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文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
论文提要:本文介绍了合并财务报表的概念和新会计准则下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分析新会计准则下合并财务报表的优点,并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
财政部于2006年2月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以下称新准则),该新准则已经在2007年1月在上市公司正式实施。第33号准则全面推行后,将取代以《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为主体构成的合并财务报表规范。
一、合并财务报表的概念及其分析
《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及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以下称国际准则)认为,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将企业集团视为单一企业编制的集团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应该包括由母公司控制的所有企业。我国新准则中的表述为: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母公司,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子公司的企业。子公司,是指被母公司控制的企业。新准则强调控制,并且是被母公司控制的全部子公司,这与国际准则的表述基本趋同。
合并财务报表反映的是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反映的对象是通常由若干个法人(包括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组成的会计主体,是经济意义上的主体,而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主体。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者或者编制主体是母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以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其他有关资料,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抵消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编制的。
合并财务报表能够向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反映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信息,有助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合并财务报表有利于避免一些母公司利用控制关系,人为地粉饰财务报表情况的发生。
二、新准则下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摘要:
合并财务报表是以企业集团为会计主体编制的财务报表,是会计处理的重难点之一。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对合并财务报表理论进行分析,探讨企业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内涵,分析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与应用难点,分析我国现行会计准则理论以及股东权益方面的合理性。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合并财务报表;实体理论
一、前言
合并财务报表是以企业集团为会计主体编制的财务报表,是会计理论和实务研究的重难点之一。财务报表的主要目的之反应企业的历史和现状,并且反映出企业未来财务变化趋势,为企业的财务决策提供依据。传统的财务报告视角过于狭窄,对计量的要求过于苛刻,为了满足相关利益者的利益诉求,需要合理的应用合并财务报表理论,承担更多相关利益披露,将更多的决策信息纳入财务报表之中。
二、合并财务报表理论
根据合并目标、范围与内容的不同,当前合并财务报表的主流理论包括业理论、实体理论和母公司理论,这些理论具体如下。
作者:耿威 单位: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在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该如何调整内部交易业务的所得税费用。如果母公司与子公司业务内部业务交易,而且购货方的公司存货中还有没有实现的利润,那么在进行营业收入和公司的营业成本以及营业收入与公司存货抵销工作时,应该先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然后再抵销相应的所得税费用,以免在所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把购货方资产或者负债中还没有实现的利润抵销了,导致了实际计税基础和合并财务报表的账面价值不一致的情况发生。在进行抵销的递延所得税或负债计算时,如果母公司的所得税税率和子公司的不一样,可以按照母、子公司进行内部业务交易时,买方公司法人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
2.在合并财务报表时,子公司有超额亏损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在进行合并财务报表时,如果所控制下的子公司出现超额亏损,而且不能够证明会有股东们进行义务填补的情况下,为了稳健会计工作,避免出现把公司利润指标随意夸大现象的发生,这部分超额亏损应该由母公司全部承担。但是也要避免这种处理方式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子公司的超额亏损在合并财务报表上体现了出来。《公司法》规定股东承担的有限责任是以所出资额为限的,所以母公司只用承担子公司的有限责任即可,在合并财务报表上就不必把子公司的超额亏损体现出来了,不然是不符合《公司法》的。
(2)对子公司的超额亏损进行调整。《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明确的规定,母公司在进行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时候,子公司的超额亏损不允许调整,只可以以投资的账面价值和其他的对被投资单位的净投资的长期利益构成实质的减少为零作为限制。
(3)母公司的实际净利润和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显示不一样。这是因为母公司在承担子公司的超额亏损的时候,把子公司中少数有义务承担超额亏损的部分也承担了起来,以此造成了合并财务报表上显示的净利润与实际母公司的不一致。
3.应该如何确定合并商誉和减值测试问题。合并商誉也就是指被购买方的各项能够辨认的资产以及负债公允价值小于企业集团合并时的份额的差额。在确定合并商誉以及减值测试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的出现:
(1)合并商誉的数额确定不准确。因为现今我国的资本市场体制还不健全,另外被购买公司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不一定准确以及购并公司的股票在进行换股后的价值无法确定,那么购并企业完全有可能为了其他的目的,非常乐意的承担超过被购公司公允价值的部分。
摘要:文章从对国际通行的合并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入手,在认真分析研究我国新旧企业会计准则下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变化的基础上,实现与国际会计接轨,充分肯定了我国新会计准则下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合理性。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市场经济
一、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比较及其优越性
