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民教育

国民教育范文精选

国民教育范文第1篇

从文化史上讲,一流的学者、教授是文化的典范。从教育角度看,他们堪称师表。教育离不开典范,离不开大师和一流的学者。如果大学没有大师和一流学者,大学的内涵就会大打折扣。

上世纪40年代,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的仪态胸怀,也足可令人称道。北京师范大学的老校长陈援庵先生,是著名的史学家,所著《元西域人华化考》《史讳举例》等著作,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人的必读书。陈寅恪先生对陈援庵先生的学问称赞不已,认为是清代学者钱大昕之后第一人。有这样的大师级人物,大学的风范才能得以树立。

现在大师和文化典范的缺失,除了长期“反传统”造成的文化断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国民教育。我们现在的教育就形态而言,基本上是应试教育,它使所有年轻人都朝同一个目标走去,即从小学到中学、大学,通过不断的考试,最后谋得一份工作。而这一过程已经磨钝了、耗尽了一切可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何况所学知识与未来的职业内容可能大相径庭。而就所学内容而言,现在的教育主要是知识教育,而且往往是陈旧的知识教育和不完全的知识教育。价值教育在这种教育体系中根本阙如。其来源,开始是欧美西方的教育,后来学习前苏联,现在又转向欧美。即使其间涉及到了价值教育的某些方面,内容也相当混乱。

这样的教育体系和我们的文化传统完全脱节,除了知识的反复输送,没有告诉年轻人怎样做人和如何建立信仰。文化的问题,实际上主要在教育。试想,这是怎样大的缺憾啊!

为国学正名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有三千年文字可考的历史,灿烂的古代文化为炎黄子孙所骄傲。但是,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在现代人身上存留几何?

近年兴起的传统文化热和国学热,为承继和重新整合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和氛围。但到底什么是国学?怎样厘定国学的义涵从而和国民教育发生关联?“国学”这个词,在中国文本载籍中出现甚早,《周礼》中就有“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的记载。后来,《汉书》《后汉书》,魏晋时期以及唐宋,多有出现。但历史上的“国学”概念,无一例外都是国立学校的意思。例如宋代朱熹创建的庐山白鹿洞书院,其前身在南唐时就叫“庐山国学”。

现代国学的概念则产生于晚清,是与西学相比较而存在的。至少,在1902年黄遵宪和梁启超的通信中,两位维新健将讨论了是否应该创办《国学报》的问题。梁启超在写于1902年至1904年的《中国学术变迁之大势》中,再次谈到国学,说有人很悲观,看到念新学的青少年“吐弃国学”,不免担心“国学”会被消灭。他说不必担心, “外学”输入得好,也会使“国学别添活气”。而距此五六年前,即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提出学校课程设置应本着“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的原则,梁启超后来转述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里,外学、新学、西学,是同等概念;国学、旧学、中学,是同等概念。

就是说,国学是当西学东渐之后,与西学相比较,才有了国学这个概念。今天讲国学,首先要把现代“国学”的含义和古代的“国学”名称区分开来。事实上,自晚清国学的概念提出后,很长一段时间,学术界并没有对概念本身作很多学理分疏。

1923年,胡适之为北京大学出版的《国学季刊》写发刊词,才提出了什么是国学的问题。他认为国学是“国故学”的简称。“国故”一词是章太炎的发明,他早年的一本书就叫《国故论衡》。那么什么是“国故”呢?国故就是所有的中国历史文化,包括礼仪、制度、人物、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工艺、服饰等等。如果对所有这些内容作研究都叫做“国学”,那么“国学”的概念便过于宽泛,内涵不够确定,定义难以成立。

因此,国学是国故学的简称这个定义,并没有被学术界采用,后来大家一致认可的说法,是国学为中国固有学术,包括先秦诸子百家之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学、明代心学和清代的考据学等等。这些关乎整个学术史又非常专门的学问,与普通老百姓关系不大,无法构成国民教育的内容。

1938年,马一浮先生在浙江大学讲国学,第一次提出国学应该是“六艺之学”,即《诗》《书》《礼》《易》《乐》《春秋》,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六经”。它们是中国学术的经典源头,是中华文化的最高形态,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价值之所从出。“六经”的义理历来是中国人立国和做人的基本依据。

当然还有“小学”,即文字、音韵、训诂的学问。经学是本源,小学是入径。在我看来,经学和小学是国学的主要构成。

国民教育须传道

国学如何与国民教育挂钩?如果把经学和小学理解为国学的主要内容,问题就解决了。前面讲到了现代教育的价值缺失和价值混乱,实际上就是缺少了“传道”的内容。唐代的大儒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把“道”的传授放在第一位。“道”者为何?“道”在哪里?就中国文化来说,可以要而言之“道”在“六经”。

“六经”的文词虽比较难读,但我们有传承两千多年的“六经”的简易文本,就是《论语》和《孟子》。孔、孟讲的义理,就是“六经”的义理,由于化作了日用常行的语言和故事,读起来亲切好懂,非常便捷。

“六经”以及《论语》、《孟子》的哪些价值理念,对我们今天尤其显得重要呢?譬如说“敬”,这里不是指“尊敬他人”的“敬”,而是人的一种自性的庄严,属于信仰的层面,始终不渝,不可动摇。孔子说“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这个“志”,就是“敬”,属于自我心性的内在庄严,当然不可更改,不可屈从,不可变易,也就是不可“夺”也。

