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部分中职院校开展了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试点工作,旨在通过将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端口前移至中职教育中来,使中职生在就业前就具备本专业职业健康与安全的知识与技能,这既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自我完善的需要,也是创建中职学校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校立足于现有开设的各种专业,着手实施了文明礼仪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安全素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体能训练教育的五教育模式,在提高中职生的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护能力中不断进行着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笔者作为从事焊接专业教育的工作者,结合多年学生教育及学员培训的教学经验,在开设本专业安全素养教育中进行了诸多的努力与尝试,下面我仅围绕本专业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中涉及的专业安全素养课程建设谈几点认识与体会:
1焊接专业开设安全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焊工在焊接时要与电、可燃及易爆气体、压力容器等接触,在焊接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烟尘、电弧光的辐射、焊接热源的高温、高频磁场、噪声和射线等,有时还要在高处、水下、容器设备内部等特殊环境中作业。为此我国明确规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是特种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者—焊工属特种作业人员。如果焊工不熟悉有关劳动保护知识,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就可能引起触电、火灾、爆炸、金属飞溅烫伤等工伤事故及焊工尘肺病、中毒、电光性眼炎、皮肤病等职业病的产生。这不仅给国家财产造成经济损失,而且直接影响焊工及其他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但是传统的焊接专业课程内容往往过多注重焊接工艺与技能操作技术,对于本专业安全素养教育仅停留在绪论课及各技能操作中简单提及的一点安全技术内容中,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全面性,教学过程相对分散不集中。通过对焊接专业毕业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对本专业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的内涵比较模糊,对职业病知识比较欠缺,对急救常识掌握不够,对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有哪些危险有害因素了解不透彻,对可能造成的伤害也知道的不多,这说明在中职学校开展专业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2焊接专业安全素养课程建设思路
为确保焊接专业安全素养教育的开设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我们经过多次研讨,首先将安全素养教育纳入了课程体系并用一定的课时保障,同时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评价和考核等方面进行了课程建设的构建。
2.1师资、教材、课时三落实
2.1.1师资建设。职业学校开展专业安全教育效果如何,师资是关键。近几年来,我校通过理论教师与实习教师结对子方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逐步向一体化教师模式转变。同时,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全省技能操作资质认证,并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参与实践锻炼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安全教育理念,强化教师的专业操作技能。目前我校已有两名焊工高级技师,两名焊工技师,这为顺利实施本专业安全素养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障。
2.1.2教材建设。目前,我校主要选用员工特殊工种安全培训用书《金属焊接与切割作业》、学生用书《焊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及《焊工技能训练》三本教材相关内容进行授课,同时我们已经完成了本专业安全教育读本编写及题库建设,并借助于我们组织学生拍摄的“安全双述”(岗位描述及手指口述)视频综合进行安全素养教育授课。
一、项目教学法在焊接理实一体化课堂上的应用
1.学生制定计划
实训课堂参加学生共计30人,分成6个小组,每组5人。每组学生根据项目任务和要求查阅课本和有关资料讨论并制定操作计划和流程。操作计划和流程制定如下:①检查焊条的质量和受潮情况,把E4303型焊条放置到焊条烘干箱中,温度调至75℃~150℃烘干1~2h。②用角向打磨机清除钢板坡口两侧20mm以内的油污和铁锈,直至露出金属光泽。③用角磨机或扁锉打磨出坡口钝边。④按照技术要求,做定位焊与反变形。⑤按照焊接位置装夹钢板。⑥查阅资料总结本课题操作要领。打底焊:短弧短路过渡熔滴;电弧1/3吹向背面,2/3贴覆在正面熔池上,熔池前沿形成熔孔;控制熔孔形状和大小,上下应一致;保证接头质量,可以采用热接和冷接。充焊:采用锯齿形运条法;焊条摆动中间快,两侧停顿时间足够,避免形成凸形焊缝。填充层焊完后焊缝比坡口边缘低1~1.5mm。焊接时注意不能破坏坡口两侧棱边。盖面焊:运条方法同填充焊;熔掉棱边,防止咬边。⑦查阅课本列出焊接工艺参数,并在实践中确认和检验。
2.实施计划
按照计划,由组长合理分配小组成员的操作时间,轮流焊接。焊件完成后由施焊者本人写上编号,放在指定地方,并清理施焊现场。
3.成果展示
当每组所有成员都焊完后,由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对焊件进行自评和互评,总结焊接中出现的缺陷和难点,并对老师提出的有关工艺问题给予解答,最后将讨论结果汇报给老师。
4.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检查、评价、示范和总结
一、确定课程设计的题目及实施
1.确定课程设计的题目
