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语学习材料

国语学习材料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十年中国英语自主学习与材料建构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学习者学习自主性”(Learner Autonomy)是伴随着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学习理论。是学习者自己掌握控制学习或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学习者自主来自学习者个人承担学习负责的意愿。(Holec,1981)“学习者自主”实质上是与学习与学习过程和内容有关的学习者心理。(Little,1990)自主作为一种能力包含承担抉择责任的动力和信息,学习者具有独立作出选择的愿望和能力。(Littlewood,1996)。语言学习的自主性包含三个方面:对学习管理的掌控,对认知过程的掌控和对学习内容的掌控。对学习者管理的掌控是指学习者对学习的计划、组织和评估材料所采取的行为掌控;对认知过程的掌控就是对学习心理的掌控,虽然人们不能直接的观察到学习者的心理过程,但是可以通过观察他们的学习行为来推测他们的学习心理;对学习内容的掌控涉及环境方面,即学习者有权决定学习的内容。

自主语言学习材料是语言学习材料的一种,它有着自己的特殊性,指的是用以满足学习者语言学习需求,并在学习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学习者自觉、主动学习能力的语言学习材料。

一、 近十年来英语自主学习与材料建构的研究状况

自1999到2009近10年来,在国内的15种外语核心期刊和主要外语学术期刊中有关英语自主学习和材料建构的论文有9篇,其中2004年有1篇,2005年2篇,2006年1篇,2008年1篇,2009年4篇。由此可见,我国对英语自主学习和材料建构的研究一直在不断的探索中发展前进。

便于分析起见,笔者以论文侧重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为归类标准,将已经发表的论文细分如下:

1. 研究侧重面。

1999~2009年间发表的9篇关于英语自主学习和材料建构的研究论文中,5篇属于理论研究类,占总数的55%;4篇属于实证研究类,占总数的45%。

2. 研究对象。

全文阅读

《材料特性》双语教学初探及问题思考

摘要:本文分析了《材料特性》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对《材料特性》课程进行了教学实践。本着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重、基础知识与前沿知识并举、多媒体与双语辅助教学的形式和原则,从教学目标、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教学实践的探讨,为今后该课程的教学体系建立提供借鉴。

关键词:材料特性;双语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277-02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间人才、信息和技术方面的交流愈加密切和迅速,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基础和灵活运用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此外,随着高校教学体制的改革,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和国际交流的机会日益增多,高校专业课程的教学也面临走出国门,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和挑战。近年来,国内很多高等院校大力推行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通过双语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国际化专业人才。为了培养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趋势及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我院对《材料特性》课程开展了以英语为外语的双语教学。本文就我院在双语教学中的实践和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探索。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材料特性》是理工科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既要学习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又要与国际接轨。我院的双语教学对象是大学本科二年级的非材料类学生,在学生刚刚进入大二专业课程学习时就开设了本课程。此时,学生还没进行系统地专业学习,英语基础不牢,对材料的了解和认识明显不足,因此,我们确定的《材料特性》双语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对材料专业学习的兴趣,为后继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夯实材料专业的外语基础,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课的开设等多个环节进行了教学设计,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寓教于课堂讲授、动手实验及网络课堂学习。

三、双语教学的实践

全文阅读

Chinesepod网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中生词英译的语义等值问题

摘 要:本文从语义等值理论出发,以Chinesepod的课程材料为例,分析生词英译中的语义不等值问题。主要发现的问题有新词热词的英译不准确、中国特色的生词译释不完整、英文译释忽略生词的语体色彩和感彩。线上课程材料中的生词英译仍沿用线下教材中的生词英译方法,没有突出线上课程材料的实时性、多样性以及情景虚拟性等特点。我们认为在遵循语义等值的原则之下,线上课程材料要合理利用音频、视频和文档材料所提供的语境条件以及听觉和视觉的多渠道输入等优势,提高线上课程材料中生词的英译质量和使用价值。

关键词:语义等值 线上对外汉语 n程材料 生词英译

一、引言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生词英译曾被认为是“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进展最为滞后的方面”(施光亨,2003),但其作用不容忽视。生词英译能帮助英语背景或以英语为媒介语的汉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词汇的词义,它直接影响到汉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的效果。因此,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生词英译质量至关重要(徐品香,2010)。为了方便汉语学习者,不管是线下教材还是线上课程材料,对汉语词汇普遍都标注有英文译释,以帮助学习者理解词义。我们发现,线上课程材料的生词英译存在不少问题,忽略了线上课程材料的实时性、多样性以及情景虚拟性等特点,因而会对汉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造成误导。目前,学者们已对线下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生词英译作了大量的研究,但对线上课程材料中的生词英译研究较为鲜见。本文选取Chinesepod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课程材料中的生词英译语义不等值问题,并探讨在生词英译中更好地实现语义等值原则的方法,以提高线上课程材料中生词的英译质量。

