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和谐社会之和谐

“和为贵”,“和气生财”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礼记〉里面〈中庸〉的一篇对“和”的结实非常好,它是这么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又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这是古人对和谐社会的理解。

今天,我们提倡“构件和谐社会”,那么,今天的和谐社会又是什么样的呢?可以用28个字来概括:民主法制,公平争议,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前20个字阐述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后面的8个字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口起来,和谐社会无非就是这两大方面,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内”,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外”。内外之间互相渗透不仅内部和谐了,而且外部也和谐了。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坦荡荡”容易和谐,“常戚戚”不容易和谐,无知则难理解人;不理解就难谅解,不谅解便谈不上化解。和谐社会需要包容,需要团结友爱!同样,稳定也是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稳定是和谐的基础,和谐是稳定的延伸。但是,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稳定,不是故步自封,不是抹杀矛盾,更不是死水一潭!我们所要构件的和谐社会是动态的和谐社会,是发展中的和谐社会,是敢于结实矛盾,善于话界矛盾的和谐社会。“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活,我们的和谐社会才会生气勃勃,才能有所作用。

人是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人类仍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是一而二,二而一。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人类要顺从自然;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人类要跟自然做斗争。人类不应该做自然界的奴隶,一味的听命于自然还要抗洪干什么?一味的听命于自然界,还要消灭蚊蝇做什么?鸟类无所谓“益鸟”,“害鸟”,因为有了人才有了“益鸟”“害鸟”之分。自然界辨证发长的人类也应该辨证的看待自然界。人类的自然界的正确态度:一要保护,二要战胜。保护其有益于人类的一面是和谐,战胜其有害于人类的另一面也是和谐。

南立车村是武强县有名的小康村,但也有一部分村民的生活水平比较低,为此,近两年来村党支确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路,搞起了荒山种植,不但当地的环境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而且村民的种植收入也明显提高,全村人心安定,团结融洽,一片详和的景象!可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于构件和谐社会是多么重要!

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匀称的社会,是行为规范有序的社会,是社会运筹科学得当的社会。从现在起,只要我们开足马力,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一个四海生平,万马碰疼的和谐社会一定会在我们手中变成光辉的现在!

全文阅读

谈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总书记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就是说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不仅要达到艺术上的和谐、自然上的和谐,还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不管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是人与人的和谐,人都是主角。人是社会性动物,它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处于社会中的,因此,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有大量的和谐家庭作为基础,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石。

建设一个温馨和睦、和谐的家庭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每个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家庭面临着许多困惑与挑战。离婚率攀升,失谐的家庭通过其家庭成员将不良的情绪辐射到社会,激发各种社会矛盾,大大增加社会发展的成本,延缓社会发展的速度。近几年来,因家庭问题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泛,家庭问题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密切的关注,如家庭中青少年道德修养有待提高,不良教育方式引发的少年离家出走,第三者插足造成离婚率的提高、单亲家庭的增多,家庭暴力,“空巢”老人家庭的出现等问题,严重地威胁着社会的有序、良性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怎样提升家庭的凝聚力,增强婚姻的稳定性,如何经营才能获得健康与安全,获得和睦与和谐,怎样为家庭成员成长提供支持的源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共同问题。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的基本要素包括:家庭成员、居住的房屋和一定的财富。从相互关系上把握,包括: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关系;以血缘或收养关系为基础的亲子关系;以人与物的关系为前提的互为关系。从其功能性上来理解:家庭是人成熟、成长的摇篮;家庭是人成就事业、努力拼搏的情感港湾;家庭还是人生旅途中的温馨驿站。孟子说过: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意思是说修身才能齐家,齐家才能治国。他道出了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家庭是联结个人与社会的纽带,它是社会最基本和最可持续的单位,家庭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家庭是否和谐,关系到每个人的幸福,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稳定和积极功能的充分发挥,进而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健康、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社会需要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应从营造和谐家庭开始。

现代社会的家庭主要趋势是核心家庭,从其基本关系来看,主要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人物关系。家庭的和谐实质上是家庭人际关系的和谐,我们要重视协调家庭三大基本关系。

