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际货币论文

国际货币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际本位货币论文

菲律宾国立比立勤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博士联读北京交通大学(EMBA)硕高级管理人员美国协和大学硕士研究生工商管理(MBA)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MBA学分对接班美国美联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在职研究生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博士同等学力班简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班在职软件工程简章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哲学博士在职研修生班简章首都经贸大学SMBA人力资源在职硕士简章09中国人民大学EMBA班高级工商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创新管理博士在职研究生班简章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班在职研究生课程招生中华硕博网核心提示:一、国际本位货币性质的再熟悉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或运转的基轴是国际本位货币。所谓国际本位货币,是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世界各个国一、国际本位货币性质的再熟悉

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或运转的基轴是国际本位货币。所谓国际本位货币,是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世界各个国家出于经济条件或政策上的考虑,用法律的形式将本国货币与之固定地联系起来,作为衡量本国货币价值的标准,以及国际交易的最终清偿手段。国际本位货币是在国际上占据中心货币地位的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它首先必须能在世界上自由兑换;其次,还必须占据国际中心货币的地位,能充当国际商品的价值尺度或价格标准,并成为各种货币汇率计算的中心。充当这种中心货币的曾经有贵金属——黄金,也有因历史、经济和现实原因形成的某些国家的纸币。

从理论上讲,能够充当国际本位货币的国际交易的最终清偿手段,应当具备如下条件或性质:

一是耐久性。具有的自然属性必须经久耐用,不因频繁的流通和岁月的流逝而丧失其重量或改变其质量,从而保证其所包含的价值量的稳定不变。

二是可分性。为保证贸易和借贷活动的顺利进行,要求各种不同面额货币的发行和流通。

三是轻便性。货币的轻便便携有利于各种经济交易的进行,较小的体积和较轻的重量但却可以包含较大的价值量,亦成为其一个特征。

四是同质性。货币由其发行国别和面值所产生的差别是客观的,但在质上却是相同的。即作为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媒介和一般等价物,它们本身都有价值,都是人类社会抽象劳动的凝聚。

正如马克思所说那样:“耐久性、不变性、易于分割和重新合并,因较小的体积包含着较大的交换价值而便于运送这一切使得贵金属在较后阶段非凡适于充当货币”。贵金属黄金、白银等由于本身所具有的自然属性,使之最成为国际本位货币的最佳选择。纵观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贵金属非凡是黄金都充当着国际本位货币的职能。与之相应的是金本位制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全文阅读

人民币国际化与储备货币分析论文

一、国际上流行的国际储备货币必要条件与现实的冲突

一种货币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通常认为需要四个条件:一是完全可兑换并被广泛接受;二是它的金融市场——国内资产和外汇——应具有广度和流动性;三是其价值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四是在金融和贸易上有较大的交易量。也有人认为,货币发行国必须是一个经济大国。这与第四个条件较接近,因为一个经济大国的货币通常就会有较大的金融和贸易交易量。

下面我们就来考查牙买加体系诞生以来,所有储备货币发行国(26个以上)是否达到了上述四个条件。

(一)完全可兑换并被广泛接受根据1980年的《国际货币基金年报》,日元在1976年时,已经占世界外汇储备的2%,但是我们知道,日本宣布取消外汇管制的时间是1979年,而实际执行是在1980年。由此可见,“完全可兑换”作为储备货币的条件值得置疑。另外,《国际货币基金年报》每年均列出世界储备货币的构成,自欧元创立以来,《年报》的世界储备货币构成表通常只列出美元、欧元、日元、瑞士法郎这些占世界储备货币之比例最高的四种货币。其中,瑞士法郎虽排在第四位,但其所占比例仅有0.7%(2002年),除了以上四种货币之外的所有储备货币约占6.3%。因为其他储备货币所占比例不足0.7%,由此可推算出,这些货币至少有10种以上。这就是说,目前世界上已经成为某一经济体储备的货币在14种以上(在欧元发行之前应在26种以上),其中绝大多数占世界储备货币总量的比例不足0.6%。尽管许多储备货币只有极少数经济体将其用作储备,但我们也不能说它不是一种国际储备货币。所以,“广泛的接受性”的标准也是一个相当模糊的表达。

