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范文精选

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本次调查从2014年9月开始全面启动,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调查对成年人群的调研放开了年龄上限70周岁的限制,因此,本次调查对象为我国全年龄段人口。

本次调查执行样本城市为97个,覆盖了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样本回收后,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的数据对样本进行加权,并运用SPSS社会学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本次调查可推及我国人口12.57亿。

(一)国民阅读率上升0.2个百分点

(二)三分之一的人使用微信阅读

进一步对各类数字化阅读载体的接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和光盘阅读接触率均有所上升,电子阅读器阅读接触率略有下降。

(四)纸质图书阅读和手机阅读时长增势明显

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传统纸质媒介和新兴媒介的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传统媒介中,纸质图书阅读时长增势较为明显;新兴媒介中,手机阅读时长增长显著,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14.11分钟。

(五)调查新增Pad阅读数据

(六)阅读新闻仍为主要网上活动

我国成年网民上网从事的活动中,信息获取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网民的重视,具体来说,有74.8%的网民将阅读新闻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有43.6%的网民将查询各类信息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同时,互联网的娱乐功能仍然占据很重要的位置,有64.4%的网民将网上聊天/交友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有53.4%的网民将看视频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有46.1%的网民将在线听歌/下载歌曲和电影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还有35.6%的网民将网络游戏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有19.5%的网民将阅读网络书籍、报刊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

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小学生:我们的阅读量很大

记者调查发现,郑州市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四(3)班,超过一半的学生的年均阅读量都在10本以上,远超《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所要求的阅读量。而且,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该班学生的阅读量处于上升态势。

在郑州市金水区实验小学,该校六(1)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34名学生共读书312本,总计约6838万字,人均阅读约9.18本,约201.1万字。而根据《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整个小学阶段的阅读量为100万字,五、六年级的学生每年的阅读量为50万字,该班学生一学期的人均阅读量就超过了“课标”规定的整个小学阶段的阅读量。

成年人、未成年人阅读量有所增长

2016年4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了《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成年人的大部分阅读指标保持了继续上升的趋势。(注:成年人群包括了18岁以上的所有年龄段人口。)

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4%,较2014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4%,较2014年上升了5.9个百分点;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6%,较2014年上升了1个百分点。(注:指标中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是单指对图书的阅读,而各媒介综合阅读率则涵盖了图书、报纸、期刊、电子书等各种方式的阅读。)

2015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1.1%,较2014年增加4.5个百分点,显著上升。

综上所述,无论是未成年人还是成年人,看书的人都多了。

通过新兴媒介看书的人多了

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定义,本次摸排的对象是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o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十六周岁农村户籍未成年人。

今年3月底以来,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截至目前,不满十六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902万人。其中,由(外)祖父母监护的805万人,占89.3%;由亲戚朋友监护的30万人,占3.3%;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的31万人,占3.4%。有36万农村留守儿童无人监护,占4%。

从范围看,东部省份农村留守儿童87万人,占全国总数的9.65%;中部省份农村留守儿童463万人,占全国总数的51.33%;西部省份352万人,占全国总数的39.02%。从省份来看,江西、四川、贵州、安徽、河南、湖南和湖北等省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都在70万人以上。

会上,民政部等8部门还联合通知,部署在全国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通过落实家庭监护责任、落实强制报告责任、落实临时监护责任、落实控辍保学责任、落实户口登记责任、依法打击遗弃行为等,力争到2017年底将所有农村留守儿童纳入有效监护范围,杜绝农村留守儿童无人监护现象,有效遏制监护人侵害农村留守儿童权益行为,切实兜住农村留守儿童人身安全底线。

《2015―2016年度北京市全民阅读综合评估报告》显示:阅读已成为京城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

《中国教育报》消息 近日,“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办公室《2015―2016年度北京市全民阅读综合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5―2016年度北京市综合阅读率为92.24%,连续两年保持一个百分点增长;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10.88本,较上一年度增加了1.39本;数字阅读率为83.57%,较上一年度增长了5.39个百分点;纸质阅读率为79.72%,较上一年度下降了1.98个百分点。

