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师环境教育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心与重视,在2006年4月17日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的开幕式上,总理提醒代表: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集中出现。我国每年因沙尘暴造成的损失高达65亿美元。可见,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新的化学课程标准谈到:“化学已发展成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成为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并正在为解决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危机,如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和粮食危机等,做出积极的贡献”。在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中有多个课题介绍了化学与环境知识,那么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教育,在这里谈谈自己的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教师要有渗透环境保护的意识

“思想支配行动”,作为化学教师而言,首先要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意识到化学教学对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这样,咱们才能在化学教学中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化学实验,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它们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又能很好的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因此,在化学实验中渗透环境教育就更生动、更具体、更直接、更有教育意义。如药品取用为什么要按规定用量,没说明用量则取少量,固体药品盖满试管底部,液体药品则取1-2ml,这样既节约药品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再如对用剩药品的处理:为什么不能放回原瓶,不能抛弃,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容器里,其根本原因就是为了防止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危险;硫磺在空气中的燃烧需要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制气体的装置为什么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为什么要对尾气进行处理;以及闻气体的方法;化学试剂的贮存和使用等等。化学实验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环境教育的重要时机,教师必需运用好这环节,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新课标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例如,在讲“我们周围的空气”一单元时,可以给学生讲解空气的污染与治理,沙尘瀑的产生与防治,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讲解如何避免SO2、CO的中毒以及SO2、CO中毒后如何处理;还可以给学生讲解臭氧的作用以及出现臭氧空洞的严重后果等。在讲解“自然界的水”时,淡水资源的危机、水体的污染便可贯穿其中,从全球来看,淡水资源短缺,分布不均,而水污染又在进一步加剧,造成淡水供需矛盾的尖锐;这样能很好的让学生意识到,环境污染给人类造成的极大危害,使之体会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讲解“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知识学习后,可以给学生介绍“温室效应”的形成、事实、危害。在讲解“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时给学生讲解酸雨的形成、空气的污染、温室效应,以及为何要寻找和开发新能源等。在讲解“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时,教育学生为什么要合理开采和利用资源以及废旧电池为何要回收等;在讲解“有机合成材料”时给学生讲解什么是“白色污染”以及如何解决“白色污染”,教育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做保护环境的主人。新晨

作为化学教师要充分利用书本知识,结合身边实际把环境教育穿穿于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前因后果以及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培养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

全文阅读

青少年环境教育

一、国际环境教育的发展

自1972年6月的“斯德哥尔摩会议”到今日,已经经历了40年的环境变迁,人们的认识得到了很大提高,从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到逐渐认识到要有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这主要归功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目前,在很多发达国家,环境教育与本国的教育改革相结合,已经内化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教育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那么,我们国家的青少年环境教育情况如何呢?从20世纪8O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各地中小学在环境知识普及、环境意识提高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学校的环境教育主要还是注重环境知识的传授,而在环境伦理观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比较薄弱。面对国际环境教育的发展,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将环境教育正式纳人中小学课程。这一决策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忧患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发展观,促使他们关心身边的环境问题,积极采取行动,创造可持续的未来。

二、国内环保形势的严峻

由于人口众多、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快以及以往一些政策上的问题,我国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十分突出,环境保护的形势十分严峻。这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日益严重,荒漠化土地不断扩大,森林被砍伐和植被被破坏,草地“三化”(退化、沙化和碱化)不断加剧,生物物种灭绝在加速,水体污染在加剧,大气污染严重,城市噪音扰民,城市生活垃圾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放射性污染与电磁辐射等等。可以说,现在我国是以最严峻的生态环境,供养着最大规模的人口,这对我国的环境保护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非常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决定了青少年环境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

三、青少年环境教育的实施

(一)营造氛围,美化校园

进行环境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各级学校应积极进行校园环境改造,把校园与文化、环境与艺术作为校园建设的主题,使青少年置身于舒适、洁净、优美的环境之中,自然而然地诱发他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例如,校园内有花有草,修建名人园、浮雕壁画;悬挂树立讲究卫生、爱护花草等内容的提示牌等;学校的走廊、楼梯口悬挂学生的环保手抄报、环保绘画作品等;班级内开设绿色植物角、卫生角等。学校要尽量利用青少年的活动空间营造一种浓厚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课堂教学是环境教育的主渠道

