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际新闻

国际新闻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际新闻的眼球

国际新闻以其重大性、热点性和全球性吸引了越来越多受众的“眼球”,而网络媒体对国际新闻及时、全面、全程式的报道和展示更是传统媒体所望尘莫及的。但与此同时,网络上“拿来主义”式的新闻“粘贴”方式使得各家新闻网站呈现出严重的“千网一面”的尴尬局面,国际新闻报道的题材、内容、包装形式等都大同小异,甚至连稿件中出现的错误都一模一样。

因此,如何走出“同质化”困境,如何摆脱“千网一面”,已经成为网络国际新闻报道急需解决的问题。

以受众为本加强原创独家

充分了解目标受众的基本构成情况与特点,并有针对性调整栏目及报道的定位,是进行网络国际新闻传播的前提。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5年中国5城市互联网使用现状及影响调查报告》表明,网络国际新闻的受众主要定位在25-54岁之间、本科及其以上、中等收入的网民群体。从总体上看,这一人群阅读兴趣比较广泛,视野开阔,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层面都比较关注,重视透过现象的深度分析与解读。

在阅读新闻时,他们可能会有更加稳定的意见,但也许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考虑到目标受众的这些特点,网络编辑在利用互联网优势对国际新闻进行充分报道的同时,应注意适当拓展题材范围,加强观点评论和对事件的挖掘。

此外,网络编辑还要根据网民上网习惯调整国际新闻报道的高峰时段,以便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调查显示,网民上网比例到上午10点达到一天当中的第一个高峰,有31.2%的网民在这一时间上网,11点略有回落;15点达到一天当中的第二个高峰,此时上网的网民比例为38.9%,此后再次回落;20点达到一天中的第三个高峰,也是当日巅峰,61.1%的网民在这一时间上网。

原创、独家信息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力,它本身就代表着“异质化”。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原创和独家报道有助于提升网民忠诚度,形成品牌效应。尽管在互联网新闻登载的有关规定下,几条独家新闻上网后,几分钟内就会被其他网站广泛转载,淹没在“海量”新闻之中,但大量、长期的高质量原创报道势必将形成巨大的影响力,逐渐在网民心中树立起牢固的权威形象。

商业性网站只能转载而不能自采新闻,因而在原创、独家方面只能望洋兴叹,另辟蹊径。但另一方面,对于依靠传统媒体建立的新闻网站来说,原创性则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以新华网为例,它依托新华社遍布国内外的150多个分支机构,组成了覆盖全球的新闻信息采集网络,24小时不间断提供权威、丰富、快捷的新闻信息,大量的现场报道、独家报道和精彩的图片。同时,新华网编辑部自己也直接采编、编译一些重要的新闻信息,并与国外记者连线,及时报道重大国际事件动态,传递第一手资讯。

全文阅读

十大国际新闻

编者按:作为本报每年年底的重头内容,新闻与评论版今年分别针对国际新闻、国内新闻、新闻人物等进行了评选,希望能给读者留下一些有关2006年的记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IT产业的发展轨迹和应用趋势。

1 索尼笔记本电脑电池召回

今年发生了消费电子和IT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召回事件。由于有报告称锂离子电池会出现短路,甚至引发火灾,戴尔公司在8月份宣布召回400多万块笔记本电脑电池。此后不久,包括苹果、富士通、日立、联想、东芝在内的笔记本电脑纷纷宣布召回电池,使得被召回的笔记本电脑电池总量超过了800万块。这次召回,再加上PS3游戏机推迟、PSP游戏机销售疲软使得索尼出现了亏损。

2 Google 16.5亿美元收购YouTube

10月9日,在Google宣布将以16.5亿美元等值股票交易买下YouTube之后,Google股价涨至431.70美元,这使Google的市值在《华尔街日报》透露收购消息后的两个交易日内增加近40亿美元。能够以16.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YouTube彰显出Google强大的赚钱能力。这一交易本身表明了视频在Web 2.0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融合用户创作的内容和多媒体应用。在Google收购YouTube后,竞争对手慌了。Lycos推出了融合社交网络和在线视频的电影流式服务,电影公司和电视公司也将视频内容放在了网上。互联网网站和内容提供商之间的法律问题需要得到解决,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视频和网络的融合已经是时候了。

3 Vista多次推迟后终于

在经过多次推迟后,微软在11月底了Vista、Office 2007、Exchange 2007。但是,消费者要等到明年1月份才能够购买到Vista、Office 2007――除了其他功能外,它们之间的互操作水平超过了以往的版本。Vista功能提升主要体现在安全性、良好的图形界面和用户体验、强大的搜索功能等方面。这次产品可能将是微软最后一次传统的套装软件活动。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托管应用软件,Google推出了基于互联网的办公软件,用户能够通过互联网不断地获得软件升级包,大规模的产品活动可能成为过去。