二、相关研究概述

(一)语义等值研究概况

张亚非(1987)提出,在语句翻译时要做到“语义等值”。语义等值的具体内容是将两种不同语言的表层形式和一个共同的深层结构相联系,而这一深层结构所代表的正是这两种表层结构所共有的语义内容。虽然张亚非研究的是句子层面的翻译,与词汇层面的翻译有所区别,但其提出的语义等值原则对线上课程材料中的生词英译也具有指导作用。

对于线下对外汉语教材中生词英译的探索,学者们已经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多数只是分析具体教材中的生词英译问题,提出指导生词英译的策略。许多学者尝试从对等角度(鲁洁,2009;唐智为,2014)、偏误角度(鲁健骥,1987;周国光、徐品香,2009)和词汇教学角度(徐品香,2010)等来分析线下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生词英译问题。鲁洁(2009)提出可以从对等(等值)翻译的角度出发,对生词英译的不足进行重新分类,并探讨翻译问题产生的原因。但其并没有对对外汉语教材生词在翻译过程中如何遵循语义对等原则进行具体的分析,只是提到词汇的对等(等值)只有最近似的,而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唐智为(2014)认为,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译中的语义对等(等值)并不是简单的词汇对等。在多数情况下,因为汉英语言中许多词是一词多义,两种语言的词汇完全对等是很不常见的。因此,他提出生词要做到语义对等,不能只看生词的字面意义,还要把生词放进上下文中分析其具体意义,灵活地处理词汇间的对等。

全文阅读

数据驱动的对外汉语教学辅助模式研究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调查发现,其在教材、教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存在共同的问题。数据驱动学习是公认的学习语言的有效模式,可以通过学习者的学习构建,在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错误分析、中介语对比及自主学习等不同层面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数据驱动 对外汉语教学 构建 辅助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中国文化的“走出去”和“国际化”已成为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重要一极,使得对外汉语教学这一专门学科成为我国影响对外教育的重要方面,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汉语也逐步成为全球强势语言。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快速发展,给外国人以汉语为对象的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对外汉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快捷、高效地教会非本族语言学习者真正意义上的应用汉语已成为对外汉语教与学的关键问题。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011年10月到2012年3月,笔者在英国对兰卡斯特大学等英国办学排名前20名的8所大学中的孔子学院进行了采访和调查,着重调查了教学资料、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结果发现这些孔子学院的对外汉语教学存在以下共同的特点和不足。

(一)教材过于规范化一,内容缺乏适应性。笔者对所调查的8所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的教材进行了梳理,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中国幼儿学汉语用的带拼音儿童阅读材料,属于基础性的教材。但这类教材编写得太过随意,缺乏统一的规范,科学性不足,很多内容都是对经典故事或篇章的照搬或进行简单的编写,语言比较呆板,缺乏突破与创新,整体质量不高。第二类就是汉语版的名篇、名著、习语警句等,句子结构复杂、寓意晦涩难懂,书面性很强,学习者理解起来难度很大。整体来说,教材缺乏来自生活中即时发生的、鲜活的真实性语言文本。这些教学材料,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

(二)教学方法过于程序化,缺乏趣味性。由于在国外的孔子学院大都有中国合作院校自己出资兴办,在国外的教学设备和条件都受很大限制。这几所孔子学院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套用我国小学讲英语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缺技巧乏,整个教学过于程序化,而导致缺乏趣味性。再加上授课对象均为成年人,师生互动开展较少,学习者自主能动性得不到发挥。

(三)偏重于文化教学传播,缺乏知识构建性学习。在对外国学习者的汉语教学中,过于偏重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介绍和讲解,没有注意到文化教学与语言知识教学的统一性,没有发挥国外学习者很高的自主学习能力的优势,“建构主义”和“图式理论”等外语学习方法没能很好实施。

全文阅读

基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语言自主学习中心学习材料构建

[摘 要] 学习材料是自主学习中心的核心成分,也是创建高效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关键所在。通过考察自主学习中心的具体实施情况,并结合我国大学英语学习者的普遍特征,主要探讨了自主学习中心学习材料的具体构建和相关运行模式,以期为语言自主学习中心学习材料建设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中心; 学习材料; 运行模式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4-0025-03

