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画教案

国画教案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画教学案例及反思

作为一名初中的美术老师,我已经奋战在美术课的讲台上十多年了,既有无奈又有欣喜。众所周知,现在的美术教学,特别是在初中想上好美术课难度真的很大。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如今的应试教育仍然是以教学成绩论英雄,从而导致人们对美术课程的重视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在其他教师的眼里美术老师是最好当的老师:没有负担、没有压力、没有教学任务等等,甚至有时觉得美术老师就是“保姆”,哄着学生玩玩就行了。真是这样的吗?我可以理直气壮的说:不是!

美术涵盖的知识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美术可以陶冶情操、美化生活;美术作品有的既有观赏性又有实用性,有的既有审美功能又有教育功能;美术既能体现出艺术性、文学性甚至科学性的价值体系又能反映出最淳朴自然的人性特点;最重要的是一些老师、家长、学生对于美术对学生智力、情商的巨大作用并不了解。因此,美术老师肩负重任。

我们学校使用的美术教材是湘教版,在八年级上册的前三个单元主要是国画课程,对于大多数从来都没有接触过中国画的学生来说很有难度,再加上我们的班额过大,我带的其中的一个班人数有90多人,教室空间侠小,课桌拥挤,如果画国画,每个人的空间连一张四开宣纸都铺不开,更别说再去放调色盘、笔洗之类的啦。一想到这个问题我的头都快炸了,难道国画课就取消算了?但是我自己却感觉不甘心,作为一个中国人连我们中国最传统的绘画都不去了解,那还谈什么继承传统、发扬传统。就连西方的一些著名画家也来学习中国绘画,被中国画的魅力深深折服。家乡酒泉敦煌莫高窟壁画更是名扬海内外,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学者、艺术家参观膜拜。中国画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值得每一个人去借鉴和学习的优秀传统艺术。因此我决定不管有多大困难我都愿意去克服,一定要将国画课开起来。

第一单元正好是欣赏.评述课,我打算利用这节课先给学生做一个铺垫,让他们大致了解中国画的概况,欣赏一些著名的中国画作品,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最后再给他们布置需要准备的绘画工具。我在课前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有“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还准备相关的课件视频资料;还准备了线描画、工笔画、写意画原作让学生区分它们的不同。在上课的过程中,果然如我所料大多数同学对国画一无所知,我就先从国画的发展历史讲起,让同学们知道绘画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伴随人们的生活了。

在第一节课做了扎实的安排后,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迎接第二节课,因为我不知道他们是否会按照我的要求去做,我的国画课是否能顺利进行?当走到教室门口的时候,听到里面的吵闹声很大,果然如我所料里面乱成一锅粥了,走到讲台上,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个透明人,同学们都兴奋的你吵我嚷的在忙着摆放绘画工具;两个课代表在检查带工具的情况;在教室的后面垂头丧气的站着五六位同学。看着这样混乱的局面,我当时真感觉有点不知所措,但又想,这也正说明他们对国画是有热情的。我提高了嗓门先要求同学们坐好并保持安静,大家在我的要求下终于平静下来,我随后巡视了教室大家准备工具的情况,让我感觉欣慰的是竟然有许多同学都准备了画毡,负责的课代表还将没带工具的同学罚站在教室后面,这让我感觉很好笑又感动。我让站着同学回到了座位并强调记住下次必须带工具。其实一个班90多位同学,能有80%以上的同学带齐工具已经算不错了。接下来我先在板上做了示范,给他们讲解了怎样调墨、调色,然后播放了简单的写意荷花的视频,看完之后让他们自己练习,我在教室巡视辅导。但是就在他们练习的过程中又炸开锅了,一会儿有的同学的笔洗打翻了,水倒了一地;一会儿有的同学不小心把毛笔上的墨甩到别人的身上了;再一会儿此起彼伏的声音又在喊“老师,帮我示范一下荷叶”“老师,我怎么画的这么难看?”“老师……”就在这样的忙碌混乱中下课铃响了,回看教室一片狼藉,找寻画的比较成功的作品,竟然没找到一幅,全都是画脏画坏的宣纸,我也来不及说什么,赶紧让学生收拾桌子准备上别的课。这节课上完后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极大的挫败感。这也促使我深深地反思:在短短地45钟内怎样将众多的学生组织好,让他们能够整齐划一摆放好用具;怎样尽快的教会他们中国画的技巧要领;怎样实现高效课堂的要求。