据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公共服务处处长王亦君介绍,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持续完善全民阅读综合评估体系的基础上,组织相关部门、专业调查机构和业内专家,采用抽样调查方法,通过结构式问卷,对北京市16个区7~70岁居民以及相关政府机构进行调查访问,对居民阅读理念、阅读行为、阅读服务需求以及阅读投入、政策支撑、社会力量整合、活动效果等情况进行了综合调查评估。

调查结果显示,从综合阅读率、纸质图书阅读量和数字阅读率三大指标来看,北京市均居国内领先水平。调查显示,纸质特有的书香具有无形的影响和感召力,实体书店仍是北京市居民购书的重要渠道,2015―2016年度,61.86%的居民在实体书店购买过图书,特别是20岁及以下的青少年群体,有73.34%的人在实体书店购买图书。

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居民的经济收入、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均居全区前列。近年来,随着全国报业大众化浪潮的不断影响,呼和浩特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就总体而言,与地区经济增速仍存在着不和谐发展的一面。有鉴于此,为健全和发展首府的报业市场,实现首府报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就首府地区报业市场的情况进行一项科学严谨的调查和研究。而不断进行尝试改革的《内蒙古晨报》无疑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研究范本。

本文试从2009年11月进行的首府地区受众读报满意度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来考察《内蒙古晨报》的新闻报道、版面编排和经营状况。研究结论不但能够为《内蒙古晨报》未来战略性调整提供参考数据,而且也可以为首府地区的其他报业实现市场运作的良性化提供决策依据。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随机抽样调查法。(本次研究的调查、编码、数据统计工作由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2007级本科生随礼、金岩、李卓然、刘宁、席贺兴、贾琳、桑苏承担。特此鸣谢。)调查以《内蒙古晨报》首府地区读者(包括固定订户及普通读者)为调查对象。按照设计问题共发出问卷350份,收回填答的有效问卷202份。

二 主要发现

首府地区受众阅读习惯。首府地区受众在读报上花费的时间较少,日平均阅读时间14分钟;阅读量较低,每周阅读报纸一两次,占调查总人数的62%,(2007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国民人均月阅读报纸约7.4份,在我国识字者报纸阅读总体中,每月读20份以上报纸的读者比例最高,占24.5%;而不读报纸的人数比例达到39.9%。)首府地区受众群中,通过自费购买方式获取报纸的比例最高,达到72.6%,报纸自费购买市场已经形成,其次分别为家庭订阅、借阅和单位订阅。在被访对象中,有需要(如坐长途车)时才会买报的人占1/3,而一半左右的读者选择的是“大概浏览,重点阅读”。首府地区所有的报刊中,选择订阅和购买北方新报最多,其次为《内蒙古晨报》。可见,《北方新报》仍是《内蒙古晨报》的主要竞争对手。此外,从调查者的实际采访中发现,《呼和浩特日报》和《呼和浩特晚报》也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是《内蒙古晨报》未来发展的强有力对手。(见表1)

调查显示,影响读者购买报纸的前三位因素为:内容丰富新颖、内容贴近生活和价格合理。(见表2)故报纸的信息内容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受众的购买。

受众对报纸版面的满意度。受众满意度是衡量报纸满足读者需求的程度和状况的概念。受众对报纸是否满意、满意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报纸的受众占有量和发行量,进而影响着报纸的品牌价值、广告收入和长远发展。对于《内蒙古晨报》所提供的各个版面的信息中,读者最满意的新闻内容依次是国内重大新闻、首府新闻和国际重大新闻。(见表3)

受众对报纸版面的满意度依次是社会民生新闻、时政新闻、娱乐新闻、法制新闻、教育新闻、经济新闻、服务类新闻、人物新闻、文学类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汽车类新闻和体育新闻。而受众对于报纸的角色期望以时政新闻、社会民生新闻、教育新闻、法制新闻和经济新闻为主,其他新闻次之。(见表4)这表明,新闻报道只有贴近当地百姓生活,才能激发受众的阅读兴褥。

受众对广告的关注度。调查结果显示,68.8%的读者偶尔会关注晨报提供的广告,有9.9%的读者会经常关注广告,其余的读者则不关注广告。(见表5)