0 引言

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资料、自主规划学习进程的更高层次的学习需求,语言自主学习中心——SAC(Self-access Center)在各高校相继建立起来。SAC作为一种促进语言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重要实践形式,是基于终生学习和自主学习理念,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为基础,使学习者能够根据各自学习目标来自由选择学习活动,并且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1]。同时,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建立,旨在为不同外语水平的学习者提供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模式、固定的语言学习场所, 帮助他们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外语的能力[2]。

1 自主语言学习材料

自主语言学习材料作为自主学习中心的最基础组成部分,有着自己的特殊性, 它不同于传统的语言学习材料,它不仅是为了提升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同时能够满足不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需求,能够迎合学习者迥异的学习风格,能够使学习者在各自明确的学习目标的指引下独立、积极地掌控整个学习进程并随时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估,逐步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如今大多数学习者之所以自主学习意识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学习目标不明确、不知道从何学起或者没有学习任务的驱动,笔者希望能够通过自主学习中心材料建设的相关方法和运行模式,使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灵活运用学习策略,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从而最终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

2 语言自主学习材料运行中面临的问题

全文阅读

真实材料在独立学院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具有非常强烈的增加课外真实材料的需求。将真实材料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其语言输入,助其了解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真实情况。将真实材料应用于独立学院外语教学的实验表明,真实材料有助于扩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真实材料 独立学院 外语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8-0013-02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属于第三批录取学生,一般来说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英语词汇量较少,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不强,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自主性较差。许多独立学院学生满足于完成学校所订购教材的阅读任务,很少阅读课外材料尤其是真实材料。将真实材料应用于独立学院外语教学,可以帮助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扩大英语词汇量,提高英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一 真实材料的定义

Wilkins认为,真实材料是指那些“不是特意为外国学生编写或录制的材料,而本来就是为讲本国语言的人提供的材料”。Nunan也指出,“真实的材料是指实际交际活动的材料,而不是专门为语言教学准备的材料,如报纸、杂志、因特网上的文章、广告、通告、照片和图表;电台、电视台的新闻、评论、访谈和节目介绍;电影、戏剧、歌曲和美术作品;英语原版教材,如历史、地理、自然常识教材”。虽然我国高等院校订购的外语教材里的一些材料也是选自英语国家的书籍或报纸杂志,但是为了教学目的进行简化和改写之后就不能称之为真实材料。

二 真实材料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1.真实材料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全文阅读

从阅读材料真实性角度分析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

摘 要:阅读素材的真实性问题是教材编写的一个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教材中真实的语言素材有利于学生接触到地道、真实的英语,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习者接触到真实的语言,更好地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服务。主要分析人教版英语必修(一)阅读材料选择的真实性。

关键词:教材;阅读材料;真实性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指出,“教材应该做到语言真实、内容广泛、题材多样。教材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根据英语教学的特点,学校可以适当选用国外的教学资料,以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如何选取真实性的语言材料是目前教材编写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

一、语言素材真实性的定义

对于语言材料的真实性,许多语言学家提出了他们的观点,归

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绝对真实性观点,比如Wilkins(1976)认为,“真实材料不是专门给外国学生编写或录制的材料,而是原来就是给讲本国语的人的材料。同时,他认为在编写教材时,不应该把原文中语言方面的难点去掉,也无需对原文进行任何形式的编辑加工。”Grellet(1981)也认为:“报纸的文章应该按照文章在报纸上首次出现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用同样的字体,同样的标题空间,同样伴有图片,如果在教材的编写中改变了报纸文中的字体,省去了原文中的图片,就会减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会从某种程度上增加学习的难度。”另外一种观点是相对真实性观点,比如Swan(1985)提出:“为了特殊目的而创造的特殊文章并不是一无是处,而用于讲解、分析、说明语言的形式和用法正是特殊目的之一。”Widdowson(1990)就认为,“信手拈来不加改写的材料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材料,教材编写者把原材料中某些个人的写作特点加以剔除,这并不损害材料的真实性,相反,更有利于读者掌握某类文章的一般修辞规范。”程晓棠(2002)也指出,“学习者学习的语言应该是实际交际中使用的语言,而不是想象或虚构的语言,所以,英语教材选择或编写的语言素材必须与现实中的语言基本一致,也就是说,教材设计的语言现象应该是真实的,地道的。”

综上所述,在教材编写时,要尽可能地选取真实的语言材料,值得注意的是,选取绝对真实性材料是不现实的,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现有的知识水平,经过修改的素材也可以视为真实的语言材料,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这套教材语言的真实性:阅读材料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相关;图片是否与材料相关;是否为英文原版材料;所选教材题材和体裁是否广泛。

二、教材分析

全文阅读

浅议《大学英语自学教程》学习方法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大学英语自学教程》的编写背景及其目标,然后对本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了学习本教材的方法,以便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学习本教材,学好英语。

