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论文

一、注意团结周边的人

中国有句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也有“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草木早逢春”的诗词,就是说中国人非常重视周边人在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作用,认为距离越近越易结成亲密关系。根据人际吸引的邻近律,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人们生活空间上的距离越小,则双方越容易接近,因此彼此之间容易相互吸引,并继而成为知己。中国人在交往中,非常注意团结周边的人,形成不同沟通网络,建立各种对个人成长有利的人际圈。按人际圈内部成员的关系,可以分成利益型(因成员利益上一致而形成)、信仰型(因成员共同信仰而形成)、目的型(因成员目的一致而形成)、需要型(因成员个性相似或互补而形成)、家族亲朋型(因成员家庭亲朋关系而形成)和娱乐型(因兴趣爱好相同而形成)。当一个人拥有了这些人际交往圈,就增加了社会支持的人力资源。团体内部成员可以通过多向沟通,得到同伴的劝导启发、鼓励支持、消除疑虑和提供保证,学会从多角度客观评价他人和自己,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建立起彼此信任的人际关系,缓解精神压力,提高应对现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发挥人际交往的心理保健功能,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

二、注重发现并满足他人的需要

中国人提倡互相帮助,助人为乐。根据人际吸引的互补律,扮演不同社会角色的人进行交往时,当一方所具有的品质和表现出的行为正好可以满足另一方的心理需要时,前者就会对后者产生吸引力。互补只所以容易产生人际吸引,主要是因为交往双方彼此满足心理需要时,会产生愉快肯定的积极情绪,从而形成良好的关系。它对群体内聚力的大小,心理环境的好坏有直接的重要作用,是直接影响个人的微观环境。中国人在人际关系学课程中常常引用的一则寓言是:有一位教士请教上帝,“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于是,上帝先领他来到了地狱。地狱是一个大房间,一口煮着美味佳肴的大锅,周围围着许多面黄肌瘦,痛苦而又失望的人群。原来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把长柄的汤匙,食物无法送到嘴里。上帝又带教士来到了天堂,天堂里的情景和地狱里的一样,但天堂里的人却面色红润,非常愉快。原来天堂里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汤匙盛满食物去喂别人。别人吃饱了,自己也吃饱了。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当你只想着自己的时候,你就处于地狱之中;当每个人都能关心别人的时候,那大家都在天堂之中。因此,中国人特别注意对偶角色之间关系的研究,强调在对偶角色的人际关系中,需求互补能使双方更具有吸引性。如夫妻双方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扮演,上下级支配与服从的默契配合,内外向性格的取长补短,异性之间的性别角色定位,都会使交往双方相得益彰,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注重心理的透明度

相对来说,中国人彼此交往透明度比较高。根据人际吸引的能力吸引规律,人们一般比较喜欢能力较强的人,特别是对那些有才能而又偶而出现过一些小差错的人。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的“约•哈里窗户”理论认为,对每一个人来说,其心理都存在着4个区域。其一是自己了解,别人也了解的“开放区域”或“公知区域”;其二是别人了解而自己却并不了解的“盲目区域”或“他知区域”;其三是仅仅自己了解,而却从不向别人透露的“秘密区域”或“已知区域”;其四是自己和别人都不了解的“未知区域”。良好的人际关系,“公知区域”越大越好;“已知区域”越小越好,“他知区域”和“未知区域”没有最好,所谓的“公知区域”即称约•哈里窗户。中国人对隐私理解相对宽松。外国人把年龄、婚恋状况、工作收入等均视为隐私,但是这些在中国人看来,都算不上隐私。所以并不在意与别人谈论这些与自己和对方相关的事情。所以中国人比较喜欢坦率直白的人,不喜欢冷漠、拘谨和封闭的人。在交往过程中,合适的自我坦露可以增加一个人的吸引力。“透明度”高的人一般更受欢迎。人都不是完美的,在别人面前呈现自己的本来面貌,尽管这个面貌不是完美无缺的,却更能给人以真实感,使人接受,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在交往中喜欢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和需求掩盖起来的人,多是由于缺少一种安全感和自信,对别人缺乏信任,怀有戒心,不敢让自己的真实形象让别人看到,就很难取得别人的好感。