受众对于美食广告、招聘广告和旅游广告倚重度较高,对于家电广告、家装广告和二手房信息表现出较低倚重度。(见表6)

受众对报纸营销的满意度。根据调查,受众对于报纸价格普遍感到满意,(见表7)而对于投递的满意度较差。(见表8)读者不能及时购买和阅读到报纸,是影响受众对报纸整体印象的关键因素。

受众对《内蒙古晨报》电子版的了解情况。有74%的读者不知道《内蒙古晨报》有电子版;有21%的读

者会偶尔看《内蒙古晨报》电子版;5%的读者经常看《内蒙古晨报》电子版。(见表9)这说明,《内蒙古晨报》应该加大其电子版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读者能够及时在网上关注晨报所报道的新闻内容。

三 主要问题与对策性建议

依据受众的反馈意见,可知《内蒙古晨报》在办报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新闻报道还不太吸引人,贴近百姓生活还做的不够,可用信息量较少;有深度报道意识,但是不够深入。二是广告太多且杂乱,制作不够精良,位置随意。三是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在更多的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四是递送时间过晚,读者在阅读到晨报之前就已经接触到其他媒体或报纸,使所报新闻成了“旧闻”。除此之外,调查者还专门询问了读者关于晨报的专题策划的看法,特别是关于越狱案的专题策划。多数受众肯定了报纸对于重大事件策划专题的意识,但也提出这些专题的眼光只局限于事件的浅层报道上,缺乏深层次的挖掘。

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级市报刊业 威海 可行性建议

一、地市级报刊业的现状

据2005年底统计,全国有地市党报330多家,不少报社还办了子报。由于思想观念、相关政策以及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我国地市级传媒市场的区域发展极不平衡。

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的报刊业发行量等情况的比较,发现传媒业的发展与城市的GDP等经济因素的增长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以城市区域规划划分,将我国的传媒业大致分为四个层次。成熟区域,代表城市深圳,广告收入为25亿元;中等区域,代表城市大连温州,广告收入为3亿元;中下等区域,代表城市汕头、肇庆,广告收入为0.1~1亿元;下等区域,代表城市为中西部城市,广告收入为0.1以下亿元。

我们可以用影响传媒业和报业市场的GDP、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受教育程度和人口数量来分析威海市传媒业市场。由于数据查找的困男,部分数据用同等其他数据代替。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2009年威海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117元,同比增长8.5%;在人口数量方面;在2009年,威海市年末总户数为19869 户;人均受教育程度一般。

另外,威海现有《威海晚报》,《威海日报》《威海法制周刊》等几个比较成熟的报纸。威海报刊的发行以收订形式为主,零售为辅。收订分为四个目标市场,即党报党刊收订市场、专业报刊收订市场、集订分送报刊市场、私费报刊收订市场。威海的报刊业现出于我国中等区域层次。

我们对年龄在16岁至76岁的人群关于阅读渠道,报纸购买渠道等方面进行了调查问卷。部分结果及简要分析如下;

1、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和户外媒体等新兴媒体对报纸的威胁越来越大

在我国,随着网络等新型媒体的异军突起,对我国传统的媒体已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2010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了《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达到28.9%。受3G业务开展的影响,我国手机网民数量迅速增长,规模已达2.33亿人,占整体网民的60.8%。

目前,我国的网络媒体无论是在内容的采集、舆论监督和广告经营上都已经确立了主流媒体地位。如此,受众对新闻的获取手段与获取渠道也因新媒体的出现而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变。读者逐渐改变了阅读习惯与阅读方式,导致报纸的阅读人群日益分化。

2、省会城市媒体逐渐渗入地级市媒体

现在,省会强势媒体为了拓展自身的生存空间,开始大力实施以省市为区划的发展战略,逐步向省内的地市级城市进行渗透。

3、阅读人群范围较窄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阅读报刊习惯的年轻人仅占15%,而主要的阅读者为中年人。

4、销售渠道单一

在被调查者中,有很多读者反映有时购买不到自己喜欢的杂志或者购买不方便的问题。所以我们针对读者的购买途径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以邮政订阅的方式为主,所占比例为45%,其次是报刊亭。