一周过去了,我迎来了国画课程的第三个课时,走进教室依然是场面混乱,我先组织全体坐好,而后总结上节课中存在的问题:1、两人共用的调色盘和笔洗放在桌子的中间,可以节省空间。2、准备好吸水的宣纸,强调不要把毛笔乱甩以免弄脏别人衣服。3、老师在示范的时候要仔细观看并记住步骤。4、练习的时候要认真,不准胡涂乱画。5、下课前上交练习作业,完成好的同学给与素质考评加分奖励。接下来我又重新把荷花的画法步骤演示了一遍。因为学生太多,在辅导的过程中我不可能将每个人都照顾到,这就要靠个人的悟性了。这节课同学们在练习中,状态好了很多,在下课前终于有画的像样的荷花作品了,我及时的对他们进行了表扬,并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对于那些依然画成一团糟的同学我说道: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说要把每一位同学都培养成绘画大师,画不好国画没关系,只要大家能够体会到国画中的笔墨情趣,感受到其中深厚的文化内涵,热爱我国的传统艺术,懂得欣赏就足够了。

上完国画实践课的第二课时后,我心里平静了很多,我也明白了不管有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愿意去克服总会有解决的办法,在这节课中仞然有一些同学没有带工具,我问他们原因,他们说嫌麻烦,我告诉他们活在世上没有简单的事,嫌麻烦爱迪生就不会发明电了,说不准我们今天还活在黑暗中呢?他们听完笑了,我希望他们能明白期中的道理。

按照我的计划,我逐步教学生学画了麻雀、竹子、梅花、树木、虫鱼等,我相信爱美是人的天性,没有那个人喜欢死板的机械的生活,升学率固然重要,但培养好学生艺术的细胞更能激发出他们更大的灵感和创造力更为重要。所以我将继续去探索、实践美术课的有效途径,希望有一天所有学科都能齐驱并驾、不分伯仲、互相促进让学生达到均衡发展,这才是素质教育的初衷和本质要求,做为美术教师任重而道远。

全文阅读

动画专业教学案例及电子教材研究与制作

摘要:动画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并且蓬勃发展的产业,因此我国对动画专业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大的,这就需要不断的培养专业人才。但是在我国的动画产业中出现了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专业人才难的“两难现象”,要解决这一现象就要不断的提升动画专业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改善高校的动画专业的教学水平,而动画专业教学案例及电子教材研究和提升是高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高校中动画专业教学案例及电子教材研究与制作,以及其意义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动画专业 教学案例 电子教材 研究与制作

中图分类号:G434

2014年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UPRP20140995)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告诉发展,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人机交互性、信息的多样化和集成性将是未来教育技术的基础,而动画专业课程所具有实践性、综合性、专业性特点又决定了两者结合所形成的电子教材是对传统纸质教材的一大突破,并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计算机技术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动画案例电子教材引入课堂,可以更加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真实动画案例或项目的制作过程,使学生了解动画制作各个环节的联系,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具有极大的潜力,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研究。

正文

一、动画专业教学案例研究与制作

全文阅读

传统图案在国产动画中的文化意蕴传达

摘要:中国古代文明灿烂辉煌,在美术领域更是留下了大量流传后世的优秀作品。传统图案是古代绘画中的重要元素,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生动地体现出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生命性、主体性。当今时代,传统图案的再利用为现代设计艺术领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传统图案与动画的有机结合,使得中国动画有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传统图案在动画中的再应用,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了准确地传达,充分地发挥了国产动画审美认知与审美教育的社会功能,将国产动画的艺术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传统图案;中国学派;艺术意蕴

一、“中国学派”与传统图案

中国动画是从模仿开始的,早期的中国动画多多少少带有欧美或前苏联动画的影子。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以后,中国的动画人开始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他们将动画的造型设计与中国传统图案结合起来,产生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影像风格。这些动画片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体现出中国独有的美学思想,在全世界的动画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冠以“中国学派”的美誉。