夫妻关系和谐。夫妻和谐的前提是平等与尊重,离开了这一前提的爱,只能是一种不平等的、以一方的意志为主导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或占有与被占有关系,或主人与仆人的关系,这不是现代社会夫妻和谐的含义。夫妻和谐的德性要素包括:在平等与尊重的前提下,夫妻双方相互关爱、信任、谅解、支持和慰藉,在共筑爱巢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发挥家庭的积极功能,享受家庭的和谐之爱与和谐之美。

血缘关系和谐,即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和谐。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随着时展和社会进步,其内容已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比如“尊老”,不仅仅指传统意义上的养老送终,还包括:经济上的供给、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比如“爱幼”,不仅仅指供其吃饭穿衣,更不是一味“溺爱”,而是父母对子女承担起抚养、教育和监护人的责任。家庭是儿童初始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这也是家庭积极功能的重要内容。

人物关系和谐。人与物的关系可以折射出人与人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人、物关系不和谐往往是引发家庭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原因,但人们却未能从家庭道德建设的层面加以重视。我们知道,在家庭中,一定的财富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如何通过家庭成员的辛勤劳动获得和积累家庭财富,如何合理地打理家庭财富,使它更好地服务于家庭成员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等,都需要运筹和协调。劳动致富、勤俭持家是必不可少的家庭美德。

和谐是春天的一缕微风,和谐是冬夜里跳动的火苗,和谐是我们心中永恒的微笑。朋友们,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构建和谐社会,从营造一个个和谐家庭开始吧。

全文阅读

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

“和风细雨的好时节天地与人和,和颜悦色的好感觉人人很亲和,和气致祥的好人家日子挺祥和,和衷共济的共和国心齐力更和……和谐中国,和谐中国,一个中国同欢同乐一唱天下和。”青年歌手祖海的一曲《和谐中国》,唱出了全体国人的心声,与《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一样脍炙人口、响彻神州。

和谐是世界的本质,宇宙在和谐中运行,万物在和谐中发展,建设美好和谐的社会是人类梦寐的最高理想。马克思说过:“对和谐之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从刀耕火种的蛮荒时代,到数码航天的信息文明,几千年来,人类为之不懈努力,孜孜以求,生生不息。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中庸》云:“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富有朝气的文明古国,崇尚和谐、讲求仁爱、提倡中庸之道,是中华民族固有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是中华文化的思想精粹和闪光智慧,也是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彰显了我们在尊重世界多样性的前提下博采众长,求得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社会制度和谐发展与共同进步的博怀。

社会的和谐,归根到底体现为文化的和谐。构成和谐社会的条件有很多,但最基本、最重要的有三个:第一是物质基础,第二是法制环境,第三是社会文化。文化属于最高层次的因素,它是维系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纽带,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建设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人,而文化正是直接作用于人的,影响并决定着人的思想、人的行为。所以,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坚实保障,是和谐社会的灵魂所在。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比如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城乡、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平衡;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益凸显,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但文化产品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工作和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逐渐增多;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开始形成,整个社会面临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冲击,等等。面对严峻的历史性挑战,更需要加快建设能尊重和包容无限多样的文化个性,鼓励文化创造与和谐绽放的文化观念,促进人类文明创新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正是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重要源泉。

建设和谐文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和谐文化突出的是以人为本,彰显的是科学发展的理念。越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刻,越要注意和谐文化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原动力。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树立共同理想,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有利于培育高尚的文化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道德支撑: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著名作家冰心说:“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如果把自然比作广阔无垠的天空,把社会比作孕育繁荣的大地,那么我们的心灵就是世间万物。只有“天地物”的合一,世界才会和谐,才会充满阳光。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心和善、家庭和乐、人际和顺、社会和睦、文明和谐、世界和平”,不仅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理想,也是全人类矢志追求的目标。

全文阅读

和谐教育呼唤和谐社会

【摘 要】社会的和谐必然要求教育的和谐,用和谐的教育来实现和谐的社会。那么究竟什么是和谐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和谐的教育呢?为了把握和谐教育的实质,本文主要从和谐教育的发展历史及其现实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作了论述。

