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显性数字与隐性数字可表示导致人们对数量发生认知差异的两类数字形式。以显性数字和隐性数字为自变量的“主观货币函数”被构建可得出:在约束性条件下的最优选择中,人们的选择结果受到货币形式的影响,表现出货币幻觉。比较静态分析进一步研究了当约束条件发生变化时,货币幻觉程度的变化。实验结果也支持了理论的关键假设和最优化分析结论。
关键词:主观货币函数;传统货币函数;货币幻觉;显性数字;隐性数字;最优化分析;价格粘性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4)01-0023-05
一、文献回顾
传统经济学将其理论建立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之上,其中理性人假设处于核心地位。理性人具备高超的计算能力,可以准确、快速地完成数字计算,而不受备选项外在形式的迷惑。然而货币幻觉的存在却对理性人在计算能力方面的假设形成了挑战。费雪(1928)认为货币幻觉源于行为者忽视购买力变化的心理错觉;haberler(1941)则认为货币幻觉是选择行为违反了里昂惕夫“齐次性假设”的结果;marschak(1943)利用多元回归方法构造了需求函数,验证了货币幻觉的存在。richard dusansky和peter j. kalman(1974,1980)则把名义收入和价格同时引入效用函数,证明了需求函数的非齐次性;ernst fehr和jean r tyran(2001,2005)认为在给定的博弈中,即使行为者能够通过不断学习消除货币幻觉,但只要其他对手行为存在不确定性,那么货币幻觉仍将对均衡结果产生影响。在行为经济学领域中,shafir,diamond和tversky(1997)认为人们脑中的 “决策框架”使其在选择时关注更加明显、简单的备选项。gamble等(2002)则通过实验发现消费者普遍倾向于认为以大单位小数字货币计价的商品看上去更加便宜,以小单位大数字货币计价的收入看上去更丰厚。raghubir和srivastava(2002)发现,人们在对以外国货币标价的商品进行估值时,往往无法充分考虑汇率的影响。desmet p和jonas等经济学家(2002)通过实验发现,由于欧元的价值高于马克的价值,当商品价格用欧元来标识的时候,人们认为商品变得更便宜了。mishra et al(2006)发现,相对于持有少量大面值的购物票,消费者在持有总额相等但数量更多的小面值购物票时的购物意愿更强。
尽管行为经济学家的实证结果表明货币幻觉源于人们固有的认知偏差,但缺乏相关的数理分析使其一直没有被纳入到经典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中。本文通过构建“主观货币函数”,运用约束条件下求最优解的方法,实现了对这类认知偏差行为的数理化分析,为货币幻觉奠定了微观基础。
二、显性数字与隐性数字
在主观货币函数中,自变量不再是数量本身,而是表达数量的数字符号,它由显性数字和隐性数字两个部分组成,它们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任意货币备选项。显性数字是指相对容易辨认的数字符号形式。例如:价格标签10.00美元中的“10.00”,购销合同20 000欧元中的“20 000”等。隐性数字则是指相对较难辨认的数字符号。例如:对于10.00美元和69.00元人民币的两种货币形式,隐性数字就是它们的汇率,其需要通过计算才能得到。如果假设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恰好为6.9∶1,那么隐性数字值分别是6.9和1(或1和1/6.9)。显性数字和隐性数字并不是两个绝对的概念,在某种货币形式中是隐性数字,在另一种形式中则可能变成了显性数字。两者的区分依赖于给定的表达形式是否便于行为者的理解和计算。如图1所示:22l中的“l”,在这里是隐性数字,因为它表达的数字含义不如“22”明显。但是,如果写成“贰拾贰l”时,l就成了相对容易识别的显性数字。
摘要:显性数字与隐性数字可表示导致人们对数量发生认知差异的两类数字形式。以显性数字和隐性数字为自变量的“主观货币函数”被构建可得出:在约束性条件下的最优选择中,人们的选择结果受到货币形式的影响,表现出货币幻觉。比较静态分析进一步研究了当约束条件发生变化时,货币幻觉程度的变化。实验结果也支持了理论的关键假设和最优化分析结论。
关键词:主观货币函数;传统货币函数;货币幻觉;显性数字;隐性数字;最优化分析;价格粘性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4)01-0023-05
一、文献回顾
