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下,公民教育已经逐渐取代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地位,使爱国主义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本文从民族精神的角度重新探讨在中学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历史课程
中图分类号:D069 文献标识码:A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如果说思想教育是历史教育的生命的话,那么爱国主义教育就是生命力量的来源。因此,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历史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在新的课程改革中继续得到体现并被赋予新的历史内涵,即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下培育爱国主义情感。新课程改革后,弘扬民族精神被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而爱国主义教育在弘扬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得到升华和加强。
(一)把握与时俱进的爱国主义教育理念
进入21世纪,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爱国主义也需要与时俱进。当代的爱国主义是建立在人文精神、科学态度、国际意识、可持续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体现时代精神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理解和体验历史上的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塑造健全的人格;崇尚科学精神,逐步树立求真、求实与创新的科学态度;理解民主法制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意识,正确看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加强环境意识,牢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在中学历史新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把握好新时代民族精神引领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理念,并在教学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气息,使学生能够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
(二)合理利用新课程改革为爱国主义教育创造新成果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中学历史课程也呈现了新的变化:历史课程是由历史教科书、教学辅助资源、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历史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而且是体验课程;历史课程不再是历史知识的唯一载体和来源,而是师生共同探索和共同构建的过程;历史教科书不再是“圣经”,而是师生学习的材料;传统的评价方式正在发生变化,新的评价体系正在构建和形成的过程中,等等。这些新的变化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些新的变化既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观念,同时也需要教师抓住时机,开拓进取,为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历史爱国主义教育开辟新的道路。
【摘要】初中历史课程具有培养学生民族意识的天然素材,在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上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国学教育在初中历史课程民族意识培养上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旨在探讨在初中历史课程中如何更好的运用国学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
【关键词】初中历史国学教学民族意识有效策略
引言
国学教育是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思想文化学术传统,培养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在推动历史发展、维护民族独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初中历史课程的学科熟悉决定了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即培养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其实,国学教育在内容上就与中国古代和中国近代有着紧密的联系,有进行民族意识培养的丰富资源。
1.国学教育与民族意识的基本理论
1.1国学教育与民族意识的内涵
国学教育是指与国学内容相关的一切教育活动,包括了传统文化、民族技艺、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其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人的民族意识、传统文化素养、人文和民族精神、健全的人格等。就民族意识的培养而言,国学教育有民族价值和民族结构的整合、民族行为规范、民族和社会的发展等功能。民族意识是对民族认同与民族尊严和利益的自觉感知,没有民主意识的个体,是无法对民族认同与民族尊严和利益的自觉感知的。
1.2国学教育与民族意识的关系
【摘 要】历史学科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育是历史学科的一个载体,公民教育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公民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的素质教育。笔者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的课程目标要求、高中生心理特征和高中历史教育现实存在的问题三个角度入手,论述高中阶段历史教育的公民教育功能的发挥。
【关键词】历史教育;公民教育;素质教育
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包括了认识功能、借鉴功能和教育功能三种。而历史教育是以历史和历史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历史学科现在已经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国民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急需人才的新时代,历史教育的公民教育功能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一、公民教育的目标
为明确历史教育的公民教育目标,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公民教育?在中国这样一个古老而历史悠久的国度,“公民”这个词在中国的出现和“公民教育”在中国的萌芽却是在近代。在欧洲,“公民”一词源于古希腊,“民主”“公民”这些意识在欧洲远远较我国出现的早并且发展的程度高。究其原因,是中国的社会性质、经济和政治制度的落后造成的。近些年来,为适应世界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增强公民意识的教育力度在不断加强。
那么究竟什么是公民教育呢?“公民教育,其一,培养公民参与社会的意识与能力,并将国家的意识与利益系于个人的权利和义务之中;其二,培养公民的道德、信仰和价值观,以文化的熏陶为轴心,着力于公民品质的开发。”公民教育从广义上讲就是明确个体作为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狭义上则是指公民角色的培养,包括公民的政治认同,权责意识,参与能力等。“公民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它与素质教育是一致的,是一种最重要的素质教育。中国的公民教育是培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格公民……”具体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公民知识、公民品德和公民精神的合格公民。
公民教育的实现途径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而最有效实施的地点是学校。在我国的国民教育中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已经在逐渐渗透对中小学生的公民素质培养。在这其中,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受教育者素质教育的培养是在思想政治课上学习和完成的。实际上历史课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公民教育作用。
二、高中阶段受教育者的心理认知特点
