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要义点击】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是校园的课钟,还是窗外的风雨?是新岁的爆竹,还是梦中的短笛?或者,那是……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不要写成诗歌)。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2006年上海春季高考卷)
【写作指导】
这道作文题只有引导材料和写作要求,而没有话题,看起来跟我们熟知的话题作文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我们只要细致分析一下引导材料,便不难从中发现,引导材料中涉及的对象无外乎就是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校园的课钟、窗外的风雨、新岁的爆竹、梦中的短笛等声音。也就是说,这道作文题的话题其实就是“声音”。这种不明确点出话题而需写作者自行确立话题的作文题型,我们称之为潜话题型话题作文。这种作文题型是2005年才出现的新题型,它能更好地引发我们思考,反映出我们的生活情趣,从而有效地考查我们的观察力、感悟力、体验美的能力以及思想的深度、认识的高度等。潜话题型话题作文一诞生便具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估计将成为今后各省高考作文的首选题型。
潜话题型话题作文的写作跟一般话题作文的写作稍有不同:一是我们必须准确地确立话题,否则将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如写2005年高考湖北卷的作文时,必须准确确立好“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这一话题,否则便难以把握好“内”与“外”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二是必须高度重视审题。一般话题作文的审题难度往往较低,而潜话题型话题作文的审题难度相对来说要大一些,它的引导材料或提示语都有可能对话题起限制作用。如2005年高考上海卷的作文,假如我们仅从三个广角镜头归纳出“当今的文化生活”这一话题便匆匆行文的话,便有可能偏题,我们还必须注意提示语――“对当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和辨析,并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从而确定出其话题应为“当今的文化生活与自己的成长”。本道作文题则在材料中对话题进行了限制,即要求我们所写的“声音”必须是能“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声音。
【佳作一】
父亲的笛声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位商业机器公司的部门经理,因工作细节失误,损失了1000万美元。沉重的压力使他忐忑不安,精神不振。几天后,董事长约见了这位部门经理,处理“1000万美元损失”事件。处理出人意料,部门经理既没被开除,也没降职,却委于同等重要的新职位。结果是:这位部门经理因工作出色,几年之后便成为了董事长极好的助手;公司因这部门经理的失误吸取了教训,且用心经营,前景特别看好。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点拨]
这道作文题的命题模式。可能是未来几年不少省市高考作文命题的模子。有人称这种模式的作文为“无话题作文”。
“无话题作文”题的最显著特征是:作文题没有限定“话题”,话题是暗含在“话料”之中。作文前需要依据“话料”,确定好写作的“话题”。一般来说,一段材料,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提炼的话题也不单一。所以,“无话题作文”相对于“话题作文”自由得多,考生自主发挥的空间也大得多。这大概是近年“无话题作文”走俏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个作文题,“话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而成的。考生宜从话料中提炼出一个“话题”,这个时候应注意题干的要求。这道作文题明确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这是确定话题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题目还要求“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这既明确了立意的方式,也暗示了确定“话题”的途径。
话题作文的核心就是“话题”,虽然这类题目比命题作文要宽泛一些,但也不能无边无际,乃至跳出了话题的限制,这样就容易跑野马,放野羊,从而导致偏题,离题。话题作文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1. “话题”是中心,是审题的对象。
2. “背景材料”的作用主要是引出话题,同时对话题起注释和说明的作用。
3. “提示语”的作用主要是启发写作者审题、立意,打开写作思路。
4. “要求”主要为写作明确写作方向。
所以话题作文的审题步骤一般是:审定话题――审准材料――审读提示语――审清要求。下面具体说明之。
一、审定话题
话题作文的审题核心是“话题”本身。作文所给的话题,不论是词语,还是短语,不论是观点型的,还是范围型的,都必有一定的意义。如果话题的意义还未搞懂,写作又从何谈起呢?