4 惠普PC全球出货量超过戴尔

全文阅读

国际新闻教育模式

论文摘要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对新闻教育的模式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探索和改革,其中最早出现的是创办于1983年的国际新闻教育模式。本文首先将对我国国际新闻教育模式作一总结回顾,并将探讨国际新闻教育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过程,从以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来探讨该模式的成功之处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将根据上述结果就目前新闻教育模式的发展提出个人的建议。关键词:新闻教育,模式探讨一.引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新闻事业得到全方位的发展,除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外,还出现了卫星电视和网络;不仅有中文媒体,还有外文媒体;有对内报道,也有对外报道。与此同时,媒体新闻报道也日趋专业化,有经济类、科技类、教育类、体育类、文艺类等,有关著述亦越来越多(单承芳,1995,p57)。新闻事业的迅猛发展和新闻报道的专业化促进了我国新闻教育的专业化趋势。有些院校侧重经济类新闻(如上海财经大学),有些则侧重体育类新闻(如上海体育学院);有些侧重广播电视,有些则注重报纸,甚至网络技术。还有些院校依靠外语的优势,创办国际新闻教育,即英语教学+新闻学的模式(郭可,1998)。本文首先将对我国在1983年出现的国际新闻教育模式作一总结回顾。在这之后将探讨国际新闻教育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过程,并以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来探讨该模式的成功之处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将根据上述结果就目前新闻教育模式的发展提出个人的建议。二.我国国际新闻教育为何可称为一种模式我国国际新闻教育创立于1983年,它是在我国新闻教育专业化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之所以称它为一种模式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国际新闻教育不是以媒体种类(如报纸、广电、网络)或媒体专业内容(如体育、财经、科教等)来进行分类,而是以新闻学与英语的应用相结合为前提的。第二,国际新闻教育培养的学生决不仅仅是为某一媒体作国际新闻编辑。在过去的十七年中,实践表明:国际新闻教育培养的毕业生既可以胜任报社工作,也可以到电台、电视台、通讯社工作;既可以为中文媒体工作(对内报道),也可以为英文媒体工作(国际报道);不仅可以从事驻外记者工作,也可以从事编辑、摄影、摄像、公关、广告等工作。既可从事财经报道,也可从事体育、文艺、科技、教育新闻的报道。从这个角度可以说国际新闻所培养的人才是全方位的。第三.从国际新闻教育的课程设置看,尽管是英语教学+新闻学,但它决不是英语课程和新闻课程的简单混合,而是两者的一种有机结合:即在适当开设有关的英语课程和新闻课程的同时,还聘请外籍教授用英文直接开设新闻学课程;有时还与中国教师一起开课,使中西文化融为一体,相得益彰(郭可,1998)。在过去的十七年中,国际新闻教育已经形成了独有的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已实行学分制(尽管还不太完善)。因此,国际新闻教育确已具备了不同于其他专业教育的显著特点,可以概括为一种模式。三.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诞生及发展历程国际新闻教育模式迄今为止已经走过了十七个年头。它的诞生与我国在八十年代初期重视国际报道工作的政策有着密切关系。作为一项“应急措施”,国际新闻教育旨在培养更多能从事国际报道的新闻从业人员,以期“让世界了解中国”。有人曾把国际新闻教育当时的主要任务概括为:变“六条腿”为“两条腿”,即把原先国外采访时需要记者、翻译和司机三人的局面,变成一名既懂外语,又熟悉新闻业务,还掌握开车等技能的复合型记者。国际新闻教育的模式因此又被称为复合型新闻教育模式(郭可,1998)。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诞生表明:首先,当时我国改革开放政策正逐步把中国从一个信息封闭的社会变为信息开放的社会,希望中国能了解世界,同时也让世界了解中国。其次,为了能使信息的交流更加畅通,达成了一种共识:首先要克服英语语言的障碍。事实证明:国际新闻教育模式后来的发展轨迹与我国英文媒体(如中国日报)和从事国际报道的媒体的发展是基本吻合的(郭可,1998)。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开创时期(1983-86年):由于得到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和各大媒体(如广播电影电视部、新华社)的合作以及北京、上海等一些著名高校领导的重视,国际新闻教育在师资的组合、资金筹措、设备和资料方面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因而很快便在复旦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厦门大学建立起来(郭可,1998)。最早的二批学员不是从高中毕业生当中招收,而是在全国英语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当中招收的。学员在取得一定的英语水平之后,再到上述各高校进行系统的新闻理论和业务方面的学习。毕业后,取得双学位。这些学员还得到了新闻单位的资助,在这些单位进行为期八个月的实习。