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磺胺类药物

磺胺类药物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服用磺胺类药物六注意

磺胺类药物是最早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目前虽然在临床上已被许多新型抗生素药物所取代,但由于磺胺类药物对某些感染性疾病(如流脑、鼠疫)有较好的疗效,且有使用方便、性质稳定、价格低廉等优点,故在抗感染的药物中仍占一定地位。在服用磺胺类药物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合理用药。

严格掌握适应症 磺胺药的主要适应症是流脑、菌痢、肠炎及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所致的各种感染,可用于预防流脑和风湿热。但对病毒性疾病和上呼吸道感染等无效。原因不明的发热也不能服用磺胺药,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同时,磺胺药容易产生耐药性,一旦耐药性产生,所有的磺胺药都会失效,这时要迅速更换使用其他抗菌药物。

用药剂量有讲究 使用磺胺药物首剂应加倍,以达到迅速抑菌的目的,然后使用维持量(即正常量),待症状消失后,最后给予2~3次最小量,以保持较长时间的药效,防止细菌反弹。用药期间切记不可任意加大用药剂量、增加用药次数或延长疗程,以防药物蓄积中毒。

药物搭配要合理 磺胺类药物的代谢产物乙酰磺胺在偏酸的尿液中溶解度较低,易析出结晶,而在碱性环境下溶解度却升高。因此,在长时间或大剂量服用磺胺类药物时,病人除多喝水外,还可以加等量的碳酸氢钠(小苏打)同服,用于碱化尿液,提高乙酰磺胺在尿液中的溶解度,增加乙酰磺胺的排泄量,减少结晶尿的形成。磺胺类药物不宜与酸性药物同服,复方增效磺胺制剂不能与青霉素、四环素类、碳酸氢钠、氯化钙、氯丙嗪、维生素c、维生素B。、复方氯化钠溶液等配伍,须单独使用,以免影响效果。

注意警惕副作用 磺胺类药物易引起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周围血象变化;肝脏受损害者可引起黄疸、肝功能减退,严重者可发生肝坏死,用药期间需定期测定肝功能,肝、肾病患者应避免使用本类药物;磺胺药物可使少数病人出现头晕、头痛、乏力、萎靡和失眠等精神症状,因此,在用药期间不应从事高空作业和驾驶;过敏反应多见,并可表现为严重的渗出性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等。

用药细节不可忽视 为增加药物在尿中的溶解度,须同时服用小苏打片,使尿呈碱性;同时病人要多喝水,保持每天尿量不少于1.5升,以增加尿量,降低尿中药物浓度,否则容易在肾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等处析出结晶,对肾脏产生机械性刺激,甚至造成肾损害。磺胺类药物不宜空腹服用,饭后或用米汤吞服可减轻其刺激作用。

注意用药禁忌症 有磺胺药物过敏者、巨幼细胞贫血患者应禁止使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当避免使用。不足两个月的婴儿也属于绝对禁用范围。老年患者应当避免使用,如确有指征,须权衡利弊后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全文阅读

磺胺类药物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磺胺类药物由于起效相对较慢,不良反应发生案例较多,随着新型抗生素的开发,已逐步被其他类型抗菌药物所取代

磺胺类药物基本化学结构为“对氨基苯磺酰胺”,为人工合成的广谱、慢效抑菌剂。由于其使用方便、性质稳定、价格低廉,在临床治疗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尤其在基层医院、农村使用较为广泛。

本文主要就磺胺类药物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进行介绍。

应用磺胺类药物的注意事项

适应证 当全身应用时,由于其在尿中药物浓度较高,可适用于大肠埃希菌等敏感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急性单纯性尿路感染。急性单纯性上、下尿路感染的病原菌>80%为大肠埃希菌,可选用磺胺类药物治疗,代表性药物为复方磺胺甲f唑(由磺胺甲f唑与甲氧苄啶按5:1构成)。复杂性尿路感染不建议使用。

