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高校体育文化塑造大学生的优良品质,促进大学生国防意识的提高,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以高校体育文化为切入点,加强国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文化 国防教育 功能
一、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类自国家起源以来,有国就有防,无防国不立,国防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安全需要的产物,它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生死存亡和荣辱兴衰。高校国防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教育在整个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属于基本素质教育的范畴,不仅具有“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重要功能,而且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但要有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本领,而且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强烈的国防安全意识,而这种精神和意识的培养,既是国防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赋予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任务。
二、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
体育早已不再是单纯的肌肉活动,它已经成了既是体育又是文化,既是锻炼又是娱乐,既是运动又是教育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体育文化是在增加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财富,包括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及规范体育活动的各种思想、物质、伦理道德、审美观念,还包括为达成目标的各种改革举措以及相应的成果。”
高等学校不仅是一个教育环境,而且是一个文化环境。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体育文化活动表现得最为突出和明显,它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养、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体育文化是指一所大学在体育活动方面养成的带有普遍性、相对稳定的一种集体体育文化活动,是一种洋溢着浓郁体育特色气息的氛围和环境,它以整个校园为空间,以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参与为主体,以运动为手段,以各种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是独具特色的一种群体文化。它倡导积极、健康的文明行为,激发大学生拼搏进取、努力向上的竞争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是反映校园精神和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三、高校体育文化的国防教育功能
根据市区教育局2011年体育卫生艺术国防教育工作要点,结合175中学体育卫生艺术及国防教育工作实际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学校体育工作
坚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不断深化体育课程意识。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科研水平,确保体育师资、课时、场地、活动“四落实”。深入实施新课程标准,重视课外体育活动,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及运动训练成绩。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积极创建学校体育特色。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大力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思想理念,并把这一理念贯彻到各项课外活动中去,丰富课外文体活动的内涵
2.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认真贯彻落实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
3.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努力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4.加强学校体育教研工作。积极参加论文评比,创造条件申报课题,争取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反映最新科研成果的论文。
5.认真开展体育竞赛。
构建依据:大学职能的践行