通过实习,大批学员都被留在这些媒体,成为媒体的骨干力量,有些则被派往国外,作驻外记者。第二阶段为维持时期(1990-93年):在这一时期,各大新闻媒体停止了对国际新闻教育在资金方面的投入,加上师资匮乏(多数教师出国未归),国际新闻教育教学的规模大幅度减小。有些高校甚至停办了国际新闻教育。招生方式也由原来的从高校英语专业招生改为从高中毕业生当中招生(如上海外国语大学),招生人数不断减少,学制由原来的六年改为五年或四年(郭可,1998)。这一时期国际新闻教育可以说是处于自生自灭、摸索前进的时期。第三阶段为发展阶段(93年至今):在这一阶段,国际新闻教育开始走向有序化、正规化。主要表现为:(1)教学体制开始理顺,并逐步实行学分制。既强调了学生的外语能力,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出了“培养知识基础厚,专业口径宽,外语特色强的新闻人才”的目标(郭可,1998)。(2)国际新闻教育正式被确立为新闻学二级学科下面的三级学科,并建立起固定的教学计划。(3)招生人数逐步扩大,如上外国际新闻系的招生人数由93年的30人已扩大到2000年70人(郭可,1998)。四.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特点在过去的17年中,国际新闻教育作为一种模式,其特点是明显的。首先,它强调通才教育,融合了英语教学和新闻学教学。学员在打好英语基础的同时,又能学到新闻理论和实践知识。这就使得国际新闻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适应性强,且多样化。他们可以选择到电台、电视台、报纸、通讯社和网站工作,也可以到政府部门、公关、广告公司、外资企业、驻外机构工作。以上外新闻系为例,在毕业的近500名学生中,有70%至80%进入了京、沪的各大英文媒体,有的毕业生还成为驻美、西欧、非洲、澳洲的驻外记者。有一点值得强调的是加强英语学习与专业知识学习的关系。英语学习是基础,这个基础和能力需要在学校教育中打下坚实的基础。许多毕业生都在毕业后需要使用这种能力,而且在使用中提高。如果基础不牢固,则无从使用,更谈不上提高了。专业学习是学生日后发展的理论框架和基石。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可以在学校学到的这个框架上添砖加瓦,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所以,国际新闻教育最大的特点体现在于其通才教育。打好英语专业技能的基础,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适当的方法论之后,学员的总体素质和知识水平均得到了提高,同时,择业竞争能力增强了,在新闻界甚至非新闻界选择职业时,都有较大的余地。一位学员在毕业之后进入一家证券交易所作证券分析员。他深有体会地说:“一定要首先学好英语然后再进入证券行业。决不能颠倒过来。证券知识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可以自学,而英语则不行”(张斌,1999/0710)。其次,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符合了我国人才需求的国际化趋势。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需要不仅懂得英语,还要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才,要求能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如上文所述,国际新闻教育不以内容为限,广泛涉及经济、金融、财会、教育、科技、文艺等各方面,因而使得学员有机会接触各个知识领域,这就为他们从事这些领域的报道,甚至转入这些领域工作提供了客观条件,再加上他们的英语优势,便很快能与国际惯例接轨。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教育对充实我国国际报道的新闻队伍起到了很大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国主要英文媒体,如新华社的国际报道部门、中国日报、中央电视台CCTV-9和国际台以及上海等地的一些地方英文媒体中,多数记者(包括驻外记者)、编辑都是国际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有的还走上领导岗位,全面主持工作。例如刚创刊一年的《上海日报》,其70%以上的记者都是国际新闻专业的学员(张慈云,2000/07/20)。五.面临的问题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经过17年的发展,在总体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面临的问题也相当多。上文提到,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最大特点是英语学习+新闻学。但这一特色是把双刃剑。国际新闻新闻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亦源于此。国际新闻教育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该模式可能导致学生学习方法论上的矛盾。英语学习和新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思维方式完全不同,或者说,各有侧重。英语学习需要死记硬背,要大量的时间去记忆;而新闻学需要有敏捷的思维方式和广泛的兴趣,要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第二,课程内容安排不尽合理。国际新闻教育模式要求学员既要学好英语,又要学好新闻。这在初期的六年制双学位的情况下是可行的。但是目前我国有国际新闻专业的院校都实行了四年制。在与别的专业同样的四年中,既要使英语达到英语专业的水平,同时新闻知识还要达到普通的新闻系学生的水准。