二、地级市报刊业的可行性建议

只有进一步的对地级市报刊业做出调整才能推动其不断的发展,结合威海自身的报刊也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几个可行性建议。

1、产品的多元化

相比于西方报业集团动辄拥有数十种甚至上百种报纸的状况,国内报业集团拥有的报纸数量、规模还是轻量级的。而威海的情况亦是如此,虽然拥有《威海日报》《威海晚报》等有一定阅读群体的报纸,但是因为内容的单一致使阅读人群受限,无法吸引更多的群体。

任何媒体的成功必须满足当地的读者需求,进而满足当地广告主的需求,因此,这就要求媒体的定位和新闻内容的填充上必须以当地读者和市场为导向所以应当明确定位,针对不同的受众制定不同的版面内容,同时,也要避免集团内部报纸定位雷同、同质化竞争问题。

2、加强网络化建设

从单一的报刊市场,逐步拓展到网络媒体、移动媒体、户外媒体等多种新媒体,成为全媒介信息服务商。网站新闻的容量已经远远超过报纸,网站的新闻时效也早已走在报纸的前面。如何利用好网络资源来加强报刊业的大力发展已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运用网络等新媒体来提高传统媒体的地位不是不可能的。可以加强新闻网络化的建设,利用网络来宣传报刊业,提高报刊的知名度,打造传统媒体的新形象。

3、广告的结构合理化

大多数地市报的广告构成以医疗药品广告为主,威海市也不例外。这样单一的广告结构不利于版面的美化,读者对此也很有意见。应当调整广告的版面和结构,提升报刊的观赏性。

4、调整销售方式

传统的报刊业大多提留在以邮政订阅,报刊亭为主的销售模式。这种过于单一化的销售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购买方便的心理状态。所以,应当扩大销售的途径,增加销售点,可以在公共场所设立报刊点,一方面,扩大读者群体的范围,另一方面,增加报刊业的影响力。

三、结语

21世纪是充满生机的时代,虽然地级市报刊业面临着各方面的激烈竞争,但随着我国次中心城市经济不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只要能在变革中不断求生存谋发展,不断更新观念,引进技术,加大投资力度,加速现代化建设,地级市报刊业的市场将处于新一轮黄金发展期。

参考文献

[1] 《我国地级报刊的发展现状及对策》――人民网.

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不久前,某知名图书销售网站了一份“中国最爱阅读城市榜”。一线城市全部没有上榜,排第一的竟是浙江二线城市宁波。北、上、广商业化过浓,不少人无心读书,倒也罢了,深圳竟也不在“最爱阅读”之列。深圳是众所周知的“图书馆之城”,2013年10月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一时间,对这个阅读调查排行榜表达抗议的深圳人不在少数。(《青年报》,10月3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罗西曾这样评价深圳:“这是一座因为注重阅读而值得尊敬的城市,这是一座充分保障市民文化权利的城市。”深圳能获“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却不能进“中国最爱阅读城市”榜单,确实让人颇不服气,难道深圳的“全球全民阅读典范”是凭空吹出来的,或是花钱买来的?这种阅读调查,恐怕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调查过程并不严谨,调查结果难以取信。

这些年,各色阅读调查“你方唱罢我登场”。文化部门在调查,传统媒体在调查,图书销售网站或商家在调查,与阅读“七不沾八不挨”的企业也在调查,比如某营养品公司最近就了“中国0至7岁婴幼儿亲子阅读现状调查报告”。各路调查人马要么调查大学生阅读,要么调查中小学生阅读,或调查公务人员阅读;在地域上,要么调查全国,要么调查全省,或调查市县区……几乎到了“无处不调查”的地步。

在这股调查潮流中,大家自说自话,让受众不知该信谁。最应该注意的是,一些全国性阅读调查并不周到、细致、严谨,只调查局部地区的部分读者,就得出全国公众少读书、不读书的大型报告,好像多数国人成了懒汉,耸人听闻;一些地方性阅读调查为避免损害地方形象,大肆“注水”,给地方“贴金”;一些商家调查也存在利益因素,借调查少数网民的阅读情况,炒作自己或一些书籍。