“孝”的内核其实是“敬”。所以孔子论“孝”,认为常人以“能养”为孝,但犬马也“能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孝”的内在本质是“敬”。孔子是位实践思想家,对超自然的力量不做过多的评论,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但对祭祀活动他是重视的,他的名言是“祭神如神在”。意即在祭祀的时候,要相信神是存在的。至于不祭祀的时候神是否存在,他没有涉及。换言之,祭祀的时候只有相信神是存在的,才能保持“敬”的态度。这说明他对信仰的对象并不格外关注,而是重视信仰的态度。这反映出中国文化背景下国人的信仰特点,就是我所说的“敬”这个价值理念已经进入了信仰之维。至于各种礼仪,更离不开“敬”了。孔子说:“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礼仪的内核也是“敬”。

还有“恕”,即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陈寅恪强调的“了解之同情”。这个价值理念含蕴着极大的同情心和慈悲心。孟子讲的“四端”,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公孙丑》上)“恻隐之心”就是“恕”,就是“不忍”。这在今天是非常缺失的一种品德。孟子“四端说”的第二项“羞恶之心”,是指人的耻感,亦即《中庸》所说的“知耻”。“知耻”的重要,不言自明。

《论语》里记载,子贡问怎样的品性才能称作“士”?孔子的回答是:“行己有耻。”明清时期的大学者顾炎武,更把“知耻”提升到“国耻”的高度,他说“士大夫之是为国耻”。并且和廉洁结合起来,认为一个人如果,会无所不为,而不廉,则将无所不取。廉耻是人和社会的文明尺度,这在今天就更重要了。

“敬”“恕”“有耻”这些价值理念都出自“六经”或者《论语》和《孟子》。当然不止这些,譬如还有忠信、诚敬、仁爱、中和等价值理念,也都非常重要而有现实意义,这些理念也都出自“六经”或《论语》《孟子》等最高经典。所以我主张应该在小学、中学、大学的一、二年级,开设国学课,内容就以“六经”和《论语》《孟子》为主。小学、初中主要是《论语》和《孟子》,编好教材,选读选学。这样,就在以知识教育为主的教育体系里面,补充上了价值教育。国学课完全可以承担这方面的内容。

高中、大学再辅之以文言文的写作练习,使“六经”的基本价值理念深入到子孙后代的血液中,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识别符号。这些和现代知识的吸收,与西方的价值理念,并不冲突。人类共同的东西总是大于差异的东西,文化的未来是走向融合,走向“和而解”,而不是走向“斗而亡”。

国民教育范文第2篇

现在的中国教育全民关注。幼小教育也不例外。人们批评现行幼小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试图寻找新的教育模式,借鉴西方的或者是复制古人的,但这也往往招致了人们新的批评。目前的幼小教育包括了语言、知识、技能和品德等方面,我们在此不对一般的教育模式进行分析,而是对近年来人们大力推广的国学教育和公民教育进行探讨。应该说,无论何种形式与内容的教育,都应当适应当前时展潮流,培养现代公民。

国学目前是一个时尚的语词,像雪花一样漫天飞。到处可以看到国学的标签,如国学班、国学大师、国学学员等。但其实很少有人对于国学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如果我们主张国学教育的时候,对于国学自身的意义还不明了的话,那么就逃脱不了误入歧途的厄运。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于国学的语义进行简单的分析。

国学一词,简而言之就是国家之学。每个国家都有它的国学,如日本有日本学,美国有美国学,欧洲各国也有各国的国学。我们中国人讲国学,不言而喻是指中国学。如果这里的国学就是指中国的学问的话,那么这其中所包括的范围就非常广大了。可以说与中国相关的学问都是国学。不过,人们一般认为,国学主要是关于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和文化。在这样的意义上,国学可称为中国的古典学。但一般的中国古典学的界限也是模糊的。事实上,中国的古典学就是经史子集。这大致相当于中国古典的哲学、历史和文学等。由于经是儒家的经典,因此中国古典学的核心也就是儒学。

其实,中国人一直在学习和研究国学。但人们并没有如同现在这般给自己所研习的学问贴上国学的标签。国学这一语词被广泛运用是在现生的事情。现代以来,人们大力引入西学,主要指西方近代和现代的思想,如民主与科学、个人主义和人道主义。与西学的兴起相对的是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和文化的衰败。于是,一些人提出了建立国学的口号,希望通过国学的研习,来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思想。由此可以看出,现代的国学带有浓厚的与西学对立的色彩。因此,它自身就打上了传统和保守的烙印。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除了马克思主义之外,就是西学和国学的争论了。但是长久以来,国学并没有取得主导的地位。这是由于现代的国学继承有余,创新不足,它的基本精神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相适应。

国学重建的呼声是近年来的事情。对于国学,政府在推广,学校在呼应,媒体在宣传,民间也在欢呼。国学的研习一下子变成了热潮。其原因大致有二:其一,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人的信心大增。这导致人们从过去的文化的自卑转向文化的自傲。人们认为,虽然近代百年以来中国不如西方,但现在中国强大了。这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去和未来,重新学习和估价自己的固有文化。其二,改革开放虽然带来了经济奇迹,但没有带来文化奇迹;带来了物质的富有,但没有带来道德的富有。于是人们考虑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推动文化建设,通过传统道德的学习推动道德建设。

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尤其是对于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来说,继承和发扬国学的使命是当然的,是没有任何疑问的。但是。对于国学的热情不能替代对于国学的冷静思考。我们必须弄清楚:国学包括了哪些方面?作为中国的古典学,国学不能包罗万象,否则就会变得没有任何意义。一般而言,国学主要包括了两个层面。第一,道的层面。它是中国独特的智慧。这就是儒、道、禅所说的真理。儒家是关于社会的智慧,道家是关于自然的智慧,禅宗是关于心灵的智慧。这三者正好构成了生活世界的整体。儒家的经典文本是“四书五经”,道家的经典文本是《老子》、《庄子》,禅宗的经典文本是《坛经》等。第二,术的层面。它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和技术。如琴棋书画、工艺、武术、中医,等等。真正说来,国学作为中国的古典学应该是关于儒、道、禅的智慧的知识学。

当然,对于国学只是划定它的边界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有批判和分辨的能力。把国学看成绝对的糟粕或者是绝对的精华都是一种偏激的表现。我们要区分其精华和糟粕,并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对于国学继承和发扬,并有所创新。

如果说国学有道有术,其根本是中国的智慧之学的话,那么我们看看现在的幼小国学教育是否是真正的国学教育?

