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学知识

国学知识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校国防知识竞赛通知

各市教育局体卫艺(普教)处(科)、各高等学校武装部(学生处、军事教研室、公安保卫处):

为贯彻党的*精神,落实总书记“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生动局面”的要求,根据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有关文件精神,确定开展*省学校国防知识竞赛活动。通过国防知识竞赛活动,进一步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和《全民国防教育大纲》的贯彻实施,促进我省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国防意识,增强国防观念。

一、参与对象及形式

大学1~2年级以军训、阅兵式、国防知识答卷为主;高中1~2年级以军训、电视大奖赛、国防知识答卷为主;初中1~3年级以电视大奖赛和国防知识答卷为主;小学1~6年级以国防知识答卷为主。

二、竞赛内容

本次国防知识竞赛活动统一以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推荐,教育部国防教育办公室审定,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初中《国防教育》读本、高中《高级中学军事训练教材》、大学《大学生军事训练教程》为主要内容。以上图书由新华书店统一发行。

三、活动安排

(一)成立*省学校国防知识竞赛活动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本次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

全文阅读

论国学教育与新闻知识

论国学教育与新闻知识

国学教育之所以在沉寂近百年后能够重新进入国人视域,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学教育具有显著的文化向度,可以对当代应试教育起到很好的纠偏补弊的作用。它的目标有两个:一是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二是把孩子培养成具有文化气质的人。新闻工作者在国学教育的熏陶下,在对新闻知识的理解上可以更进一个层次,更多的新闻知识和优秀的新闻报道也逐渐成了明天的国学,为博大精深的国学库存注入了新的生命和鲜血。那么新闻知识与国学教育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国学教育与新闻知识的联系

国学彰显的是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在我国主要是以儒家为主体。我国的国学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沉淀和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千百年来中华儿女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结,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国学教育和新闻知识相互影响

至今为止,对国学的定义都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国学在《英汉词典》中被翻译为汉学,当然此处的“汉”是指中华民族。通常认为,狭义的国学是指以儒家为主的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与学术,包括诸子百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把国学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上的国学是指经、史、子、集;广义上的国学则包括中国所有的学术与文化总和。国学教育主要分为四个方面:道德的操守、知识的学习、语言表达及综合表达的能力。其中,国学的教育以道德为基础和中心。进行国学教育有助于提升新闻工作者的个人素质、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底蕴的积累。它时时刻刻影响着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和对新闻知识的理解把握。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必然有着对新闻知识通透的理解,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他是深受国学思想影响的。国学是一个历史沉积的过程,其博大精深经历了千百年的时代熏陶和检验,而新闻是为历史作准备的。新闻是一个很广泛的话题,可以说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与它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到每家每户,大到国家之间。有价值的新闻事件也成为了未来时展的一个向导,也为国学增添了内容,丰富了国学体系,使得国学更有活力。

(二)国学教育和新闻知识相互补充

国学是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学术为研究的对象,它还有两个称呼:“古学”、“旧学”。而新闻知识突出在一个“新”字上。新闻知识的广泛性也涉及了对他国新闻知识的把握,这是国学内容里面欠缺的地方。作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要通晓中国的新闻传播史等新闻知识,还要对新闻业发达的西方新闻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会使自己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新闻知识的广泛性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国学内容的不足,也扩展了国学的教育体系。

全文阅读

中学生国学知识系列谈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注释】习:温习,实习。说:即悦,喜悦。愠:怨恨。

【解说】古代的学,除了学习《诗》、《书》这样的古代文献外,还要学习行礼、射箭、驾车、写字和计算等。孔子说,学习了,经常在生活中温习运用,这不是很高兴吗?如果有共同志向的学友来聚会,以文会友,不是很快乐吗?学成了,没有人了解,可是也不怨恨,这不就是君子的器量吗?这章是《论语》的开篇,涉及到学习和实践的关系,学习中自我和同道的关系,以及学习和致用的关系,最终把学习归于自我的德性成就,可以说是儒家关于学习的最完整表达。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注释】罔:无知的样子。殆:疑惑的样子。

