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海洋教育论文

海洋教育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海洋意识教育研究论文

一、让学生了解海洋的历史变迁

学生在学习地理时,能够意识得到,因为历史的变化,我国多次的地壳变动使我国的地形结构反复改变。比如岩土层、粉土层、粘土层都意味着他们承载着过去的历史变迁。然而,海洋是怎样形成的?以高中地理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海底地形与成因”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中国地图上我国四大海洋的外观变化。学生会发现我国的海洋变化为由北向南的海域颜色由深变浅。同时南海的海底平均深度也是四大海域中数值最高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的海洋环境变成这样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海洋边缘有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海盆、海岭的区别,它们就像陆地中的高山、平地、河流的区别。即使同样是海,海底也不是平坦的。学生仔细观察海域,会了解到现在我们所处的陆地可能曾是海洋,现在被称为海洋的地方也许在几百万甚至更久以前是陆地。沧海桑田就是这样形成的。学生通过对海洋的历史变迁能了解到海洋也与人们生活紧紧相连,它是人们生活和人类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就会以海洋意识着手探索我国几千年来的地理变迁。

二、让学生认识海洋中存在的自然资源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享用各种海产品,比如海带、海苔、海盐等食物,学生虽然能了解到海洋中物产很丰富,然而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学生很难了解到海洋的宝藏。高中地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海洋矿产资源及其开发”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海底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人类历史已经存在了五千年,五千年的岁月里人类已经使用了大量的自然资源,这些自然资源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再生。我国陆地上的煤矿、石油、天然气资源已呈现枯竭的情况。然而由于科学不够发达,海洋资源却是人们没有完全开发的领域,经过初步探测就可以知道中国近海地区蕴藏有天然气的盆地已有7个,它约有70万平方公里,那么在海洋更深处还有多少宝藏呢?学生能意识到海洋中存在的大量自然资源,内心就会产生探索欲望,他们会愿意学好地理知识,探索更多自然资源宝藏。

三、让学生了解海洋中的生态环境

依然有些人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自己多制造一点点污染也无关紧要,反正自己有生之年也不会没有赖以生存的资源,许多学生也受到这些观点的影响,环保意识淡薄,高中地理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海洋意识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比如,高中地理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海洋污染与生态破坏”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由于环境受到污染,我们地壳表面年年都在升温,北冰洋陈年的积雪开始融化,海洋面积继续扩大,人们可生存的空间缩小。由于环境恶化,我国部分海域出现赤潮现象,它给予人类一个警示。2011年我国渤海湾出现严重溢油事件,450吨重油漂入渤海,给海洋造成极严重的污染。认识到污染的严重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会注意保护环境,并愿意学习相关的科学知识保护海洋的环境。

四、让学生知道海洋中存在的领土纷争

谈到海洋这个名词,有些学生曾听到过一些相关的话题。比如归属的话题是近年来一直被各国争议的话题。位属于我国东海,它距温州市358千米、福州市388千米、基隆市188千米,面积约有4383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为17.4万平方公里。日本人认为属于他们是由于近代我国国穷民弱,1972年,美国占领琉球并撤离琉球时,将交给日本管理,因此日本人不承认我国在上的。虽然我国一再申明日本在光绪年间就承认属于我国的领土,我国虽然有派驻兵驻守,然而这个历史问题依然未解决。学生能了解到海洋上的领土之争,就会意识到自己必须投身到国家的建设中,让我国成为一个不可任人欺侮的强国。

全文阅读

借助课题研究,打造海洋教育特色学校

一、课题研究特色、亮点

隐珠中学是一座滨临大海的农村学校,学校恪守“为人生奠基,让生命精彩”的办学理念,依托课题研究,推进素质教育,用心打造海洋教育特色。学校按照“学科引领,校本深化,活动助推,文化升华”的思路,努力构建海洋课题研究、学科教学渗透、海洋知识普及、海上帆船活动为一体的海洋教育体系,引发全校学生认识海洋的兴趣、热爱海洋的情感、建设海洋的意识。