【关键词】和谐教育 ;和谐社会

引言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2004年10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2005年2月,总书记先后两次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表重要讲话,深入阐述了“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党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深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最新理论成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三位一体,发展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那么,如何加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我想,特别要突出解决的是教育问题。因为教育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社会对教育有制约作用,但是教育又反作用于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

一、和谐教育思想的产生

和谐教育及其思想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发展起来的。历史记载,和谐教育思想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有历史记载的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当时古希腊的雅典是奴隶制社会,国家的上层建筑为了管理好内部社会,为了发扬民主,当时的一些教育家提出了 “和谐的人”的教育目的。在当时的社会出现了一批倡导和谐教育的哲学家,教育家,例如:古希腊的“三哲”,亚里斯多德是当时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继承和发扬了其老师柏拉图关于灵魂三分法的思想,同时对灵魂进行了划分,分成三部分,即:理性灵魂、动物灵魂和植物灵魂三部分,还分别与三方面的教育相对应,并认为三部分灵魂密切联系、处在和谐统一之中,三者缺一不可,三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所以体育、德育与智育也是紧密地联系起来的,即对人实施和谐教育。但古希腊的和谐教育过多地强调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的思潮,主要体现在文艺复兴时,由于这个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时代的呼唤,涌现出了一批人文主义教育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以重视儿童的教育为特征,以发展人格为教育任务;强调发展人的智慧,提出了发展儿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多方面的和谐发展的人。如意大利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利诺(1378-1446)、早期乌托邦社会主义者英国人莫尔(1478-1535)、法国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代表人物拉伯雷(1493或1494-1553)等。

二、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教育思想

全文阅读

从和谐美学看和谐社会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一方面为现代和谐美学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它本身就是这种新型和谐美的现实展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主体与对象高度和谐统一的社会,从和谐美学看,和谐社会就是更新、更美的社会。本文通过生产劳动、日常生活背后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和谐关系的发展,分析了新型的社会美、自然美、人自身和谐美和艺术和谐美的新特点。和谐精神点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整体的美,也点亮了我们社会中一切个体的美。

【关 键 词】和谐美学/和谐社会/和谐关系/和谐人格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关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任务,这为和谐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大机遇,也给和谐美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和谐美学认为“美是和谐”,而和谐是历史的、动态的,它由古典素朴的和谐美,经近代对立的崇高美,向现代更高、更新的辩证和谐美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一方面为现代和谐美学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它本身就是这种新型和谐美的现实展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主体与对象高度和谐统一的社会,从和谐美学看,和谐社会就是更新、更美的社会。黑格尔曾说古希腊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是“一个美的时代”,但那是古代人未充分发展的一种和谐,是一种不完满的完满,是无法与今天全面发展的现代人与现代和谐美相比拟的。现代社会主义新型的和谐社会,既超越了古代农业社会田园牧歌式的和谐,超越了历代儒家期盼的太平盛世和大同世界,也超越了毕达哥拉斯数的和谐宇宙、柏拉图的“爱情”世界和“理想国”。这个新的和谐社会,是在现代科技基础上,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的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的过程中构建的,它的形成将意味着从近代开始一直在主体基础上对立、分裂中演进,不断向现代、后现代极端化发展的动荡不安的时代将逐渐成为过去,而新的和谐社会将开辟出一个新的美的时代,它将总结和超越过去一切的和谐社会,它将是一个自觉的充分发展的和谐时代。

