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黄自艺术歌曲的主要特征
(一)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黄自在创作艺术歌曲时既继承了中华民族音乐的优良传统,又积极吸收和借鉴西洋艺术歌曲创作技巧,提出用西洋音乐的方法来研究和整理我国的旧乐与民谣以产生民族化新音乐的主张,这不仅使作品体现出西方浪漫主义音乐风格,而且还表现出浓郁的东方民族韵味,体现了他在音乐创作上的审美趣味与音乐教育理念,推动了我国专业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鲜明的美学特征
黄自的艺术歌曲结构严谨、风格雅致、技法精湛,因而被人称为“黄自体”歌曲。黄自艺术歌曲词曲结合极为讲究,他不但喜欢选用清丽典雅、句法清晰、结构严密的现代诗歌托物寄情,还喜欢选用分上下阙的词体诗歌谱曲填词,通过营造诗化意境使歌曲呈现出鲜明的美学特征。
(三)鲜明的时代特征
用歌曲见证中华民族经历的困难,为民族解放而斗争是20世纪30、40十年代音乐创作的主题与核心内容。黄自除了创作艺术歌曲外,还创作了《抗敌歌》、《旗正飘飘》等抗日救亡歌曲,用强劲的音符和温暖人心的诗句鼓舞军民士气,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教育性和时代性。尽管这类歌曲在其创作中所占比重不大,但却体现了一个作曲家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黄自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摘要】花腔是美声唱法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歌剧传入中国的花腔唱法技巧在中国的传承是艰辛而困难的。当前花腔唱法在我国传承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师资力量匮乏,这是由技巧要求高、人才培养力度不够这些客观原因造成的。解决这一问题可从开设系统针对的教程训练和提高教师素养以及大力出版优秀教材等举措着手。
【关键词】花腔;花腔女高音;声乐师资
【中图分类号】G640
声乐的历史如同文化历史一般渊远流长,声乐的演唱技巧也可谓是百花齐放,花腔便是其中光彩四溢的一个。花腔是美声唱法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音乐辞典中的解释是,"花腔(coloratura,意),歌唱曲调时用速唱(runs)、华彩经过句(roulade,法)、颤音、华彩段等的装饰唱法。"①①花腔女高音,宛如声乐舞台上的百灵鸟,清亮醇和、精巧细致的声音,清脆纯净而灵活,匀净而平滑的声音线条,以及超人声的极限音域,让花腔这一声乐演唱技能鹤立鸡群。
一、 花腔之起始
最早的花腔出现在欧洲中世纪的宗教演唱中,但那时只是为旋律简单的"加花"演唱。在严禁妇女歌唱的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统治时期,在唱诗班中担任高声部的是童声歌手或假声歌手,但最后,这些已满足不了教会对高音的需求,因此,阉人歌手应运而生。在17、18世纪,这时候正是美声唱法的黄金时代,是阉人歌手大放异彩的时期,花腔技法有了纯熟的运用。把花腔唱法推向最高阶段的是以斯卡拉蒂为代表的拿波里学派,他们热衷于花腔炫技创作,风格华丽。
阉人歌手的盛行持续了二百多年,到了19世纪上半叶,这时的美声乐坛出现了法国大歌剧、正歌剧、轻歌剧等类型,这一时期的很多作品人有花腔技巧,没少了阉人的独特的发音,对歌唱技巧的要求也更高了。如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理发师》中采用了常见的花腔技巧,这里的装饰音更多的是感情投入,及时技巧炫耀又是刻画人物的手法,
花腔女高音有着超人声的极限音域,擅长弹跳技法,唱法灵活轻盈,她们的高音像笛子一样柔和、纯净、均匀。音乐史家潘查基形容花腔唱法就像一只云雀在空中自由飞翔。这如同巴洛克、洛可可一样的华丽高贵复式的演唱技巧,并未随着关闭唱法的出现而中断。20实际以来,中西方也都出现些优秀的花腔唱段,如《牧笛》、《千年的铁树开了花》、《玛依拉变奏曲》,奥斯卡电影《古墓丽影》中也有花腔唱段。