使用剂量,首剂加倍 磺胺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拮抗对氨基苯甲酸(PABA),与二氢叶酸合成酶的结合,使细菌不能合成二氢叶酸,从而导致细菌生长受阻而产生抑菌作用。而PABA与二氢叶酸合成酶的亲和力较高,所以首次应加倍服用,以达到迅速抑菌的目的,然后使用维持量(即正常量),待症状消失后,最后给予2~3次最小量,以保持较长时间的药效,防止细菌反弹。

禁用人群 新生儿及

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应避免使用以下药品:磺酰脲类降糖药(如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吲达帕胺、丙磺舒、氨苯砜、氢氯噻嗪、碳酸酐酶抑制剂(如乙酰唑胺)、环氧化酶-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柳氮磺吡啶等。

全文阅读

畜禽养殖磺胺类药物运用

磺胺类药是上世纪30年现的能有效防治全身性细菌性感染的一类化学治疗药物。磺胺类药物(ulfonamides,SAs)是指具有对氨基苯磺酰胺结构的一类药物的总称,是一类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化学治疗药物。在临床上现已大部分被抗生素及喹诺酮类药取代,但由于磺胺类药物有对某些感染性疾病(如流脑、鼠疫)具有疗效良好、使用方便、性质稳定、价格低廉等优点,故在抗感染的药物中仍占一定地位。但近年来发展较缓慢,磺胺类药物与磺胺增效剂甲氧苄啶合用,使疗效明显增强,抗菌范围增大。

1磺胺类药物的作用

磺胺类药物抗菌谱较广,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和某些革兰阴性菌有抑制作用。磺胺类药物是通过抑制细菌叶酸代谢而呈现抑菌作用的。因对磺胺类药物敏感的细菌不能利用环境中的叶酸,需要菌体内通过对氨苯甲酸(PABA)等物质在二氢叶酸合成酶的催化下,合成二氢叶酸,而磺胺类药物的基本化学结构与PABA相似,可与细菌体内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妨碍二氢叶酸的合成,最终影响细菌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了细菌的生长繁殖。细菌对磺胺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尤其在用量不足时更易发生,磺胺类药物之间有交叉耐药性。

2磺胺类药物的应用

磺胺类药物具有较广的抗菌谱,而且疗效确切,性质稳定,使用简便,价格便宜,便于长期保存,当前是仅次于抗生素的一大类抗菌药物。特别是高效、长效、广谱的新型磺胺和抗菌增效剂合成以后,使磺胺类药物临床应用有了新的广阔前景。为了更好地应用磺胺类药物,应做到以下几点:

2.1正确掌握用药剂量。首次用药量或第1天用量要加倍,以后的用量为维持量。拌料一定要均匀,对急性病例也可以用针剂注射给药。

2.2注意交叉耐药性。细菌对磺胺类药物有交叉耐药性,如使用某一种磺胺药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后,不要用其他磺胺类药,而应使用抗生素或其他化学合成抗菌药,以免延误病情,增加用药成本。

2.3用药期间应充足饮水。用药期间必须供给充足的饮水,以防止析出磺胺结晶而损害肾脏。

全文阅读

肉种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诊治

某场饲养8000套肉种鸡,饲养至8周龄出现死亡,经检测诊断为磺胺类药物使用不当引起的中毒,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 某场饲养的8000套AA+肉种鸡,采用“两高一低”方式饲养,母鸡在棚架上饲养,而公鸡在中间地面饲养。母鸡使用料线饲喂,水线饮水;公鸡使用料桶饲喂,用普拉松饮水器供水。公鸡8周龄时出现死亡,日死20余只,经解剖病死鸡确诊为球虫病,即按治疗量用地克珠利饮水6天,紧接着又用磺胺六甲嘧啶拌料6天,死亡有增无减。