阅读调查泛滥,调查数据失真,会混淆视听、误导行业,不利于图书出版业朝着健康方向发展。早有专家建议,阅读调查也要统一调查机构、操作流程,最好聘请独立机构来进行,以使调查结果真实反映现实,避免“人情数字”和“面子数字”,如此调查才能取信于民。

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范文第7篇

随着手机阅读的发展,我国手机付费不断创造历史新高,手机阅读用户量也随之明显增长。在手机阅读市场繁荣的背后,图书种类相对单一、雷同等问题日益凸显。

[关键词]手机阅读;现状;优势;存在的问题

一、手机阅读的现状

艾媒咨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手机阅读用户规模达到了2.91亿,手机阅读的市场规模达到了55.9亿元,手机阅读用户平均每年花费在手机阅读上的费用为23.31元。小说、新闻、论坛是国内手机阅读用户最爱看的内容,其中有47%的用户愿意付费阅读小说。

手机阅读最早体现在对传统纸媒的再利用上。中国期刊超过6000种,目前市场化程度高的刊物已基本实现了数字化。对于传统期刊的数字化,在内容上,手机阅读的服务商基本不做二次加工,主要是进行一些删减,把软文、广告类的东西删掉,把 “干货”留下。因此,这是一个筛选过程,而不是一个编辑过程。

近两年来,手机杂志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比如阅读人群对即时性的要求更高了,以前人们阅读杂志的周期可能是一个月或一周,而现在这个时间已经太长了。再比如,用户对个性化内容的需求更高了,在传统渠道卖得好的刊物不一定在手机上也卖得好,那些专门为手机用户定制的内容更受欢迎。

与此同时,关于“大学生微博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半数以上大学生注册了微博,其使用微博的主要原因是:关注新闻热点、参与话题讨论、了解名人动态、发表个人观点。同时,新兴的微信平台已拥有3亿用户。事实上,“微博控”加“微信控”的手机阅读,已成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娱乐内容成为手机阅读接触者的消费重点,这也与手机阅读群体以年轻人为主相关。

就手机阅读整体来看,仍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因此第三方支付公司也看好这一市场,为手机阅读用户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

二、手机阅读的优势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可用来阅读的时间比较分散,利用手机阅读成为打发时间的最佳选择。

手机之所以能够成为阅读的新载体,是由其方便小巧、随身携带的优点决定的,我国的手机用户已经突破9亿户,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智能手机的高速发展,使人们手机阅读的内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本格式,有了更多的选择。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目前手机上网资费较以往有了大幅下调,以及可以随时随地下载想看的书籍,都标志着手机阅读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手机阅读最大的卖点是方便、全面、迅速和热点,可任意选择的海量图书、方便快速的阅读模式、结合时下热点的书籍推荐,不但让广大客户群享受到阅读带来的,同时也省去了寻求原著的烦恼。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获取便利”是我国民众选择数字阅读的首要原因,其选择比例超过六成。45.4%的人因为“方便随时随地阅读”而选择数字化阅读方式,26.9%的人选择数字阅读是因为“方便信息检索”。这两者均显示了“数字阅读的便捷性”。另外有31.1%的国民因为“信息量大”、26.0%的人因为“收费少甚至不付费”而选择数字阅读。

最重要的一点,电子书的阅读成本大大的低于实体书,同样的预算可以买更多的书,进行更大量的阅读。并且每本图书都有免费试读的章节,最新连载的小说每章低至6-8分钱即可轻松享有阅读快乐。

三、手机阅读面临的问题

手机阅读不仅面临着个性化、碎片化、社区化阅读的问题,同时还有盗版、付费、专业人才等一系列的挑战。除了出版社如何规范和加强对数字版权资源的占有、管理、运用和维护,如何向数字出版要效益,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版权等问题亟待解决之外,专业人才的积累也十分重要,尤其是版权交易和市场运作、精通信息技术的跨界人才。

