到竞争、试验和创新。即使一种商品或资产的股票具有流动性或使之“货币化”,市场参与者还会存在动机去增加竞争性商品和资产的流动性。交易媒介将伴随着市场条件指导原则,根据流动性、收益和资产安全性等方面的变化而进入或离开市场。除这些一般特征之外,多种交易媒介还受来自于需求方面特殊因素的影响,这包括证券组合多样化、额外流动性的价值、人自身条件的异质性和流动性前后的依赖特征。一个人可能持有多种交易媒介,而且不同的个人可能持有不同交易媒介的联合体。

全文阅读

货币合作理论

摘要:本文介绍了区域货币合作的主要理论——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并通过对欧、美、非三种区域货币合作的动因、模式、汇率制度等方面的比较后,得出启示:区域货币合作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亚洲货币金融合作的重点,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是区域货币合作稳步推进的保障。

关键词:区域货币合作最优货币区(OCA)理论区域货币一体化

在世界经济尤其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区域货币合作已成为国际金融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并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出现尝试性实践,其中欧盟的区域货币一体化进程最引人注目。与区域货币合作直接相关的理论是最优货币区理论(简称OCA理论)。本文介绍了区域货币合作的主要理论——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对迄今为止几个影响较大的区域货币合作案例进行剖析,通过对欧、美、非三种货币合作的比较后,认为区域货币合作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亚洲货币金融合作的重点,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是区域货币合作稳步推进的保障。

一、区域货币合作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定义,最优货币区(OCA)是这样一种区域,在此区域内,“一般的支付手段或是一种单一的共同货币,或是几种货币,这几种货币之间具有无限可兑换性,其汇率在进行经常交易和资本交易时互相钉住,保持不变;但是区域内国家与区域以外的国家之间的汇率保持浮动。”

1961年9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伯特·蒙代尔(RobertMundell)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他著名的《最优货币区理论》一文,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问题,他从一个崭新的角度研究汇率和货币区,开创了观察汇率问题和货币区的全新视野,触发了有关“最优货币区(OCA)”理论的大量文献。蒙代尔提出用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作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所以有人将他的OCA理论称为要素流动论。

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提出之后,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密切关注,也引起了更多经济学家对有关最优货币区判断标准的讨论,促进了最优货币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学者们对最优货币理论的讨论大多集中在最优货币区的构成条件上,这些讨论从不同的侧面发展了最优货币区理论。

1963年,罗纳德·麦金农(R.I.McKinnon)提出了把“经济开放度”作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又一评价标准,即一国生产或消费中贸易品占社会总产品的比率。1969年,彼得·凯南(P.B.Kenen)在《最佳货币区:一个折衷的观念》提出,经济高度多样化的国家是货币区的更为理想的参与者。詹姆斯·英格拉姆(J·C·Ingram,1969)指出,为了达到货币区的最优化,有必要考察经济社会的金融特征,并提出以“国际金融高度一体化”作为最优货币区标准的观点。哈伯勒(C·Haberler,1970)和弗莱明(J·M·Fleming,1971)分别提出把“通货膨胀率的相似性”作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标准,即通货膨胀率接近的国家更适于达成货币一体化。1976年,爱德华·托维尔(E·Tower)、托马斯·维利特(T·Willet)和弗莱明强调把“货币区成员国之间的政策相似性”作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全文阅读

货币危机理论

70年代以来,货币危机理论一直是理论界的焦点之一,有关货币危机的理论和实证文献数量急剧增加。在此,本文对已有的货币危机理论文献作一简要综述,总结已有的理论成果,并进行比较。由于本文总结的是理论发展,因此不涉及实证研究。

一、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的代表人物是鲍尔·克鲁格曼(PaulKrugman),罗伯特·弗勒德(RobertP.Flood)和彼得·M.加伯(PeterM.Garber)。Krugman在其1979年发表的AmodelofBalance-of-PaymentsCrises一文中所构造的模型是关于货币危机的最早的理论模型,贝Flood和Garber则在1984年发表CollapsingExchange-RateRegimes,SomeLinearExamples一文,对Krugman提出的模型加以扩展与简化。这两篇文献是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的代表作品。