目前的幼小国学教育使用的教材主要是《三字经》、《弟子规》,还有其他一些传统社会的蒙学读物。这也就是说,人们是在用旧时代的教材教育新时代的儿童。这是否不合时宜,我们姑且不讨论。我们首先检查一下这两部所谓的儿童经文的内容,看它们是否有益于当代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先看《三字经》。其内容虽然涵盖广泛,但大致可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强调教育的关键性;第二部分说明孝悌的重要性;第三部分介绍日常生活和世界的基本常识;第四部分列举了儒家的基本经典和先秦诸子的著作;第五部分讲述了中国朝代变迁的历史;第六部分凸显学习和实践的意义。《三字经》主要是关于儒家道德和文史知识的说明。

再看《弟子规》。其内容主要根据《论语·学而篇》第六条。该条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此基础上,《弟子规》分别言述了孝悌、行谨、言信、爱人和学文等。不同于《三字经》,《弟子规》主要给出了一个人作为弟子在家族社会的行为规范。

这两种代表性的蒙学读物是否可以代表国学?或者是否可以作为国学的入门的向导?这是大可怀疑的。

第一,国学作为中国的古典学包括了儒家、道家和禅宗三家。但这些蒙学读物基本上只是凸显了儒家,独尊了儒学。这不利于人们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古典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儒道禅共同形成了人们的精神支柱;在当今世界上,道家和禅宗思想在西方的影响远远超过儒家的思想。

第二,儒学的主要思想是孔孟儒学和宋明理学。它们的思想博大和深厚。这些蒙学读物虽然以儒学思想为指导,但却是儒学思想的通俗化,也是儒学思想的变形和扭曲。如孔孟虽然推崇孝悌思想,但并没有如同这些蒙学读物一样将孝悌的行为极端地夸张。

第三,这些蒙学读物的有些知识是陈旧的。由于时代原因,古人对于自然、社会和精神的认识有其限度,与现代知识相比已有较大的距离。如就自然而言,现代的天文、地理已改变了我们对于宇宙和地球的看法;就社会而言,国家已不是君臣社会,而是民主社会;就精神而言,世界文学的童话比起传统的文史知识更能激发儿童的想象。

第四,这些蒙学读物所倡导的有些道德是奴性的。由于受儒学的影响,蒙学读物主要是宣传道德,从事教化,其主导观念是忠孝。这就是说,在国家,人作为一个臣民要忠实于君主;在家族,人作为一个弟子要孝悌于父兄。在这种关系中,人始终是被动的,也就是被规定的、被控制的。

根据上述简单分析,目前相当一部分的幼小国学教育并非真正的国学教育。它所讲的国学不是真国学,而是伪国学。它不是弘扬国学,而是亵渎国学。因此,幼小国学教育必须改变方向。它应当跟上时代的步伐,它必须符合现代公民社会的需要。

那么,我们需要一种什么样的幼小教育?其一,与其所处的时展的步骤相适应。中国现在的儿童不再生活在古代,而是生活在现代;不再生活在宋明的内,而是生活在全球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中国社会从一个传统的家族社会正转型为一个现代的公民社会。因此,中国的儿童不再只是一个家族社会的弟子。而是一个公民社会的公民。在这样的意义上。儿童首先要学习的不是弟子规。而是“公民规”。现在的幼小教育应该强调的是公民教育。其二,与其身心发育的阶段相适应。儿童作为人生开端的时期是天真的、游戏的和想象的时期。人们不要给他们灌输过多的文史知识,也不要让他们接受更多的道德教化。人们要让儿童的身心保持天真、游戏和想象的天性。

什么是公民教育?它是使人成为公民的教育。公民是一个人,但不是一个一般的人,不是过去所说的臣民,而是自由人。自由人并非是一个随心所欲的人或者是一个主张自由主义的人,而是一个能自己规定自己的人。公民的自由表现为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权利是人能够做什么和不能够做什么;义务是人必须做什么和不必须做什么。这实际上就是人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的游戏规则。因此,公民教育就是关于现代社会的游戏规则的教育,关于人知道、遵守这个游戏规则去生存的教育。通过公民教育,人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人。

关于公民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如法律、道德、信仰和文化等。但公民教育的核心始终围绕关于人的教化。这就是说,一切公民教育的知识都是关于人的知识。这些知识要么是关于人本身。要么是关于人与世界的关系。根据这点,公民教育的知识就不同于一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

公民教育的主题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层面:

第一,个人。公民教育首先要传授关于个人的知识。这包括了个人的身体和心灵的结构和功能,个人生活的基本要素等。在个人的教育中,特别要强调生命教育。这也就是要求人们学习关爱生命,重视死亡。

第二,社会。人不是一个人孤立生活的,而是与他人一起生活的。这就构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人首先生活在家庭,然后进入学校,最后参与工作,并和不同的社会组织打交道。个人如何在社会中生存?关键是遵守游戏规则。各种不同的法律、法规、契约和制度等就是各种不同的社会游戏规则。