全文阅读

环境教育总结

环境教育总结杜行中心小学位于市重点开发的浦江镇中心,占地面积17134平方米,现有26个教学班,1360多名学生,130余名教职工,学校绿化面积1890平方米,可绿化率达到100%,校园环境优美,整洁,是区科技,体育特色学校。一.领导重视,统一思想。杜行中心小学以生物百项科技活动为抓手,加大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力度,促进学校科技教育的深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激情。在生物百项科技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在科技教育不断深入的过程中,环境教育也得到不断加强。学校领导重视环境教育,切实将环境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计划,由学校分管副校长带头,结合科技教师及班主任老师,定期研究环境教育工作。对于环境教育中的各项活动,均制定活动计划,组织人力、物力,对于活动结果进行认真总结,奖励有成绩的教师与学生。二.课堂环境教育。学校充分利用升旗仪式、午会、中队会等,由领导和老师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利用广播、讲座、黑板报、倡议书、征文等形式进行定期宣传。在学校的文艺演出中,我们也有表现环境教育的小品参与,学校还专门安排了每周的课外兴趣活动课,使学生能从多方面、立体的接受环境教育。三.课外环境教育。我校的课外环境教育主要由宣传、研究、竞赛三部分组成。1.宣传。学校科技组与大队部,积极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生物多样性保护日等纪念日,大规模进行宣传,组织活动。学校还成立环保小服务队,利用课余在学校、社区进行宣传,清理污源,进行实践活动。对于上级组织的环境教育活动积极参加。通过各种宣传,使爱护绿化、保护生物、收集废电池等意识深入人心,养成习惯。2.研究。学校成立班、校两级环保兴趣小组,结合学校的实际,所处的环境,积极进行农村科普调查和小课题研究。近年来,生物方面的有《刺蛾茧的分布调查研究》、《米象的研究》、《召楼地区野菜资源调查》等,环保方面的有《沈杜公路两旁行道树死亡原因调查》、《姚家浜水质调查》、《农村柴草资源利用调查》等。3.竞赛。近年来,我校在生物、环保积极宣传的基础上,组织师生参加全国、市、区各级各类生物、环保的科技竞赛,有生物小论文、环保征文、拯救濒危野生动物、“小时珍”辩时植物、水仙球知识与技能、叶画、校园植物等等。四.环境教育效果。通过教育活动,我校师生均能掌握一定的环境保护知识,有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连续几年,我校被评为上海市生物与环境活动先进学校。2000年暑期的区环保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中,我校又被评为活动先进学校。我校的环保小品在区科技节演出,获得一致好评。两年来,我校师生通过努力,在各级各类生物、环保竞赛中获得团体奖6个、个人奖60多人次、各种小课题获奖4的。五.争创绿色学校。对照绿色学校的标准,我们不断进取,虽然已取得一些成绩,但我们工作做得还不够,与上级的要求,与兄弟学校相比,我们的工作存在差距,不管我们学校是否评上绿色学校,我们都将一如既往,继续努力工作,使“绿色教育”在学校开花结果。 杜行中心小学2002年4月27日

全文阅读

英国正规教育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这一术语是1920年苏格兰植物学家PatrickGeddes(1854—1933)首次将“环境”与“教育”两词并列使用后才出现的。而国际上则是在1948年巴黎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正式使用它的。英国是世界上环境教育工作开展得比较成功的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之一。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伦敦的烟雾事件是世界上著名的公害事件之一。伦敦是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大城市,处在泰晤士河下游的开阔河谷中。1952年12月正值寒冬季节,气温很低,潮湿的空气压在伦敦上空,成千上万个烟囱向空中喷吐大量黑烟,尘粒浓度为平时的10倍,二氧化硫浓度为平时的6倍,烟雾中的三氧化二铁使二氧化硫氧化,产生硫酸泡沫,凝结在烟尘上形成酸雾。全市4天中死亡4000余人,以后的两个月中,相继又有8000人死亡。此后的1957年和1962年伦敦又发生烟雾事件,经过对比才查清烟雾发生的原因,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高度重视。因此英国也是世界上开展环境教育较早的国家之一。

一、英国环境教育的开始与发展

“环境教育”一词在英国第一次使用并受到重视是始于1965年,其标志是英国高等学校的研究领域开始涉及环境教育研究,凯尔大学举行了一次会议,内容是考察乡村的环境保护及其有关的教育问题,这次会议促成了1968年英国环境教育协会的成立;到了1971年,学校委员会的“5—13岁环境学习项目”公布,环境教育开始走入初级与高级中学的教学中,并且英国各个学校的董事会开始陆续将它正式地列为学校规划实施项目的一部分,由此标志着环境教育开始在英国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取得一定的地位。此后,英国《国家课程》又明文规定,环境教育应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必修课存在,使环境教育在英国正规教育中取得了稳定的一席之地。