传统经济学将其理论建立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之上,其中理性人假设处于核心地位。理性人具备高超的计算能力,可以准确、快速地完成数字计算,而不受备选项外在形式的迷惑。然而货币幻觉的存在却对理性人在计算能力方面的假设形成了挑战。费雪(1928)认为货币幻觉源于行为者忽视购买力变化的心理错觉;Haberler(1941)则认为货币幻觉是选择行为违反了里昂惕夫“齐次性假设”的结果;Marschak(1943)利用多元回归方法构造了需求函数,验证了货币幻觉的存在。Richard Dusansky和Peter J. Kalman(1974,1980)则把名义收入和价格同时引入效用函数,证明了需求函数的非齐次性;Ernst Fehr和Jean R Tyran(2001,2005)认为在给定的博弈中,即使行为者能够通过不断学习消除货币幻觉,但只要其他对手行为存在不确定性,那么货币幻觉仍将对均衡结果产生影响。在行为经济学领域中,Shafir,Diamond和Tversky(1997)认为人们脑中的 “决策框架”使其在选择时关注更加明显、简单的备选项。Gamble等(2002)则通过实验发现消费者普遍倾向于认为以大单位小数字货币计价的商品看上去更加便宜,以小单位大数字货币计价的收入看上去更丰厚。Raghubir和Srivastava(2002)发现,人们在对以外国货币标价的商品进行估值时,往往无法充分考虑汇率的影响。Desmet P和Jonas等经济学家(2002)通过实验发现,由于欧元的价值高于马克的价值,当商品价格用欧元来标识的时候,人们认为商品变得更便宜了。Mishra et al(2006)发现,相对于持有少量大面值的购物票,消费者在持有总额相等但数量更多的小面值购物票时的购物意愿更强。
尽管行为经济学家的实证结果表明货币幻觉源于人们固有的认知偏差,但缺乏相关的数理分析使其一直没有被纳入到经典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中。本文通过构建“主观货币函数”,运用约束条件下求最优解的方法,实现了对这类认知偏差行为的数理化分析,为货币幻觉奠定了微观基础。
二、显性数字与隐性数字
在主观货币函数中,自变量不再是数量本身,而是表达数量的数字符号,它由显性数字和隐性数字两个部分组成,它们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任意货币备选项。显性数字是指相对容易辨认的数字符号形式。例如:价格标签10.00美元中的“10.00”,购销合同20 000欧元中的“20 000”等。隐性数字则是指相对较难辨认的数字符号。例如:对于10.00美元和69.00元人民币的两种货币形式,隐性数字就是它们的汇率,其需要通过计算才能得到。如果假设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恰好为6.9∶1,那么隐性数字值分别是6.9和1(或1和1/6.9)。显性数字和隐性数字并不是两个绝对的概念,在某种货币形式中是隐性数字,在另一种形式中则可能变成了显性数字。两者的区分依赖于给定的表达形式是否便于行为者的理解和计算。如图1所示:22L中的“L”,在这里是隐性数字,因为它表达的数字含义不如“22”明显。但是,如果写成“贰拾贰L”时,L就成了相对容易识别的显性数字。
[摘 要]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奢侈品消费引世人瞩目。而货币幻觉是指人们在消费时主要考虑货币的名义价值而非实际购买力时产生的认知偏差,该概念被引入中国时间较短,相关研究较少。本文旨在阐述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奢侈品消费 货币幻觉
一、奢侈品概述
奢侈品广义上指带给消费者一种高雅和精致的生活方式,注重品味和质量并且主要面向高端和中高端市场的产品。当今国际上通用的奢侈品的概念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可称为非生活必需品。
中国在全球奢侈品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高盛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高达65亿美元,连续三年全球增长率第一,销售量第一。
影响奢侈品消费的因素繁多,包括心理和社会因素,例如炫耀性消费、追求社会认同、从众性消费、情绪性消费、社会舆论、收入水平等等。其中,货币幻觉这一心理因素对奢侈品消费也有着重要影响。
二、货币幻觉概述
货币幻觉(money illusion)是指在经济交易活动中,人们因倾向于以货币的名义价值而非实际价值思考而对其消费和投资行为造成影响的一种认知偏差。名义价值是指货币票面上的数字,实际价值是指货币实际购买力,而人们更直接感知的是货币的名义价值,这样就产生了货币幻觉。Fisher在1928年第一次提出货币幻觉的概念,即人们想当然地认为“一美元就是一美元”,并未能察觉美元或者其他货币已升值或者贬值。