摘 要:我国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并且这种民族精神始终都是激励我国整个民族奋发图强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在历史教育过程中民族精神的有效渗透,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关键词:历史教育;民族精神;关系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一个民族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的有力支柱。因此,高校的历史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将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灌输和渗透,使高校学生在了解历史知识的同时,增强自身的爱国情感。本文通过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讨论,提出了在历史教育中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策略。
一、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一)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整合关系
1、正确认识“民族性”。历史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历史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前,要理清“民族性”这一问题。我们常说的民族性融合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两种情感,这种民族精神是整个民族拥有的共同情感,其虽然具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但是这种精神层面的历史文化积淀必须得到全体民族的统一认可。我们甚至可以理解为,民族精神最初源于乡土精神,是将历史进程中的点滴积累进行的有效放大。
2、历史教育的前提是认知民族精神。对民族精神的正确认识是历史教育的前提条件,要想正确的认识历史,就要首先了解民族精神。历史文化体现了民族精神的本质,其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高校的历史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历史书籍和书籍之外的历史知识,提高高校学生对有意破坏民族精神、隔断历史教育行为的正确认识和甄别。
3、民族精神的培养基于对历史教育的认可。对历史教育的认可是培养高校学生历史精神的基础和保障,如果高校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历史教育,那么,民族精神的有效落实和发展就失去了基本的保障。只有加深高校学生对历史的深刻认识和了解,其才能够转变原有的思维模式,认同自身的民族文化和内涵,理性的看待和解决历史问题。
摘 要: 所谓“古”即历史,可见古人对历史的重视。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历史教育在我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被人们忽视。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人们逐渐认识到历史教育在素质教育及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共分为两个部分:历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历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历史教育 素质教育 作用
一、历史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
在历史教育过程中,我们对历史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及综合性已经有了十分清晰的认识,但是,对如何发挥历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很少探索,对于历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认识不清。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及历史教育探索的不断深入,发现历史教育在提升学生全面素质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全面素质包括审美素质、道德水平、文化水平等诸多方面。
(一)历史教育涵盖诸多学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
历史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其涵盖诸多学科内容,如政治、经济、文学。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历史教育是与其他社会人文自然学科教育密切相关、不可分离的。加强历史教育可以使学生的思路更敏捷,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这个过程之中学生的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都得到很好地锻炼,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极大提高。除此之外,通过历史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其他课程内容,同时对历史课程本身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全面发展的教育来说是很重要的。这一特点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
(二)历史教育推动德育教育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
历史学科教育在德育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传承民族精神,形成良好个人道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外历史发展过程中,诸多社会现象和历史事件是对学生进行政治观点及阶级教育的良好素材。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中,无数仁人志士可歌可泣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起到的作用,是其他人文自然学科不能及的。在历史教育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思想贯穿始终,通过历史教育,学生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思想方面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学生以唯物主义观点看待世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实现历史教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历史教育过程中加强德育教育,实现历史教学活动中的史论合一,实现教育过程中德育教育与历史教育的完美统一。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德育水平,同时对发展学生智力,促进历史教学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
摘 要: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植根于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中,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精髓;离开历史教育,民族精神就没有根植之处;离开历史教育,民族精神的培育就会因为缺少民族历史文化认同而难有实效。历史教育肩负着传承民族精神的重任,历史教育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历史教育;民族精神;
历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历史学最基本的特点是认知过去、立足现实、展望未来。这个特点,决定了历史教育不仅对学生知识的增长、智力的开发起着特殊的作用,而且在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方面具有极为显著的影响。所谓"民族精神"是某一民族依据自身的生存环境和生产实践在建构自身生活方式的历史性进程中所形成的总体性世界认知和人生价值选的择,它体现了一定民族的内在特质、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或者说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带有本民族特点的、体现本民族精神风貌的意志和品格,为该民族所共识和实践,并推动民族和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构成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和民族凝聚力的核心。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集数千年历史之精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民族精神是在漫长的历史上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要弘扬民族精神首先必须要认知,欲认知便离不开历史教育。