国际上进行的一些活动与会议,对英国环境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1975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在贝尔格莱德召开会议,并制定了《贝尔格莱德──环境教育的全球框架》,随后1977年在原苏联第比利斯举行的国际会议,促使英国正规教育中环境教育的体系逐步成形,进而走向完善。1990年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出版《环境教育》课程指南。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及《21世纪议程》的制定,则进一步将英国环境教育在内容充实方面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该会中将环境与发展相联系,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指出在学校中实施环境教育是件重要的事情,这使英国进一步认识到必须对年轻人进行环境方面的教育,并对成年人进行环境方面的再教育,通过环境教育告诉他们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如何才能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工作中并起到自己应有的作用。1995年在国际可持续发展教育形势的影响下,英国教育部和环境部联合举办环境教育大会,环境教育日渐成熟。

二、英国环境教育的内涵

环境教育在英国的全部内涵主要体现在: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或通过环境教育,以及为了环境的教育。

“关于环境的教育”是指,教给学生环境方面的基本知识,对这些知识的习得与理解都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环境欣赏的态度,从而使他们愿意去关心和保护环境。为此,只将眼光停留在对环境中一些过程和事实材料的介绍这种水平上是不够的,将眼光只放在人类对环境造成的负面效应的批评上也是不够的,还应该提供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环境的积极态度的知识。

全文阅读

正规教育环境教育

一、英国环境教育的开始与发展

“环境教育”一词在英国第一次使用并受到重视是始于1965年,其标志是英国高等学校的研究领域开始涉及环境教育研究,凯尔大学举行了一次会议,内容是考察乡村的环境保护及其有关的教育问题,这次会议促成了1968年英国环境教育协会的成立;到了1971年,学校委员会的“5—13岁环境学习项目”公布,环境教育开始走入初级与高级中学的教学中,并且英国各个学校的董事会开始陆续将它正式地列为学校规划实施项目的一部分,由此标志着环境教育开始在英国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取得一定的地位。此后,英国《国家课程》又明文规定,环境教育应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必修课存在,使环境教育在英国正规教育中取得了稳定的一席之地。

国际上进行的一些活动与会议,对英国环境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1975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在贝尔格莱德召开会议,并制定了《贝尔格莱德──环境教育的全球框架》,随后1977年在原苏联第比利斯举行的国际会议,促使英国正规教育中环境教育的体系逐步成形,进而走向完善。1990年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出版《环境教育》课程指南。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及《21世纪议程》的制定,则进一步将英国环境教育在内容充实方面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该会中将环境与发展相联系,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指出在学校中实施环境教育是件重要的事情,这使英国进一步认识到必须对年轻人进行环境方面的教育,并对成年人进行环境方面的再教育,通过环境教育告诉他们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如何才能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工作中并起到自己应有的作用。1995年在国际可持续发展教育形势的影响下,英国教育部和环境部联合举办环境教育大会,环境教育日渐成熟。

二、英国环境教育的内涵

环境教育在英国的全部内涵主要体现在: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或通过环境教育,以及为了环境的教育。

“关于环境的教育”是指,教给学生环境方面的基本知识,对这些知识的习得与理解都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环境欣赏的态度,从而使他们愿意去关心和保护环境。为此,只将眼光停留在对环境中一些过程和事实材料的介绍这种水平上是不够的,将眼光只放在人类对环境造成的负面效应的批评上也是不够的,还应该提供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环境的积极态度的知识。

为了达到“关于环境的教育”所要实现的知识目标,必须“在环境中或通过环境”将环境作为学习的资源来实施这种知识教学。即学生必须参与到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的环境活动中,参与到环境规划与环境活动的实施中。只有通过实际的参与,学生才能真正学习到关于环境的知识。可以这样描述一下学生在环境教育中的学习情况:“我听说了,但是我忘记了”;“我看到了,于是记住了”;“我做了,因而我理解了”。这种实际参与、实际做的过程,才是正规教育中保证环境教育取得成效的最重要的形式。

“为了环境的教育”所强调的是,在参与环境活动和当地建设的工作中,通过鼓励和引导学生探索个人与环境及个人与环境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他们学习到对于环境负责任的态度和价值观。只有通过这种参与方式的学习,学生才能体会并理解,小规模范围内制定的决策是如何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理解这一点,对于地球上的所有公民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个国家的决策往往会影响到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利益。学生参与到这种环境教育的活动,会有利于自己形成一套对于环境的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有助于人们终身参与到可持续发展活动中,并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全文阅读

