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海洋安全论文

海洋安全论文范文精选

海洋安全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海洋综合管理 体系创新 陆海统筹 集成管理

中图分类号:P711 文献标识码:A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各国对海洋管理基本概念的理解经历了80多年的实践与理论探索。回顾国内外海洋综合管理实践与理论,我们不得不把目光移到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在丰富的海洋管理实践中提出了最初的海洋管理理论。1972年美国颁布了《海岸带管理法》,标志着海洋管理已成为国家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随后各国不断加以丰富,相继提出了海洋管理法规、条例和政策。1993年,《世界海岸大会宣言》指出,沿海国家实F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是对海岸带实施综合管理,也是解决海岸区域的有效对策。

1.中美海洋管理范围、类型与手段比较

在阿姆斯特朗和赖纳合作完成的《美国海洋管理》一书中,海洋管理被看作是将某一海域的海洋资源、海况及人类活动加以统筹考虑的特定空间的管理活动。随着海洋科技尤其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海洋开发利用实践活动不断加强,海洋管理的内容有了很大的扩展。如美国对自然区域海洋管理范围的理解,经历了包括自然部分、管理部分、管辖部分三大范围不断深化的过程,其中最基本的是自然部分,即表层水、水体、海床、底土;又如从海洋管理层次与类型对海洋管理的理解不断拓展,将海洋管理明晰为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群岛水域管理等等,以此为依据分别制定了一系列区域性海洋法律制度。

在我国,海洋管理范围有哪些?海洋管理的类型有哪些?海洋管理的手段有哪些?同样困惑着我国海洋实际部门和学术界。尽管我们经过了30多年海洋管理实践与理论的不断探索,并已初步形成自己的海洋管理体系,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鹿守本1998年认为,在开发、利用、保护、权益、研究海洋事业等活动所发生的指挥、协调、控制及执行实施总体过程中产生的行政与非行政的一般职能,就是海洋管理。管华诗、王曙光2003年主张,海洋管理是指政府以及海洋开发主体对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海洋开发利用活动、海洋权益等进行的调查、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工作。

与美国相比,我国海洋管理所包括的范围、类型和手段有较大差别。一方面,是由于中美两国历史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基础、政治经济体制等有较大差别,另一方面,主要是海洋技术、海洋管理权限、海洋管理机制等有较大差别。

2.传统与现代海洋管理内容、对象、方法和特征比较

现代海洋管理与传统海洋管理相比较,两者之间有哪些不同内容?目前海洋管理部门和理论界尚无定论,主要反映在海洋管理的具体内容上有不同见解。

传统海洋管理,是指国家海洋行政机构对海洋的管理,是单纯的行政管理。随着时展,人类社会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程度与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海洋的依赖日益增加,而且由于海洋生态系统的特殊性、海洋比陆地有更多的不可抗力,决定了海洋管理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系统性。近百年海洋环境日益恶化,生态资源逐步枯竭、海洋灾害发生频率不断增加等现象足以说明,现代海洋管理必须突破传统海洋管理的局限,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海洋综合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各涉海部门的利益调整,不仅需要理论与实践的深化完善,而且急需培养一批熟悉海洋综合管理的人才队伍。海洋综合管理人才队伍是海洋管理的核心,关系到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成败。只有造就一批政治素质高、政策性强、业务知识面宽、具有国际视野、熟悉海洋管理规律、具有战略头脑、开拓进取、善于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海洋综合管理人才队伍,才能适应21世纪中国海洋事业迅猛发展的需要,使我国由海洋大国变成海洋强国。

3.我国海洋综合管理体系创新的主要内容

现代海洋管理的实践和理论不断拓展,客观上要求我国海洋综合管理的内容不断拓展和创新。将海洋权益管理、海洋战略管理、海洋资源管理、海洋环境管理、海洋人力资源管理、海洋科技管理、海洋信息管理、海洋安全管理、陆海统筹管理、海洋区域管理、海洋管理组织等,作为创新与完善我国海洋综合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3.1 海洋权益管理

海洋权的产生与发展,在全球沿海各国和地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进过程。工业化、全球化以来,海洋权益的内容不断丰富,海洋权益管理不断加强。随着国际海洋法的不断丰富,国际海洋法规和现代海洋权益制度不断完善。中国海洋法制建设水平亟须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越来大的声音。在海洋权益的维权管理及海洋权益法制管理方面,沿海各国和地区对海洋维权管理的原则越来越明晰。海洋执法在维护所管辖海域海洋权益,海洋司法在解决国际海事纠纷和海上划界争议等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全球在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上,尽管存在不少分歧,但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国际公约继续发挥作用。

3.2海洋战略管理

海洋战略及其管理决定了一国和地区海洋管理的顶层设计水平,也决定了海洋管理的基本走向。不同社会环境、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等,产生不同类型的海洋战略及其管理模式。海洋战略管理体系,由海洋经济战略、海洋政治战略、海洋军事战略、海洋社会战略、海洋文化战略、海洋科技战略、海洋生态战略、海洋环境保护战略、海洋安全战略等内容构成。我国海洋战略管理必须改变长期存在的重陆地、轻海洋,重近海、轻远洋的传统观念,树立海洋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海洋强国战略管理、陆海统筹战略管理、海洋安全战略管理、“一带一路”战略管理等观念并付诸实施,形成全球视野的海洋战略管理体系。

3.3 海洋资源管理

科学界定海洋资源管理的分类方法,认识海洋资源管理的本质和特性,选择科学合理的开发模式和海洋资源管理制度。

3.4 海洋环境管理

科学界定海洋环境管理的原则和任务,分析海洋环境污染行为。在比较中外海洋环境管理实践活动基础上,加强各级政府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环保国际合作、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方面的管理。

3.5 海洋人力资源管理

分析海洋人力资源海洋产业管理。明确海洋产业管理的形式、分类及其演进阶段,加强海洋产业组织管理、产业规模管理的职能、内容、途径,克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我国海洋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3.6海洋科技管理

明确海洋科技管理的原则、特性,分析影响海洋科技产业化的因素,完善海洋科技研发与应用、组织管理、应用管理,提出海洋科技产业化管理内容与方式,加速海洋科技产业化。

3.7 海洋信息管理

明确海洋信息管理战略在海洋信息用户培育与管理、海洋信息管理在海洋开发事业中的作用;分析制约我国海洋信息管理的相关因素、问题及解决措施,明确海洋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的技术基础与实现途径。

3.8海洋安全管理

认识国家海洋权益安全管理的价值,分析我国海洋权益安全和海洋权益安全管理现状,从国家海洋经济安全管理、政治军事安全管理、生态环境安全管理、社会安全管理等角度,完善海洋安全支撑理论、海洋强国目标取向和海洋安全推进策略等。