2. 临床症状 病鸡表现羽毛松乱,腹泻,鸡冠苍白,精神沉郁,扎堆,蹲伏不能站立,采食量减少而饮水量增加,重症者出现痉挛或麻痹等神经症状。

3. 剖检病变 剖检可见病鸡皮肤、肌肉、内脏出血,斑状出血,脑膜充血水肿,肠道黏膜和腺胃、肌胃黏膜有出血点,个别肌胃角质层下出血,肾脏明显肿大,输尿管增粗并充满白色的尿酸盐,肝脏肿大呈紫红色,胆囊充满胆汁。

4. 实验室分析 ①抗体检测。取病鸡血清进行新城疫和禽流感抗体检测,抗体水平正常。②细菌培养。将病料接种到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培养,未见异常。

5.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分析,确诊为肉种鸡磺胺类药物中毒。

6. 治疗 ①立即停用引起病变的磺胺类药物。②在饮用水中加入1%小苏打和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B1),促进药物排泄和提高解毒效果。③按10%的比例在饲料中添加葡萄糖粉,连用7天,同时每千克饲料中加入5毫克维生素K3,连用7天。采取上述措施后,发病死亡明显减少,5天后病情得到控制。

7. 讨论 禽类对磺胺类药物较为敏感,幼禽采食含0.25%~1.5%磺胺嘧啶的饲料或口服0.5克磺胺类药物,即表现中毒症状。如用药剂量太大或连续用药超过7天,会引起急性中毒。因此,实际生产中应严格控制磺胺类药物剂量,正确掌握疗程,一般不超过5天,对幼禽和产蛋禽应少用或禁用磺胺类药物,以取得较好的生产成绩。

全文阅读

磺胺类药物致严重肝肾损害1例报道

泻立停,即颠茄磺苄啶片,为复方制剂,含活性成份磺胺甲恶唑(SMZ)、甲氧苄啶(TMP)、颠茄流浸膏。常用于治疗痢疾杆菌引起的慢性菌痢和其他敏感致病菌引起的肠炎等。具有高效、速效、疗效稳定,经济方便等优点,但对SMZ和TMP过敏者禁用,现将1例严重药物性肝肾损害病例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65岁,主因进食不洁饮食后出现呕吐腹痛腹泻2天尿少1天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天因进食不洁饮食后出现呕吐腹痛腹泻,呕吐为非喷射性,共4次,为胃内容物,大便为黄褐色水样便,数次/日。自行购买止泻药“泻立停”口服,症状无明显好转,并出现皮疹、尿少,即到医院就诊,以“急性胃肠炎”收住院治疗。平素体健,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肾疾病病史,既往有磺胺类药物过敏史。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饮食欠佳,无胸闷心悸,无发热。查体:神志清楚,查体配合。体温36.4℃,脉搏96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6/84mmHg。双前臂大片状暗紫红色斑。颜面部及球结膜轻度水肿,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光反灵敏。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音有力,心率96次/分,律齐,各瓣膜未闻及异常心音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肝区、脾区无叩痛,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存在。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9.49×109/L,中性粒细胞0.79,血红蛋白136.6 g/L,血小板116×109/L;血清钾4.6 mmol/L,血清钠124mmol/L,血清氯95mmol/L;乳酸脱氢酶659U/L,谷丙转氨酶1831.7U/L,谷草转氨酶2865.3U/L,直接胆红素5.0 umol/L,总胆红素8.49 umol/L;尿素氮19.6 mmol/L,肌酐462 umol/L。肾脏彩超:双肾形态、大小正常,被膜完整,双肾实质回声增强,符合肾实质改变。入院诊断: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肝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 低钠血症,急性胃肠炎。急诊行床旁持续作者单位:075000 河北 1 张家口教育学院 2251医院急诊科 3251医院麻醉科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给予抗感染、补液促进药物排泄、碱化尿液、保肝降酶、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预防并发症等对症支持治疗。2周后转氨酶逐渐降至正常,谷丙转氨酶31 U/L,谷草转氨酶17 U/L,间断行CRRT及大剂量速尿200mg/日治疗下逐渐有尿液排出,行肾脏穿刺活组织检查诊断为: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加用皮质激素及上述综合治疗后患者病情逐渐好转,1月后尿量及肾功能恢复正常,康复出院。

