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筝教师工作总结

古筝教师工作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古筝专业重奏、合奏教学的几点建议

【内容摘要】古筝专业教学自进入高校以来,其重奏、合奏课程的开设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作者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针对古筝专业重奏、合奏课程的现状,从课程设置、管理与教学体系完善、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提出对古筝专业重奏、合奏教学的几点建议,旨在推动其健康有序地发展,并向社会推广。

【关键词】古筝专业 重奏合奏 课程 教学

古筝专业教学自上世纪40年代进入高校以来,已经历大半个世纪的发展。一直以来,专业教学形式基本以一对一独奏教学为主,重奏、合奏教学为辅。即便在重奏、合奏课作为必修课的院校,对古筝专业的学生而言,实践和学习的机会也是极少的。各院校的乐队合奏训练作品中,因古筝大范围快速转调的不便导致作曲家常常避写古筝声部,古筝乐员便常处于“休息”状态,而较少参与训练和实践。此外,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人才选拔由计划招生,变成了“随行就市”,而古筝因其自身音色动听、易于上手等优势,在短短十几年间迅速跃居为民族器乐第一大专业。随之而来生源数量剧增,各院校招生人数普遍增长。如此不仅给古筝专业教学带来较大压力,更使得本已失衡的重奏、合奏课程对绝大多数古筝专业学生彻底关闭,以至他们无法接受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和锻炼。

一、古筝专业重奏、合奏教学的现状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音乐学院何宝泉教授以其敏锐的职业嗅觉,窥见了古筝专业发展势头。他预见了古筝发展重奏、合奏训练的趋势与前景,率先在国内专业院校开设了古筝重奏课,组建筝乐团,以严格的训练推进演出实践学习。不久,他们便以筝乐重奏、合奏的精彩演奏,赢得了业内好评,成功地树立了古筝群体化演奏的样板,为古筝群体化演奏形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国内一些音乐艺术院校也相继开设古筝重奏、合奏课程,暂时缓解了古筝专业学生普遍得不到重奏、合奏训练的问题。

新世纪以来,古筝重奏、合奏训练不仅在专业院校中兴起,一些社会培训机构与演艺市场也纷纷接纳这种形式,使古筝群体化演奏形式成为一种时尚和新趋势。然而,当我们为此感到欣喜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发现其中的问题,给予其更多关心和支持。新生事物要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和持续发展动力,系统研究和规划是必不可少的,古筝重奏、合奏训练,首先应该通过专业院校教学管理部门对课程设立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以此获得实施条件、计划、方法等具体数据,再按课程开设的相关程序和要求实施具体工作的操作。古筝重奏、合奏训练,从课程形式和内容上与民乐合奏课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与专业个别课有着较大区别,它不仅是专业个别课的重要支撑,也是古筝专业教学的横向延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的音乐艺术院校将古筝重奏、合奏纳入正式课程设置的较少,且没有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教学理论及完善的训练模式。作为民族器乐学科的一个分支,其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规范性、管理与教学体系的完善、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的建设、教材建设等工作的开展,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着眼于整体诠释与严谨定位。

二、对古筝专业重奏、合奏教学的几点建议

笔者于音乐学院古筝专业任教20年,2000年在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率先开设古筝重奏、合奏课,组建了四川省第一支古筝乐团——天籁筝乐团,参与举办了百余场演出实践,也曾获得过文化部颁发的最高荣誉。以开展重奏、合奏训练的教学经验为依据,笔者对古筝专业发展重奏、合奏训练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以此引起整个古筝专业群体的广泛关注,为古筝重奏、合奏及室内乐演奏艺术的建设尽一点绵薄之力。

全文阅读

浅谈社会教育中的古筝教育优化

【摘 要】古筝学习一方面是培养少儿课余兴趣、强化艺术素质的选择;另一方面是成人充实闲暇生活、提高个人艺术修养的方式。文章通过阐述古筝社会教育对古筝发展的意义,分析社会教育中古筝教育存在的问题,对社会教育中古筝教育优化策略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古筝有序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社会教育;古筝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J63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08-01

伴随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行及弘扬民族音乐工作的逐步深入,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古筝作为我国传统民族乐器,凭着自身优美动听的音乐特征而深得社会不同阶层的追捧,要想满足不同年龄阶层古筝爱好者的学习要求,务必要对社会教育中古筝教育开展优化创新。[1]

