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海洋数字经济

海洋数字经济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基于海洋发展战略需求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摘要: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是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的计算机类特设专业(080908T)。文章根据国家海洋大国发展战略对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的需求,按照上海海洋大学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对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海洋发展战略;专业定位;课程体系

0、引言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不仅是人类全面认识、开发和保护海洋的世纪,更是培养高水平海洋科学人才的世纪。中国是一个具有漫长海岸线的发展中大国,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向海洋扩展,国内经济发展、科学研究的重点也逐渐面向海洋,朝着海洋大国的方向加速前进。海洋事业的建设对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国防与国家安全、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综合管理以及保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3S技术(GIS、RS和GPS)的发展,传统的海洋科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如海洋卫星、各类浮标、海底观测网和沿海台站组成的全球海洋立体监测与数据获取系统等,使得海洋数据以海量、实时、动态、多类、多源等形式产生,这种变化要求空间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海洋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国内迫切需要面对海洋信息的各类专业人才。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是运用计算机软件技术、通信技术,综合研究空间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的工程理论与技术科学,它将空间信息的各种载体向数字载体转换,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加载到各个专业领域,支持各行业数字工程的实现,是一门集地理学、测绘科学、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综合集成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的显著特点。2004年,武汉大学首先开设并招收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的本科生。上海海洋大学根据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需要,立足于上海的区位优势,于2010年率先在上海市开设了“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由于该专业是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的特设专业,该专业并没有指导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各开办院校根据实际,结合服务国家、地方和行业的经济发展,进行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建设。上海海洋大学根据国家海洋大国发展战略和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海洋、水产、食品等学科优势明显,理、工、农、经、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教学科研型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办学目标,明确了基于海洋事业需求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的定位,进行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建设。

1、专业定位与特色

虽然在上海海洋大学开设“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之前,武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已开设了该专业,但在上海地区的高校还没有设置该专业,特别是具有面向数字海洋特色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已成为国家及上海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新的增长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海洋信息是国家未来海洋建设的重点,是国家的重要战略需求。规划中从战略高度确定“推进海洋创新体系建设,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加强海洋科技平台建设,提高海洋科技基础能力”“加强海洋科技教育,培养海洋科技人才”。海洋信息学科是国家重要的战略需求,在数字海洋建设、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管系统建设、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国家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等重大海洋专项中有充分体现。海洋信息化是海洋战略的优先发展领域,上海在这一战略中具有非常重要地位,作为唯一国家级“数字海洋”示范区,其学科研究和人才需求巨大。

上海海洋大学在借鉴其他高校“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建设基础上,本着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的建设方针,按照“聚焦、错位、合作”的思路,构建一个具有海洋特色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人才知识培养体系和平台,为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培养海洋信息技术人才,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为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我们的专业定位为:面向国民经济各行业特别是海洋领域数字化建设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有扎实的软件工程基础与复合知识结构,具备大型数字工程设计和管理能力,能够对海洋、城市、农业、社会、经济等各类信息进行数字化的处理、网络化的传输、可视化的表达、智能化的决策的复合型人才。

全文阅读

海洋五位一体战略

海洋战略需要系统思维。21世纪初叶的海洋战略思考,要关注其信息化背景、全球化背景、市场化背景、生态化背景和人文化背景,并构建数字海洋、法制海洋、经济海洋、生态海洋和文化海洋五位一体的现代海洋战略。

信息化背景和数字海洋建设

信息革命萌芽于20世纪40年代,加速发展于70年代,全面展开于90年代。在今天,信息科学成为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技领域,数字化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动力。当海洋的科学审视加载了信息化的滤镜,海洋在人们的视野中就必然会呈现数字化的场景。

换句话说,海洋以数字化的风姿步上信息时代的T型台,并进入我们的取景框。“数字海洋”是由海量、多分辨率、多时相、多类型海洋立体监测监视数据及其分析算法和模型构建而成的总体海洋系统。“数字海洋”是海洋科技的战略性把量,也是一个必然的选择。这一努力必然强化客体主体化的进程和质量,迄今为止的一切关于海洋的生疏感和神秘感终将被消除,使我们置身海洋“有如回到老家之感”,使我们的海洋话题如数家珍。