“中国学派”力求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影片相融合。“中国学派”的艺术家们坚持将传统图案应用到动画设计中来,并不断进行探索,使之与中国特有的水墨,剪纸等艺术形式进行结合,创作出大量优秀的具有中国民族精神的动画作品。从外在形式上来说,中国动画具有独特的东方美感,从内在精神上来说,中国动画更是传达出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气息,担负着寓教于乐的使命。

二、传统图案在动画中发挥的艺术传达作用

(一)将传统图案应用于造型设计,体现角色的内在性格

在造型设计时,中国动画师多参考大量中国传统图案或民间美术作品,使得中国动画的造型风格既不同于美式动画的写实风格,也不同于日本动画的漫画风格,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例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3年出品的动画片《天书奇谭》中反派人物老狐精、美女狐精、独脚狐精的造型设计分别参考了戏曲里老旦、花旦和丑角的脸谱图案和扮相,这种具有装饰性的造型设计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角色的年龄、性格等特征,将角色的外在形象与内在性格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戏曲脸谱等传统图案,是在长久的历史积淀下对人物性格的凝练,能够准确生动地体现出角色的性格、气质、心理特征等。

全文阅读

民国早期北京模式之图案教育研究

摘 要:20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经历了“图案——工艺美术——艺术设计”的发展演变。民国早期,从北京美术学校到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实施的“图案”专业教育,是我国探索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模式的初始阶段;此间先后施行了“中等”、“专门”、“大学”和“专科”等4种层次的“图案”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形成了图案教育的“北京模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对当今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是值得借鉴和反思的。

关键词:图案;学制;专业教育;“北京模式”

“艺术设计”作为专业名称取代工艺美术或实用美术等是近些年才出现的。民国初期,艺术设计被称为“图案”,是借用日本人对“Design”的译意,主要指制造建筑、工艺品和各种器物之前所绘制的“图样”和“制作方案”。20世纪中国高等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经历了“图案——工艺美术——艺术设计”的发展演变,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1906年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的“图画手工师范科”。1918年北京美术学校设置图案科,首次将艺术设计纳入民国高等专业教育体系。“北京模式”是指从1918北京美术学校到1937年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20年间在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修业年限、教学组织等方面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高等美术教育教学模式 。本文研讨北京模式之图案专业教育的学制类型、课程体系、办学思想、模式特点以及对当今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启示。

一、北京模式之图案教育的学制类型及课程体系

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从1918到1937年经历了北京美术学校(1918~1922年)、北京美术专门学校(1922~1924年)、国立艺术专门学校(1925~1927年)、京师大学校美术专门部(1927~1928年)、北平大学艺术学院(1928~1933年)和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1934~1938年)等6个发展阶段,先后实施了“中等”、“专门”、“大学”和“专科”等4种学制类型的“图案”专业教育。由于相关档案资料遗失严重,在此,只能对“图案”教育的各类学制、课程体系进行简要的分析。

1、“中等”学制及课程体系

学校创建伊始,即设立了“中等”学制的图案科,修业年限为“预科一年本科四年”。年龄14~20岁的高小毕业生,初试1门(或中国画或西洋画或图案画),复试国文、算术、历史、地理、理科、图画等6门,及格者可录取“预科”;年龄15~20岁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复试国文、英文、数学、历史、地理、博物、图画等7门,及格者可录取“本科”一年级。首届招生不足10人,1922年停止招生,但“中等”的图案科教育一直实施至1924年底,共培养学生40人左右。

“中等”学制的课程体系,包括修身、国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博物、体操、教育学等10门文化课,以及习字、图画、用器画、图案法、解剖、手工、实习、美学美术史等8门专业课程。其中文化课共64周学时数,占总周学时数的32.65%;专业课共132周学时数,占总周学时数的67.35%。 其中,专业课如,“习字”讲习楷、行、隶、篆、草等书体;“用器画”讲授几何画法、透视投影画法等;“图案法”讲授平面图案、立体图案、装饰图案等;“图画”讲授中国画、运笔法、毛笔写生、铅笔写生和临摹图案画等;“手工”包括竹木工、金工、木工,及(金工、纸类、粘土、石膏等)细工;“实习”包括平面图案新案制作、立体图案的制作、各种工艺及装饰图案制作、建筑装饰图案及新案制作,以及绘画写生临摹、绘画新案的制作等;“美学及美术史”讲授中国美术史、西洋美术史和美学等。