3.9 陆海统筹管理

明确陆海统筹管理的地位、背景、价值、必然性与相关理论,陆海统筹创建海域经济带的时代背景、全程路线图解、战略价值认定、综合优势支撑用现存难点,制定陆海统筹管理的内容、陆海两域规划衔接、陆海两域资源配置、陆海两域产业结构整合、陆海两域科技研发、陆海两域基础设施建设、陆海两域交通网络完善、陆海两域环境整治、陆海两域金融市场和对外开放体系建设等规划及对策。

3.10 海洋区域管理

提出海洋区域管理的原则、目标、任务,明确海岸带、海岛和海域使用管理的目标、任务、原则、手段,分析世界发达国家及地区的海岸带、海岛和海域使用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借鉴作用;拓展大陆架以外公海、两极等的外海管理,明确内海与外海管理的目标与任务、外海管理的主要措施,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运用于外海管理。

3.11海洋管理组织

分析海洋管理组织的属性、海洋管理组织结构基础、类型、设计、差异等,认识全球海洋管理冲突,海洋管理组织在国际关系协调中的作用,海洋管理沟通机制和谈判过程和海洋管理组织变革管理。

在回顾我国海洋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历程,分析我国海洋管理体制创新的难点问题和国际海洋管理体制创新趋势基础上,研究我国现代海洋管理体制创新的目的、原则和模式,提出我国海洋管理体制创新的总体要求、思路和未来趋势。

参考文献:

[1] 朱坚真.中国海洋发展重大问题研究[M].青岛:海洋出版社,2015.

[2] 马汉.海权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王琪.海洋管理――从理念到制度[M].青岛:海洋出版社,2007.

[4] 李百齐,全永波.蓝色国土的管理制度[M].青岛:海洋出版社,2008.

[5] 鹿守本.海洋综合管理及其基本任务[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8,(3).

[6] 江红义.海洋综合管理研究述评[J].传承:学术理论版,2011,(25).

[7] 帅学明,朱坚真.海洋综合管理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8] 管华诗,王曙光.海洋管理概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3.

[9] 彼德・里基兹.海洋综合管理的有关问题[J].海洋信息,1998,(1)

[10]吴清峰,唐朱昌.基于生态系统方法的海洋综合管理研究――欧盟海洋战略框架指令分析[J].生态经济,2014,(01).

[11]王学俭.探索基于海洋政府管理的一部研究力作――《政府海洋管理研究》述评[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 28(1).

[12]全永波.海洋管理W[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13]董瑞华.中国海洋经济管理体制演化机制研究――基于演化博弈论的视角[J].时代经贸,2011,(2).

[14]赵伟.我国海洋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硕士论文)[D].烟台大学,2014.

[15]吕彩霞.海域使用制度与海洋综合管理[J].太平洋学报,1999,(04).

[16]张润秋.海洋管理概论[M].青岛:海洋出版社,2013.

[17]陈吉祥.我国海洋综合管理发展思路探析(硕士论文)[D].中国海洋大学,2009.

[18]崔凤,王启顺.海洋管理的社会学阐释[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海洋安全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和平崛起 国民 海洋意识 海权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本质的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逐渐提升,现在已经稳居世界前列,在国际经济和政治舞台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正走在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作为唯一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大国,中国的发展引起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注意和警惕,他们精心炮制了“中国”,宣扬中国的崛起会给周边国家和全世界带来威胁的观点,中国的国际环境一度很被动。为了应对这种现实,为国内经济发展、社会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中国提出了“和平崛起”的观点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支柱。想成为强国,必须首先成为“海洋强国”。中国想实现“和平崛起”的国家战略目标,对海洋的掌控至关重要。而中国是传统的大陆文化国家,几千年来国家和国民的海洋意识都不是很强。想要实现“和平崛起”战略,我们必须要先成为海洋强国。想成为海洋强国首先要发展国民的海洋意识。这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认识培养国民海洋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何在“和平崛起”的国家战略下发展国民的海洋意识已成为我们强国之路的第一步。

1海洋意识与海洋文化

文化没有清晰的概念。但是不论文化的定义如何,其核心是价值观念。而海洋意识,实质上也是在海洋文化层面上讨论关于海洋的价值观,即对海洋及其价值的认识和追求这种价值的行为方式。笔者认为,海洋文化和大陆文化的最基本差异在于大陆文化更多是一种农牧文化,而海洋文化更多是商业文化。两种文化对民族特性、社会结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乃至意识形态都有不同的影响。相对于大陆意识,海洋意识具有以下特点:

1.1重商意识

即重视物品在流通和交换过程中带来的利益的理念。尽管产品交换伴随着人类文明史,但商业作为一个重要社会行业,则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会产生。在古代大陆型社会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始终占据绝对优势,商业活动局限在狭小的范围,也因此扼制了商业意识的发展。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存在的“农为本商为末”观念即是此例。但在古代的地中海地区,地形的分割和当地物产的不足使海外贸易很早就成为社会的主业之一。

1.2冒险和进取精神

在工业革命以前,人类从事的海上谋生活动远较陆居者艰险。尤其是远洋航海贩运,可以用九死一生来形容。又因远洋贩运所带来的巨额利润,更诱使航海者不惧途中和异域的未知风险,不断开拓航路和市场。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求欲望强烈,非陆居者所能比拟。

1.3开放性和多元性

海外通商和海外谋生是海洋型社会存在的基础,社会对人流和物流的开放是其存在的基本条件。海洋意识既崇尚不断从异域和异质文化中汲取物质和精神营养,也激励人们的海外迁徙活动和较少限制外来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视商品和人口的流动为常态,与“安土重迁”和“闭关锁国”的大陆型社会意识有较大的差异。

2海洋战略与“和平崛起”战略的关系

纵观几千年的中国的社会发展历史,大陆经济一直是中国国民经济主要的组成部分,而中国的文化也主要以农耕文化为代表。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普通国民,大多认为只需要土地就可以养活老百姓、维护好统治。可以说数千年来,无论朝代如何更迭,中国一直实行的是以大陆经济为主要国民经济组成部分的“大陆战略”。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也一直是世界上国民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但是,我们要承认的是,这种对陆地的重视、对海洋的忽视,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兴盛的根本原因,也是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对海洋、对海洋力量的不重视,中国逐渐落后,从世界大国被淘汰。而近代的世界强国,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他们的崛起都是依靠海洋。海洋给他们带来丰富的资源,他们利用海洋的资源发展自己,然后利用自己的海洋优势地位侵略其他国家,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自己更大的发展。中国不会采取侵略别人的手段来发展自己,但是在21世纪的现实条件下,中国想要实现“和平崛起”的国家战略,实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从“大陆战略”转向“海洋战略”已经成为必由之路。

从“大陆战略”向“海洋战略”转变,发展海洋经济,成为海洋强国,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必要的战略转型,这是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需要,也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有深刻的内在必要性。

2.1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促使中国实行“海洋战略”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对外贸易持续增长。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和贸易交流肯定会越来越频繁。而在所有的对外贸易中,海洋贸易的比重最大,其比例远远高于航空贸易和陆地贸易。海洋贸易占主要地位是有深刻原因的:一是地球海洋面积要远大于陆地面积,这导致海洋贸易的比重要远大于陆地贸易;第二是海洋运输的成本要比航空贸易的成本小很多,这造成海洋贸易的比重要远高于航空贸易。海洋贸易对于对外贸易的重要性,以及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要求中国必须走向海洋。