学校自2005年涉足海洋教育,2007年被评为“青岛市帆船运动进校园活动先进集体”,2010年首批被命名为“青岛市海洋教育实验学校”、“青岛市帆船运动俱乐部学校”、“青岛市帆船运动特色学校”, 2011年立项申报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蓝色海洋教育实验研究》,学校以“面对真问题、开展真研究、获得真发展”为科研宗旨,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历经三年,学校校园环境、海洋教育教学、学生海洋意识培养、教师科研氛围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二、课题研究方法

在课题研究与实践中,我们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主体教育理论为思想基础,采取了实践研究法和反思性教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海洋教育实践过程中进行研究工作,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

1.研究手段:实践活动、现代教育技术、学科教学渗透

2.研究对象:全体学生(受益者)、全体教师(应用者)

3.研究时间:本课题于2011年5月立项申报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经过了三个阶段的研究:

全文阅读

海洋通识教育

一、提升民众海洋意识是振兴海洋事业的基础

海洋意识既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向海洋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构成国家和民族海洋政策、海洋战略的内在支撑。建设海洋强国,必须首先从确立正确的海洋意识开始。针对海洋事业发展问题,国家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进行了深入的政策准备,如1996年制定《中国海洋世纪议程》,1998年颁布《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白皮书》等。经过近20年的发展,虽然民众海洋意识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进展仍不容乐观。国家海洋局近日公布了一份由海洋出版社、深圳互通调查机构和中国民意调查网共同合作,于2010年、2011年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及西北6大区域18个城市进行的国民海洋意识调查,反映出我国民众海洋意识概况。这份调查发现,知道中国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的受访者只占10.7%;知道中国海岸线总长约18 000公里的只有13%。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正由于我国陆地面积广大,陆地大国所形成的“重陆轻海”的观念以及海洋环境知识缺乏普及等,导致了民众的海洋意识淡薄。海洋意识的弱化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在国际海洋局势日益复杂的环境中,我国海洋权益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国海洋国土由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组成,除渤海属于内水不存在争议外,其他3个海区中有一半的海洋国土处于争议之中,需要按《联合国海洋公约》与邻国重新划定。在我国广袤的海洋领土中,普遍存在着岛屿被侵占、资源被掠夺和渔民正常渔业生产受到严重威胁等现象。而这些争端问题的最终解决,无不依赖于建立在坚实的民众海洋意识基础之上的海洋实践活动。

二、开展海洋通识教育培养和提升海洋意识

对于海洋意识的培养和提升问题,很多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研究和探讨,对于海洋意识的重要性、海洋意识薄弱的原因和海洋意识培养方法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宝贵的研究成果。关于海洋意识培养的方法,主要集中在政策法规导向、舆论宣传引导、科普活动推广和海洋文化教育等方面。在这些举措中,高校作为教育的重要基地,担负着海洋教育的重要职责。但是,由于开设海洋相关专业的院校有限,师资力量相对于社会需求存在短缺,所以海洋教育普及不能仅仅依靠专业教育解决。依据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在普通高等院校推广海洋通识教育,是培养和提升海洋意识的有效途径。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19世纪初形成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教育,即全专业、全职业教育。通识教育是指一种使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广博的普遍意义的了解,形成内心统一的认识观和世界观,并通过理性和感性均衡发展,使之形成完善的人格,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须的解决问题能力、生活态度、道德和政治修养等广泛的教养要求的教育形式。时至今日,通识教育已在大学教育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我国各大学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几大板块,但与海洋相关的通识课程少之又少,所以,海洋教育可以在通识教育中得以实现,海洋教育可以在高等教育中实现大众化。我国的通识教育建设方兴未艾,在课程设置上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海洋通识教育课程的缺失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各类大学中,除了诸如中国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特色鲜明的专业性大学外,开设海洋通识教育课程的大学数量极其有限。而且,开设有海洋通识教育课程的高校也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沿海省份的高校明显好于内陆省份。由于地理位置优势,厦门大学是开设海洋通识教育课程较早的综合性大学,通过多年的总结和营造,已成为国内开设海洋通识课程最全面、系统的高校,开设了多门与海洋知识有关的通识教育课程,值得其他高校借鉴。随着海洋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海洋的关注度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海洋相关的通识课程,如山东大学于2009年开设全校通选课“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并于2011年将该课列入首批设置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之一,充分显示了该校对海洋教育的重视。此外,南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也开设了与海洋相关的通识教育课程。近年来各海域的争端不断,全民海洋意识也随之提高,我国的海洋发展和保护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阶段是我国提高全民海洋意识,建立中国特有的海洋文化的关键时期,需要我们寻求一种合适的海洋教育体系方法,安排专门的课程,进行海洋通识教育,培养大学生们正确的海洋价值观,从而激发大学生对海洋的研究与探索。