高校国防教育是国防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结合体,具有两者的共同属性,不同于初等国防教育,其外在表现形式具有国防教育的一般特征和高文化的层次特征。鉴于此,高校国防教育的外延就应该包括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高校国防体育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和高校国防教育社区建设。这四种高校国防教育实践构成了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不可分割。高校国防教育是一个有组织、有目的的行为系统,其发展动力来自于现代大学职能的践行。现代大学职能有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历史表明,大学的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演进是大学适应社会的结果。大学三大职能在国防教育领域的践行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人才培养上,高校通过国防教育应该提升大学生的国防素质,增强他们国防观念和意识、传授国防知识和提高国防技能。其次,在发展科学上,高校通过对国防教育研究领域理论体系、出现的新问题等进行研究,以形成新思想、新知识、新信息和新方法。最后,在社会服务上,高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一部分,高校要充分发挥师资等资源优势,为社区国防教育服务。因此,如何将高校国防教育所包含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和大学社区建设整合,是构建高校国防教育发展模式的关键。正是大学这三大职能在国防教育领域的践行,推动着高校国防教育的发展,它们是高校国防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构建高校国防教育模式的基本依据。
模式内容:“四位一体”
在充分认识高校国防教育的内涵、外延以及高校国防教育与大学职能关系的基础上,笔者构建了“教学、科研、训练、群体”四位一体高校国防教育发展模式。“四位一体”发展模式具体内容为: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大学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水平的主要标志。学科是指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学术相对独立,理论相对完整的科学分支,它既是学术分类的名称,又是教学科目设置的基础。它包含三个要素:一是构成科学学术体系的各个分支,二是在一定研究领域生成的专门知识,三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专门的人员队伍和设施。国防教育学是研究国防领域里的教育现象,并揭示其本质和规律的理论知识体系。这一科学认识明确了国防教育属于教育学的范畴。国防教育学对国防教育规律的探索所产生的新知识,是国防教育学不同于其它学科的专门知识。从教育部体卫艺司国防教育办到省教育厅国防教育办,再到普通高校的武装部军事教研室,已经形成一个体系庞大的管理、教学和科研网络体系。可见,国防教育学已具备一门学科所必须的三个要素,具有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条件。何为学科建设呢?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分析,对于一个研究领域,学科建设主要是通过理论体系的构建使其制度化,然后通过学科设置、学科建制等过程建立起该学科的训练制度与研究制度。
对于一个具体的学科或院、系而言,学科建设主要是指学科群的建设,即通过学科划分、学科设置、学科建制,从而使得一级学科下面的分支学科不断增多,建制不断扩大,研究的经费更加充足,对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入。而对一个学校而言,学科建设则主要涉及学位点设置,学科门类、学科结构与体系,交叉学科的形成等一系列更为宏观的问题,其目的在于形成一些有影响的学科群或一流学科,以此提升学校的学术声誉。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是大学学术组织围绕“国防教育学”而进行的所有建设活动的总称。尤其是指设置专门的学术组织进行制度化的体育科学研究。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通过前面分析,学科建设是整个学校发展其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功能的龙头部分,只有通过学科建设才能增强学校的科研实力,才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但学科建设是宏观层面的,学科建设一般体现在课程建设上。因此,课程建设是学校实现其教学与科研发展的核心。何谓课程?课程是指一定学科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教学进程。国防教育学课程是指以促进全体学生国防素质提升为目标,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教学活动的总和。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涵盖了国防教育课程目标的确定、教材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师资建设、课程改革和研究等。其主体部分是教学,教学的完善与改进是课程建设的核心。
高校国防体育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高校国防体育是我国国防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高等教育中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当代大学生国防体育教育对培养未来国家合格的建设人才,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防体育高水平运动队目前主要项目有定向越野运动和射击等,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关键是训练机制和竞技机制的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国防教育体系还不是十分完善,在开展大学生国防体育教育活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亟需解决。高校国防教育社区建设。