2.2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促使中国实行“海洋战略”

中国现在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需求国。能源问题早就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能源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能源安全问题。能源安全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能源的安全运输;另一个是能源的储备。能源的进口也属于对外贸易的一个部分,能源进口的运输的主要方式就是海运。另外一个是能源的储备,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世界上大部分陆地的资源都开采殆尽,想要发展,我们必须依靠海洋,从海洋中获取资源,从海洋中获得发展。因而发展“海洋战略”,成为海洋强国是解决能源问题,特别是能源安全问题的必要条件。

2.3复杂的国际安全形势促使中国实行“海洋战略”

现在中国国民的海洋意识非常薄弱。中国人大多都知道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中国有多大的海洋国土。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等国际法律和文件,中国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和几千公里漫长的海岸线,中国还拥有太平洋底7.5万平方公里区域的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采权。海洋也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作为唯一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中国的发展和强大引起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强烈警惕和反应,他们不仅炮制了“中国”,还从各个方面给中国掣肘,幻想延缓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中国的国际安全形势,特别是海洋国土的安全形势非常严峻。必须要承认的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的综合国力特别是海洋实力还不够强大。复杂的国际安全形势,促使中国必须转向“海洋战略”,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成为海洋强国。

3发展海洋文化,提高国民海洋意识

上面我们已经证明:实行“海洋战略”,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成为海洋强国,是中国发展的内在必要要求决定的,也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战略的重要条件和必由之路。而想顺利成为海洋强国,让中国的老百姓认识和重视海洋,让老百姓认识到海洋是中国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到海洋经济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发展海洋文化、提高国民海洋意识是实现上述的重要保证。现在中国老百姓的国民海洋意识是很差的。几千的陆地经济和农耕文化造成了这样的现状,想要提升国民的海洋意识,我们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和多层次的进行教育和普及。

3.1正确战略规划,加强政府导向,培育国民的海洋意识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想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中国就必须要走向海洋,实行“海洋战略”,从基础做起,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海洋强国。国家已经提出要通过健全与海洋相关的法律、制定和完善具体的国家海洋战略、积极发展和强大自己的海洋军事和经济力量、对国家所属的海洋事务进行有效的管理来实现海洋强国的梦想。培育国民海洋意识是实现海洋强国梦的基础工作。

做好培养国民海洋意识的培育工作,首先要从国家层面上做好详细的战略规划,各级地方政府也要做好政策导向。国家在某些事务上的立场、政策、观点和行为,会对该国国民在该事务上的意识和看法产生直接的影响。因而,中国政府在海洋事务上的战略、各级政府在海洋意识教育上的政策导向也会对国民海洋意识的培养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政府特性决定了民族海洋意识形成及发展趋势,政府的政策导向将引领民族海洋意识的发展,政府对海洋事业的关注和投入将成为国民海洋意识不断增强的加速器和动力源。我们首先从国家层面做好培育国民海洋意识的整体战略规划,为培育工作搭好平台的结果;而各级政府应该有意识的加强政策导向,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宣传和教育来培养和提升普通老百姓的海洋意识。尤其是沿海地区,本来祖辈们对海洋的探索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我们缺乏荷兰那种把自己的海洋意识,通过免费的体验教育(每天都有自愿者在船甲板上给孩子介绍20世纪,船员们的生活,在体验中了解历史了解自己的祖先,了解海洋)来一代代的传承。

3.2加强海洋高等教育,建立海洋事务综合人才的培养机制

海洋事务设计各个领域经济、军事、外交等等,因而需要的是大批的海洋综合人才。我们要建设成为海洋强国,培育普通国民的海洋意识是基础,可以认为是打地基,而培养海洋综合人才则是该地面上的建筑。没有建筑,只有地基是无法让人居住的。同样的道理,没有大批的海洋综合人才处理国家的海洋事务,国民的海洋意识培育的再好也没有用。

中国的海洋领土有300多万平方公里,还有7.5万平方公里的海底勘探权和开采权,加上几千公里海岸线,因此我们需要大批的海洋事务综合人才来管理和处理海洋事务。所以,为了能有个安全舒适的家居住,除了打好地基之外,我们还要花大力气盖好地面建筑。我们要加强海洋的高等教育,国家应该加大对海洋类高校和海洋类学科建设的支持与引导,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海洋综合人才培养的摇篮。同时,有了这些人才培育的基地,这种效应可以从上到下的传递,成为增长国民海洋意识的种子。

3.3展开多种形式的海洋知识渗透,让国民的生活充满海洋的气息

培养国民海洋意识,我们需要创造其形成与发展相适应的“海洋氛围”,展开多种形式的海洋知识渗透。主流媒体海洋理论的传播、对国家海洋战略的阐释;政府海洋制度的建设与海洋政策的实施、国内国际海事活动的组织与引导;民间海洋研究机构普遍设立与研究活动的广泛展开;多样化普及海洋知识的书刊的推广、丰富多彩海洋广告文化的培植;航海竞赛、海洋旅游、海洋探险等情景参与活动的推广等等,必将让国民的生活充满海的气息,在生活中养成海洋意识,在海洋意识中积极生活。

4.结语

“和平崛起”是中国的国家战略,是中国实现民族崛起和国家复兴的必由之路。而成为海洋强国,发展海洋经济是实现“和平崛起”国家战略的必由之路。要成为海洋强国,我们必须要从基础做起,积极培育国民的海洋意识,培养海洋综合人才。我们坚信,中国的崛起就在前方!

参考文献:

[1]叶世明.文化自觉与中国现实海洋文化价值取向的思索[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18.

[2]冯梁.论21世纪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深刻内涵与地位作用[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9(1): 74.

[3]孙志辉.提高海洋意识繁荣海洋文化[J].求是, 2008(5):54.

[4]段桂霞.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海洋意识教育[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5.

[5]张德华,冯梁,颜家坤.中华民族海洋意识影响因素探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9(3):85.

[6]顾兴斌,张杨.论中国的海洋意识与和平崛起[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2):16.

[7]叶云飞.试论海洋类高校学生海洋文化素养的培育[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4):97

[8]刘新华.海权优先:当代中国的地缘战略选择[J].社会科学,2008(07):56.

[9]胡启生.海洋秩序与民族国家:海洋政治地理视角中的民族国家构建分析[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85-102.

[10]殷克东,卫梦星,孟昭苏.世界主要海洋强国的发展战略与演变[J].经济师,2009(04)8.