第三。国家。公民和国家之间构成了政治关系。在此,公民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的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如有选举权及被选举权等。此外,公民还有其他权利。但公民权利必须建基于平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没有歧视的情况下受到法律保障”是一大主要原则。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公民还必须承担义务。公民的基本义务是宪法义务,基本义务的核心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第四,世界。现代公民不仅生活在民族国家内,也生活在全球化的世界里。因此,人也是一个世界公民。于是,公民教育还要包括世界地理、历史、文化、政治、法律、宗教等。

国民教育范文第3篇

公民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公民教育是指传授公民必要的知识以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科学素质、政治素质、文化素质等;从狭义上讲,公民教育是指通过各类教育活动,使公民增强民主意识、权利与责任意识、法制意识等公民意识,增强政治参与、社会参与等公民能力,成为与民主法治国家相适应的现代公民。

进入21世纪,世界上多数国家将公民教育作为本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来说,加强公民教育、培育现代公民,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明确基本内容和核心课题。

结合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现实,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应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三个基本方面。加强公民思想政治教育,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引导公民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公民法制教育,应引导公民正确认识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应引导公民在价值取向、道德选择、行为得失上形成正确判断,不断提高公民自我调节的能力。

当前,应突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公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行为。

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在开展公民教育过程中,各国均把学校教育作为主要平台。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进行公民教育的途径是多样和综合的,可以通过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种方式来进行。

显性教育的方式是开设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从小学至大学普遍开设“思想品德与道德修养”课,把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融入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中,并根据青少年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的身心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持续实施。这是公民教育最直接的方式,因为它能把公民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等内容以知识传授的方式介绍给学生,从而增强公民教育的全面性、系统性和深刻性。

隐性教育的方式是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营造自由、平等、民主的氛围,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具体说来,可以在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等方式,通过学生与老师自由讨论的方式营造平等氛围;通过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学校规章制度,培养和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开展各类社团活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责任意识;等等。

国民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民教育;民国初期;理论;制度;成就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144-02

自启蒙运动以来,培养合格公民是现代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公民教育由此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国家现代化的实现需要有合格的公民,更深层次说,需要健全的公民教育体系。在清末民初,已有启蒙思想家继受了西方现代教育理论,提出了公民教育思想,开启我国公民教育之实践,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追溯历史寻求公民教育的正当性,研究民国初期公民教育内容,为推动当下我国公民教育建立提供借鉴。

一、蔡元培的教育理论

1911年辛亥革命了封建帝制,为民族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发展与实践扫除了制度障碍。以严复、梁启超为代表的清末启蒙思想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其思想还存有很多封建因素。而以蔡元培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思想家则不然,他们完全拥有西方现代思想。蔡元培作为现代教育的奠基人,他在民族危难之际,将教育奠基于个人与国家关系之上,提出“人不立则国不立,立国先立人,立人必先兴教育”。他提出“教育立国、教育救国”的思想。蔡元培站在政治的高度看待教育问题,尽管教育不能直接改变国家积弱积贫的状态,但他的教育理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影响至今。

1912年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新教育之意见》,认为教育应该立足于政治并超越政治,据此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不可能脱离政府、国家而存在,因此教育有维系政府、保存国家的政治职能。这种政治职能要求教育应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遵守政府的教育方针,贯彻政府的教育政策,从而服务于国家的发展。这种“隶属于政治者”的教育包括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三个方面。这三个教育对于个人是为了追求“现世幸福”;之于国家,是为了追求军事强大、经济发达、政府有力。通过三育,他试图改变军事、经济、政府落后的现状。

个人幸福不仅需要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感官的满足,还需在精神层面完善人格。这就要求教育不仅要立足于现世的政治需要,更要重要着眼于人格的完善。据此,蔡元培提出了第二类教育――超轶乎政治者的教育,包括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哲学意义上的世界观是指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因此世界观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教育。其实蔡元培主张的世界观教育不是这种形式,那它到底是什么含义呢?世界观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受教育者对终极价值和普遍意义的追求,获得精神上的彻底自由和人格上的完全独立。世界观教育的本质是将人从物质的存在升华为精神的存在,追求人格的完善,释放人性的光辉。要真正实现世界观教育,就必须通过美感教育这座桥梁。他认为美感教育不仅可以培育良好的道德心,陶冶人们的情操,这有助于形成善良风俗。

蔡元培提出,五育应以公民道德为中坚,尤其是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教育必须以道德为根本。何谓公民道德?曰“自由、平等、亲爱。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1]自由、平等、亲爱(博爱)是蔡元培所提倡的公民道德的核心价值。1912年7月,全国临时教育会议研讨了蔡元培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与会多数代表认为除世界观教育之外的其他四育,可以作为当时的教育内容。根据全国临时教育会议的讨论结果,教育部确立了道德教育的基础地位,并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主义教育与美感教育辅之。

二、民国初期公民教育制度

中国公民教育实践的出现是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开启而产生。中国的近现代化,一方面是在西方带来的现代性张力的驱动下,另一方面是从中国内部结构中产生的对传统进行不断否定的力量的推动下出现的。1912年至1927是民国公民教育的重要发展时期。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和《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否定了清末封建思想的教育宗旨,并根据蔡元培的教育思想确立了五育并举的新教育宗旨。教育部又在11月颁布了《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在12月又颁布了《中学校令施行规则》。1913年3月,颁布了《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和《中学校课程标准》,增设“法制经济”课程,培养国民的法制观、经济观。随着西方资产阶级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独立意义上的公民教育成为迫切需要。在民国知识分子的强烈呼吁,北洋政府于1916年废除了“读经讲经”课。1916年10月,公布的《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规定,国民学校从第三年起,在修身课中增加“公民须知”,介绍国家权力的运作与国家机构的组成,说明立法、行政、司法的基本职能。