全球化背景和法制海洋建设

全球化是我们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全球化是网络时代、信息时代的必然。全球化使海洋在新世纪的地位凸显出来,成为比陆地更为重要的战略思考对象。全球化背景下的海洋会呈现什么样的意识流和思想冲动呢?在地球村里,村民发现原来我们的家园是水乡,海洋其实是我们的田园、道路和街市。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海洋,如同村庄不能没有田园、道路和街市。

全球化背景下的海洋是法制海洋,亟需健全“游戏规则”和权威的裁判,从而使人们的海洋活动正当而有序。不然的话,海洋世纪会成为诉讼世纪甚至战争世纪。无论就国际还是国内而言,海洋法制建设都是必需和紧迫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从1970年12月17日开始酝酿,到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经历了24年的漫长岁月。它的诞生,是世界海洋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新的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的确立,表明人类向往和平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市场化背景和经济海洋建设

全文阅读

海洋公园数字化管理模式初探

1海州湾及海洋公园功能分区

海州湾位于苏北鲁南地区,西靠江苏省连云港市沿岸,东临黄海,湾口北起山东省日照市岚山镇的佛手咀,南至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港区的高公岛,岸线长86.81km,海湾面积876.39km2。海州湾是典型的海洋海岸岛礁自然地貌区,生态系统独特,是历史文化遗迹最具有科学价值和保护价值、保护对象最集中的区域。此外,海州湾海洋生物种类繁多,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和保护价值,其沿岸及附近岛屿还是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海州湾海湾生态系统与自然遗迹海洋特别保护区于2008年1月被国家海洋局正式批准建立。在其建设基础上,2011年5月26日,为打造低碳、绿色、环保的海洋生态旅游区域,海州湾内建造海洋公园获得国家海洋局批准。该公园是全国公布的7个国家级海洋公园中面积最大的,也是江苏省唯一被列入国家级海洋公园名录的海洋公园。根据不同的主导功能,海洋公园分为重点保护区、生态与资源修复区、适度利用区及预留区4个功能区,总面积514.55km2。

2海洋公园开发利用现状

根据现场调查及资料分析,海洋公园及周边海域主要开发利用方式有渔业用海(贝类养殖、围海养殖等)、交通运输用海、造地工程用海、旅游娱乐用海和保护区用海等。

2.1渔业用海

海岸滩涂主要由当地渔民从事养殖活动;滩面较高区发展了高涂围海养殖,兴庄河口与沙汪河口之间的淤长型淤泥质岸段有赣榆海洋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组织建设的赣榆海洋经济开发区高涂蓄水养殖用海项目;的海州湾大片海域进行了开放式海水养殖(主要进行贝类增养殖),东侧外海建设了人工鱼礁工程。

2.2交通运输用海

绣针河口与龙王河口之间的砂质海岸(柘汪、海头附近)是规划建设中的连云港港北翼赣榆港区。目前起步工程已经开始建设,其中包括始于绣针河口南侧1.2km,总长约6350m的东防波堤工程;依托东防波堤建设的突堤工程(码头堆场);突堤西侧和南侧的3个5万t级通用泊位和1个5万t级液体化工泊位。

全文阅读

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实现海洋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

摘 要:  分析了当前我国海洋资源及环境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举例说明了全球定位系统( gp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和遥感(rs) (合称为3s) 在海洋资源调查、环境保护等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中的应用,提出一些海洋领域近期亟待应用3s 技术的重大课题。指出“, 数字海底”和“海岸带”研究是当前海洋研究的切入点,是海洋经济、海洋政治、海洋科学问题的重中之重,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 海洋资源; 海洋环境; 可持续发展

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陆地资源过度开采日益枯竭,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迫切需要寻找新资源。《