如生产劳动过去被狭隘地理解为只是改造世界的客观活动,而从和谐美学看来,它应是一个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和谐的关系性的概念,劳动实践的涵义非常丰富,它不只是人类创造工具、使用工具,作用于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而且是创造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不断发展的活动。但迄今为止生产劳动的和谐却是有限的,原始劳动的和谐是素朴的,是在强大自然威力压抑下唤醒的神话式的和谐。农业社会的劳动是依附于自然、依附于土地、田园牧歌式的和谐。工业社会的劳动,一方面是异化的劳动,是物对于人的奴役和控制;另一方面是主体的膨胀,借助工具理性粗暴地征服,摧残自然,导致生态失衡与自然的分裂对立。只有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产劳动,人与物、人与工具才逐步走向新的和谐,才真正开始全面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人们的劳动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人们才在劳动对象、劳动产品、劳动过程中,创造并感受到和谐,体验到快乐,劳动才超越了生存的需要,升华为一种人生的享受。同样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不但生产活动是和谐的,产品的流通、交换、消费的活动也不只是一种商业行为,而同时是一种审美活动。人们购物不但是为了满足使用的需要,同时越来越重视产品的审美含量,购物的过程变成一种观照体验快乐的过程。买方与卖方也不单是交易的关系,而且是一种互助合作的关系,交易的过程也变成在互动中不断提高彼此审美素养的过程。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艺术生产的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959年我在《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是否适用于社会主义文学》一文中曾说:“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规律”,“已逐渐失去作用,正在被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发展相适应的新规律所代替”①。当然,适应不是没有矛盾,不是没有不平衡,而是社会主义社会能自动调控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关系,使之在动态中不断达到新的适应,新的协调,更高的平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实践,必将进一步把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以及一切精神文化生产,在动态中平衡、有序、全面地协调起来。我们更应该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入地研究艺术生产、精神生产与和物质生产相互适应和谐发展的新规律,以有力地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而当前人们的一切日常生活也正在朝和谐适宜、协调有序的方向发展着。食不只是胃肠的需要,而且是一种精神的享受,我国古代晏子早就有“和如羹”、和五味的思想,并且认为和羹有“君子食之,以平其心”的作用,中国的饮食文化始终体现着一种中和意识和趣味。现在各种食品更讲究造型的独特、色彩的搭配、口味的调和,使人们吃出一个和谐来,吃出一个美来;衣着不单是遮体御寒,已越来越注重个性化、人格化和亲和力,注意新颖而得体,时尚而靓丽,让人们穿出一个和谐来,穿出一个美来;房屋不单是为了居住,追求实用而美观、温馨而舒适的美化装饰,已渐成为家居的普遍风气,它为人与环境、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的和谐创造了更多的物质条件。一位美学家曾形容审美的愉悦像坐在家里那样自由自在,这种自由自在的家居正在中国大地兴起,让人们住出一个和谐来,住出一个美来;行也在酝酿着巨大的变化,不但自行车王国正逐步为轿车所挤占,而且逐步追求快捷、便利、舒适和惬意的出行,逐步让人们行出一个和谐来,行出一个美来。总之日常生活正在审美化、和谐化、人文化。但我这里所说的生活审美化,与有些同志所说的“审美生活化”不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是把生活升华到精神的审美的高度,而所谓“审美日常生活化”是让审美与生活看齐,把理性的精神的审美降至感性的物质的日常生活的水平,实是把审美感性化、化、生理化,越来越淡化了其人文精神和理性内涵,这是后现代消解和否定审美与日常生活差别的一种反映。审美自然包括感性的,但它又必须超越感性,使感性与理性、生理感受和心理体验和谐地统一起来,才能达到真正的审美境界。

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的背后是人与对象、人与人的关系,和谐社会的理想归根结底就是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现代和谐,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原始时代也曾产生过一种团结互助的关系,但那是未分裂的、素朴的和谐。我国古代儒家也曾设计过人与社会和谐的方案,如在家庭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举案齐眉;在国家讲君明臣忠,将相谐和,君民同乐,长治久安;在社会上讲睦邻友好,交友诚信,“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关系。但这种和谐的社会关系,一方面是为适应宗族关系和封建等级秩序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主体依赖于客体、个人依附于社会、心理意识服从于道德律条的不自由。古代梦想的和谐社会是片面的、虚幻的,甚至冲淡和掩饰了阶级对立的现实。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突破和扬弃了古代的和谐,把一切社会关系置于厉害对立的基础上,二元对立也成为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化的根本特征,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化一直是在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二元对立中嬗变的。荒诞是二元对立极端化的产物,它一方面把对立推向两极,另一方面又与“无差别”相关联,消解和抹杀一切矛盾、差别,是一个矛盾的悖论。在这个悖论中,前期的荒诞侧重于向两极对立的极端发展,后期的荒诞,特别是其近来的动向,更侧重于走向消解和抹杀矛盾,甚至走向另一极端,否认和消解一切差别。诞生于后现代语境中的生态主义和生态美学(西方称环境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同样表现了这种消解矛盾否认差别的思潮。因为在这种“整体和谐”中,侧重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界生态发展的一个环节,人与动物是平等的。在反人类中心主义的旗帜下,人与自然的差别,人的社会性、主体性、能动创造性消失了,以人为本不见了,而突现出来的实是以自然为本,实是人统一于自然的整体和谐,人与自然无差别的整体和谐。新的和谐社会关系,将结束近、现代的绝对对立,吸收、融合后现代趋向和谐的有益观念,重新创造一种和谐自由的社会关系。这种和谐的社会关系,是现实的规律性的真实存在,远远超越了古代虚幻、片面、素朴的和谐。它以新的互助互爱、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的新关系代替利益对立和相互争夺的旧关系,开创了人类和谐处理自身关系的新时代。社会美是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型的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将创造一种更新、更高的社会美。