全文阅读

西域石窟壁画中的图案艺术

【摘要】壁画有着十分深远的历史,是一种远古就兴起的绘画艺术。西域地区在古代受多个宗教的影响,一直到公元四、五世纪由释迦摩尼创立的佛教传入龟兹将佛教的石窟、壁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作为宣传手段带入西域地区,并风行一时。现在西域石窟壁画题材与内容也多表现佛教故事,这些石窟壁画的图案具有十分独特的艺术性,成为了石窟艺术的一朵奇葩。本文就来探讨一下西域石窟壁画中的图案艺术。

【关键词】石窟壁画;西域;图案艺术

以敦煌莫高窟和龟兹石窟壁画为代表的西域石窟壁画受印度兴起的佛教宗教绘画的影响在其形式、内容上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西域石窟壁画的一个重要门类就是图案装饰画,它主要用于建筑、器物、服饰等的装饰,包括藻井图案、椽间图案、边饰图案等几个主要形式。西域石窟壁画的图案也体现了这种佛教艺术本身的形式美以及西域与中原想融合的艺术性,下面我们就分别对西域石窟壁画中图案的艺术性进行阐释。

一、西域石窟壁画图案表现了

西域的石窟壁画受到印度佛教的影响,其题材主要集中于佛教故事和经变故事等,内容多为佛陀菩萨的造像,故事多选取萨王子饲虎、尸毗王割肉喂鹰、月光王施头千遍、须堵提割肉奉亲这些悲剧性用以宣扬佛祖为了众生牺牲自己的精神的故事内容。整个石窟所表现的十分明确就是佛教思想。

在继承印度佛教思想的基础上,同时也在的带动下,石窟壁画的绘画技法也多沿袭了印度佛教宗教画的创作技法,虽然传到西域地区路途遥远受到了多种文化和技法的影响但是其基本经义并没有太大改变。就以敦煌石窟为例,它的创作技法在吸收了一部分中原和其他国家的内容以外最主要的内容还是对于印度佛教宗教化创作技法的沿用,比如人物晕染法上虽然世俗凡人多用中原晕染法,但在对于神灵的表现上还继续沿用了西域的凹凸法进行创作。

在这里讲这么多西域壁画沿用印度创作技法的内容其实是想说明一个重要的问题。西域佛教的创作技法其实的的传入是依赖于的散播而来的,也就是说佛教传入西域将印度的创作技法带入了西域,其实要想保持原有的佛像等的原貌研习它的绘画技法是必须的。但同时这种绘画技法产生的影响就是由于创作技法的大范围使用使得西域壁画的图案内容就带上了的烙印。这就是一个互相影响的过程。所以我们说在西域石窟壁画中的图案多表现了其明确的,即佛教信仰。

二、西域石窟壁画图案表现了中西方技法上的交流

全文阅读

浅议案例教学法在高师美术理论课程中的运用研究

论文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美术理论 课程 运用

论文摘要:案例教学法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教学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运用,但在美术理论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和运用比较少,缺少理论性指导和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运用案例教学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典范来呈现实际教学中可能发生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实际教学情境做出判断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教学中已得到一定程度的运用,但在美术理论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和运用比较少。缺少弹论性指导和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运用案例教学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典范来呈现实际教学中可能发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主动探究学习,进而把握之中的基本原理、问题解决技巧等,促进学生的实践体验,进行评价反思,培养学生对实际教学情境做出判断的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概念的界定和理论研究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撰写或编辑起来的原始材料、案例报告或案例研究,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对一些实际教学情境的描述。高师美术学理论类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以一些典型的美术教学现象为媒介,以问题为向导,分析体验再现的、真实的美术教学情境,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与自主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的运用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两方面的意义。