一、古筝社会教育对古筝发展的意义

毫无疑问,近年来大量涌现的古筝社会教育机构在推动古筝在当代传播、发展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据统计,我国现阶段古筝学习人数已达到数百万人次,而国内各类资质院校每年招收的古筝专业学生极为有限,因而大量古筝社会教育机构的涌现一方面对广大古筝爱好者学习古筝的愿望予以满足,另一方面也促进人们对古筝蕴含的丰厚传统文化形成了更深刻的认识,积极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的弘扬与传播。

二、社会教育中古筝教育存在的问题

教学方式不科学。在古筝实践教学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仅对知识技能进行被动接受,如此必将不利于学生相互共享进步。

全文阅读

浅谈高师古筝教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丰富,古筝事业也蓬勃发展。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要,很多高等师范院校都相继开设了古筝选修课。但由于教师的缺乏、教学手段的单一、古筝演奏技巧和理论知识结合不紧密等问题,使得高师古筝选修课的教学质量不高。本文结合上述一些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古筝教学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古筝是中国最古老、民族弹拨乐器之一,从秦朝的“秦筝”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丰富,学习和爱好这门器乐的人越来越多了。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与需求,很多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都开设了古筝选修课。

一、明确高师古筝教学的培养目标,努力做好一专多能

师范类高校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合格的音乐师资。要求学生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较强的实践技能,能胜任中小学以及社会上的一些音乐教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古筝作为高师的一门选修课,它的培养目标也应与之相对应。它的培养目标还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古筝教学原则和古筝的教学方法,从而服务于教育,服务于社会。因此,对于高师的古筝教学要有别于音乐表演专业和音乐院校的专业教学。

音乐教育专业的古筝教学,是现在高师音乐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像钢琴、声乐课那样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进行教学,而是以选修课的方式进行。虽是选修课,但它的培养目标是与音教专业的培养目标相吻合的,就是学生在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多学习一门乐器演奏技术以及教学方法。现在社会及用人单位在招聘教师或考核教师的时候,往往不按学生所擅长的专业进行考试,而是要学生进行除声乐、钢琴以外的其它乐器或是舞蹈等的考试。可见,古筝选修课教学作为高师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培养目标,努力让学生做好一专多能,有着何等重要的意义。

二、现阶段高师古筝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高师的古筝选修课教学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首先,学生基础差。高师古筝选修课一般是大三的时候才开设,时间为两年。在此之前很多学生对于古筝这门乐器了解甚少,或是完全没有基础。也有一部分同学喜欢听古筝演奏或是考进大学以前学过一点,但对于古筝各流派的演奏风格和特点,弹奏技巧等知识却没有系统、规范的学习过。还有一些学生视唱练耳还不合格,经常听不准上滑音、下滑音、按音的音准。这就跟古筝的教学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如演奏的乐曲不流畅、音准不好、风格的把握不好等。其次,由于自身的音乐素养和文化修养偏弱,审美能力有一定的差异。对自己演奏的乐曲风格、特点把握不准等,使得教学上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学生下去多听、多看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以加强自身的音乐文化修养,从而更好地把握乐曲风格,更好的进行作品的二度创作。再次,由于授课教师的缺乏,使得上课人数安排不合理,从而影响教学的质量。

全文阅读

对当前社会古筝教师素质建设的几点思考

【内容摘要】随着古筝艺术的日益普及和发展,学习队伍的日益壮大,社会对古筝教师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提高社会古筝教师的素质就显得愈加重要。笔者通过十几年的古筝教学经历对当前社会古筝教师在教学能力、职业道德、专业水平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从自身和社会两个层面对改善社会古筝教师队伍的现状提出了几点设想。

【关 键 词】社会古筝教师 教学能力 职业道德 专业水平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末,音乐考级工作开始兴起并逐渐发展到白热化,使整个社会的音乐教育工作也进入到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在这一背景下,古筝以其音色优美和入门简单而赢得社会大众的青睐,各地的古筝学习者熙熙攘攘、趋之若鹜;各种形式的古筝培训顺势而行,也办的风生水起。但是,就在这种热潮的背后,不容乐观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最为突出的就是优秀的古筝教师严重供小于求,能够胜任社会古筝教学工作的教师不能满足过多的市场需求。而且由于一直缺乏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导致整个社会古筝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他们在思想观念、职业道德、教学方法、自身技能等方面,均亟待提升。