这就造成学生负担过重,整天疲于修课,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在学生的实际学习中,往往只顾得上一头。常常是加强了英语语言的学习(因为需要花较多的时间)而忽视了新闻专业,甚至是中文母语的学习。即便学生很努力,也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三.英语与新闻学之争不仅反映在学生总体的方法论和学习内容上,也反映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由于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特殊性。国际新闻教育一般由三种类型的教师组成:一类是只教授中文新闻课程(包括技能课,如摄影、摄像等);一类只教英文基础课;还有一类就是用英文教授新闻类课程。在我国,由于新闻与英语分属两个学科,教师在职称评定时便遇到了矛盾:到底是评新闻学还是评英语职称?尽管原则上新闻系的教师应评新闻系职称,但如果学术成果与学科系列不相符合,实际操作就非常困难。事实上,这一矛盾已成为上面前两类教师的学术障碍,也因此成为影响国际新闻教育模式进一步发展的原因之一(郭可,1998)。第四.尽管国际新闻教育模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既要懂英文,又要懂新闻学,教师待遇却没有明显提高。因此教师队伍流失严重。高质量的教师匮乏,教学投入不够,且教师在外面兼职较普遍,再加上学生不断扩招,教学效果逐年下降,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着国际教育模式的进一步发展。第五.由于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教师忙于在外兼职维持生计,极大地减弱了其理论研究能力。国际新闻教育的理论体也因此还未建立起来。所以国际新闻教育要进一步发展还缺乏一种原动力和基石。事实上,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国际新闻教育的教学效果,具体表现为:(1)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较差,书生气十足,或者是心雄手拙:“大事干不来,小事不肯做”。(此话由毕业生说是:“大事不让干,小事不想干”。)(慕滔,1988,p21)。(2)学员(包括有些教师)在学习中只重视内容的完整性,忽视方法的掌握及在实际中解决问题的思路。另外,使用的教材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师上课满堂灌等,在客观上都使得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国际新闻教育作为一个政府应急措施而出现,缺乏长远规划。(2)国际新闻教育作为培养国际报道记者的模式,较多重视实践操作而轻视理论建设。同时,由于思路落后和体制问题,与新闻媒体的实践没有紧密联系。再者,从事国际报道的新闻媒体往往广告收入较少,甚至没有,他们也难以与国际新闻的教学单位联合,进行合作教育。这就造成了国际新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3)由于缺乏理论基石,国际新闻教育模式始终未能在教学设计、管理和人事体制上理顺新闻与英语两个学科的关系,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反,两者的互通性和兼容性均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潜力还远未发挥出来。六.几点建议尽管作为三级学科,“国际新闻教育”已归入“新闻学”,国际新闻教育的特色不仅十分明显,而且形成了一定的教学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笔者认为,国际新闻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改革(增加投入和理顺体制在此不列入讨论范围):首先,应明确把国际新闻教育作为一种模式提出来。国际新闻教育的总体思路还是相当可取的,问题在于实际操作。首先明确英语学习与新闻学的关系,确定二者在国际新闻教育中同等重要的作用:但英语是工具性的,不是最终的目标,新闻学是国际新闻教育的重点,也是学员和教师应该注重的方向。从实际操作上来说,国际新闻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相比的确要付出更多的劳动。英语要扎实学习,专业不仅要跟上,而且还是今后继续学习的方向。其次,国际新闻教育的改革重点应是教学方法的革新。应该充分认识到,一名优秀的国际新闻工作者绝非是教育殿堂所能够造就的。新闻教育的重点就在于让教育对象明确地知道自身理想和现实的距离,而不是无视或惧怕这种距离(慕滔,1988,p22),换言之,国际新闻教育应该启发学生去掌握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仅满足于传授一般的知识。教师欲教好,学生欲学好,功夫当在新闻和英语之外,或者应在如何使新闻和英语有机地结合起来。国际新闻教育模式作为一种模式,它所确定的只是一个框架,内容则是多维的,与其他学科有紧密联系的(慕滔,1988,p52)。再者,国际新闻教育应分设相应的专业。可开设新闻学、广告学、广电学、公关学和网络等专业,使得课程体系更趋合理化,减轻学生负担,使它们能集中更多的精力学习相应专业,以利于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参考文献1.单承芳(1995冬)我国新闻教育专门化的强劲趋势,新闻大学。2.慕滔(1988春)我国新闻教育模式面临挑战,新闻大学。3.李晓樱(1998)中国我国新闻教育发展的态势与走向,华中理工大学学报。4.张慈云,《上海日报》总编,2000年7月20日采访。5.张斌,上海证券交易所分析员,1999年7月10日采访。6.郭可(1998)浅析我国国际新闻教育的发展和特点,1998年南京全国新闻学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交流论文。

