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法治教育

高校法治教育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校法制教育与校园法治文化建设

摘要:

法治乃国之根本,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民知法、尊法、守法才是国家强盛的根本原因。而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未来的栋梁,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是所有高校的义务与责任。高校在科普法制教育,建设校园法治文化过程中,可以通过从茶学思想入手来进行,茶学思想作为我国的一种传统思想,其不仅具有喝茶之道,还是一种悠然自得的精神文化。将茶学中以和为贵的思想与高校的法制教育合二为一让传统与现代互相结合,以此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

关键词:

茶学思想;高校法制教育;校园法治文化

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支柱,同样是社会最需要提升法律意识的群体。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在每一个校园都应该树立良好的法制教育风气,只有在学生时期就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将来在走上社会之后才能够明白孰可为、孰不可为。因此,每一所高校都应当有一个正确的法制教育思路与健全的法治文化体系。茶学思想是一种集以和为贵、互帮互助、成熟稳重为一体的传统理念,在这样的茶学思想下进行法制教育,能够减少高校学生冲动的个性,让学生变得更加成熟,具有责任心,对于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1茶学思想融入到高校法制教育中的意义

1.1茶学思想下的高校法制教育的必然性

高校学生是即将踏入社会的群体,培养其法律素养中一方面可以锻炼自身能力、增长社会见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对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上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对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帮助社会上许多有着难处的人群。高校在法制教育中融入茶学思想,让学生通过学习茶学思想中平和、沉稳的理念以此来更加深入地对法律知识、法制教育进行钻研,深刻认识法律的重要性。高校学生的年龄段十分适合茶文化与法制教育互相融合,因为高校学生有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与专业素养,一方面能够设身处地地从多个角度看待法律问题,另一方面也有着成年人的执行力,有钻研、刻苦的精神,因此,在高校中推广茶学思想下的法制教育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全文阅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法创新性研究

摘要:从现代性的视角来分析和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是现代社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来的重要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是为了更好的体现教学内容,有效完成教学目标,进而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应对现代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现代性语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

一、现代性语境解读

解读现代性语境,关键是要弄清楚何为现代性。“无论欧美还是汉语知识界,一百年来关注的实质性问题是现代现象。在未来的世纪,学术思想仍将因现代幽灵的纠缠而费神”。[1]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各种观点和主张。一是从时间维度对现代性进行理解: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看,现代性最早产生于西方,而且在西方发展得最为典型,很多学者把广义启蒙运动看作是现代性开启的标志。二是从现代性性质和特征来理解:如吉登斯从制度层面去理解现代性;韦伯认为现代性的主要表现是工具合理性和形式合理性,理性化是现代社会的根本特征;舍勒则更强调从人的精神气质和心理状态结构来把握生活世界的现代性等;国内学者李佑新则指出,“现代性即社会结构层面的现代性和文化心理层面的现代性”。[2]综合国内外学者讨论的基础之上,笔者认为现代性概念固然和时间有密切联系,但仅从时间上把握会失去现代性的特定内涵。所以赞成从现代性的性质特征由内而外综合把握其概念比较合理,即“现代性是指一是外在的社会制度结构的现代性表现为理性原则,二是内在的人类心灵秩序结构层面的现代性表现为感性层面。前者表现为理性原则、工具化和形式化;后者表现为感望对心灵秩序的冲击和扰乱”。现代性是一种主导性价值观念。作为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系,“现代性体现为以下的主导性价值:独立、自由、民主、平等、正义、个人本位、主体意识、总体性、认同感、中心主义、崇尚理性、追求真理、征服自然等”。[3]

二、现代性语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话语权受到削弱

“话语是一种权力关系,它意味着谁有发言权,谁无发言权。尽管它是一种隐蔽的,表面上无行为人的控制系统,然而它在社会中是一种真实的权力。”[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掌握话语权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着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所处地位。在现代性语境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信息沟通的便利,没有人能真正的控制他人的选择。这主要表现在受教育者对信息接收理解的多元化,从而增加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递难度。现代高校大学生也不像以往那样被动地接受着学校教育者的灌输和安排,他们对信息的获取往往表现出更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他们会主动广泛地接触各类信息,不再简单的按照教育者预先设计好的目标去理解和领会信息。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愿意再轻易接受传统思想的“灌输”,而要求平等对话,这就弱化了教育者的话语权,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流意识形态传递增加了难度。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价值观与信仰出现危机

全文阅读

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摘 要: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发展,一个人的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教育文化水平的提高,我们的背后是整个国家强大的后盾。然而,对于高校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忽视,更不能坐视不管。本文就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展开分析和讨论,主要阐述原因分析以及商量对策。

关键词:依法治校;高校教育;管理体系

一、依法治校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一)依法治校

从广义上来说,依法治校是国家政府机关和高校管理者对各高校的管理行为规范,并对高校进行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从狭义上来说,就是各高校配合国家管理机构,遵从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属于自己的规章制度。