编者按:下文是2006年安徽省的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因文章可借鉴性较强,所以推荐给学生朋友们,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本书……
人生经历中,各种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读是面对,读是探索,读是了解,读是感悟,读是品味,读是沟通,读是超越……
请以“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
[写作点拨]
导语:本期“作文PK台”为话题作文“我的一家”。请各位同学积极参与,评选出最佳选手,踊跃参与者奖精美图书一本!
4=1
河北乐亭县王滩初中二(4)班代璐
家,温暖如火,美丽如画。
不管是浪迹天涯的游子,还是纵横沙场的英雄;
也不管是义薄云天的侠客,还是韶华绝代的佳人。
家,永远具有无与伦比的精神感召力;
家,永远是我们最终的归宿和栖身之所。
话题2:对话<?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人在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交际愿望,对话就是一种常用的交际形式,通过对话可以获得新的信息,可以倾诉心曲,还可以获得感情上的呼应。
请以“对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精彩构思]?
(一) 画之恋
从自身经历出发,记叙我和妈妈的一次对话。?
我近来迷恋画画,妈妈偷偷地把我的画笔藏起来,于是我和妈妈有了一场严肃的对话。我坚持画画有益于身心,妈妈则说画画会耽误学习。最后我们达成协议:现在我先努力学习,如果成绩好的话,暑假可以画个够。?
(二) 对话张爱玲
从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情况看,话题作文仍占据重要的地位。预计今后数年内中考作文命题,话题作文将继续保持这个态势。从阅卷老师提供的考生审题的情况看,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对文题缺乏正确、足够的解读,以致偏题、离题,步入话题作文的误区,留给考生永远的遗憾和叹息。下面从材料、提示语、话题、注意事项四方面进行一番解读,希望对广大考生在审题上有所帮助。
一、“材料”的解读
有些省市的作文,在“话题”前面有一段文字材料。考生不要把它看成可有可无的东西,不要认为它与所给的话题没什么关系,一定要认真研读材料的方方面面,理清话题与材料的关系,找到二者的切合点;还要找准材料中的关键词语,因为关键词语往往是命题者下达指令的最主要的载体,找到了它,就找到审题的钥匙,审题就有了依托。例如2005年江苏省盐城市的中考作文题:当你流连祖国的名山大川,徜徉在故乡的小桥流水旁;当你放眼纷繁的社会,关注多彩的人生时;当你倾心人际的交往,置身在丰富的活动中;当你走进灿烂的文学名著,陶醉在精彩的影视作品里……你观察,你思考,你体验,你欣赏。语文就像那“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时时可以学语文,生活就是一本大写的“语文书”!
请以“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为题,写一篇文章。
我们说这则材料与文题的关系非常密切,即“生活就是一本大写的‘语文书’”它把生活与语文的关系进行了精辟的阐述,因此说,要写的内容离不开生活。这则材料的关键词也非常明显,它们分别是“生活”“处处”“时时”“大写”“语文书”等,结合话题可以归纳、概括出写作的范围与立意:“语文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生活的半径有多大,语文的平面就有多大”。
二、“提示语”的解读
一般来说,提示语是命题者试图引导审题可能出现偏差的部分同学走出误区。因此,借提示语揣摩命题人意图是审题的关键。例如2004年宜昌市中考作文试题:蒙迷离,是夜的色彩;暗香幽远,是夜的芬芳;蝉鸣虫吟,是夜的语言;“山明水秀夜来霜”,是夜的诗篇;“嫦娥奔月”,是夜的故事;《春江花月夜》(曲),是夜的旋律;《深山夜图》(图)是夜的画卷……