(二)金融市场应具有广度和流动性这句话通常理解为“开放和有深度的金融市场”(openanddeepfinancialmarkets)。1976~1980年,在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中,日元的比重由2%提高到4.5%。但众所周知在这一时期日本不仅没有开放金融市场,而且还实行着严格的外汇管制,日本对金融市场的封闭遭到西方国家的一致抗议。可见,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并非必要条件。

(三)其价值具有一定的稳定性1963~1975年问,日元在成为储备货币的初期存在着较严重的通胀。日元不仅对内通胀严重,对外的价值也不稳定。从20世纪70年代(史密森协议前)初算起至90年代中期,日元从1美元兑换360日元,25年间升值至80日元,然后又跌至120左右,波动幅度之巨可以想象。

二、从现实中归纳储备货币形成的必要条件

以上我们通过比较日元成为储备货币时的条件否定了上述四个条件中的三个。那么,一种货币成为储备货币到底需要哪些条件呢?比较日元形成储备货币的过程,本文认为一国货币成为储备货币需要下述五个并不很难达到的条件。

全文阅读

国际货币下人民币汇率变革论文

内容摘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将是较长时间内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主要选择。在此过程中,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可能会表现出一定的“跳跃性”。本文在深入分析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基本特征(不对称性)及其演进趋势的基础上,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变动趋势问题。

关键词: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演进趋势人民币汇率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已从当初的1美元兑换人民币8.1111元升至2006年12月14日的7.818元,涨幅超过3.6%,而且,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性也在逐渐扩大,2007年1月11日,1美元兑人民币7.7977元。从这一角度看,人民币汇率制度已经走上了真正的“管理浮动”之路。

然而,中国的经常账户顺差和外汇储备规模依然在扩大;与此同时,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距也将超过80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7%左右)——近期以来,面对巨额的全球经济失衡,美元相对于欧元呈明显的疲软态势。实证分析显示,人民币虽然相对美元升值,但由于其它一些主要的国际货币相对美元有的升值幅度更大,因此,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反而在继续贬值。如果再考虑到中国经济今年乃至今后持续平稳的高速增长,笔者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定时期内,人民币升值压力必将有增无减。

当前的世界经济不平衡的状况怎样得到解决,人民币汇率和汇率制度未来的走势如何?早已成为学术界、市场人士乃至各国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中国经济的崛起、亚洲货币合作的深入等国和国家集团日益改变着的政治、经济格局正在推动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而全球经济失衡背景下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从根本上说受制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趋势。

有鉴于此,本文拟从国际货币体系的角度分析和探讨人民币汇率和汇率制度变革的未来取向。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特征

1971年8月15日,美国关闭黄金窗口之后,为了继续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十国集团于1971年12月18日签订了“史密森氏协议”。但1973年2月外汇市场上再度爆发的美元危机,使该协议寿终正寝,也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彻底崩溃。因此,一般认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是从1974年开始的。虽然理论上它属于汇率自由浮动的货币体系,但不同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对汇率一般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管理或管制。因此,现行国际汇率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全文阅读

货币国际收益风险研究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货币国际化的收益;货币国际化的风险和责任;结论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取得铸币税收入,为本国国际收支赤字融资、给本国居民带来跨境经济交易的便利、促进一国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的发展、具有影响别国货币政策的主动权、提高政治自与国家声望、有利于解决国际收支逆差问题、发行国难以回避“特里芬难题”、增加了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和可控性、货币的反替代增加本币贬值和通胀风险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摘要:货币国际化是经济国际化的产物,是经济国际化的集中表现之一。货币国·际化在不同的条件和影响因素下,所产生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本文试图从货币国际化的收益和风险的角度对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合理性、可行性做出分析。

关键词:货币国际化;收益;风险

货币国际化的进程实质上是不同货币之间竞争和市场选择的过程。不同货币国际化为一国经济、政治等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美元成为国际化货币后,美国每年可以获得上千亿美元的铸币税收入,美元也成为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贸易结算中最主要的货币;欧元国际化后,各国外汇储备中欧元的比重越来越大,欧盟对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影响力也不断提升:而日本在推行日元国际化后,伴随而来的却是国内经济的不稳定及出口贸易的剧烈波动。这些现象说明,货币国际化在不同的条件和影响因素下,给一国带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研究货币国际化的收益和风险可以从国际货币对该国经济、金融、贸易和政策制定等多重影响去评估货币国际化的合理性。