2 讨论

磺胺类药物是最早应用于防治全身性感染的合成抑菌药,如今由于各种高效、低毒的抗生素及氟喹诺酮类药物的陆续出现,磺胺类药物的应用已渐趋减少。本药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与剂量有关)及结晶尿、血尿,偶见有皮疹、药物热及白细胞减少。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或者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进而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1]。肝脏损害如黄疸及其他反应的发生,一般于用药后1周左右、不迟于停药后1个月,服药时间、药物剂量与肝损害程度密切相关[2]。本例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肝功能不全的情况极其少见,应引起临床重视,尤其是有磺胺药物过敏史者更应避免再次使用该类药物,临床医师在应用该类药物时一定要询问患者过敏史。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224~2225

[2] 伦新强.复方磺胺甲唑不良反应267例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04,13(3):139~140

全文阅读

磺胺类药物及其增效剂的临床使用价值

磺胺类药物抗菌谱广,对多种革兰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而且应用范围较广,在临床上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常用的有:作用于全身的磺胺嘧啶(SD)及磺胺甲基异恶唑(SMZ)等;作用于肠道的磺胺脒(SG)及肽磺噻唑(PST)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柳氮磺吡啶;外用的磺胺醋酰钠(SC)、磺胺嘧啶银(SD-Ag)及磺胺米隆等。该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比较弱,但作为广谱抗菌药,有其应用价值。由于它可产生明显的肾毒性(老年患者尤甚)及骨髓抑制、皮疹等,故目前作用于全身的复方制剂只有复方新诺明(SMZ+TMP)、增效联磺(SD+SMZ+MP)还广泛用于临床。二者的半衰期是SD17小时,SMZ为11小时,故二者都只须1日服用2次,短期服药时只须多饮水即可。服药时间超过3天或流脑治疗需加量服药时,则应伴服碳酸氢钠,以利安全。如重症流脑需输注SD时,稀释液应采用生理盐水,稀释量应<200ml,以便在2小时内输完,以免在空气影响下析出SD结晶。

磺胺类药物的应用

用于全身感染的磺胺药,口服后迅速在小肠上段被吸收,一般经2~4小时血中浓度达到高峰,长效磺胺较慢,为4~6小时左右。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药,口服难以吸收,在肠道内保持较高浓度而发挥抑菌作用。

细菌对磺胺药较易产生抗药性,当剂量、疗程不足时更易发生。其中以葡萄球菌最易产生,其次为痢疾杆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和链球菌。各种磺胺药间有交叉抗药性,当磺胺药与甲氧苄胺嘧啶(TMP)合用时,不仅使前者的抗菌作用增强,而且还可减少或延缓抗药性的发生。

临床上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磺胺嘧啶(SD)为首选,其次可选磺胺甲基异恶唑(SMZ)或SMZ+TMP。预防用药可选用磺胺甲氧吡嗪(SMPZ)、磺胺邻二甲氧嘧啶(SDM)。

治疗一般性的全身感染,如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丹毒、扁桃体炎、中耳炎、咽炎等),肺炎球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葡萄球菌引起的疖肿,可选用SD、SMZ或SMZ+TMP等。

对于泌尿道感染,例如由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引起的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可选用磺胺异恶唑、磺胺间甲氧嘧啶(SIZ、SMM),因其乙酰化率低,排泄较快、尿中原形药达80%~90%,且溶解度大,在尿中不易析出结晶,也可用SMZ+TMP。