二、社会古筝教师的定位

(一)社会古筝教师的内涵

社会古筝教师,就是指具有一定的古筝演奏水平、一定的古筝教学能力,通过开设古筝的教育教学课程,以单人或集体授课的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以培养与训练古筝表演技能为主的专职或兼职的社会教育者。

(二)社会古筝教师队伍的组成

全文阅读

高职院校古筝集体课教学探索

【摘要】古筝是我国民族乐器宝库中的瑰宝,它以独特的韵味传承了2000年,被誉为“东方钢琴”。我国目前出现的“古筝热潮”,是非艺术类高校纷纷开设了古筝课程。而艺术院校传统“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合目前高校古筝教学的发展需求,因此,开设古筝集体课才能满足高校艺术教学对古筝教学的普及,并能够有效的节约教学资源。

【关键词】高校,古筝集体课,教学

古筝作为具有2500年悠久历史的乐器,一直被认为是民族乐器的瑰宝,随着民族音乐艺术走向世界的大趋势,古筝艺术受到国内外音乐爱好者的热爱和重视。作为当代大学生,不管是否从事音乐事业,能够演奏一件自己国家的民族乐器是非常有必要的,就像欧洲人大都能够演奏钢琴是一样的,都是对国家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在高校开展古筝集体课在于能够扩大教学信息的辐射面,使有限的古筝专业教师能对更多的学生进行系统规范的教学。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是本文探讨的主题。

1古筝教学概况。古筝这种乐器在其漫长的动态演变过程中,乐器不断改革、技法不断丰富,历朝历代从宫廷到民间直至近现代的演奏家与教授、当代各流派古筝艺术家,以更加明确的音乐理念对古筝艺术从创作到演奏,从理论到教学,从乐器改革到乐器制作进行了全方位、大幅度的丰富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随着古筝技艺水平的提升、技法的不断革新,古筝的教学方法从口传心授、以曲相教的民间状态步入了专业化、学制化、系统化、规范化的轨道,产生了质的飞跃。古筝在我国民族器乐艺术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在素质化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高校古筝教育课程的大力推广和全面性演化的今天,尚存在诸多问题: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教育经费不到位,学生基础不均衡等。目前,部分省内外高校通过对古筝集体课的探索和研究,正在努力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古筝的普及和推广也指日可待。

2古筝集体教学的条件

首先,保证合格的是师资是开展古筝集体课的一个关键。古筝集体课教学的最终执行者是教师,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决定古筝集体课程教学的成败。高校古筝集体课教学的开展,无疑是对古筝教师一次极大的挑战和考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适应古筝集体教学的重组和整合的教学结构,对于长期进行“一对一”教学的古筝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因此,首先应该尽快让古筝老师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模式。

第二,选定适合古筝集体课教学的教材,对古筝课程教材的编写是实现古筝课集体教学的重要部分。而古筝集体课程教材建设又是一个极其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多方的支持和协助。现在市面上看得到的古筝课教材,只能叫曲谱集,几乎没有理论的讲解。古筝集体课教学在选择教材时,要根据学生的普遍程度和特点选择,难度不易过深,因为,这些参加集体课的学生专业基础不够扎实,古筝零起点的很多,适合他们的古筝教材就应针对各种基本的技巧有相应的练习曲,并标有注释,同时,应加入相应的乐理知识讲解。教材中所选用的乐曲要尽可能旋律性强,易于上手。

第三,古筝集体课教学的评价体系是监督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集体课的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挥自己的潜能;有利于教师总结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利于学校加强、改进、提高古筝集体教学水平,促进古筝集体课教学朝着推进素质教育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建立公平、合理、科学的评价古筝集体课教学体系,发挥古筝集体课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能及时加以总结,不断调整和完善,促进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全文阅读

试论二本类高校古筝教学的弊端及其改革之路

【摘 要】古筝教学是二本高校院校音乐教学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乐感、音乐认知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当前二本类高校古筝教学工作存在的弊端为基础,结合近年来的工作经验,提出相应的改革方式,旨在起到提升古筝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二本;高校;古筝教学;弊端;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204-02