根据“新学制”,1923年制定了《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颁布了《小学公民课程纲要》、《初级中学公民学课程纲要》。《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彻底废除了“修身”课,取而代之的是“公民”课,标志着公民教育的正式确立。根据规定,小学1―4年级开设社会课(由公民、地理和卫生组合而成),课时占总课时的20%;5―6年级开设公民科,占总学时的4%;中学阶段设置公民课,共6学分。[2]《小学公民课程纲要》要求学生完成6年的学习,通过了解自己和社会的关系,启发改良社会的思想和常识。

三、民国初期公民教育成就

概言之,以蔡元培教育思想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的民初公民教育取得了如下成就:

第一,现代公民教育思想得以确立。民国初期,以蔡元培为代表的教育家们以西方现代社会为观察点,直接借鉴西方的公民教育理论,彻底否定了“忠君”、“尊孔”的国民教育,建立了以“自由”、“平等”、“人权”为核心价值的现代公民教育观。尽管在袁世凯复辟期间,再次复活了“忠君”、“尊孔”的封建文化,但毕竟很短暂,现代公民教育很快得以恢复。

第二,公民教育@得独立性。在中国,早期的公民教育寄生于教育中,教育家们在探讨教育时,零星地触及公民教育或国民教育问题,对之缺乏独立、系统的阐述。1923年小学公民科的开设,标志着公民教育成为教育的分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自此,公民教育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相对独立的形态。

第三,公民教育的内容趋于丰富。1922年之前,将公民教育狭义地理解为修身,主要目标是在道德层面上培养能够“独善其身”的人。1922年之后,用公民科取代修身科,传授伦理、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常识,既关注个人,又关注国家,更关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既重视个人的内心道德,又重视个人的生活技能;既重视文化知识,又重视自然科学。

参考文献:

[1]蔡元培.蔡元培选集(第2卷)[M].上海:中华书局,1984.

[2]全国教育联合会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DAI Shu-fen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13,China)

国民教育范文第5篇

六月的天气让人倍感焦灼,但比天气更令人焦灼的是每年都会来临的高考。

有关“英语2017年退出高考”的传闻在此之前成为大众热点,这一话题无论何时都会撬动人们的敏感神经。即使家中没有孩子参加高考,但亲戚、朋友、同事的孩子仍有可能参与其中。与此同时,去年数百万大学生面临就业压力的困境今年依然在重复上演。

这不得不使我们思考,当下中国教育改革面临的困境。

从规范“幼升小”、“小升初”,到三令五申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再到高考改革,弱化“一考定终身”……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使得公众对于教育的满意度有所提高。但另一方面,中学教育依然无法突破应试窠臼,高等教育依然面临就业难题,这些现实问题拷问的正是教育改革的成效。

也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比大学更受关注的却是幼儿园。2014年“中国教育小康指数”的调查显示,公众对于学前教育的关注度首次超过了高等教育。此前数年的调查中,学前教育从未超越高等教育,公众关注焦点的这一转移值得引起人们深思。

我们为此调研了已经开始尝试做父母的“80后”(详见本期中国教育小康指数),部分“80后”父亲希望能够给孩子创造民主的家庭氛围、和子女成为“哥们儿”,并愿意做孩子的精神导师。“80后”们普遍怀念没有学习压力的快乐童年,厌恶应试教育下的小学与中学教育模式,因此当他们做了父亲,在教育子女上会表现出一定的抗争性,即尽力延缓应试模式到来的脚步。

这种教育理念的变化,体现在对下一代的教育上。《爸爸去哪儿》这样的节目大受欢迎,正是击中了当下年轻一代的软肋。教育的真谛是什么?两百多年前法国文学家、教育家卢梭就一语道破:“发现儿童”。

幼儿教育的起点,不在于为未来准备多少科学家、企业家、政治家。而是在幼儿园里,就传授给孩子自立、自足的意识,掌握与同龄者沟通、交流的能力,学会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从事。

但令我们尴尬的是,幼儿园的教育可能会面临现实的“教育”。

国民教育范文第6篇

>> 民国时期湖南省立一中民众学校音乐教育研究 民国时期的大学校长与大学教育 民国时期电影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民国时期的高校国乐教育 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运动 民国时期的休闲教育概述 民国时期的公民教育 民国时期的教育投入 民国时期法学教育的思考 论民国时期民办高等学校的教育捐赠 民国时期的华侨航空学校 民国时期的学校赈灾义演探析 民国时期私立学校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民国时期的国葬 民国时期的商会 民国时期的工资 民国时期的吃相 民国时期的广告 论民国时期政府对私立中学教育的管理与启示 论马步芳家族与民国时期的青海回族教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⑧临海县28年上期战时民众学校设施暂行办法.临海市档案馆,民198-98-251.

⑨临海县二十八年上学期战时民众学校设施暂行办法.临海市档案馆,民198-98-251-1.

⑩张根福,岳钦韬.抗战时期浙江省社会变迁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5:140.

{11}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年实施成绩总报告.浙江省教育厅,民国34年(1945)6月编:65.

{12}浙江省三十四年全省行政会议会刊.浙江省秘书处编,民国34年(1945)出版,90.

{13}临海县十九年度推广民众教育计划书.《临海教育》第2期,临海市档案馆,民205-20-72-1.

{14}临海市教育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3月版:256.

{15}浙江省教育社会教育概况.浙江省教育厅第三科编,民国25年(1936)4月出版.24年度是指1935年7月1日至1936年6月31日,为预算年度.

{16}浙江农村调查.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商务印书馆民国23年(1934)7月出版:10.