一、货币国际化的收益

(一)取得铸币税收入,为本国国际收支赤字融资

所谓铸币税,原指铸币成本与其在流通中的价值之差,现在通常指中央银行通过发行无须支付利息的货币取得的收益,表现为货币面值扣除发行成本后的收益,由于发行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铸币税基本上等于货币的发行额。在纸币制度下,当不存在通货膨胀时,铸币税来自于随经济增长对货币需求的增加。当存在通货膨胀时,铸币税也被称之为通货膨胀税,即中央银行超过经济发展需要增加基础货币发行。按照一般的估算,这类可称之为狭义铸币税的收入通常仅占一国GDP的0.2%(Krugman1998)。

当一国货币越出国界被其它国家使用或作为官方储备时,则产生国际铸币税的概念。储币货币发行国获得的国际铸币税包括发行国凭借其国际货币发行国地位取得的全部受益,即海外发行收入及政府债券取得的廉价融资收入。因为,储备通常是以发行国的债券形式持有,此类债券的利息低于储备国的本国债券利息。

全文阅读

货币国际化经验学习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人民币国际化意义重大,推行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也必将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在详尽考察美元、欧元及日元货币国际化路径的基础上,指出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过程中存在两种可能的路径选择,即在大陆、港澳台“一个中国”范围内实施“欧元模式”,在东南亚及东亚等更大区域范围推行“日元模式”,同时这两种路径对于中国来说是兼容的。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货币一体化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初,国际货币领域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欧元的诞生,把以美元为主宰地位的国际货币格局,改变成以美元和欧元并列称雄的格局。另一件是人民币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国际上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甚至有人预言,人民币会成为继美元、欧元和日元之后的又一种世界货币。联想到现如今我国经济改革的进程,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似乎有理由使人们相信,人民币终将成为一种硬通货。推行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经济强盛的内在要求,同时人民币国际化的实行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货币一体化(包括货币国际化和共同货币选择)是经济发展、贸易深化及信用扩张的必然趋势,货币经济的逐步发展要求货币具有统一的形制和统一的价值,但哪种货币能够成为国际一体化货币则是多元货币竞争的结果。中华民族之崛起,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来支撑,而强大的经济实力的获得必须依靠国民经济的竞争力。这不仅需要我国的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而且也需要人民币走向世界,到国际舞台上发挥国际货币的职能,争取更大的效力空间,即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二、现实与理论上的逻辑冲突

就目前中国经济基础而言,还不足以支撑国际化人民币在世界经济大环境中具备优势竞争力,其境外流通存在着现实逻辑与理论逻辑的背离。所以,人民币要真正成为亚洲金融经济的支点货币乃至世界货币,首先要强化其体现横向交易契约关系的一般等价物内质,并在此基础上达成现实和理论逻辑的统一。2003年,中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6694亿元,增长速度9.1%,以进出口贸易总额计算,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贸易国,2003进出口贸易总额达8512亿美元,同比增长37.1%,已相当于美国贸易总额的41.9%,从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量来看,已进入经济大国行列,但就中国金融发展而言,无论是金融发展广度,还是金融发展深度,均未达到足以支撑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境外持有者对长期持有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心存顾虑的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我国金融发展的滞后,这降低了人民币实际交易的国际比较价值,制约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层次拓展。人民币国际化是否可行、何时可行还要看其要实现国际化的支撑条件,人民币的国际化需要国际化的人民币“资产池”作为支撑(钟伟,2002)。

现实条件的不具备,并不妨碍我们的理论上的分析。因为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是确定的,因而,对货币国际化的比较研究可以使我们吸取其它国家本币国际化的经验和教训,减少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风险,有助于寻求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货币国际化发展模式,使人民币国际化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全文阅读