四、注重求大同存小异

从众心理是中国人的典型心理。从众就是个人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根据人际吸引的相似律,人们如果在外貌、年龄、地位、角色、学历、职业、能力、兴趣、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相似,就会彼此相互吸引。从众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人与人交往中为取得团体中其他成员的好感,注意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以减少群体压力,求得心理安宁,或者为减少心理压力,习惯寻找发现彼此相同处,与他人发生情感共鸣,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现状,所谓“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就是从众的最好例证。个体寻求化解自身与群体之间冲突,增强安全感,人们往往把彼此认同作为人际交往的切入点,对于某种原因不愿意与人打交道的人,会主动创造机会与对方接触,寻找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消除心理排斥,如特别重视同乡情、同学情和战友情,为了达到比较好的认同结果,在衣着服饰、生活习惯、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等方面,很少标新立异。在交往中,不太愿意涉及太难或太严肃的话题。长期从事某种职业的同事,为了与大家保持一致以实现团体目标,对本职业活动的性质内容、社会价值、职业用语、工作方法、职业习惯与职业环境等的会达成职业认同,假如在工作单位讨论评选某人为先进典型,自己虽然不怎么同意,就跟大伙儿一样表示同意,以免与那位同事和团队关系搞僵,通过职业认同,交往双方能够通过心理接触,消除彼此隔阂,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全文阅读

孔子和谐人际关系理论研究论文

[摘要]孔子的人论是儒家人论的根基。孔子提出:“仁者,人也。”确定了儒家人论与其所开创的“仁”学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尝试从“仁”得以产生的两大基石、“仁”的人性内涵、孔子的做人之道及成人之教等方面论述孔子人论的主要内容,并归纳出其人论的重要历史意义。

[关键词]仁;社会性总体人;做人之道;成人之路

近些年,由于郭店楚简的出土,对“思孟学派”的研究成为学界的“显学”,孔子的人论也成为学界重新解读的重心。本文欲对孔子的人论一抒浅见,以求能对该领域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一、孔子“仁”学的两大基石

探讨孔子的人论,其所创立的“仁”学即是我们的理解起点,因孔子的思想学说、人生旨趣、价值追求正是通过他所创立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生发开来,从而也开启了后世儒学的致思思路。每个伟大思想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机缘。“仁”学的产生也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笔者认为,可以概述为两点:

(一)从神本走向人本——社会性总体人的发现

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战国时代,在中国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都是空前并影响深远的大变革时代,德国学者卡尔·雅斯贝尔斯在《人的历史》一书中将之称为“轴心时代。从中国文明史的视角来看,是处于“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的时代之后出现的第一次人的觉醒,确切地说是中国文明史上“总体人”觉醒的时代。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揭示了“人”作为“类”概念的“个体”与“总体”的双重本质。虽然人的双重本质在任何地域、任何民族、任何时代都同样存在。但是对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传统的人来说。它的被理解和被认识到的生成运动,即人对人的双重本质的认识历程、表现型态又是各不相同的。在中国文明史上,首先被理解和认识到的是人的总体性,孔子发现并揭示了社会性总体人或人的社会性类本质,虽然孔子也很重视个体人的存在,但在他的心目中,所谓“个体人”只不过是人的总体性、类本质的现实的实现形式而已。

首先来看孔子在中国文明史上从神本向人本转变并完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国文化史上,从殷商到西周,从神本向人本的转变是逐步推进的。殷人尚鬼,率民以事鬼神,那是神本时代,其天命观属于绝对化的宗教性神本天命观。到了春秋时代,宗教神本的天命观进一步发生了根本性动摇。此时周室衰微,诸侯争霸,“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先进的政治家如子产等人,提出“疑天重人”的思想。孔子继承、发展了西周以来疑天、知天、人定天命的新思潮,把从殷商到西周日益动摇的宗教性神本天命观改变为自然性人本天命(天道)观。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嘲《礼记,哀公问》也记载:“公曰:‘敢问君子何贵乎天道?’孔子对曰:‘贵其不已,如日月东西,相从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此两处之“天”和“天道”都是指超乎人力的自然之天。在《论语》中还有几处谈到“天”,如:“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多数则可以理解为自然和必然。

全文阅读

大学生寝室不和谐人际关系论文

1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的成因

1.1以自我为中心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多以自我为中心,在家多为“说一不二”,过于骄纵。进入大学后,过上寝室集体生活,多为“四人间”、“六人间”、“八人间”,极少还有“两人间”,寝室成员也都转变为平等的同学关系,一些学生没有适应角色的转变,作风依旧霸道,不顾及同学感受,这样就会导致寝室同学间人际关系的不和谐。

