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理组长工作总结

护理组长工作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临床工作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总长结合质查小组的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科室2020年1月—2020年4月15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月—2020年2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常规模式),2020年3月—2020年4月实施护理总长结合质查小组的护理管理模式。分析和比较两种管理模式下护理质量、护理人员核心能力、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实施护理总长结合质查小组的护理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核心能力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总长结合质查小组的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护理管理模式;临床护理;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也普遍提高,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伴随着新型医疗模式(“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的出现,护理工作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护理工作的内涵与范畴发生了质与量的变化[1]。科学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充分利用科室人力资源,开发护理人员的潜能,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合作性,保障护理安全性,并督促护理人员规范操作,最终能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2,3]。本文将护理总长结合质查小组的管理模式运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使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整体提升了护理管理质量。现对研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科室2020年1月—2020年4月15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20年1月—2020年2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2020年3月—2020年4月实施护理总长结合质查小组的护理管理模式。研究对象年龄25~45岁,平均(30.0±3.2)岁,本科学历14人,大专学历1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护师)12人,初级护士1人。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常规模式)2020年1月—2020年2月,按照常规轮班式制度排班,护士按照工作流程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任务,护士长进行岗位监督与管理。1.2.2护理总长结合质查小组的护理管理模式2020年3月—2020年4月,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采取护理总长结合质查小组的护理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1.2.2.1建立护理总长管理模式护士长对全科护理工作进行全面指导,并根据护理人员的职称、年限及工作经验等情况进行分组与排班。将责任护士分为两个责任组,每组设立1位护理总长,选择主管护师职称以上,有较强的教学指导能力、执行力及协调组织能力的护士担任。责任组成员包括高级责任护士(白班护士)和初级责任护士(晚夜班护士),实行“APM”三班轮流制。组员负责本组内患者的治疗、护理、检查、健康教育等相关护理工作,并且对所管患者实行24小时负责制。护理总长职责:(1)负责定期检查组员护理质量;(2)负责对专科性、疑难操作技术进行指导;(3)指导组员规范护理文书的撰写;(4)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做好健康宣教;(5)定期电话随访出院患者。护理总长负责全面质控管理,建立护理总长每周检查记录表,表内设置上周问题跟踪、整改措施以及周总结等内容。具体检查内容为:周一检查消毒及卫生情况,包括床单位与物品规范摆放;周二检查急救室急救器材、抢救药品、床尾各类标识标牌;周三检查护理病历单、护理记录单、医嘱单、体温单;周四检查各类物品有效期、功能锻炼落实情况及各类健康宣教内容;周五检查服务落实情况。每周五晨会后对检查内容进行总结,对上周问题跟踪情况进行汇报,制订整改措施,对出现问题较多的护理人员进行指导,避免同样问题再次出现。1.2.2.2质查组的建立与分工护士长充分发挥每位护士的工作能力及管理潜能,逐步培养出具有管理才能的护理骨干。根据科室情况,设立消毒隔离质量组、等级护理质量组、护理文书组、基础护理质量组、健康教育质量组、急救药品器材管理质量组。每个质量小组有相应的分工内容,如消毒隔离组负责对治疗室、换药室内的无菌物品、各种器械进行规范管理,负责对所有物品进行检查,确保所有物品均在有效期内;等级护理质量组负责检查责任护士对急危重症、一级护理患者“九知道”的知晓情况;护理文书组负责检查医嘱执行、护理病历、护理记录单、交班报告本书写是否规范、正确和完整;基础护理质量组负责检查责任护士对住院患者基础护理(如指甲、胡须、头发等)的落实情况;健康教育组负责检查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健康宣教落实情况,包括功能锻炼、疾病知识宣讲、饮食指导等。1.2.2.3护士长组织全科护理人员每月召开质量分析会,全面评估护理工作,采取正向激励机制,制订奖惩制度并与绩效挂钩,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对出现问题者,深入分析发生风险的原因,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以促进护理人员责任意识与安全护理认知的提高。

全文阅读

医院护理部门月份工作打算

重点工作:节日期间医疗安全、去年工作总结,新年计划,“温馨护理站”优质护理服务竞赛活动。

一月

1.做好年个人工作总结及工作总结

2.组织完成对护士长年终考核登录档案

3.制定年工作计划(包括进修、继续教育、分级培养、专科培训、三基三严、质量管理等)

4.护理质量检查及护理行政查房

5.召开护士长例会

6.组织护理人员理论考试

全文阅读

护士分层管理在重症医学科中应用及效果

【摘要】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管理在重症医学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近1年半根据分层管理模式将重症医学科护士依据本专业工作年限、工作能力等分成三层次:总责任护士-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对照分析分层前(2010年1月-2011年6月未采用护士分层管理模式)与分层后(2011年7月-2012年12月采用护士分层管理模式)的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医院感染管理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医师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医师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分层后高于分层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分层管理; 重症医学科; 护理质量;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5-0095-02

