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专业教学

会计专业教学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会计专业教学

一、会计专业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方式的重要性

1.案例教学法是由课本通向实践的一道重要桥梁

会计专业本身就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技术性学科,而且,在实际的应用中往往会出现很多教材中没有涵盖的细节和变化,假如会计专业的学生对此不甚了解、没有预备,在走向实际工作岗位时就会碰到很多障碍。会计案例教学法使把握理论知识与发展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在实际的案例学习和分析过程中,通过精心的预备和讨论、回纳,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无论在感性上还是在理性上都会得到质的发展,这就为学生拓展理论知识、走向实践迈出了一大步。

2.案例教学法是引导式教学思想的重要实现方式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最大的题目就在于无视学生知识体系的自主构建:无论教师对于教学内容有多么熟练,无论其讲解得如何清楚,事实是并没有拓展学生对于教材以外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良好的思维习惯,而这正是大学教学中的精华所在。而在会计专业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尤其是在高年级的课堂中实行,不仅能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而且对于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运用和构建知识体系都有很大的帮助。

3.有利于培养一支综合素质全面、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要在案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首先要对案例及其背景有深刻的熟悉,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和熟悉相关领域的行业背景。在对案例进行整理加工、运用的过程中,就锻炼了教师在复杂的实际环境中分析题目、解决题目的能力。而在组织学生思考、讨论、总结的过程中,又进一步进步了教师的教学组织和互动能力。在各种不同案例的研究和探讨中,又无形的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所以,大力推进会计专业的案例教学,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很大的推动和裨益。

4.有利于培养能力全面的会计专业毕业生

全文阅读

浅谈中专会计专业教学

[摘要]在当前形势下,进行中专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认为中专会计专业教学方法必须改革,要走一条以理论教学为基础、重点培养中专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思路。面对中专会计专业教学目前的状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们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中专学校 教学 对策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面对中专学校质量低下的初中毕业生,他们没有什么生产生活和社会经验,对于较多的会计专业理论肯定会感到晦涩难解,因此,对会计知识的学习不会有多大兴趣,他们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学好会计专业课程,必须先要让学生对它感兴趣。比如:我在讲会计的概念的时候,不是先说书上的概念,而是让学生知道在《孟子正义》中的这句话――“零星之算为计,总合之算为会”,告诉学生会和计都是算,但我们没有把会计叫做算算的原因,是因为这两个算是两种不同的算法。之后,逐步引入会计的完整概念,做到深入浅出,激发学习兴趣。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知识剧增,学校的学习只能选取最基本的知识,解决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而要适应甚至领导快速发展的社会的脚步,仅靠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每一个成年人回顾我们实际用到的知识,绝大部分都是我们走出校门以后通过自学得来的。所以,作为老师不仅要讲授课本知识,还要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2 更新教学理念,理论与实践并重

理论可用来指导实践,同时又可以为学生今后考会计职称,更好地发展奠定基础。但中专学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提供能从事基础会计工作的操作型、应用型人才,所以,在教学时我们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也要重视实践教学,学以致用,并能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根据中专会计专业就业多的岗位如:出纳、材料会计、辅助会计等,可专门设置相关的岗位实训操作,让学生在实训的操作中更好地掌握各岗位的要领,便于以后能迅速适应并胜任各岗位。

3 改善实践教学环境,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进来

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纯理论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要改革。作为专业课教师,要把理论联系实际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在教学中不能搞满堂灌,应因地制宜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如:①研讨型教学。在教学中不搞满堂灌,留出一定时间,列出几个今后会计工作中将会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研究解决办法。把他们分成几个小组展开讨论:遇到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关键点在哪里?然后每个组派一个代表上讲台发言,道出各自的解决办法,最后由老师总结,评出最优解决方案。由于学生充分参与,各抒己见,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讨论的又是今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使教学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②建立并完善会计模拟实验室:建立现代化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定期进行会计专业实验。积极和企事业单位取得联系,请财务工作人员到学校就有关课题进行示范性讲解,学生通过模拟一系列真实的会计工作,深化了课堂所学知识,对会计工作有了深刻的感性认识,知道今后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提前感受了今后工作的氛围,学习积极性高涨,避免了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脱节,更有利于挖掘学生的个人智能和业务工作潜力,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③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效率。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领域中的方法。在这种教学过程中,课堂学习气氛活跃,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同时使课堂教学的知识输出量增加,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用会计教学软件将编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的过程演示出来,与教师的讲授相配合,使学生全面掌握了会计核算程序。