三、开展海洋通识教育的具体举措

1.在大专院校普遍开设海洋通识教育课程

海洋通识教育的开展需要政策的引导,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出台了国家级的海洋教育规划。如中国台湾省非常重视海洋通识教育,在2007年就颁布了《海洋教育政策白皮书》。截至2011年开设了海洋通选课程的大学就有30余所。各高校的教学主管部门应该充分认识海洋教育的重要性,把海洋通识教育放到与其他人文、社科和自然类通识课程同等重要的位置,积极倡导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开设与海洋相关的课程,鼓励相关研究领域、专业的教师开设海洋通识教育课程。例如,可以开设海洋环境、科技、产业、法政事物及人文相关综合性议题的通识教育课程,以导引学生对海洋的关心与思考,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海洋的认知与理解。绝大部分高校,不论是综合性大学、科技大学还是师范院校,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不是以海洋相关课程为主修对象。针对这些学生,可以引导其在大一、大二时选修一些海洋通识性课程,希望通过这种通识教育知识的启发和帮助,使这些大学生在未来的人生中能或多或少的与海洋有所交集。

2.海洋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设置

全文阅读

我国台湾地区中小学海洋教育探索及借鉴

[摘 要] 我国台湾地区中小学全面开展了“融入式”海洋教育,取得了较好效果,大陆地区则相对薄弱。主要从教育政策、教育理念与目标和教育的策略、形式、内容等方面介绍了台湾地区中小学海洋教育的开展状况,并与大陆地区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制定海洋教育政策、成立海洋教育指导机构、形成海洋教育规划、开展海洋教育研究等建议。

[关键词] 台湾地区;中小学;海洋教育;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4-0109-04

我国台湾地区四面环海、面向广阔的西太平洋,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基于地理与经济因素,非常重视海洋教育的发展,在中小学全面开展了“融入式”的海洋教育,地区民众海洋意识较高。而我国大陆地区民众的海洋知识较为缺乏、海洋意识较为薄弱,国民海洋知识的来源主要依赖大众传媒,培养海洋意识最为有效的海洋教育课程长期缺失,“目前大陆地区中小学的海洋教育,尚处在地区的局部性、学校的部分性、课程的随机性和边缘性阶段,对于全面普及中小学海洋教育的国家战略需求与教育目标而言,尚一无制度保障,二无规定措施,三无长效机制”[1]。因此,在全面改进和实施大陆地区中小学海洋教育中,有必要借鉴我国台湾地区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一些做法。

1 海洋教育政策层面的比较与借鉴

我国台湾地区在2001年“海洋白皮书”,加强海洋研究、重视海洋意识教育。2004 年制定“四年教育施政主轴”正式将海洋教育纳入到行动方案,制定海洋教育策略与具体的实施计划。2007年颁布“海洋教育政策白皮书”,强调从情意、知识、技能及行为着手,加强中小学生的情意培养、知识传输以及行为养成,确立了台湾地区海洋教育发展的目标、方向及策略。后其教育主管部门颁布“海洋教育执行计划”、“国民中小学海洋教育议题课程纲要”,修订“九年一贯课程纲要”,增列海洋教育项目,建立中小学生海洋教育能力参考指标,对小学教师进行海洋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指引。

大陆地区在2008年《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把普及海洋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开展海洋基础知识教育”。2009年,国家海洋局向教育部发出《关于商请加强中小学海洋知识教育的函》,建议由教育部和国家海洋局联合成立“全国海洋知识教育委员会(或办公室)”并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或专家咨询组),就“海洋知识、特别是我海洋权益知识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问题”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和具体对策,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增加海洋内容的份量,将海洋相关知识纳入高考必考范围,改变目前海洋知识教育可有可无、似有实无的“软任务”状况[1]。