1.2生活习惯不同大学同学大都来自全国各地,同寝室的同学也大都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的生活环境。因此,室友间的生活习惯,风俗各有不同。如有人早睡早起,有人晚睡晚起;有人爱干净,有人不注意卫生;有人喜欢安静学习,有人喜欢吵闹游戏;有人对某事物有忌讳,有人满不在乎等等,这些情况若相互之间无法包容谦让,便会导致寝室人际关系的不和谐。

1.3贫富差距大家庭环境优越的学生使用的物品、穿着、配饰等多为名牌,价格不菲,常外出旅行,增长见识等;家庭环境贫困的学生使用的物品、穿着多为经济型的,时常勤工助学,勤工俭学,帮父母劳作,补贴家用等。由此两方面同学的金钱观、价值观会有所不同,同时一些面对家境比自己优越很多的同学,会有一些自卑感,情绪疏导不畅,便造成性格的扭曲,引发寝室同学间的矛盾冲突。

1.4心理不平衡由于同寝室同学个人能力的差异,会造成寝室同学个人发展的不同,如学生干部竞选成功与失败,奖助学金获得与未获得,入党与未入党,学习成绩好与差,与班级其他同学人际关系相处好与差,得到老师的重视赞扬与未得到等等,会使一些同学产生嫉妒心、自卑感、心理不平衡,慢慢产生厌恶感,逐渐激起寝室的矛盾冲突。

1.5沟通不畅一些大学生面对室友与自己间产生的误会,不同的生活习惯产生的矛盾,性格外向的学生往往会选择积极沟通或直接挑明问题,问题容易解决;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往往选择忍让或者沉默的方式来处理问题,与对方没有进行有效的直面沟通,而对方或许还未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已给别人带来困扰或伤害,还继续行为。误会、矛盾便会慢慢积累,最终会导致寝室同学间更大的矛盾冲突。

1.6“小团体”效应高校一般实行“多人制”寝室,在同寝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会有某两个或几个同学因共同的兴趣爱好关系亲密一些,慢慢地会形成小团体,当小团体中的一员和另外一位室友出现矛盾,小团体中的成员即使冲突没有波及自身,天平也会向关系密切的一方倾斜,造成矛盾冲突的扩大化。

1.7寝室随机分配目前,高校宿舍管理分配是在学生入学前随机进行分配,学生无权利选择自己想住的宿舍,和谁住一个宿舍,因此可能会将性格不和,生活习惯难以调和的同学分到一个宿舍住,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寝室矛盾冲突的发生几率。

全文阅读

团体心理辅导在建设大学和谐班级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摘要:以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大学生和谐班级建设的研究成果鲜见。以此为创新点,在阐释和谐班级内涵的基础上,对团体心理辅导与和谐班级建设的理论联系进行梳理,分析团体心理辅导在建设和谐班级中的具体作用,进而为以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开展大学生和谐班级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和谐班级;作用机理

作者简介:汤帮耀(1969-),男,湖南澧县人,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湖南 长沙 410128)易鹏(1989-),男,湖南澧县人,广西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广西 南宁 530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湖南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研究专项课题(课题编号:10SZ0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231-02

建设和谐班级是高校加强学生教育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采取有效方法建设和谐班级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理想。笔者试图从理论上分析团体心理辅导与和谐班级建设中的联系,找出以团体心理辅导方法促进和谐班级建设的作用机理进行,以期为高校建设和谐班级提供新的方法参考。

一、和谐班级建设的理论基础及其概念

和谐作为一种文化,可溯及远古,我国儒家学说所倡导的“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人合一”以及道家始祖老子宣扬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以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等理念,无一不显示出古人对和谐的追求与向往。而现今人自身发展的不和谐、人际之间的不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和谐等现象却屡见不鲜,将这些不和谐现象引申至高校班级建设,“生生不和谐、师生不和谐、班级建设与家庭教育不和谐、和谐班级建设与学校评价体系不和谐”[1]最为人所熟悉,原因是大学生班级建设与其他教育阶段的班级建设存在差异性特点,其主要表现为:第一,多元性。班级成员本身所具的文化差异、民族差异、地域差异等决定着班级多元性文化的形成。第二,独立性。大学生个体所处的期望摆脱束缚、走出依赖、向往独立的成人化阶段心理断乳期的特征,激发了班级群体性追逐独立及差异化发展方式的思想。第三,社会性。大学生是特殊的社会个体,既是学生,又是国家公民,都有自己的父母、家庭与社会关系网络。大学班级承载着班级成员由学生过渡到社会人的重要任务,处理着班级、学院、学校与社会的种种利害关系。[2]由此可见,倡导和谐班级建设对于整合大学班级多元文化理念、及时诊断并处置大学生个体心理特征发展中不和谐因素中将大有作为。

