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海外市场风险

海外市场风险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重返海外市场五大风险

据对中国广东、浙江、福建三省市551家供应商所作的调查,今年3月以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出口订单持续回升,欧美市场重新成为中国企业的出口焦点区域。

调查显示,64%的受访企业表示他们的海外订单已开始呈现回升趋势,其中有8%的企业表示海外订单出现了强劲反弹,只有11%的受访企业表示还未感受到订单回升的迹象。

中国出口企业对未来数月的海外销售情况也较为乐观,83%的受访供应商预计海外订单回升的情况可持续到今年6月份;13%的受访者预计海外订单数量维持不变,只有4%受访者认为海外订单将会在未来数月下跌。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的出口业已出现强劲的反弹信号,最值得关注的是,来自美国及欧盟市场的订单正开始回升,今年中国企业再次把目光聚焦到传统的欧美市场。

调查表明,与2009年下半年相比,今年上半年把出口目标市场集中在非欧盟国家及其他新兴市场的受访企业减少了23%,而表示会在今年上半年集中出口至美国、加拿大及欧盟市场的企业数量则增加了17%。

不过,虽然海外订单持续回升,但是这些出口企业遭受的价格压力、竞争压力和成本压力仍未减轻。在出口订单回升的同时,原材料价格及人工成本也在不断上涨。可买家大多不愿意承担增加的成本,这使得中国企业的边际利润面临下降压力。

调查发现,这些出口企业最为担忧的是企业间的恶性价格竞争,其次是不断上升的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以及劳动力短缺、订单下降。

商务部部长助理鲁建华谈到外贸形势时称,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将有所好转,但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全球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外需大幅反弹尚待时日,发达国家就业形势恶化,全球投资和消费难有明显起色。此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争端进一步加剧,金融危机以来各国侧重考虑国内就业和产业发展等问题,国际合作意愿减弱,协调难度加大,保护主义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全文阅读

论企业海外绿地投资的非市场风险

摘要:绿地投资也称新建投资,是指跨国公司依照东道国的法律,以“一揽子”生产要素投入的方式在东道国新建全新的企业,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它不考虑东道国的相应产业市场原来是否存在着一定的生产能力,新建的企业可以是独资企业,也可以是合资企业。现以“非市场风险”为轴心对企业海外绿地投资的内外部风险源进行了识别,并对非市场风险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企业;绿地投资;非市场风险

中图分类号:T11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0-0205-02

一、海外绿地投资的内涵

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者通过垄断优势或比较优势的国际转移,获得部分或全部外国企业的经营控制权,以实现最终目标与直接目标高度统一的长期投资行为。FDI有两种进入方式,即绿地投资(Start-up or Green-field Investment)和海外并购(Merger & Acquisition,M&A)。绿地投资(Greenfield Investment,GFI)也称新建投资,是指跨国公司依照东道国的法律,以“一揽子”生产要素投入的方式在东道国新建全新的企业,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它不考虑东道国的相应产业市场原来是否存在着一定的生产能力,新建的企业可以是独资企业,也可以是合资企业。

二、海外绿地投资的非市场风险与特征

(一)海外绿地投资的非市场风险

全文阅读

非市场风险:海外投资的重要威胁

一、非市场风险的类型

从实践来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中的非市场风险主要包括:东道国政治动乱风险、政策与法律风险、文化差异风险、合同条款风险、项目价值风险、企业内部运营管理风险六种类型。

(一)东道国政治动乱风险

政治动乱风险主要是指东道国参与的任何战争或者在东道国发生的革命、颠覆、、罢工、内乱、破坏和恐怖活动以及地方武装的冲击等事件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政治风险是与东道国有关的不确定因素,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因为这些国家易产生政局不稳、政权更迭等情况。政治风险产生的根源十分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策不稳定、民族主义、社会不稳定、武装冲突、区域联盟等。

以2011年发生政治动乱的北非国家利比亚为例。利比亚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重要市场之一。目前中国在利比亚承包的大型项目约50个,涉及合同金额188亿美元。目前,无论利比亚战事结局如何,中国企业均面临着工程设备等固定资产损失、预期收益损失、撤离费用损失、未来汇率结算损失等。造成这些损失的两个直接原因是:首先,中国企业投保的保险覆盖面仅为合同金额的5.68%,因此中国企业在利比亚承包的188亿美元的工程项目,只能获得不足4亿元人民币的保险赔付。其次,当前中国尚未与利比亚政府签订任何形式的双边投资保护条约。