国际货币经济研究管理论文

由于世界性的中央银行始终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因此国际货币状况是以民族国家为微观基础的分立决策过程,其中少数大国的货币政策及其相互协调则是核心,由此产生了国际货币合作(IntemationalMonetaryCooperation)的问题。据称早在19世纪20年代就出现了英格兰银行和德、法、俄等国间的货币合作,而20世纪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健或崩溃均与大国间的国际货币合作状态相关,但有关国际货币合作的研究长期以来却一直处于“蒙尘的珍珠”状态,没有获得与其蕴意相称的地位。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货币合作已经得到来自经济学家和各国政策制定者们的越来越高的重视。早在1978年的波恩峰会上,七国集团就已经达成了一套非常详备的合作方案,使我们不能再对该领域内的重要进展无动于衷。在研究中我们常常将货币政策合作(PolicyCooperation)和货币政策协调(PolicyCoodination)交替使用,用以指称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货币决策机构或决策当局之间某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对国际货币合作的基础和有效性问题,从来都存在广泛的争议,支持者麦金农和威廉姆森宣称,目前国际货币体系中无节制的汇率浮动对国内宏观经济管理和物价稳定非常不利,而一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恰恰是宏观经济和通货的稳定,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并不是目标本身而仅仅是达成目标的手段,对开放经济体而言,有效的国际货币合作值得优先追求。而反对者则阵容更强大,国内稳定是汇率稳定的前提条件已根深蒂固,哈伯勒等则将支持者的论点反转过来,声称应该优先考虑国内的货币稳定,唯其如此这些国家才有能力遵循一种更稳定和更富有预见性的汇率政策,进行国际货币合作才有起码的基础。至今,如何形成有效的国际货币合作机制,并防范其向逆效合作滑落仍是国际经济学有待探索的前治理论。

一、国际货币台作的原因:市场溢出和政策溢出

如果我们承认全球化导致各国在货币经济领域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日益加深,那么一国资本市场的异常波动就可能影响和波及国际资本市场,而国际资本市场危机也可能无法充分隔疫而困扰国内资本市场,这通常被称为市场的“溢出”和“溢入”(MarketSPill-over)。一国货币政策也既可能传递到也可能受制于它国的货币政策,这通常被称为政策的溢出和溢入(PolicySpill-over)。显然市场或政策溢出及相关命题都仅对开放经济体才有意义。鉴于对全球资本市场和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管辖权的归属模糊不清,人们试图通过国际货币合作来降低上述溢出效应。

基于“货币政策溢出”的国际货币合作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库珀等。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导致只有小型开放经济才可以基本不考虑政策的溢出效应,而大国在制订货币金融政策时,就不能不事先考虑相互间的政策溢出并进行政策协调。一般认为,政策溢出效应主要通过贸易渠道和资本流动渠道传递。以贸易渠道为例,一国紧缩性货币政策可能导致进口需求的下降,而其政策溢出则给予其主要贸易伙伴一个外源性需求紧缩;以资本流动渠道为例,一国紧缩性货币政策意味着本币利率上升,而政策溢出则导致向这个国家的资本流动,他国因资本外流而有意外紧缩。库珀的大致结论是:在开放经济下如果不考虑货币合作,则一国政策效能将大为削弱。此后库里,列文和维达里斯等(1987)研究了近年浮动汇率制发展历程后指出,各国力图确保它们宏观政策的独立性可能对世界经济具有破坏性,溢出效应的存在说明各国可以通过国际货币合作来分享合作体系带来福利增进。富兰克尔的基本思路是:所谓政策溢出,是指在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时,一国的政策行为将影响别国的福利函数,而它国的政策行为同样将影响本国福利函数的达成,因此各国彼此割裂和相互冲突的货币政策是不可取的,必须通过货币合作降低整体福利损失,富兰克尔尤其主张以建立起较大的货币区(CurrencyBloc)来作为国际货币合作的手段。

基于“资本市场溢出”的国际货币合作理论的代表人物归功于蒙代尔,他分别讨论了在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下,资本流动带来的溢出效应,以及一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搭配问题。目前基于市场溢出的货币政策合作大致有以下几种思路:一是主张国际货币合作可以降低市场和汇率的不确定性,即浮动汇率制在确保了各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同时,并不能完全隔疫资本市场的溢出效应,其频繁波动反过来将削弱各国货币政策的效能,各国让渡部分货币进行合作可以降低外汇市场和汇率的不确定性,并最终使货币合作参与者受益;二是主张国际货币合作应该有恰当的水平和方式。S.汉和C.瑞因哈特等认为,估计在1992年时,1.7个百分点的利率差才会因溢出效应而引起货币市场间的波动,而现在0.7个百分点的利率差即可达到类似效果,甚至股票市场等其它资本市场的溢出效应也在增加,因此各国必须在会计准则、银行监管、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国际货币合作。可见,各国产生在货币领域进行合作的初衷,就在于通过货币合作降低政策或市场的溢出效应,并改善本国货币政策的效能及资本市场的稳健性。