神秘的夜,充满着浪漫,充满着诗意。可观、可嗅、可听、可品……学校文学社将开展以“夜之韵”为主题的语文活动,上边的文字是这次活动的宣传语。在这个活动中,同学们可以展示语文积累,可以开展阅读欣赏,可以进行文学创作,可以组织艺术交流……那一定会是一段快乐而充实的语文学习经历。请你设想一个或一组你和同学们参加“夜之韵”主题活动的精彩片段,把它记录下来。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曹禺是我国著名的剧作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等。当有人问曹禺近三十年不仅剧本少而且无力作的原因时,曹禺回答说:“在我一生中有两大遗憾。一是建国以来,我的时间越来越多地被写作以外的事情占据了。二是缺乏独立思考。在历次运动中我都没有独立的思考,而是按一种既定的要求去否定别人,也否定自己,结果在精神上完全丧失了自我。这是非常痛苦而可怕的悲剧。”他在临终之前感慨地说:“我真是太听话了。”
曹禺先生的话给了你怎样的联想和启示?请以“听话”为话题,联系现实生活,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诗歌之外自择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加“话题”的作文题。在这类作文题中,材料是话题的由来,话题是材料的概括。材料中的曹禺先生有过年轻时期的辉煌,也有过中年之后的平庸(其实这种情况在郭沫若、茅盾等一批身历两个时代的作家的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根据曹禺先生自己的分析,平庸的原因一是写作之外的杂务缠身,更重要的是缺乏独立思考——“太听话了”。曹禺所谓的“听话”,其实质就是凡事不作独立思考,一切惟上是听,惟命是从,失去了独立的意识和人格。一个人一旦失去独立的人格,失去了自己的思想,就会变得没有主见,人云亦云,被动地随着时代的浪潮沉浮。法国著名哲学家帕斯卡尔曾说过:“人是一株有思想的芦苇。”没有思想,我们便会如同苇草一般随风摇摆。艺术创作是一项需要独立思考的富于创造性的工作,艺术家一旦没有个人的独立思考,一切听命于他人,就算“强挤”出一些“作品”,也往往多是些用以图解某种观念、政策的应时应景之作,毫无生命力。
艺术创造如此,其他各行各业亦然。陈寅恪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仅应当成为文化、教育界人士,而且应成为我们每个人追求的目标。做人有了独立思考,才能够不俯仰随俗,才能够做到独立不羁,才会有独立的人格。中国的学生从小到大常被师长教育的一句话就是“听话”,“听话”从正面来看,意味着不违反纪律,不违背家长老师的意愿,但它的负面效应也是巨大的,因为“听话”很多情况下就意味着顺从、俯首帖耳、唯唯诺诺,在这样的育人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要想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实在太难了。
本文可写成记叙文,以小说的形式、运用对比的手法揭示出“听话”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何得宠,不“听话”者如何碰壁;也可以写“听话”者表面的风光和内心的屈辱,一时的风光和一生的屈辱;当然也可以写“听话”者充斥于我们这个社会所造成的悲剧。
一、话题作文的特点
所谓话题作文,就是出题者确定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写作者据此选材并自拟题目的一种作文形式。这类概念(即话题)有的比较具体,有的比较抽象,前者如“服装”、“广告”、“看病”等话题,后者如“奉献”、“诚信”、“选择”等话题,相比较而言,第一类话题写作难度要小些。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前几年“热”了一时的“供料”作文的一个“变种”,是作文教学考查创新思维的产物。人们之所以看中了话题作文,主要是因为它与命题作文比较而言,有着许多优势,这优势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取材广泛,便于学生抒发真情实感。
话题一定,有关这个话题的信息便纷至沓来。比如说,我们以服装为话题,要记叙,谁没有买过服装?可以写《买衣记》、《好想那件风衣》等;要说明,各校基本上都有校服,上装啥样?下装啥样?冬装啥样?夏装啥样?好写;要议论,从服装反映时代的变化,反映人的观念的更新入手,作者只要凝神敛气地思考一番,不愁无话可说。可见,话题作文便于学生写真事、抒真情。