任何经营最终的目的都是营利,然而国内手机阅读行业的盗版问题非常严重,如何搭建正版市场,通过提供便捷的付费渠道等方式,引导读者养成阅读正版的习惯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而据今年4月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电子书阅读率上升,但是付费意愿降低。在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国民中,有40.1%的人表示能够接受付费下载阅读,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其中,手机阅读群体中45.8%能够接受付费阅读,而有54.2%的人只看免费手机读物。新闻客户端付费遥遥无期,盈利模式模糊不清。手机报市场逐渐缩水,所占份额逐步下降。而且付费用户普遍为“三低用户”,即年龄低,学历低,收入低。

此外,在以年轻人为主体的手机阅读调查中,娱乐功能成为手机阅读最主要的诉求,而在一项对于手机小说种类的调查中,言情、武侠、青春、穿越题材占据了八成,用手机阅读经典作品的微乎其微。对于这种现象,专家们很担忧:数字化阅读方式使得泛读化、快餐化的浅阅读倾向呈现出“短、平、快”的阅读趋势,以丰富情趣、提高修养为目的的素质性阅读逐渐弱化,导致人们的阅读动机以休闲娱乐为主导,而文化传承、思想积淀呼唤的精读和深度阅读被大多数人摒弃。

综上所述,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阅读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优势互补,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虽然有很大一部分读者还不习惯付费电子阅读,但随着电子阅读需求的增加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引导和保护,付费电子阅读必将拥有广阔的市场。不过,在这个竞争愈演愈烈的市场,无法向用户提供高质量阅读内容的出版商和运营商必将遭到淘汰。

参考文献:

[1]《Pew Research Center报告》.

[2]《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

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范文第8篇

阅读的回暖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有关,与发展中国家的国民在发展初期心态浮躁、在到达一定阶段后心态渐渐平复有关,与此相关的当然还有其他种种因素。但与此关系最密切的是我国政府和相关机构以及出版社在推广国民阅读方面所作的巨大努力。

在阅读推广方面,我国各界纷纷行动起来,以各种形式遏制全民阅读率下降,以期待短期内见效。

首要做法是荐书。近年来,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以“向青少年推荐100本好书”等方式积极引导青少年阅读,以开列“农村书屋必备书目”等方式引导广大农民多读书、读好书,受到广大青少年和农民读者的欢迎。

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范文第9篇

关键词:图书馆;读者服务;女性阅读

目前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近几年全民阅读率持续下降,但是女性阅读率却持上升势态。男女阅读比率是11 :12,女性中有过半人数,每周阅读时间平均8小时以上。2009年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对英、美两国男女阅读状况做的调查结果:英国男女阅读比例1:2;美国男女阅读比例1:1.5,可见将来的阅读世界里女性是主角了。

一、社会各界对女性阅读的关注

早在唐宋我国就出现了女性阅读现象。而今,我国关于女性阅读方面的研究与关注,只处于少年时期,正待发展壮大。这种关注的必有途径主要是来自于传统出版界、图书馆界、网络媒体。

(一)传统出版界

2004年《光明日报》曾经过的《女性阅读习惯调查报告》中: 多半女性喜欢阅读积极向上的题材,不喜欢阅读低格调的题材。女性阅读的关键是女性正在阅读和将要更多地阅读,阅读什么是次要的,关注阅读、倡导阅读才是首要的。2009年3月10日《中国图书商报·中国阅读周刊》推出“女性阅读”专题:《女性阅读调查报告》,包括从网络媒体、女性读物策划人看女性阅读风貌;女性群体阅读和购买调查;女作家眼中的女人与阅读。[1] (P.27-29)对女性阅读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与研究。2009年《出版广角》第11期“女性图书与女性阅读”专题报告,界定出女性阅读的涵义及范围,并对女性阅读能力也进行了精辟阐述。200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读书疗法:女性生活各阶段的读书指南》,一书谈论的主要内容是女性在人生各个阶段所读的书,旨在为女性读者提供处理问题或困惑的文学“处方”。2009年,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阅读的女人》,从世界各地的馆藏中搜集上百幅展现女性阅读的美术作品,言简意赅地解说了13至21世纪女性的阅读史,使女性读者赏心悦目。