全文阅读

从经济和谐到社会和谐

摘要:社会和谐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其本质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基于马克思的“两种物质变换关系”原理,从经济和谐视角分析了社会和谐的理论基础、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物质变换;经济和谐;社会和谐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2-0001-02

社会和谐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也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其本质特征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这也是当前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终极目标。因此,要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就必须处理好这两者之间关系。马克思很早就从经济的视角提出和研究这两者之间的双重关系,他的“两种物质变换关系”原理对我们当前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系统阐述马克思的“两种物质变换关系”原理的基础上,从经济和谐的视角对社会和谐的理论基础、前提条件、重要基石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并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马克思的“两种物质变换关系”原理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理论基础

人既是自然的产物,也是社会的产物。因而作为自然和社会的主体,就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在其巨著《资本论》中就提出和论述这双重关系,由此而形成了他的“两种物质变换关系”理论。其具体内容包括:

1.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即生产劳动过程。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的自身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1] 101在这里,马克思所指的人,首先是作为自然人的人,是把他与自然物质相对立来考察的。他说:“人本身单纯作为劳动力的存在来看,也是自然对象,是物,不过是活的有意识的物,而劳动本身就是这种力的物质表现。”[2] 228同时还指出:“人自身作为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占用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了他自身的自然。”[1] 201-202因此,“劳动过程,就我们在上面把它描述为简单的、抽象的要素来说,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对自然的占有,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条件”[1] 213。

2.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变换,即相互之间的交易关系。马克思指出:“交换过程是商品从把它当作非使用价值的人手里转到把它当做使用价值的人手里,就这一点来说,这个过程是一种社会的物质变换过程。”[1] 122并认为,这种商品-货币-商品,把商品从这个所有者手里转移到另一个所有者手里,实际上就是用一种有用劳动所生产的产品代替另一种有用劳动所生产的产品,就是一种“社会的物质变换”,即社会物质资料的变换。在他看来,这种物质的变换体现了商品所有者之间的法的关系或意志的关系,即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着一定的社会关系。“人们扮演的经济角色不过是经济关系的人格化,人们是作为这种关系的承担者而彼此对立着的。”[1] 124并且,对这种交换关系做了进一步的论述,如商品所有者必须地位平等,实行等价交换等。

全文阅读

“和谐社会”呼唤“和谐市场”

尽管不时有冷空气频繁袭来,毕竟已是阳春三月。春天的脚步如约而至,催人卸下厚厚的冬装,去感受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滋润。值此春风送暖之际,在世人瞩目的人大、政协 “两会”上,党和政府又将建设“和谐社会”的主旋律送进人们的心坎上。

“和谐社会”这句温馨的词语,比什么口号都让人民感动、向往和欢欣鼓舞。

“两会”上,关系国计民生的能源、交通、汽车、住房问题,仍是大家关注的热点。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民用汽车拥有量已接近3000万辆,私人轿车超过600万辆,高速公路已发展到3万公里,加油站也由前两年的8万多家增长到10万家以上,成品油的年销量猛增到1.6亿吨。中国已成为能源消费大国,石油进口依赖度居世界前列。

