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货币供应

货币供应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货币供应

1引言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从2008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出现大幅滑坡,虽然我国政府采取了有力措施,但经济目前还未进入强劲反弹的道路。从物价来看,2007年4月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不断攀升,2007年全年CPI指数上涨4.8%,2008年2月CPI指数高达8.7%,创历史新高。随后几个月CPI和PPI大幅回落,已连续数月为负值,截至2009年7月份CPI同比下降1.8%PPI降8.2%。同时货币供应量高位趋稳,2009年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7.3万亿元,同比增长28.42%,增幅比上年末高10.6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0.0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9.59万亿元,同比增长26.37%,比上月末高1.6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42万亿元,同比增长11.59%。同时我国对外依存度扩大,内外失衡,虚拟经济也在不断膨胀,央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货币增长率上升虽然不是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但有着密切联系,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迫使总需求的“主动增加”,尤其是促进了资产价格的上涨,然后传导到食品价格并引起通货膨胀,剧烈的通货膨胀就会对宏观经济形成极大的冲击,进而影响到经济的增长。

2西方关于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的分析

西方经济学一般认为:货币对经济不发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不影响实际的经济变量,货币就是中性的,不然货币就是非中性的。但是西方经济学家对货币中性的理解在程度上也不完全一致。代表性观点有:(1)古典学派的货币中性论主张货币经济只不过是实物相互交换的实物经济,货币仅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启到媒介作用,对实际经济不发生实质性的影响。(2)威克塞尔货币非中性论,对古典货币数量论的批判中引入了“自然利率”的概念,认为货币是影响经济的重要因素,主要是由于货币在资本形成和资本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非中性论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在短期内影响就业、产出和收入等实质经济因素,而在长期内则影响价格。把利率作为货币与产出的枢纽,通过货币政策调节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主张货币通过两个方面影响实际经济:货币市场决定利率,再通过利率影响投资,从而影响总需求,导致总产量和总就业量的变化;货币作为一种资产,它与其他金融资产存在替代效应。(4)新古典主义的货币中性论认为,宏观经济总量的解释只是建立在单个人的最优化选择的基础上的。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等通过新古典主义的基本原理,如市场出清、理性预期和只有实际变量才至关重要等应用于标准的宏观经济模型,得出了货币中性的结论。声称货币主义的短期和长期不是特别有用的,真正的区别是预期与未预期到的差别,正是由于理性的经济当事人能预期到系统的货币政策,货币对经济中的实物变量不产生影响,从而回到了货币数量论的货币中性的观点。

3货币与经济关系计量分析

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控制货币存量的增长率,使其按照一个或几个关键的经济变量的变化而同步连续地变化,货币当局就能提供一个可为经济稳定发展的货币背景。对此,本文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名义国民收入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与货币存量增长率之间关系进行计量分析。下面,我们选择1978-2008年间的M0供应量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GDP增长率(年度数据)作为我们实证的数据区间,根据货币数量论的相关理论,对我国的货币供应政策的稳定性进行计量考察。

(1)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与供应量增长率相关性分析。根据我们所获得的数据,应用统计计量分析软件Eviews,得到了M0供应量增长率与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得出,m0和cpi的相关系数为0328686642237996,m0和gdp的相关系数为035392280266161正如现代货币数量论和许多实证所验证的那样,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与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货币的长期周期性变动与相应的货币收入(或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变动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和稳定的。另外,根据它们之间的点线图,我们可以得出,M0增长率与GDP增长率、M0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变化具有大致相似的同增同减的长期趋势,即它们具有长期的一致性。当然,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它们相互之间的变动是否是即期还不明显,我们将在下文给出分析。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当经济波动较大时一定伴随着货币供应量的较大的波动。

(2)M0供应量增长率、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我们可得如下检验结果。对于通货膨胀不是货币供应量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拒绝它而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是0.80471,表明通货膨胀不是M0增长率Granger原因的概率较大,不能拒绝原假设。而第二个检验的相伴概率只有0.01037,表明我们至少可以在95%的置信水平下,认为M0增长率是通货膨胀的Granger成因。对于GDP增长率与M0增长率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我们得不出类似的结论。

全文阅读

货币供应量思考

一、引言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没有统一的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金融创新使货币供应量的概念变得模糊,许多国家选择利率作货币政策中介目标。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把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一是可测性强,二是可控性强,三是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高。自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把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以来,货币供应量与宏观经济的总体关联度在增强,我国经济稳定较快增长。