(二)政策与法律风险

政策与法律风险是指因东道国变更政策、法律而给外国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政策风险主要包括重大外国投资政策的调整、政府禁令、政府违约、税收政策的调整、国有化政策(抱括征用、征收、没收、报复性充公);法律风险主要有立法不全、执法不严、法律冲突等。

最近的政策与法律风险以澳大利亚资源租赁税的出台最为典型。2010年5月2日,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宣布,拟从2012年7月开始向在当地注册的资源类企业征收税率为40%的资源租赁税(之前,澳大利亚主要是依据产量对矿业公司征税,各州征收的特许税税率仅在2.10%之间)。由此,按照新的联邦税收方案,资源类企业须将其开采不可再生资源所获利润的40%上缴联邦政府(新公司和小公司如果没有盈利则不需要缴税,小企业还将得到原地方性特许经营税的返还)。依据计算,今后资源类企业承担的全部法定税率总计可能将从目前的43%上升到2013年的57%。2011年6月,经过一系列谈判和政府高层更替,澳大利亚政府终于就备受争议的矿产资源税问题公布了草案。草案提议,矿产资源使用税仅针对铁矿和煤矿,税率设定为30%。尽管这一草案与澳大利亚政府最初酝酿的计划相比,资源税的征收比例已经从40%下降到30%,但新增的资源税仍将对澳大利亚当地和赴澳投资的企业产生不小的影响。草案正式执行后,除了将增加在澳投资矿业的中国企业的成本外,同时如果矿产供不应求的状况持续,矿产资源税增加的成本很有可能最终要由中国钢厂等矿石进口商埋单。

全文阅读

从央企海外市场巨亏谈国际建筑市场的风险

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市场到2015年将继续保持20%左右的年复合增长率。公司海外市场发展空间巨大。然而,国际建筑市场并非人人都能分一杯羹的地方,截然不同的市场规则、文化背景、管理理念包括气候环境都是使很多企业铩羽而归或苦苦支撑的“暗礁”,国际工程的风险客观存在。本文从分析中国铁建沙特轻轨项目的巨亏入手,探讨国际建筑市场的风险。

2010年10月25日,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建,股票代码601186)突然沙特麦加轻轨项目将发生大额亏损41.53亿元的公告,这是中国建筑企业有史以来在海外项目上的最大亏损!很多人在问:作为连年跻身世界500强行列,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工程建设公司怎么可能突然爆出如此巨额的亏损?原因何在?

根据陆续披露出来的信息分析,笔者认为造成巨亏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成本测算失误,导致低价中标

麦加轻轨项目全长18.25公里,建设工期22个月。是沙特国内50年来第一个轻轨铁路项目,主要用于缓解每年数百万穆斯林朝觐者在麦加朝觐期间的交通压力。

麦加轻轨项目被称为世界轨道交通建设史上同类项目施工难度最大、建设工期最短、客运能力最大的地铁工程。中国铁建议标后给出的报价是17.7亿美元,比当地公司的报价低了将近10亿美元,被认为是同类工程中价格最低的。

从已经披露的信息分析,中国铁建是根据国内广州轻轨的投标成本来测算沙特轻轨项目的,按照当时的测算,中国铁建认为一定可以盈利,但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除了所有国际工程普遍存在的语言、工作习惯等障碍外,他们有几个“没想到”:

(1)没想到施工区域气候如此恶劣。施工区域地处高温和特大风沙区,夏季地表的最高温度可达到70摄氏度左右。此地严重缺水,淡水比石油更加珍贵,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全文阅读

石油内部海外建设市场的风险识别与应对

【摘要】随着中国石油行业向海外进军,石油行业内部的海外建设市场备受重视,但这个市场的风险也比较大,很多在国内进行风险识别时顶多算问题的因素,在那里就可能是风险,而且是比较大的风险。本文对石油内部海外建设市场普遍存在的风险作一个识别和应对的探讨。