合并财务报表,简称合并报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调整或抵消个别会计报表中有关项目的数额后编制的,用以综合反映合并个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和资金流转情况的财务报表。编制合并报表的目的在位于向母公司的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信息。这里的外部利益相关者主要指投资者和债权人,因此他们是公司资金的提供者,承担着资金的风险而财务报表是其了解经营者对资金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主要途径。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要以一定的理论为依据。所谓合并理论,实际上是指认识合并财务报表的观点或看问题的角度。即如何看待由母公司与子公司所组成的企业集团(合并主体)及其内部联系。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合并理论主要有所有权理论、实体理论与母公司理论。母公司理论认为合并报表主要满足母公司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合并财务报表是母公司个别会计报表的延伸。实体理论下合并报表的服务对象更加趋于合理化。随着企业目标从股东利益最大化向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转变,合并报表的服务对象也从主要服务于母公司这个大股东,转为重视股东、债权人、政府、员工等利益相关者共同的信息需求。
二、规范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基础是适应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
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规范上市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编报,财政部于1995年颁布实施了《合并财务报表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现就该规定体现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理论基础略作分析。在合并财务报表计价基础方面,暂行规定认同母公司理论,即采用双重计价基础,在计算合并价差(其中包括股权购买价格中所蕴涵的商誉以及资产和负债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异)时,对于母公司所拥有的那部分净资产,只按母公司的持股比例推算并确认公允价值,对于少数股东拥有的那部分净资产,仍维持历史成本基础;在少数股东权益性质的认定方面,暂行规定采纳了折衷母公司理论和实体理论的做法,将少数股东权益单独列示在负债与股东权益之间;在收益确定方面,暂行规定强调反映母公司股东所享有的净收益,将少数股东损益视为一项费用,作为合并净利润的一个扣减项目,与母公司理论的合并理念一致。
三、对新会计准则下合并财务报表理论选择的趋势性分析
在暂行规定中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主要侧重于母公司理论,但在新会计准则下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转向了主体理论,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发展趋势,企业合并可能会取消权益结合法(美国FASB141《企业合并》已取消了权益结合法)。有人认为,主体观成为合并报表主流理论已是大势所趋。之所以出现这种重大变化,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摘要】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已基本完成,它的颁布、执行对会计的理论及实务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旨在结合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分析我国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定位及采用新理论所带来的系列变化。
【关键词】合并财务报表实体理论理论优势变化
财政部于2005年12月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以下简称“新准则”),该准则是在1995年2月财政部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以及有关复函(财政部1996年《关于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复函》、财政部1999年《关于资不抵债公司合并报表问题请示的复函》)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的规定及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新准则”的最大变化是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转变:由侧重母公司理论向侧重实体理论转变,这与国际会计准则及美、英等发达国家的做法趋同。
一、实体理论的优势
(一)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简介国际上通用的合并财务报表理论主要有三种:所有权理论、母公司理论和实体理论。
1.所有权理论
所有权理论,是所有者权益中心论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具体运用,其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目的是为了向母公司的股东报告其所拥有的资源。该理论下,母子公司之间是拥有和被拥有的关系,当合并非全资子公司的财务报表时,采用比例合并法。可见,所有权理论既不强调企业集团中存在的控制关系,也不强调集团各成员企业所构成的经济实体,而是强调母公司实际拥有的而不是实际控制的资源。这样处理,违反了控制的实质,不能揭示作为一个合并整体的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
2.母公司理论
合并财务报表,是当前国际的三大难题之一,也是财务会计中最为复杂和充满争议的领域。在以控股关系为纽带的集团内,尤其是在企业股权分散化的条件下,通常控股公司(母公司)对被控股公司(子公司)所持有的股份并非100%,甚至不足50%。这样,子公司还存在着非被控制性股权(少数股权),在这种情况下,三种不同的合并----所有权理论、实体理论和母公司理论,对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将产生不同的,本文试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一、所有权理论
(一)主要思想与编制目的
所有权理论认为会计主体与其终极所有者是一个完整且不可分割的整体,立足点是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企业对另一企业经济活动和财务决策具有重大影响的所有权。因此,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目的,是为了向母公司的股东报告其所拥有的资源,即满足母公司股东的信息需求,而不是为合并主体的所有股东而编制。在所有权理论下,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是拥有与被拥有的关系,强调的是母公司实际所拥有而不是实际所控制的资源,这种过于稳健的做法与控制的实质背道而驰。但是,它解决了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集团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
(二)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在只强调拥有关系的所有权理论下,采用的是比例合并法对被联合控制主体的财务报表进行合并,即按投资比例将被投资者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等项目的金额纳入相应项目之中,不属于控制者的部分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不予反映。因此:
1.既不出现少数股东权益,也不出现少数股东收益。
2.子公司净资产的计价:按母公司购买成本的公允价值,只将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的应享份额纳入合并报表。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9-000-04