从净化自然环境到优化教育教学环境

从净化自然环境到优化教育教学环境

进入2013年,大半个中国持续的雾霾天气,让人们切身感受到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威胁。一时间,雾霾、pm2.5“爆表”、空气质量改善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享受现代物质文明不能以牺牲环境和健康为代价,开始反省过往的经济增长模式,声讨引发雾霾的元凶。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

浓重的雾霾也唤起了人们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为减少空气污染身体力行。据统计,今年春节,烟花爆竹的燃放数量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有所改善。这从变少的鞭炮声中能明显地感受得到。

与自然环境同样重要的是社会环境。对学生而言,则是教育环境和学习环境。荀子《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可见,学生的成长更多取决于家长和教师为其营造的教育环境。它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学生的人格、品行和价值观念。

在数字化时代,现代信息技术赋予教育环境和学习环境以新的意义。一方面,信息技术缔造了一个与现实世界分界越来越不明显的虚拟世界,网络成为学生们社交和娱乐的“天堂”,但这也为家长和教师带来了忧虑和困扰。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也能够营造出一种记录学习过程、识别学习情景、感知学习物理环境、联结学习社区的智慧学习环境,为学生轻松、投入、有效的学习带来了无限可能。

如今,已有学者致力于智慧学习环境的构筑,以优化教学环境,重塑校园学习生态。本期,我们关注了学生在虚拟环境下的生活状态以及

学者们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习环境的尝试与努力。

本期策划《现实呼唤变革——聚焦“数字原住民”的网络生活方式》对《2012年度北京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中的重要数据和结论进行了摘编和解读,以便读者对北京市乃至全国中小学生的网络生活方式有全面、客观的认识,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从而可以有目的地改善家庭、学校、社会与网络共同构筑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健康上网。《未来课堂:多屏学习空间》则通过对教室中多屏幕的合理配置与使用,营造一种智慧学习环境,以有效支持学生的个体学习和社会化学习。

全文阅读

教育就是环境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也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努力。我们只有给学生创建一个全方位的良好的受教育的环境,学生才能够学得更好。我们可以从三方面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即校园环境,班级环境,家庭环境。

一、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校园环境具有和谐性与教育性一直是我们校园环境建设所追求的目标,为此,我们坚持校园环境的精细管理,努力实现校园的净化、美化,突出校园教育功能。

1、在校园环境管理上实现净化与美化

在“净化”校园工作中,我们始终以“地上无纸屑、墙上无污迹、物品无划痕、卫生无死角”为管理目标.在实现校园净化过程中,我们一方面注重卫生教育,让学生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一方面通过值周检查评比,激励各班学生做好卫生清扫、保持工作。

在净化校园的基础上,我们还格外注重美化校园,我们知道,“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可以装饰我们美丽的外表,一个优雅、舒适的环境可以陶冶我们的高尚情操。”在这方面,我们一是努力让花草布满学校,让生机充满校园;二是美化校园墙壁,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三是让教室温馨起来、美起来。就校园花草的种植布置来讲,我们的目的不仅在于绿化美化校园,更重要的是把着眼点放在育人上:培养学生审美情趣,让学生增长知识,让学生承担起一份绿化美化校园的责任。

2、在校园环境建设上强化主题教育功能

实现环境育人是我们校园环境建设的目的所在,为此,我们以“五爱”教育、法制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展示国家教育方针、革命传统教育内容、荣辱观教育内容等等,使德育主体突出,让学生耳濡目染,接受教育。

全文阅读

环境教育论文:环境教学问题响应思考

本文作者:邢晨 耿瑞丹 李厚君 单位:哈尔滨市环境宣教信息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哈尔滨市环境宣教信息中心

环境教育按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可分为普通环境教育和专业环境教育两类。普通的环境教育课程是小学到高中的环境教育课程以及大学非环境专业的课程,这主要是培养大众对环境的整体认识和初步了解,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环境破坏的后果。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普通教育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等方面都做了严谨详细地研究。国家很重视普通的环境教育,因为它的受众比较广泛,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环境,可以培养更多的人的环境意识,这对保护环境是相当重要的一点。国家教委于1992年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该计划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环境教育作出了具体规定,即“要使学生懂得有关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基本国策。(杨帆,1998)