高校国防教育社区建设是国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建设以学校学生、教职工为主体、周边居民参与的“校园———社区”一体化的国防教育体系。它能够将学生的课余国防教育活动、教职工的国防教育活动和周边居民的国防教育活动整合在一起。这一措施有利于大学国防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充分整合大学国防教育工作中的教学、科研、训练、群体等工作的同时,将大学国防教育的外延一一涵盖,并将各项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以上四个部分工作内容侧重点不同,学科建设以科研为重点,课程建设为教学为关键,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以训练为基础,而社区国防教育建设则为群体为服务对象。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教学、科研、训练、群体”四位一体模式。科研活动能促进国防教育教学和高水平运动队训练水平的提高,教师在科研活动中能接触并创造新思想、新知识和新信息,并在教学和训练活动中传播给学生,有助于改进和丰富教学和训练活动,提高教学和训练水平。国防教育教学和高水平运动队训练也可以促进科研发展,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能发现教学和训练内容、手段、方法、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科研活动可以围绕这些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活动。有了以上科研、教学和训练的基础,高校就可以充分整合并利用相关资源为社区群体提供优质国防教育服务。#p#分页标题#e#
模式存在的问题
创建大学生国防教育社团是在新形势下探索灵活有效国防教育的新载体,当前高校社团种类颇多,但调查中发现专门服务于大学生国防教育的专门社团很少,积极运用社团开展国防教育是一种有益有效的探索,必会受到大学生的广泛欢迎。究其原因:大学生主体群体特征对国防教育形式提出了新要求。当前高校学生主体已经进入到“90后”时代,“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很强,敢于挑战和表现自我,但有时会比较偏激,且反感传统式的说教;他们具有较强的爱国热情,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关注程度逐渐提高,但又不同程度存在信仰淡化或缺失。面对这样一个群体,老套的、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需要,现实要求我们不断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增强针对性、感染力、吸引力和实效性。
大学生社团本身具有特点使其成为国防教育的新载体。大学生社团一般都是学生们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志向等因素自发组成的团体。学生社团通常以组织的自发性、活动的自主性、环境的宽松性并符合大学生个性的特点而广受欢迎,在不同的社团中大学生们自由的交流思想、交流情感、开展人际交往、获得价值认同,可以说社团生活是学生的重要组织,是学生广泛欢迎的生活方式,更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载体。开展国防教育可以充分运用这个新载体,通过打造优秀的国防教育社团吸引感染更多大学生加入社团,参与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形成较强的爱国意识和国防意识,激发责任感和使命感。总之,组织和培育优秀的大学生国防教育社团有利于提高高校国防教育的质量;有助于提高高校国防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有助于推动高校国防教育走向正规化、常态化;有助于有效配合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依托大学生国防教育社团开展国防教育,要取得良好教育效果,必须在方法和策略上不断探索,总结近些年来我校依托大学生国防教育社团开展国防教育的经验,结合国内一些院校的先进经验,对今后高校国防教育社团的建立建设提出如下建议:建立健全社团内部运行制度。良好的制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基础,在建设大学生国防教育社团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完善社团各项制度,如组织制度、管理制度、激励制度等,特别是组织制度,要健全社团组织机构,制定定主要组织和职务的责任和义务,建立科学的任免制度等。同时要建立良好的资金使用制度和活动审批制度,社团活动的开展需要不同数量的资金支持,因此建立良好的社团自今年制度十分必要,同时,由社团主要负责人和社团指导教师严格执行活动审批制度,使得社团活动能够科学、有序、合法的开展。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专业师资力量。社团要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有良好的师资力量做保障,要打造一直专兼结合的专业师资力量。首先任命专门从事国防教育的专业教师为社团专职指导教师,切实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社团工作,指导教师必须责任到人,工作要落到实处,定期向党委和相关部门总结汇报工作。同时聘请国防教育专业人士及当地驻军作为国防教育的课外指导教师,这样既可以提高国防教育的专业水平,又可以丰富扩展教育的内容和深度。