海洋安全论文范文第3篇

纵观世界,从战略意图、政治目的和经济利益等因素看,21世纪的重要博弈将在海上展开,海洋权益争端问题已成为阻挡我国和平发展和发挥全球影响力无法回避的门槛。

党的十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构想,这是把握世界海洋形势发展潮流,符合中国国情、海情的睿智决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举措。

为了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精神,推进海洋强国战略的贯彻落实,以“海洋权益——中国国家利益与安全”为主题的中华爱国工程2012高级论坛在京隆重召开。论坛由《祖国》杂志社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海洋法与海洋事务研究中心协办,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指导,旨在汇集各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力量,提出新形势下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对策建议,为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言献策。

论坛对当前中国周边海洋安全形势作出了研判,中国在周边海洋骤然面临诸多挑战的背后,三个深层次因素正在起作用。一些邻国与域外大国相互利用,中国崛起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

首先是“周边两对矛盾”,即中国与某些邻国的矛盾、中美矛盾。其次是“亚太二元结构”,即亚太经济与安全结构相互脱节甚至对立,体现为一部分国家“经济发展靠中国、安全保障靠美国”,尤其是在海洋安全上。再次,就是海洋合纵连横复杂,三方博弈加剧,亚太海洋新格局浮出水面。

论坛对我国经略海洋、以海强国提出对策建议。诸如:要维护稳定好“两个大局”。即:稳定国内政治秩序,稳定与周边国家关系;要填补战略空白,厘清海洋战略轻重缓急,制定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要把握中美海权竞争与合作的动态平衡,避免掉入美国陷阱;要把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作为两国共识加以强调,促使中日民间达成“求同存异、携手共赢”的共识;加强“法斗文宣”力度,建立岛屿研究智库,邀请专家对涉外干部授课,举办大型国际研讨会,筹建固定展览馆;在外交上保持中日两国高级别谈判机制和对“岛争”危机处理机制,避免势态失控;要实施“文宣、经合、武备”策略,健全海洋经略体制机制,综合运用执法、外交、军事等手段,强化部门统筹协调、中央与沿海省份统筹协调,形成维护拓展海洋权益的整体合力,适时设置集中与专门负责海洋事务的权威国家机构……

海洋安全论文范文第4篇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offshore oil drilling rig module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marin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e whole construction process involving many high risk operations, therefore,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offshore oil drilling rig module construction project will affect the overall process of offshore oi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rine oil drilling rig module,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safety management of offshore oil rig module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the solutions, hoping to provide help and reference to the offshore oil safety management personnel .

【关键词】海洋石油钻机模块;安全管理;解决策略

【Keywords】offshore oil drilling rig module; safety manage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U674.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031-02

1 引言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用法律维权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海洋石油钻机模块建造的工作人员在作业活动中的安全意识正在逐步提升,安全管理也受到了领导层的重视。安全管理贯穿了整个海洋石油钻机模块建造项目,项目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安全管理目标。怎样加强安全管理工作,防范和及时处理事件,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成为了海洋石油钻机模块建造项目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2 钻机模块简介

钻机模块位于井口平台的顶甲板上,用以完成油田钻井和修复设备。钻机模块包括钻井模块(DES)、钻井支持模块(DSM)还有散料储藏设备(BSF)。钻井模块由井架(Mast)、钻台(Drill floor)和基座(Sub structure)构成。钻井支持模块是为钻井模块钻井提供电力,控制高压泥浆、设备仪表和空气机电设备的模块[1]。

3 海洋石油钻机模块建造项目安全管理问题

3.1 风险和安全意识不足

海洋石油钻机模块建造项目有诸多的特性,例如,建造项目工程的周期较短,作业工作量大。所以,基于海洋石油钻机模块建造项目的特性,如果项目工程延期就会导致投资方的产量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这样工程项目大、工作人员密集的条件下,作业人员不具备辨别和评估作业风险的能力,安全意识薄弱,不能行之有效地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由于海洋石油钻机模块建造项目的结构特殊,在整个的过程中涉及多种高风险的作业模式,例如,高空作业、脚手架的设置作业、限制内的空间作业等。与此同时,海洋石油钻机模块建造项目中还需要用到很多大型的起重设备、送电设备等,因此,管理的难度大,风险高。

3.2 资源与安全培训不足

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代里,投资方与海洋石油钻机模块建造项目的合作更多的要考虑到经济的效益,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施工的资源与安全的投入有所不足。因樽式鸬南拗疲在购买设备时往往就先满足于控制成本,安全的问题就退而求其次了。参与到海洋石油钻机模块建造项目中的人员大多数的文化程度有限,流动性大,这些人不能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参与到项目安全培训,从而导致了安全培训不能系统化和持久化,无有办法从根本上提升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技能也得不到有效提高。在增设安全管理人员时,招聘的基本上是兼职人员,不具备深入了解海洋石油管理内容的素质和条件,使得安全管理的工作内容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3.3 监管与管理制度不完善

基于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对海洋石油钻机模块建造项目安全文化的理解不足,不能很好地贯彻安全管理的具体要求,所以在整体的施工过程中,监管的力度不够,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现象查处不够严格。长此以往,成为了海洋石油钻机模块建造项目中最大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现有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没有激励和惩处的严格条例,对承包单位的约束程度不强。

4 海洋石油钻机模块建造项目安全管理解决策略

4.1 重视安全风险防范

对于海洋石油钻机模块建造项目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在施工之前,施工作业的负责人一定要组织风险与安全的评估分析会议,对每一个作业的操作步骤进行具体且详细的分析,对可能存在风险的部分一定要加强防范和控制。在会议中要针对具体的作用制定风险评估报告,对施工的具体方案进行落实,作业人员之间也要多多沟通和交流,以最大程度的规避风险。对于各种项目的防线作业,项目的负责人应该提前做好管理,上报上级单位,获取施工作业的许可证明,经过安全的审批后方可进行。

4.2 加强安全培训

无论是什么样的实施工程,安全问题必须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安全是第一位的,“以人为本”是人才安全管理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在海洋石油钻机模块建造项目中的安全管理必须要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采用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保证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安全。各单位还应该大力加强安全培训的工作,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通过进场安全培训、发生事故的案件分析、宣传报纸和文化板报等多种形式和方法加强安全培训工作。通过加大安全培训的力度强化和改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真正意义上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危险行为和事故的发生。

4.3 落实监管目标

安全管理需要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完善的安全管理能够促进施工的快速稳步进行。海洋石油钻机模块建造项目的安全管理不仅是安全管理部门的任务,是所有参与人员共同的责任,所有人必须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贯彻“安全第一”的原则和基本方针,将安全问题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认可安全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位置,明确安全管理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切实有效地落实监管目标,大力排查安全隐患,把有可能发生事故的死角都消灭在萌芽中,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

4.4 完善管理制度

想要切实地实现海洋石油钻机模块建造项目的安全管理,必须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规定,增加安全的投入,加强对高风险作业的高危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改进和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

首先,要明确和落实各施工作业人的安全管理责任,签订有关的安全管理合同和协议书,将所有的安全监管内容写进协议书。

其次,在做海洋石油钻机模块建造项目预算时,就应该按照国家相关的政策规定和法律法规,计算安全的成本费用,保证投入和安全的监督和管理能够有效进行和实施。

最后,因为海洋石油钻机模块建造项目的特殊性和驮有裕项目的主管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一套与项目相配套的安全管理制度,切实落实目标,加强监管。