小学环境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认识环境、热爱环境、自觉地保护环境的意识,获得一些浅显的环境知识和环保技能,初步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增强环境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等。中学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环境的复杂结构、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使学生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等。(转自:杨龙海,2001)我国中小学的环境教育正在步入正轨,在努力加强环境意识的培养和环境知识的普及。环境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我国目前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有些学校一改环境教育渗透在其他学科的做法,环境教育单独设课,这足以体现环境教育在中小学已经占到了很重要的地位。例如小学的《环境与卫生》,初中的《环境保护常识》等,高中的《环境保护》、《STS课程》、《环境调查》、《环境科学实验手册》大学的环境通识教育是培养在校大学生的环境素养,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活动上都较中小学的环境教育高了一个层次。大学生是即将走向社会的特殊群体,是未来的管理者、经营者和实施者,对大学生进行环境通识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普通环境教育是鉴于全民的环境素质整体不高而实施的,是在社会上普及环境知识,传播环境理念,从而提高全民的环境素养,减少环境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发生了再去治理。对人类环境素养的培养,环境教育是最好的方式,比政府部门和环境机构的效果都要好。环境教育就是针对环境问题而发展起来的,环境教育的实施也要找准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目前环境问题的产生人为因素占了很大比重,这就需要对人的意识进行优化,培养人类的环境意识。有人说,环境的污染首先是人类意识的污染。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意识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重要作用,环境教育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培养人类保护环境的意识,正确认识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从理论上来讲,也就是从理想角度出发,环境教育能优化人类的环境思想,让人类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危害,从而更好的保护环境,甚至杜绝环境问题的发生。但是现实社会中人类出于不同的动机和目的无休止的破坏环境,使得环境问题急剧的扩大化,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环境教育的干预。环境教育试图寻找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宗旨,这是任何一个集团或组织都无法超越的利益,成为全人类改变现实环境问题的有力也是有效的工具。

专业的环境教育受众人群数量比较少,但是都是环境专业人员,它对环境问题的响应也是至关重要的。对环境法问题的解决,两个方面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是对人类环境素养的培养,另一个就是培养人类治理环境问题的能力。而培养人类治理环境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就需要专业环境教育的开展,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国家环保总局宣教司指出专业教育的主要对象是环保专业的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和高等院校的学生。主要任务是有计划地培养环保科技和管理人才。我国的环境教育已有20多年的历史,专业设置和结构体系都趋势于合理,基本上满足了国家经济建设对环保人才的需求。

目前,全国共有14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环境专业,有206个本科专业点,223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39个专业,77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后流动站,另处还有200多所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中开设。针对目前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高校开设的专业环境教育课程主要有: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原理、种群生态与生态系统分析、环境工程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等等。专业环境教育的业务要求就是学习环境学的基础知识、一定的科学研究是实验能力;运用工程技术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判断环境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寻找污染源等能力。这些能力是在普通环境教育学中学不到的,也是两类环境教育之间的区别。

环境教育是随着环境问题的产生发展起来的,环境教育是反映环境问题的。环境教育的发展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环境教育从教育目的和内容上分为普通环境教育和专业环境教育,这两类环境教育针对出现的环境问题有不同的任务。环境问题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即环境意识和技术。环境教育迎合了这两个方面的要求,普通环境教育在大多数人中普及环境基础知识和环境意识;专业环境教育从技术层面出发培养专业的环境治理和管理能力。从这两个方面看,环境教育在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是必要的、有效的方法。环境教育面对环境问题所做出的响应就是培养人类的环境意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一方面预防环境问题的产生,另一方面就是对已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治理。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环境教育也应该紧跟环境问题的发展,联系当今现实,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一个和谐的地球。

全文阅读

环境教育儿童

【摘要】在蒙台梭利教育中十分重视环境对于儿童的教育作用,她提到“在我们的学校中,环境教育儿童。”儿童需要适当的环境才能正常地发展和完善其人格。她设计了适合儿童活动需要的“工作材料”.这些材料的大小、重量以及形状都依儿童的特点而设计,使儿童能按照自己的方式、自己的学习节奏自由选择、反复操作。它使儿童通过适合其身心特点和能力需要的环境了解自然、了解人类文明、建构自我。然而,大多数儿童在一般情况下并不能幸运的生活在适当的环境中。儿童天性亲近自然,但是,伴随着文明的发展,自然却距离儿童越来越远了。他们生活在以成人为本位的世界中。作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去为幼儿提供一个适当环境,这个环境是“有准备的环境”,其意义并不仅是环境,而且是儿童不久将要面临未来世界及一切文化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有准备的环境 ; 预备环境 ; 教师 ;儿童