2. 2.6 与海洋精细渔业

海洋精细渔业指将3s、计算机、通讯、网络及自动化技术等高科技与地理学、渔业、生态学、沉积学等基础学科有机地结合,对鱼群、水质、底质进行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以实现对鱼苗生长、发育、营养状况、灾害以及相应的环境进行定期信息获取和动态分析。通过诊断和决策制定计划,并在gps 和gis 集成系统支持下发展信息化现代海洋渔业。海洋精细渔业具有新型现代渔业生产模式,综合应用了3s 等空间信息技术,将促进人类合理利用渔业资源,降低成本,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海洋精细渔业是未来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是“数字海洋”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3  海洋资源、环境领域中亟待应用3s 技术的重大课题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曾提出“数字地球”战略,我国的《21 世纪议程》和“数字城市”工程均包括3s 方面的内容[19220 ] 。作为“数字地球”的一部分,“数字海洋”、“数字港湾”等名称已被相应地提出,建立了一些行业性、地区性地理信息系统(如渔业gis、黄河口gis) 。我国各有关部门对海洋资源与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全国沿海66 个海洋站、200 多个验潮站和3 个海洋资料浮标网的长期观测[21 ] ,加之陆地/ 气象/ 国土卫星资料及航片资料,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所以运用gis 技术建立海洋立体监测管理系统在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海洋综合管理系统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但总体上讲,3s 应用范围窄程度低,海洋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22 ] 。在海洋领域利用gis ,首先要建立开放式的、具有先进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平台;然后利用优良的gis 工具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构成一个集成化的环境,以满足海洋立体监测管理系统功能的需要;再利用海洋综合管理分析与决策子系统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模拟,为海洋资源开发、环境和气候监测、防灾减灾及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服务。根据我国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现状,结合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当前,应尽快发挥3s 的优势,深入研究以下领域。

3. 1 数字海底系统

全文阅读

海洋牧场信息管理系统数字化的设计与实现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海洋在全球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海洋牧场建设成为引领世界新技术革命、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载体。开发一个合理有效的海洋牧场管理系统有助于提高海洋牧场的管理水平。本文介绍了海洋牧场的发展与现状,分析数字化海洋牧场管理系统开发的迫切需要。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研究和查阅资料,开发了基于ArcGIS Engine的数字化海洋牧场管理系统,实现了海洋牧场信息的录入和查询功能,为数字化海洋牧场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海洋牧场;数字化;ArcGIS Engine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承载着人类的明天和未来。海洋牧场就是这样一个基于海洋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蓝色经济,不仅促进了地区经济繁荣,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也推进了海洋开发技术的不断创新,带动了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兴起。海洋牧场是利用海洋容量增加海洋资源的综合系统,在一特定的海域中,建立一套完备的渔业设施和管理体制,将水生生物放流,这样便会吸引来一些外来生物,再与人工放养的海洋生物聚集在一起形成可控制的人工海洋牧场。在海洋牧场事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如何有效的管理海洋牧场至关重要。张国胜,陈勇,张沛东等人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对中国海洋建设海洋牧场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在进行海洋牧场建设应该使用多种形式管理[1]。杨金龙,吴晓郁,石国峰等人对我国目前海洋牧场建设的现状研究和发展趋势做了概括[2]。任军,田华民等人认为“数字化管理”将提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的水平,实现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根本性变革[3]。建设数字化海洋牧场管理系统为海洋牧场信息查询提供支持。

根据海洋牧场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将海洋牧场的属性信息、位置信息记录系统,根据属性信息合理规划海洋牧场。通过对海洋牧场所放养的生物进行记录,有利于掌握海洋牧场的生物生长状态和基本情况,给渔民生产提供帮助。本设计通过数字化海洋牧场地图,建立海洋牧场空间地理数据库,基于ArcGIS Engine 开发海洋牧场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在电子地图支持下的海洋牧场信息录入以及信息查询功能,为有限的海洋资源有效合理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1 系统设计

本系统是利用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组件和工具集,以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Geodatabase为支撑,在Visual Studio2008平台上,使用C#语言编程实现了海洋牧场信息的录入、查询功能。

1.1 系统结构设计

全文阅读

广东海洋经济大而不强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4月10日,广东湛江东海岛,一块面积达十几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经平整完毕。举目四望,除了一座孤独的灯塔外一无所有,海风所到之处,黄沙滚滚,天空暗黄一片。

这里是宝钢钢铁基地项目的工地现场。这个巨无霸重工业项目承载着湛江海洋经济崛起的希望。

广东海洋强省战略提出之后,成为了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急先锋”的湛江是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缩影。

2011年,广东省再次以9807亿元的海洋生产总值位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21.5%,这已经是广东省海洋产业第17年蝉联全国首位。

荣耀的背后却是广东海洋经济大而不强、第三产业发展薄弱的尴尬处境。作为全国首批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份之一,广东的海洋产业依旧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新兴产业发展乏力、发展规划不清晰等种种弊端。