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假定政府为解决赤字问题会不顾外汇储备无限制地发行纸币,央行为维持固定汇率制会无限制抛出外汇直至消耗殆尽。该理论的基础在于当经济的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发生冲突时,政府为维持内部均衡而采取的特定政策必然会导致外部均衡丧失,这一丧失的累积将持续消耗政府外汇,在临界点时,投机者的冲击将导致货币危机。

该理论认为一国的经济基本面(economicfundamentals)决定了货币对外价值稳定与否,决定了货币危机是否会爆发、何时爆发。当一国的外汇储备不足以支撑其固定汇率长期稳定时,该国储备是可耗尽的,政府在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发生冲突时,政府为维持内部均衡而干预外汇市场的必然结果是外汇影子汇率与目标汇率发生持续的偏差,而这为外汇投机者提供了牟取暴利的机会。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认为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矛盾,即一国固定汇率制面临的问题源于为弥补政府不断扩大的财政赤字而过度扩张的国内信贷。公共部门的赤字持续“货币化”,利息平价条件会诱使资本流出,导致本国外汇储备不断减少。在储备减少到某一个临界点,投资者出于规避资本损失(或是获得资本收益)的考虑,会向该国货币发起投机冲击。由于一国的外汇储备是可耗尽的,政府所剩余的外汇储备在极短的一段时间内将被投机者全部购入,政府被迫放弃固定汇率制,货币危机就此爆发。事实上,由于投机者的冲击,政府被迫放弃固定汇率制的时间将早于政府主动放弃的时间,因此,社会成本会更大。字串6

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表明,投机冲击和汇率崩溃是微观投资者在经济基本面和汇率制度间存在矛盾下的理性选择的结果,并非所谓的非道德行为,因而这类模型也被称为理性冲击模型(rationattackmodel)。

从该理论的模型分析中可以得出一些政策主张。例如,通过监测一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可以对货币危机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经济运行,避免货币危机的爆发或减轻其冲击强度。避免货币危机的有效方法是实施恰当的财政、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基本面健康运行,从而维持民众对固定汇率制的信心。否则,投机活动将迫使政府放弃固定汇率制,调整政策,市场借此起到“惩罚”先前错误决策的作用。从这个角度看,资本管制将扭曲市场信号,应该予以放弃。

二、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

全文阅读

论货币伦理意蕴

马克思认为货币的本质是人类一般劳动时间的外化、对象化和物化,是以物的形式表现的人们自己的生产关系。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货币是经济活动不可或缺的媒介。货币理念不仅主导经济活动领域,而且渗透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所以货币与人类社会有着必然的内在的联系,蕴含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包含着深刻的伦理规定,其伦理意蕴体现在货币与人的社会关系之中。

一、彰显货币经济的伦理本性,蕴含人格独立和人际平等精神

在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过程中,货币关系不仅仅体现一种商品交换功能,其交换价值本身也成为追求的目的。货币关系及其外化影响到社会关系中人们的伦理品质。一个人奢华还是节俭与其对货币的实践活动及其认识密切相关,与其所处的现实生产方式密切相关。[1](P227)在以货币为纽带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的最大化是任何一个经济主体都必然追求的。由于货币经济是一种交换经济,所以经济主体只能在市场交换过程中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交易双方的互利互惠性是市场活动的一个重要前提。要在交易中实现自身利益,必须使交易成功。而交易成功是建立在彼此对对方权益的相互尊重、促成对方利益的充分实现的基础上的。由此,市场交换成功的基础,市场经济基本的道德要求,市场交易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交换的互利性。