全文阅读

更新会计专业教学理念 改革会计专业教学模式

摘要:会计教育的研究是现代会计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内会计教育界正在着手于深化会计教育改革。我们知道,目标是行动的指南,会计教育改革要有成效,首先必须结合时代特点并立足于农救会实际,确立适宜的教育目标,才能为会计教育改革指明基本方向。而教育目标的确定,又离不开恰当的会计教育理念。

关键词:会计专业教学;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164—01

一、传统的会计专业教育的特点及不足

(一)偏重于教育会计专业知识。传统的会计教育往往通过设置一系列会计课程来完成,这些课程的课时数占总课时的比重通常在50%左右。其他课程不但课时数少,而且经常是相对固定不变的。这种格局与经济发展快速多变的特点是不相适应的。

(二)教会学生理论知识,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在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下,学生也许学会了怎样编制分录、怎样编制报表,但在如何利用这些生成的信息帮助解决日益复杂的企业与会计问题方面则显得不足。

(三)侧重于教育国内会计制度,忽视了现代企业向全球性发展的趋势。在大多数学校的会计专业课程里,对其他国家的会计制度进行介绍或研究的课程几乎没有,这种框架显然不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全文阅读

中专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基础会计》是我国中专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启蒙课程,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不仅会直接影响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及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好这门课程对于学生的专业学习以及就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专学校《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目标的模糊

不少的中专学校把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目标与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目标相混淆。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基础会计》,目的主要是能看懂财务报表,而会计学专业学生学习《基础会计》,必须要系统全面掌握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实务技能。由于不同学生的定位不准,对教学目标的认识深度不够,绝大部分教师仍然采用针对会计专业学生的一套方法,以不变应万变,实行无差别的会计教学方法,这样的会计教学模式,会计老师是比较省事,但学生则受苦受累,还学不到有用的会计知识和技能。

1.2教材内容的不足

我国中专学校采用的《基础会计》教材大多采用会计理论阐述、会计制度解释及会计方法说明的模式编写,既不利于学生熟练掌握各个会计岗位的业务内容,也不利于学生对整个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理解和掌握。不少的《基础会计》教材不仅前后章节内容交叉重复,而且内容过时,与会计实践脱节严重。

1.3道德教育的缺失

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的限制,大多数会计教师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会计专业技能,而忽视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导致一些学生就业后不自觉地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违反会计法律制度规定,伪造、编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

全文阅读

会计专业教学体会

【摘要】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教师已经有四年多时间了,在这四年里从一位教学教育的门外汉,成为一位有些许经验的教师,感悟深刻。期间,本人担任会计专业的专业课程,虽然只是短短的八学期,但已经担任了《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等多门会计专业课程。时间让我对会计专业的教学心得有了一点一滴的积累。

【关键词】要求 教师 学生 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67-01

一、要求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基础会计》是中职会计专业的入门课。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对会计的兴趣。首先可以让学生了解有关会计人员的工资水平,会计专业就业前景的广泛性,会计是一门“越来越吃香”的专业;其次让学生了解他们所学会计专业的职业生涯方向。最后向学生提出一个这样的要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会计专业,会计知识较为零碎,则需要把每一章节的各个知识点都应积累起来,以至于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得心应手。

二、体会

会计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和专业,必须注重应用能力、运作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提高,注重模拟、实训、实践等环节的教学,才能培养好用、顶用、耐用的,面向一线的兼用型人才。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发现式、案例分析式、情景式教学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模拟某种真实的企业环境,例举大量的案例提高学生对会计的感性认识和领悟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工作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观念上应该有所改变,通过四年的教学,体会在如下几方面。

(一)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

全文阅读

会计学专业本科教学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把培养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人才作为主要目标。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加入了WTO。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各大学开始对会计学专业进行教学改革。进入21世纪,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会计学专业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各大学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把培养应用型专门管理人才作为主要目标。如北京大学会计学专业把培养目标调整为:培养具有一定的经济理论和良好的会计理论基础,有较高外语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专业把培养目标调整为:培养适应各类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需要的、既通晓国内会计准则又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会计专业人才。随着培养目标的调整,各高校的教学计划也作了相应的改变,体现出新的时代特点。笔者研究认为,我国大学会计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具有国际化、专门化、通识化三大特点。这三大特点集中体现了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预示着今后的发展趋势,能为改革相对滞后的大学提供借鉴,也能为高中生填报高考志愿提供参考。

一、国际化

世界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会计的国际化。它要求各高校更新会计观念和会计专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要求培养能够通晓国际会计惯例、有熟练专业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外向型”、“高素质”成了时代的要求。

1.国内“留学”。这是中外合作办学的一种形式,四年都在国内学习。国内大学与外国教育机构共同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引进国外教材,采用双语教学。培养学生成为掌握会计理论、方法与技能,了解国际会计发展新动向,熟悉与国际会计有关的专业知识和国际会计准则,有较强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英语交流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胜任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跨国公司和涉外经济部门的会计业务及管理工作的开拓型、实用型、复合型、国际型专门人才。