人们习惯于按照货币的名义价值而不是实际价值进行思考,货币幻觉对于个人福利的影响很小,但对总体经济的影响巨大,因此,货币幻觉假设是一个古老而又具有根本性意义的论题。基于经济事实的计量分析与检验方法、调查法、拟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方法几乎都验证了货币幻觉假设的存在。
关键词:货币幻觉;计量分析;调查法;拟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方法
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9)08―0084―06
根据经典的经济理论,如果实际值没有变化,仅仅是名义数量变动的话,并不会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人们是否可以揭开这层货币面纱(monetary veil),这是一个实证的问题。Shafir等认为,货币幻觉就是人们倾向于用名义货币价值,而不是实际价值进行思考。该假设的提出可追溯到Fisher。Leontief的定义更为正式,如果在名义价格的情况下需求和供给函数是零次齐次性(homogeneous of degree zero)的,那么将不存在货币幻觉。Patinkin的定义则是“如果他对于商品的超额需求函数不是单独地取决于相对价格和实际财富,这个人将会被认为存在这种幻觉”。早期关于货币幻觉的文献集中于劳动力供应与失业等领域。尽管货币幻觉很常见,但是经典经济理论一般假设经济个体是理性的,特别是理性预期理论假设人们是理性的,理性的个人不会表现出幻觉,所以没有研究的必要,于是货币幻觉假设几乎被经济学家所忽视。
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兴起,近20年来货币幻觉又逐渐引起了学者的重视。经济学研究应该关注的是,人们实际上是如何做出经济决策,而不是他们应该怎样做。货币幻觉成为人类决策中众多潜在的“异象”(anomaly)之一。Akerlof认为,应该将包括货币幻觉在内的一些行为观点作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石,这是因为这些假设有助于解释真实世界经济偏离竞争、一般均衡模型的原因。
研究货币幻觉是否存在是一个实证的问题,学者们使用了多种方法来寻找货币幻觉的实证证据。应用比较早而且普遍的方法是基于经济理论模型,对经济现象进行计量分析,检验货币幻觉假设。最近兴起的方法包括Shafir等人、Svedsater等人的调查方法、Kooreman等人的拟自然实验法、Fehr和Tyran使用的实验室实验方法等。
人民币升值的“货币幻觉”
谁都知道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从来都不可能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任何经济政策都是双刃剑,人民币升值也不例外。如果从短期来看,升值对老百姓是有好处的。但是如果从长期来考虑的话,人民币升值会给国家宏观调控带来许多不确定性,甚至给就业带来困难,个人财富很有可能会缩水。
道理如下:我国是高外汇储备的国家,其中绝大部分又是美元储备。如果人民币币值上升,将会面临经济增长减缓甚至通货紧缩的隐忧。以日元为例,1985~1995年日元的不断升值,导致了1987~1990年日本房地产和股市的泡沫,泡沫的破裂使日本陷入了20世纪90年代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之中。另外,人民币升值将导致进口需求的急剧下降,而出口产品则会在国际市场上会涨价,使其竞争力减弱,将殃及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企业及个人的对外净资产缩水。
所以,我们要特别关注人民币升值对我们经济的长期影响,这样才能明确人民币升值对理财生活的真实影响。
外汇理财获利机遇犹存
目前市场上的外汇理财产品多是与美元和欧元挂钩的期权产品。期权产品的投资对象主要是那些不满足于低收益率普通理财产品的人群,这些人愿以承受风险为代价来获得更高的收益。但令人遗憾的是,人民币升值后,有些已经购买外汇理财产品的投资者非但没有获得预期的收益,还有可能承受一定的损失。因为理财产品到期后,支取出来的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后,至少要贬值2%。那么,外汇理财产品已失去往日的风光了吗?情况也并非如此。
人民币升值后,由于非美元货币迅速走强,如欧元、英镑、瑞郎很快都有了1%左右升幅。其中亚太货币受益最多,日元涨幅高达2.2%。因此,购买中国银行“1年期亚太货币篮子汇率挂钩”外汇理财产品的投资者,由于其中的“篮子货币”由日元、新加坡元、韩元和澳大利亚元组成,而这些货币兑美元的升值,使得投资者获利颇多。
而对炒汇者而言,市场上人民币远期汇率一直维持在7.6~7.8元之间。所以,目前人民币仍然是外汇市场关注的焦点,入市存在机会。如果操作得当,的确可以大赚一把!