高校古筝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小学古筝教师,与基础音乐教育息息相关,同时也会对传统教育目标产生影响。从当前我国高校古筝教学工作发展的角度出发,先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之后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法。

一、目前国内高校在古筝教学方面存在的弊端分析

教学方向盲目,缺少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一直在使用音乐学院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基本相同,但是二者教育目标有着巨大差异。若完全照搬音乐院校的教学经验,必然会影响到高师音乐教学目标的正常实现。

教学课堂主体错误也是比较关键的一点,过分重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教师讲授知识点,学生被动地接受各种知识点,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而且许多课堂都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同时也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目前国内古筝教学工作开展的情况来看,许多学校过分关注单项专科培养,却轻视了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培养方式,与社会发展趋势不符。教师将日常教学目标集中在高师古筝技能教学中,盲目追求各种高难度演奏技巧,基本功的掌握程度不达标。

二、高校古筝教学改革路径分析

全文阅读

高等师范院校古筝选修课的现状及设想

【摘要】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它的音色典雅高洁、幽清绵长,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让人在弹拨的过程中陶冶心性和情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学生素质的培养趋于全面化,由于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特殊性,需要一门能够培养学生个人修养的选修课,因此古筝课成为学生们选修课的第一首选。但是随着古筝选修课学习的人数增加,选修课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已经逐渐暴露出来,在此,本文结合我校学生的学习古筝的情况,就古筝选修课的现状及设想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弹拨乐器;情操;教育改革;古筝选修课;传统教学模式

1. 学校古筝选修课的重要性

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它外型典雅,声音优雅高洁,细致绵长,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史料记载,筝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在民间广为流传,到现在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弹奏古筝的时候,可以将弹拨者的心性陶冶,培养多元化的个人修养。古人典籍《乐记》篇中就说:“乐者,本于人心之感于物也。”南朝的钟嵘也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之者舞咏。” 在另一方面,我国教育的指导思想依旧是全面素质教育,而音乐教育正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首选的古筝课更是可以让学生培养出较高的文化品位、和谐的个性、人文精神和创造品质等。在学习古筝的过程中,将古筝的历史,古筝的演奏技巧、古筝的理论知识以及音乐的基本常识同时结合起来,能加强艺术修养,提高人文素质,拓宽知识层面,甚至对于学生的整个人生观,价值观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2.高等师范院校古筝选修课的现状

如今古筝选修课已经成为高等师范院校非音乐专业的选修课,为的是培养学生清静幽雅的心性,提高美的认知,进而提升整体的综合素质修养。然而在我所调查的一些高等师范院校中古筝选修课教学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学校无法提供一个专业的古筝学习场所,也无法提供相关的教学设备。在上课的时候,古筝的数量有限,有时候课堂上几十个人只能围绕几台古筝,然后只能看老师示范,不能亲自去练习,使得教学质量无法提高。

其次,由于音乐师资的严重缺乏,讲授古筝选修课的教师大多是由讲授古筝主修课的教师担任。很多教师只重视主修课的教学从不探讨选修课的教学形式和授课方式,沿用讲授主修课的形式来进行选修课的教学,缺乏针对性。一些古筝教师的培养目标也不明确,古筝选修课既不要培养古筝演奏员,也无需将学生都培养成古筝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全文阅读

古筝探究式教学法研究

摘要:现代教育的开展,衍生出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古筝教学中,也是比较注重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将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在古筝教学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快速地吸收古筝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也能够顺应时代开展教学工作,进而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文章针对探究式教学法在古筝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并对这种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古筝教学;运用

探究式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并进行具体分析,进而能够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思考,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将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在古筝教学工作中,能够增强学生对古筝学习的探索兴趣,也能够让学生独立进行思考,提高学生古筝学习的能力。

一、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的具体内涵

(一)教师要进行“因材施教”

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应该重视“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设置一些情景问题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也能够对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教师设置问题时,不能过于死板,这样就会使学生感到非常枯燥,学生也就不能提起对学习的兴趣,教学工作收不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对教材中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变通,利用教学内容来对学生的思维动向进行把握与开发,使学生不再被教材附属,这样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应该对教材中的教育观点进行深入的挖掘,让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学生也就知道怎样去学习,将学习效果进行了有效的提高。