(二)图书馆界

2006年《图书馆工作与研究》第4期发表了《女性阅读与女性小说之兴起》一文,自此图书馆界对女性阅读便有了关注的开端。2007年《图书馆建设》第5期《女性阅读情况的调查分析》一文,通过对哈尔滨市女性到馆阅读情况分析,了解了女性读者的基本构成情况和阅读习惯。2007年《山东图书馆季刊》第4期《关于女性阅读的调查与思考》一文阐明女性是当前读者主流,已进入女性阅读时代。女性阅读不仅仅是追求高雅的品位,更具有复杂的心理需求。2009年《图书馆工作与研究》第1期《明清女性阅读活动探析》一文表述:古代女性阅读活跃高峰是明清两代。明清时期阅读的特征为:内容多元性、阅读传承家族性、阅读的自主性、阅读主体地域性等。2009年4月23日,厦门市举行了以“都市女性阅读季”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此活动的目的是为倡导更多女性读书。

(三)网络媒体

2010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了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状况统计报告: 我国网民规模达3.84亿人,男女比是53.3:46.7。1999年,“中文女性阅读第一品牌”的红袖添香网站成立,这个网站现在拥有300万部作品原创书库,为超过300万用户提供涵盖多种体裁的创作与阅读服务。2003年,号称 “全球最大女性文学基地”的晋江原创网成立,它拥有在线作品50万部,作品类型多种多样应有尽有。目前红袖添香和晋江原创的网民男女性别比例是1:9。2008年,“女人馆”新浪读书频道上线,其宗旨是根据现实女性内心的需求,多方面甄选优质书籍,为女性群体提供高品质的阅读体验;为女性群体打造了优质阅读平台。

二、图书馆服务关注女性阅读的必要性

“女性阅读直接关涉民族未来”。著名作家李东华很有远见性的提出这样的说法,确是如此。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未来社会的各个方面将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发展,因此整个阅读体系也将走进多元化的时代,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国民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和细分需求。作为现代化的图书馆服务都亟待细分书刊类型和读者类型。这是阅读发展的新方向,同时也是图书馆服务研究的重要课题。换个角度说,促进和推广女性阅读是图书馆服务细分的一个重要方向。

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范文第10篇

我国报业市场还处于生长发育的初级阶段,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报业竞争需要自由当然也需要规范,没有规范的自由是不利于报业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的。在众多涉及报业市场竞争规范化的问题中,目前我认为亟待解决的是“公平竞争”的问题,焦点在报纸的发行量上。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的消费者有两类,其一为读者,其二为广告商。报纸在产业化运作过程中实际面对的是两个市场,报纸市场与广告市场。由于报业的经济效益直接来源于广告市场,因此,对广告客户的争夺也就成为报业竞争的主要内容。但是,报业经营者在广告市场上竞争的资本则来源于在报纸市场所获得的传播效能,确定报纸传播效能高低的量化指标主要就是报纸的发行量。因此,报纸的发行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成了广告市场上的一种商品,发行量越大,这种商品的价值就越高。于是,报纸间的经济利益之争最终就落脚在报纸发行量的竞争上。在成熟的报业市场上,为了保证公平竞争,维护广告主、广告商和报业经营者的经济利益,一般都有一个报刊发行量的核查组织作为市场的中介机构,由它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核查公布报纸的发行量,以避免个别报社弄虚作假,确保发行量数据的真实性。对于那些胆敢通过虚报发行量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的做法,法律和行规都将予以严惩。1997年9月,香港的英文《虎报》因涉嫌每日虚报1万多份发行量,受到了香港廉政公署的审查,最后3名当事人分别被法庭判处4至6个月的拘役,即为一个例子。