摘 要 合并财务报表被称为财务会计四大难题之一,近年来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我国合并财务报表问题的研究起步仅有十多年的历史,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因此认真研究合并财务报表理论就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结合新会计准则,分析我国现行的合并范围,并对新准则中有待完善之处提出了粗浅的建议。本文共分四章,其内容安排如下:第1章,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概述。分别从母公司理论、实体理论、所有权理论对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第2章,介绍我国合并财务报表的发展历程。第3章,对财务报表合并的合并范围进行探讨。首先对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理论上的界定标准“控制”与“暂时控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复杂持股的合并范围确定问题。第4章阐述了对新准则下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存在的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 合并财务报表 合并范围 合并理论 合并方法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大公司企业集团不断涌现,其形成和发展大多数是通过企业合并。为了反映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满足各种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编制企业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显得尤为重要。2006年之前,我国正式出台的具体会计准则中没有企业合并准则和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只有投资准则。
关于企业合并的会计规范主要是《企业兼并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1997年8月财政部),关于合并财务报表的会计规范主要是《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1995年2月财政部)。投资准则和相关的两个暂行规定共同构成了我国旧的合并财务报表相关准则框架体系。旧的合并财务报表相关准则框架体系在制定之初就与国际惯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2006年2月《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颁布。新准则在考虑了现阶段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惯例接轨。在合并财务报表等重要概念的定义、控制的判断标准、比例合并法、合并程序、合并报表的构成及内部抵销处理等方面与以往的标准相比,有了重大突破。
本文从现在理论界讨论的热点理论入手,结合新准则对我国的合并理论合并范围合并方法进行分析,并对新准则中不完善之处提出粗浅建议。
一、合并财务报表理论概述
(一)母公司理论
一、新会计准则与合并财务报表
当前我国企业不断向集团化发展,企业合并必须对公司的所有经济指标进行综合考查,而财务报表作为公司经济状况的重要体现在企业合并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新准则的正确解读对于指导财务工作人员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一)新会计准则
为满足企业发展过程中面对的新情况,2006年我国财务部了新会计准则,更加详细、严格的解释了财务合并报表的含义、企业合并范围、方法、程序等,对即将上市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工作做了进一步的规范,该准则对于企业合并报表的工作进程及程序具有重要的影响,为财务工作者提出了新的从业标准。
(二)合并财务报表工作
财务报表以会计准则作为标准编制,是体现企业经营情况的一种报表,包括企业财务状况变动报表、资产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用于向企业领导报告经营状况,同时可以让资产所有者以及社会人员等了解公司财务情况。而合并财务报表是企业集团财务情况、现金流量变化情况、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首先由子公司、母公司分别编制财务报表,再按照会计准则由母公司使用完整、规范的核算方法及合并程序等再次进行编制的报表。该财务报表的准确编制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合并财务报表的质量以及可靠性,有利于集团领导对于集团经济状况的把握及工作的部署。
(三)合并财务报表的新特点
新的准则中合并财务报表更加侧重实质性、一致性及谨慎性原则,主要表现在:
【摘要】本文就《企业合并准则》与《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不协调、商誉、会计信息披露等问题进行探析,提出合并会计报表编制及准则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合并财务报表 会计信息披露 建议
一、合并财务报表的意义和我国会计准则的情况
(一)合并财务报表的意义
合并财务报表是指以企业集团为会计主体,根据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财务报表编制的,反映母公司及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合并会计报表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表、附注等。
(二)我国合并报表准则的情况
我国于2006年2月了《企业会计准则》,其中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与《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企业合并会计报表》,明确了企业合并与合并会计报表的处理方法。企业合并准则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采用类似权益结合法合并,非同一控制下则采用购买法合并。合并会计报表准则规定以控制为基础确定纳入合并报表的范围,以母公司和其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有关资料,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由母公司编制。企业会计准则符合我国的国情,也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但合并会计报表一直是会计界备受争议的难题之一,在合并报表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现就企业合并准则与合并会计报表准则的不协调等问题进行探析。
二、合并会计报表准则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步骤
1.确定合并范围。
被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应纳入合并范围,这里的控制指能决定企业的经营和财务政策。确定合并范围时,应注重实质性原则,即使母公司仅占子企业30%的股权,但母公司能够控制该公司的经营政策和财务政策,则应纳入合并范围。
2.统一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
在日常工作中,母公司应要求合并范围内的企业使用统一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以避免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进行调整。对于无法与母公司保持一致的情况,需要求子企业按照母公司统一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期间编制报表,然后再进行合并。
3.取得合并范围内企业的报表并编制成底稿。
取得母公司和子公司单户报表的数据,注意要求合并范围内的公司提供统一格式的报表,避免出现格式不一致甚至报表项不一致情况。
4.编制抵消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