对于肠道感染,如肠炎、菌痢等,可用磺胺脒、酞磺胺噻唑、琥磺噻唑(SG、PST、SST),后两者极少吸收,不良反应少见,疗效也优于SG。近年来,由于抗药菌株的增多,对于肠道感染,磺胺药已不作为首选,但SMZ+TMP对菌痢有较好疗效。

全文阅读

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兽药残留及检测方法概述

摘要: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磺胺类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现状、原因及危害,概述了磺胺类兽药的常用分析方法。

关键词:磺胺;兽药残留;危害;检测方法

随着全球食品贸易国际化,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问题已成为关注的焦点。磺胺类兽药是畜禽抗感染治疗中的重要药物,是畜牧养殖业中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1】,磺胺类药物经各种给药途径进入动物体内后,可转移到肉、禽、蛋和乳等动物性食品中,使用不合理很容易在动物组织中造成残留。近几十年来,磺胺类兽药残留现象非常严重,经常在畜禽和水产品中出现。食用磺胺类药物残留超过限量的动物性食品,对人体健康会产生多种危害。因此,作为动物性食品安全监测技术支撑的各种检测技术的研究已引起国内的高度重视。

一、磺胺类兽药残留原因与危害

1、引起残留的原因

(1)养殖业使用标有停药期的动物用药品及含药饲料添加剂后,未遵守停药期就将禽畜、水产品类及乳蛋品等出售,这是造成药物残留最主要的原因。

(2)在治疗动物疾病时错误用药,如用药量、给药途径、用药部位以及用药种类等不符合用药指标,有可能延长药物在体内残留时间,从而增加休药天数。

2、对人体的危害

全文阅读

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摘要:指出了磺胺类药物是一类作用性强、抗菌广谱的抗生素,但在食品中残留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介绍了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毒理学性质,综述了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分析技术研究进展,并对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磺胺类;分析方法;残留;液质联用

中图分类号:X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2015303

1引言

磺胺类(Sulfonamides,SAs)是具有对氨基苯磺酸苯磺酰结构的合成抗菌素的总称,是合成的抑菌药,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和许多革兰氏阴性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7],具有抗菌谱广、性质稳定、体内分布广、制造不需粮食作原料、产量大、品种多、价格低、使用简便、供应充足等优点,目前仍是兽医临床和畜牧养殖业中最常用的药物添加剂之一,在食源性动物的饲养中被广泛应用。人类经常食用有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动物源性食品,可能引起磺胺类药物在体内的逐渐累积。其危害性主要表现为细菌耐药性、过敏、造血紊乱、致癌作用以及激素样作用等。目前中国、欧盟、美国、日本等均将磺胺类药物列为动物饲养过程中限制使用的药物。日本把磺胺类最大残留限量从100μg/kg降为50μg/kg,欧盟规定牛奶和肉类食品磺胺类药物总量≤100μg/kg[8]。美国规定牛奶中磺胺类药物的MRLs为10μg/L。我国农业部2002年12月的《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规定牛奶中磺胺类药物的最高残留限量为0.1 mg/L[9]。

目前,针对磺胺类兽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有薄层色谱(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液质联用(HPLC-MS、HPLC-MS/MS)、气相色谱(GC)、气质联用(GC-MS、GC-MS/MS);酶联免疫吸附(ELISA)、胶体金免疫技术(Immune colloidal gold technique)和毛细管电泳(HPCE)法等。

2作用机制和毒理学性质

磺胺类药物作用的靶点为细菌的二氢叶酸合成酶,使其不能充分利用对氨基苯甲酸合成叶酸。二氢叶酸合成酶催化的是对氨基苯甲酸、谷氨酸及二氢蝶啶焦磷酸或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与二氢蝶啶焦磷酸合成二氢叶酸的反应,二氢叶酸再经二氢叶酸还原酶作用还原生成四氢叶酸,四氢叶酸可进一步合成叶酸辅酶F,为细菌DNA中核苷酸的合成提供一碳单位。