美术理论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建构主义学习论和后现代教学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已知识经验的过程,将主体原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活动相互联结,进而成为内化的知识经验。美术理论类课程案例教学通过创设美术教学论、中外美术史、汉画像石艺术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将美术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教学实际情境结合,从而建构起自己的亲身体验与内化知识。小威廉姆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预测的教育领域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不可预测的系统或网络,永远处于转化和过程之中。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师生关系、评价手段等环节案例教学都依据后现代课程观的理念,教师与学生在共同探究有关课题的过程中相互激发提升。

二、美术理论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模式

案例教学法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的应用需要将案例课程的设计、案例课堂运用的基本过程和案例教学的评价与反馈,作为相互关联的部分,引导学生把美术教学理论与技能运用到教学情境中。案例课程的设计首先应明确教学目标,比如,录像案例《苏州园林》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艺术价值和其中蕴涵的人文精神。案例在教学中施行的步骤包括案例引入、创设问题情境、案例呈现、案例讨论、诠释与总结。案例教学在本质上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案例教学可说是随着系列问题不断深入的思维激发。教师首先向学生呈现要展开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观看案例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录像形式的案例比较感性鲜活,可在学习的初级阶段运用;案例教学进展到更深层面时,可使用凝练的文字形式的案例。在条件允许下,可以运用人物角色扮演、视频播放、实地调查、艺术作坊考察、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等新型的案例呈现形式。

全文阅读

CDIO理念下数字动画多粒度案例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为提升动画专业学生的创作能力,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数字动画课程教学的特点,提出以CDIO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多粒度案例教学模式,对模式中多粒度案例教学、多粒度案例实验实训、多粒度案例教学管理等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给出实施方案,为数字动画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CDIO;数字动画;多粒度案例教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062-03

数字动画专业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专业,肩负着为动漫产业输送人才和技术的重任。自从“数字内容和动漫”被《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列为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以来,数字动画人才培养更显迫切。当前,动漫制作公司求贤若渴,非常需要实践性强、技术全面的动画人才,而高素质的动漫人才十分匮乏,这已成为制约动漫产业发展的瓶颈。我国动漫产业要想深入、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拥有足够多的优秀动漫人才。因此,培养更多有创意、动手能力强的优秀动漫人才,已成为动漫教育界急需解决的难题。基于CDIO理念调整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文章将CDIO的工程教育理念引入到数字动画教学中,在数字动画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构建了以CDIO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多粒度案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有效地减轻了教学改革中学生及教师的不适感,它循序渐进可操作性强,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向CDIO教学模式平稳过渡。

一、CDIO多粒度案例教学模型

1.CDIO教育理。CDIO作为当今国际高等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发起,多所大学共同研究,耗资近2000万美元建立的一整套工程教育理念和实施体系。CDIO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数字动画是综合型的学科,既有艺术的含量也有科学的成分,既有对智能的要求更有对创造力的强调。数字动画需要的是具备全面素质的创造型人才,而这恰恰是CDIO教育理念所强调的。按照CDIO工程教育理念培养的动漫人才将更符合行业的需要。

2.多粒度案例教学模型。CDIO教学模式让学生以主动实践的方式进行数字动画的学习。CDIO教学要突破传统教学,使学生主动学习而不迷茫,使教师能逐步地适应CDIO教学方式,使积累的CDIO教学经验能不断优化改进,并且CDIO的实践经验财富能积累、传承、迁移。根据这个思路,构建了CDIO多粒度案例教学模型。多粒度案例教学模型以多粒度案例库为核心,包括多粒度案例教学、多粒度案例实验实训和多粒度案例教学管理三个部分,这三部分都基于多粒度案例库展开。多粒度案例教学,基于案例库展开教学活动。要求教师根据课程知识体系演示一些案例,同时进行关键知识点的讲解,而学生则要实践这些案例以确保掌握技能。多粒度案例实验与实训,主要围绕案例展开。实践案例,主要强调构造一种真实的或近似真实的动画生产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理解、体验知识点,增长实践技能,找到自己的不足。多粒度案例教学管理,促使CDIO教学能有序进行,给出师生CDIO能力的正确评价并促使CDIO能力的提升,使CDIO经验能不断地积累与传承。