(二)自由拟题,易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命题作文致命的弱点就是题目呆板、枯燥无味,因为要照顾到大多数,只能出一点毫无生气的题目。而学生根据自己所用的材料自由拟题,既能涌现出一批好题,又锻炼了拟题能力。如,以“生病治病”为话题,我的一个学生写了这样一个题目:《我死过一回》,写自己病危住院,妈妈心急如焚,医生起死回生,这题目起初是吓了我一跳的,它吸引人穷根穷底地往下看,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三)不限文体,便于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有人爱写记叙文,有人爱写议论文。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好的内容需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统一。不限文体,也给学生以自由驰骋的天地。
【中图分类号】G633.34
话题作文选材范围宽广、立意多向发散、文体选择自由,可以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个性、展示才华的舞台。话题作文如何写,结合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来谈几“板斧”:
板斧一:结合实际,分析材料的导向作用。
大多数话题作文,在给出话题之前,总会有一段起提示、限制、导向作用的材料,很多同学在审题时,常常忽略了材料的导向作用,以致写作文时内容没有紧扣话题,甚至游离了话题。例如一次测试中有这样一篇作文:著名电视主持人崔永元有这样一段话,“朋友是这么一批人:是在你困难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人;使你再打扰了人家后不必心存歉意的人;是人家帮助了你之后不必说谢的人;是你在飞黄腾达时对你称呼不变的人;是你身走麦城时不对你另眼看待的人…...”请你以“朋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结果很多同学由于对崔永元的这段话没有认真把握,有的同学写的作文侧重表现自己和朋友的玩乐,朋友某某某的乐于助人、或学习认真踏实、或讲义气等等;有的内容写的是自己和小动物的友情或自己的朋友是铅笔盒等等。其实稍一分析,这段材料的导向是这样的:同学们正处于爱交朋友、朋友众多时期,但这么多朋友肯定良莠不齐。给这段材料的目的是让同学们重新定位“朋友”的内涵,让同学们诠释“真正的友情”,“真正的朋友”。当然构思时既可以正面展开,也可以反面进行。还有一例,说的是一位老人坐在火车靠窗的座位上,火车行驶中,放在窗边的一双新鞋中的一只掉在了窗外,老人略一思索,将剩下的一只也扔了出去,面对别人的疑惑,老人的解释是:我留着一只,不如放弃,放弃了别人有可能捡到一双,就可以穿了。”请以“学会放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稍一分析材料的导向是这样的:同学们不要以为放弃不是一种智慧,其实,“与其抱残守缺,不如果断放弃”,很多时候,比如为了长远的目标,为了他人,为了集体,我们要能够割舍,学会放弃一些东西、目标等,当我们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放弃时,我们将收获巨大。
其实几乎每一次话题作文,都是联系同学们的实际,给同学们做人、处世、学习等方面进行的一次导向教育。是让同学们对一些平时感性的、浅层的认识进行理性思考,集中整理的过程。不仅是对同学们一次文笔的训练,更是对同学们思想认识的一次提升。同学们在应对时,一定要结合自我,认真分析、研究、把握材料,以便心中有数,做到有的放矢。
板斧二:化大为小,写熟悉的内容。
话题作文所给话题,范围涵盖较广,或者说给出的是一个面,如果你写的是面中的好几个点,或者从整个面上泛泛而谈,或者写自己不熟悉的内容,所写作文常常不是大而空、流于空洞,就是胡编乱造,失去真实。要想写好话题作文,首先要善于“化大为小”,要善于在一个大的、宽泛的范围内,“择其熟悉的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自己最熟悉的“某一方面”,“一个点”“一个角度”。这样才能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小”往哪里“小”?就要联系自己,联系实际,从自己熟悉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寻找。在这里,我特别要强调须写熟悉的内容,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和自己的看法。因为只有熟悉的,自己真实的情感和看法才能有话可说。才能写得具体、生动、感人、透彻。记得有一篇以“尊重”为话题的作文,很多同学写的是不熟悉的内容,诸如要尊重少数民族的习惯,要尊重外国友人等等。因为不熟悉,结果写着写着,要么内容空洞,无法展开,要么胡编乱造,不知所云。
三“量体裁衣”拟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