努力实现日常活动与重点活动相结合,群体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运用社团开展国防教育要把日常活动与重要主题、重要节日重点活动相结合,把群体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社团活动要保持一定频率,活动间隔时间不宜太长,最好两到三周一次社团活动,并在重大节日、纪念活动、重大主题中开展特别活动。在开展工作的工程中,要十分注重发挥“90后”大学生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强的特点,在教师指导下鼓励他们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学院鼓励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提升,鼓励学生在教育活动中集思广益提出好点子、好建议,鼓励有专长特长的学生(如一些军事迷)为学生们做报告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积极探索灵活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在遵循国防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本着“三贴近”的原则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多种教育形式,不断丰富社团活动形式和教育内容,主要形式可以包括:观看爱国主义及国防教育影片和记录片、组织国防科普类型活动、举办军事国防知识讲座、组织到军队或纪念馆参观考察、举办国防演讲比赛、组织国际国内热点问题研讨、举办国防教育宣传月系列活动、组织军事技能类活动、协助学校相关部门开展大学生入伍宣传工作、开展扶助伤残军人及军烈属活动等。例如国防科普类活动中,可以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扩大国防基础知识宣传;军事技能类活动可以联合校内外相关部门单位开展室外操作实战类活动,如真人CS、越野比赛、标图比赛、野外生存活动,增强大学生军事技能和协作精神。要把这些形式同世界和中国形势紧密联系,通过探索灵活方式方法,丰富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努力实现社团教育与校外国防教育基地的有机结合。国防教育基地是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要成分发挥基地作用并努力实现社团教育与国防教育基地的有机结合。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运用各地悠久的历史和广泛革命历史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当地优秀教育资源优势,努力建立校外教育和实践基地。社团组织活动可以依托国防教育基地,但要特别注意几个问题,首先,切忌把社团教育活动当成旅游活动,组织者要精心设计和组织,使得社团活动与基地选择相契合,真正实现教育效果。其次,社团选择教育基地要扩大范围实现多样化,基地选择并不仅仅局限于部队、革命遗址、纪念馆、烈士陵园等,还可以选择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等。只要符合国防教育功能、特色鲜明、具有思想性、教育性、有助于培养国防观念和爱国情操均可。再次,努力实现社团成员与基地建设的有机融合,除了组织社团成员到基地参观学习,还应该鼓励学生真正融入到基地中,例如利用节假日,让学生深入基地,服务基地或者以基地工作人员的身份参与基地发展建设,以更好的提升和加强教育效果。
努力实现社团活动与网络教育平台的有机结合。当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90后”大学生更是被称为网络一代,因此要积极运用网络,努力实现社团与网络教育有机结合。例如社团可以建立相关网站,开展宣传、推广、教育等活动,运用社团网站开展互动栏目,吸引更多的学生成为网络社团成员。可以开办社团微博、骨干成员微博、教师微博,通过微博了解社团成员思想状况、活动需求、意见建议,并实现即时互动。可以建立社团QQ群,把社团成员和教师在网络上紧密联系在一起,交流思想、沟通情感,增强社团凝聚力和教育活动的实效性。21世纪,世界风云变幻,中国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安全形势,广大国防教育工作者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开展国防教育,不断探索有效教育的形式和载体,努力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国防教育,打消学生的抵触情绪,满足其求知愿望,让他们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接受爱国主义、革命主义精神,增强保卫国家的责任感、使命感,实现润物无声的教育。(本文作者:孙丽娜 单位:保定职业技术学院)#p#分页标题#e#
摘 要: 高校国防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是教育评价方案设计的中心环节。文章就高校国防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指标体系的设置要求等方面作了探讨。
关键词: 高校国防教育评价体系 构建原则 基本框架 设置要求
目前,全国各类高等学校的教育评价已全面展开。1990年辽宁省在全国率先对全省国防教育试点学校成功地进行了“形成型”评价;1992年国家教委组织全国部分试点高校“终结型”评价。[1]之后,各省对高校的国防教育工作相继进行评估,如2006年12月,湖南省对中南大学等7所高校的军事课程教学工作进行了“形成型”评价。从国防教育评价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来看,评价体系的构建一直是困扰高校国防教育评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探讨高校国防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显得非常必要。
一、高校国防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1.综合评价与重点评价相结合。国防教育的内容有国防历史、国防理论、国防精神、国防知识、国防科技、国防法制、国际形势等方面。国防教育是根据国防的需要来培养人的综合性活动。[2]因此,高校国防教育的评价必然应当是综合性的评价。在评价类型上,不仅注重对学生、教育者和教育工作的评价,而且注重对教育部门和教育单位的评价;不仅要“他评”,而且要“自评”。在评价内容上,将评价的主要对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视为一个整体,根据其组成要素――课堂教学、教学考核、学生的思想道德、军事技能、国防意识等要素设计出多层次、多指标的评价标准体系。在评价程序上,按照评价标准,逐项评价,将评价结果从部分回到整体,然后逐级综合,经过分析,作出价值判断,得出整体的评价结果。