国民教育范文第7篇

公民教育的内涵逐渐清晰

开展公民教育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对公民教育的内涵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和准确的定位。对此,与会者见仁见智。中山大学李萍教授认为,公民是与臣民、私民相对的概念,中国自古以来强调的都是臣民、私民的概念,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民的概念。真正的公民教育是以培养人的主体性、独立人格为宗旨的,以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为基础,以合法性为基本限度。

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认为,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公民教育的内涵不应设定过大,公民教育的主要诉求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现代要求的政治素养,能够正确地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公民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对青少年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上。

北京师范大学王啸博士从文化学的角度论述了公民文化问题。他认为,文化的功能在于化人,但是中西文化有着巨大差异,这种差异集中表现在差爱与博爱、后悔与忏悔、权力与权利、民本与民主、我们与我、臣民与公民等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民主性、平等性、公民性,也缺乏应有的权利意识,因此我们所致力于建设的公民文化,应当是一种自由、民主、人道、和平、权利和启蒙的文化。

开展公民教育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

公民的概念来自于西方社会,那么,现代中国需要公民教育吗?需要什么样的公民教育?这是开展公民教育必须回答的一个现实问题。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公民教育在我国的深入开展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

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主任班华教授指出,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做好公民教育工作,培养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无愧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合格公民,不仅关系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也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对公民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

首都师范大学高峰博士从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背景出发,认为公民教育的提出是对当前我国政府―社会―个人关系结构变迁的一个积极回应。他认为,当前政府权力正从社会公共领域中逐渐退出,社会生活的公共空间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当前中国社会正从一个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这种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转变,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人格与之相匹配,这种新型的人格就是公民,否则社会民主政治的改革将难以推进。

清华大学伦理学博士后宋建丽从公民资格的视角出发,指出制度的正义安排与合法有效运作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而日常生活层面的公共礼仪的培育、政治生活层面的公民美德的塑造,是和谐社会的两大基石,也是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

我国开展公民教育需要厘清的一些问题

1.公民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

檀传宝认为,进行公民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对公民教育的认识应当与时俱进,不要把公民教育等同于资本主义教育。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来推进中国的公民教育,但中国的公民教育应当具有中国社会与文化的特质,要提防简单的“拿来主义”。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朱小蔓教授呼吁,公民教育应关心公民所在民族、国家的命运。

2.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有异同

朱小蔓认为,公民教育有其自身特定的内容领域,它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甚至在部分内容和目标上存在着重叠交错的现象,但是它们是不能相互取代的。李萍也强调,不能把公民教育狭义地等同于公德教育。

3.公民教育的对象为全体公民

李萍认为,公民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公民,而非某一特定阶层和领域中的人,因而公民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一种普适教育。公民教育的目的是为培育合格的现代公民,而非“圣人”、“君子”,因而它强调的并不是先进性道德要求,而是广泛性的道德要求。

4. 开展公民教育应进行方法创新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公民教育应当在市场化、现代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而展开。在公民教育中,对社会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对城乡居民的公民教育,其教育的侧重点都应有所不同,其内容与途径可因地制宜、因群体制宜,这样才能保证把公民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国民教育范文第8篇

作为多形式多类型多层次的教育,我国民办艺术教育的发展及其迅速。由于人们对艺术教育的需求以及物质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因此民办艺术教育市场发展也受到了刺激性的发展。

(一)中国民办艺术教育市场需求

1.我国民办艺术教育是对公办艺术教育必要的补充。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经济上也受到一定的限制。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许多公办艺术教育在教育设施的采购和教师的艺术水平培养和提高上受到了限制。2012年我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12.59万亿元的比例为16.13%,比上年增加了1.35个百分点。以2012年作为基点,全年我国国内的生产总值为51.89万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4.28%,比上年的3.93%增加了0.35个百分点。与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的平均水平4%有所提升,但是与世界平均水平5%相比依然还有较长的一段距离。2013年和2014年的教育经费投入占全国GDP的4%左右,依然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5%的标准。依靠政府对教育事业的支持,要想在短期内改变经费的不足很难实现,而作为教育的一个板块,艺术教育所得到的政府教育经费支持更是有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各种艺术人才需求量的增大,民办艺术教育在这样的大经济环境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成为国办艺术教育的必然补充。

2.我国民办艺术教育的发展是国情的需要。作为一个世界人口大国,我国的中等教育并不乐观,升学率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别,在这些学生中,高中学习完毕能进入高校的学生不到一半,而在这一半中,能够进入艺术院校接受艺术教育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许多渴望接受艺术教育的学生因为条件的限制,只得进入非艺术的院校学习,而民办艺术教育的飞速发展,给这些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使他们的爱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为我国社会对各种艺术人才的需求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二)我国民办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

从我国民办艺术教育的等级来划分,我国目前民办艺术教育状况可划分为三类:民办高等艺术教育院校,民办中等艺术教育和民办初级艺术教育。

1.我国民办高等艺术院校。作为高等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等艺术院校在近几年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教育财政补贴。民办高等艺术院校必须得到国家教育部的批准和许可方可办学,而且必须具备颁发国家承认学历文凭资格,一般不具备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艺术教育培训机构,只可以进行艺术教育培训,而不能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具备颁发国家承认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等艺术院校,在招生的时候可以与公办院校统一进行招生,政府安排,教育部门承认。另外,还有一些没有完全列入教育统招的民办高等艺术教育院校和那些隶属公办高等教育的民办二级学院等等都属于民办高等艺术教育的范畴。