5 结论

综上所述,安全管理是海洋石油钻机模块建造项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整体项目的进度、进程和效益。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施工过程中,只有坚持“安全第一”,以预防事件的发生为主,随着生产要素的改变而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的工作,才能进一步提升海洋石油钻机模块建造项目的管理水平,使得项目能够平稳快速的发展。

海洋安全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海洋石油;安全防护;深海作业;集输;满负荷;用电设备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7018501

1引言

目前,随着资源的短缺,各国把目光均转向海底石油资源,海洋资源是相当丰富的,海洋石油开采以及技术的革新投入再运用日新月异。海洋石油开采多用管道集输式进行石油的输出,然而现有的石油开采,作业空间较小,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一直是广泛关注的问题,一断出现故障,海上作业,施救难度较大。然而,海洋石油开发用电设备常常出现一些故障,甚至出现开采用电设备过负荷崩溃导致灾难的后果。对于海洋石油开发设备安全防护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全面而系统的对海洋石油设备安全安全研究。

2海洋石油开采影响分析

海洋石油开发,针对现有的工况,各国(美国,日本,法国,中国等)均在进行相应的研究,如何使得设备抗外界环境增强,使得海洋石油设备正常的、连续的、满负荷的、有序的运行,提高石油开采的效率,保障石油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有序的进行,确保人员与设备安全。对于一般的海洋石油开采,多在沿海一带,对于不同海域深浅程度的不同,相应的应用不同的海底石油钻井装置,如现有的固定式的钻井装置和移动式的钻井装置。

海洋石油开采过程中常常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因素,造成不稳定的安全因素居多,例如系统的误差,设备自身老化,年久失修,隔离开关接头氧化等安全隐患;操作人员的误操作,导致设备的不正常运作;尤为重要的是海洋作业,环境的影响较大,有时候海洋的风浪很大,风速很快,设备常常无法承受恶劣环境条件而崩溃,特别是我国东南沿海台风、北方冬季季风的影响大,导致在开采过程中,对人员及其设备操作影响较大,开采难度增大,导致一些用电设备常常过负荷运作。海洋石油平台在恶劣的环境下,一些设备的绝缘层常常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导致漏电事故,给操作人员造成不便。开采石油井控技术难以适应不同工况条件,导致常常因为地质条件的变化,井控技术难度增大,导致火灾或爆炸等安全事故。因此,海洋石油作业,开采难度较大,设备安全隐患较多,受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

3海洋石油设备安全分析

针对现行的海洋石油作业存在设备年久失修,环境影响,人员的误操作,井控技术以及作业难度等突出问题,其安全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安全分析包括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人员安全主要从企业管理体系,人员自身、设备漏电、环境影响等出发考虑,而对于设备安全包括设备的维护,设备的抗外界环境压力,电力系统以及钻井装置技术等。海洋石油设备安全分析见表1所示。

从表1可看出,现行的企业管理体系有利于完善企业制度,提高员工素质,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员工应对故障以及环境因素影响及时的预警及沟通,确保设备一定程度上安全有序的运作。对于设备的安全检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海洋石油集输系统全是管道运行,用电设备使用较多,设备的安全可靠的运作是确保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现行美国、英国、日本、法国等在进行相应石油开采设备抗环境影响设备研发,因此设备的安全对石油开采工序的进程有着重要作用。

4结束语

本文从海洋设备安全角度出发,全面而系统的分析海洋设备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操作人员与船舶人员沟通不便,设备年久导致一些接头氧化、接触不良、设备漏电,企业的管理体系,设备受环境影响较大。根据存在的以上这些问题,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综述了解决该问题的合理性建议,确保人员与设备的安全,保证了海底石油开采顺利的进行,海上所有的设备必须连续、安全稳定、满负荷运转。合理的管理体系,研究较先进的钻井装置,合理的动力定位集输,对于海底作业故障应满足及时报警以及及时修复等,均能保证设备足够的安全可靠,较强的适应外界环境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登文,周长江.油田生产安全技术[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226229.

[2]张景林,崔国璋等.安全系统工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3]樊运晓,罗云,鲁华章等.安全工程技术理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海洋安全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政治课;海洋观

近年来,中国的南海、黄海和东海等区域都出现了许多不安定因素,在美国的主导下,周边各国纷纷摆出强硬姿态,不断侵犯中国海洋权益,压缩中国海洋生存空间。

海洋空间是继陆地空间之后,人类又一个重要生存与发展空间。中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又是一个海洋大国。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眼光更多集中在陆地安全和陆地权益上,相对而言,海洋意识不强。黑格尔曾说,中国是一个与海“不发生积极的关系”的国家,虽然他没有否定中国有自己的海洋文化,但中国人淡漠的海洋意识使海洋文化难以发挥积极作用。面对今天严峻的海洋安全形势,提升中国人的现代海洋意识尤为重要。作为中学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之一的政治课,在中学生中深入进行海洋国土观、海洋国防观、海洋权益观的教育,树立“寸海寸金”的观念已经刻不容缓。

一、依托课本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海洋观

课堂教学,首先要立足课本。优秀的教师一定善于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悄无声息地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当前,我国海洋疆域局势纷繁复杂,海洋划界争议不断,海洋资源遭到掠夺,渔民生产安全得不到完善保障。联系到海洋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背景,我们比任何国家都要强调维护我们的海洋权益。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海洋国土教育,许多中学生对我国现有的海洋权益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我国海洋权益所面临的挑战也缺乏了解。很多人甚至认为“南沙群岛距离大陆那么远,产生争议也很正常。”“中国国土面积那么大,争几个小岛有意义吗?”

在这种情况下,政治教师应该结合课本内容给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海洋权益常识。例如,在讲到“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一课时,教材明确指出,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权益,我国的国家利益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等,在发展对外关系时必须坚定的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而海洋权益属于国家范畴,包括经济安全、环境安全、国土安全等多方面,涉及国家利益的方方面面。要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海洋国土的基本概念,如领海基线、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国际海底区域等。通过这样的介绍,学生顺理成章地理解海洋权益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

二、结合时政热点,培养学生正确的海洋观

社会上出现的任何重大时政新闻都可以出现在政治课堂上,作为政治课堂的素材。在海洋观教育上,政治教师完全可以发挥政治课的这一优势,结合当前我国周边形势,让学生了解当前我国海洋权益面临的严峻挑战,从而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坚定的维护我国的海洋利益。

针对当前的紧张局势,可以在政治课堂上抽出一点时间,给学生介绍一点有关问题的最新动态。近一段时间以来,日本在美国的默认和怂恿之下,加紧控制的步伐,不断地挑战我国的海洋安全底线,严重侵犯我国的和领土完整。而美国一方面声称在中日归属问题上不持立场,一方面又坚持所谓的“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这种矛盾表态使的局势和矛盾愈发紧张激烈,也为我国维护海洋合法权益增添了更多的困扰。通过这些时事热点的介绍,学生自然产生出要努力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认识。