上海财经大学先后与英国的南安普敦大学,美国的韦伯斯特大学等多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开设有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银行与国际金融、数量经济、房地产经营管理等专业。其中会计学专业分ACCA、CGA、美国会计三个专门方向。中外合作本科教育项目近半数课程配备双语师资力量,授课教师绝大部分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60%以上具有国外学习背景;外语听说课程全部由外籍教师授课。同时,学校还聘任了大量的外籍教师为学生讲授专业课程,目前三分之一以上的专业课程都由外籍教师授课。

2.留学直通车。2003年3月1日,国务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2004年6月2日,教育部公布的相关实施办法规定:中国教育机构可以采取与相应层次和类别的外国教育机构共同制定教育教学计划,颁发中国学历、学位证书或者外国学历、学位证书,在中国境外实施部分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是首批与国外大学开办合作教育项目的院校之一,它的会计学专业与英国贝德福德大学合作开办。国内学习1~2年,国外学习2年,毕业时,国家统招生可获得中国农业大学学士学位和外方合作大学学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共同举办“会计学——国际会计中澳班”。采用“3+1”的教学方式,先在国内学习三年,然后赴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再学习一年。第三学年学习由科廷科技大学和该校教师共同授课的4门课程,使用科廷科技大学的教材、英文教学和考试。第四学年,在科廷科技大学学习8门课程。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将获得科廷科技大学的学士学位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学士学位。

全文阅读

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学教学改革

本文为张月玲教授主持的山东科技大学教学改革课题 “会计专业《初级会计学》教学改革与完善”(批准文号:教处函字[2005]07号)阶段性成果

【摘要】经济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教学缺乏会计实验教学环节,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笔者尝试在课堂理论教学中融入实验教学部分,以弥补不足,提高教学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初级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开设该门课程的目的在于使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核算理论和基本核算方法,为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长期以来经济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初级会计学》课程教学大都重视或停留在课堂教学,缺乏对此类专业会计学实验或实践课程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常常是会计学课程学习结束了也就结束了,再加之这些专业的学生按照培养计划不再继续学习其他的会计学课程,导致不能深入地理解所学课程内容,更不清楚会计实际工作是如何操作、进行的。因此,有必要对经济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教学进行改革,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实验教学环节。在课堂理论教学中融入实验教学,将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会计学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很好的理解,增加对所学会计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对会计学的学习兴趣,为经济管理类其它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填补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实验教学的空白。

二、教改思路

(一)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于一体

根据课堂理论教学各部分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实物演示与操作指导,在此基础上进行会计实验。如在会计凭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展示收款、付款和转账凭证实物,同时说明填制方法与注意事项。在会计账簿的课堂教学中,展示各种会计账簿实物,讲解登记方法与注意事项,指导学生登记各种账簿。在会计核算程序的课堂教学中,在讲解各种会计核算程序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以一种核算程序如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为例,以企业供、产、销主要环节的会计业务为核算内容,完成编制会计凭证、总账科目汇总、总账及明细账登记、对账等一系列核算工作。在会计报表的课堂教学中,展示主要会计报表实物,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讲解其构成、格式、编制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继续以上述业务为例指导学生编制简单的会计报表。这样,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诸如会计科目、账户、复式记账、登记账簿、对账、会计报表、会计核算程序等一系列会计核算的主要理论与方法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安排

全文阅读

会计学专业教学质量

【摘要】校内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是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会计学专业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应相应地采取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方法。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当前,不少高校会计学专业的班级多,合班上课、大班实习时常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要确保会计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及时监督和正确评价专业教师所上的每一门课和所带的每一项实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会计学专业具有专业理论课程涉及面宽、实践能力培养途径复杂、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的特点,为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因而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一、当前会计学专业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在开展了多年的教学质量评价活动之后,我们发现评价活动在提高会计学专业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已经变得不很明显。为此,我们从“教学评价的作用”、“教学评价的问题”、“教学评价的改进”三个方面,对会计学专业部分高年级学生和全部专业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从问卷“教学评价的问题”这项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了不少问题,其中,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

(一)评价指标难以真实反映不同课程的教学质量

高校对所有专业及其所有课程均采用相同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不能体现各个专业和各门课程的特点,导致评价结果不够真实,有失公平。会计学专业不同课程的理论性、难易性差别较大,不仅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的要求不同,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的要求也不相同。而按照相同的评价指标去进行教学评价,经常会出现理论性强、不易理解掌握的高层次专业课程的评价结果比一般课程的评价结果要差一些,使承担这些课程的教师所付出的心血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同时,也经常出现勇挑教学重担的教师的评价结果,不如多年只承担相同教学工作的教师。许多教师认为,按现有的评价指标进行评教打分,不能全面反映出教师们的工作努力程度及其教学质量的高低,还会影响到他们接受新教学任务的积极性。