进行综合课程设计之前,要选择好一个题目。该题目不但要包含方法及工艺,而且还要把焊接性和结构包含进去,尽量让三者所占比重比较相当。比如我们选择某种型号压力容器的焊接这一题目。首先,学生要根据压力容器的工作要求及所给定的材料,设计出压力容器。这部分设计主要训练学生对焊接结构课程掌握的程度。其次,学生根据该容器的结构和材质选择适当的焊接方法、编制好焊接工艺,并提出焊接要点及焊接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这一部分主要训练金属材料焊接性和焊接方法及工艺课程在实践中的应用。最后,学生根据以上两点把需要完成的设计工作落实的图纸上。
2.课程设计的实施
一旦选择好课设题目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项目的实施,如何让项目顺利的进行是课设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许多困难,这就需要教师逐一化解。以上面提到的某一压力容器的焊接为例,学生首先要根据已知的条件来计算并设计压力容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遇到结构和材料性能等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相应的教师来帮学生解决这一问题。因而,大约在前一周,我们就安排学生在机房进行设计,并安排结构方面的老师来指导学生。等设计结束后,学生们就开始选择焊接方法及编制工艺,在这期间学生们遇到的主要问题基本上都是关于焊接性和焊接方法方面的问题。这期间在教室教学就可以,安排焊接性和焊接方法方面的专业教师来指导学生,大约两周的时间,学生的课程设计基本上就全部做完了。在整个课设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们要相互配合,对学生们的设计随时检查,以便提前发现问题。
二、综合课程设计取得的成果
通过我校2010级焊接专业学生开展综合课程设计来看,效果是非常好的:一方面,综合课设的开展,使课程设计时间大大减少,环节安排更加合理,同时焊接操作训练也能顺利地安排在该学期进行;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也不再很疲惫了,教师们同步指导,学生们有问题可以及时找到相应的老师,使得指导效果大大提升。
三、结语
摘要:《焊接冶金学》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焊接方向的核心主干课程。文章介绍了课程的地位、特点以及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结合材料成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中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取得了明显效果。
关键词:焊接冶金学;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9-0157-02
焊接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等制造行业,它是精确、可靠、成本低的连接金属材料工艺方法。《焊接冶金学》是焊接专业的主干课,主要学习金属材料在熔焊条件下,有关化学和物理冶金方面的普遍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种具体条件下金属材料的焊接性,为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探索提高焊接质量的新途径以提高理论依据。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学生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如何使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具有自身优势,在工作岗位上具有较高的工程素养,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一、课程地位及目的
《焊接冶金学》是焊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生从事专业领域工作必备的焊接理论与技术课程,该课程在培养焊接工程技术人员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整个专业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完成了本课程的学习之后,学生才开始具备对焊接知识体系的全面认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而本课程在专业知识体系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课程目的在于研究金属材料在熔焊条件下,有关化学冶金和物理冶金方而普遍性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各种具体条件下、具体金属材料的焊接性,为工业生产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探索提高焊接质量寻找新的途径和提供理论依据。
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摘 要:焊接国赛,是国家有色金属行业指导委员会组织举办的全国性行业技能大赛,是全国高职焊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次大比武,从焊接国赛成绩能够直接反映出学校的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水平与问题。本文在充分调研兄弟院校焊接专业省赛、国赛成绩与办学优势、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提高高职焊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方法改革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焊接;国赛;教学改进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3.189
1 高职焊接专业学生技能国赛
高职焊接专业学生技能国赛,是指2016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举办的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焊接技术赛项比赛,是焊接专业高职院校的首次开展的赛项。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是由国家有色金属行业指导委员会组织举办的全国性行业技能大赛,“焊接技术”比赛项目分为理论比赛和实际操作比赛两个环节,实际操作环节涵盖了装配、焊接、参数调整、焊材选用等方面的技术比拼,旨在全面检验选手在焊接操作技能、职业精神、安全环保意识、创新精神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
焊接国赛,是全国高职焊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次大比武,从焊接国赛成绩能够直接反映出学校的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水平与问题。