三、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海洋观

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体,政治课由于其思想性、理论性强,在教学过程中更要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作为政治教师,要切实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探讨现实问题。在海洋观教育上同样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进来,主动去关注国际风云的变幻,关心国家利益的得失,自觉主动地维护国家利益。

海洋安全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海洋资源利用与生物医药 研究生 培养 探索

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浙江海洋学院正式设置“海洋资源利用与生物医药”二级学科,并开始招收学术型研究生。本学科研究生培养借助基础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方法研究海洋资源,尤其是海洋生物原料及其产品的理化特性、营养保健功能、安全保藏加工原理与技术、海洋药物及其他用于卫生保健的海洋生物材料和制品等,其既与海洋科学具有相近生物学基础,又具有以化学和工程学为主干学科的专业知识体系,是海洋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撑学科。

1.培养目标和要求

重点培养研究生海洋资源利用与生物医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使其具备实际工作和基础科研能力,以适合现代科技发展和社会需要;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使其能胜任海洋科学相关教学、科研、生产、产品开发和管理工作。培养要求包括:学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科学素养,具备“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备较宽广的理论基础和较熟练的野外操作及动手能力;熟悉海洋科学相关研究领域的专业知识,了解选修研究方向的动态;能从事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资源利用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相关的应用和研究;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外文资料,并具备一定听说写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2.培养研究方向

2.1海洋食品质量与安全:培养研究水产品渔药、重金属、过敏源等危害成分的风险评估与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内源有害成分的性质及其加工贮藏中变化规律、控制及去除方法;研究水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及安全生产监控体系等。

2.2海洋生物利用与加工:培养研究水产品贮藏特性及新型保鲜加工利用技术;研究水产品功能提取制备和应用;研究远洋渔业资源、低值及废弃水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海洋微生物工程化利用技术等。

2.3海洋生物制品:培养研究海洋蛋白及多肽、多糖、脂质制备工艺、理化和生理活性;研究与开发以海洋蛋白及多肽、多糖、脂质为原料的高附加值保健食品、医用食品和护肤系列精细化工产品;研究海洋生物制品质量控制技术及其质量标准的制订。

2.4海洋药物:研究海洋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快速发现和结构表征技术;研究海洋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优化技术与构效关系:研究海洋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调控机制;研究海洋药物的筛选与功效评价技术;研究以海洋功能寡糖和多肽等为原料的创新药物的工程技术。

3.学制与培养方式

海洋资源利用与生物医药全日制研究生学制为3年,课程学习阶段为1~1.5年,学位论文完成阶段1~1.5年。对于提前完成规定全部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的,经专家推荐和严格考核,可申请提前毕业,但在校时间不得少于2年;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学习任务者,允许适当延长年限,但在校时间不得超过5年。

海洋资源利用与生物医药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或导师组培养方式。鼓励与校外高校、科研院所及大中型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具体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严格的科研训练与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法。课程培养采用讲授与讨论、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方法,强调教学过程中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方式,注重培养研究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格考核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要求研究生认真学好政治理论课,并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公益劳动和社会活动,经常进行形势与任务、方针与政策和思想品德的教育。

4.培养课程设置

海洋资源利用与生物医药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5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 32学分(学位课不少于21学分,其它必修环节3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科研和论文1分、实践活动1学分。

学位课:(1)学位公共课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和英语,共6学分;(2)学位基础课按一级学科设置,不少于6学分;(3)学位专业课按二级学科设置。

非学位课:(1)专业选修课侧重拓宽学科知识面,增强研究生综合素质训练,并考虑学科的前沿性、交叉性。(2)公共选修课,其中《自然辨证法概论》必须选修,1学分。(3)跨专业选修课可在培养方案外选修,不少于2学分。

补修课程:同等学力或跨学科攻读硕士学位、及在招生考试时被认为基础理论或专业知识有着某些缺陷需要入学后进行适当补课的研究生,应补修相关大学本科主要课程2~3门。详细课程设置如下表所示。

5.实践和科研能力培养

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学术活动等也为必修环节。(1)学术活动1学分,贯穿培养全过程。要求研究生至少参加1次省级及以上学术研讨会,及时了解国内外学科发展动态;至少全面参加1个市级以上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培养其独立科研工作能力;至少参加1项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的申请。(2)科研和论文1学分:要求研究生必须在国内外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含收录)1篇及以上与课题研究相关学术论文(不包括综述),论文必须是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为导师)、浙江海洋学院为第一单位。(3)实践活动1学分:包括社会调查、助教、助研、助管等,在学期间研究生应进入实验室或校外基地实习1个月以上。

海洋安全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海洋石油 模糊数学 评价 权重

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石油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海洋平台已经在渤海、南海、东海等海域屹立而起,但海洋石油生产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危险隐患,如易爆、高温、高压、有腐蚀性等特点,因而较其他工业部门有更大的危险性。另一方面由于海洋平台建立在海上,生产与管理人员只能集中在平台固定的位置,这就可能存在海洋平台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隐患。因此运用合适的安全评价方法对海洋石油平台安全生产进行评估,对于了解我国海洋平台安全生产现状,制定和实施预防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模糊数学的产生

1965年美国加州大学的控制论专家扎德(L.A.Zadeh)教授发表专题为:“Fuzzy Sets”和“Fuzzy Sets and Systems”两篇开创性的文章,奠定了Fuzzy集理论及应用研究的基础,标志着模糊数学的诞生。

2 模糊数学在海洋石油安全评价中的应用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由人、设备、环境、管理四个方面,结合海洋石油实际生产中存在的固有危险性和现实危险性两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依据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相互独立性等选取原则建立了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

2.2 确定指标权重

评价指标之间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其重要程度就可以用权重分配的方式来表示,而权重的大小必须依据海洋石油现场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

基于以上说明,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4]对这6个一级指标及27个二级指标作出合理的指标权重,构造两两比较矩阵,然后采用专家打分法,求出矩阵特征根及特征向量,最后可得出权重结果。

A=(A1,A2,A3,A4,A5,A6)若CR≥1,说明赋值合理,即所得权重可靠。2.3 综合评价模型建立

评价因子集为U=(U1,U2,U3,U4,U5,U6)=(人员素质,领导意识与管理水平,工艺及设备,生产环境,劳动保护,现代安全管理),对单个因素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组织X位专家对海洋石油生产平台或处理厂进行实际调研,按照标准进行评分,对所得到的数据采取归一化处理后列出单因素评判矩阵R。根据Bi=Ai*Ri.最终得到B1~B6,而根据R=。2.4 综合评价结果

最终根据B=A*R的结果,便可以对海洋石油的安全生产进行评价。

3 结语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结果是以向量的形式出现,提供的评价信息比其它方法丰富,且此方法的适用性强,它既可用于主观因素的综合评价,又可用于客观因素的综合评价,运用在海洋石油生产安全评价中,可以处理同时具有模糊性和难以量化性的综合评价问题。所以模糊数学在海洋石油安全评价上具有较大的实用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宝清.模糊理论基础[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2