重症医学科是一种对危重患者进行监护和治疗的组织形式,护士的任务是与医生一道对患者的重要脏器进行密切监测,维持生理功能,逆转功能衰竭,积极控制其变化,实施连续性支持的临床护理,帮助患者适应由于伤病所衍生的不良反应,使之度过生命的重要关头或术后的非常时期,逐渐恢复健康[1]。以上的工作性质使重症医学科护士工作责任大,压力大,如何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正常班内靠护士长的有效管理,正常班外需有工作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强,沟通协调能力好的护士进行管理,因此需将护士进行分层次使用,即在人力使用的原则上,将不同学历、不同专业能力与不同年资的护士依照临床能力、工作职责或临床角色分层次使用,以促进专业的发展及发挥员工积极性[2]。科室自2011年7月-2012年12月对护士进行分层管理,具体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重症医学科是集中收治全院各种危重症患者的科室,开放床位10张,床位使用率90%;在岗护士30人,平均年龄(25.93±3.81)岁,其中主管护师2人,护师14人,护士14人,全部为注册护士;本科护士10人,大专护士13人,中专护士7人。本研究时间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对分层前(2010年1月-2011年6月未采用护士分层管理模式)与分层后(2011年7月-2012年12月采用护士分层管理模式)的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医院感染管理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医师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情况进行对照分析。

1.2 方法

全文阅读

护士长手册在新护士长管理能力培训中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8)10-0148-02

管理能力是每一个护理管理者必备的重要能力,要在工作中不断地培养、积累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这些管理能力主要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能力,这是最基本的组织管理能力。[1] 护士长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具体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医院管理的基层骨干中坚力量,护士长在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两年来我院新上岗护士长24名,年龄28.74±13.31,护龄9.93±11.12,占全院护士长总数的51.1%。这些年轻的护士长工作热情高,但缺乏护理管理经验。护士长管理能力的不足可直接影响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护理管理质量,甚至影响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而影响到医院的整体护理管理水平。如何尽快使这些新护士长从被管理者角色转变到管理者角色中,我院护理部在多年对护士长管理经验基础上,应用PDCA循环[2]的管理方法完善了《护士长手册》,对新护士长有针对性的进行临床管理能力培训和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护士长手册》内容

1.1 月护理工作计划P(计划pian)

1.1.1 月护理工作安排:

1.1.2 周工作重点。

1.2 质量指标自查:D(实施do)

1.2.1 自查内容、时间记录。

全文阅读

"三三"制结合绩效挂钩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的实施

摘要:目的 探讨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实施"三 三"制结合绩效挂钩的方案。方法 对消化内科16名护士进行分层使用,对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患者满意度、工作效果等考核,实行绩效挂钩,3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三 三"制后,患者对管床护士以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均显著提高(P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三 三"制;绩效考核;绩效挂钩

我院自2010年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以来,今年结合自身实际,在临床护理模式,护理管理模式,绩效考核与绩效挂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通过推行"三 三"制优质护理模式,即护理工作实行"小组负责制"、"护士管床制"、"床边工作制"。护理考核实行"基础护理与治疗的标准考核制"、"病情变化与反馈现场抽查制"及"健康教育与沟通的患者评价制",统称"三 三"制。我科积极推行,通过3个月的运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实际开放床位40张,有在岗护士16人,均为女性,年龄21~45岁,21~30岁12人,31~45岁4人。学历:本科3人,大专13人。职称:主管护师3人,护师5人,护士8人,其中工龄3年以内的低年护士8人。

1.2方法

1.2.1.实施方法

1.2.1.1组长负责制科室划分2个责任组,指定2名主管护师任责任组长,各组长配备5~7名护士。实行责任小组分片包干,患者包床到人,责任组长负总责。责任小组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

全文阅读

护理团队工作总结

随着整体护理内涵的拓展,护理工作已不再是单纯的发药、打针、输液,护士的职责已经拓展到健康管理这个范畴,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神经外科作为一个特殊科室,病人起病急,变化快,病程长,合作性差,家属更换频繁,护士治疗护理任务繁重,健康教育工作难度较大。在神经外科护士长带领下,护理团队集思广益,摸索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健康教育之路。

一、强化入院指导,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新入院病人由当班护士给病人先做入院指导,专业护士再次强化,最后由护士长来检查指导结果。强调管道维护、症状护理指导、输液指导、用药指导等等。

二、每周安排健康教育班次,并梳理了岗位职责,由责任组长承担 根据科室实际病员情况、住院时间长、各组责任组长对病人情况掌握全面等特点,每周排健康教育班次,由责任组长承担。先了解各组病人健康需求情况,根据所了解到的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如常见的病情观察合作要点、饮食指导、指导、气管切开护理指导、康复训练指导等方面,做到因病而异,因人而异,为1周内的健康教育工作落实提供依据和帮助。