2 从国赛反思高职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方法改进
高职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取决于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专业师资力量、实训教学条件、学生生源质量等客观因素,难以快速改变改进,此外还包括教学方法,是可控影响因素。调研分析省内外高职焊接专业在省赛、国赛取得优异成绩的经验,高职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方法改进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与建议:
摘 要:随着焊接技术的快速发展,技工院校焊接专业由于自身存在多种问题,逐步与行业企业要求脱节。怎样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何尽快提高办学能力并培养出符合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解决建议。
关键词:技工院校 焊接专业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焊接是一种先进的制造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达的公认主要指标。随着我国现代加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焊接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增。目前大量焊接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主要由职业学校来完成,技工院校更是其中的主力。但是目前焊接专业存在较多问题并且急需解决。
一、焊接专业存在的问题
1.学生特点
该专业学生男生居多,均为初中毕业生,年龄小、精力旺盛但容易分神,自控能力差。技工院校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学习热情很低,即使是稍有难度的理论知识也不容易理解。实训刚开始时积极性较高,但随着实训时间的延伸,畏难怕累等情绪也越来越重,练习时偷懒聊天、玩手机甚至睡觉等不良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2.教学条件特点
由于资金普遍匮乏等原因,焊接专业教学设备陈旧已经是常见现象,直流焊机和交流焊机依旧占有很大比例。数字化教学手段严重不足,仿真模拟平台、云课堂等数字化设备更是难觅踪影,甚至有些学校连最基本的投影仪都没有。
1渗透“成本”理念,加强“质量”意识
质量、成本和利润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在焊接实训教学过程中,要渗透质量意识和经济观念,养成学生节约材料、注重质量的职业素质。训练中尝试向每位学生发放一定数量的虚拟币,除工位上的恒温烙铁等焊接工具外,焊接用的所有耗材,包括电路板、元器件和焊锡丝都是需要用虚拟币购买的。各类器件的手工焊接标准确定后,以达到以此焊接标准为目标,同一内容,悟性好的学生练习一块板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悟性差的学生需要练习多块。虚拟币的使用量可以和成绩挂钩,借助学生不服输的心理,促使学生自觉地去钻研技能。技能的提高和虚拟币的节省都在学生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只要用心就能办到。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节省原材料的习惯,养成思考技能知识的习惯,学会吸收项目的经济、成本、法律法规、人际关系等非技术方面的知识。90后的学生们对网络技术的掌握和对网络的依赖前所未有。利用QQ群、博客等网络平台,引导学生对实践焊接技能展开讨论,为什么焊锡过多,为什么松香痕迹明显,为什么焊点有气孔,甚至对焊点形成微观过程展开大讨论,还可以借助网络视频,更有说服力地展现实践技能的理论知识。随着焊接内容的递进,讨论的深度也在递进。在教学机器焊接时,讨论的内容更广,比如SMT机器的品牌、各品牌的技术和价格优势、各种机器的保养方法和社会保养机构有哪些等等。这些围绕焊接内容的知识,可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增加学生的专业领悟能力,所谓“形散而神不散”。
2适时加入“创意焊”,激发创新意识
在焊接训练初期教授五步焊法时,一般采用废电阻或镀锡铜丝进行大量的手工焊接训练,所谓量变到质变。在此期间,感兴趣的学生不仅提高快,干活时的心情也不错。对于不感兴趣的学生,会出现焦躁情绪和敷衍现象。这时适时插入“创意焊接”内容,让学生利用手边的材料,比如镀锡铜丝等随意制作工艺品,可以展示一部分学长的作品,如鸟巢、水立方、坦克、乌龟等等使用空间立体焊接技术完成的作品,开拓学生思路,课堂上来不及完成的作品可以带回去制作,统一上交作品的时间,采用集体评议,让大家感受集体的创作热情,感受他人的创作激情,感受什么叫做工精细、创意无限。“创意焊”也是教师从学生那里获得创意的最好方式,学生的作品常常让人眼前一亮且难以忘怀。比如一位学生的作品是一片焊锡精制的树叶,他的制作过程是将烙铁头上融化的焊锡迅速地往光滑的地面上甩,锡在地面上溅成一平片,捡起来用剪刀剪出叶边,再用笔的背部在叶面上印出叶脉,一片锡制树叶就这么做好了。没有用到焊接技能,只用到焊接材料,大家仍情绪高涨地评议他得满分。这种课程极能引发学生对专业的内在驱动力,激发创造力。教师在自主性课程上要善于把握学生,引导学生,往往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4]。
3强化焊接专业英语,拓展职场空间
焊接训练接触到的焊接材料、焊接工艺的英文标识较多,尤其SMT的编程全都是英文,而职业院校学生普遍英语水平不佳且有畏惧心理。在训练中采取慢慢渗透的方式,从日常英语开始适应,逐步加深到专业英语。比如,讲色环电阻的读法时先用中文,接着翻译成英文,甚至较浅的内容采用全英文授课,只要学生能听个半懂且能坚持听即可。逐步过渡到机器焊接时,可以先讲英文名称,穿插中文解释。比如说到供料器就用Feeder代替,说多了学生自然就习惯了。课程涉及到的主要术语时中英文对照表可人手一份,学生需要时能随时翻看。在企业实习时可请企业兼职教师适当加入英文名词,让学生引起共鸣。有了专业英语的底子,进入职场后学生的提升空间就更大了。
4加强“企业实践”,锻炼职业适应能力
在《电子元器件的焊接工艺》课程里融入现代电子制造工艺,采用企业参观和企业实践的方式感受电子产品制造现场。企业兼职教师着重讲解机器焊接与检验的技术知识,比如印刷工艺、贴片工艺、回流焊接工艺及AOI检测等要求。带队教师着重企业文化的引导,指导学生学习企业规章制度,观察车间墙上的标识,如静电释放标识等。若识岗实践时间比较长,教师应及时观察学生心理变化,适时加强疏导,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时间观念和竞争观念以及对新技术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应用能力。
作者简介信息:姓名:毕应利 性别:男 学历:本科 出生年月:1971.02.05 籍贯:辽宁盘锦,职称:高级讲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1.焊接质量控制2.焊接工艺及设备3.焊接专业建设。工作单位:北方工业学校。