在广东海洋强省战略启动的第一年,海洋经济结构调整的冲动刺激了海洋第二、第三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的发展,但这也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严峻的考验,特别是在做大海洋第二产业过程中,地方政府大干快上或为广东海洋经济的发展埋下隐忧。

新兴产业困局待破

在中国大陆的最南端、广东的西部,是广东省最著名的海洋渔业捕捞、生产基地——湛江。作为广东海洋经济产业“第三城”,湛江长期占据着广东海洋经济第一梯队位置,多年来,其海洋经济总产值仅次于珠三角地区发达的广州和深圳。

全文阅读

珠海“互联网+海岛”数字经济新生态研究

【摘 要】本文以“互联网+”思维全新勾画了“互联网+海岛”数字经济图景,系统构建了海洋休闲数字化经济和海产品数字化利益链路线图,彰明了“互联网+”对海岛经济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效益提升的巨大推动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融合;海岛休闲;海产品;数字经济

一、引言

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倡“互联网+”概念,正式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将成为未来经济社会的起跑线,引领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珠海是海洋资源大市,是珠三角中海洋面积和海岛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海岸线最长的城市,海岸线长691公里,海区分布大小岛屿共147个,有“百岛之市”的美誉。着眼于海岛,利用“互联网+”思维发展特色海洋经济,实现岛屿之间、岛屿与陆地之间无缝链接,互联互通,打破地理、行业、信息孤岛的限制,实现跨界融合、精准协同、协调发展。

二、数字图景

纲举目张,“互联网+”思维将整合行业群,是催生数字经济新生态系统的“纲”,以达到经济在结构、系统、绿色、效益上的最佳效果。“纲”最关键就是要以系统性思维做好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想象。下面构想海洋经济两大数字图景:

1.海洋休闲数字化经济

发展具有珠海特色的海岛经济,首先要做好战略定位。假设考虑主要有海岛度假、海上运动、海上垂钓三大业务,每项业务均高度信息化,然后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层级式整合,成为全市海洋休闲经济总“纲”。如,海岛度假涉及特色海岛上的一切地理生态和风景名胜、岛上餐饮娱乐住行全部实现数字化管理、可预制,岛上的所有基础设施及设备运营、维护、保养基本实现数字化,根据顾客需求、技术进步和市场化的推动,对海岛环境品质进行提升同样运用数字化,这个数字化过程就是“互联网+”的实现过程,“点击”操作就可最大可能地实现各生产力要素简洁直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省去不必要的中间过程环节,达到经济系统优化,提质增效。

全文阅读

信息化时代海洋经济发展的探究

摘要:基于信息化时代海洋经济统计的现状,分析了信息化时代海洋经济统计工作面临的问题,认为在信息化时代传统海洋经济统计必须不断变革才能适应时展,为此在海洋经济信息资源整合与管理、海洋经济信息的标准规范、海洋经济信息的安全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海洋经济;统计

一、信息化时代海洋经济统计的发展现状

我国海洋经济统计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那时的统计工作主要由人工来完成。进入21世纪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海洋经济统计工作的软硬件设备都得到了升级和更新,海洋经济统计信息化程度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海洋经济统计信息化标准的建立和研究、海洋经济统计数据处理系统的应用和推广、海洋经济统计数据库和基础数据平台的建立等,使得海洋经济统计工作得到了全面发展。

(一)建立了海洋经济统计数据库体系

1原始数据库将不同信息源、不同载体的历史海洋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结合历年海洋经济统计取得的数据,形成统一的、标准的原始数据库,支撑海洋经济统计数据库体系的建设和应用。原始数据库主要包括:海洋经济历史资料数据库、海洋经济专项调查数据库、海洋资源现状数据库、沿海社会经济数据库和海洋经济规划建设情况信息库等。2基础数据库建立基础数据库为其他数据库提供技术性支撑,为海洋经济统计的分析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包括涉海基本单位名录库、主要海洋产品名录库、海洋功能区划数据库、涉海法律法规数据库、海洋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数据库、海洋基础地理信息库和海洋资源环境背景信息库等。3主题数据库将原始数据、基础数据和综合数据进行加工和分类,形成主题数据库,以便进一步的数据查询和数据分析。主题数据库主要分为分产业主题数据库和分地区主题数据库。分产业主题数据库是依据海洋产业来划分的数据库,包括主要海洋产业、海洋科研教育管理和服务、海洋相关产业等主题数据库。分地区主题数据库是按照我国各区域主要经济指标来建立的主题数据库,包括各地区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各地区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各地区人均海洋生产总值等。4应用数据库应用数据库是在原始数据、基础数据、主题数据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整理形成综合指标,建立满足公众需求和政府决策的数据库。主要包括:公报、分析报告、政策建议等海洋经济信息共享和公共数据库。