[2] 谢季坚,刘承平.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第二版) [M].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4

海洋安全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海洋旅游企业 人才特点 培养思路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152-02

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海洋旅游目的地已经成为21世纪的旅游者向往的热点旅游地,所以21世纪以海洋生态旅游为主题的休闲旅游时代即将到来,我国沿海地区各省、市、县纷纷利用这一发展时机和自身优越的海洋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业,丰富多样的海洋旅游产品让人应接不暇。与之相对应的海洋旅游理论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化,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海洋旅游展开研究。2009年底笔者在中国期刊网搜索“海洋旅游”相关文章61篇,“海岛旅游”相关文章37篇,但是没有研究海洋旅游企业及其人才培养的相关文章,本文拟对此进行创新研究,以为高职院校培养海洋旅游人才出谋划策。

一、海洋旅游企业界定及分类

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海洋旅游企业的界定,本文指那些利用海洋旅游资源和海洋旅游设施,为旅游者提供观赏和愉悦性的海洋旅游产品和经历,从事相关海洋旅游经营活动的营利性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目前,海洋旅游企业主要包括以下种类:

⒈海洋旅游景区企业。海洋旅游旅游景区企业指那些依托海洋类旅游吸引物从事旅游休闲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明确地域范围的区域。包括海洋观光型游览旅游景企业、海岛历史古迹旅游景区企业、海洋宗教文化类景区企业、海洋民俗风情类景区企业、海洋科普教育类景区企业、渔家乐企业。这类企业是吸引海洋旅游者的主要因素,是发展海洋旅游业的主要的依托。

⒉滨海旅游度假娱乐企业。指以优美的海滨和海岛旅游度假环境(阳光、沙滩、海水、气候等),完善的旅游设施为依托,以满足旅游者康体娱乐为主要功能,可以开展海洋休闲度假及滑水、摩托艇、游泳、海钓、海底观光等海洋运动健身项目,提供滨海、海面、空中、海底立体式的海滨度假旅游产品系列的企业。

⒊海上邮轮、游艇俱乐部。邮轮是指装备了较为齐全的生活与娱乐设施、用于游览的轮船,堪称为“海上流动度假村”。游艇俱乐部是集餐饮、娱乐、船只停泊、维修保养、补给、驾驶训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开展游艇旅游活动休闲企业。它们是海洋旅游业与陆地旅游业最大的不同之处。

⒋海岛城市旅行社。指位于海岛城市的以招徕、接待海洋旅游者,为其提供海洋旅游服务的旅行社。如舟山、蓬莱等地的旅行社。这类企业是发展海洋旅游的宣传者、组织者。

⒌海岛与滨海酒店。指那些位于海岛或海滨的、主要接待海洋旅游者的酒店、宾馆等住宿企业。它们是发展海洋旅游业的必须旅游接待设施。

⒍海上旅游交通企业。指那些为海洋旅游者提供由定居地到海洋旅游目的地往返和在各海洋旅游景区往返的交通工具和服务的企业,包括客轮如轮渡公司,游船公司,海岛公路交通,旅游航空机场等。它们是联系海洋旅游者与海洋旅游目的地的纽带。

⒎海洋餐饮企业。指那些为海洋旅游者提供海鲜等海洋美食及服务的海洋旅游目的地的餐饮企业。它们既是发展海洋旅游业的必须旅游接待设施,也是吸引海洋海洋旅游者的主要因素之一。

⒏海洋旅游购物企业。指那些为海洋旅游者提供特色海洋旅游纪念品、特产的海洋旅游商品销售企业。它们是海洋旅游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海洋旅游企业构成了海洋旅游人才需求的主体。

二、海洋旅游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分析

相对于内陆旅游企业人才,海洋旅游企业对人才需求具有如下特点:

⒈海洋旅游企业人才需求量巨大。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旅游人才的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根据资料统计,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熟悉海洋文化的旅游专业人才十分紧缺,海洋旅游业发展正面临人力资源的瓶颈,特别是滨海旅游度假中心、邮轮、游艇俱乐部、航运游船中心、酒店餐饮业、海洋康疗保健中心等与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直接相关的企业人才奇缺,难以适应海洋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⒉海洋旅游企业人才需求类型多样。海洋旅游企业包括类型,这些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各有不同:海洋旅游景区管理岗位,包括旅游景区日常管理、海洋旅游产品设计与策划;滨海旅游度假娱乐企业急需海洋运动娱乐设施操作人才;国际邮轮则需要大量的懂外语的邮轮旅游服务人才,游艇俱乐部则急需游艇管家、游艇服务与销售人才;海岛城市旅行社则需要海上导游和领队人才;海上旅游交通则需要海上导游与服务人员;海洋餐饮企业则需要懂营养知识与烹饪海鲜的技能人才;海洋旅游购物企业则需要熟悉海洋特产与销售技能相结合的高素质销售人才。

⒊海洋旅游企业人才需要具备海洋类的自然、人文知识。海洋旅游旅游企业依托于海洋环境,海洋旅游资源本身就属于海洋资源,这是发展海洋旅游业的基础。因此海洋旅游企业管理人才必须熟悉海洋环境、掌握海洋相关知识,包括海洋自然地理知识的知识;海洋人文地理知识,特别是海洋文化方面的知识,包括海洋历史文化、海洋佛教文化、海洋对外交流文化、渔民生产文化、海岛民俗文化、海鲜美食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只有掌握这些知识海洋旅游企业管理人员才能合理开发丰富的旅游资源,设计出有特色的海洋旅游项目。

⒋海洋旅游企业人才需要具备海上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安全是旅游的前提。海洋旅游企业从业人员工作的环境是海洋,一般在海岛、海滨、甚至在海面上,海洋环境复杂多变,开展大众旅游存在较大的风险,例如台风袭击、海上遇险等时有发生。因此海洋旅游人才必须具备海上安全知识和技能。包括游泳知识和技能、海上求生知识和技能、水上救人的技巧、人工急救的知识和技能、船舶救生设备的使用技能、海钓安全知识、海水游乐设施的安全使用规则、应对鲨鱼袭击的技巧等。

5海洋旅游企业人才需要具备管理能力与服务技能,以服务技能为主。海洋旅游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各有不同,这些人才分属于不同的层次,具体包括:(1)高层次的管理人才:主要是指适应国际化运作的海洋旅游管理、通晓海洋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以及熟悉各种国际惯例与法规和WTO规则的海洋旅游景区、酒店、旅游公司、俱乐部、邮轮集团等海洋旅游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或业务总监级的高级管理人员。(2)中低层次的管理人才:包括战略管理和监控人员、信息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市场营销、海洋旅游娱乐管理、海洋旅游项目设计开发、海洋旅游景区管理、邮轮服务与管理等人员。(3)专业服务技能人才:主要包括熟悉和了解海洋经济和海洋旅游政策法规的专业人才,擅长旅游策划与营销的专业人才,以及海洋旅游业发展所需要的一些新的专业人员,如海洋旅游环保技术人员、海洋旅游项目设计与推广人员、海洋旅游安全人员、电子商务人员、海上救生人员、游艇业务管理人员、会展旅游人员、海上导游、海上运动设施的操作人员等。(4)涉外海洋旅游服务人才:包括多语种翻译、海上导游、领队、海洋旅游酒店外宾接待人员,国际邮轮服务人员等。