依法治校围绕“法治”二字,重在治理,而不是倾向于制度的制定,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依法治校成为各大高校主流思想,依法治校实际上是为了维护高校师生的权利和权益。依法治校是为了给各大高校提供现成的可实际采用的模板,在教育管理的问题上,有章可循。按理来说,依法治校的法律依据对于大学生的教育问题有着重大影响。现如今,与教育相关的法律不断完善,人们对教育的理念也越来越成熟。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接受的基本教育,它关乎着我们的前途和命运,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是管理者的一项神圣而严肃的使命和任务。无论身处哪种社会形式,对于思想教育的管理都会应运而生,管理是国家赋予管理者应有的权力,对社会或个人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发挥自身最大的优势和潜能。思想政治管理的中心是管理组织以及管理者,管理者对其被管理者起着指导规范的作用,管理者本身起到领导作用,高校师生都在其管理掌控之下,高校师生在其管理之下,都应该尽量规范自己的行为。此外,思想政治教育有它的背景和环境,我们需要认识环境,适应环境进而主宰环境,在环境中完善和提升自我,通向成功的幽径。

全文阅读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思想品德的培养都有重要的作用。对教学方法完善和创新是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的一条可行的途径。本文仅以“情景式”、“体验式”这两种教学方法为例,通过对它们的详细阐述来说明教学方法完善和创新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方法

1.引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思想品德的培养都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大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这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得出对教学方法完善和创新是一条可行的途径。本文仅以“情景式”、“体验式”这两种教学方法为例,通过对它们的详细阐述来说明教学方法完善和创新的重要性。

2.新型教学方法的引入

2.1 “情景式”教学方法

所谓“情景式”教学,就是集知识的传授、行为的指导、能力的培养、觉悟的提升于一身的立体式教学方法。“情景式”教学方法即可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又可以加强师生之间交流互动,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精神。“情景式”教学方法的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体现,即教学方面和学生学习方面,具体如下。

在教学方面,“情景式”教学方法首先是可以显著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这是因为在“情景式”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能够紧扣时代的发展趋势,依据新的情况和问题对教学内容采取针对性地更新,这就使得教学变得更加富有时效性。其次,“情景式”教学有利于加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改革步伐。通过一些生动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协作,进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改革。最后,“情景式”教学还可以起到推进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在运用“情景式”教学的活动过程中,适当对一些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试点改革,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推广,形成一个规范的教学制度。

全文阅读

高校法治文化建设与高校法治教育改革方式探索

【摘要】高校法治教育作为思政教育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校法治教育环境下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文章将高校法治文化建设作为研究的重点,对高校法治教育革新的方案进行了系统探究,核心目的是通过法治教育环境的优化,提升高校法治教育环境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高校法治文化建设 高校法治教育 改革方式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64-02

一、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在现阶段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其项目内容的构建应该在满足高校实际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强化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建设需求,将高校稳定发展作为基础,从而实现和谐、稳定校园环境的构建。同时在教育体系优化创新的同时,也应该对高校法治文化的建设进行系统性的分析,通过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充分彰显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法治精神,从而为其价值能力的提升提供稳定支持[1]。

同时,通过高校法治文化教育体系的优化创新,可以实现高校自身运行状态与实际需求的充分结合,并在分析高校法治文化的基础上,保证文化教育体系核心价值。在我国现阶段高校法治教育活动构建的过程中,高校应该制定系统化的法律制度管理规章制度。

二、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法治教育工作管理模式缺乏创新性

全文阅读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的逐步加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合理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概述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1.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较为快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思想的不断变化,社会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和发展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探索以及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经成为我国众多高校面临的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总结今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发展历程,我国的高校思想教育在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之余,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重视一下几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问题:

(1)缺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深入研究

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已经制订了教育规划,其中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对象以及教育方法等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规划对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就近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来看,高校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方面的研究还不是特别的深入,只是仅仅出于学术理论方面的研究上,缺乏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实践方面的深入的研究,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研究体系,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及方法之间的联系没有做到全面的研究,并且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化发展相关联的方面的问题研究比较薄弱,不能够完整的总结归纳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与发展。

全文阅读

浅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摘 要:本文阐述了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意义,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三个主要方面,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途径,希望为加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步伐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1-008-01

社会的发展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就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相对疲软的状况,原因之一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陈旧、内容单一、对学生的吸引力低,难以适应时代和学生特点的要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创新是时展的要求,是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改革的要求。想要培养出更符合社会要求的高校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的创新成为迫切要求。

一、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意义

1、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十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德”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德”的重要手段,“德”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都要围绕这个基本任务来开展。所以对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立德树人,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只有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创新,才能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在教学目标中重视学生的德育培养,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学生树立符合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政治观。

2、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全文阅读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法治化探讨