二、CDIO多粒度案例教学实施方案

全文阅读

案例教学法在高师美术理论课程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案例教学法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教学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运用,但在美术理论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和运用比较少,缺少理论性指导和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运用案例教学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典范来呈现实际教学中可能发生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实际教学情境做出判断的能力。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美术理论;课程;运用

案例教学法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教学中已得到一定程度的运用,但在美术理论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和运用比较少。缺少弹论性指导和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运用案例教学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典范来呈现实际教学中可能发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主动探究学习,进而把握之中的基本原理、问题解决技巧等,促进学生的实践体验,进行评价反思,培养学生对实际教学情境做出判断的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概念的界定和理论研究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撰写或编辑起来的原始材料、案例报告或案例研究,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对一些实际教学情境的描述。高师美术学理论类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以一些典型的美术教学现象为媒介,以问题为向导,分析体验再现的、真实的美术教学情境,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与自主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的运用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两方面的意义。

美术理论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建构主义学习论和后现代教学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已知识经验的过程,将主体原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活动相互联结,进而成为内化的知识经验。美术理论类课程案例教学通过创设美术教学论、中外美术史、汉画像石艺术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将美术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教学实际情境结合,从而建构起自己的亲身体验与内化知识。小威廉姆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预测的教育领域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不可预测的系统或网络,永远处于转化和过程之中。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师生关系、评价手段等环节案例教学都依据后现代课程观的理念,教师与学生在共同探究有关课题的过程中相互激发提升。

二、美术理论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模式

案例教学法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的应用需要将案例课程的设计、案例课堂运用的基本过程和案例教学的评价与反馈,作为相互关联的部分,引导学生把美术教学理论与技能运用到教学情境中。案例课程的设计首先应明确教学目标,比如,录像案例《苏州园林》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艺术价值和其中蕴涵的人文精神。案例在教学中施行的步骤包括案例引入、创设问题情境、案例呈现、案例讨论、诠释与总结。案例教学在本质上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案例教学可说是随着系列问题不断深入的思维激发。教师首先向学生呈现要展开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观看案例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录像形式的案例比较感性鲜活,可在学习的初级阶段运用;案例教学进展到更深层面时,可使用凝练的文字形式的案例。在条件允许下,可以运用人物角色扮演、视频播放、实地调查、艺术作坊考察、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等新型的案例呈现形式。

全文阅读

生本,想说爱你不容易

一、从“画苹果”的故事说起

留美博士黄全愈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讲了中日美的美术课上是如何“教”学生学习画苹果的故事,其内容大致如下:

中国:全班学生先看老师在纸上示范,老师画一笔,学生跟着画一笔…。日本:老师出示一只真苹果,全班同学都观察这一个苹果,然后把观察的感受画出来。美国:给每个学生分一个苹果,并告诉学生苹果是洗干净的。学生,有的嗅嗅,有的翻腾着看看、捏捏,有的把苹果削皮、切开,也有把苹果吃掉的。然后再交流各白对苹果的感受,并自己画出来。

我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该故事

1、教学效果:中国孩子的画都像苹果,跟老师画的一个模样。日本孩子有的画的像,有的不太像。而美国孩子的画都不太像老师原来发下来的苹果。

2、教师评价:中国的老师指着范画说:你们画得都很“像”,上了考场,在规定的时间内,只要画成这样,就能考上美院!日本的老师说:画得像和不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各自始终能用自己的观察、表达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苹果的认识。美国的老师说:你们画得都很“好”,都能通过画苹果来认识自己的独特个性。

3、评价标准:中国:像!日本:能自己去认识!美国:好!

4、育人理念:美国和日本这节“画苹果”的美术课堂教学蕴涵着:顺其自然、保护天性、自由想象、充分发挥、体验成功、激发动力等的育人理念,终极目标则是独立人格的培养。中国这节“画苹果”的美术课堂教学蕴涵着:高效课堂,追求成功率,提高升学率。

全文阅读

本土图案元素对中国动画创作的启示

摘要 20世纪的中国动画以其鲜明的民族风格特征在国际动画界享有“中国学派”的美誉。从传统的艺术宝库中挖掘有用的动画元素,并在制作中加以诠释,是当今中国动画创作体现民族特征的重要手法。大量优秀的动画作品都借鉴和应用了图案这种艺术形式,本土图案元素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对中国动画的创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继续发掘、借鉴中国传统纹样、戏曲脸谱图案和石窟壁画图案等本土艺术形式,张扬民族风格,是中国动画创作发展与繁荣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动画创作;本土文化;图案元素