【解说】这章孔子讨论了学和思的关系。学习而不思考,那就不会真的领悟;要是光自己想啊想,最后也不能解惑。学习是自己和别人交流的过程,一方面要谦虚,一方面也要主动。谦逊,就是要去学;主动,就是要去思。只是去理解别人,那么自己就可能丧失掉。反过来,只是一味顺着自己的思路,那么可能无法开通。只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学习才会助人进步。

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全文阅读

工业设计与国学知识

一、国学简介

本文将国学分为两大类:观念类和现象类。观念类是指因长期生活在同一文化环境中,人们逐步形成的对自然、社会与人本身的基本的、比较一致的观点与信念,是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规范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它一方面是对人活动方式的抽象化和理论化,另一方面是活动方式得以运作的基础,因而是国学系统的核心要素。现象类是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人们在文化观念的基础上所形成和塑造的结果,具有个别、具体、直接和经验性等特点,它与文化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往往是思想观念及其物化形式的综合。观念类和现象类相互依存,前者为后者提供理论依据,后者则通过各种形式来展现前者的内涵和魅力,是前者实现的载体。

二、关于工业设计学生选择和使用国学知识的调查

本文以学院近三年毕业的214名工业设计学生的毕业创作为调查对象,有74人在毕业创作中选择和使用国学知识,约占总数的35%。其中,选择和使用观念类的有44人,选择和使用现象类的有48人,两类均涉及的有25人。

(一)观念类

调查对象选择和使用的观念类主要有哲学思想、宗教思想、思维方式、美学思想、伦理道德几个模块,每个模块又包含不同的主题内容。1.哲学思想调查对象选择和使用的哲学思想主要有:(1)天人合一思想。(2)“和”的思想。(3)“道法自然”的思想。(4)“无”和“无为”的思想。(5)返璞归真思想。(6)“虚静”的思想。(7)中庸思想。(8)“礼”的思想。(9)“格物”思想。(10)“器—道”思想。(11)人本思想。(12)阴阳五行思想。以上内容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的思想谈及次数最多。选择的原因是为了论证人和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因此,从实质上来说,调查对象选择和使用天人合一思想、“道法自然”、“和”的思想时在内涵和目的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通性。2.宗教思想宗教思想中,调查对象只提及禅宗思想。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代表,其独特的性格和思想不仅对汉传佛教影响深远,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和艺术思想。中国艺术的一大特点是把个体的内心体验投射到自然、山水等外物上,而禅宗思想中的“自性论”“顿悟说”等则将此一特点更加深化,并对中国特有的“意境”思想注入的更多的内涵,在艺术作品中体现出回味悠长的“禅趣”和“禅味”。调查对象关注禅宗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第一,受国学热的影响;第二,一定程度上受日本工业设计的影响;第三,禅宗思想本身具有的特点。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观点形成了特有的禅意精神,即直面内心,直接面对自然和事物的本质,且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大到山川天地,小到一花一叶,都能以禅的精神将天地万物与人融为一体。有部分调查对象甚至认为,禅宗对于生命、质朴、回归本真、自然的思考和西方的“简约主义”在精神本质上有契合之处。3.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们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定型化的思维样式,即认识的发动、运行和转换的内在机制与过程。通俗地说,就是人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模式化、程式化的“心理结构”。调查对象选择和使用的思维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1)系统思维方式。强调事物是一个有机整体。(2)简约思维方式。在这种思维方式的作用下,形成了重视“素”“简”的审美心理。4.美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塑造了独特的美学思想,如重视主观体验,崇尚自然、注重神韵,和谐的美学思想等等。调查对象选择和使用的美学观点主要有:(1)善美结合、情理合一思想。(2)意境思想。(3)重视“神韵”。(4)重视主体内在体验的美学观。(5)形神观。(6)虚实观。(7)中庸的美学观点。(8)“和”的美学观。5.伦理道德自从周朝确立起有秩序的生活后,伦理道德被提升至重要地位,它既凸显了主体的理性意识,也与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紧密交织在一起,体现出独有的韵味和特点。伦理道德的集中体现是对“礼”的重视,无论是建筑、装饰、绘画、服饰,都能看到“礼”的影子。调查对象中就有探讨“礼”的观念对明式家具的影响。