二、国际货币合作的霸权稳定论

基于霸权稳定结构的货币合作理论的始作佣者可能是金德尔伯格(P.C.Kindleberger),霸权稳定论(HegemonicStabilityTheory)并非由金氏提出,而是另一位学者克欧亨尼(R.Keohane)提出的,但金德尔伯格首先将其运用到国际货币合作领域。在其《1929-1939世界性经济萧条》一书中,金氏认为在国际货币领域需要一个霸主以杜绝政策或市场溢出效应,霸主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充当发行世界货币和充当全球最后贷款人角色,也应为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发挥作用。但除了霸主和附从者之间以霸权稳定结构维持国际货币秩序之外,金氏甚至否认其他形式的国际货币合作的有效性。1973年正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际,但金德尔伯格仍然坚称霸权稳定结构是唯一途径,实在具有讽刺意义。此后,克拉斯纳(S.Krasner)和吉尔芬(R.Gilpin)等对霸权稳定论进行了发展。一般来说,霸权稳定结构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关键国具有足够的经济规模,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2、他国相对于关键国地位的明显逊色和对关键国地位的不言自明的普遍默示;3、体系创立伊始关键国通货稳定,且附从国认为其自身货币政策相对于关键国货币政策的从属性和被动性未对自身利益构成威胁;4、霸权体系内的成员存在一定水平的经济发展趋同性。而霸权合作体系则具有一下特点:1、霸权体系的货币合作体现为霸主决定霸权体系的货币政策,其他附从国认同和接受,一旦默示的接受性受到怀疑,霸权结构就从稳定向非稳蜕变;2、霸权体系的货币合作通过制度予以维持和协调;3、霸权必须能够产生类似“公共产品”的收益以抵补附从国牺牲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成本,当霸权稳定结构的合作收益趋于枯竭时,该体系就将崩溃。

全文阅读

币同港币合作是货币国际化的前提研究论文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问题受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关注,虽然我国政府坚持保持汇率稳定政策,并已得到许多国家的理解。但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论不会就此作罢,人民币国际化趋势似乎难以阻挡。笔者认为,以人民币和港币的货币合作为突破口,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基础工作之一。

货币合作的背景

人民币与港币的货币合作不仅服从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来自当今世界区域经济货币合作所带来的现实挑战。从合作的背景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欧元的示范效应。欧元的成功启动,无疑是当今国际货币合作领域的创举。多个国家使用单一货币给各成员国带来的经济利益在实践中得到印证。一是内部统一的货币政策和明确的维持物价目标稳定了欧元区内的通货膨胀预期,市场利率下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很好的改善了区内的融资环境,提升了整体经济信用水平。二是减少了欧元区内货币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降低了贸易和投资等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三是由于汇率和货币的一体化,扩大了货币规模,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而且,由于取消了货币兑换,欧元区内货币和资本流动的交易费用大大降低,促进了资本等要素的快速流动。在外部环境中,由于美国经济和政策等情况的变化,美元不再成为强势货币,欧元对美元汇价的屡创新高更是加大了成功欧元的示范效应。目前,欧盟成员国已经扩大到25个国家,欧元区的成员国还将呈扩大趋势。货币合作带来的收益不得不让我们重新评估货币合作问题。

2.我国的区域经济货币合作加快。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区域经济合作的迅猛发展同样引人关注。我国一直热心于区域经济合作,目前进展最快的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已于2002年年底生效,中国与原东盟6国于2010年建成自由贸易区,东盟新成员则到2015年加入到自由贸易区中。正在发展的还有10+3机制和东亚自由贸易区,多个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等。而原为政治需要建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也把关注的问题扩展到经济合作领域,中国为此承诺拨贷9亿美元启动经济合作。与此同时,清迈倡议、10亿美元的亚洲债券基金的运作已经步人新的发展阶段,标志着东亚金融合作向深度发展。为了争取区域合作的更高收益,我国通过壮大货币体系的规模,增强货币的稳定性非常关键。