今年我国成品油零售市场又向国际市场全面开放。国内加油站行业与国际市场接轨,将会呈现经营主体、进油渠道、经营品种、营销方式、服务品牌和管理技术的多元化竞争局面。

由此我们想到,要建设“和谐社会”,也需要建设“和谐市场”。“和谐市场”应该包括透明的政策法规、公正的经营规则、公平的竞争手段;还应该有和谐的市场秩序、和谐的服务氛围。同时消费者也需要有和谐的消费理念和和谐的消费行为。

作为加油站业内人士,我们自然关注加油站零售市场的“和谐”与否。本期专题报道中反映在内蒙、山西出现了相当数量的私自、假冒或延期违规使用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企业标识和特许加盟标牌的社会加油站,就是严重的不和谐现象。

为此,两大集团近期分别在内蒙和山西地区,配合国家有关执法部门采取“摘牌”维权行动。对违规使用其企业标识和特许加盟标牌的,该撕的就撕,该摘的就摘。据悉两大集团还将不断加大力度,在全国范围内采取维权行动。这既维护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又大大促进了加油站行业“和谐市场”的建设。

和谐社会,是党和政府为我们描绘的美好前景和奋斗目标。“和谐社会”需要“和谐市场”。相信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同一片蓝天下,不论是两大集团、民营企业,仰或是国际石油巨头,大家如果都能遵循和谐的准则,共同努力创造和维护和谐,就能在为时代航船加油的同时,既谋得企业的腾飞,又对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全文阅读

和谐心态与和谐社会

最近,有位心理专家对500名患有不同程度心理疾病的人作了一个跟踪调查,发现85%以上的人,从心理失衡、行为偏激,到心理恢复、奉献社会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和谐的调节能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对每个人来说,不仅要与自然之间的融和,与社会群体的“和合”,与单个行为人之间的和睦,而且要与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和谐。人是社会的细胞,没有每个人的自我和谐,就不会有社会的和谐肌体。

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于注重和谐,强调自然与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协调地相互联系在一起。“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包括了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含义,蕴含着和以处众、内和外顺等深刻的人生理念。“谐”者,相合也,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

构建和谐社会,就其层次而言有三个层面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与自然和谐。其中最重要的是自我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所有活动都需要通过人的感知来起作用。从心理学观点来看,对自我的认识与看法跟实际表现越一致,或者其基本需要的满足层次越协调,自我也就越和谐。这种和谐的指向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对自己,包括精神追求、需要层次、思维方式、个性特点和行为方式等,能够保持一种和谐、和顺的状态。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对自我和谐却并不在意,甚至做得比较糟糕。有的对社会现象不见阳光,只看阴影,对任何事物横挑鼻子竖挑眼,牢骚满腹,自己把自己搞得心不平气不顺。还有的工作与休息、事业与生活、单位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很不协调,甚至顾此失彼。如果每个人的内心里充满了这样那样的冲突与不满,心理或生理就会失衡。这种现象如果发生在一般人身上,影响和伤害的是本人、家庭和周围的同志,如果出现在领导干部身上,就会影响其工作和决策,造成的危害就大了。

自我和谐也是一种境界,一种情操,一种态度。实现自我和谐的过程,是一个人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加强道德修养的过程,不断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就是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和“有益于人民的人”的过程。实现自我和谐,要有一种“胜人者力,自强者强”的境界,只有不为私欲遮望眼,才能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吾日三省吾身”,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才能不断提高战胜自己的勇气和力量。实现自我和谐,要按照“和而不同”的要求,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勇敢尝试不同的生活感受,体验不同的人生经历,广涉不同的领域。在和谐自我的基础上,去“齐家、治国、平天下”。

全文阅读

从家庭和谐到社会和谐

近年来,构建“和谐社会”一词成为新闻媒体和百姓话语中关注程度很高的字眼,“和谐”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晓声长谈》节目宗旨是“和谐情感、和谐家庭、和谐生活”,这样的目标追求,表达了吉林新闻综合广播作为主流媒体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它不仅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开放内心情感、宣泄苦闷的公共平台,更为构建和谐社会疏通了化解矛盾、减轻压力、平复情绪的公共渠道。