从政策层面可见大陆地区已经意识到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海洋教育的重要性,但相比台湾地区仍有较大差距。首先,从总体层面看,缺少开展海洋教育的专门政策,仅在《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指导建议;其次,从教育主管层面看,关于实施海洋教育的具体教育政策几乎没有规定;再次,关于海洋教育的具体开展,特别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具体实施缺少统一部署和规划,更没有相应的实施细则;最后,对于海洋教育内容的认识尚停留在知识教育层面。

全文阅读

海洋教育、科技文献信息数据库建设实践研究

【摘 要】以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的“海洋教育、科技文献信息数据库”为例,阐述了该数据库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意义,简要讨论了建设时所涉及的问题,并提出构建一个更完善的海洋类文献信息保障系统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海洋文献 高校图书馆 特色数据库

特色学科建设对于高等院校的发展意义重大,学科建设质量是衡量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代表着学校办学特色、学科优势和科研水平,而特色学科更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竞争能力,是决定高等院校在激烈的竞争中兴衰成败的重要因素。

一、“海洋教育、科技文献信息数据库”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涉海图书数据库

初步建成了涉海中文图书收录比较齐全的物理书库和虚拟书库。通过各种途径联系和采购涉海图书,包括和书商、出版社联系获得新的出版信息,和其他涉海院校及科研院所联系获得以前收藏有遗漏的涉海图书信息等,尽量将国内涉海中文图书搜集全面。为了将涉海历史文献搜集全面,学校领导还特别开辟了特海资源特别采购渠道,通过该渠道目前回溯涉海历史文献近千种,极大丰富了馆藏。截至目前已收集中文涉海图书万余种,两万余册。外文图书目前也在积极采购中,所有涉海图书集中存放于海洋文库阅览室内。

同时为了方便不便进馆的读者能够及时快捷的阅读图书,我馆还参加了CADAL数字化项目,将涉海图书全文数字化,网络建库提供校园网范围内读者在线浏览。

(二)涉海教材、教参数据库

全文阅读

海洋经济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究

【摘 要】对国内外关于海洋经济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海洋经济的主要特点,提出应契合海洋经济发展,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以实现海洋经济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互通共赢”。

【关键词】海洋经济 高校 大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

0037-02

目前,在海洋经济的扩展牵涉国家利益而备受国际瞩目的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与时俱进,紧扣海洋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新形势下人才素质的要求,创新海洋经济发展要求下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将培养优质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联结起来。本文试对海洋经济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进行探究,以就教于方家。

一、国内外关于海洋经济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综述

国外很早就有关于海洋经济的教育研究。2005年,日本经团联发表了《关于推进海洋开发的重要课题》,建议日本政府结联产业界、学术界,开设海洋教育课程等。上世纪90年代,韩国政府制定了“21世纪海洋战略规划”,要求加强公民的海洋观教育。美国上世纪60年代就设立了“海洋补助金计划(Sea Grant Program)”,大力支持海洋教育和科研。英国在20世纪后期形成了以南安普顿大学为核心的海洋科学教育体系,以培养高素质的社会成员为目标,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社会重视人的素质高于所学的专业,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备受社会青睐,由此海洋科学成为报考者的热门专业。

全文阅读

我国公民海洋意识的培养模式探讨

摘要:随着陆地资源存量的告急,有人寓言,在未来人类生存的出路必将在于海洋。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意识水平则是海洋强国梦实现的关键,然而与其他国家的海洋意识水平相比,中国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要想实现海洋强国梦,中国必须尽快探索出一系列的属于自己的海洋意识培养模式,来逐步提高我国的海洋意识。

关键词:海洋意识 海洋社会组织 海洋民间信仰

进入21世纪,“蓝色国土”、“海洋世纪”等词语不绝于耳目,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及近年来我国关于“”、“南海”等海洋问题的激化,我国的海洋权益、海洋安全和海洋意识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公民的重视,这一切让我们意识到海洋越来越重要。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海洋的开发利用与海洋权益的争取和维护,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海洋意识状况[1]。