但部分学者不这样看,他们认为货币供应量已不适宜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应以其他金融变量作为中介目标。其理由,一是认为基础货币投放难以控制和货币乘数不稳定,从而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较差并且下降。二是说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短期货币需求函数不稳定,货币量与物价和产出的相关性被削弱,因而货币供应量已不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1][2][3]。

本文通过对1996年以来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与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期证明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

二、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一)货币供应量相关性的理论分析货币政策有无真实效应(是否影响产量和就业),取决于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古典理论认为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无论总需求怎样变化,产出水平都不会发生移动,因此货币是中性的。凯恩斯把总供给曲线看成是水平的,实行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使就业和产量增加,但不影响价格水平。垂直的和水平的总供给曲线是两种极端情形,正常的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因改革开放带来经济持续高增长,到20世纪末我国商品供求状况转变成了买方市场;加上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20世纪末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持续下降、经济增长减缓的局面。在金融方面,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成为头等大事,商业银行对信贷工作提出了贷款质量终身负责制和新增贷款不良比率为零的指标要求,贷款更谨慎了。这意味着总需求曲线向左平移,总供给曲线的斜率下降。从总供给方面来看,由于体制改革、技术进步导致企业效率提高、成本下降、产品价格水平下降。这意味着总供给曲线向右平移,总供给曲线的斜率进一步下降。这样就使我国经济远离充分就业水平(或潜在产出水平),而接近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情形。在此种形势下,扩张总需求(实行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会使产出增加而对物价水平影响不大。因此,在经济总体供大于求、货币币值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有能力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

(二)货币供应量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1.变量、数据来源和模型的说明

全文阅读

货币供应途径

摘要:解决总需求不足仅靠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不够的,有必要让货币政策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即扩大货币供应量。而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不外乎两条:一是增加基础货币,二是提高货币乘数;同时加大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

关键词: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途径

1999年以来,中央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总需求相对不足的状况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这表明在财政政策积极的同时,有必要让货币政策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就货币政策而言,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货币供应量,因此,最近一段时间,有关专家学者呼吁2000年要扩大货币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增长保持较高水平,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保障。那么,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在哪里?应采取哪些措施呢?

一、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及分析

在现代货币银行制度下,货币供应量取决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之积,因此,只有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进行详细的研究,才能准确把握货币供应量的趋势。

1.基础货币的决定因素及实证分析

货币银行理论表明,基础货币由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之和构成,它是创造货币供应量的基础。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央行的基础货币还包括非金融部门的存款,因此本文对基础货币的定义是:基础货币=发行货币+对金融机构负债+非金融机构存款(以下所用数据除非特别说明,均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

根据历史数据,我国的基础货币总体上呈上升趋势。1990年之前基础货币增长比较缓慢,基本上是平稳的爬升阶段;1993年之后,基础货币增长较快,特别是在1993-1994年间,基础货币的增幅明显较高,1995-1996年虽有所波动,但仍保持较高水平;1997年,基础货币增速放缓(当然这与统计口径发生变化有一定关系,但增速下降趋势则是明显的),1998-1999年,在法定准备金率下调以及法定准备金帐户和备付金帐户合并之后,基础货币增速下降的趋势更加明显。从基础货币的构成看,基础货币增速下降主要是受对金融机构负债增速下降所致,1999年,非金融机构存款出现负增长,也对基础货币的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全文阅读

货币供应量途径

摘要:解决总需求不足仅靠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不够的,有必要让货币政策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即扩大货币供应量。而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不外乎两条:一是增加基础货币,二是提高货币乘数;同时加大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

关键词: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途径

1999年以来,中央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总需求相对不足的状况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这表明在财政政策积极的同时,有必要让货币政策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就货币政策而言,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货币供应量,因此,最近一段时间,有关专家学者呼吁2000年要扩大货币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增长保持较高水平,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保障。那么,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在哪里?应采取哪些措施呢?