2.我国民办中等艺术教育。由我国地方政府批准的可以颁发学历文凭的民办艺术学校和职业艺术中学等属于我国的民办中等艺术教育,这类学校一般都是招收初中毕业生或者高中毕业生,其目的一般是直接就业或者是学习毕业之后继续报考高等艺术教育院校。3.我国民办初级艺术教育。一般来说,我国民办初等艺术教育大部分是一些培训机构,其结构方式多种多样,这类机构不具备颁发文凭的资格,其培训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大多不收时间和年龄的限制,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市场。这些教育机构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人群对艺术爱好接受教育和学习,在丰富人们业余艺术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让许多喜欢艺术的青少年得到了相应的培训机会。

二、中国民办艺术教育的内容

我国的民办艺术教育内容是包含舞蹈、戏剧、音乐、美术和其他艺术美类的一个综合整体,在具体的实施上,立足现实形式,并结合相应的发展前景作为教学目标。整体上采用的是“分科切入,多科综合,多种选择,兼容整合”的方式。在教学策略上,从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出发,分别设计了“分科切入,兼及数科”以及“多科综合,兼容整合”两种教学模式。目前同时设立的艺术课以及音乐、美术课,实际上都在体现着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精神,改革的目标和前景是一致的。艺术教育的改革者们,同处一个蓝天下,虽然艺术教育改革的实践可以有、也应当允许有多种方式,但是由于改革目标的确定和一致,在教育改革实践中,也将会不断靠拢,殊途同归。

三、中国民办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民办艺术教育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必须符合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市场趋势。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教育资源在配置方式上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民办艺术教育凭借竞争机制,充分利用教育服务市场,在市场化运作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民办艺术教育产生的影响,不仅仅在于扩大了人民群众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缓解了教育经费不足的矛盾,同时,它还以先进的办学理念、灵活多样的办学机制和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给教育改革和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国民教育范文第9篇

铁流 徐锦庚 著

作家出版社

中国曾有民办教育的传统,如何结合现代的教育方式发挥民办教育的积极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在众多有关著作中,《中国民办教育调查》具有很强的现实参考价值。这部长篇报告文学专注于考察和描述中国现代民办教育从被提出到艰难发展的整个情景,折射了不少还不为人们所认识与理解的中国教育现象。

其实,早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年轻学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时,就已经有人提起民办教育。但是几经曲折,直到第一所民办大学“九疑山学院”经相关部门批准正式挂牌招生,现今的民办教育才算真正诞生。在当时这绝对是一个惊雷般的消息,它意味着中国的私学在叫停了数十年之后又重新开张。而到了今天,中国民办教育的情形和存在状况如何,我们该如何看待和评价它,这些也许正是《中国民办教育调查》最为用力的地方。

国民教育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美国人一般把思想政治教育称为公民教育,学校被视为公民教育的核心机构,公民教育使美国人的公民意识不断加强,在维护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和促进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充分认识美国学校公民教育,并借鉴其成功经验,对改进和完善我国学校公民教育,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公民教育(civiceducation),是或应该是一种基本的事务。没有什么比发展一个有知识的、有效的、有责任的公民更重要。美国人应该认识到公民教育是支撑我们民主政治的根本。思维习惯,坚持民主的倾向,不是与生俱来的。民主政治不是机器,可以靠自身来运转,它需要一代接一代的人们用意识来复制它。”[1]这是美国公民教育的基本主张。在美国,学校被看作是公民教育的中心机构,通过学校公民教育使美国人的公民意识不断增强,在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美两国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面对世界上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和融合,研究和比较美国的学校公民教育,对完善我国学校公民教育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主要理论

美国的学校公民教育理论,体现在各门学科中,内容十分丰富,对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比较大的影响。

1、道德教育理论。杜威提出个人在实际经验中获得道德观念和行为,反对传统道德教育课中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播和灌输。在杜威看来,“教育的理想目的是创造自我控制的力量”。[2]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形成道德观念,培养美国的公民社会的公民。学校道德教育主要方法是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活动,使学生在社会活动中得到应有的道德训练;同时他认为学校生活和学科教学,都包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因而提出通过学校生活和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间接的道德教育,而不必开设道德教育课程,并强调学校道德教育应与社会道德保持一致,因为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有机部分,学校道德教育应该以社会这个大环境为主要教学内容。

2、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柯尔伯格根据人的道德判断与道德推理能力的发展,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柯尔伯格认为教育者若能引导学生在道德冲突的情境中进行道德判断练习,就能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他主张不能通过直接的教导来进行道德教育,不能以教育者的权威从外部向学生灌输道德观念,而必须随时把握他们所达到的道德发展阶段,并根据其发展阶段的特点,循循善诱地促进他们的道德发展。柯尔伯格“把促进儿童个人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品质的发展看作是道德教育的一种目的”。[3]柯尔伯格还强调,道德教育不能忽视社会环境对道德发展的重大影响。

3、价值澄清理论。拉斯认为,在当代社会多元化中,并不存在一套公认的道德价值观,不主张传统道德教育课中的那一套说教式教育方法,他主张鼓励学生按照一种价值观,以一种合理而一以贯之的方式待人接物。通过引发学生无忧无虑地表述内心活动,珍重自己的价值选择,并付诸行动,作为生活方式反复出现。学校应帮助学生在混乱的价值观中澄清自己的价值观,但不需教育者特别强制,让学生自主走上正确价值选择之路。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保持绝对中立。

4、政治社会化理论。伊斯顿认为政治社会化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就是一个政治共同体内部传播政治文化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是社会统治阶级通过传播政治文化,进行公民教育的过程。伊斯顿把政治社会化看作是个人通过学习政治文化发展政治自我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理论所要分析研究的就是这个过程以及与其相关的各种机制和机构。他还提出,通过许多不同的政治社会化机构实现政治文化的维护和发展,强调各种不同的政治社会化机构应当协调一致,发出共同的政治信息,稳定和发展社会政治生活。