然而,反观目前内陆和我省报业市场竞争的现实,报纸的发行量任由各报自说自话,发行量的水分岂止1万?尽管我国《广告法》也规定:“广告者向广告主、广告经营者提供的媒介覆盖率、收视率、发行量等资料应当真实。”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核查手段及处罚措施与之相配套,这一规定几乎成为一句空语。为了追逐经济效益,一些发行量仅有数千的报纸敢冒称数万,仅有数万的报纸敢冒称几十万;更有甚者,某些报社还明令规定报社工作人员不得向外透露本报的发行量,违者就要受到处罚。这就使得我国报纸的发行量成了一个“黑洞”,深不可测,局外人根本不知深浅。显然,这种状况有违公平竞争的原则,它不仅构成了对广告商的商业欺诈,同时也构成了与报业同行的恶性竞争,损害了诚实守信的报业经营者的利益。近年来,一些国外广告主和广告公司,在进入我国从事广告经营业务时,常常以我国报纸的发行量没有经过核查,不真实、不可靠为由,作为煞价的理由。这种状况如任其进一步发展,最终受损害的将是整个中国报业。这种缺乏规范的不正当竞争,激发了全国各地报业同行之间的数据之争。如《太原晚报》是太原日报社的一张子报,《山西晚报》是山西日报报业集团的一张子报,都属于都市类报性质,2003年《太原晚报》通过央视调查数据称自己的报纸在太原市的阅读率为全省第一;《山西晚报》说其报纸发行量是省内日报类报纸发行量第一;二者对此印制手册,各说各有理。

在石家庄,《燕赵晚报》是市报石家庄日报社的一张子报,《燕赵都市报》是省报河北日报社的一张子报,都属于都市报性质,同处一市,目标读者群相同。在1998年年末的发行大战中,《燕赵晚报》及其母报《石家庄日报》在报纸上刊登了由央视调查咨询中心对石家庄市居民报纸阅读情况调查的结果,根据这项调查,《燕赵晚报》在石家庄市的阅读量市场所占份额为23?4%,而其竞争对于《燕赵都市报》为14?5%,位居次席;在阅读率上,《燕赵晚报》为37%,《燕赵都市报》为22?9%,也是《燕赵晚报》强于《燕赵都市报》。两报据此刊出的消息称:“《燕赵晚报》在省会市场份额最大、阅读率最高”。两天后,《燕赵都市报》及其母报《河北日报》立即对《石家庄日报》和《燕赵晚报》的这一报道提出异议。《燕赵都市报》在其一版头条以“本报合法权益不容侵害”为题刊出文章,指责《石家庄日报》和《燕赵晚报》在一年一度的报刊订阅关键时期和广告经营的黄金季节,故意刊登“央视调查”的虚假结果,将这一模糊调查公诸社会,目的在于混淆视听,抑人扬己,可谓行业不正当竞争的极致。并称将就《石家庄日报》、《燕赵晚报》和央视调查咨询中心的侵权行为,“诉诸法律讨回公道和公平”,争端骤起。由于省委宣传部及时介入,双方暂停了在报纸版面上的公开指责,但争论仍然没有平息。在武汉,《武汉晚报》是武汉市委宣传部主管的一家城市晚报,《长江日报》是武汉市委的机关报,《楚天都市报》是省报湖北日报社所属的一张子报,也以武汉市的读者为目标读者群,三报都立足于武汉市,以报道都市生活、服务武汉市民为办报宗旨。1998年9月,也是在报纸发行大战的关口,《武汉晚报》刊出了由北京新生代市场调查有限公司在武汉所作的报纸阅读率调查结果,并配发了题为“98中国媒体大调查———在哪儿做广告最有效”一文。文中称,《武汉晚报》在武汉市各类日报中阅读率位居首位。时隔不久,被调查数据排在第二位的《长江日报》率先提出异议,在自己的报纸上发表了《刊登所谓阅读率排行榜贬损兄弟报纸———两媒体延揽广告出怪招》一文,对《武汉晚报》的做法予以抨击。第二天,被调查数据排在第三位的《楚天都市报》和被排在第八位的《湖北日报》同时转载了《长江日报》的文章,其中一家还配发了编者按,对调查数据的真实性提出了怀疑。于是,《长江日报》和《楚天都市报》结成了统一战线,在《长江日报》上刊出了两报广告部的联合声明,明确表示“将依法追究责任”。这些事的发生,可以说是我国省会城市报业竞争不断加剧而又缺乏必要规范的必然结果。它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中国报业市场也到了必须组建ABC(报刊发行量核查组织)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