一、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及分析

在现代货币银行制度下,货币供应量取决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之积,因此,只有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进行详细的研究,才能准确把握货币供应量的趋势。

1.基础货币的决定因素及实证分析

货币银行理论表明,基础货币由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之和构成,它是创造货币供应量的基础。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央行的基础货币还包括非金融部门的存款,因此本文对基础货币的定义是:基础货币=发行货币+对金融机构负债+非金融机构存款(以下所用数据除非特别说明,均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

根据历史数据,我国的基础货币总体上呈上升趋势。1990年之前基础货币增长比较缓慢,基本上是平稳的爬升阶段;1993年之后,基础货币增长较快,特别是在1993-1994年间,基础货币的增幅明显较高,1995-1996年虽有所波动,但仍保持较高水平;1997年,基础货币增速放缓(当然这与统计口径发生变化有一定关系,但增速下降趋势则是明显的),1998-1999年,在法定准备金率下调以及法定准备金帐户和备付金帐户合并之后,基础货币增速下降的趋势更加明显。从基础货币的构成看,基础货币增速下降主要是受对金融机构负债增速下降所致,1999年,非金融机构存款出现负增长,也对基础货币的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全文阅读

货币供应通货膨胀论文

1基于我国1996~2013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1.1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本章选取1996~2013年相关年度数据为样本,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指标,GDP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成果(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选取M2为我国货币供应量的指标,它是指一切现实和潜在的购买力的货币形式,反映社会总需求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它的变化反映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变化,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选取CPI指数为我国通货膨胀的指标,它反映了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一般来讲,物价全面、持续地上涨就被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

1.2数据平稳性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是计量经济分析的基本要求,只有变量满足平稳性要求时,结果才有效。目前普遍应用的方法为ADF单位根检验方法。对1996~2013年我国M2、CPI和GDP数据进行检验时发现,这些数据并不平稳,不能够直接地进行相关计量分析,会造成“伪回归”结果。因此,本文对相关数据采取对数形式,结果发现在二次差分序列情况下,LnGDP、LnM2、LnCPI在5%和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ADF检验表明这些数据是平稳的。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出,这些序列本身都为非平稳时间序列,而通过检验,它们的一阶差分和二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于是我们采用处理非平稳变量的协整方法来研究。

1.3协整检验Johansen检验是基于回归系数的协整检验,是用于检验多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的方法。通常采用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检验的方法,检验结果表明,M2、CPI和GDP这三个变量在5%的显著水平上存在1个协整向量,即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将误差项记为ECM,建立协整模型如下所示:(1)式(1)表明,长期中LnGDP、LnM2、LnCPI之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M2增长1%,GDP增长0.7926%,M2对GDP的增长有促进效应,即长期来看,货币非中性。而CPI上涨1%,GDP下降1.5426%,CPI对GDP的增长有抑制效应。

1.4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如前所述,通过对M2、CPI和GDP进行相应的检验可知,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这种长期关系是在短期动态过程中不断调整才得以维持的,任何一组有协整关系的变量都存在误差校正机制,因此,为研究三者之间的短期动态相关关系,我们需要在协整方程的基础上建立VEC模型。本文VEC模型的回归方程为:通过表3可以发现:第一,在D(M2)的自回归方程中,误差修正方程ECM在统计意义上是显著的,是货币供应量的格兰杰原因,表明各解释变量对货币供应量具有长期影响。第二,在D(CPI)的自回归方程中,误差修正方程ECM在统计意义上是显著的,是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但同时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都不是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也就是说短期内货币供应、经济与通货膨胀无关。第三,在D(GDP)的自回归方程中,误差修正方程ECM在统计意义上是显著的,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成因。

2实证结论与政策建议

2.1实证结论首先,基于以上ADF检验、协整分析,VEC模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M2、GDP、CPI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且M2对GDP有正方向的推动作用,CPI对GDP有反方向的抑制作用。说明货币供给对经济有影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理论上政府只要按照M2与GDP之间的相关关系发行货币,就能使广大消费者对政府的货币政策保持信心,国家的宏观调控会更有效果,也有利于控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发展。其次,基于实践来看,M2的数量很难为央行所控制,所以政府需要提升对M2的监管水平。深入调查研究,全面分析M2的现状,并结合我国宏观经济,不断修正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客观考虑政策的滞后性影响,更好地加强宏观调控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2.2政策建议从GDP、M2和CPI之间的长期关系来说,它们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三者的短期关系来讲,它们之间存在动态调整机理,所以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可以通过误差修正项得以形成。从CPI和GDP增长之间的关系来看,短期内GDP增长与CPI无关,CPI对GDP增长具有正效应;长期来看GDP增长对CPI还是具有正效应,CPI对GDP增长具有负效应。目前我国货币投放量增速仍超过GDP增速,这会加剧国内原本就较为严峻的通胀形势,所以应当采取措施限制货币的供应,但是也要最大限度地消除紧缩的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面对这“两难”的问题,我国政府在调控宏观经济时,应当谨慎作为,尽量平衡各方面关系,努力实现经济绿色稳定增长和物价稳定。

全文阅读

货币供应毁大清

孔阿才是上海英租界里巡捕房的包探,俗称“包打听”,连正式的警察都算不上,只是协警。但他在四马路(福州路)开设了一家“德丰钱庄”,资本不过二三百元,却开出了高达5万多元的承兑票据,足足超出其资本金250倍!