(二)现象类

现象类范围广泛,调查对象选择和使用的现象类有以下几个大的方面:(1)汉字的结构。(2)饮食文化。(3)传统图案和纹样。(4)传统包装设计。(5)传统工艺和材质。(6)生肖文化。(7)民乐文化。(8)传统的器物,如青铜器、文具、家具等。

全文阅读

国学知识竞赛作文400字

学校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在上一周举办了全校性的国学知识竞赛。我和班上的同学一起组队报名参加了这个竞赛。

比赛的那天,我们既激动又忐忑。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学校级别的竞赛,内心难免不会激动,但是又想到这个比赛肯定会高手云集,我们很有可能会名落孙山,所以又有些忐忑不安。

比赛正式开始了,第一个环节是团队介绍。轮到我们上场了,我们一行四人走上讲台,大声说出了我们的组名和口号,然后面带微笑,鞠躬下场。没有一个人怯场或是忘词,是个好的开端。接下来是知识问答环节,主持人提出的问题有我们很熟悉的,也有全然不知的,有能很快做出反应的,也有犹豫不敢决断答案的。在这一轮是竞争之后,我们组的比分排在了中间。到了最后一个环节,是现场评委出题大家辩论。竞争更加激烈了,大家已经进入白炽化阶段,纷纷跳起来和意见相斥的同学辩论。

比赛结束了,虽然我们组没有拿到名次,但是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

全文阅读

中国哲学知识论的研讨

一、仁心与真理

大体上来说,西方传统哲学诉诸于主体的理性认识能力来把握真理,将真理或者看作是理性所能够揭示的客体的本质与规律,或者将其视为理性所遵循的思维的逻辑规则本身,以此展现了西方传统的理性主义与普遍主义的哲学特点。而以孟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学则认为,真理的呈现离不开内在仁心的参与,真理正是在仁心的观照之下的存在的显现,或者说,真理只有在仁爱之中才可能得到呈现与理解,即以仁显真。因此,儒家哲学的真理观是与伦理学相统一的,并通过伦理学得到展现。“仁”是儒家道德哲学的核心范畴,是其伦理思想的集中体现,正是通过“仁”的思想的阐发,儒家哲学的知识论才得以展开。在孟子的哲学中,仁是一种心灵境界,仁即仁心,然而对孟子哲学中的仁心又不能简单地作出主观性的理解。因为仁心不仅仅包含着理解的前见解或主体的理解能力,而且指超越主、客体之间对立关系的整体性视域。

对于仁心,孟子做了多方面的阐释,既有在主观性方面所理解的自我仁心,也有在超越自我而达向他人之中所体现的仁心,更有以万物为一体的天地仁心。可以说,这三种不同的仁爱境界既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也直接影响了真理展现的程度。孟子认为,“仁”一方面是自我先天具有之物,虽然极其微弱,然而却真实地存在;另一方面,“仁”又体现在推己及人、关爱他人的道德实践之中,因而又有超越自我的要求。因此,“仁”既基于自我,又超越自我,达向他人,故而是连接自我与他人之间关系的桥梁。在“仁”之外,孟子还论及了关乎真理的“是非之心”,并且认为“是非之心”也是先天具有之物。与中国古代其它哲学家一样,孟子对真理、是非的问题并没有做出详尽、深入的探讨,故而给后人留下了儒学重伦理学轻知识论的印象。但是,如果我们将孟子哲学中关于“仁”与“真”的思想联系起来加以考察的话,就会发现,孟子乃至儒家关于真理、知识的思想的探讨,正是通过以“仁”为核心的伦理学的研究来得到实现的。或者说,在孟子以及整个儒家看来,对世界实在性的理解与把握必须以仁心的观照为前提,以仁显真。