摘要: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职业学校“焊接专业”建设:一是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二是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使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与教育教学水平得到同步提升;三是建设多功能、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切实提升焊接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四是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工学结合;五是建立专业的职业能力考核与评价体系,对学生的专业水平与职业能力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
关键词:职业学校;焊接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作为一种先进的制造技术,焊接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准。随着现阶段我国制造工业和加工业的快速发展,焊接技术在很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职业学校作为焊接人才重要的培养基地,必须加强“焊接专业”的建设,加快完善“焊接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构建完善的“焊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输送更多的符合社会和时代要求的现代化焊接技术人才。
1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职业学校“焊接专业”的学科建设方面,应将主要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水平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不断提高焊接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使焊接专业的学生更适应于未来职业发展的要求。为此,要大力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弊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焊接专业的学生更加适应于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职业学校应大力建设多功能、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并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工学结合,为培养专业化的焊接技术人才奠定基础。根据国家、行业和企业相关方面的标准与要求,打造适应社会需要的焊接技术人才,在社会建设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在职业学校“焊接专业”建设过程中,要建立符合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坚持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使焊接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教学体系和未来的职业发展相结合,和焊接技术人才的工作内容与工作环境相结合,将焊接实践融入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同时,要不断提高焊接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用理论指导实践,使相关理论更好地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在制定课程体系与教学计划的过程中,要充分听取相关企业的意见与建议,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共同构造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理念、教学体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践教学方面实现突破与创新。
摘要: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分析了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焊接理论基础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对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将“国际焊接工程师”焊接理论基础培训内容与课程培养方案相融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将老师科研项目引入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关键词:焊接理论基础;卓越工程师;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029-02
南昌航空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创建于1952年,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5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先后隶属于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1999年开始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具有鲜明航空、国防特色的高等学校。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学校创办历史最早的专业之一,是目前江西省内和航空院校唯一的本科焊接专业,1996年被评为“江西省重点学科”,1998年与“铸造”、“锻压”专业合并成“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大类专业。为了适应地方经济和航空工业对焊接专业人才的需要,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又重新建立了“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继哈尔滨工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之后国内第三个设置的“焊接技术与工程”本科专业。焊接理论基础是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金属材料在熔焊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金属材料在熔焊条件下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并能据此正确地分析及解决熔焊中一些常见的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金属焊接性的能力和正确制定常用金属材料焊接工艺的能力,为学习后续的焊接专业课程做理论准备。因此,焊接理论课程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后续焊接专业课程的学习。