在1897年的上海,类似他这样的山寨银行家遍地皆是。根据当时媒体的披露,不少小钱庄都纷纷开出了远超其资本金的承兑票据。这种完全失控了的票据发行,最终引爆了一场空前的金融危机及大规模,史称“贴票风潮”。 贴票风潮

所谓“贴票”,就是“贴钱兑换票据”,其操作流程与如今银行里的“贴现”正好相反――储户在钱庄用较小额存款,换取较大额存单,比如存90两,但钱庄开100两的存单,到期可兑换100两。这其实就是高息揽储,并且在存款户头开立的时候就先支付利息。

出现这一“金融衍生产品”,最初的原因在于货币的缺少。

当时大清国的货币发行体系依然维持着十分原始的状态:实行银钱平行本位,主币是白银,辅币是制钱(铜钱)。所谓银,还有银两与银元之分。相对而言,传统的银两更为混乱,无论是形状、成色及关键的平码都千差万别,如同迷宫;而银元因为批量铸造,虽然相对规范性要好些,但其花色也相当繁多。至于铜钱,则因为铜价不断攀升,铸造成本过高,导致市面上的“制钱”流通量日渐减少。

这样的货币体系,无法适应不断放大了的经济需求。票据,即所谓的“银钱帖”就顺势产生。其中,以制钱为本位的叫“钱帖”,以银为本位的叫“银帖”。“银钱帖”的发行,远在宋代就开始了,首要目的当然是便于流通,解决银两、制钱等金属货币携带不便的问题,并在金属货币供给不足时,发挥“准货币”的功能。

问题在于,大清国又缺乏对于票据发行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外资银行及山西的票号,因为资本雄厚,其票据发行还有相当的资本金准备,而南方星罗棋布的小钱庄,就很快将票据发行变成了无本生意。这是一种“击鼓传花”的博傻游戏,其成功关键在于能“传”下去,钱庄才能将高成本吸纳的存款,以更高的利率放贷出去,并能安全收回;而能“传”下去的关键,就是承接这种票据的下家,需要有足够利润空间的暴利产品,来支撑实际上已经越演越烈的高利贷市场。

最初的下家形成相当不错的市场链。大量鸦片商人通过“贴票”获得短期贷款,而经营鸦片的暴利,使他们足以承受高额的贷款利息。还有一种优质客户,就是上海一种新兴的赌博――“合会”(或钱会、摇会、标会)。这本是大清民间,尤其是江南一带盛行的民间金融互助组织,由亲戚朋友乡邻组成,召集人称为“会首”,参与者称为“会脚”。组织会订立会规、会期、会额以及会款,要求定期交纳会款,作为投资放贷的款项,会内通过一定的方式(如坐次轮收、拈阄摇彩等),将这笔款项放给“会脚”们使用,按照会规收取利息。

全文阅读

货币供应量、准货币与物价波动

摘要:文章选取我国1999~2014年的货币供给(M2、M1、M0)、准货币(M2-M1)、活期存款(M1-M0)及价格指数(CPI)的月度数据为样本,建立VAR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及差分分析,研究货币供应与物价波动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 M2由于含有大量非流动存款,对物价波动的影响不显著;M0因始终以现金形式存在,波动性小,加之非现金支付方式普及,对物价波动影响微弱;M1-M0具有较大的货币乘数,产生大量派生存款,对市场产生较强冲击力,对物价波动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货币供应量(M2、M1、M0);准货币(M2-M1);活期存款(M1-M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物价稳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的中介,是国家调控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手段,两者的关系一直是理论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传统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供应量与物价之间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必然导致物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然而,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于1993年研究发现:中国存在高财政赤字和高货币供应量的同时却能保持着物价稳定的“中国之谜”。当下中国经历了近几十年的高速发展,现代非现金支付手段快速普及,在这种大环境下,货币供给链中广义货币(M2)、狭义货币(M1)、流通中现金(M0)、准货币(M2-M1)、活期存款(M1-M0)的变化与物价波动的关系如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相关文献综述

