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滑滑梯教案

滑滑梯教案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梯子下滑”背后的玄机

一次,我随学校数学组在八年级某班听公开课。教师讲到“梯子沿墙下滑”问题时,特意将书本上的探究例子改变了数据对学生进行分组训练:

“如图,一长10米的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墙壁AO上,梯子顶端A与底端B可自由滑动。已知:OA=8米……”

很快三个小组的学生就给出了答案:

第一组:若顶端A下滑1米,则底端B外滑(51-6)米;若底端B外滑1米,则顶端A下滑(8-51)米。

第二组:若顶端A下滑2米,则底端B外滑2米;若底端B外滑2米,则顶端A下滑2米。

第三组:若顶端A下滑3米,则底端B外滑(53-6)米。若底端B外滑3米,则顶端A下滑(8-19)米。

看到学生掌握的还不错,教师将这类问题的解法简单的程序化了一下,让学生自由发言,把心中的疑问提一下。这时一个男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从上面三个题目的结果来看:

学生的直观感觉是,梯子顶端下滑多少,梯子底端就该下滑多少。可为什么下滑值与外滑值有些一致而有些却不一致?

全文阅读

浅谈新课程下对课堂“互动”教学的一些认识

忙忙碌碌中一个学期结束了,回首那些逝去的日子里,我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努力钻研新的教材,同时我有意识对课堂教学进行一系列的尝试和创新,实行“双动”教学实验.

“双动”中的“互动”教学是遵循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这一原则的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活动的教学模式.下面谈谈个人对“互动”教学的几点认识与体会.

一、“互动”教学应遵循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应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首先应该关注什么?我想用六个字来概括:一 是“学生”,心里有学生;二是“发展”,学生的发展,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发展;三是“过程”,即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引导学习的过程.这三个方面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发展,要处理好教师、学生和教材的关系.

如,在“勾股定理的应用”例2的教学中我是这样进行的:长为10 cm的梯子A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 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 m,那么它的底端是否也滑动1 m?

先在黑板上画出简单图,用模型演示显示具体情景.此举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寓教于乐.围绕题目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分组讨论.

(1)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0.5 m,那么梯子的底端是否也滑动0.5 m?

(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2 m,那么梯子的底端是否也滑动2 m?

全文阅读

搭建有效平台让学生自主参与数学探究

摘要:新课程改革立足于学生,可以通过联系生活,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创设情境,增强自主探究能力;巧问善诱,唤起参与热情等策略搭建有效平台,让学生自主参与探究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参与;有效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0―0065-02

小学新课程教材,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空间,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搭建了更为宽阔的平台。小学生对数学学习虽感生动有趣,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很大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主探究能力。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参与探究学习。那么,教师如何为学生自主参与探究数学搭建有效平台,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习惯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生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将服务于生活。作为一个好教师不应是“参考”的“搬运工”、“ 代言人”、教材的“肢解者”,而应该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者,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为生活在数学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有一位老师教学《角的步入认识》的教学片段如下:

为了避免“生活角”与“数学角”的冲突,教师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用多媒体出示三个斜度不同的滑滑梯1、2、3。

全文阅读

应用转向梯形的双前轮无碳小车创新设计及优化

摘 要:为了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及工程实践能力,参加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设计了一种利用重物下降势能通过曲柄滑块机构驱动小车转向并沿S形自动绕桩的无碳小车。提出了采用转向梯形的双前轮转向机构,巧妙地避免了小车绕桩时的差速问题,参考汽车转向梯形,最大程度上减小了由于前轮转向半径不同所产生的侧滑现象。文章对转向结构的设计及计算进行了分析推导,并采用MATLAB进行计算及仿真分析优化,利用有限的势能,使小车尽可能准确绕过最多桩数,行驶距离最远。