全文阅读

国际新闻 第13期

1 越报称中国承包企业排挤当地承包商

据越南《经济时报》6月18日报道,近年来,越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上马,然而几乎所有使用国外贷款的大型项目都不选择越南企业作为总承包。过去10年,67%的财政预算项目虽由越南企业总承包,但承包额仅占投资总额的39%,中国企业拿的项目不如越方多,承包额却达投资总额的48%。在电力、矿产、冶金和化工等领域,90%的项目由中国企业总承包,越南企业只能做分包。中国承包企业大量涌入越南,使当地承包商受到排挤,增加了当地就业困难。

报道称,越南承包企业处于劣势的主要原因,一是缺乏总承包经验;二是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三是缺乏总承包合同管理人才四是建设领域的市场机制仍较薄弱。

2 IMF称世界经济前景堪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说,世界各主要经济体最近的发展趋势“令人不安”,并警告说,全球经济受挫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6月17日的“世界经济展望”说,全球经济今年头3个月的增长率为4.3%。但是报告指出,目前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经济疲弱,并预计美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仅有2.5%和2.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先前预期美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为2.8%。该组织说,全球的通货膨胀率从2010年最后一季度的3,5%上升到今年第一季度的4%,比4月份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的预测高出1倍。

3 2011年日本设备投资将增加15.5%

全文阅读

国际化新闻传播学论文

一、新闻传播学研究国际化的三个环节要实现

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国际化,就要从下面三个环节去分析。

1.国际学界最关注的是理论

国际新闻传播学界关注的是理论问题,社会科学中的理论是指将社会世界的知识加以浓缩和组织起来的由相互关联的抽象的概念所构成的体系。需要澄清的是,理论不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一种缺乏科学理论所要求的批判特征的“准理论”,意识形态具有固定的、强烈的、不可置疑的假设,充满了无可置疑的绝对命题与规范性类别。然而,我国新闻传播学界研究的话题有的时候与意识形态结合在一起,难以有实际的研究意义。另外,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长期满足于对策研究,缺乏理论关怀。对策研究表面上看有利于企业、有利于政府,但是,缺乏理论基石的对策性研究实际上是没有根据的,没有理论基石的对策最终仍然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为此,学术要回归学术,学界要为理论做贡献,这样贡献可以是对别的理论的验证、批评、质疑与整合。当然,我国新闻传播学应把其研究的最高目标定位为提出或发展原创性理论,这样的理论不但可以利用本国的经验材料去证实或证伪,还可以利用别国的经验材料来证实或证伪。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大陆的新闻与传播研究还未真正提出自己的原创性理论。而香港地区却做了一个示范,如祝建华在研究中国互联网的扩散和使用的经验数据上,提出了“新媒体权衡需求理论”瑏瑢,并可以接受别的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材料的证实或证伪。根据笔者向国外的SSCI期刊投稿经验,国外的匿名审稿人的审稿意见第一个关注就是论文是否有理论性的贡献,理论性贡献越高,就越有可能发表。为此,要实现新闻传播学的国际化,关键之一就是发展理论。

2.方法的国际化是关键

要发展理论来实现国际化,就离不开方法的国际化。在SSCI的期刊上发文章,其一是定性研究方法,然而,“中国学者目前从事的大部分‘定性研究’基本上没有系统收集和分析原始资料的要求,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习惯性和自发性,发挥的主要是一种议论和舆论的功能。它更多的是一种研究者个人观点和感受的阐发,通常结合社会当下的时弊和需要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说或提供建议”瑏瑣,新闻传播学很多定性研究也是如此。其二是定量研究方法,我国新闻传播学的定量研究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82年—2000年)以受众调查为主,主要方法是社会调查;第二个阶段(2001年至今)运用定量研究的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增多,主要方法是内容分析和社会调查。瑏瑤然而这些定量研究与国际顶级研究相比,还相距甚远,比如在抽样上,严格的随机抽样,比如多层分阶段的抽样很少,样本多选学生,而面向整个人口群体的不多,在传播学社会调查、内容分析、控制实验三大主要研究方法中,控制实验的不多且质量也不高。在数据分析上,结构方程模型、多层线性模型应用等复杂的分析方法很少看得到,即使有,其数据分析也描述得不太清楚。比较研究、长时间的数列分析更是难以看到。研究方法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研究的“科学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研究的公开性、客观性、经验性的要求瑏瑥。研究方法的发展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关键性一步,如伽利略通过实验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假说,社会学的奠基性人物迪尔凯姆利用大规模的数据分析写出经典名著《自杀论》。因此,绝不可认为研究方法是雕虫小技,无足轻重。祝建华曾经提到四个在SSCI的有效的发表策略瑏瑦,有三个是关于研究方法的,即跨国度、跨文化比较研究,多种研究方法、多种数据来源,长期的跟踪研究。当然,研究方法并不仅仅是量化研究,还应该包括定性研究、历史比较研究等在内的经验研究。经验研究虽然在实质性的领域、风格以及性质上千差万别,但都有类似的结构,并且在逻辑上恰好有八个组成部分:问题、文献、假设、测量、数据、方法、分析、结论,也称“洋八股”。“洋八股”是组织研究的一种简约有效方式,将核心观点和发现置于“八股”的结构之中,研究者才能周密、清晰地思考自己的研究和现有文献之间的关系、假设和资料之间的关系等。瑏瑧同时,也能帮助读者一目了然看清楚这些关系。因而,只有以“洋八股”的思维模式去组织研究成果,才能为国际传播学界所承认和接受。