(一)理论研究综述

货币政策是否能实现其预期目标,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之间是否存在稳定的关系,是西方众多经济学派争论不休的话题,至今仍未达成一致观点。

1. 古典货币数量论。古典货币数量论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以经济学家艾尔文・费雪为代表古典数量论,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恒等式:MV=PQ,假设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的,货币数量的增加只会导致物价的同比例上涨,对实际产出没有影响。另一派是庇古为代表的剑桥学派,它们的观点是货币与物价同方向变动,但并非同比例的变动。

2. 凯恩斯学派。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凯恩斯学派,该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在短期内的变动会影响到就业、产出等经济因素,在长期内影响到物价水平。

全文阅读

电子货币对货币供应量统计的影响

一、电子货币的概念及货币供应量统计

何谓电子货币,1998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将电子货币定义为: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各类电子设备,以及在公开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产品和预付支付机制。所谓“储值”产品,是指保存在物理介质(硬件或卡介质)中可用来支付的价值,这种物理介质可以是Mondex智能卡、多功能信用卡、“电子钱包”等,所储价值使用后,可以通过电子设备追加。而“预付支付机制”则是指存在于特定软件或网络中的一组可以传输并可用于支付的电子数据,通常被称为“数字现金”,也有人将其称为“代币”,由一组二进制数据或数字签名组成,可以直接在网络上使用。

货币供应量统计包括对不同层次的货币的统计,其中对于广义货币的统计是工作的重点。广义货币主要由通货和存款构成,通货和存款的创造也就是广义货币的创造。在货币金融统计中,常通过统计基础货币的量,然后根据特定的货币创造机制,计算出实际流通中的广义货币量,一般来说,广义货币代代创造可概括为:广义货币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为了阐述电子货币对货币供应量统计的影响,文章将从其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影响两方面进行。

二、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一)货币发行权的多样化

电子货币的出现冲破了中央银行的货币垄断发行权,使传统法币在流通中被电子货币所部分替代。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的电子货币产品并不是由中央银行,而是有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甚至非金融性的经济实体所发行,如蒙德克斯卡是由英国国立西敏寺银行、米德兰银行和英国电信公司联合开发,并由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若干家商业银行共同组成蒙德克斯国际公司发行,同时该公司授权世界各地商业银行使用其品牌,并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各国在对待电子货币发行权问题上的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在欧盟,各中央银行已一致同意,对电子货币中的一种多用途预付卡的发行应该仅限于信用机构。在荷兰,中央银行已决定自己发行电子货币。澳大利亚和丹麦的中央银行只是间接地参与发行新形式的电子结算媒介。

(二)货币划分层次的模糊

货币银行理论依据不同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强弱将货币划分M0、M1、M2、M3等多个层次。货币层次的划分是货币计量、金融市场运行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在电子货币下。将瞬间实现通货与储蓄存款、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之间以及其他各种短期流动金融资产如商业票据、人寿保单等之间的相互转换。金融资产之间的替代性大大增强。货币层次结构更加复杂多变。传统各层次货币的定义和计量变得更加困难。同时由于电子货币由不同的机构发行。不同的电子货币的风险性、通用性及与其他金融资产的可转换性也是不一样的。如果仅将其简单的加总。势必影响货币量指标的准确性。因此在电子货币对法币大规模替代的情况下。要准确测量某一层次的货币总量几乎不再可能。即使可能。其所需的成本也将是惊人的。由于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导致的货币划分层次的模糊,将导致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中的总量性目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下降。而以利率为代表的价格信号性中介目标成为未来货币政策的选择主流。

全文阅读

从货币供应量模式探析我国超额货币供给

摘要:超额货币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一个特殊现象,本文通过以货币供给理论为基础,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内生性与外生性几个角度,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研究我国超额货币现象。不仅有助于更深入地探索我国经济金融运行的一般规律,对于今后的宏观调控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超额货币供给;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内生性;外生性

中图分类号:F82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188-02

所谓超额货币现象我国是以M2衡量的货币增长速度经常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与通货膨胀率之和即M>Y+P意味着有一部分货币供给是超过货币需求的。我国现阶段正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一个较为突出的现象就是M2/GDP的比例增长过快:从1978年到2003年,我国GDP增长了8.33倍,CPI上涨了2.47倍。货币增长率均远大于物价上涨率和实际GDP增长率之和,这就是所谓“超额货币”现象。