三、由于神经外科专业的特殊性,部分重型颅脑损伤的病员由于疾病本身严重无法治愈(植物状态)、也有的因为经济原因带管出院,为了更好地体现整体、优质护理,针对这类病员,健康教育岗位护士在病员出院登记时作特殊标识,除了常规的电话随访,另外在每周的“健康教育”班时加强一次电话指导,必要时进入社区、家庭进行指导。

四、常规健康教育具体到每个人头,落实到分管床位,不论年龄,职称高低各分管一个病室的健康教育。不但增强了每个护士的健康教育意识,同时提升了护理团队整体的专业素养,加强了低年资护士的工作责任感。

五、温馨提示,丰富健康教育形式 制作气管切开警示卡,床头简短留言条,做到口头与书面并进,弥补因家属更换频繁,口头讲解不到位的不足,提高病员及家属的依从性。

通过神经外科独特的健康教育模式,提高了神经外科病人及家属的参与感,增强了依从性,保证了健康教育质量。(外四林建琼)

内分泌科护士工作总结

全文阅读

疗养科室护理质量检查小组的设置与体会

【摘要】 目的 合理使用护理人员,提高疗养科室的护理质量。方法 将护士分成3组:护理文书检查小组、健康教育检查小组、卫生质量检查小组。结果 文书书写更加规范化,卫生质量明显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显著。结论 疗养护理过程中,加强护理质量检查,挖掘了每一位护士的潜能,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 疗养科室;护理质量检查小组;效果评价

随着部队后勤体制改革的深入,非现役文职护士已经成为部队疗养院护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渐多,使得疗养院各级领导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使我们的护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青岛第一疗养院第一疗养区疗养一科在护理管理上进行了改革,科室设置了3个检查小组,实行“一对一”的质量检查,这样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而且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拉近了护士与疗养员的距离,提高了护理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科室现有护理人员17名,其中文职人员15名。护理人员年龄23~33岁,趋于年轻化。科室设护士长1名,总务护士1名,每个小组设组长1名,卫生质量小组增设1名副组长,负责本科室文书的书写,疗养员的出入院接待、入院后健康教育,疗养房的卫生质量检查等。

2护理质量检查小组的设置

2.1方法根据护士的业务水平、年资等,将全科护士进行相应的分组,每组设组长1名,卫生质量小组增设1名副组长,实行“护士长―组长(副组长)―组员”逐级监督管理的运行模式。

2.2人员组成及角色

全文阅读

科室三级质控联合质量反馈 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摘要] 目的 探讨科室三级质控联合质量反馈对提高护理质量的的效果。方法 建立科室三级质控体系,即质控员-质控组长-护士长三级质控网络,联合每周一次的护理质量反馈会议,对质控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总结。结果 质控体系能及时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纠纷隐患,全面提高护理质量。结论 科室三级质控联合每周一次的护理质量反馈,使护理各环节处于有效的动态监控中,使护理质量得以持续改进。

[关键词] 科室; 三级质控; 质量反馈; 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5-261-02

护理质量不仅关系到病人的生命与健康,也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1]。为强化全员质量管理意识,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充分挖掘护理人员的潜能,我科自2008年1月建立了由质控员-质控组长-护士长三级质控体系, 对本科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评价、反馈、整改,取得了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科室床位37张,护理人员16人,均为女性,年龄21-41岁,平均33岁。学历:中专3名,大专10名,本科3名;职称:初级14名,中级2名;职务:护士长1名,护士15名。

1.2 方法

1.2.1 三级质控体系的建立及其职责

全文阅读

儿科护理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小组包干式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7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这72例患儿住院治疗期间,我院对这些患儿均进行小组包干式优质护理。护理结束后,观察这些患儿的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和对护理人员的总信任率。结果:护理结束后,这些患儿的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7.2%,对护理人员的总信任率为95.8%。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小组包干式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地提高患儿的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儿科;优质护理服务;小组包干式;临床效果

腹泻病、支气管肺炎和过敏性紫癜均为临床上常见的儿科疾病。进行住院治疗是临床上对上述儿科疾病患儿进行治疗的主要方法。临床调查发现,在住院治疗期间,患儿受疼痛等症状的影响常会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应激反应。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对患儿治疗的效果和治疗的依从性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会严重影响患儿及其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不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1]。相关的临床实践证实,对住院治疗的儿科疾病患儿进行小组包干式优质护理可有效地提高患儿的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对护理人员的信任程度。为了进一步证实此护理方法的有效性,笔者对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7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72例患儿。这72例患儿的家长均签署了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在这72例患儿中,有48例患儿为男性,有24例患儿为女性。这些患儿的年龄在5个月-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1.4)岁。这些患儿的病程在3d-3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1.6±0.5)月。