货币经济奉行等价交换、互利互惠原则。马克思说:“每一个主体都是交换者,也就是说,每一个主体和另一个主体发生的社会关系就是后者和前者发生的社会关系。因此,作为交换的主体,他们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2](P193)在等价交换中,经济主体之间必然形成一种平等的道德关系和经济关系。平等是货币经济的伦理本性。马克思曾经说过,货币能够松动和解除人们之间血缘、地缘和门第等等的束缚,内在地蕴含着一种人际平等和人格独立的精神。货币是天然的平等派。货币的平等度量,冲破了人身依附关系的束缚,打破了原先经济活动范围的有限性,促使个体充分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个体独立自主选择的能力和竞争的能力。货币的平等度量,不仅促使了商品经济的扩展和深化,而且加深和强化了交易者自由与平等的理念。

二、消解传统的社会结构,产生新的契约关系

在传统社会,一切社会经济关系严禁用货币来清算,伦理情感是维系家庭、家族与氏族的基本价值观,也是社会结构的基本黏合剂。但是当货币化的潮流渗入到社会的多个领域并作为世俗之神主导人世间的时候,人间的以爱为纽带的亲情、爱情和友情等真情沦丧了。人们总是试图用金钱来购买真情,用财富的炫耀来维系真情,用货币等价物来交易真情。神圣的亲情关系就被消融了,血缘伦理情感被消解了,血缘社会结构被解构了。冷冰冰的市场结构取代了用血缘和亲情黏合起来的传统社会。

按照马克思的分析,在实行货币地租之后,农民就可以摆脱土地和地主的束缚,农民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必然会转化为一种新的契约关系。这种新的契约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新的使人更有个性的更加广泛的社会关系。货币使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它溶解了传统的社会关系,降低了人们之间血缘的、信仰的、土地的关系的粘着力,使个人从传统的关系中独立出来。这无疑为新的社会伦理关系的形成创造了条件。[3]

在现代,货币使社会关系由历史上的奴役关系转变为现代社会的契约关系。当货币消解了人们的等级观念之后,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对资源分配的权力的消解。货币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代替了权力,成为资源配置的手段。权力意味着强制,用权力分配资源意味着当权者对社会经济过程的意志强制;货币意味着自由,用货币配置资源则意味着市场交易的自由,它是由双方商定,由此产生了以自由契约为纽带的社会结构。[4](P185)

全文阅读

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影响的理论推导

摘 要:建立在信息革命基础上的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供给和金融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首先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对当今电子货币供给的部分学术成果进行了剖析,然后对电子货币供给做了全新的理论推导。理论推导的结果表明,只要对电子货币存款准备金率和初始发行比率进行调控,就能够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

关键词:电子货币;货币供应量

中图分类号:F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12-0055-004

一、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影响的文献综述

关于电子货币对货币总供给的影响,大多数文献研究的是其对狭义货币量M1的影响,并倾向于在M1的基础上将电子货币流通量直接纳入货币供给总量中,通过作用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这两个因素来影响货币的总供给。此外,还研究了电子货币是否需要提取准备金和能否发生借贷情况下的货币供给量的变化。

谢平、尹龙【1】认为电子货币的发行无论是替代流通中的现金还是银行存款,其先前的货币乘数

(C、D、RR、ER分别代表现金、存款、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其中C/ D 为通货比率,RR/ D 为法定准备率,ER/ D 为超额准备率。)将因为电子货币的发行转化为

(其中E为电子货币的发行量,其他字母相对应于发行电子货币后的量)。他们认为,如果电子货币替代的是现金,

全文阅读

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理论的影响

【摘 要】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网络经济的兴起,电子货币应运而生。它的出现极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促进了商品零售业的繁荣。但同时,电子货币也给传统的货币金融理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尤为明显。本文以货币供给理论为视角,探讨了电子货币对基础货币,货币乘数,以及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并根据现阶段电子货币发展的现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电子货币;货币供给;基础货币;货币乘数;货币政策