关键词:无碳小车;转向梯形;尺寸链计算;曲柄滑块机构

1 概述

为了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实践动手能力,由北京市教育部财政部资助的一项综合性工程训练能力竞赛,鼓励学生以重力势能驱动的具有方向控制功能的自行小车为载体进行结构创新设计,小车需要沿s形绕过不同间距(70cm~130cm)的桩杆,以行走最远距离和最多绕桩数为目标。经过三届国赛和四届北京市比赛,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设计,主要有曲柄滑块机构、曲柄摇杆机构、凸轮滑块转向机构、空间连杆机构[1]-[5],小车都是以一个前轮进行转向,两个后轮行走的三轮结构。这样的结构都存在一个问题,即小车转向过程中左右后轮转速不同,需要采用差速器或采用单轮驱动另一个轮子自由转动。采样差速器结构复杂,成本高,单轮驱动则容易侧滑。针对小车设计要求及行进特点,本文提出了三种双前轮转向单后轮行走的曲柄滑块机构小车,巧妙地解决了小车转向时的差速问题,并设计了两种连杆机构形成转向梯形,减小了小车侧滑。

2 传动链设计

小车的动力来自重物下降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重物通过绳子向绕绳轴施加拉力带动其旋转,采用齿轮传动带动后轮行走,同时驱动前轮转向。小车的转向机构设计方案多种多样,采用最多的是连杆机构,其结构简单,效率高,但连杆尺寸需要经过精确计算,微小偏差都会带来小车轨迹偏斜及运动的不灵活。项目采用了曲柄滑块机构驱动前轮转向,运动精度较高,尺寸链计算简单,提出了三种方案,平行连杆机构、六杆机构转向梯形及四杆机构转向梯形。参考汽车转向过程中的转向梯形原理即各个车轮的轴线相交于一点便可实现转向时车轮只发生纯滚动而不会打滑,设计了两种采用转向梯形理论的前轮转向方案[6][7]。(1)平行连杆机构如图1所示,绕绳轴通过十字导轨滑块机构前后移动,驱动中间轴旋转,通过连杆机构同时带动左右轮转动实现往复转向[8][9]。该方案经试验后发现要保证左右轮转向的同步性需要连杆机构的加工精度非常高,且容易侧滑。(2)六杆机构转向梯形。如图2所示,十字导轨的前后移动带动右前轮转动,右前轮通过连杆机构带动左前轮同步转向。该机构加工简单,效率高,但要实现同步精确转向,计算较复杂。(3)四杆机构转向梯形 如图3所示,通过曲柄滑块机构带动十字导轨前后移动,导轨上安装有连杆,驱动右前轮转向,左前轮与右前轮采用四杆机构构成转向梯形,带动左边前轮同步转向。该方案计算、加工简单,效率高,传动精确,同步性好,可以有效避免小车转向过程中的侧滑。经过以上分析,项目采用了方案三中的四杆机构转向梯形设计。

为了使结构紧凑,运动平稳,为方案三中的右前轮驱动采用了齿轮齿条转向驱动机构[10],如图4所示,与导轨连接的连杆换为齿条,通过与齿轮啮合驱动前轮进行转向,并且设计了中心距微调机构,调节齿条位置以保证前轮左右摆动时保持对称。整车示意图如图5所示。

图4 齿轮齿条转向驱动机构

全文阅读

浅议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的“是非”

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生活经验是紧密相连的,一方面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前提、基础和重要资源,是保证数学学习质量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已有的生活经验也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障碍,产生负迁移。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关注学生有着怎样的生活经验,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对数学学习发生怎样的作用。

一、生活经验与学习内容相符,促进数学学习

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丰富的生活经验可以作为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催化剂,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效地利用。

案例:华应龙老师教学“角的度量”一课的引入环节

师:同学们,请看屏幕。(课件出示第1个倾斜度比较小的滑梯)你们玩过吗?

生(自豪地):玩过!

师(出示第2个倾斜度稍大的滑梯):想玩哪个?