(二)学生主动进行学习

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通常都是比较被动的,他们往往缺乏注重学习的乐趣,对学习有一定的研发部心理,探究式教学方法则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相关要求查阅相应的资料,这样学生就能够对相关的学习资料有所了解,同时,学生还能够根据自身需要进行思考,也能够将自己的理解分享给老师和同学,与同学和教师在讨论的过程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全文阅读

关于古筝商业化社会教育探讨

古筝教学商业化的不足

1.师资水平方面

所调查的教师中学历不同,社会阅历教学观念大不相同,他们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以及专业情意等三个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许多人不熟悉古筝门派分类和我国古筝各派别的独到技艺,对古筝发展缺乏了解,多混沌式教学;对很多古筝演奏技艺和古筝基础知识缺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整合的教学能力;知识面较窄,不能把古筝知识和音乐其他相关知识交融,不注意音乐之间交叉关联的特性,如固定 、首调音高概念的养成,视唱练耳的基础训练;责任心不够,课前准备不够课后缺少教学反思。

2.学校办学方面

教学过程大多数是集体教学,没有因材施教,课堂上课人数多老师照顾不到;教学方式变革相对滞后,没有运用新科技和其他多媒体手段,学生缺乏听觉的训练,没有养成对美音的基本评价标准;培训途径单一,只有学校课堂式教育,教学模式固定不发散,缺少音乐实践活动。

3.学习内容角度

商业模式过于浓重,盈利性、目标性太强,过分追求考级、琴艺程度,导致古筝教材的难易程度跨度大,甚至不能衔接,起到了揠苗助长的作用;市面上各种琴学书刊众多,缺少从始自终系统的教程顺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和学琴者的选择。

4.社会要求

全文阅读

阎爱华筝学创新的初探

摘 要:筝乐的当代传承主要是专业音乐院校的传承。阎爱华教授作为我国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培养出多位“金钟奖”“文华奖”的获得者,创造了江苏乃至全国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辉煌纪录。本文以阎爱华教授的教学实践的创新为研究对象,从五线谱的引进运用和“演促学”的教学方法两方面对阎爱华教授的古筝教育艺术的创新点进行归纳与总结,希望为从事古筝艺术演奏或教育工作的同学老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阎爱华;古筝教学;创新发展

1 引进五线谱教学,推进现代技法训练

1961年8月,在西安召开了高等音乐院校古筝教材会议,会议期间,上海音乐学院的王巽之带来的对于五线谱记谱的做法,得到了代表们的肯定。其后三十年,阎爱华编著的第一部《线谱古筝教程》问世。众所周知,中国传统乐器演奏历史上是用工尺谱。近代简谱传入中国后,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民族器乐教学所用作品又主要沿用简谱,而作曲家的新创音乐作品则又都采用五线谱进行创作,因此新创作的五线谱古筝音乐作品,对于已经习惯于用简谱演奏和教学的师生来说,其识谱的速度、对乐曲的准确的理解和与乐队的配合,都较难达到要求,特别是一些结构较复杂和难度较大的创新曲目,这种矛盾就表现得更为突出。针对这一状况,阎爱华教授为提高学筝者的识谱起点,率先将古筝技法训练与线谱训练相结合进行,与世界通用的音乐识谱法接轨。1993年9月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自主编写的全国首创古筝线谱教程《筝艺新探――线谱古筝教程》,将古筝教材编写成过去所未有的五线谱教程,运用于学生的基本训练,达到了提高学生识谱与演奏速度的效果。阎爱华教授这一创举,与她的儿子也密切相关。阎爱华教授的儿子在他几岁时就要求改学钢琴,阎教授并没有反对,相反,用自己教学课余的所有时间,陪儿子学习钢琴,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阎爱华教授开始正式学习西方音乐,也开始接触到五线谱,并合理地将钢琴学习演奏与古筝的学习演奏进行比较,大胆地将西洋乐器使用的五线谱和一些练习曲应用于古筝的学习。在民乐还只习惯于使用简谱时,推出五线谱演奏中民族乐器的理念,开创了五线谱教学与简谱教学同步的先河,得到了音乐界的认同和肯定。著名作曲家何占豪先生对此书的评价说:“线谱古筝教材编得好,做了一件开创性的大好事。”实践证明,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大量优秀的古筝现代作品问世,而其中很大一部分的作品都是由线谱记谱,在调式、调性上也常常打破古筝传统定弦,传统的一路学习简谱上来的学生在处理这些大型作品时,往往会感觉力不从心,在学习的第一步识谱上有很大的困难,需要花大量时间在研究曲谱上。而将简谱与五线谱同步进行教学,使很多小孩子从小就知道怎样用五线谱在古筝上找到弦,每个音在五线谱上是怎样标记的,无形当中给她们的音准、头脑中的调式等有很大的启示,对现在的古筝演奏者在识谱和处理音乐情感时,有非常大的帮助。这本书于2000年再版发行,并获得江苏省高校科研成果奖。