在孟子的哲学中,仁心是通向真理,达到对存在的理解的基本途径。在《孟子•梁惠王上》中记载了这样的故事:齐国宰牛进行祭祀,当齐宣王看到牛在被屠杀之前体缩恐惧的时候,顿生不忍之心,要求以羊易之。其实,作为祭品这个对象而言,牛与羊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然而孟子却在齐宣王的这一举动之中看到了仁心的存在及其力量。在孟子看来,齐宣王对待牛出于仁心,故而可以体验到牛的恐惧,反之,由于未以仁心来对待羊,故而置羊于死地。因此,孟子认为齐宣王是“见牛未见羊也”,即以仁心见牛方见到牛的实在,而未以仁心见羊故而见到的仅仅是羊的假象。显然,这里的“见”并非感觉经验中的见闻之“见”,亦非思维中的规则之“见”、逻辑之“见”,而是仁心之“见”。又如《孟子•梁惠王下》篇中有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段对话,齐宣王认为,文王有囿七十里,民犹以为小,而自己有囿才四十里,而民犹以为大,故而难以理解。而孟子则认为,大与小区别并不能单纯地作为认识对象从数量或体量上加以感性地或理性地认识,关键仍然在于是否以仁心来加以观照,文王之囿与民共享,彰显仁心,因而人民觉得还可以再大一些。但在齐宣王之囿中,“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四十里的地方却成了人民犯罪的陷阱,故而人民觉得太大了。从以上的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儒家认为,是否以仁心来印照、是否将仁心参与到理解的过程中,成了真理能否展现的关键。

对真理的追求可以归结为对事物实在性的理解,而理解的过程又总是在读者与文本、自我与他人、主体与客体之间进行。如果以自我的主体为中心,那么理解的结果仅仅是主体存在的展现,而作为理解对象的他人(事物)却成为主体存在性彰显的契机和手段,其自身的存在却容易由此遭到忽视。与此相对,如果以他人(事物)的客体为中心,那么理解所获得的可能仅仅是关于客体的对象性认识,即对于他人(事物)的物理性状、一般属性与普遍规则等方面的认识,而不是将其看作一个自足圆满的世界去倾听,无法亲近并融入于其中,更加不能对其的生存境遇、情绪感受等进行设身处地的理解与感同身受。孟子对以上两种对真理的理解方式皆给予了批评,针对第一种理解方式,即以自我为主体的理解,孟子说道:“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能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孟子认为,就好像饥饿的人和口渴的人是无法品尝到饮食的正常滋味一样,人心如果固执于自我的先入之见,也同样会带来对他人的偏见和漠视的危害,而无法还原他人(事物)的本来面目。针对第二种对真理的理解方式,即以他人为客体的理解,孟子也同样进行了批评。在《孟子•告子上》篇中有一段孟子与告子的对话,告子认为,恭敬老者仅仅是因为对象年长的客观因素所致,与我的内在之心并无关系,故而将老者做了对象性、客体性的理解,而孟子却反问道:“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

意思是说,对老者的恭敬之心到底是出于老者这个对象自身呢?还是出于恭敬老者的主体之心呢?孟子认为,如果以对象的客观属性———年老为其原因,而否定了主体内在仁义之心的印照作用,那么我们对待一只老马与对待一位老人的态度是否也没有什么区别呢?显然,孟子是不同意这种观点的。正是通过对以上两种真理的理解方式的批评,孟子认为,真理只有在仁心之中才可能得到显现,仁心既在理解者的自我之中,“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又实际存在于理解的对象之中。孟子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说文》云:“仁,亲也,从人二。”因此,仁是连接自我与他人之间的桥梁与途径(“道”),而这个桥梁的实际内容就是亲与爱,只有将亲与爱切实地贯穿于、渗透于理解的整个过程之中,理解者才可能走近理解的对象之中,设身处地倾听与感受,发现其所蕴含的完整且自足的世界。