全文阅读

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网络关系与自我和谐相关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0.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002-03

摘 要 目的:本研究拟分析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网络状况与自我和谐的关系,以期提高自我和谐水平,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思路。方法 应用问卷法对30个班级共1024名大学生的社会网络状况及自我和谐进行测量。结果: 大学生自我和谐在性别、民族、生源、是否班干、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是否独生上无差异;大学生社会网络仅在性别、是否班干、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自我和谐与社会网络状况存在相关:情感网络与自我灵活性及自我和谐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情报网络与自我灵活性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 自我和谐与社会网络间存在一定联系。

关键词 民族地区;大学生;自我和谐;相关研究

1 引言

自我和谐一直是热点问题,关于它的研究更是数不胜数,如各类学生自我和谐状况,自我和谐与家庭环境、焦虑抑郁、信任、主观幸福感、应对方式以及人际关系的研究等。个体在班级中存在人际关系、情感交流程度不同等差异,并且欧勇的研究证实[1]人际关系是影响心理和谐的重要因素,郑思明[2]、郑晓涛[3]调查发现社会网络对人际关系有一定影响,所以一定程度上对自我和谐产生一定影响,前人的研究也多从人际等方面探讨自我和谐,但是都将个体置于社会环境中研究,而本文着眼于以班级为环境,从社会关系网络角度来研究自我和谐,以期加深社会网络和自我和谐的关系理解,本研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来研究民族地区大学生自我和谐状况,探讨在班级中个体不同的社会网络变量对自我和谐的影响。

社会网络理论概念最早由齐美尔提出。网络是指各种关联,而社会网络即可简单地称为社会关系所构成的结构,它代表着一种结构关系,可反映行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其理论架构是研究行动者彼此间的关系结构,以描述嵌入在网络中的行动者的行为和刻画网络整体特征,并以此为分析框架来解释其他问题,既研究结构的制约,也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从而分析社会结构在与个人互动中如何相互改变[4]。它基于图论的思想从群体动力学角度来考察社会实体(个体、社会组织等)间的关系连接及其结构特征的一种研究取向。社会网络分析起源于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是研究的一种工具,是将社会网络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特殊工具,它可以对人与人之间、群体之间、组织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并对其价值进行估量。

全文阅读

浅谈和谐教师关系的构建

【摘要】

“家和万事兴”是一个理想的家庭氛围。同样,“校和才能万事兴”。要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必须以“和”为贵。这里所指的“和”,就是学校内部之间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本文就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关系予以分析。

【关键词】和谐校园教师关系构建

和谐校园是以明快的校园文化为载体。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内部为了实现各种目标,在教学、科研、生活等各处领域创造出来的活动方式,以及物质和精神成果中体现的文化形态。它表明了一所学校独特的风格与精神,是联系和协调一所学校所有成员的纽带,是学校的灵魂。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全体师生的精神家园,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熏陶着、影响着、决定着学校全体师生的文化内涵和发展程度。校园文化是一支巨大的力量,影响着学校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 一所学校,为了更好的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只有有效培育学校文化,创设适合的人文教育环境,学校才会是师生的精神愉悦、情感陶冶的成长乐园,学校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力。而作为学校中的永恒生命力——教师,是立校之本。教师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

构建和谐校园,不仅只需要和谐的教师关系,还包括: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学生关系、和谐的教师和校领导的关系,和谐的学校和社会的关系等五个方面的关系。 但本文侧重简述了“和谐的教师关系”,因为和谐的教师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关系的重中之重。是建设文化型校园的动力、是和谐校园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引擎、是和谐校园良好校风的风向标。