一、基础货币对M2的影响

基础货币的变化会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变化。我国从1994年第三季度开始正式按照货币供应量统计指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现阶段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划分为如下三个层次。

M0=流通中的货币量

全文阅读

货币供应量有效性研究

【摘 要】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是整个货币政策操作的一个核心环节,对货币当局观察货币政策调控效果意义重大。货币供应量作为中国货币政策中间变量,其有效性问题一直是理论界的争议特点,本文就此展开讨论,就如何提高货币供应量有效性问题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货币供应量 货币政策 中间目标

一个有效的货币运行系统中,中间目标是个重要环节。作为考察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信号,这些变量和货币政策目标有着直接的联系,货币政策当局使用这些变量作为中间目标,就能较迅速的判断它的政策是否处于一个正确的轨道上,而不必等待就业和物价水平上看其政策最终效果。一般来说通常以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选择。中国从1996年起开始实行以货币供应量(m1为中介目标,m0和m2监测目标)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由于中国近年来呈现的经济增长率、价格总水平走势与货币供应量增长情况不一致的现象,人们开始关注对货币供应量是否适宜充当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这一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的有关不同看法作个简单的总结,同时对完善货币供应量这一中介目标提出几点思考。

一、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的有关争议

(一)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与货币政策是否相关

夏斌、廖强(2001)认为,从1998年开始,尽管货币供应量供应速度不减,尤其是m1增速更快,但经济增长速度却趋于平稳稍降,物价甚至出现了下跌的势头,尤其是m1和物价出现了明显的背离,物价在m1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继续持续下跌,这说明货币供应量的相关性较弱。钱小安(2002)认为,金融开放条件下,金融中介的结构性变化使金融运行机制相应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新的情况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不再行之有效。吴晶妹(2002)以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作为主要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和gdp的增长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m1增长率对gdp增长率没有显著影响,而m0、 m2对gdp的影响较为显著,货币供应量与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之间非协整,没有长期稳定关系,回归不具解释性。根据这些结论,央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实现价格总水平稳定的行为是无效的。而范从来(2004)选用滞后的m0、 m1、 m2增长率作解释变量,对国民生产总值进行回归。回归结果表明,gdp对滞后一期的m2反应强烈,对滞后一期的m1变动反应也较强,m0的解释能力则不够。可以认为,gdp对来自m2、m1的作用能产生比较迅速而敏感的反应,这表明我国货币供应量尤其是m2与总量经济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对于货币供应量与消费物价指数的关系,回归结果表明,cpi对滞后一期、二期的m2变动的反应比较敏感,而m1的解释能力比较弱。分析结果表明,m2对gdp和cpi存在显著影响。

(二)货币供应量是否可控

多数人认为根据这几年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实践来看,认为央行并没有真正的控制货币供应量。夏斌、廖强认为,从1996年我国正式确定m1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m1和m2为观测目标开始,货币供应量的目标值就几乎没有实现过。吴晶妹认为, m0并不是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调控的最佳目标,m1和m2的流动性较差,而存款的多少又要取决于各经济主体的能力和主观愿望以及利率的高低.因此,中央银行在控制上也存在很大的难度。范从来承认中国货币供应量控制性差这一事实,但他认为这并不意味着货币供应量不能控制。他提出,货币供应量目标没有实现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中央银行并不想真正控制它,二是中央银行想控制但无法控制。后者又有两种情况:可能是中央银行对立性不强,调控货币供应量受到钳制,或是中央银行想控制货币供应量时受到了其他政府目标的制约无法实施。在这两种情况下货币供应量目标值没有实现并不能说明中央银行控制不了货币供应量。而巴曙松认为,货币供应量并未失控,如果用gdp(不变价)与cpi的增幅之和与货币供应量的增幅去比较,后者确实偏快,有失控的表现,但将gdp的平减指数替代cpi而得到的结果是,在2003年上半年,货币供应量增长虽然还有些偏快,但幅度已经不如前面那种方式所显示的那样明显。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将货币流通速度考虑进去,结果表明,从1997年以来,广义货币流通量与现价gdp的增长曲线表现出了高度的吻合性。这表明,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可能是“恰到好处”。因此,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基本上是较好地配合了经济的增长势头。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