新闻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风向标”、应对公共危机的“防火墙”、保持大局稳定的“减震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利益的重组,价值观念的多元形态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重大变化。人们开始接受多样化的生活方式,现代家庭中,人们一方面保有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另一方面,也在价值取向的变化中出现了行为无序与道德滑坡,迫切需要在思想上解惑、情绪上解躁、心理上解压。而《晓声长谈》节目恰恰承担了这样的社会责任,很好地发挥了广播媒介的多元服务功能。

对新闻媒体来说,好的舆论导向就像扛起一面旗帜,能够昭示真理、凝聚人心;就像立起一杆标尺,能够端正观点,澄清认识。可以说,导向是媒体的生命和灵魂。节目办得好不好,对观众的启示大不大,关键在于节目对导向把握的自觉性和艺术性。如何站在更高的层次来看待问题,善于寓思想教育、启迪引导于交流中,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是提高节目可听性的关键。我想,《晓声长谈》较高的收听率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晓声长谈》节目把握住正确的舆论导向,主持人在与听众的交流中,倡导女性要“自尊、自立、自强、自重”,男性要“有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还有“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不孝敬父母会被社会所唾弃”,夫妻之间要“有尊有让,有商有量”等绝对主流的人生观、家庭观和爱情观。主持人个性的语言表达使这些观点极为鲜明,也更容易为听众所接受。

我们说,中国素有重视伦理道德的传统,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载着一份沉甸甸的传统道德遗产。一个文明社会,应该首先是一个“德”的社会。一个社会把什么东西当成最值得追求和尊敬的,决定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这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现代社会是高度文明的社会,更应弘扬道德观念,用高尚的精神来引领、启发人们的良知和觉悟,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我们的舆论宣传,通过对道德资源的开掘、阐发、创构和宣扬,影响社会大众的生活和信仰,使之符合今日人类文明的较高道德水准。优秀传统道德的传承关乎和谐社会的建设,关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我们从不缺少道德资源,我们需要的是能够弘扬优秀传统道德、深受民众喜爱的优秀节目。

中国是个家国同构的社会,“家”与“国”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俗话说得好,“家和万事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的家庭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可以说,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是一种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而组成的特定的社会心理关系,只有当个体和谐了,才能达到家庭的和谐,只有家庭和谐,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因此,我们对倡导“和谐情感、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晓声长谈》节目,寄予更高的期待。

(作者系吉林省委宣传部新闻处副处长)

全文阅读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心态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培育和保持个体与社会群体的和谐心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和谐心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诚信友爱。诚信友爱是形成和谐健康的经济社会秩序与人际关系的基础。诚信是一种律己意识,能够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在真诚、真实、守信的基础上建立与他人的往来关系;友爱是一种利他意识,具有一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情怀,在平等、互信、互爱的基础上确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方式。诚信友爱的心态有利于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利互惠、和谐共赢,而损人利己、背信弃义等违背诚信友爱的行为虽然可能在短期内为个人带来一定利益,但从全局和长远来看,它破坏了经济社会关系的和谐,必将为社会行为规范和国家法律所不容,最终付出巨大的代价。

豁达平和。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不断缩小贫富差距,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在现阶段,一定的财富差距仍然客观存在。不同社会成员在社会地位、实践经验、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等方面不尽相同,文化背景、家庭环境、身体素质等也存在差别,这些不同与差别在某种程度上将会导致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差异。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已经先富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先富者与后富者都应保持豁达平和的心态:先富者不应高高在上甚至为富不仁,而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和带动后富者;后富者不应怨天尤人甚至“仇富”,而应尊重他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获得的财富,自强不息,尽快脱贫致富。

宽容大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与经济社会生活中的这些变化相适应,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也在增强。经济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活动的多样化,对社会成员的心态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保持宽容大度的心态,尊重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进而与他人和谐相处;只有保持宽容大度的心态,积极吸纳社会生活中有益于自身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技能,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才能做到与时俱进,进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积极进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是广大社会成员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社会。它建立在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基础上,致力于促进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条件。培养积极进取的心态,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时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提出的要求。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