3.香港主动加人国内区域经济合作。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香港的经济也历经考验。由于中国大陆(以下简称内地)加人WTO的需要,经济管制己基本解除,香港在大陆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香港经济中自身的一些问题得以暴露。而大陆经济的一枝独秀,给香港经济的再次腾飞提供了机遇。“引进大陆专才计划”、“香港自由行”、《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英文简称CEPA).、参加9+2区域合作(由广东省等9个内地省份和澳门、香港两特别行政区参加)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出,很好的促进了香港经济与内地经济的融合。这种融合,加速了两地货币合作的进程。

货币合作的条件判断

国际货币合作的形式有很多种,按照货币合作程度的高低可分为三个层次:汇率联盟、货币一体化和货币单一化。著名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已经验证了固定汇率、自主的货币政策、受到控制的资本流动二个政策目标在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内不可能同时获得,选择货币合作主要是为了突破这一两难困境。但汇率联盟常常因为参加合作的成员采取独立的货币政策而出现汇率变动,这种合作形式实际上难以真正实现汇率的固定。货币单一化是货币合作的最高程度,目前仅有欧元区成功启动。因此我们不妨以货币合作的中间形式货币一体化来分析人民币和港币的合作问题。

全文阅读

国际货币体系存在问题研究论文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固有风险暴露无遗,对危机调节乏力、主要储备货币国家利用其国际货币优势而相继开动印钞机,将危机损失向其它国家转嫁等等不和谐现象再一次证明现代国际货币体系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的要求。推进主要储备货币稳定汇率机制、探索区域货币一体化和改革IMF使其更公平更加强力是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特里芬难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下,凭借利益和责任不对等的国际货币地位,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美元、欧元相继都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其他国家和地区无法控制风险,尤其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着诸如外汇储备贬值、危机转嫁、货币错配、货币政策两难困境等风险,充分说明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引起了更多人对美元地位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变局的思考。

一、国际货币体系概念及演变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的需要,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的总称[1]。国际货币体系具有三方面的内容和功能:一是规定用于国际间结算和支付手段的国际货币或储备资产及其来源、形式、数量和运用范围,以满足世界生产、国际贸易和资本转移的需要。二是规定一国货币同其他货币之间汇率的确定与维持方式,以确保各国间货币的兑换方式与比价关系的合理性。三是规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以纠正国际收支的不平衡,确保世界经济稳定与平衡发展。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演进历程

1.一战前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金本位制度。黄金是最主要的国际储备,国际间支付原则、结算制度是统一的,各国货币都有各自的含金量,因此都必然是固定汇率制。没有一个公共的国际组织的领导与监督,各国自行规定其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的办法。

全文阅读

浅谈金融危机下国际货币政策再平衡论文

[摘要]在大萧条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机制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理论界一直对于货币政策是否应该进行国际间的协调存在争议,然而在这次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各国政府积极展开了各种反危机行动,不仅同时下调官方利率、实施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还频频召开协商会议以共同缓解金融风暴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从现实角度再次诠释了当代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含义。

[关键词]金融危机;货币政策;国际协调

尽管人类的脚步踏入21世纪的时间还不过10个年头,但始发于美国、并迅速波及到全球各国的金融危机就给人们的生活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为挽救世界经济的衰退,各国政府同时采取了明显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上演了国际范围内大规模的经济政策协调行动,具体表现为持续降低利率、政府大量注资、金融机构国有化以及通过广泛开展货币互换协议、加强沟通对话等国际协作活动。这些货币政策的实施为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危机对经济的破坏性,增强了投资者对未来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信心,但是国际货币政策协调问题远远没有这么简单,不仅理论界早有争议的观点存在,而且即使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各国间的货币政策协调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和谐的音符,本文拟从理论争议和现实情况两个方面对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货币政策协调问题展开分析,以期能够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一、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概念