摘 要:东北秧歌是一种广泛流行在中国东北广大群众中的舞蹈,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同时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在中国现代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东北秧歌特色鲜明,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主要特征是活泼、泼辣、火爆、幽默、生动,动作特点是“俏、哏、浪”,三者中又相互交融,展现出丰富的舞蹈语言。身韵教学是中国古典舞教学的重要组成,身韵教学加强了民族民间舞蹈的特性,在东北秧歌教学中也应加入这种身韵教学。东北秧歌中又一个重要的表演道具就是手绢,上下纷飞的手绢花,多种手绢花技巧,将东北秧歌的“俏、哏、浪”等特点演绎出来。东北秧歌舞蹈表演时要刚柔相济,哏中有俏、稳中有浪,要到达这样的艺术表演效果,必须有扎实的舞蹈基本功才能真正表演出东北秧歌的神韵。
关键词:东北秧歌;身韵技巧;手绢花训练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104-02
中国舞蹈艺术历史悠久,在多民族的共同生活相互促进之下,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多姿多彩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经历千年的积淀形成独具东方特色的艺术风格,是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的传承发扬中国传统艺术,高校舞蹈教学是块重要的阵地,肩负着挖掘、整理、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任务。建国以来经老一辈舞蹈艺术家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发掘整理研究形成了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体系。作为东北地区的高校更应将本地区的民间舞蹈东北秧歌继承和发展起来。在当今的舞蹈教学中,对东北秧歌的舞蹈训练较充分,但细致深入的将中国传统舞蹈的精髓与之融合的基本功训练有所缺失,我们应重视东北秧歌中的技能训练,以更好的展现东北秧歌的神韵。
东北秧歌是一种广泛流行在中国东北广大群众中的舞蹈,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同时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在中国现代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东北秧歌特色鲜明,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主要特征是活泼、泼辣、火爆、幽默、生动,动作特点是“俏、哏、浪”,三者中又相互交融,展现出丰富的舞蹈语言。东北秧歌中又一个重要的表演道具就是手绢,上下纷飞的手绢花,多种手绢花技巧,将东北秧歌的“俏、哏、浪”等特点演绎出来。东北秧歌舞蹈表演时要刚柔相济,哏中有俏、稳中有浪,要到达这样的艺术表演效果,必须有扎实的舞蹈基本功才能真正表演出东北秧歌的神韵。
一、东北秧歌中身韵训练的重要作用
东北秧歌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长期生活在东北地区人民生活劳作的艺术表现。东北的民俗民风都融进舞蹈中,那种热情、活泼、狡蔫、泼辣、敦厚的感觉都会在其中。要想将这些丰富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表演充分,仅仅从舞蹈形式上来分析是不够的,肢体一要配合气息和身韵来协调完成,否则将使舞蹈仅限于表演而没有灵魂。东北秧歌的神韵“俏、哏、浪”还需要身韵气息技能训练的配合,最终才能达到形神兼备。
身韵是身段练习的称谓,将舞蹈的基本特征和美感相融合,训练学生对身体的控制力和表现力。身韵教学是中国古典舞教学的重要组成,身韵教学加强了民族民间舞蹈的特性。在东北秧歌教学中也应加入这种身韵教学。身韵训练的基本内容是:提沉训练、冲靠训练、含腆训练和移的训练。这些内容在东北秧歌中都会有充分展现,特别是在表现东北秧歌的“俏、哏、浪”中更是能准确的表达。东北秧歌的特色主要体现在,脚、膝;腰、肩等部位,细致分析东北秧歌的动作我们就能看到身韵训练的内容。