1.实现育人使命的需要,教师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教师间和谐的人际关系对教学活动以及素质教育的展开有重大影响。团结与合作、互勉与理解、尊重与信任,是教师授给学生的信念,把学生引向至真、至善、至美,是教师的己任。教师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出示范和表率。言出有信、言出必行、行必有果。教师之间,相互尊重、理解、支持、沟通、和谐融洽、精诚合作,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教研氛围。才是学生学习的典范。人际关系融洽了,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在工作中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形成集体智慧,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学生们也把教师看作最信赖和仰慕的人,纷纷“有效学习”,从而达到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措施:培育亮点。 我校60多年的文化积淀使学校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我们有着灿烂的校史。建立校史陈列馆——开放式校史文化长廊,使长廊成为全面展示学校的文化亮点,会受到全体师生欢迎。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成果展示、学校的活动特色、优秀教师事迹、 优秀学生事迹,都一目了然。“文化长廊”牌匾的书写由学生竞争选拔题词;文化长廊的解说员由高年级学生担任,培训上岗;长廊的小记者由学生担任,使长廊的创建过程成为学校文化发展的过程,成为学校的一大亮点。

全文阅读

继承传统优秀文化,构建和谐校园人际关系

摘 要: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文化”的发展创新,学校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用传统优秀文化作为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构建和谐的领导与教师的关系、师师关系以及师生关系。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对学校的发展和学校教育目标的完成以及教育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和谐;传统文化;人际关系

建设和谐社会,落实到学校工作中就是建设和谐校园。而构建和谐校园,不外乎做到两个和谐:学校内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物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主要是做到:一是学校领导与教师关系的和谐,二是师师关系的和谐,三是师生关系的和谐。而人与物的和谐主要是做到人与校园环境的和谐统一。

和谐是一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谐”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命题与核心价值。因此,对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进行一些思考,无疑对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其内涵十分丰富,充满了大智大慧的深刻哲理。一是主张多样,二是主张平衡。聚集不同的事物而得其平衡,叫做“和”。“和”能产生新事物,五声和,则可听;五色和,则成文;五味和,则可食。推及施政,则必须协调各种利益,综合不同意见,化解复杂矛盾。将“和谐”用于人际关系,“宽则得众”,以宽和的态度待人,就会取得众人的信任。

和谐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理应成为我们构建和谐校园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

校园和谐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人和万事兴”,人际关系和谐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提倡宽和处世,协调人际关系,创造“人和”的人际环境。在学校中,领导干部、教师、学生这三个群体的人际关系达到和谐,学校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而有效的开展。

全文阅读

儒家文化中的领导方式与上下级人际和谐

摘要:上下级人际和谐在组织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提升员工的生产率和工作满意感,后者又影响到员工流动率、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根据和合性的高低,组织中的上下级和谐可以分为投契式、亲和式、合模式、区隔式、疏离式和隐抑式等六种水平,前三种为实性和谐,后三种为虚性和谐。上级管理者的仁慈领导和德行领导均有利于实性和谐的形成,威权领导可能带来虚性和谐。仁德领导是获得人心、提升上下人际和谐的有效领导方式。

关键词:上下级人际和谐;仁慈领导;威权领导;德行领导

中图分类号:C9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7)12-0085-04

在管理思想史上,对和谐的价值理想和伦理目标的追求由来已久,儒家管理思想尤以和谐为鹄的。和谐可以分为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群己和谐和天人和谐等层次,其中人际和谐是组织管理研究关注的重点。本文旨在探讨领导者与下属的人际和谐状态,以及领导行为对上下人际和谐的影响。

一、为何选择“上下级和谐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英国企业家皮京顿说:“在一个企业中如何创造合作亲善的关系这便是管理者的最大责任”。组织中的人际和谐可以细分为“上下级之间的和谐”与“平级同事间的和谐”,较之后者,前者对实现组织目标的意义更为重大,故本文聚焦于前者。

作为高水准生产率的必要条件,科学管理之父泰罗曾对“和谐的上下级关系”给予高度评价:“在雇主和工人之间应该经常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当他们以友好合作和相互帮助来代替对抗和斗争时,他们就能共同使剩余额猛增,以致工人工资就有大大增加的充分余地,制造商的利润也会大大增加”。而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也以一系列的实验结论证明了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对生产率的重要影响,特别是其中的“继电器装配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者创造与工人的友好气氛可以改变工人的工作态度,并提升产量。可见,和谐的上下级关系使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心情愉快,从而发挥其生产能动性,使人的劳动能力和才华得到最大限度的施展,促进生产率的大幅度提升。