“货币幻觉” 让花钱如吸毒
科学家发现,“高薪”这两个字可以刺激大脑的一些部位,即使在物价上涨和购买能力降低的时候也是如此。
研究结论显示,人脑对金钱所带来的财富幻想有着本能的敏感。在经济学中这被叫做“货币幻觉”,也就是说人们关注的是票面价值而不是实际购买能力。
德国波恩大学的阿敏•法克教授是该研究的负责人,他检查了参加包括不同薪水和不同物价的一系列实验的18名志愿者的大脑活性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从直观来看,货币幻觉暗示收入增加是一种价值的肯定,即使物价上涨的幅度与薪水上调幅度相同,而真正的购买力保持不变。这一结论意味着奖赏所引发的大脑的活跃程度通常随收入增加,而且在薪水和物价都增加50%的时候,奖赏活性明显增加,这显然支持前额叶活性受货币幻觉支配的假设。”
――北青网
有一种痛叫“心理型疼痛”
看到能令人联想到疼痛的画面,即使肉体并无痛楚,但许多人仍然会感觉疼痛。
据日本《朝日新闻》网站报道,日本群马大学教授斋藤繁等研究人员发现,与味觉等其他感觉相比,心理作用对痛觉的影响更大。他们以10名男学生为对象进行了实验。给这些学生看注射器的针头扎入手腕的照片,持续5秒钟,并让学生想象疼痛的感觉。在学生看照片的同时,研究人员用功能磁共振(FMRI)仪测定他们的大脑活动状况,发现10个人大脑颞叶的一部分都开始兴奋。之前的研究显示,颞叶的这部分区域与情绪活动相关,当肉体真正受到疼痛刺激时,这些区域会兴奋。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说,通货膨胀好像喝醉酒,喝的时候非常痛快,但治理的时候非常痛苦。2000年至2010年底,中国货币存量M2从134610亿元增长至725852亿元,总增长439%,年均复合增长率15.9%。巨大的货币发行量使得商品价格逐年攀升,CPI同比增长均值仅为2.28%。
货币扩张带来通货膨胀效应,并使居民产生购买力错觉。作为生活必需品,长期的食品价格变化最直观地反映了通货膨胀的走势。2000年至2011年食品价格增长约89%,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95%,存款利率难以抵销食品通胀的影响。年均5.95%的增幅并不足以反映食品价格的真实变化。2000年至今,猪肉、大米、粮油、蔬菜等商品零售价格的涨幅均超过这个数字。
在人口红利与高储蓄背景下,切身感受到的高通胀水平促使居民更加积极地投资,以期望获得高回报率以避免货币实际价值缩水,这造成了各类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包括2007年股市的繁荣以及持续的房地产泡沫。同时,生产率提升带动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也使得海外资金加速流入,进一步拉高了资产价格。
通货膨胀部分吞噬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实际居民收入被通胀拉低。被动和主动的货币扩张推动证券和房屋价格上扬,两者均在2007年达到较高增长。商品房销售价格在2003~2011的年收益率均值为10.2%,超过了食品的价格涨幅。上证指数年收益率均值为21.8%,但波动较大。
为了减少通胀带来的损失,国内居民更加有动力进行储蓄和投资。不难发现,如果投资于收益率最高的信托产品,大部分时间可以跑赢统计局的CPI,却也难以达到食品的通胀率水平。而国债、定期存款等更加难以战胜通胀。因此,如果按照可购买到的食品计量,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出现逐年缩水。
随着进一步的对外开放和人民币资本项目逐渐自由兑换,中国境内居民资产的对外投资将更加方便。在国内预期通胀较高的情况下,居民和企业有动力考虑将资产投资于海外。金融行业的开放和发展也将导致更多的资金投资到国外,以避免高货币增长率引发的通胀。
跨境热钱流动反映了部分境外投资者的意愿。最终将汇回本国,境外投资者需要对比其本地区的收益率,并考虑汇率和跨国成本的因素。
由于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未来储蓄率将逐步降低,出口贸易的逐渐回归平衡也将导致币值的稳定。这有利于国内居民增加境外投资(这一趋势已逐年加强),也是国内经济逐步趋向均衡的必然路径。同时,境外投资者过去持有人民币资产所期望获得的汇兑收益也将逐步减少,这可能使得热钱流入的压力减小,并有利于缓解国内一些资产领域的过热。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基于经济事实的计量分析方法;调查方法;拟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方法等进行讲述,包括了要验证货币幻觉假设,一些学者都是通过构造经济理论模型、国内学者根据我国经济主体中居民关注名义值而忽视实际值的现象来验证货币幻觉假设、他们提供证据证明货币幻觉影响慈善捐款等,具体资料请见:
人们习惯于按照货币的名义价值而不是实际价值进行思考,货币幻觉对于个人福利的影响很小,但对总体经济的影响巨大,因此,货币幻觉假设是一个古老而又具有根本性意义的论题。基于经济事实的计量分析与检验方法、调查法、拟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方法几乎都验证了货币幻觉假设的存在。
关键词:货币幻觉;计量分析;调查法;拟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方法
根据经典的经济理论,如果实际值没有变化,仅仅是名义数量变动的话,并不会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人们是否可以揭开这层货币面纱(monetaryveil),这是一个实证的问题。Shafir等认为,货币幻觉就是人们倾向于用名义货币价值,而不是实际价值进行思考。该假设的提出可追溯到Fisher。Leontief的定义更为正式,如果在名义价格的情况下需求和供给函数是零次齐次性(homogeneousofdegreezero)的,那么将不存在货币幻觉。Patinkin的定义则是“如果他对于商品的超额需求函数不是单独地取决于相对价格和实际财富,这个人将会被认为存在这种幻觉”。早期关于货币幻觉的文献集中于劳动力供应与失业等领域。尽管货币幻觉很常见,但是经典经济理论一般假设经济个体是理性的,特别是理性预期理论假设人们是理性的,理性的个人不会表现出幻觉,所以没有研究的必要,于是货币幻觉假设几乎被经济学家所忽视。
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兴起,近20年来货币幻觉又逐渐引起了学者的重视。经济学研究应该关注的是,人们实际上是如何做出经济决策,而不是他们应该怎样做。货币幻觉成为人类决策中众多潜在的“异象”(anomaly)之一。Akerlof认为,应该将包括货币幻觉在内的一些行为观点作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石,这是因为这些假设有助于解释真实世界经济偏离竞争、一般均衡模型的原因。
研究货币幻觉是否存在是一个实证的问题,学者们使用了多种方法来寻找货币幻觉的实证证据。应用比较早而且普遍的方法是基于经济理论模型,对经济现象进行计量分析,检验货币幻觉假设。最近兴起的方法包括Shafir等人、Svedsater等人的调查方法、Kooreman等人的拟自然实验法、Fehr和Tyran使用的实验室实验方法等。
一、基于经济事实的计量分析方法
货币中性(neutralityofmoney)抑或非中性,是经济学中一个具有根本意义的论题,当然也是一个很早就被经济学家所关注的论题。货币中性是指,货币数量的变动会影响商品价格并使价格总水平变动,但不会改变相对价格——从各种商品服务价格对比角度看的价格。货币是一层面纱的观点,反映了西方古典经济学的货币思想,20世纪早期的费雪方程式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理性预期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处于鼎盛时期,作为该理论的代表性人物之一的Lucas指出,如果行为主体是完全理性的,价格、工资等名义变量的变动都不存在任何的刚性(rigid),也不存在货币幻觉,等等,则货币的影响是中性的,以工资、物价上涨率为纵轴、以失业率为横轴的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而实际观察到的名义工资和名义价格看起来是刚性的(比如,Shafireta.),实际的菲利普斯曲线,特别是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不支持Lucas的推断。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通货膨胀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影响,将非理性因素引入凯恩斯消费函数建立模型。并用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出现非理性消费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通货膨胀 货币幻觉 非理性消费