【关键词】石油;海外建设市场;风险;识别;控制

1.石油内部海外建设市场风险的提出

随着中国石油行业向海外进军,以石油行业为投资主体的海外建设市场也随之产生。石油内部海外建设市场,实质上就是以石油行业为投资主体的海外建设市场,其特点是尽管实施地是在海外,但管理运作方式是中国式的,与用国际管理模式来管理运作有质的区别。由于所有依存条件与国内几乎不一样,原来在国内只作为问题进行关注的因素,可能在海外都成了风险,因而对这些风险进行识别和应对的探讨尤为必要。

2.石油内部海外建设市场风险的识别

石油内部海外建设市场的风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管理风险,一类是应急风险。管理风险是不可预见的不可控的未知风险,如战争、暴乱、地震等,如今年2月份在利比亚发生的内乱,使中国在利比亚的建设市场全部叫停,该事件属于管理风险。管理风险因发生的几率小,在我国国内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应急风险是可以预知或提前预防的风险,这类风险承包商可以提前进行识别、采取应对措施进行防范,例如高空作业、有限作业空间、安全用电等。应急类风险由承包商通过自身管理来消化、规避或减弱,获取相应的风险利润。

2.1 海外建设市场项目依托条件方面的风险

项目依托条件包括我国的依托条件和项目所在国依托条件,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社会条件,都直接对该项目形成风险。在项目运作前,必须对这些情况进行识别、掌握和分析。这种风险无论对业主、承包商、采购商及其他利益相关方,都紧密相关、同地同时存在。

全文阅读

浅议海外工程合同管理中市场风险的规避

【摘要】目前国家提出“一带一路”的方针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海外投资获益虽高,但由于各个国家政策、经济、环境等不同,其风险也随之加大,尤其是合同方面的签订。目前我国企业对于合同风险的控制管理能力存在不足,应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从而降低合同风险。本文将从市场分析入手,探讨海外工程合同管理中市场风险的具体规避措施。

【关键词】海外工程合同;规避策略;风险识别;风险转移

1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深入贯彻“走出去”这一方针政策,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签订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双边税收协定等,清除对外投资障碍,为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提供便利。对于资金问题,国家财政部和商务部还专门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投资于合作过程中发生的前期费用、海外投资保险费用、项目贷款等方面。虽然国家在政策、经济上都给予帮助,但由于海外承包工程周转周期长,短则几年,长则数十年,导致海外施工过程中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甚至会造成停工、赔款等现象的发生,因此在合同洽谈商议时必须加强风险意识,积极寻找规避风险的策略。

2海外工程合同管理中的市场风险

海外工程的承包第一项是找好合作伙伴,洽谈相应事项,在实现各自的利益最大化中寻求平衡,商定后签订合同。因签约双方互不了解,所以合同签订与执行在整个海外投资项目中存在极大市场风险。例如有的国家或地区建筑市场发展相当迅速,工程数量较多,但材料供应速度却跟不上工程敲定速度,市场上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又如材料供应商故意延期供货,且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随意篡改合同内容,提出一些新要求;还有一类是建筑市场本身就很混乱,承包制度不规范,存在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上述两种情况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产生两种状况造成工期延误和成本提高,导致国外建筑市场发展参差不齐。在整个海外工程管理合同中还体现在因为政治、经济、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市场风险,因此要加强对合同的管理,提前预测市场风险,做好积极应对合同签订以及各项准备措施。在确保利益的基础上,工程结束后立即确认有无付款,要保证对方及时付款。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海外工程最常见的市场风险包括市场价格变化促使新技术改革的风险、汇率及利率风险、承包商不严格执行合同导致市场混乱风险等[1]。而规避风险的最好办法就是识别市场风险,近几年较为流行的识别方法有核查法(核查表等)、调查法(文献、访谈、德尔菲法等)、图解法(故障书流程图法)等。针对海外市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识别方法,与其他方法并用,把调查结果整理出来,目的是保障自身利益。