众所周知,工作满意感始终是人员流动率、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和谐的上下级关系”又正是工作满意感的决定变量。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可以预测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儒家文化中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与“个人取向”的西方文化不同,儒家文化具有“社会取向”的特点,社会关系、特别是与权威者的关系,对个体的影响甚为显著。Kwan,Bond&Singe-lis(1997)的跨文化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他们发现,“和谐人际关系”和“自尊”都是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变量。就集体主义倾向的华人(以香港人为被试)而言,“和谐人际关系”的影响力更大,而对以个人主义为主的美国人而言,“自尊”对生活满意感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这一结论说明,华人社会中的人际和谐,是决定个体生活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变量,工作场所的人际和谐对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和工作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全文阅读

的布洛陀文化

摘要:在壮族乡村和谐社区建设中,布洛陀文化具有促进社区生态和谐。促进社区人际和社区社会和谐,增进人的身心和谐的作用;建设具有布洛陀文化象征的生态空间,培育具有布洛陀文化基础的民间组织,建设具有布洛陀文化特色的和谐文化,是发挥布洛陀文化作用、加强壮族乡村和谐社区建设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布洛陀文化;壮族;乡村和谐社区

作者:吴德群,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百色学院政法系讲师。南京。210093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9)02-0108-005

近年来,对布洛陀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出发,对布洛陀传统文化的哲学价值、历史价值、宗教价值、文学价值、艺术、审美价值以及生态价值、旅游价值等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但缺憾的是,很少有从社会学角度进行的研究。实际上,研究文化是社会学的一大传统。社会学具有两大传统范式,一是以迪尔凯姆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的范式,强调宏观结构的实证研究;一是以韦伯为代表的理解主义的范式,强调对行为意义的理解。《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就是韦伯运用其理解范式所成就的文化社会学的经典之作,在这部杰作中,韦伯论证了新教伦理与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目前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两大范式也正在走向综合。这种综合的基础在于社会事实的性质,其实,结构总是有意义的结构,意义总是通过结构发挥作用。因此,对布洛陀文化应该有社会学的思考。概括的说,运用社会学视角思考布洛陀文化,就是在建构壮族社会现代性的视域中,如何提取具有现代价值的布洛陀文化精髓,并使其在建构壮族社会现代性的实践中发挥作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其价值内涵的抽象阐释上。如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社区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对壮族而言,如何批判的继承其传统文化一布洛陀文化的传统为社会主义乡村和谐社区建设服务,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将运用社会学视角,试图在借鉴现有布洛陀文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探讨布洛陀文化对加强壮族乡村和谐社区建设的作用,并就发挥这些作用的实践路径提出自己初浅的思考。

一、和谐社区概念的解读

随着和谐社区研究的深入,和谐社区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从既有文献来看,关于和谐社区主要有如下一些定义。

“和谐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的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社会互动形成的具有高度价值认同和归属感、人际关系友好和睦、社区自治程度高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全文阅读

新建本科院校和谐校园建设思考

[提要] 新建本科院校和谐校园建设的路径应该向何处去?就此问题,我们从:1、透视整体宇宙论和校园建设的哲学思维;2、知晓天人合一论与校园建设的融合;3、问探校园建设的哲学途径;4、发展校园建设的文化效应与新的理念等四个方面,将新建本科院校和谐校园建设融进哲学的思维与理念。

关键词:本科院校;校园建设;文化

本文系辽宁对外经贸学院2012年校级课题《新建本科院校特色图书馆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12XJLXZHD013)阶段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新建本科院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哲学与文化思考

收录日期:2012年6月25日

以哲学与文化的角度来省察新建本科院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发展,她犹如世界上的万物一样,有其阶段性、系统性,而且从哲学理观说,她是一个动态的整体。但是,大学校园建设的发展是深深植根于社会教育制度与社会制度文化的沃土之中的,而且社会文化制度具有不可移植性。为此,基于社会教育制度与社会制度文化服务的高等学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和谐校园建设也就应培植于教学文化与学校主导者优良的哲学思维而生根发芽。我们说,社会教育制度与社会制度文化的体制在当今中国是不能改变的,由此,我们就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大学和谐校园的建设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学校主导者们(校长们)优良哲学理念和超前的智慧胆识。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校园建设的峰峦俊影,合璧了该学院近十多年来历史性跨越的辉煌。这就不得不让人们从哲学与文化两个角度,来审视新建本科院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新命题。

一、透视整体宇宙论与和谐校园建设的哲学思维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