1.引言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及信息科学技术为主的高科技在金融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化,电子货币的产生及广泛应用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从货币的发展历程来看,货币的变迁是为了提高货币流通速度、降低货币流通费用等以达到最终降低交易费用来满足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在降低交易费用上的巨大优势使电子货币取代传统通货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电子货币产生和发展已经给传统的金融理论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也给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电子货币被广泛作为现金的替代,必然会影响到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从而给货币政策的制定带来影响;而当电子货币替代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时,可能减少对清算资金的需求,使得中央银行通过调控商业银行准备金为操作目标的货币政策措施面临困难。

国内外对于有关电子货币的研究分为机构研究和学者研究两个方面。1996年在Basle会议上对电子货币进行了讨论,9月国际清算银行发表了《电子货币的发展对中央银行的含义》报告。在报告中对电子货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定义,描述了电子货币主要特征;分析了影响电子货币的发展因素,电子货币在中央银行相关的支付系统、铸币税、货币政策、监管及发行机构等方面带来的问题:提出了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它占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比重。国际清算银行(BIS)在它的1996、2000、2001和2004年的《电子货币发展调查》报告中描述了各种电子货币在同盟国家的发展状况,总体概括了关于电子货币及网络和移动支付的一些法律问题如货币政策、铸币税、发行者、监管等,提出电子货币会对货币乘数及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国内方面,胡俊霞、黄勇(2004)提出金融创新改变了货币定义和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对货币政策工具产生了影响,使得贴现政策作用下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传导机制都受到了影响。周光友(2007)以电子货币替代率E/M1和现金漏损率k为自变量,分别分析除了电子货币与侠义及广义货币乘数之间的关系,得出电子货币放大货币乘数效应、加大货币乘数波动、增加货币乘数的内生性等结论。邓钦臣(2009)对电子货币供给做了全新的理论推导,理论推导的结果表明,只要对电子货币存款准备金率和初始发行比率进行调控,就能够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徐舒灵(2011)用实证分析方法对电子货币与货币供给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揭示二者之问的相互关系和内在机理。

虽然较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电子货币的发展起步晚,但由于我国特殊国情,人们对电子货币的需求和潜在需求大,这种需求使得我国电子货币发展非常迅速,在过去短短几年时间,电子货币的使用量成倍增加随着电子货币的潜在需求得到满足,加上我国流通中的现金在货币构成中所占份额比较大、现金使用范围广泛、监管水平有限,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将会更加明显。这一切使得研究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成为必要。

2.电子货币的概念

全文阅读

电子货币没有否定马克思的货币理论

[摘要] 电子货币作为一种最新的货币形式,是货币发展一般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电子货币并没有否定马克思的货币理论,相反却再次证明了马克思货币理论的科学性和不可动摇性。

[关键词] 电子货币 货币发展规律 马克思货币理论

电子货币作为一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最新的货币形式,是货币发展一般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电子货币不仅具有一般货币的共性,而且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电子货币同样执行着货币所固有的各种职能,同时在原有固定职能的形式上又有所创新和发展,起着原有固定职能所无法起到的作用。因此,电子货币这一新的派生形式的出现,并没有否定马克思的货币理论,相反却再次证明了马克思货币理论的科学性和不可动摇性。

一、电子货币是货币发展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1.电子货币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马克思所揭示的货币发展规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认为,货币的基本职能是充当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货币在充当价值尺度时,不必是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的货币就行了。货币在充当流通手段时,由于职能本身的需要,必须把贵金属条块制造成铸币。铸币在流通过程中,由于磨损而使其实际含量与名义含量、金属存在与职能存在相分离。“既然货币流通本身使铸币的实际含量同名义含量分离,使铸币的金属存在同它的职能存在分离,所以在货币流通中就隐藏着一种可能性:可以用其他材料做的记号或用象征宋代替金属货币执行铸币的职能。”在这种可能性存在的条件下,于是就出现了金记号、银记号、铜记号和纸记号。这些记号都是象征性的货币,“而用一种象征性的货币来代表另一种象征性的货币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随着经济和技术条件的变化,新货币形式的产生将是层出不穷的。电子货币作为一种新的派生形式,它的出现正是货币发展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2.随着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便产生了信用。由于信用制度的发展,出现了信用货币的形式。“正如本来意义的纸币是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出来一样,信用货币的自然根源是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信用货币同纸币一样,本身也没有价值,只是一种价值符号,而且也只是纸记号。信用货币出现以后,不仅可以代替大量纸币,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同纸币相溶合。因此,继纸币之后出现的新的货币形式,必然具有纸币和信用货币共同的特点,电子货币就是具有这种共同特点的新货币形式。