一、焊接理论基础课程存在问题分析
传统焊接理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焊接的实质及其发展概况、焊接热源的种类及特性;焊接化学冶金过程的特点、规律及其对焊缝质量的影响;常用焊接材料的种类、作用和特点;焊接熔池凝固过程的特点及焊接缺陷的种类与控制;金属在焊接过程中组织转变的特点及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与性能变化;掌握焊接裂纹的种类、特征、危害、产生机理及防治措施,涉及材料、机械、力学、化学、冶金等多门学科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多且抽象,各知识点相互关联,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课程困难。焊接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部分服务于航空企业,非常希望了解航空产品先进焊接方法如真空电子束焊、激光焊时焊接冶金原理、接头容易出现什么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等,而这些都无法从教材上获得。另外,在教育部“厚基础、宽口径”培养目标下,焊接理论基础课程教学课时不断压缩,从最初的64学时到48学时,现在已缩减到40学时,其中实验4学时,教学内容略有增加而教学课时数大幅缩少的矛盾,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是焊接理论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一大难题。基于上述情况,必须对现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
二、焊接理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1.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缓解目前课程的教学所面临的诸如课时不断被缩减、教学内容基本不变、相关领域新技术和新工艺不断涌现等矛盾,通过多媒体播放先进的焊接方法录像和动画、展现接头金相组织、典型接头缺陷形貌,增加课堂信息量,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对各种焊接方法、接头组织及缺陷有相应的感性认识,加深基础理论的理解。通过选取航空典型产品进行实物教学,鼓励同学们参与讨论,实现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相衔接,通过实例将各知识点串联起来,从而加强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安排学生讲解课程部分章节,其他同学提问,这不仅能使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学生可在教的过程中锻炼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提高自信心等,为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网络教学,学生可在任何时间和老师交流,通过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程度。因此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能够显著地提高教学效果。
摘要:在探讨了焊接专业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石油院校焊接专业工程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阐述了将工程实践教学与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相结合的优势。对在校学生开展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认证,是对高校倡导的重基础、宽口径教育模式的延伸,对石油院校焊接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焊接专业;工程实践;国际焊接工程师;职业培训
作者简介:李美艳(1982-),女,山东龙口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讲师;韩彬(1973-),男,山东东营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山东 青岛 266580)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2018)、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年教师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QN20131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151-01
一、焊接专业的发展
焊接是通过加热、加压或两者并用使同性或异性两工件产生原子间结合的加工工艺和联接方式。焊接应用广泛,既可用于金属也可用于非金属。石油石化行业中,管道连接、压力容器以及钻采装备的制造等都离不开焊接技术。并且,随着石油钻采向海洋以及深海领域的发展,对焊接质量要求更为苛刻,迫切需要开发更加先进的焊接技术和设备。
高校传统的焊接专业培养模式源于苏联,以培养工程技术专门人才为主,我国最早于1952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立焊接专业,随后天津大学、清华大学等也纷纷建立了焊接专业。为适应通才教育的需要,1998年全国近百所高校把焊接专业与铸造、锻压合并为材料成型及控制(以下简称“材控”)专业。自专业合并改革后,部分焊接课程内容的压缩和实践教学学时的缩短,对国内焊接技术人才的培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1]以石油院校为例,材控专业的毕业生踏入工作岗位后,很难短时间内适应实际生产中的技术要求。因此,将专业基础教育与工程培训相结合,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训能力是现阶段高校培养焊接技术人员的主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