2.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高校国防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如果单一地实施定量评价或定性评价,则必将导致评价结果的不完整、不科学,影响高校国防教育的发展。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既能适应客观化的测量技术测定,又能进行质的分析,将大大减少评价的片面性。定量评价具有直观、简便、易操作、可比性等特点,其关键是“量”的获取与储存。“量”的储存方式,主要在于改革档案的管理制度,建立绩效卡片,加快档案更新周期,把过去材料浓缩,把多余材料删除,记录新的材料,使档案成为灵活的信息储存器。[3]高校国防教育的量化可用比率、数理统计、分等级方式进行。
3.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是在过程中进行的评价,一般以反馈、调控和改进、完善为主要目的,着眼于过程状态的评价,既可以促使教育者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又可以促进学生之间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和教育氛围的形成。而终结性评价侧重于方案实施以后,评价整体方案,其目的是评定方案的总体效益。因此,进行高校国防教育评价,应当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并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二、高校国防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摘要:“新媒体”以其固有的特点受到众多大学生的青睐,成为他们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高校国防教育工作应根据新媒体的特点,及时调整教育策略,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在课程建设方面探索国防教育的新形式和新方法,将好的新媒体工具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来,与时俱进,更有效地实现国防教育的成果。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国防教育;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7-112-02
一、新媒体在国防教育中的特点
1.在国防教育方面,新媒体具有“个性化”和“互动性”的特点。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都是大众传播,不可能根据学生的个人爱好和兴趣为学生个人单独制作信息并传播。而新媒体则不同,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关注焦点和兴趣进行信息筛选,采取“DIY”或对收集的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后再进行传播,信息具有很强的“个性化”,增加了国防教育的趣味性。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起或进行相关评论,更加便捷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与信息者和其他参与者产生互动,无形中增加了教育的受众群体。
2.在国防教育方面,新媒体具有“即时性”和“便捷性”的特点。传统的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需要一个固定的制作周期,在“即时性”方面受到一定限制,而新媒体的使用则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实时”传播和信息。对于国防教育知识,尤其是军事方面的实事动态、热点话题,利用新媒体或收集信息变得尤为重要,新媒体反映的信息实效性更强,更贴近国防教育的前沿,贴近学生关系的话题。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运用新媒体发表评论、传播信息变得更加便捷,任何学生都可以应用互联网移动终端随时随地查看或传播军事信息。由于使用的低成本和便捷性特点,运用新媒体开展国防教育的方式已经为广大师生所接纳。
3.新媒体对宣传国防知识具有“高效性”的特点。传统的国防知识的宣传工作主要依靠高校的相关教研室或学生协会,其他学生对国防知识传播热情较低,很少参与到国防知识的学习和宣传中去。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学子学习和传播国防知识的热情,学生借助微博、人人、微信、QQ空间等新媒体工具,或转载国防知识,让周围同学成为信息的受众者,使信息传播速度级数增加。学生也从一个被动接受信息者,转变成宣传国防知识的传播者;从一个国防教育的学习者,变成教育的参与者、推广者,借助新媒体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新媒体环境下对高校国防教育队伍的新要求
县政府国防教育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__县地处__最南端,素有“__南大门”、“西南门户”之称。1944年12月,日本侵略者进攻中国西南腹地,在这里发生了震惊中外的“黔南事变”。多年来,该县坚持“勿忘国耻,勿忘日军暴行”的理念,高度重视依法推动全民国防教育深入发展。
高度重视加强国防教育的组织领导。为加强组织领导,该县成立了国防教育委员会,设置了专门的国防教育工作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落实了工作经费,并根据各个时期的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国防教育委员会成员和工作机构人员,保持始终有人管、有人抓这项工作。同时,该县各乡(镇)、县直各部门也分别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确保了国防教育工作层层有人管有人抓。