一般而言,国际货币政策协调就是指不同的国家为了实现经济福利最大化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过程中,共同设置政策目标、积极进行交流并不断调整政策工具,以促使各国货币政策相互运作、配合适当的行为。经济学家瓦利奇(H.C.Wallich)将国际协作(collaboration)分为四种形式,从高到低依次为:协调(coordination)、调和(harmonization)、合作(cooperation)和协商或磋商(consultation),可见“协调”是国际协作的最高形式,它表示各国间的经济相互依存程度较高,且各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这种经济上的高度关联性并愿意采取积极的协作行动,如果这种行动表现在货币政策方面,就称为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二次大战以来,经济发展逐步表现出显著的全球化、一体化特征,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于是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那么,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究竟要协调什么呢?根据货币政策涵盖的内容及以美国经济学家RichardN.Cooper为代表的一些学者的相关研究,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无外乎是三方面的协调:一是货币政策目标的协调。众所周知,货币政策有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平衡国际收支和金融稳定五大最终目标,由于五大目标彼此间存在矛盾与冲突,因此目前大多数国家都已将维持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基本实现了最终目标的协调;在中间目标的确定方面,由于金融创新对货币供给量的可测与可控性的影响,西方各国也基本上将利率作为自己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当然,目标协调需要有关各国为了实现共同的政策目标而承担相应但不是过分不切实际的责任,特别是不能抱有“坐享其成”和“搭便车”的想法,否则协调就变成了一纸空文。二是货币政策行动方向、力度以及实施时间的协调。这是货币政策实现国际协调的难点之处,因为每个国家或地区不仅经济要素的分配情况不同、所处的经济周期不同,而且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经济的运行机理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于是即使各国面临相同的经济冲击,经济的反应程度、具体采用的政策工具以及传输渠道都会表现出不同,最终的经济结果自然也不一样。三是货币政策相关信息的协调。由Fama的有效资本市场假说,我们可以联想到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经济时代,信息的公开披露、无渗漏传递、各国央行的准确解读以及正确、及时的货币政策决策,将促使货币政策实现高效率的国际协调,其中有关货币政策目标、通货膨胀预测、金融市场发展与结构变化以及货币政策意向等方面的信息交换与沟通最为重要。但显而易见的是,上述信息的公开交流不仅有成本,而且还存在是否对称和国家经济机密泄露等问题,所以要做到货币政策信息的协调也并非易事。

二、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理论争议

在理论界,最早开始关注货币政策国际协调问题的是JamesMeade,他在1951年出版的著作《国际收支》中指出,一国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会出现内外均衡的矛盾,政府在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去实现调控目标时,常常会导致政策目标发生冲突,这就是著名的“米德冲突”。之后,计量经济学家JanTinbergen进一步发展了Meade的理论,证明一国要同时实现经济的内外均衡必须使政策工具的数量不少于政策目标的数量,即“丁伯根法则”。20世纪60年代初,RobertMundell和MarcusFleming依据提出的“政策指派”与有效市场分类原则,区分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影响经济内外均衡方面的不同效果,并得出结论:以货币政策实现外部均衡目标、财政政策实现内部均衡目标的指派方案可以解决米德冲突。60年代后期,RichardCooper在分析Mundell的有效市场分类法则的缺陷基础上,指出在各国经济依存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每个国家的货币政策都存在“溢出效应”和“溢入效应”,因此在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具有明显的必要性。Cooper的研究为后来其他学者对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进一步探讨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但是,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理论界的相关研究却开始出现分歧,一方面继承传统理论的观点,主张国际间的货币政策有必要协调,另一方面却通过研究证明协调的收益并没有传统理论上讲的那么大,而且由于各国经济问题政治化、经济势力不均衡以及国际间协调的复杂性等因素的阻碍,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不但无法增进各成员国的净福利,甚至有可能带来净福利的损失,即货币政策的逆效协调。具体的观点如下:

全文阅读

探究全球危机时代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管理研究论文

[摘要]在大萧条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机制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理论界一直对于货币政策是否应该进行国际间的协调存在争议,然而在这次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各国政府积极展开了各种反危机行动,不仅同时下调官方利率、实施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还频频召开协商会议以共同缓解金融风暴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从现实角度再次诠释了当代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含义。

[关键词]金融危机;货币政策;国际协调

尽管人类的脚步踏入21世纪的时间还不过10个年头,但始发于美国、并迅速波及到全球各国的金融危机就给人们的生活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为挽救世界经济的衰退,各国政府同时采取了明显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上演了国际范围内大规模的经济政策协调行动,具体表现为持续降低利率、政府大量注资、金融机构国有化以及通过广泛开展货币互换协议、加强沟通对话等国际协作活动。这些货币政策的实施为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危机对经济的破坏性,增强了投资者对未来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信心,但是国际货币政策协调问题远远没有这么简单,不仅理论界早有争议的观点存在,而且即使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各国间的货币政策协调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和谐的音符,本文拟从理论争议和现实情况两个方面对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货币政策协调问题展开分析,以期能够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一、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概念