二、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和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是西方民主社会的所谓典范。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宣扬西方核心意识形态,培养忠于美国制度的公民。其主要内容包括:

1、爱国主义教育。美国的统治者利用一切宣传教育手段竭力宣扬美国的生活方式、美国的民主与自由,把美国的政治制度说成是理想的制度。美国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包括介绍美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灌输“美国是世界上最成功、最强大的国家”、“当一名美国人比当任何其他国家的国民更好”[4]等观念。爱国主义教育具体渗透在对美国历史的教育中。美国历来有重视历史教育的传统,著名史学家格尔达·勒内认为“没有历史,任何国家都不能享有合法的地位或唤起爱国热忱”,所以尽管美国的历史只有短短的200多年,但其教育内容却是丰富的,以大学成就教育为例,它讲述美国在短短二百年间取得的巨大建设成就,以证明美国政治经济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增强美国公民的民族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培养好公民是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培养目标。美国各类学校普遍开设公民课,讲授美国宪法、政府结构、公务员制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公民的职责,强化社会责任感。做一个好公民就是要爱美国、爱美国的社会制度、遵守美国的法律、履行美国法律规定的义务。

2、法制纪律教育。目前美国大部分州的法律都要求学校必须进行美国宪法教学,强调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遵纪守法的意识。美国政府明确要求16至18岁的学生要学习独立宣言、联邦宪法、人权宣言等内容,各级学校的各种法制教育一环扣一环。法制纪律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说明美国法律和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和权威性,这是法制纪律教育的核心。与此同时,法制和纪律教育也为人们的日常行为做出了规范。从表面来看,美国尽力宣传美国式的民主和自由,似乎美国人的自由很少被约束。但实际上,美国有许多法规,如游行示威法、交通法、结社法等提出了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政治要求和法律要求。学校也同样把这些限制民主自由的法规传授给学生,并被要求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美国高校一般都有严格的学生行为守则和违纪处理条例,教育管理同严格的行为约束相结合正是美国教育的一大特点。

3、道德品格教育。美国的道德教育和美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以及独特的美国思想、性格和行为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集中体现了美国的主体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它强调进行以社会行业准则为核心的个人品质教育以促进社会形成文明的精神风貌。就个人的品德修养而言,主要是教学生如何按照美国的政治、经济、道德规范做人。公民课认为,做一个合格的公民至少应具备17种品德:自律;守信;诚实;利己但不损人;在人际交往中,要谦恭礼貌;努力做好本职工作;遵守法律等。这些方面涵盖了个人道德品质、人际交往、职业道德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对合格公民的道德要求。培养道德上成熟的人是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另一个目标。所谓道德上的成熟是和美国社会的基本思想、基本价值观密切联系的。美国教育管理机构十分重视道德品质教育在培养合格美国公民中的作用。道德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美国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承担政治责任。4、权利义务教育。权利义务教育是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一贯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参加劳动、守法、纳税、投票、关心个人和家庭的事情而不要为着公众的利益去改善社会。美国人认为争取和维护个人的独立、平等和民主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维护民主政治必不可少的公民责任和义务。美国部分学者认为要成为美国社会的合格公民就必须了解社会的有关准则,如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任何个人和组织必须以它为行动准绳而不得违反;政治上采取三权分立,行政、司法、立法三者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平衡。所以,作为一位美国公民首先就是要了解美国的政治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否则就不能维护独立、平等和民主等公民的基本权利,也就不能履行公民的责任与义务。

三、美国学校公民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美国与中国在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学校公民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均有其特殊性。但是,人性及做人的教育工作具有普遍性的一面,因而在差异性中也就存在着共同性,借鉴美国学校公民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加强和改进我国学校公民教育是大有裨益的。

1、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教育内容。实际上,公民教育如果和传统文化相脱离就会变成没有根的东西,没有根的东西也就没有生命力。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正是想寻找在国家所允许的、不同文化所具有的共同的道德价值准则。而我国公民教育能否真正拥有优势和特色,其关键环节还在于能否真正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弘扬与创造性的转化上。正如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的:“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并强调:“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5]

2、强化公民教育,培养公民意识。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课主要以知识掌握为导向,教学中强调单纯灌输,从而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培养与公民意识的养成。学生可以在政治考试中得到很高的分数,但在生活中他可能是个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传统政治课的知识化、工具化和科学化,把人的知识教育与精神构建相分离。因此,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在一个开放、尊重多元化的现代公民社会中,将公民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各门课程中,提高学生的民主、平等、自主、批判等现代公民意识。

3、开展服务学习,加强实践锻炼。服务学习是一种建立在经验学习理论基础上,将课程学习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它通过学校与社区的合作,使学生参与到有组织的服务行动中以满足社会需求并培养负责任的公民。服务学习的着眼点不仅试图通过为社会提供服务来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更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等。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适当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服务学习,注重实践锻炼,从多方面渗透公民意识,让学生感觉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生活感。在实践过程中,要考虑到服务与学生所学的知识相关以及社区的实际需要,更要善于引导学生以公民的方式思考问题。

4、改进教育方法,实现德育创新。美国的公民教育工作已基本达到无意识的境界,即让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无意识地接受教育者的思想。美国非常注重调动受教育者参与思想教育的积极性,美国有很多的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教育基地,定期举办重大的纪念日庆典活动,这些教育基地和庆典活动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启示我们,要加强社会大环境的改善,用良好的大环境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无意识化。同时,要增强教育主体的人格感召力,通过教育者的行为、道德、作风、知识去启迪和矫正受教育者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Margaret·Stimmann·Branson·TheRoleofCivicEducation[M]·AssociateDirectorCenterforCivicEducation,1998·

[2][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和教育[C]·姜文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高觉敷,叶浩生·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