中图分类号 J218.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3729(2008)04-0057-04

顾名思义,动画即活动漫画,它使静止画面上的连续动作活生生地运动起来,达到形象活动自如的艺术效果。动画片在中国发展初期,人们习惯称之为“美术片”,可见大家认为美术与动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影卷》有这样的注释:美术片是中国的名词,它主要运用绘画或其他造型艺术形象(人、动物或其他物体)来表现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是一门综合艺术。这意味着美术片不追求逼真性,而是运用变形、夸张、神似等手法,借助于象征和想象,反映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愿望等,是假象的艺术形式。借鉴图案元素创作是中国美术片的民族特色和本土化反映。

中国动画从万籁鸣兄弟开始研究并拍成第一部动画短片开始,至今已90年光景,其问,许多动画片在国内乃至国际上获得好评,有过辉煌的历史。20世纪中国动画在国际动画界享有“中国学派”的美誉,彰显了其鲜明的风格特征。从传统的民族艺术宝库中挖掘有用的动画元素,并在制作中加以诠释,是当今中国动画创作体现民族特征的重要手法。其中,本土图案元素对中国动画创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图案教育家陈之佛先生于1928年提出:图案是构想图。它不仅是平面的,也是立体的;是创造性的计划,也是设计实现的阶段。可以说图案是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艺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中国的图案元素是本土文化的精髓,大量优秀的动画作品都借鉴和应用了图案这种艺术形式,其中被使用最多,最有代表性的,是传统纹样、戏曲脸谱图案和宗教艺术中石窟壁画图案。

一、中国动画角色大量借鉴了本土传统纹样

本土纹样对中国动画创作和风格的形成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今中国动画借鉴本土纹样再创作不能脱离传统,必须根据大众的欣赏要求,认真研究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了解本土纹样的发展规律和时代风格、民族特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在传统的基础上创作出能够代表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的动画作品。

从已有的中国动画角色设计中可以看出,设计者借鉴了大量的本土传统纹样元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装饰、写实、夸张等手法创作出风格各异的动画形象。当然,利用传统纹样不是简单地照抄照搬,而是对它进行再创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以设计者的审美观念对传统纹样中的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富有民族特色,体现民族个性。《哪吒闹海》是中国新时期动画剧创作的一部重头戏,人物角色造型总设计者张仃先生将民族民间美术与他自己的绘画风格有机结合,创作出的动画形象突显出浓郁的民族气息,,其中,“龙王”的造型就受到传统图案中最有代表性的“龙”纹样的影响。中国传统纹样擅长把时间与形象属性完全相异的各类事物综合成一种更理想、更完美、更生动的图案,是现实与想象、理念与审美的巧妙结合。“龙”纹样是多种鸟兽形象的综合,体态丰腴,形象丰满,鹿角、驼头、兔脚、蛇颈、蜃腹、鱼鳞、鹰爪、虎掌、牛目等肢体器官齐备,十分富丽,气派雄壮,形态或奔驰、或飞腾,写实的风格中带有适度的夸张,形神兼备,浪漫洒脱。在哪吒闹海中,“龙王”的形象就出自传统纹样,通过联想,对角色原有的素材进行重构、强化,结合纹样的基本特征进行再创造,同时也简化了许多复杂的结构,运用拟人的手法,使人与兽结合,加以传统的青绿色渲染,活生生地塑造出一个冷酷、残暴的“龙王”形象。此外,动画中几个主要角色如哪吒、李靖、太乙真人等形象设计也吸取了中国门神画、壁画里的传统纹样素材,采用装饰风格,简练的线条,配以青、绿、红等色彩,使人们感到常见又新鲜,既有传统的东西,又在其基础上提炼加工,突出了人物鲜明的性格色彩,各个角色相互衬托、补充,相得益彰。中国动画角色的创作体现了一种整体美,形式上追求完整和谐,呼应传统纹样的美学特点。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