3.根据货币发展的一般规律,货币在执行职能的过程中,被各种价值符号或记号所代替,这是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在何时期被何种记号所代替,这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层次和需要;二是生产技术条件的进步和发展。从价值符号发展的历史来看,金记号、银记号和铜记号是以冶炼技术的发展为前提,纸记号是以造纸和印刷技术的发展为前提,电子货币则是以电子技术的发展为前提。由于电子货币天生具有加速货币流通、节省大量现金、减少货币材料费用、取代纸币和信用货币的独特性能和优点,因而很快在货币流通领域得到普遍的推广和应用。

二、电子货币的基本特征

全文阅读

货币管理汇率理论探讨

摘要:本文基于“三元悖论”理论分析了当前我国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减弱的必然性,透视了货币供给内生性对经济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提高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汇率制度改革。提出的建议主要是:完善汇率形成的市场机制,培育相对均衡汇率;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有序开放资本市场;汇率制度改革与其他政策改革配合协调。

关键词:汇率制度;货币政策;三元悖论

一、问题的提出

2007年1月,我国外汇储备突破万亿美元大关,成为全球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伴随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基础货币投放量的快速增加,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8.4%,经济中出现了明显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如何认识外汇储备、基础货币与流动性过剩的内在联系,以及从汇率制度角度寻找缓解流动性过剩和提高货币政策效应的策略,是本文探索的重点。

二、基于三元悖论的理论分析

克鲁格曼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三元悖论”(trilemma),他在《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一文中指出:一般来说,宏观经济管理有三个目标,需要货币政策以应付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的威胁;需要稳定的汇率使商业活动不至于面对太多的不确定性;还需要让国际商业活动自由进行,特别是让人们自由买卖外汇,以维持私有经济的精髓。但是,各国不可能同时兼得三个目标,最多可达到两个目标。可以放弃汇率稳定,这意味着像美国和澳大利亚那样实行浮动汇率制;可以放弃灵活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像阿根廷那样实行固定汇率,甚至像欧洲国家那样取消本国货币;或者,可以放弃完全的自由市场原则,实行资本管制,这是大多数国家在40年代至60年代的做法,也是中国和马来西亚现在的做法。“三元悖论”表明,一个国家在经济金融开放中面临着三种选择。

其一,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如果选择资本自由流动,必须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当中央银行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将引起国内利率下降,低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平均水平,从而导致资金外流,国际收支出现赤字本币贬值。为了维持固定汇率,中央银行必须在外汇市场上卖出外汇买进本币。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将使本币供给减少,抵消了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用;反之,若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也会由于利率上升导致资本流入,本币存在升值压力,中央银行为维持汇率稳定要买入外汇,从而增加货币量,抵消了货币紧缩的效果。这一政策组合虽然能很好地保持汇率稳定,但是货币当局失去了运用货币政策调控国内总需求以及取得宏观经济稳定的能力,容易受到对汇率投机的冲击进而引发货币危机。

其二,如果选择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独立性,必须放弃汇率的稳定。当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国内利率低于国际水平时,本国货币将随套利活动引起的资本外流而贬值。贬值的结果是出口需求增加,从而扩大总收入,总收入的增加又使货币需求相应增加,直至达到货币政策创造的货币供给量,利率恢复,经济重新达到均衡。可见,在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只有在浮动汇率制下才能发挥作用。这种组合会使本币因套利活动而贬值或升值,虽然可以缓解货币投机的冲击,是该国必须承受由汇率波动引起的不确定性及相对高昂的交易成本。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