县领导班子始终把国防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纳入工作日程。在全县上下大力营造浓厚的大国防氛围。每年坚持把学习国防理论纳入全县各级中心学习组学习规划,抓好落实。从开始,将国防教育工作纳入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国防教育法纳入“四五”、“五五”普法教育内容和考核内容,作为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考核重要内容之一,做到年初有安排、平时有检查、年终有总结表彰。
认真贯彻实施国防教育法规,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该县认真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和__省国防教育条例,针对不同教育对象,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一是以县委党校为阵地,利用干部集中培训的契机,坚持举办国防教育专题讲座,组织领导(来源:文秘站 )干部过军事日,对全县各级干部开展国防知识培训,每年领导干部不少于24课时、一般干部不少于18课时。二是在全县民兵集训和民兵整组期间,通过集中授课和下发教案的形式,有针对性地为民兵和预备役人员上好国防教育课,每年不少于10课时。三是坚持把中小学校学生作为国防教育的重点对象,在高级中学开设国防教育课,每学期不少于8课时。同时坚持组织初、高中新生进行军训,至今共组织学生军训22500人。同时,通过组织学生读国防书、看国防报、唱军歌、升国旗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强化学生的国防观念。四是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播放爱国主义题材的影视和开展拥军优属等活动,将国防教育深入到广大农村,有效推动了国防教育的普及。五是在__电视台、__党政信息网开设国防教育宣传栏目,在县城和部队驻地设置永久性国防教育宣传牌,营造长期开展国防教育的氛围。此外还在__大型歌舞《风景这边独好》中充分融入了“军民鱼水情”等国防教育元素,在省城__大剧院进行演出后,扩大了国防教育的宣传面。
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资源拓展国防教育。__是震惊中外的“黔南事变”发生地,有着丰富的抗战教育资源。9月至今,该县充分挖掘和利用区域内的抗日战争历史资源在深河桥抗战遗址,投入1300余万元,建起了国防教育基地,先后在全县和全国各地征集有关抗战内容的数百幅历史图片、90件抗战文字资料、150件抗战遗物与兵器、60件退役武器,整理并完善相关历史资料,用丰富生动的史料和实物,教育广大公民勿忘国耻、勿忘日军暴行,以激发大家爱国拥军的热情和报效祖国的责任感。该县先后在深河桥国防教育基地举办了“庆祝中国人民建军80周年国防教育专题报告会”和两届“迎国庆军歌嘹亮大型学生军旅体验活动”,丰富了国防教育的内涵。,县里还划拨50万元专项资金对境内18个乡(镇)108座烈士墓进行全面修缮,为广大人民群众、青少年瞻仰英雄墓地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条件。
注重促进国防教育与双拥工作有机结合。坚持以国防教育促进双拥工作,以双拥工作深化国防教育,始终是__县一个明确的目标。多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国防教育的成果落实到了具体的行动上。一是积极解决驻军生活基础设施。至今,全县共投入450万元支持部队建设。凝冻灾害期间,县财政安排26万元维修驻军营房,修复云堆驻军被冻坏的管道,购置了10万余元的慰问品慰问抗冰雪灾害部队。每年八一建军节,坚持组织慰问团到驻军部队进行慰问。二是认真组织开展好征兵工作,鼓励和支持当地优秀青年踊跃参军,全县已连续29年无责任退兵事故。三是加强了全县的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组织开展好支前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建立相关数据库,完善支前保障工作预案。卓有成效的国防教育工作和双拥工作,使该县先后两次被评为全省国防教育先进单位,被评为全省双拥模范县。
某学院国防教育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__学院依法坚持将把国防教育纳入学校建设、管理、教学的内容,开拓进取,务求实效,凸显了鲜明的特色,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1995年以来,学校多次被省、地评为“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
高度重视,长抓不懈。长期以来,学校坚持把国防教育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贯彻国防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做到心中有位子、工作上有路子、经费上有盘子。实行领导责任制,建立健全了学校国防教育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国教办和武装部组织协调、各系部和班级具体实施的国防教育组织网络。并把国防教育工作列入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作为年终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建立了一系列促进学校国防教育落到实处的长效机制。