尚德义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的创作以声乐作品为主,尤以花腔艺术歌曲见长。他将西洋技巧与中国民族风格相结合,为花腔艺术歌曲在中国的普及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71年,尚德义运用西洋花腔技巧创作的表现我国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千年的铁树开了花》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我国花腔艺术歌曲的典范之作。之后,他的创作领域不断拓展,触角伸向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和不同风格的题材,创作出了大批杰出的花腔歌曲如:《春风圆舞曲》、《科学的春天来到了》、《有位先生最会笑》、《冰上女神》、《今年梅花开》、《七月的草原》、《牧笛》、《火把节的欢乐》、《藏家姐妹踏歌来》等,这些作品大胆地借鉴吸收了西方的花腔音乐中有益的东西,巧妙地融合了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突出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感。其中有许多歌曲被录入了我国的各种声乐教材中,有一些还被指定为高水准声乐大赛的规定曲目。
过去,我国花腔女高音的训练与教学中基本上完全采用西方花腔声乐作品为教材,虽然这些花腔作品也都是传世佳作,但作品反映的都是外国的生活,中国的花腔女高音要发展就必须演唱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反映我国人民现实生活题材,符合中国审美习惯,并具有艺术感染力的花腔声乐作品。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国人接受和喜爱花腔歌曲这种高雅艺术。尚德义先生创作的花腔歌曲旋律优美、流畅上口、节奏丰富、音域宽广、民族风格浓郁、意境高雅,被广泛地应用在我国当代声乐教学中。
在声乐教学中,老师们常常会用一些音阶练习对学生进行声音技巧训练,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这种传统的训练方式也有它的不足之处:音域较窄、母音单一、没有旋律感,使学生感觉到练习枯燥无味,既影响学生节奏感和旋律感的培养,又造成很多学生练声与作品演唱两方面声音状态脱节的现象。这些都是声乐教学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选择优秀歌曲中有针对性的乐句作为练习曲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尚德义先生的花腔艺术歌曲不仅从整体上看是艺术性很高的歌曲,而且还可以分句、分段作为很好的花腔女高音声部的练声曲来使用,对花腔女高音声音连贯性、灵活性的训练以及字声结合的训练等方面都是十分有效的。
一、有利于声音连贯性与灵活性的综合训练
尚德义先生的花腔艺术歌曲需要演唱者具有较高程度的声乐技巧。演唱时,既要保持声音的连贯性,又要具有灵活性和弹跳性,使每个像颗粒般的声音都有精确的音准和清晰的力度。
学习美声唱法的人对legato这个词并不陌生,意大利语中legato是“连贯”的意思。Legato是要求声音流畅自如,音波平稳自然,音色统一优美;在歌唱中不能因为音高的变化,母音的转换和咬字的动作等使音乐和声音的线条受到破坏。无论哪种唱法、哪个声部,科学发声的基本要求都是相同的。花腔女高音也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在尚德义先生创作的花腔歌曲中,就有适合连贯技巧训练,表现细腻情感的抒情性旋律。
例如:《小鸟飞来了》,这是一首具有蒙古族风格特色的花腔艺术歌曲。前奏后的第一部分,旋律悠长缠绵具有典型蒙古族长调音乐特色,演唱时需要突出长调音乐连贯性的特点。通过对这一乐段的细心揣摩和练习,会使演唱者在声音的连贯性方面得到很直观的认识,为难度更大的花腔技巧打下基础。
一谈起舞蹈技巧,有些人认为这应该是搞古典舞的人去研究的课题,与民间舞无关,因而不屑一谈;有些人则认为中国民间舞的技巧等同于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无外乎那一套“跳转翻腾”,因而不值一谈。这两种说法让我感到有些尴尬,同时也激发了我的思索欲望。作为一名从事中国舞教育的人,我觉得有必要将关于民间舞技巧的一些问题弄清楚,谈明白。
一、中国民间舞到底有没有自己的技巧
我们可以从中国民间舞的根源——各民族原生态,民间舞蹈来分析和寻找答案。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间舞蹈,每个民族的民间舞蹈又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技巧。在此,我不做全面地分析和介绍,只想着重地分析一下已被舞蹈学院纳入必修教材的汉、藏、蒙、维、朝五大民族的原生态民间舞中的技艺性舞蹈。