1.2护理方法

在这72例患儿住院治疗期间,我院对这些患儿均进行小组包干式优质护理。进行小组包干式优质护理的具体方法是:(1)成立优质护理服务包干小组,护士长负责分组和任命小组长。(2)对各小组负责的病区进行明确地划分,并根据每位护士的护理水平和工作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3)为每个病区搭配固定的护理人员,并保证每位住院的患儿都拥有自己专属的责任护士。(4)护理人员对其负责的患儿进行持续的病房护理和全面的生活照顾,主要包括入院护理、病情监测、生活指导、康复训练、辅助临床治疗和健康教育等。同时,护理人员要多与患儿及其家长进行交流,对他们进行安慰和鼓励,使用简单、亲切的语言消除他们的焦虑感和烦躁感。此外,护理人员要多向患儿及其家长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以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5)在患儿的床尾设立护理项目表,让护理人员将护理项目的进展情况详细地记录在护理项目表中,并由小组长和护士长进行双重监督。(6)护士长和小组长要根据患儿家长的反馈意见对护理服务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地纠正,并立即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7)在优质护理服务包干小组成立2周后,护士长要根据实际工作中发现的每位患儿具体病情的需要和每位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优点和特长对小组的人员组成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全文阅读

中医护理管理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7-0185-01

中医历来高度重视护理。“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理念,突出强调了护理在治疗疾病和维护健康中的重要作用。护理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术方法和服务流程。中医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体现中医特色优势的重要方面。为推动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扎实开展,提高医院中医护理科学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促进中医护理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组织编写了《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简称《指南》)。《指南》适用于各级医院,围绕突出中医特点,加强中医护理工作提出要求,常规性的、西医护理的内容以及对中医特色优势发挥影响不大,关系不密切的在本《指南》中不涉及。《指南》主要针对做好中医护理工作的关键环节,从管理体系与职责、人员管理、临床护理实施、质量评价等四方面,在总结全国中医医院经验基础并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而制定,以指导各医院的中医护理工作。

管理体系及职责医院的护理组织管理体系,是医院组织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中医护理工作目标全面实现和工作计划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

一 管理体系

(一)设置原则1.因地制宜 应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合理设置护理组织体系的结构和布局。2.精简高效 护理组织管理体系的设置应层级简明清晰,工作流程合理,运行顺畅高效。3.协调统一 护理组织管理体系的各层级的职责任务明确,协调配合,权责统一。(二)基本结构根据医院的不同规模,护理组织管理体系主要有两种结构形态。1.三级结构 实行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结构。2.二级结构 实行护理部(总护士长)、护士长二级结构。医院床位在300张以上,或不足300张但医疗、教学、科研任务繁重的,应设护理部;300张床位以下的,可设总护士长。医院床位在100张以上或设有三个以上护理单元的,可根据医院具体任务情况设科护士长。每个护理单元或有5名以上护理人员时,应设护士长。

二 职能职责

(一)护理管理部门负责全院中医护理的临床、教学、科研、预防管理工作;制定全院中医护理工作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制定完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护理质量要求,并组织实施和考核;制定各级护理人员中医护理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等。(二)护理管理人员1.主管院长(专职副院长)在院长直接领导下,负责医院中医护理管理工作。指导护理管理部门制定相关中医护理工作计划、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督促其组织实施和落实;组织护理管理部门提出并实施中医护理人员培养计划,指导开展中医护理科研工作等。2.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医院的中医护理行政与业务管理。拟定全院中医护理工作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总结;组织制定并完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等;定期组织对中医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及时组织研究讨论,制定改进措施;负责拟定全院各级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教育工作计划,并开展培训和考核;组织护理人员开展中医护理科研工作;建立护理人员技术档案,建立健全护理信息系统,开展中医护理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等。3.科护士长在护理部主任的领导和科主任的业务指导下,负责本科中医护理的行政、业务管理。制定本科中医护理工作计划,报护理部审批后组织实施;组织实施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定期对本科的中医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提出改进措施;参加主任或主治医师查房,指导危重患者中医护理,解决本科中医护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制定并落实本科中医护理的培训计划等。4 护士长在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或科护士长、科主任领导下负责病区中医护理工作。根据护理部及病区内工作计划,制定本病区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实施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指导病区护士或亲自操作复杂中医护理技术;定期组织护理查房,参加科主任或主治医师查房,全面掌握本病区中医护理工作情况与患者动态,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指导并做好危重患者的中医护理;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中医护理理论,实施辨证施护;负责病区的护理安全,对中医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及时提出改进措施;组织并监督本病区护士完成中医护理继续教育任务等。

临床护理实施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