根据调查,海洋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专业服务技能人才为主,其次是懂技能的中低层次管理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培养海洋旅游人才也应该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偏重技能训练,分方向地培养(下转第155页)(上接第152页)各类高技能人才。

三、高职院校培养海洋旅游企业人才的思路

针对以上分析,高职院校培养海洋旅游企业管理与服务人才,应该遵循以下思路:

⒈开设海洋地理与海洋文化、海上安全方面课程。为了满足海洋旅游人才对海洋人文、自然知识的需求,高职院校必须开设海洋地理课程与海洋文化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两门课程性质定位为专业基础课,开设在大一学年。在讲授中突出地域特色,把学校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和海洋文化知识重点讲解。同时开设海上安全方面的课程,该课程突出实践性,注重海上安全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实用的安全救生技能。

⒉课程建设体现“工学结合”“情景化”教学。按照海洋旅游企业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海洋旅游部门体系设计开发课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从职业工作岗位需求出发,以“典型工作情景”为载体,按照工作情景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选取、序化教学内容,教、学、做结合,利用现有师资、校内实训环境、周边海洋旅游资源等条件组织教学。

按照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及旅游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分析营销职业岗位职责和职业能力,按照能力要求确定学习领域,然后细分学习领域,教学中实施“课堂教学、情景模拟、企业实践”教学模式,以真实任务和仿真任务为导向选取和整合、序化教学内容。

⒊课程开设强化基础技能,覆盖多种技能。高职院校培养海洋旅游企业人才,应该强化基础技能,包括熟悉和适应海洋旅游现场工作环境、工作规则以及工作的协调合理性,能完成比较复杂或非常规性的工作,并能运用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或先进的方法,及时准确地发现和排解海洋旅游旅游领域中的各种问题。同时根据企业需求,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类海洋旅游企业某一种特殊技能,如邮轮服务技能、游艇服务技能等,以满足海洋旅游企业对专门技能人才的需求。

⒋与海洋旅游企业紧密合作,实行“订单式”培养。高职院校通过与有一定经营规模和业绩的海洋旅游企业签订协议,提前确定需求人数,按照海洋旅游企业对某种专门技能人才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性强、实践性强的教学。由于订单式培养方式可以借助海洋旅游企业的资金实力,购建教学设施备,可以解决院校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把这些企业作为校外海洋旅游长期实践基地,安排签约学生到企业毕业实习。对于海洋旅游企业来说,高校既可以为他们创造提前发现和培养适合本单位所需人才的机会,也可以根据他们的人才需求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

⒌加强海洋旅游实验室建设。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基地,是培养海洋旅游人才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是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保障。海洋旅游实验室体系包括:海洋旅游景区模拟室、海滨酒店实训室、海上导游实训室、游船模拟室等。实验室建设按照由重点到一般、由低投资到高投资逐步建设的原则,为海洋旅游专业的学生提供海洋旅游技能训练的模拟场景。

海洋旅游企业人才作为发展海洋旅游业的主力军,在素质和技能上都有特殊之处,高职院校培养思路也要面向市场需要,动员一切校内资源和社会资源,培养海洋旅游企业所需要的素质过硬、知识丰富、技能多样的管理与高级服务人才。

参考文献:

1.段学成.国内海洋旅游研究进展分析[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2.周国忠,张春丽.我国海洋旅游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经济地理,2005 (5)

海洋安全论文范文第10篇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与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如对职工的就业前培训、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等各种职业培训以及各种职业高中、中专、技校等职业学校教育等都属于职业教育。

答:

2.用一句话概述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30字左右)

合作,就是要通过对话合作,促进各国和本地区安全。有句谚语说得好:“力量不在胳膊上,而在团结上。”要通过坦诚深入的对话沟通,增进战略互信,减少相互猜疑,求同化异、和睦相处。要着眼各国共同安全利益,从低敏感领域入手,积极培育合作应对安全挑战的意识,不断扩大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安全。要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为一己之私挑起事端、激化矛盾,反对以邻为壑、损人利己。

答:

3.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则内容提要,不超过40字。

据天文学家最新研究,银河系内有一亿多个地方或可以支持复杂生命的存在。这项研究首次定量地估计了银河系内支持微生物水平以上生命存在的行星数量。科学家们调查了1000多颗行星并使用了考虑行星密度、温度、基质(液体、固体或者气体)、化学过程、与恒星的距离以及年龄的公式。利用这些信息,他们计算并提出了生物复杂性指数(Biological Complexity Index,简称BCI)。BCI计算表明,1%~2%的行星的BCI等级高于木星的卫星木卫二,后者据称存在一个地下全球性海洋,或可能支持生命形式的存在。考虑到银河系内大约有100亿颗恒星,BCI的结果暗示了1亿颗可能的宜居行星。

尽管或可能支持复杂生命存在的行星数量非常多,但银河系是如此广袤,以至于具有较高BCI值的行星相距都非常遥远,科学家们这样表示。最临近也最有潜力的系外行星系统是格利泽581,它拥有两颗明显可能支持复杂生物圈的行星。地球距离格利泽581大约20光年。因此,不管外星生命存在与否,我们与它们都几乎不可遇见。

答:

4.根据下面这则消息的内容,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字)

正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昨审议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的总数已达到47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

答:

5.阅读下面新闻,在第一条横线上拟写大标题,并在第二条和第三条横线上拟写小标题。

央广网雅典6月21日消息(记者冯悦)20日上午,中希海洋合作论坛在希腊雅典举行。国务院总理在论坛上发表演讲,阐述中国的海洋观,描绘中希海洋合作美好前景。他强调,中国愿与世界各国一道,努力建设一个和平、和谐、合作的海洋。

总理6月20日在中希海洋合作论坛上说,历史反复昭示人们,向海而兴,背海而衰,为开发海洋进行合作,给各国带来发展;为争夺海洋发生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决反对海洋霸权,愿同相关国家构建和平、安宁的海洋秩序。

总理6月20日在中希海洋合作论坛上说,海洋承载着世界经济发展与合作共赢的希望。连接各大洲的众多航线构成全球经济一体化大通道,承载着国际贸易最活跃部分。中国愿同海洋国家一道,积极构建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海上通道,发展海洋经济。

共建和谐之海

总理6月20日在中希海洋合作论坛上说,海洋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应建成绿色家园。人海合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道。各国应坚持在开发海洋的同时,善待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环境,让海洋永远成为人类可依靠、可栖息、可耕耘的美好家园,共建和谐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