1.汉族
自古以来,汉族各种民间舞蹈多是在新年、祭祖、庙会、迎神庙会中表演的。表演者在斗妙争能中,各出新招,以博得称赞。汉族民间舞蹈正是在这种技艺求精中不断发展的。
(1)安徽花鼓灯。花鼓灯中的“盘鼓”部分,就是最富特色的技巧表演部分。它分为上盘鼓、中盘鼓、地盘鼓。上盘鼓是兰花在鼓架子肩上或腰部搭摆成各种姿态的技巧表演。中盘鼓是兰花在鼓架子腰部、腿上、手上的双人武功表演。地盘鼓是鼓架子单人表演技巧,如“燕子三抄水”、“倒爬城”、“满地抓”、“豚跳”等。艺人们在展现技巧的同时又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专长。他们常常在变幻莫测的拐弯和罕见的技巧中,洋溢着过人的才华和能力。例如怀远的石敬礼(艺名“石猴子”、洪云(艺名“小水子”)、凤台的武佩轩(艺名“气死猴”),从他们的艺名就可以看出他们技巧之精湛和身手之矫健。
(2)山东鼓子秧歌。鼓子秧歌自古就有文场与武场之分,武场正是“鼓”、“棒”、“伞”大显舞技的部分。舞者在跑动时步大身低,落脚生根,蹬脚扬尘,坚实有力;跳跃时则强调干拔与上窜,犹如“旱地拔葱”。如果不能熟练地掌握道具技巧,不能掌握各种蹲、踢、跳、转技巧,那么鼓子秧歌的稳健潇洒、淳朴刚劲的风格就很难体现。鼓子秧歌的发源地——鲁北地区的惠民和商河,都靠近河北的武术之乡沧县和杂技之乡吴桥。武术与杂技的影响,极大地丰富了鼓子和秧歌的技艺表演。
(3)还有诸如安塞腰鼓、广东英歌、湖南花鼓、辽南高跷、东北秧歌等汉族民间舞蹈都是技艺性很强的舞蹈。
一谈起舞蹈技巧,有些人认为这应该是搞古典舞的人去研究的课题,与民间舞无关,因而不屑一谈;有些人则认为中国民间舞的技巧等同于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无外乎那一套“跳转翻腾”,因而不值一谈。这两种说法让我感到有些尴尬,同时也激发了我的思索欲望。作为一名从事中国舞教育的人,我觉得有必要将关于民间舞技巧的一些问题弄清楚,谈明白。
一、中国民间舞到底有没有自己的技巧
我们可以从中国民间舞的根源——各民族原生态,民间舞蹈来分析和寻找答案。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间舞蹈,每个民族的民间舞蹈又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技巧。在此,我不做全面地分析和介绍,只想着重地分析一下已被舞蹈学院纳入必修教材的汉、藏、蒙、维、朝五大民族的原生态民间舞中的技艺性舞蹈。
1.汉族
自古以来,汉族各种民间舞蹈多是在新年、祭祖、庙会、迎神庙会中表演的。表演者在斗妙争能中,各出新招,以博得称赞。汉族民间舞蹈正是在这种技艺求精中不断发展的。
(1)安徽花鼓灯。花鼓灯中的“盘鼓”部分,就是最富特色的技巧表演部分。它分为上盘鼓、中盘鼓、地盘鼓。上盘鼓是兰花在鼓架子肩上或腰部搭摆成各种姿态的技巧表演。中盘鼓是兰花在鼓架子腰部、腿上、手上的双人武功表演。地盘鼓是鼓架子单人表演技巧,如“燕子三抄水”、“倒爬城”、“满地抓”、“豚跳”等。艺人们在展现技巧的同时又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专长。他们常常在变幻莫测的拐弯和罕见的技巧中,洋溢着过人的才华和能力。例如怀远的石敬礼(艺名“石猴子”、洪云(艺名“小水子”)、凤台的武佩轩(艺名“气死猴”),从他们的艺名就可以看出他们技巧之精湛和身手之矫健。
(2)山东鼓子秧歌。鼓子秧歌自古就有文场与武场之分,武场正是“鼓”、“棒”、“伞”大显舞技的部分。舞者在跑动时步大身低,落脚生根,蹬脚扬尘,坚实有力;跳跃时则强调干拔与上窜,犹如“旱地拔葱”。如果不能熟练地掌握道具技巧,不能掌握各种蹲、踢、跳、转技巧,那么鼓子秧歌的稳健潇洒、淳朴刚劲的风格就很难体现。鼓子秧歌的发源地——鲁北地区的惠民和商河,都靠近河北的武术之乡沧县和杂技之乡吴桥。武术与杂技的影响,极大地丰富了鼓子和秧歌的技艺表演。
(3)还有诸如安塞腰鼓、广东英歌、湖南花鼓、辽南高跷、东北秧歌等汉族民间舞蹈都是技艺性很强的舞蹈。
摘要:黄自创作的艺术歌曲不仅是高校学生声乐教学和声乐练唱的经典曲目,具有极高的声乐教学价值,而且对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发展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黄自艺术歌曲的主要特征、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运用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价值。