3海外工程合同风险分析

海外工程合同风险主要包含两个大方面:主观性风险和客观性风险,下面分别就两大类风险进行阐述。

全文阅读

海外市场政治经济风险及策略探索论文

我国经济要与国际接轨,国内企业就必须登上世界经济擂台进行角逐。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进人海外市场,还有更多的企业将进人海外市场经营竞争。在这场角逐中机遇与挑战并存,风险与利益共生。如何把握机遇、避免风险,是每一个海外经营公司都会遇到的重要问题。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找出经营中的风险来源,探讨减少或避免风险的可能,就成为一个重要环节。这里主要分析海外经营中来自于政治方面和经济方面的风险,并讨论规避这两方面风险的方法策略。

企业在从事国际营销时,需有较强的政治敏感度,要了解政治环境带来的风险和阻力,主要是东道国政府采用政治干预带来的不利影响,还要分析目标市场有哪些贸易政策及与国际商务活动有关的经济政策,从而正确地选择没有政治风险或政治风险较小的市场作为目标市场,或者预先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开或减少政治风险的发生,使国际商务活动能顺利进行。常见的政治风险有:

一、没收和征用

没收是指东道国政府无偿接管外国企业;征用是指东道国政府以某种补偿形式接管外商企业。这两种形式都是剥夺外商企业的财产所有权。没收和征用的原因主要是某种产业对东道国国防、国家、国家经济发展关系重大,为了国家利益,这种产业不能再控制在外国人手中。东道国政府没收和征用外商企业时是伴有强烈的民族情绪的。

二、国有化

国有化可看作是渐进的征用,它是通过控制和限制逐步削弱外国企业所有权的一个过程。没收和征用中,企业所有权在较短时间内从外商手中转移到东道国手中;通过国有化方式转移外商企业所有权往往有一段较长的时间。国有化的手段主要有:1、通过股份的扩大把所有权逐步转移到国家政府手中;2、提升大批东道主公民到较高较重要的管理位置上;3、逐步扩大产品国有化的比例,减少进口组装。

从东道主来说,国有化要优于没收和征用,其原因是:1、可以避免因征用而造成在国际上的窘境,有助于保持东道国较好的政治环境气氛;2、与征用不同,国有化不会影响东道国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信贷资信等级;3、东国不需要自己去管理被征用的外商企业;4、东道国可以对企业有充分的控制,并可发现外商企业经营中的真实情况,从而采取措施督促他们改进。

三、外汇控制

全文阅读

我国资源型企业海外市场风险规避策略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资源型企业在海外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有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价格风险三部分。本文首先介绍资源型企业的特征和界定范围,对于其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及其应对策略,笔者给出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经营 风险管理 策略研究

一、资源型企业的定义

资源型企业是一种常见的说法,是指通过开采和投入资源进行生产的企业,主要有采掘企业、矿山企业、矿业企业等。狭义的资源型企业仅指在作为自然资源重要类型的矿产资源领域运作的企业。广义的资源型企业涉及了所有自然资源领域,从这个角度出发,资源型企业即以自然资源的开发为主,进而包括自然资源加工及后续工序,尽可能利用区域内存在的自然条件,来实现经济增长的企业。

资源类企业的特点,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资源型企业特征特别明显,在这些特征中也蕴含着企业资源型企业风险管理的内容,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产对象的有限性和生产的时限性

矿产资源是资源型企业的主要生产对象,资源型企业的生存时限决定于矿产资源的储量和开采程度,这是因为矿产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耗竭性资源”。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直接影响着资源型企业的生命周期。

(二)先期开发性投入大

全文阅读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式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现状与风险管理

[摘要]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研究是国际商务领域的新课题,主要的理论和模型是在最近二十年出现的。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并购(Cross-border merge~柚d acquisifiom)成为海外市场进入模式中的主流形式。在这种背景下,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如何深入理解和把握跨国并购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不断总结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实践经验,进而借助这一工具成功实现海外市场进入战略。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学习和实践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跨国并购 中国企业 现状分析 风险管理