3.流利、地道的英语是前提

在现今学界,英语已成为发表国际论文的语言。瑏瑨尽管祝建华以以色列人、日本人、德国人、荷兰人为例认为,新闻传播学者的国际化是由英语以外的其他因素造成的,但是,无可否认的是,英语能力仍然是目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国际化的一个瓶颈。如在国内学者发表的英文论文里,可以看到很多“中国式英语”或“翻译腔”。根据笔者的经验,如果没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在投稿的时候就会直接被审稿人退稿,甚至连参与匿名评审的机会都没有。因此,流利、地道的英语是国际化的前提,其他相关研究也显示如此。如Salager-Meryer发现资历深浅、网络渠道多寡等因素对于论文成功发表的关键因素正在降低瑏瑩,但是研究者的语言能力仍应得到重视,对于非本族语研究者来说,语言能力和与语言以外的因素(即研究能力)裹挟在一起阻碍研究成果的发表。Flowerdew对香港地区学者的调查瑐瑠和St.Joah对西班牙学者用英语的分析瑡瑐发现,用英语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已经成为英语非母语的学者们进行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障碍。语言表达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如词汇量不足,缺乏精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手段,局限于用简单的英语,文字不够简洁、精炼等。

全文阅读

双周国际新闻

战队&选手篇

这名韩国选手是在eSTRO拿到EM洛杉矶站第五名后加入的,他们用这样的阵容来保证自己在EM ll总决赛上的名次。eSTRO从Hyunjin"miffy"。Son因为一些私人原因宣布自己停止活动后就已经开始和ari接触。termi在谈到ari时说到这名新签约的选手是非常有天赋的选手,而且他相信这样的天赋会给战队带来质的飞跃。ari将会在EM总决赛上代表eSTRO首次登场。

PGS集体跳槽 mym买入波兰劲旅

目前在GotFrag com世界排名中居于榜眼位置的波兰战队PGS在几个月前出现就被传其经营管理出现问题。传言似乎已被证实。如今,MYM已经完成与PGS CSl.6战队的签约,PGS五名主力全体加盟MYM。在PGs俱乐部时,这支波兰队伍囊括WCG、ESWC、SEC等众多世界上最重要的赛事冠军。MYM俱乐部经理Danlel‘Nostra’Thornel也表示了他对此次签约的看法:“我很多年前就已经认识Filip,wlktor和Lukasz。并在去年认识了Jakub andMarlusz。一直以来我都对他们充满期望,现在他们来了,我真的很高兴。他们是战场上最棒的队伍之一,他们有着光明的未来。”

mtw合并noa noa NoA NoA易帜mtw.dk

就在2008即将来临之际,mTw宣布合并NoA,NoA成为mTw旗下的CS战队mTw.dk,同时,NoA的拥有者Lars EIben将从明年开始取代mTw的CEO---Mlrko Scharping成为mTw新的管理者。mTw将同时运行两支CS队伍,而mTw dk主要参加国际一系列的赛事,而mTw德国分队主要是参加国内的EPS联赛。

美国星际选手idra加盟estro

美国选手Greg“ldrA”Fieids最近加盟了韩国职业战队eSTRO继续自己的职业生涯。十月份,一个名为星际争霸明星赛邀请了北美最好的16位选手来参赛,在挑战赛中,韩国选手同北美选手的差距显而易见,尽管如此,北美选手还是在几场比赛中发挥的十分出色。但是没有一个人获得真正的胜利。经过eSTRO教练和队员们的一致考虑,G reg“IdrA”Flelds获得了五名选手中最多的支持。

全文阅读

让国际新闻接上“地气”

怎样把那些虽说很重大、但又看似很遥远的热点事件,讲得深刻到位而又引人入胜,这是地方媒体在国际新闻报道工作中的最大挑战。《钱江晚报》的破题方式是:对国际新闻进行“本土性切入”,挖掘国际新闻与目标读者之间的关联点,使其尽可能地接上浙江的“地气”。