历史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在任何时代都需要传承和铭记历史。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为本民族成员所共同具备和追求的民族性格、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民族道德品格和价值准则的总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民族意识的最高形式。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的世代连续、绵延不断,是举世无 双的 。 这既是我们民族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明证,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历史教育肩负着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大责任。
民族精神的培育必须有历史文化认同这个承接面,如果缺少了这个承接面,民族精神就成为空中楼阁, 难以落到实处。如何才能使人们产生历史文化认同,通过历史教育使人们在对历史的了解与认识过程产生历史文化认同可能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国学大师钱穆曾经说: "若一民族对其以往历史了无所知, 此必无文化之民族,此民族中之分子对其民族必无甚深之爱, 必不能为其民族有奋斗而牺牲, 此民族终将无争存于世之力量。""故欲知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爱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以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国史大纲・引论[ M ] . 台北: 商务印书馆, 1979. p2)通过历史教育培育国人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自豪感,同时也就为其他多样化、现实性的爱国教育,提供了一个必要的承接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缺乏这个承接面,所谓爱国主义教育,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真正有效。民族历史文化认同就是民族精神的基石, 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立足点。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创造出了辉煌的文明,涌现了无数优秀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等,四大发明光耀千古,中华文明功垂世界。同时,在五千多年绵延不绝的文化传承中,光辉灿烂的优秀文明传统孕育和凝结出伟大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为基本特征的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优良传统是在历史上形成的,欲继承首先必须要认知,欲认知便离不开历史教育,这是不言而喻的。以"团结统一"为例,我国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逐渐形成了"大一统"观念。随着公元前221年,秦建立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统一的封建国家,"大一统"从此成为中国政治鲜明的价值取向和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秦以后,历代开国君主都不满足于偏安政权,而以天下统一为己任。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汉,所以被后人推崇,很重要一点,就是因为他们都具有雄才大略,或完成了统一大业,或安定了天下。中国各民族之间就存在着一种强烈的民族认同感,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炎黄子孙而自豪,都有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整体感和责任感。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切身感受到国家的统一是民族生存、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颂歌。中国从秦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以来,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虽有分合离聚,但主体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高度一致的整体感、责任感和忠实于群体的价值取向,在于各个民族之间和睦合作、友好相待的优良传统。离开了这种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一个庞大的多民族的中国要想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保持统一和繁荣,是不可思议的。如果我们不了解民族的的历史,我们也就不可能理解"团结统一"何以是我们民族传统的精神了。历史是最好的教师。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首先必须向历史请教。离开了历史教育,既无法真正了解优良的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也就无从谈起。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优良传统的精髓。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目的是为了"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而要使国人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归根结底,就是要引导国人培养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在这方面,历史教育同样具有不可替代性。正如郑师渠先生所言: 首先, 一个人历史责任感的形成, 有赖于具备开阔的历史视野和正确的历史观。难以想象,一个缺乏基本的历史常识和历史感的人,会有振兴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历史教育可以为国民提供必要的历史素养,以开阔视野, 并养成科学的历史观。(郑师渠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弘扬 史学史研究 2003.1P1-3 )历史教育是引导国人培养历史责任感的基础。
中华民族历史极为丰厚,有很多宝藏还有待挖掘,有很多营养值得吸收。从文明传递的角度看,弘扬民族精神也是传承民族精神,培育民族精神也是创造民族精神。通过历史教育,将民族精神内化为人格的力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祖国繁荣昌盛,以造福各族人民。通过历史教育,我们形成这样的共识:没有民族的历史,就没有民族精神,没有民族精神的传承,也就没有伟大的中华民族。不懂得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就无法了解民族精神的精髓。民族精神是民族振兴和实现中国梦的基石和前提,要实现民族的振兴和中国梦,必须有振奋的民族精神作支撑。民族精神的弘扬使民族振兴的步伐可以加快,而失去了民族精神的支撑,民族振兴则无异于空谈。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中,历史教育是我们了解、认识和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摘 要: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我们很少对“爱国”的行为有进一步的思考,一直都是在高尚的旗帜下进行学习和笼统的评判,但当下抵制日货活动中的打砸行为引起了人们对理国教育的思考。中学历史爱国主义教育应该如何进行,从而培养高素质的国民?从含义、教育理念、教材设置、培养国民素质和历史教师的资源选取等方面谈一谈个人浅见。
关键词:理国;情感教学目标;多维度;社会史观;国民素质培养
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情感目标,也是一个国家、民族进行国民教育的永恒主题。近期,日本的“购岛”闹剧引发的国内民众抵制日货的活动中打砸日系车的行为,引起了人们对于“理国”的思考。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又如何进行正确的爱国主义教育呢?笔者结合自己对教材、课堂教学等的体会,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什么是爱国主义?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一个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最深厚的感情。”如何做到理国,让爱国行为更好地表达民意、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我认为要正确认识“理国”和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教育。