一、跨国并购式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一般分析

跨国并购一般是指东道国境外投资者并购东道国境内企业的股权或资产,或通过其已在东道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并购其他东道国境内企业的股权或资产,以及其他获得东道国境内企业控制权的行为。与―般意义上的并购不同,跨国并购是从“母国(投资国)”与“东道国(被投资国)”的角度研究跨越国界的企业并购行为,是外国直接投资(FDI)在各国间流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就企业跨国并购行为动机而言,国际贸易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企业国际化理论、企业战略管理、企业并购理论、外国直接投资理论等从多个角度给出了各自的解释。在综合各种观点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企业跨国并购的主要动机是以下10个方面的因素或其组合:追求规模经济;追求协同效应;获得价值被低估的目标公司或资产;解决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激励相容问题;追求市场势力;报复竞争对手;管理者过于自负的结果;增强企业能力;在全球范围内整合战略资源;突破产业壁垒。

此外,并购双方所在行业的发展状况影响并购的发生。当所在行业增长缓慢时,企业倾向于采取并购,以避免增加新的生产能力使得局面进一步恶化。例如,20世纪90年代末的许多跨国并购交易发生在一些生产能力过剩、价格下降与增长缓慢的行业;处于成熟行业的公司通过收购处于成长行业的公司可以提高前者的收益增长率;而销售增长率或总资产增长率高的公司具有更多的获利投资机会和增长潜力。更容易成为被收购的对象。

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1、当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特点

全文阅读

海外掘金投资QDII须理性

随着我国A股市场的价值回归,赚钱效应开始减弱,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将部分投资从A股市场转向海外投资――QDII火起来了。自9月份以来,银行和基金的QDII开始发力,最惹人眼的就是10月15日上投摩根首只QDII――亚太优势基金的首发日,该基金受到来自各发行渠道投资人的热烈追捧。据上投摩根公司消息,10月15日当日认购已超千亿人民币,而该支QDII基金募集目标约300亿人民币,配售比例仅为25.8%。自9月12日南方全球配置发行开始,基金系QDII的认购金额连创新高,配售比例却连创新低。

显然,投资者在疯狂掘金海外的同时,忽略了QDII的风险因素。目前,海外市场与A股市场间关联性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于不同市场,的确能够有效地分散风险,但并不意味着能够实现不承担风险或是仅承担非常小的风险。这里的分散风险仅仅指相对于单一投资A股市场来说,风险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因此,投资QDII除了考虑分散A股市场系统性风险,也要考虑投资标的市场潜在风险。不论通过银行系QDII还是基金系QDII进行境外投资,除了要面临证券投资的一般风险,还需关注海外投资的特别风险,包括汇率风险、境外市场投资风险、新兴市场投资风险、政府管制风险等,其中最为直接的就是汇率风险和市场风险。

汇率风险:

人民币升值预期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的情况下,投资海外最需注重的风险就是汇率风险。从汇率角度来看,QDII产品把募集资金兑换成外汇后投资海外,投资者将面临潜在的汇率损失。如果产品收益低于人民币升值幅度就会带来亏损,但投资者不用过于悲观,因为这种汇兑损失的出现只会存在于类似美国等人民币相对升值的国家。

实际上,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并不意味人民币对其他货币升值,许多货币的升值幅度比人民币高得多。例如欧元,欧元相对人民币来讲还是升值的;又如邻近的韩国,韩元升值的幅度相对人民币要高;而像冰岛、澳大利亚等汇率的升值也不低于人民币。因此,全球市场还是有获利机会的。投资那些比人民币走势更好的货币计价的资产,可在一定程度控制人民币升值导致的汇率风险。如表1所示,即使是在2007年上半年人民币加速升值的情况下,仍然有许多货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超过人民币。(见表1)

但如果是投资海外中国股票,即“中国概念”的股票,则存在汇率风险的对冲机制。“中国概念”股票要求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或利润中至少50%来自于中国,即说明这些公司的主营业务在中国,收益和利润以人民币计价。举例说明,从图1可以看出,假设人民币与港币间汇率为1,某公司股票的净收益率为1港币,在市盈率为10倍的情况下,该股票的价格为10港币,兑换为人民币为10元;当人民币升值后,人民币与港币间汇率变为1.25时,由于该公司的主营业务在中国,其主要业务收入为人民币收入,则该公司的净收益率转换为港币时也随人民币汇率上升而同幅增长。在市盈率水平不变的情况下,该公司股票价格为1.25港币,兑换成人民币仍然是10元,与升值前的股价一样。(见图1)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