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混合运算教案

混合运算教案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四则混合运算复习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89页《四则混合运算》“练习与实践”的第1-6题。

教材学情分析:

《四则混合运算》复习教材上分为两个部分,“整理与反思”部分主要复习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以及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教材首先让学生通过交流,进一步明确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让学生通过举例和写出字母表达式的活动自主整理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教材虽然没有呈现有关运算顺序和运算律的具体内容,一是为了给学生的自主交流和整理留下空间,二是考虑到上述知识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应让学生在具体应用中认识、加深理解。“练习与实践”部分的1-3题主要练习四则混合运算,4-5题是需要用整数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练习与实践”第1题主要让学生通过计算,巩固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认识,并促使学生形成必要的技能;“练习与实践”第2题要求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有利于学生巩固对相关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的理解;“练习与实践”第3题,教材没有明确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目的是让学生根据每个式题的自身特点,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以促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计算水平;“练习与实践”第4、5题都是需要用整数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的方法,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⑴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以及有关运算律的内容,能合理、灵活地进行相关的四则混合运算。

⑵进一步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技能的形成,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全文阅读

分数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

1.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2.会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

分数乘法的简算

教学过程

全文阅读

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课题一:混合运算(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上的例1,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较复杂的三步应用题。

教学过程:

2复习

1、板书:(1)150-42%26iexcl;2%26iexcl;14(2)(240+120)%26iexcl;(140-20)

让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做,同时让两名学生到黑板前板演。学生做完以后,先让在黑板上板演的学生分别回答:“这道题里都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哪能一步?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加、减,又有乘和除,就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在含有括号的算式中,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教师出示口算卡片,逐题指定学生计算。计算时要求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如:5%26iexcl;(150-90)%26iexcl;20,先算150-90得60,5乘以60得300,再除以20得15。

全文阅读

二次根式混合运算教案

重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的混合运算及分母有理化。它是以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为基础,同时又紧密地联系着整式、分式的运算,也可以说它是运算问题在初中阶段一次总结性,提高性综合学习;二次根式的运算和有理化的方法与技巧,能够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本节课的难点是把分母中含有两个二次根式的式子进行分母有理化。分母有理化,实际上二次根式的除法与混合运算的综合运用。分母有理化的过程,一般地,先确定分母的有理化因式,然后再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分母都乘以这个有理化因式,就可使分母有理化。所以对初学者来说,这一过程容易出现找错有理化因式和计算出错的问题。

教法建议

1.在知识的引入上,可采取复习引入方式,比如复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或整式的运算。

2.在二次根式的加减、乘法混合运算中,要注意由浅入深的层次安排,从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多项式与多项式到乘法公式的应用,逐渐从数过渡到带有字母的式。

3.在有理化因式教学中,要多出几组题目从不同角度要求学生辨别,并及时总结。

学生特点:实验班的A层学生(数学实施分层教学),主动学习积极性高,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并具有一定的独立分析问题,探索问题,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有较好的思考、质疑的习惯。

全文阅读

小学数学教案混合运算一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掌握脱式计算的写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二)正确进行脱式计算,并提高计算能力。

(三)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脱式、分步写出每次计算结果,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

全文阅读

小学数学教案混合运算二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算式里有括号先算括号里边的,正确计算两步式题。

(二)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三)通过教学,不断地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书写工整、规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括号先做括号里面的。

难点:理解括号起着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教具和学具

全文阅读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

能运用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什么时候一次通分好,什么时候分步通分好.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计算下面各题.

全文阅读

《100以内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案例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呢?现结合我执教的青岛版一年级下册《100以内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谈谈我对计算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的粗浅认识.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计算意识

在教学中为了避免枯燥无味的计算教学,我认为,首先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形成计算氛围,我们青岛版教材的特点是情境串教学,青岛版教材在知识结构和素材的选取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情境串”的教学很好地将知识融入到情境中去,将计算教学融入到“情境串”中学生更好理解一些. 如:本节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个信息窗,也是和前四个信息窗串在一起的,是本单元的一个总结提升,所以开始我把前四个信息窗的情境串联在一起,谈话导入本课内容,一方面是对前几个信息窗的回顾,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梳理了本单元的知识. 具体是这样设计的:

谈话:同学们,前几天我们和丁丁一起来到了神奇的大海边赶海、摆贝壳,还参观了水族馆和标本馆,(课件展示窗1~4图片)收获可真多呀!

谈话:丁丁还捡到了许多漂亮的贝壳,(课件展示)她说这节课哪个小组会思考、会合作,就把贝壳送给他们,想得到吗?那就看你们的表现吧!丁丁的旅途就要结束了,今天她和妈妈又来到了大海边要买一些纪念品带回家,你们看:(课件出示窗1图)

提问: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串,在解决一连串现实的、有挑战性的问题中,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的过程,并把解决问题与知识技能的学习融为一个过程.

二、主动探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再创造”的计算习惯

全文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缩”与“放”——《四则混合运算教学》案例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关于“四则运算”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采用的是循序渐进的编排方式,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但造成教学的困难,学生会的还在教,学习兴趣不够浓,思维含量较低等严重问题。所以笔者觉得,教师需要在教材的处理中,调整教学方案,迎合学生需求。

[案例1]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例1---例3的《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教学》

一.学习同级运算

1.出示主题图

师:想进滑冰场玩吗?那同学生们必须先解决滑冰场负责人提出的问题。

2.出示例题

例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例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全文阅读

计算教学呼唤生活元素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计算教学已不再是单纯的数与数之间的计算,而是要让每一步计算都应该有其生活背景在里面,每一个数字与运算符号都应该从生活中找到其独特的解释。但是,笔者发现在计算教学时很少有教师把生活元素引入到课堂中来,仅仅是告诉学生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反复进行计算练习,这种教学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我们且看下面一则传统的教学案例。

教师出示两道同一级运算的计算题让学生计算:5+3+20=?50-18+2=?当学生计算完之后,教师进行说明:“同一级的混合计算,应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接着,这位教师把上面的两道题改变成5×3+20=?50-18×2=?(教材中的例题)再让学生尝试计算。结果是第一道题答案是正确的,而第二道题由于学生是先计算50-18,所以是错误的。教师先让学生讨论这两道混合计算与复习时的两道混合计算题有什么区别,然后告诉学生,这两道题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就应该先计算乘法,然后再计算加减法。接着,教师在黑板上示范这两道题的解法。最后教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第30页,并解答第31页中的第1~4题。

如果单单让学生获取混合算式的计算顺序与方法,这样的教学也无可厚非。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与讲解中了解含有两级运算的计算题的计算顺序,然后再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运算顺序。从表面上看,这则教学案例也注重了让学生先思考,当学生的思考出现困难时教师才介入讲解,也有学生的小组讨论与独立探索。但是静下心来分析,就可以看出这种教学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不多,大多是在教师的安排下进行的学习活动。这样的教学只是把学生当成一个解题工具,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也不能充分调动自身的数学经验来大胆表达与众不同的见解。它是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学生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所以,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我把混合运算融入到生活中,让学生的计算有生活作为基础,效果非常明显。

一、在生活情境中激发计算热情

教学片段一:

多媒体出示一个文具店中各种文具的价钱。(第30页的情境图)

师:你需要哪些文具?你能计算出应该付给营业员阿姨多少钱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相关信息写在黑板上)

生1:我想买一个书包与三本笔记本。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