关键词:黄自 艺术歌曲 声乐教学 应用价值
黄自,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重要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为我国专业音乐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创作的艺术歌曲不仅是高校学生声乐教学和声乐练唱的经典曲目,具有极高的声乐教学价值,而且对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发展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一、黄自艺术歌曲的主要特征
黄自作为一代音乐宗师,其艺术歌曲被誉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典范之作。他的艺术歌曲风格雅致、技法精湛、结构严谨,不仅能通过音乐之美展现诗词之美,而且还善于以不同的方式传达不同的民族韵味。纵观黄自艺术歌曲的创作,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和美学特性是其作品的主要特征。
(一)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黄自在创作艺术歌曲时既继承了中华民族音乐的优良传统,又积极吸收和借鉴西洋艺术歌曲创作技巧,提出用西洋音乐的方法来研究和整理我国的旧乐与民谣以产生民族化新音乐的主张,这不仅使作品体现出西方浪漫主义音乐风格,而且还表现出浓郁的东方民族韵味,体现了他在音乐创作上的审美趣味与音乐教育理念,推动了我国专业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鲜明的美学特征
【摘 要】手工课不仅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还能装点生活,精巧漂亮。重拾手工,既是学前教育专业肩负的幼儿教育之必须,也是高校学生转变生活态度、提高生活情趣、培养高尚情操的一门技艺。
【关键词】高校 学前教育 手工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6-0077-01
一 纸艺
装饰和美化环境、表达艺术家的创作思想是纸艺的两大功能。高校手工课中的纸艺则较多是前者的展现。教学内容安排了平面和立体纸工两类,分为撕纸、拧纸、剪纸、折纸四个部分。撕纸是易于操作的纸艺基础形式:先用铅笔描摹对象的轮廓,根据轮廓线撕纸,熟练后可根据想象,用“撕”、“拉”、“拽”、“扯”的方法完成作品;拧纸则随意性较强,将废旧报纸、皱纹纸等根据教学安排,拧作圆、方、长条或麻花状等,着色后用双面胶粘贴,组合为建筑、动物、花朵等立体形状;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手工艺术,“剪”、“贴”、“抠”、“刻”等技法已发展得较为成熟,技术要求相比“撕”、“拧”要高得多,作品要求灵活、协调并且有创造性;折纸属于立体纸工类,通过折叠、压痕等技法完成,具有规律性又变化万千,完成后的折纸作品极具造型美感。
相比其他方式制作的纸艺作品,折纸在造型美感和立体感上要强得多,且折纸虽有规律可循,而其间蕴含的逆向思维方式和精巧严谨的技法要求,令学生对折纸的兴趣相比其他几种形式更显浓厚。纸艺教学中,先选取一个学生感兴趣的主题,以折纸为主,其他纸艺方法为辅的主题创作形式,将各类纸艺元素整合后,粘贴固定在卡纸上。如电影《海底总动员》里的小丑鱼(尼莫)、热带鱼和奇花异卉,《圣诞夜》中的圣诞老人、蛋糕、蜡烛等用折纸的浮雕感凸显主题,海浪、水草和雪花、星辰等则用剪纸形式粘贴,其他点缀根据作品随机安排,作品完成效果比纸艺的单一形式更有层次感也更显别致。在“自制包装袋”教学中,根据学生自身需要,量身为自己DIY一个漂亮、精致的纸艺手袋,材料选择浅色无纹饰的卡纸或包装纸做材料,尺寸规格根据需要自拟,纸袋外则饰以折纸或剪纸图案,辅以手绘等其他装饰,不但美观实用,还能让学生们体验到手工成果的乐趣;杂志《时装秀》中模特的头部和四肢以简笔画、卡通画等手绘方式完成,时装如礼服、婚纱、泳装、汉服、和服、韩服,高跟鞋、运动鞋,配饰如项链、手袋等,都用和纸或蜡光纸折叠完成,纸艺时装的立体感令作品效果显著,且生动有趣。
二 布艺
布艺涵盖的范围很广,十字绣、钩花、编织、拼布、缝纫、布偶等,教学中选择的是较易掌握又美观实用的拼布和布偶制作两项内容。学生在学习布艺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剪裁和针法技巧,同时也提升了美学修养,提高了在色彩搭配、平面构成、美学规律等方面的知识能力。学生们看着自己一点一点完成的作品,不但精巧漂亮,还能装点生活,兴趣尤为浓厚。