(二)注重某个教学阶段的评价,忽视整个教学过程的全面评价

全文阅读

专业学校会计教学

随着近年来各种层次会计教育的大幅度扩张,会计专业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中等专业学校会计教育要找准定位,在适应市场需求上下工夫。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会计岗位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较高会计职业技术能力,毕业后能够较快地从事各种会计核算工作、直至担任主管会计的初、中级应用型专门人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对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很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会计工作经验和安全性。传统的会计教育往往通过设置一系列会计理论课程来完成,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应用这些知识,会计教育必须要在学生的能力上、素质上下大功夫,要让学生在尚未参加工作之前,在学校会计实验室进行会计岗位的“实战演习”,进行各种经济业务的处理以及会计核算。而。实战演习”与“强化训练”能够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充分挖掘出来;让每位同学接触各种经济业务,充当各种业务角色,培养其认真的态度,敬业的精神,良好的素质。因此,会计教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尤为重要。

一、当前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1偏重于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很多学校“会计专业”,都开设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十几门会计课程,理论课程完成了,实际操作课课时数很少,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2教会学生理论知识,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应用这些知识。

3传统的会计教育各科目之间各自为政,忽视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包括课程数量、授课内容等方面。

4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按部就班地一部分一部分地讲授课本知识,课程结束时学生能够形成对该门课的一个总体认识,但缺乏实践经验。

二、课堂上需采用灵活的教法

直观的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由不懂到懂。会计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把教学重心转移到培养专业技能上来,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课堂教学中做到“四个尽量”。

全文阅读

非会计学专业会计教学体系改革

摘要:本文从非会计学专业对会计学的需求性出发,以非会计学专业(本科)会计学教学体系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湖南大学本科非会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多项指标,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与实证分析,并针对目前本科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教学中存在问题,提出了非会计学专业会计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非会计学专业 会计学教学 调查研究 教学改革

为探索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教学改革路径,必需要明确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学需求动机。我国高校非会计学专业开设会计学课程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和当时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推动下,财经类专业跻身热门专业并受到社会和教育界的追捧,非会计专业对财务会计理论和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从理论上看,会计学本身所具有的普遍适用性、专业知识结构要求和学科分化是导致非会计学专业产生会计学需求的主要原因。

一、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需求性分析

(一)会计学的普遍适用性是非会计学专业会计需求的外在因素会计作为一种核算技术适用于各种行业、各种经济类型和不同经济主体,既适用于企业经营核算,也可应用于个人理财;既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预算决策,也可应用于微观经济主体运作。会计学的这种普遍适用性使不同专业在对会计学的需求上存在一致性。管理学在企业管理决策和管理技术上需要会计数据和计算方法,会计是进行财务分析和财务决策的重要基础。经济学是会计学的基础,会计学反过来为经济学服务。宏观经济中各种指标和数据分析,其基础来源是会计数据,微观经济学中对厂商成本与利润的分析不能忽视会计成本和会计利润。金融学中资产定价和金融市场研究离不开基本的会计理论,如资产定义、会计报表、负债比率等。此外,工程管理需要会计决算、统计分析需要会计数据、纳税调整需要会计收益、行政管理也不能忽略会计成本、律师也会遇到各种经济案件。因此,会计学具有普遍适用性,各专业对会计学的需求也具有一致性。这种普遍适用性和需求的一致性构成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需求的外在因素。

(二)专业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要求是非会计专业会计学需求的内在动因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使自然科学从社会科学中分离出来,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研究的深化、科学的进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又有了进一步分化,如财经类学科就分化为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等不同层次的学科门类。每个学科都有一个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并按照这个体系确立的专业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各学科虽然都有其独立的学科特性,但并不是完全孤立、毫无联系的,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是学科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基本条件。会计学作为一门专业计量和核算技术,为反映和监督企业管理活动提供重要财务信息,也为政府和市场提供决策参考,因此,会计学成为各学科尤其是金融经济类学科专业知识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在非会计学专业开设会计学课程不仅必要而且重要。

二、基于实践调查的非会计学专业会计教学现状分析

(一)调查对象笔者于2006年1月至2007年7月,对湖南大学金融、经济、法律、财政、信息管理、土木工程、行政管理等七个专业的学生展开了多次调查。从已有知识的结构方面考虑,调查的样本具有代表性,均为正在开设会计类课程的大二或大三学生。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