生:第2个。(教师再出示第3个倾斜度更大的滑梯)

全文阅读

幼儿园物理学论文

1力学方面的危险因素

1.1奔跑中因惯性跌倒造成伤害

幼儿活泼多动,喜欢追逐奔跑,脚容易踢到小凳子等障碍物,这一方面可能因碰撞使脚部受伤;另一方面,下半身忽然停止运动,而上半身由于惯性要继续保持原来较快的运动速度,导致身体向前倾倒;如果倾倒时脑袋、眼睛等部位不可控的再撞在某些坚硬甚至尖锐的物体上,则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除此之外,奔跑或行走中还可能不小心踩在香蕉皮等果皮上,脚下摩擦顿时减小迅速向前滑出,上半身失去支撑而仰面摔倒。幼儿老师一方面要强调儿童在课间休息时应遵守学校纪律,不要追、跑、打、闹;另一方面要引导儿童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不要随手乱扔果皮,以避免跌倒、滑倒事故发生。当然,幼儿园的设施首先就要符合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第四十八条的要求,即:幼儿经常接触的1.30m以下的室外墙面不应粗糙,室内墙面宜采用光滑易清洁的材料,墙角、窗台、暖气罩、窗口竖边等棱角部位必须做成小圆角。

1.2游戏中因离心运动等造成伤害

1.2.1手拉手转圈跑

幼儿园体育活动有一个项目就是手拉手转圈,人数可以多也可以少,最少两人。大班的孩子户外活动增加,活动能力也相对增强,有时个别儿童自行进行这样的两人转圈游戏,转圈跑动的速度越来越快,以致失控脱手失去向心力作离心运动而摔倒。有的摔到地上摔掉门牙,有的摔出撞在旁边墙上导致头破血流。本人幼时就曾跟一小伙伴玩此游戏失控摔出,跌入旁边的一个小水池里,幸好水较浅未产生严重后果。老师一方面要告诫儿童在做类似游戏时,要控制跑动的速度;另一方面要现场实时关注儿童的活动情况,对危险行为及时制止,以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1.2.2“称盐巴”并转圈

儿童模样乖巧可爱,大人喜欢逗乐他们。儿童体重小,大人有时就用双手捧住儿童脑袋的两额把他(她)的整个身体“端”起来,俗称“称盐巴”。“称盐巴”的时候,幼儿一般不能言语及动弹,但放到地上的时候往往面露喜悦之色,甚至嚷嚷还要再玩。据报道,某幼儿的表哥在做“称盐巴”游戏的时候,不仅把幼儿“端”起来,还“端”着幼儿凌空转圈旋转,正在嬉笑旋转着,忽然幼儿脸色大变,原来较快的转圈速度,使幼儿产生较大的离心力,导致颈椎关节脱落而严重损伤脊柱神经,最终该幼儿下半身瘫痪。幼儿园中,老师或外来人员亦有可能对幼儿“称盐巴”,一般而言,轻轻端起并缓慢放下并不会产生危险后果,但如果猛然端起或端起的同时还转圈,对于前者,颈椎关节的连接结构不能承受幼儿身体的超重而使颈椎关节脱落;对于后者,颈椎关节的连接结构不能提供幼儿作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则会使颈椎关节脱落作离心运动而产生无比危险的后果!幼儿老师一方面要避免自己及外来人员对儿童“称盐巴”,更要绝对杜绝“称盐巴”时转圈旋转;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家长会等机会向儿童的监护人传达这一重要警示,以防止灾难性后果的降临。