二、自我心与真理

在孟子看来,对真理的理解与展现离不开仁心的观照,因此仁在真理的问题上便具有了更为基础且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孟子更加注重对仁的阐发。仁的第一个层次是自我心。所谓自我心,即通过先天仁心的发现而获得的此心为仁的自我确认,它以内在性为其根本特征。自我心之所以是内在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自我心来源的先天性。孟子认为,自我仁心的培育虽然离不开后天的积习,但就其根据而言,在其先天就已经具备了仁爱的“种子”,即“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正是由于自我心来源的先天性,仁心才内嵌于自心之中,展现了内在性的特点。其二,自我心发现的自得性。孟子认为,自我对此心为仁的确认并非来自于外在,即“不可以他求者也”,而是“欲其自得之也”,故而展现了自我心不依赖他人的内在性。其三,自我心实践的独立性。孟子认为,在道德实践的过程之中,自我心既表现为内在仁心所激发的道德动机,又是道德主体所追求的目标与归宿,而这两者又同时具有着存在的独立性。就道德动机的独立性而言,孟子认为,自我仁心的发动可以完全不需要外在目的性的驱动而自主进行,如见孺子落井,不忍的怵惕恻隐之心必会油然而生,“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而就道德主体所追求的目标与归宿的独立性来说,心安理得、独善其身作为孟子所倡导的君子的道德理想,则充分体现了自我心独立自由的内在性品格。

全文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中国学知识的渗透

摘要:本文主要从数学概念知识和计算教学两方面展开了国学知识的有效渗透。以期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意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国学知识;渗透

数学作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开拓思维和认识数学发展规律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已经对数学相关概念知识和解题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对于后人研究、认识数学教育和数学思想探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国学知识,并熟悉国学知识,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思想进行有效衔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国学在数学概念知识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认识和理解数学规律的关键点。分析和理解数学相关概念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展开例题解析,实现提高学生题解能力的目的。但是数学概念较为抽象化,概念本质属性的了解需要以概念的内涵作为基础。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借助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完整科学的数学概念。

1.圆概念教学

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并没有完整归纳出有关于圆的概念。在这一章节内容中,教材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多种有效方式认识圆,比如画图或者举例等。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方案,安排教学活动。一节课下来,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认识并不深入,且感觉很散乱。因此学生无法将知识点进行串联与归纳。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古代数学家对于圆知识点的描述,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将本章节的内容串联起来,从而形成完整科学的认识。古代数学家对于圆的描述:“圆,一中同长也。”所谓“一中”是指圆的“圆心”。“同长”是指“半径”。简短的描述既形象又生动,使学生感觉不到散乱。

2.方程概念教学

全文阅读

论当代中国法学理论学科知识

在我国,法学学科专业的目录中的法学理论被归为法学的二级学科,在所有的法学二级学科中被排在了第一位。可是一些学者和学生在学习和研究法学理论时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法学理论知识对现在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无法做出相应的解释,导致了现在很多人对法学理论的争议。然而法学理论所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观。尤其是法学理论与现在我国的法学理论及我国现有的法学教育以及现在我国的社会发展实情不符,有脱轨的趋势。

一、目前“法学理论”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法学理论”概念的用语混乱

相信现在很多的学者及学生的学习法学理论知识的时候有着很多的疑问,比如,现在很多的法学院将法理学课程分为两部分,但是《法理学一》中很多的内容都属于法学常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论”,所以不应该将其分为“法理学”。还有现在“法理学”名称被不断的泛化使用,尤其是教学上对“法理学”的解释和在研究上对“法理学”的解释是不一样的,不能将其混为一谈。在我国还经常将“法学”和“法学理论”视为同一层含义,虽然在国外,对它们的解释是一样的。但是在中国,它们是有质的区别。