【关键词】大学英语自学教程;内容分析;学习方法

一、《大学英语自学教程》的编写背景及其目标

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来,一直没有供学习者使用的全国统编英语教材,广大自考生迫切需要一套适合他们特点的英语教材。有鉴于此,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委员会于1995年5月举行会议,讨论了各省市公共英语教材的使用情况和考试情况。会后,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决定修订公共英语考试大纲和新的教材进行全国统一命题和考试。《大学英语自学教程》(高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以下简称《教程》)就是受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的委托,根据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指定的《英语自学考试大纲》而编写的,供各个专业的学习者使用的全国材。

《教程》的目标是使学习者能比较熟练地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做到具有较好的阅读能力、一定的英译汉能力和初步的听、说、写及译的能力,为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及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大学英语自学教程》的内容分析

1.语音

大纲要求能拼读国际音标和比较流利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准确。在考试中,虽然不考语音题,但具备一定的语音基础知识却是学好《教程》的基础。

全文阅读

《汉语听说教程》(二年级)语料统计分析

摘要:本文重点从语料的题材、体裁和长度这三个方面统计分析《汉语听说教程》(二年级)的语料情况,并作出简要的评析。

关键词:语料;统计;评析

《汉语听说教程》是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之一。全套教材共5册,其中一年级3册,二年级分上下册。笔者曾于印度尼西亚亚洲国际友好学院(Asia International Friendship College)从事汉语听说课(二年级)教学,特选取《汉语听说教程》(二年级)作为本文分析对象。现就该教材的体例和语料进行统计分析。

一、体例

《汉语听说教程》(二年级)是为二年级和相当于二年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编写的一部中级听力口语教材。全书分为上下两册及学习参考书两册,共分为6个单元,24课,每单元设1课单元练习。全书以功能和话题两个序列作为编排的纲目,每课安排两项主要功能项目,设三篇听力练习,其中第一篇为精听,其余两篇为泛听;听力练习后安排了围绕这两个功能项目进行的表达练习。单元练习设两篇泛听练习、一篇小测验和歌曲。

二、语料

我们从题材、体裁和难易度来分析该教材的语料。

(一)题材

全文阅读

谈影视素材在课堂语用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以影视素材作为课堂语用教学材料可以弥补传统课堂语用教学的不足。同时,它也能从语境参数的角度对每一个影视剪辑进行标注并分类汇总,为学习者的语用能力测试提供命题材料。

关键词:影视素材 课堂语用教学 语用输入

一、课堂语用教学的困境

课堂是我国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最集中的场所。但长期以来,传统课堂教学单纯以传授和培养语言知识和技能为目标的PPP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用作语言输入材料的基本上都是纸质课本,也有部分教师会采用一些视听资料,但其目的则是用于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这些纸质课本,对在课堂教学环境下学习目标语的语言学习者而言,课本不能提供可靠的语用输入,不能够提供给他们足够的、恰当的元语用知识,有些甚至还会误导学生,形成一些有违于本族语者语用原则的语用意识。此外,国内课堂教学中的英语教师绝大多数是非目标语本族语者,这对语用能力的培养教学来说,是极为不利的。由于传授语用知识需要教师本人对目标语语用知识具有相当的敏感性,而这种敏感性是非本族语者不太可能拥有的。这就意味着,他们无法享有目标语本族语者所特有的母语直觉。更不能用那种目标语本族语者对母语的直觉来引导学生学习目标语语用知识。因此,不论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目标语是多么的准确与流利,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都没有太大作用。

二、课堂语用教学的现状

目前,国内学者从事语用教学可教性研究中所采用的语用输入材料大致有三种类型,分别为纸质材料、音频材料和影视素材。纸质材料主要包括课本、研究人员自行整编的讲义及在教师口头讲授下学生所记的课堂笔记。音频材料则主要是指磁带和录音材料。影视素材主要是指原版英语电影的剪辑短片。

在纸质材料和音频材料的操作中,一般是给学生列出一些有用的词组或句式供他们练习如何表达某种言语行为。然而,这种做法的弊端在于,它以一种相当明确的方式呈现出这种原本是很微妙的,且更多时候是间接的言语行为,同时忽略了语用理论中最为根本的一个因素――语境。这种静态地列出一些与某一言语行为有关的或可能有关的语言表达形式的做法,不能充分地展示出某一言语行为在一个具体的情景语境中是如何受动态语境参数(如社会权势、社会距离、强度等)的制约,更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在选择某一语言表达形式来表达某个言语行为时应受语境参数制约的微妙性。

三、以影视素材作为课堂语用输入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