消费函数是宏观经济学研究中最重要理论之一,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著名的凯恩斯消费函数。其消费函数建立在三个假设基础上:边际消费倾向在0-1之间;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加而减少即边际消费递减;消费由收入决定。
(一)异方差检验
(二)自相关检验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了在通货膨胀背景下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通过对数据分析得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存在非理性因素,表现为“货币幻觉”。
(一)完善政府披露制度
摘 要:随着网络游戏的风靡,网络虚拟货币被广泛的使用。分析目前的网络虚拟货币情况得到,因为游戏的不同,虚拟货币跟真实货币的兑换是不一致的,站在货币幻觉理论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分析了实际消费的真实货币数额跟每单位真实货币可兑换的虚拟货币数额的关系。进一步验证随着兑换比率的上升,实际消费的真实货币数额先上升,之后下降。与此同时,消费者的富有程度感知会起到相应的中介作用。经过研究得到,本次研究可以正确的指导游戏厂商制定虚拟货币兑换率,帮助厂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关键词:网络虚拟货币兑换率 实际消费金额 货币幻觉
1、前言
在上世纪30年代。由Fisher等人提出了“货币幻觉”这一基本的概念。他们认为,现在的消费者的思考一般会基于货币的名义价值,而不是以货币的实际价值为基础。这就是货币幻觉,货币幻觉的存在会造成人们忽视通货膨胀的影响,形成无形的损失。货币幻觉的存在会造成个人水平的决策出现偏差,并且也直接影响着总体经济水平。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可以知道在以下几个领域均存在着货币幻觉:股票投资、慈善捐赠、房地产投资等领域[1]。
2、货币兑换率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行为
货币幻觉会受到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与此同时还会受到货币兑换率不同的影响。相关研究者在外国货币影响消费行为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依据既定兑换率。如果1人民币元=12.08日元。也就是说外国货币的表面价值是本国货币表面价值倍数的时候,消费者在这个条件下形成的消费就较少。但是,1人民币元=0.16美元时,也就是说外国货币的表面价值是本国货币的分数值时,消费者在这个条件下形成的消费就较多,甚至会出现明显的过度消费。如果消费者在使用一种不熟悉的外国货币的时候,虽然票面价值可以看见,但是难以正确的掌握外国货币的真实价值。所以,以票面价值为基础,向着自己熟悉的货币进行适当的调整。在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的进行兑换,那么调整就难以全面和充分,造成该兑换率下的商品价格明显上升,最后达到花费节制。
货币兑换率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是无法一概而论的,如果消费者除了考虑商品本身的价格还要考虑到预算以及收入等方面。但是还有一些学者得到相反的概念,他们认为,如果外国货币的表面价值是本国货币倍数的时候,消费者愿意花费的越多,相反就越少。按照数目启发式,被分割的刺激物越多,那么被估计的价值越大规模越大[2]。那么久是说,外国货币的表面价值是本国货币倍数的时候,使用外国货币来代表预算或者是收入得到的价格是使用本国货币的倍数,其中剩余的货币量也是倍数形式。如果被剩余大量的货币量,那么消费者片面价值估计就会越高,之后就会相应的提高花费量;如果被剩余少量的货币量,那么消费者片面价值估计就会越低,花费量会降低。
3、价格估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