国际新闻@天下浙人

浙江人是最早闯荡世界的中国人群体之一,而近年来日益壮大的浙江企业更是雄心勃勃在世界各地施展拳脚。

所以,《钱江晚报》国际新闻编辑在面对每一件新闻事件的第一时间,“有没有浙江人?”已成了下意识的第一反应。

日本“3·11”大地震,107名温州籍研修生在宫城失去联系,令人揪心。《钱江晚报》派出记者前往日本采访的同时,密切联系日本使馆、省外办等相关部门,同时与温州当地研修生家属取得联系,终于,107名研修生全部安好的消息传来。跟随着多方寻找、确认安全、研修生回忆可怕地震、首批90名温州籍研修生回家这整个过程,我们一一细致报道。《杭州女孩徒步4小时赶航班》《日本大地震,杭州两位妈妈无眠……》等关注普通人个体的稿件,使《钱江晚报》日本强震的系列报道,更多了一份近在咫尺的扣人心弦。

智利地震,《钱江晚报》通过QQ搜寻到了网名为Free man的浙江小伙,他为我们直播了他在地震中的亲身经历;法航班机在巴西失事,我们通过12小时大海捞针,确认了浙江籍遇难侨胞陈庆伟的身份;新西兰地震,我们苦苦寻找一位名叫李得的杭州留学生,最终他的遇难消息传来,令人扼腕……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侵袭他国时,我们都试图找到历经磨难的浙江朋友,确认中国同胞的境遇。他们讲述着一个个生死故事,常常令人潸然泪下。对于事故中的不幸遇难者,我们更是与他们的亲人感同身受,以悲情怀念表达哀思与祭奠。

而令我们的同胞受到生命威胁的还不仅仅是天灾。所罗门骚乱、东帝汶骚乱、黎以冲突、汤加骚乱、乍得战乱、吉尔吉斯骚乱、埃及、利比亚战乱、马里……当地政局的不稳定,让中国人无法再在异乡继续安居乐业。《钱江晚报》则通过追踪浙江人身影的方式,独家报道了一次次惊心动魄、最终化险为夷的艰难历程。

联系使馆、求助相关部门、寻找当事人、挖掘知情者、上网寻找线索、借用兄弟媒体甚至境外媒体的力量……竭尽全力,有时已不是为了成就独家的精彩报道,而是为了放下一颗悬着的心:希望我们所有牵挂的人们,都能安然无恙。

全文阅读

国际新闻 第21期

印度和加拿大决定商签CEPA,提出五年内贸易额增加两倍的目标

综合印度媒体9月25日、26日报道,在印度商工部长夏尔玛近日率团访问加拿大期间,双方同意在基础设施、能源、矿产开发、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加强战略合作,决定商签全面经济伙伴协定(CEPA),并提出到2015年双边贸易额由目前的45亿美元增至150亿美元的目标。

夏尔玛对媒体表示,印加贸易合作具有“无穷潜力”,CEPA将推动双边贸易和服务合作上新台阶。联合研究组已就两国关键领域开展研究,交换研究报告草稿,建议启动协定谈判CEPA有助于削减大部分商品关税、增进服务合作、设定投资规则、消除非关税壁垒。加拿大的飞机、机电、农林渔产品等将可自由进入印度市场,而印度的珠宝、钻石、服装等对加出口也有望大幅增长。CEPA预计将使加拿大GDP每年增加60~150亿美元,森工、能源、制造等产业将直接受益。

报道称,印加目前正就社会保障、投资促进及保护两个协议进行谈判。此外,两国还同意建立CEO论坛,为深化贸易和投资合作提供政策建议。

法国出台50年来最大规模财政整顿计划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9月29日,法国政府提出,计划2011年将财政赤字从今年占GDP比重的7.7%降至6%,并进一步降至2013年的3%和2014年的2%。法国已连续25年未能实现财政平衡,该整顿计划是其50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为实现这一计划,法国政府将在2011年增税110亿欧元,冻结中央政府支出,结束经济刺激措施。6月惋法国10年期国债与德国国债的息差一度上升至55个基点,法国面临失去AAA信用评级风险。在市场压力面前,法国不得不采取紧缩措施,但为避免激起民意反弹,法国的财政整顿计划并未涉及医疗保障等敏感领域。越俄启动自贸协定谈判

据越南政府网10月12日报道,越俄两国11日在河内举行自贸协定谈判互助研究小组首轮会议。越南工贸部欧洲市场司司长邓黄海表示,越俄自贸协定将给参加各方的经济、贸易、服务和投资带来巨大利益。并认为俄热心于与越南的自贸协定是因为越重要的战略位置可以帮助俄重返亚洲,成为俄走进亚洲,特别是东盟的跳板。

自贸协定将有力推动双边贸易的发展。越方可以扩大农产品、水产品、纺织服装等商品对俄的出口。俄方可以扩大化肥、油气、核能、重工业及汽车等商品对越出口。预计2011年越俄双边贸易额将达30亿美元,不久的将来将达100亿美元。