(二)在“法学理论”教科书中的知识更替

现在的法理学教科书中有些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见了,甚至完全从这个学科中分化出去了。比如,现在国家理论已经从法学理论中分离出来。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起源和国家本质理论被完全的分化出来了。“国家和法的理论”也相应的改称为“法学基础理论”。一些法律知识的概念,在提法上也发生了变化。比如,在早期的教科书中出现的职权概念,与权力、义务概念对等,而在后来的教科书中,权力概念替代了职权概念,与权力、义务概念对等了。

二、对“法学理论”中所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措施

由于现在的教科书中的知识编排体例中可以看出现在的《法理学》还是以《法学基础理论》的基本框架为基础的,然而它又来自《国家和法的理论》。现在的法理学既有法学常识,又有法律理论,这样不上不下的,并没有真正的改变法理学的混乱局面,法学院的《法理学》课程都是一些法学的常识和法律理论并没有很大的关系,还有现在的《法理学一》的很多内容与其他学科的内容重复,并且其用途没有其他一些课程的知识内容重要。不管法理学是在内容上的重复还是在冲突,对法学院的教学来说,在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时,应该先从具体的问题抓起,只有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方式才是符合现在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能力。所以将《法理学一》、《法理学二》的课程进行整合后,在非法学院系作为公开课来开设。法学理论对解释整个法学领域这一概念是值得怀疑的。所以我们可以将“法学理论”这一课程在法学院的课程中废除[!]。

全文阅读

国内有关学科教学知识(PCK)的研究综述

摘 要:自舒尔曼于1986年提出学科教学知识这一概念后,国外学者针对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几年我国学者对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本文通过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学科教学知识(PCK);PCK的结构;教学

一、引言

学科教学知识最早由舒尔曼提出,他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的特殊综合体,他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独有的知识,是对教师专业理解的特殊形式。自舒尔曼于1986年提出学科教学知识这一概念后,国外学者针对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几年我国学者对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也逐渐形成热点。

二、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学者在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方面还在起步阶段,以“学科教学知识”为关键词在CNKI数据库中检索,发现相关研究300余篇,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内有关学科教学知识结构的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综述类研究

这类研究大多以综述国外研究成果为主。如刘清华、廖元锡、马云鹏等都不同程度的阐述了学科教学知识的概念、内涵,以及国外其他学者对学科教学知识的理解。这类研究以理论为主,主要阐述何为学科教学知识。

全文阅读

国内外学科教学知识研究述评

摘 要:根据有关PCK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从PCK的内涵、结构、特征三方面对文献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PCK理论;内涵;结构;特征

随着20世纪80年代舒尔曼教授关于学科教学知识的提出和论述,教育界引发了一阵有关PCK的研究热潮。国内最早对学科教学知识进行研究的学者当属白益民,最早对学科教学知识进行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的研究者是范良火博士。

根据有关PCK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笔者从PCK的内涵、结构、特征三方面对文献进行梳理分析。

一、PCK的内涵研究

1986年,基于对职前教师的学科知识与教学方法间关系的研究,舒尔曼提出提升教师专业化程度应注重PCK,PCK指“教师将自己所掌握的学科知识转化成学生易于理解的、形式的知识,教师知道使用类比、说明、举例、解释、示范等来呈现学科内容,知道学生理解的难易点”。之后国外学者们进行了各种深入研究,有对PCK内涵进行直接性描述的,也有在实证研究中进行诠释的,还有的是在微观和宏观层面进行定义。

我国学者对PCK的内涵研究,大多数是对国外观点的某一种进行直接认同和描述,也有部分学者在结合自己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内涵进行全新界定。如,白益民认为学科教学知识的核心内容是将特定内容向特定学生有效呈现和阐释的知识。

二、PCK的结构研究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