这本教材以五线谱识谱法由浅入深,共二十讲,循序渐进地讲述了古筝弹奏的基本指法和乐理知识,每一讲中根据教材的不同程度介绍了五线谱乐理知识,并附有简谱便于初学者对照,为了适应少年儿童学习古筝的要求,还选用了小学音乐课本作为教材。选编了10首古筝独奏曲,这些曲目全部配以简谱和线谱的对照。在传统的古筝教学使用简谱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世界各国通用的五线谱识谱法编制古筝教程,这样在掌握筝艺技法的同时,解决了五线谱识谱问题,熔筝挤与识谱为一炉,一举两得,相得益彰,更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将古筝艺术推向世界,发展国际文化交流开辟了道路,为新一代古筝演奏者适应各种形式的音乐演奏创造了基本条件。由于古筝五线谱教学的展开,解决了古筝高难度创作新曲的教学难点,方便了各种创新技法的理解和把握,因而在传统技法训练的基础上,推进了阎爱华教授在教学上的现代技法训练进程,从而在线谱古筝教程第一集五线谱知识与技能含量的基础上,开辟出新的途径,完成《古筝现代演奏技法训练》的编著,提高了学生对难度较大乐曲的适应能力,对古筝演奏中“移宫换调”的难点问题解决,有明显的辅助作用,为阎爱华所预设的古筝人才的“精英教育”目标,在教学上的识谱、读谱、析谱和现代技法掌握上,做好了基础性的铺垫。

2 “演”促“学” 个别教学与团队教学相结合

一般我们的器乐学习课堂都是“一对一”的小课上课方式,这种方式被多数教师采用,当然,这样可以使教师单独针对学生的个人演奏问题进行详细讲解,是很有必要的。但通过若干对象的互动影响,相互激活表演欲望和艺术激情的小组互动教学也是有其独特的优势。以四五个学生为一组的观摩教学中,可以克服教学方式单一化、枯燥化,可以围绕相关的艺术表现问题展开讨论,通过互相学习和共同研究,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对曲目表演的艺术感染力。阎爱华教授的课堂,有时是非常即兴的,常常进行比较教学,让两位甚至三位学生一起参与到一个学生的问题探讨上。在讲解学生个人演奏问题时,如果有同学出现和你有相似的问题时,便会拿来你的问题与之进行比较和总结。笔者某一段时间在处理《枫桥夜泊》时,快板音色部分总是演奏的不够细腻,在一节课上,笔者上课前的一位学生也是一位成年学生,是安徽一个学校的古筝教师,弹奏的是《浏阳河》。笔者当时很奇怪,为何这位古筝教师还在重新回过头来学习这样的古筝基本曲目,后来知道,原来她是因为从业后就觉得力不从心,往往简单的曲目演奏起来特别的浮躁,音色的处理和乐曲气息的把握总是不尽如人意,所以才会沉下心,慢慢磨以前的曲子。而笔者就《枫桥夜泊》快板部分的演奏恰恰也有此方面的问题,因为快板一味追求了速度,而忽略了快板中气息的连贯和旋律的起伏,阎老师在说出笔者和笔者上一位学生的问题时总结说,把快板放慢到慢板的速度,你再去听自己的演奏,如果可以做到与慢板一样能自然舒服有感情的歌唱出这段旋律,那么再用乐谱标注的速度去演奏就会好听很多。这位古筝教师现在回归简单曲目的学习,在音色的细致处理上已经扎实了很多。就这样,学生往往在课前就能更深一步认识到自己的问题,那么,在接下来的单独授课中,也会提前动脑筋尽量改正和避免一部分技术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在技术上让学生们进行充分的交流,也培养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走上古筝教学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3 结语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