“理国”,顾名思义,即爱国行为要有理性的思考,既明确表达民意,又能宏观上服务于国家的外交方针政策。就日本的“购岛”来说,我国民众的反日示威游行、抵制日货的行为,表达了中华民族维护国家和领土完整的强烈愿望,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冲砸日系车造成同胞财产和人身损失,也给政府外交方针政策的运用施加了巨大的压力,缩小了政府外交政策运用的空间。这不是爱国而是“害国”,我们不能在“爱国无罪”这一伟大的前提下去实施这样的行为。
反思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我认为应该在教育理念、教材设置和公民个人素质养成等方面进行探索和调整。
一、在中学历史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情感教育目标上一定要冲破“爱国无罪”这一主题
不能对一切爱国行动都加以肯定,而要加以甄别。在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些事件的情感教学目标上应该设置多维的观点。所以在科学、民主和理性这些理念下去审视我们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的教育理念太程式化、空洞化,不能引导人理性思考,而容易激起简单的义愤和对暴力的变相赞美。我们对爱国历史事件的认识不要预设前提,鼓励课堂上的冷静思考,去丰富史料,努力培养学生广阔的视野,使新课标的理念更充分地展现出来。
摘 要:在历史课教学中,应立足于培养与中华文化传统和民族复兴相适应的时代新人。学生的公民素养,即是学生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品格,且具有完善自我和改进社会的能力和目标。加强对学生的公民素质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培养兴趣,完善人格,提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培养一个真正负责任的公民必须通过教育这条途径,中学历史教育肩负着这一重大的任务和伟大的使命。
关键词: 历史教育 公民素质 参与式教学
【中国分类法】:G633.51
一、公民素质的内涵
公民素质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具有的体魄、智力、思想道德总体水平。它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国际竞争的重要方面,也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涵盖了公民的道德、情操、言行举止、文化底蕴、奉献精神和法律法规意识、社会公德意识及自我约束意识等等。
开展公民素质教育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责任教育、法制教育、公德教育和人格教育为主要内容。
二、培养公民素质的必要性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格健全、情操高尚的人。公民素质的培养是关系到学生个人、社会发展和祖国未来的重大课题。历史教学中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阵地,是帮助学生塑造良好品格,高尚情操的有效途径。一般来说,公民素养的形成是渐进的过程,是社会性发展的过程,是指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的进程中在态度知识能力方面与社会相适应并和谐发展的动态过程。社会性的发展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公民素养的标志。因此,关注公民的社会性发展,对良好的公民素养形成以及整个社会的进步来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重视历史教育,培养公民道得素质,势在必行。培养学生求真、求实、求是、怀疑、批判、实证等理性的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的积极作用。
摘要:国民教育的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教育,历史教育是进行公民教育的途径之一,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是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美国 日本 历史教育 公民教育
美日两国出于国家利益的需要,非常重视对公民意识的教育。本文将以战后美国历史课程标准和日本的历史教育改革为例来看两国历史学科中的公民教育。
一、美国历史教育与公民教育
历史学科是相当重要的一门学科,是美国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学习历史有益于提高公民的素质,有益于发展美国民主社会,有益于促进学生成为良好的公民并保持美国式生活方式。
以美国1994年颁布的《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为例,标准规定,历史教育在公民教育上的重要意义。历史知识是政治智慧的重要条件,“没有历史,一个社会就不会对自己的历史起点、它的核心价值观、以及过去的决定对当前的影响有一个共同的记忆;没有历史,就不能对社会中政治的、社会的或道德的问题进行任何合理的考察;没有历史知识和以历史知识为基础的探究,人们就不可能成为见多识广、有鉴别能力的公民,而这对于民主管理进程的实际参与和使全体公民实现国家的民主思想是必不可少的。”历史知识也是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没有历史知识你不能成为一个知识渊博阅历深,分辨是非能力非常强的公民,你也不能对一些社会上的问题做理性的分析及判断。
《标准》规定了有关“公民教育即培养学生具备公平公正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定,有促进社会发展的能力,能够做到求同存异、宽容的心态对待周边的人和事、秉持公平正义。美国历史教育为公民教育方面奠定坚实的内容基础,历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多元文化价值观、承担世界责任的能力、合作的能力、学会体谅,反思自己。因此,历史学习不仅能够增长学生的知识、加速学生的社会化发展,而且能够通过历史学习潜移默化向学生灌输美国民主传统的重要价值观”。从此项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出,历史教育不仅教授学生各种史实知识,还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并且使学生情感价值升华,这样学生能很快适应社会生活。历史学科在充实公民知识、培养公民品格、形成公民技能等方面的起着巨大的作用。
二、日本历史教育与公民教育
【摘要】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灿烂夺目、博大精深。初中历史教学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有:挖掘教材潜力,进行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制定明确目标,开展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结合乡土历史资源,开展中国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开展课外活动,进行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途径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1(a)-0110-01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灿烂夺目、博大精深。无论是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还是在思想道德等方面,都对人类社会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华民族长期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基础。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是如今每一个中国人都应承担的责任和追求的目标,更是我们历史学科的重要任务。所以,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必须担负起这一使命,全面落实历史新课程改革要求,开动脑筋,积极努力,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
1 目前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在农村初级中学里,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一方面学生的历史应试能力已大幅度提高,而民族传统美德等思想道德素质却严重地下降;另一方面学生的历史中考“分数”越来越高,而学习历史的兴趣却越来越低。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状呢?究其根源主要是:传统的历史教学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即“重智力轻德育”,“重形态轻人格”,“重说教轻情感”。
2 明确学习历史的意义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