一、 世界海洋强国公民海洋意识的发展历程

从世界历史来看,尤其是在近代史上,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它的海洋战略分不开的,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葡萄牙称得上是海上霸权国家,它的发展崛起,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的。亨利王子、若昂二世的海洋意识很强,在他们的支持鼓励下,达.伽马、麦哲伦、迪亚士先后进行了航海探究,这些远航探究使葡萄牙的航海事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也奠定了葡萄牙在海外贸易的主导地位,给葡萄牙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

二战后,美国海洋事业获得较快的发展,为提升公民的海洋意识水平,美国教育、科研、海洋各部门相关代表召开了研讨会议,要求因时因地建立多个海洋教育网络中心,为全国海洋意识教育活动的推广提供平台。为了能让海洋意识教育进入美国中小学课堂并在美国全国范围内普及和发展,美国国会了世纪海洋蓝皮书,该书阐述和强调了海洋意识教育的意义,奠定了学校普及海洋意识教育的坚实基础。美国认为海洋意识是为了增强公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意识和知识,是建立公众和海洋之间的联系,让公众通晓海洋问题,知道和理解海洋在他们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因此美国大力宣传海洋意识教育,努力让海洋成为国家进步繁荣的法宝。

日本作为一个典型的海岛国,它的公民海洋意识相对比较普及,日本政府特别重视全体公民的海洋意识教育,他们在小学生国情教育的教学资料中写到“我们没有土地和资源,只有阳光、空气和海洋”。韩国很早就开始向幼儿园提供海洋玩具,而且在小学、中学中逐步增加海洋内容,在大学开设海洋专业,海洋意识教育逐步深入[2]。

二、我国公民海洋意识相对薄弱的原因分析

全文阅读

我国海洋高等教育现状及学科分布统计分析

摘要: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本文通过对我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区域分布和其中海洋教育的学科分布状况及沿海与内陆研究生教育机构的比较提出了我国海洋教育应从优化学科体系,加强沿海与内陆海洋教育的联系、适应社会需求、强化高层次海洋人才培养等三个方面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目标。

关键词: 海洋教育 高等教育 学科分布 人才培养 适应社会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以及对海洋权益争取和维护的力度,直接影响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兴衰。海洋意识是海洋强国的灵魂,人才是国家的未来。通过海洋教育可以使人们充分了解海洋,最大限度地利用海洋,为人类造福。本文以“全国高校信息综合查询系统”(全日制本科与高职专业)中的数据为信息源,对我国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中海洋教育的学科分布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具体如下。

一、国内外海洋教育发展概况

20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海洋国家和地区制定并提出了一系列海洋教育实施规划。其中,美国于1966年创立的《海洋补助金计划》,除用于资助科研人员开展海洋科学研究外,还用于资助海洋学科课程的开设、包括对大学生提供帮助等。澳大利亚政府在2004年颁布的《海岸与海洋教育课程纲要》中要求在海洋教育过程中培养中小学生调查整理海洋信息的能力。另外,高等教育部门还通过增设海洋院系的专业课程,拓展相关领域的研究,以实现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目标。韩国政府在制定的21世纪海洋战略规划中涉及的海洋教育包括开拓海洋科学培训渠道、在公民中开展持续的新海洋观教育等。日本的海洋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其有关海洋的相关知识贯穿于小学、中学、大学等教育的各个阶段。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政策的规划调整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我国的海洋文化研究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发展。我国在1996年的《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和1998年的《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中,提出了包括海洋意识教育、海洋职业与成人教育、海洋学科专业教育在内的广义海洋教育。2003年,国务院颁发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奋斗目标,这在我国海洋教育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中国海洋大学于 1996 年开始进行海洋文化研究,之后,中国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学院、上海海事大学也相继成立了海洋文化研究所,主要开展有关海洋文化、历史和资源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这些都标志着我国海洋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二、我国海洋高等教育现状及学科分布

全文阅读

浅谈如何在《海洋教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摘要:《海洋教育》属于山东省地方课程,应作为必修学习内容。本教材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遵循课程实施的基本规律,以沿海地区特有的、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背景,将“蓝色经济”概念以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形式呈现,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培养放眼未来的开放意识、集约利用海洋的科学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海洋教育 小学 爱国主义