[摘 要]朗诵是一种以文学作品为基本材料的口语传播艺术,其目的是表现和传播文学作品的美;而文学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的美。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两者的目的是趋同的。区别只是因为承载工具不同,文学课的承载工具是语言文字,而朗诵艺术的承载工具则是声音。针对文学课和朗诵艺术的异同,特提出“朗诵教学法”,让文学课在固定思考模式与感悟情感人文之间衡量,这也是提高学生文学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基础。
[关键词]朗诵技巧;文学课;朗诵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1 — 0103 — 02
前言
朗诵教学法是让学生通过运用朗诵技巧提高对于文学作品的感悟力,通过老师让学生对文章的理性分析,辅之以朗诵技巧的感性的认知,自然融入其原有的文学背景中,达到自我与作者统一的思想境界。
一 朗诵艺术与文学课、文学作品的关系
朗诵艺术、文学课、文学作品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文学作品是文学课和朗诵艺术的物质材料,只是文学课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讲授,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朗诵艺术是以文学作品的书面语言为基础,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语言去唤起人的美感,给人艺术的享受。这也正如著名学者张颂所说,朗诵是把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1〕
二 朗诵技巧如何表现文学作品
摘 要:花腔女高音,英文名:coloratura soprano, 是指美声唱法中具有花腔技巧的女高音,换言之,就是主要在高音区的炫技演唱。花腔女高音的音域比一般女高音还要高,声音轻巧灵活、色彩丰富,性质与长笛相似,擅于演唱快速的音阶、顿音和装饰性的华丽曲调,用以表现欢乐的、热烈的情绪或抒发胸中的理想。
关键词:花腔女高音;演唱技巧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102-01
一、花腔女高音的魅力与表现
“花腔”的这一概念虽定位于传统西欧的美声唱法,但在我国的传统戏曲、曲艺中近似于“花腔”的唱腔也屡见不鲜、丰硕多彩,其产生年代更久远、更古老。固然没有音响资料考证,但我们可以在刘鹗的《老残纪行·明湖居听书》中足见一斑,并通过文字来享受到白妞——王小玉精湛的演唱技艺和栩栩如生的表演。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京剧艺术中的青衣、花旦和湖南的“高腔”等剧种的唱腔与美声的花腔技巧确有不谋而合的异曲同工之处。
罗西尼、唐尼采蒂、贝利尼三位巨匠在19世纪初开创的“美声学派的新时期”,实现了意大利美声学派的艺术理想和演唱风格,女声的花腔技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自从找到了男高音的“封闭”(Close)方法的金钥匙后,以男高音的歌唱技术替换了阉人歌手。在西欧歌唱艺术长远的历史进程中,不同时期的学派和声乐巨匠通过探索、研究和实践,其声乐教授教养手段、方法和理论不断丰硕和完善,培养出了众多的世界一流的歌唱家。
花腔技巧,产生于美声唱法的黄金时代——17、18世纪阉人歌手(Castrati)的盛极时期。演唱技巧上有着很高成就的阉人歌手盛行了近两个世纪之久,因为当时歌剧中的很多角色只能由阉人歌手来承担(男童后造成音质的变化来代替女声),他们既不同于假声男高音和高男高音,也不同于京剧中男唱女的旦角,阉人歌手具有比女子的声带更短、更薄的声带,同时又拥有男声的上风——呼吸器官、胸腹的肌肉、肺活量——一个强有力的呼吸支持,因而他们能唱出既高又灵巧的声音,无需用假声便能发出动听的类女声,其特点是音域宽阔,力度与灵活并存;他们凭着娴熟、高超花腔技巧称霸乐坛,其代表人物:Folignato、Caffarelli、Farinelli、Senesino、Bernacchi、Caccini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