一般而言,国际货币政策协调就是指不同的国家为了实现经济福利最大化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过程中,共同设置政策目标、积极进行交流并不断调整政策工具,以促使各国货币政策相互运作、配合适当的行为。经济学家瓦利奇(H.C.Wallich)将国际协作(collaboration)分为四种形式,从高到低依次为:协调(coordination)、调和(harmonization)、合作(cooperation)和协商或磋商(consultation),可见“协调”是国际协作的最高形式,它表示各国间的经济相互依存程度较高,且各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这种经济上的高度关联性并愿意采取积极的协作行动,如果这种行动表现在货币政策方面,就称为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二次大战以来,经济发展逐步表现出显著的全球化、一体化特征,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于是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那么,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究竟要协调什么呢?根据货币政策涵盖的内容及以美国经济学家RichardN.Cooper为代表的一些学者的相关研究,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无外乎是三方面的协调:一是货币政策目标的协调。众所周知,货币政策有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平衡国际收支和金融稳定五大最终目标,由于五大目标彼此间存在矛盾与冲突,因此目前大多数国家都已将维持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基本实现了最终目标的协调;在中间目标的确定方面,由于金融创新对货币供给量的可测与可控性的影响,西方各国也基本上将利率作为自己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当然,目标协调需要有关各国为了实现共同的政策目标而承担相应但不是过分不切实际的责任,特别是不能抱有“坐享其成”和“搭便车”的想法,否则协调就变成了一纸空文。二是货币政策行动方向、力度以及实施时间的协调。这是货币政策实现国际协调的难点之处,因为每个国家或地区不仅经济要素的分配情况不同、所处的经济周期不同,而且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经济的运行机理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于是即使各国面临相同的经济冲击,经济的反应程度、具体采用的政策工具以及传输渠道都会表现出不同,最终的经济结果自然也不一样。三是货币政策相关信息的协调。由Fama的有效资本市场假说,我们可以联想到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经济时代,信息的公开披露、无渗漏传递、各国央行的准确解读以及正确、及时的货币政策决策,将促使货币政策实现高效率的国际协调,其中有关货币政策目标、通货膨胀预测、金融市场发展与结构变化以及货币政策意向等方面的信息交换与沟通最为重要。但显而易见的是,上述信息的公开交流不仅有成本,而且还存在是否对称和国家经济机密泄露等问题,所以要做到货币政策信息的协调也并非易事。

二、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理论争议

在理论界,最早开始关注货币政策国际协调问题的是JamesMeade,他在1951年出版的著作《国际收支》中指出,一国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会出现内外均衡的矛盾,政府在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去实现调控目标时,常常会导致政策目标发生冲突,这就是著名的“米德冲突”。之后,计量经济学家JanTinbergen进一步发展了Meade的理论,证明一国要同时实现经济的内外均衡必须使政策工具的数量不少于政策目标的数量,即“丁伯根法则”。20世纪60年代初,RobertMundell和MarcusFleming依据提出的“政策指派”与有效市场分类原则,区分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影响经济内外均衡方面的不同效果,并得出结论:以货币政策实现外部均衡目标、财政政策实现内部均衡目标的指派方案可以解决米德冲突。60年代后期,RichardCooper在分析Mundell的有效市场分类法则的缺陷基础上,指出在各国经济依存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每个国家的货币政策都存在“溢出效应”和“溢入效应”,因此在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具有明显的必要性。Cooper的研究为后来其他学者对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进一步探讨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但是,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理论界的相关研究却开始出现分歧,一方面继承传统理论的观点,主张国际间的货币政策有必要协调,另一方面却通过研究证明协调的收益并没有传统理论上讲的那么大,而且由于各国经济问题政治化、经济势力不均衡以及国际间协调的复杂性等因素的阻碍,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不但无法增进各成员国的净福利,甚至有可能带来净福利的损失,即货币政策的逆效协调。具体的观点如下: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