1 什么是有准备的环境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内在潜能是在环境的刺激帮助下发展起来的,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她指出,旧的教育只包括教师和儿童二个因素,对于环境并不重视.新的教育应当包括教师,环境和儿童三个因素,三者之间都应发挥作用。这个环境之所以必须是有"准备的环境",是因为现代人的生活环境极其复杂,许多地方对儿童并不适宜。一个孩子出生后要适应这样的世界,取得经验,就需要成人的帮助。为此,必须在成人和儿童的世界之间建立一座"桥梁"。所谓"有准备的环境"就是要起这样一种桥梁的作用,其目的是使成人的世界适合儿童的发展。由此可见,蒙台梭利所谓的"有准备的环境"就是一个符合儿童需要的真实环境,是一个供给儿童身心发展所需之活动联系的环境,是一个充满自由,爱,营养,快乐和便利的环境。

2 如何为儿童预备环境

对儿童而言,成人的环境与他们的环境在大小及步调上相差悬殊。因此儿童在活动时须时时依赖成人协助。但是,儿童一直依赖成人的协助便无法完成应有的成长,不能支配自己的生活、教育自己、锻炼自己。如果没有理想的环境,儿童就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能力,这样永远无法脱离成人而独立。因此,蒙台梭利早教之家根据儿童六岁以前的敏感期和吸收性心智,创设一个以儿童为本位的环境,让儿童自己生活。这样的环境应具备以下几点:

2.1 秩序。

秩序感是儿童内在发展的一种需要,儿童的秩序感以两岁为高峰,其后的数年间,儿童的秩序是极特殊的。这个时期秩序感与儿童的关系就像鱼和水、房子与地基。事实上,儿童会以秩序感为中心,运用智慧进行区分、类比的操作,将周围的事物加以内化。要是没有秩序的话,一切事物将产生混乱,儿童会因而失去方向感,儿童如果长期生活在一个混乱无序的环境中就会感觉很烦躁,做事情也会变得很无序,会没有安全感,处于比较烦躁的状态,长期以往会影响其人格的形成。所以,秩序必须存在于有准备的环境中的每一部分。

全文阅读

卢卡斯环境教育理论在英国环境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英美等国的一些学者的环境教育实践及其对环境教育的探索,对当今世界环境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卢卡斯的环境教育模式对英国的环境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论述了卢卡斯环境教育在英国环境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环境教育;卢卡斯;应用

中图分类号:G40-05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0-0151-02

长期以来,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大自然一直被作为人类“征服”和“统治”的对象,因而不断遭到人类的改造与破坏。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各种技术的广泛应用,本来已经问题重重又“雪上加霜”。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人们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历史与现实表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和谐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普及生态环境知识,提高公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良好的环境道德素养。个人的环境意识培养需要长期的教化和积淀,所以,环境教育迫在眉睫,建立科学的环境教育理论体系是其中及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揭示环境教育的本质,使环境教育朝着正确的理论和方向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英国的学术界开始对环境教育理论进行探索。卢卡斯对环境教育理论做了全面的阐述。

一、卢卡斯环境教育的形成及发展

196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组织了一次生物圈会议,会议呼吁发展各级教育中与环境学习相关的课程资料,促进技术训练,激发全球环境意识。并且倡导在世界各国建立国家环境教育的协调机构,这次会议“也许是第一次世界环境教育的意识得以呈现”。

1.环境教育的理论基础。卢梭的自然教育和英国的自然学习是卢卡斯环境教育的萌芽。卢梭将人类的教育来源划分为三类:或授之于自然、或授之于事物、或授之于人。授之于自然与环境教育理论有一定关联性,卢梭提出儿童作为自然中的一种生物,应该按照他们的自然天性来生活,而不应该违背他们的自然天性。人们与具体事物接触的必然结果就是他们的行为能够立刻得到回应。

2.卢卡斯环境教育理念。现任英国伦敦大学英王学院院长的卢卡斯教授,1972年从环境与环境教育中提出著名的环境教育模式——“卢卡斯环境教育模式”。他把环境教育归结为“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他指出其中任何两者或三者的结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环境教育。其中,关于环境的教育是通过一些环境主题,如气候、土壤、水、动植物、工业化等,发展学生对环境的认识以及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为了环境的教育是环境教育理论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教会学生在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利益和不同文化观点的事实基础上寻求环境问题的解决办法,即要发展他们的价值观与态度的行为模式,从而在根本上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