(二)建立了海洋经济统计的业务化运行系统

1数据采集、传输、审核和处理系统统计数据采集、传输、审核和处理系统是海洋经济统计业务的核心应用系统之一。统计数据采集、传输、审核和处理系统是采用统一的应用软件,实现各沿海省市数据的网上录入、报送、编辑、审核、汇总、分类和管理,以确保海洋经济统计工作的业务化运行。2海洋经济统计分析系统基于海洋经济统计数据库,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数据挖掘等常规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多种统计分析系统,对采集到的海洋经济统计数据进行多角度、多目标、深层次的对比、分析、加工,对海洋经济发展和运行趋势做出正确分析和预测,为海洋经济管理决策提供依据,针对热点问题编写专题统计分析报告。

全文阅读

海洋生态经济发展形势思考

1传统生态足迹模型

11生态容量的计算方法

生态容量也称生态足迹供给或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所能提供给全部人口利用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总和,公式如下:犈犆=犖×犲犮=犖×狀犼=1(犪犼×狉犼×狔犼)(1)式中:犈犆为生态容量,犖为区域人口数,犲犮为人均生态容量;犼为土地类型,犪犼为人均实际占有的第犼种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狉犼为均衡因子,用以校正不同土地类型生物生产能力的差异;狔犼为产量因子,用以校正不同国家或地区与全球平均土地生产能力的差异。基于各类土地均具有生物多样性保育功能和空间互斥的考虑,在计算生态容量时,各类土地面积中需要扣除12%的生物多样性保育面积[5-6]。

12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

生态足迹也称生态足迹需求,是指生产区域人口消费的资源及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总和。

13生态盈余/赤字的计算方法

生态盈余与生态赤字是区域生态容量供给与需求的差值,用以衡量区域生态足迹盈亏及供需矛盾等,公式如下:犈犛=犈犇=犈犆-犈犉=犖(犲犮-犲犳)(3)式中:犈犛表示生态盈余,为正值;犈犇表示生态赤字,为负值。

2改进的海岸带生态足迹模型

全文阅读

基于海洋特色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方案研究

摘 要: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是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的特设专业,无指导性的人才培养方案,上海海洋大学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具有鲜明的海洋特色,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两条主线:以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和数据库原理为核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和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的空间海洋信息处理能力课程,两条主线之间的课程衔接处理恰当,毕业生质量良好,课程设置基本满足专业要求。

关键词: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课程设置 海洋特色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不仅是人类全面认识、开发和保护海洋的世纪,更是培养高水平海洋科学人才的世纪[1]。中国是一个具有漫长海岸线的发展中大国,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向海洋扩展,国内经济亦朝着海洋大国的方向加速前进。随着3S技术(GIS、RS和GPS)的发展,传统海洋科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如海洋卫星、各类浮标、海底观测网和沿海台站组成的全球海洋立体监测与数据获取系统等,使得海洋数据以海量、实时、动态、多类、多源等形式产生,这种变化要求空间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海洋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国内迫切需要面对海洋信息的各类专业人才[2]。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是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的特设专业,无指导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各开办院校根据实际,结合服务国家、地方和行业的经济发展,进行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和课程体系的建设。上海海洋大学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是学校根据国家海洋大国发展战略和学校的办学目标,明确了基于海洋事业需求的专业定位,进行了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和课程体系的建设[2]。

1.课程设置整体规划

2010年,上海海洋大学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开始招生,到2014年第一届毕业生毕业,培养方案运行一个周期,2014年重新修订、优化培养方案,明确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备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掌握海洋信息技术及大型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海洋地理信息系统及相关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具备大型数字工程设计和管理能力,能够对海洋、城市、农业、社会、经济等各类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网络化传输、可视化表达、智能化决策的复合型人才。

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对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分析、综合,最后确定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两条主线:

(1)以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和数据库原理为核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