全文阅读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猪肉中13种磺胺类药物残留

摘 要:利用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建立猪肉中13种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同时、快速分析方法。猪肉样品中的残留药物用1%乙酸-乙腈均质提取,浓缩后用0.1%甲酸-乙腈定容,并用正己烷液-液分配除脂后,用Kinetex C18色谱柱(100mm×2.1mm,2.6?m)分离,以0.1%甲酸-乙腈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13种磺胺类药物在1~300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均小于10μg/kg。在1、2μg/kg和10μg/kg这3个添加水平下,回收率在60.0%~78.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24%~8.88%之间。此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均满足残留分析的要求。

关键词:猪肉;磺胺;液相色谱;质谱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hirteen Sulfonamides in Meat using HPLC-MS/MS

ZHANG Zhi-ga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ood Safety Technology for Meat Products, Xiamen Yinxiang Group Co. Ltd., Xiamen 361100, China)

Abstract:AHPLC-MS/MS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hirteen sulfonamides in pork.The sulfonamide residues were extracted with acidic acetonitrile. The extract was concentrated and then defatted using hexane, filtered with 0.22 μm filter membrane and transferred into sample vial, ready for HPLC-MS/MS analysis.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was performed on a Kinetex C18 (100×2.1 mm, 2.6 ?m) column using a gradient elution with water (0.1% formic acid) and acetonitrile as mobile phases. Mass spectrometer was operated in 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of positive ionization mode. Thirteen sulfonamides showed good linearity between 1 and 300 μg/kg, and their limits of quantitation were all below 10μg/kg. The average recoveries at three spiked levels of 1μg/kg、2μg/kg and 10μg/kg ranged from 60% to 78.1% with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of 0.24%~8.88%. The method is simple,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and applicable for the routin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sulfonamides in meat.

Key words:meat;sulfonamides;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中图分类号:O6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全文阅读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土壤中磺胺类药物残留

[摘 要] 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法测定土壤中痕量的18种磺胺类残留的方法,土样提取液经过固相萃取富集净化后由液相色谱分离、三重四级杆质谱检测。该方法在10 min内完成对18种目标化合物的分析。磺胺类线性范围为1~100?g/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6次空白加标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8%~15.9%。l8种目标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在0.05~0.48 ?g/kg之间,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64.9%~104%。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土壤中磺胺类的检测。

[关键词] 磺胺类;液质联用;固相萃取

中图分类号:O6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55-5200(2014)02-051-07

磺胺类(sulifonamides,SAS)药物为广谱抑菌药,因其具有抗菌谱广、高效、低毒、价格低廉等特点,在畜牧、水产等养殖生产中广泛使用[1-9]。磺胺类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疾病[8,10-13],但过量使用有可能在人体内蓄积,蓄积浓度超过一定值时对人体有害,并导致病原体产生耐药性[7,10,14-16]。与其它常用抗生素相比,这些药物性质更加稳定,但其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可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4,9,11]。

抗生素摄入后大部分以原药和代谢产物形式随粪尿排出体外,成为新的环境污染物,并以多种途径进入河水、地表水甚至饮用水及土壤中[6,12,17]。有调查表明,磺胺药物在人体中长期存在会导致许多细菌对其产生抗药性,且有潜在的致癌性,已被多个国家规定限量或禁止使用[18-19]。

SAS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 [4,7-9,18]。HPLC的灵敏度较低且无法提供结构信息,一般作为筛选方法;HPLC-MS/MS灵敏度高,选择性和特异性好,抗干扰能力强,能够对目标化合物含量较低的样品进行很好的定性确认,是目前较为先进和常用的动物源性食品中药物残留检测方法。液质联用法由于其较高的灵敏度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中抗生素类药物的检测[8-10,19-20]。本文采用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法测定18种磺胺类抗生素,优化了前处理条件和分离检测条件,并应用于实际土样、污泥的分析,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试剂少、分离速度快、灵敏度高、定量准确、线性范围宽,等优点[21-25]。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