摘 要:作为我国教学体系中的高等教育,是学生由学校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对大学生的学习、成长和素质培养来说相当关键。为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少学校在教育管理活动中运用法治化模式,并取得不错的成效。本文针对高校如何实施教育管理法治化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列出一些有效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法治化

一、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法治化的必然趋势

第一,在我国传统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活动中,其教育经费主要来自国家拨款,高校管理者归属于行政权力。目前,高校学生自费就学,自主就业,学校收取费用,提供服务,学生与高校之间的关系由服从关系转变为契约关系,并受教育法律的约束。第二,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法治化属于依法治国基本策略的关键组成部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施可促使各种社会关系变得法治化,当然也包括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而且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法治化是保证学生管理规范化的客观需求。第三,现阶段,随着依法治国力度的不断加大,高校学生的权利意识被唤醒,高校教育模式也随之转变,这些客观因素都要求高校应实现学生教育管理法治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高校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并顺应时代潮流。

二、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法治化的具体对策

1.实施有章可循的对策

从工具性的理解角度出发,要想保证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法治化的有效实施,应保证高校管理者为学生制订具体、合理的规则体系,构建自由并不混乱、稳定并不僵化的教育管理秩序,并建立与完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各个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这是实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法治化的关键前提。同时,高校管理者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规范,建立一个规范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体系,各个学院与班级也可自行制订合理的管理准则,而且每所学校应严格按照这些制度和规章开展教育管理工作。

2.实施依章程办事的对策

全文阅读

高职院校学生法治教育活动分析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全面普法氛围浓厚,高职院校在社会营造的法治文化下,该如何利用新机遇和新挑战推行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法治教育活动成为当下的难点和热点。本文从高职院校推行法治教育的必要性着手,分析当前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为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普法爱法提出可行性的做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法治教育;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08-0289-02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关键构成部分,承担着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光荣责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后,职业教育又迎来了新的春天,蓬勃发展,呈现出与以往、与其他高校不同的特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新形势下,面对新的任务,在高职院校中有效推进法治教育活动的实施,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塑造具有法律素质和法治精神的现代职业人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新局势下,高职院校进行法治教育的必然性

(一)依法治校环境下,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法治观念的引领

不久前“中国式过马路”在生活和网络中成为了人们谈论的热点。这不只是说明了群众规则意识的浅薄,更体现了人们对法治认知的不足。法律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正如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说,全部的法律中最主要的法律是刻在人们心中的法律。显然,只有当法律成为内化在人们思想中并自觉自愿遵守的强大观念,才能真正实现法制社会。然而人生成长的主要时期是青少年阶段,是价值观、人生观渐渐生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在人民权利意识逐渐觉醒、法治观念不断强化的法制社会,高职院校将会依据学生特征进行现代化职业培养,这将是教育和时展的共同方向。

全文阅读

高职院校法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新时期高职院校法治教育既面临一些难得的机遇,又面临一些难以避免的挑战。当前,高职院校法治教育不容乐观,大部分学校法治教育流于形式、方法简单,忽视了高职学生法律情感、法律观念、法律行为以及法治精神等方面的教育。为此,加强高职院校法治教育十分必要,也意义重大。

1.高职院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没有重视法治教育

大力发展学生的职业素质是当前高职院校的培育重点,可是职业素质是一个极为综合型的指标,其不但是指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上及职业素养方面的培养,其人文精神与法治意识等无一不是需要重视的关键组成部分。就现今而言,大部分的高职学校对于法治教育所具有的关键地位依然认识不够到位,未能将法治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也没有安排专业法治教师给予负责学生法治教育。有的高职院校仅把法治教育看成一个形式,只是简单地安排几个课时或者几个讲座,并没有从法律情感、法律观念等方面对学生实施法治教育以及法治精神的培养。

1.2高职教育的结构不合理

高职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水平方面的培养,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可是教育资源的过分倾斜与狭隘,以及对人文精神和法律素养的忽视,这显然是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相背离的。目前在高职院校中,法治教育是毫无地位可言。法治教育部门基本上是没有跟其他教学机构或者管理部门进行单独设立,一般是将法治教育部门挂靠或隶属在社科部或则学工部门等;也没有保障学生法治教育的工作与科研经费。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实施法治教育,难以收到很明显的效果。

1.3法治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

从笔者多年的调查与研究发现,我国有些高职院校所开展的法治教育内容不是很丰富的,内容单一或内容浅薄,往往只放在了公民的基本性“普法”这一层面上进行教育,和高职学生专业的学习及未来职业的选择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甚至和社会的实际生活已经全然脱节,导致法律知识只停留在书本上,未能有效的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法律观,就更不要说法律素养的培养了以及法律行为习惯的养成了。高职院校的法治教育不仅未能做到和高职生的专业学科相结合,构建起高职生们的综合素养,也未能跟高职生的各种职业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所培养出来的高职人才缺乏法治观念及法治情感。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