海洋教育是少年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国土资源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和科学普及教育的重要载体。青岛自2011年将海洋教育纳入小学课程,以山东沿海地区特有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背景,引领学生在海洋自然环境、海洋资源与经济、海洋文化与生活、海洋开发与科技、海洋生态与环保和海洋权益与国防等六大领域自主探究。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海洋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立志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合格公民。

一、 传播本土海洋文化,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

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是爱国主义的情感基础,目前,我国包括小学生在内的大部分民众对海洋和海洋国土的认识十分有限。因此,教师应向学生讲述和传授海洋文化,包括我国的海洋历史和海洋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祖国所拥有的宽广海域的热爱,对祖国灿烂的海洋文化的热爱,对在海域上工作的海洋建设者的热爱等等。培养学生为海洋事业的奉献精神,以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反对任何损害海洋的言行。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是各国提高综合国力的制高点,而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18000多千米,岛屿6000多个,岛屿岸线超过14000千米,领海面积37万平方千米。教师可以指导小学生通过上网、访问、查阅书籍等途径了解海洋的相关知识,如我国面积最大的三个海岛(台湾岛、海南岛和崇明岛);我国己探明海洋石油天然气储备量最大的海区是(南海海区);我国近海各海区中平均水深最浅和最深的分别是(最浅的是渤海海区,最深的是南海海区);我国(浙闽沿海)海区潮汐能最为丰富;我国最大的产盐省份是(山东)等等。

在海洋历史方面,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秦汉时代我国就已经向海洋进军,以及汉初南越国曾经和欧洲、西亚的国家进行海上贸易;唐宋时代海上丝绸之路络绎不绝;元代以及明朝嘉靖之前海上贸易的繁荣昌盛,郑和下西洋等故事,将历史画卷展现在学生眼前。

小学生在祖国辽阔海洋和灿烂海洋文化的熏陶滋润下,深深意识到自己的生存发展都同这一片海洋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每一个人都能从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中切身感受到海洋赋予我们的物质、文化、精神和心理的力量与财富。

全文阅读

中国海洋高等教育发展论纲

[摘 要]本文在在对海洋高等教育研究进行简要学术史回顾的基础上,剖析了海洋高等教育的基础概念,阐明了高等教育、海洋教育以及海洋高等教育三者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分析海洋类高等教育现存问题,指出我国海洋高等教育应当从确立海陆平衡的高等教育理念、推进海洋高等教育整体均衡发展以及创新海洋教育人才培育制度内涵三个战略高度层面进行建构。

[关键词]海洋高等教育概念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1)06―0047―03

[作者简介]申天恩,勾维民,大连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赵乐天,大连海洋大学党委宣传部(辽宁大连116023)

一、海洋高等教育学术研究的简要回顾

总体看来,我国学界对海洋高等教育研究在基本论题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如宏观侧重于从全球危机化、海洋发展战略、海洋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海洋高等教育发展史探讨我国海洋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我国海洋高等教育的应对策略和发展趋势,中观侧重于从经济与区域角度分析沿海区域海洋高等教育发展或涉海高等院校建设问题,微观侧重于从人才培养且标、学科与专业定位分析各高校海洋高等教育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

在海洋高等教育研究的宏观层面上,何真通过分析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海洋事业的影响,探讨在此背景下海洋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我国海洋高等教育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策略0。吴高峰回顾了建国60年的高等教育发展改革史与发展成就,预测了我国海洋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并针对当前我国海洋高等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从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高度重视海洋高等教育发展,促进我国海洋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对策0。曹叔亮认为海洋高等教育结构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层次结构由“橄榄形”向“金字塔形”转变,科类结构由弱势学科向强势学科转变,形式结构由片面型向全面型转变,分布结构应走“点-线-面”发展之路0。

在海洋高等教育研究的中观层面上,潘爱珍从地方高效实施海洋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地方高校在海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0。勾维民分析了我国海洋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海洋高等教育建设,实现均衡布局,增强国际参与能力,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建议0。钟凯凯、应业炬在对我国海洋高等教育状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介绍了沿海省份和主要内陆地区的涉海类高等教育现状,分析了新世纪海洋事业蓬勃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提出了发展我国海洋高等教育事业的思路和对策0。林年冬根据海洋经济及海洋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0。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