全文阅读

两条国际经济新闻

中国论文联盟三月的上海街头,已是春意涌动。在经历了2011年农历新年的促销喧闹后,各大商厦渐渐恢复平静,开始谋划新一年的规划,外贸企业也纷纷重开张,将触须伸向海外。然而,三月的国际市场,却是新闻迭出,事件不断。比如,美国2.25亿美元联邦政府医疗保健项目资金被骗,9座城市、100多人牵连其中,又比如,一艘冰岛籍集装箱货轮在挪威海域搁浅,导致油箱破裂,燃油泄漏,据当地动物部门称,漏油可能危及自然保护区生态,再比如,由于法律缺失,欧盟境内假药蔓延,欧洲议会不得不制定新法,对医药产品销售实施全过程监控,如此等等,真的是举不胜举,数不胜数,让人不由对海外经济产生诸多联想,但,就在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新闻中,有两件事最值得关注:第一,2011年2月18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781,与上一交易日6.5800相比,升19个基点,再创汇改以来新高,这也是2011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第15次改写汇改以来的新高,第二,3月18日,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在法国首都巴黎开幕。法国总统萨科齐希望藉会议之力,打造一把“标尺”,界定和检验全球经济失衡指标问题。

这两件新闻,为什么值得关注?一言以蔽之,人民币汇改再创新高也好,萨科齐的“标尺说”也罢,无不都与国际市场有关,货币,是市场的中枢神经,牵动面广,灵敏度高,这是市场人士早已达成的共识。每一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创出新高,都会搅动国际市场,无论进口出口,也都会引起一番国际市场的“情绪”波动。美元疲软,国际市场“感冒指数”走高。此说并不为过。何以应对?有识见的市场人士自有招数,不说也罢,要紧的倒是,汇改屡创“新高”,市场经济的新走势已现端倪,不可不察。

至于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君不闻每届会议的吵闹之声不绝于耳,难怪这一届会议的轮值主席国法国总统萨科齐赶紧圆场:别吵啦,别吵啦!倘若与会国首先考虑自己国家的利益,那会导致“二十国集团灭亡”的!萨科齐意在重新架构世界经济新秩序,如此苦口婆心,令人起敬。当然,光劝架还不行,萨科齐呼吁要为“建立全球经济失衡指标”度身定制一把标尺,旨在消除全球经济失衡,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可?的是,响应者寥寥,与会各国对失衡指标的界定“充满争议”,看来,在偌大的世界经济舞台上,要当好一名国际级裁判开不容易,至少,萨科齐这回算是品尝到了国际“口哨”的滋味。标准不一,纷争频仍,有代表说,也许到今年10月,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才有可能基本达成共识。既然如此,那就姑且拭目以待吧。

两件国际新闻,一件为宏观,一件为微观,具体的、抽象的,都有了。本刊录此存照,也算是献给读者的——点参考。中国论文联盟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全文阅读

国际十大科技新闻与化

2007年12月由科技日报社组织,部分院士、多家中央新闻单位参与评选的“2007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正式揭晓。这十大国际科技新闻与化学联系紧密,将成为2008年高考命题的热点背景,现总结如下。

一、十大国际科技新闻介绍

1、第一台分子机器诞生

分子机器是近年纳米研究领域的重点。法国与德国科学家合作,首次成功研制出可旋转的“分子轮”,并组装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台分子机器―――生物纳米机器。这个非常奇特的有机分子包括2个直径为0.7纳米、由三苯甲基分子组成的“车轮”,所有分子机器的化学结构均被固定在铜基上。“分子轮”将在复杂的纳米机器如分子卡车和分子纳米机器人制造中占有重要位置。

2、仅一个原子厚的最薄材料问世

2007年3月1日,英德两国科学家宣布联手研制出世界最薄材料,厚度只有一根头发的二十万分之一,它的问世有望在电子计算机和医学等领域掀起新的革命。这种膜片由碳原子六边形连接而成,状如蜂巢,但只有一个原子厚。如果层层叠加,需要20万层才能达到一根头发丝的厚度。这是一种比纳米技术更新的全新的技术,连纳米技术都不是描述这种新膜片的适当词语。这种膜片将主要应用于大幅提高计算机运算速度和研制新药物,比硅更灵敏、更节能,有可能最终取代硅,成为更加有效的晶体管。

3、人类首次合成人造染色体

最具争议的美国“科学怪人”克雷格・文特尔2007年10月6日向媒体透露,由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合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造染色体,并有可能创造出首个永久性生命形式。研究人员通过基因组移植,成功地使一种细菌变成另外一种细菌,且新植入的基因组开始取代原基因组运作。这是人类首次在一个活有机体中一次性移植入其他物种的完整基因组。此外,研究小组还公布了文特尔本人的“双倍体基因序列”,即遗传自父体和母体两套染色体的完整版基因序列,这是迄今最为详细的人类基因组差异图及全球首份个人版全基因组图谱,它使人类向真正的“个性化医疗”时代又迈进一步。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