全文阅读

打造数学高效课堂的尝试

摘 要: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而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只有学生主动地学,才能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才能体现教师是服务者。教师必须把学习的自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 数学教学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那么学习就是学生自己的事。只有学生主动地学,才能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才能体现教师是引导者,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服务,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因此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和直观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例如教学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认识概率》时,引导学生做一个游戏。一个袋中有2个黄球和2个红球,任意摸出一个球后放回,再任意摸出一个球,求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概率是多少?让学生在做游戏中学数学,在游戏中体会学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原国务院总理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这种做法非常好。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人要成才,就要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求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教师最好是以学习者的面目出现,和学生一起学习,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思考、发现、评判的权力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超越教师。这样学生并不会认为自己比教师差,而是感到“我能行,我进步了,竟然超过了老师”。教师不要以知识的拥有者、裁判员自居,评判学生在什么地方做得不对,可以提出不同意见,尽量少下对错结论,那样会使学生的思维迟滞。教师除了应给予学生鼓励性语言、赞许、会意的点头、微笑外,还应就问题进行启发引导,一般不轻易提供答案,从而启迪学生思考,才能真正地体现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如:一个长为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米。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米,那么(1)猜一猜,底端也将滑动1米吗?(2)列出底端滑动距离所满足的方程。(3)你能尝试得出这个方程的近似解吗?底端滑动的距离比1大,还是比1小?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有的学生略加思考就说,底端将会滑动1米;师:请说出理由?生:梯子的顶端下滑1米,所以底端也就滑动1米。(有的学生开始怀疑答案)师:现在答案有分歧,哪位才子站起来说说理由?生:因为梯子的顶端下滑1米,梯子的低端是滑动,而不是向下动;师:非常棒!生: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得,梯子底端距墙面底端是6米。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米,那么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就是7米,梯子的长仍为10米,根据勾股定理得,梯子底端距墙面底端约为7.14米,则底端滑动约为1.14米。师:太好了。(掌声鼓励)做数学题的每一步都要有理有据,不管是什么题型都要动脑筋,而不能凭空想象。现在梯子的顶端如果下滑2米、3米会做吗?生:会做。

全文阅读

小学数学结课艺术例谈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结课艺术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9889(A).2011.11.039

俗话说得好:“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描凤,神在点睛。”教学也是如此,要注重课堂结尾的设计。作为数学课堂的总导演,教师不仅要设计“凤头式”导课,也要设计“豹尾”式结课。但是,很多老师习惯把小学数学课结成句号,常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我们不能把课结成句号,而应该让结课再次激起学生思维的高潮,达到“课已尽而意未穷”的效果。

一、 把课结成“?”――存疑启智

传统的教学观把学生看作一个知识的容器。在课堂上要把所有的问题都给解决了,这样才算是一堂“完美”的课。其实,一堂好的课应该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欲望。因此,我们要把课结成问号,让学生在存疑的过程中启智。在小学数学课堂结课中,要设计一些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留给学生在课后解答。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培养他们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时,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我是这样结课的:

① 多媒体出示“小明在与地面形成45度角的滑梯上滑滑梯”的情境图。

师:小朋友,你们滑过滑梯吗?在滑梯里有角吗?(有)谁能上来指一指。

(一个学生上来指角)

全文阅读

快乐的小雨点

快乐的小雨点

小雨点排着队,唱着歌,从天上跳下来。

跳到屋顶上,哎呀呀!小雨点把屋顶当成了滑梯;跳到树叶上,哎呀呀!小雨点把树叶当成了滑梯;跳到雨伞上,哎呀呀!小雨点把雨伞当成了滑梯。

滑吧,滑吧,快乐的小雨点。

活动目标:

1. 感知散文的优美意境,学习句式:跳到**上,哎呀呀,小雨点把**当成了滑梯;

2.通过表演,表达对散文的理解和感受,体验小雨点的快乐。

活动准备:

全文阅读

返璞归真,培养兴趣

摘 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和成功的秘籍,而且学习兴趣也是培养学生求知欲和坚毅精神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应从最初开始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更加自主地加入到教学活动中,创建高效课堂。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浅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激趣导入;创设情境;动手实践

实践证明,学生在面对有兴趣的学习内容时,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更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更高,记忆时间也长,思维活动也更活跃,教学效果自然就更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培养学习兴趣的看法。

一、激趣导入,激起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都开始上课了学生还是无法提起兴趣,那么课堂教学效率必然会大打折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必然会影响学生的思考兴趣和思维活跃度,学生学得没趣,教师教得也没有激情。教师应精心设计导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求知欲和问题主动地进入到教学活动中,其学习效果自然会好得多。

例1.“角的度量”教学时,以学生都熟悉的滑梯来设计导入。

师:(展示第一个滑梯:一个倾斜度比较小的滑梯)大家都玩过滑梯吗?

(学生都说玩过)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