重点突出,扎实推进。该校在以教育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出一条加强国防教育,促进学校管理,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大学生的新路子。学校严格按《高等学校军事训练大纲》要求组织实施学生军训,军训工作走上一条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建设开通了__省高校第一个国防教育专题网站,内容丰富,方式灵活,互动性强;学校充分利用人力、智力、装备和专业优势,建立了以化学系、生物系学生为主的“防毒防化民兵应急分队”,以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学生为主的“电子对抗技术应急分队”和以体育系学生为主的“抗洪抢险、消防救灾应急分队”,坚持对这三支队伍进行军事技能训练的同时加强国防理论知识教育,使各分队在紧急情况下反应快速,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学校在人流量大的通道上,因地制宜建设了富有特色的国防教育长廊,内容适时更新,长年成为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使师生在不经意间就接受到熏陶和教育,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在大学生中组建了“军事爱好者协会”,该协会与学校影视传媒协会利用课余时间义务为师生员工免费播放爱国主义影片,累计播放爱国主义教育影片3000余场次;学校采取了专题讲座、橱窗宣传、知识竞赛、网络互动、演讲比赛、征文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祭扫烈士墓、慰问子弟兵等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增加了国防教育的实效性;学校严格按照《高等学校军事理论教学大纲》,开设了国防教育课程并不断加强国防教育的师资建设,多次选派教师参加(来源:文秘站 )各级军事理论骨干教师培训,并选送教师攻读国防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不断提高了教学人员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养。组织军事理论课教育结合学校科研,该校教师李军、孟小平同志撰写的《关于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论文获第四届全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学校组织编写了《当代国际政治格局军事形势与我国国家安全》专著,参编了《大学军事理论与技能教程》,每年都有多名教师撰写文章在报刊上发表,教学科研相得益彰;学校加强与派的工作互动,充分利用派智力资源,适时邀请派同志为国防教育工作献计献策,既增大了对民主人士的国防教育宣传力度,又团结派同志一道为国防教育工作做贡献;学校不断加强军民共建力度,注重与驻军、驻警开展共建活动,促进了军警民的良好关系。1995年以来,学校多次被省、地、市评为“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多次被省教育厅评为“高校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多次被地区评为“双拥工作先进单位”,6月,学校被总参、总政联合表彰为“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
成效明显,促进学校全面发展。通过长期、规范的国防教育,广大师生员工强化了国防观念和爱国精神,强健了体魄,砥砺了意志,增强了组织纪律观念,培养了严谨的生活、工作作风,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都得到进一步提高,学校集会及参加游行活动时,大家作风严谨、队列整齐、士气昂扬,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上体育课时, 老师只需一声口令,同学们就能按口令列队,秩序井然,节约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寝室,同学们内务整洁、物品摆放有序,促进了寝室的正规化管理;同学们集体荣誉感增强,团结友爱,言行文明,爱护环境,促进了学校的全面管理。学校充分利用国防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增强进取心和责任心,校正人生坐标,树立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同学们思想稳定,健康发展。学校在为地方培养高质量建设人才的同时,也为部队储备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使他们成为战时扩建、组建部队的骨干,每年都有数十名学生参军入伍,目前,该校毕业生在部队担任营级以上职务的就有30余人。在地方建设中更是人才辈出,成绩斐然。总之,通过国防教育,促进了学校管理,优化了育人环境,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校风、学风建设,推动了学校全面发展。
当前,我国高校国防教育中,存在教学及管理体系不完善、重军训、轻课堂等问题。提高国防教育的实效,构建新生军事技能训练、第一课堂军事理论教学、第二课堂国防教育活动“三位一体”的国防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三位一体国防教育模式
国防教育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培养顽强拼搏的优秀品质,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如何提高国防教育有效性提出“三位一体”国防教育模式。
一、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
(一)国防教育的教学及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有些高校未按《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要求把军事理论课列入专业教学计划中赋予相应的学分,存在“放羊式”的教学形式、教材水平参差不齐、师资保障不到位等现象,极大地制约了高校国防教育的效果。
(二)大学生国防观念有待加强
新时代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环境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不愿花时间去学习掌握最起码的国防常识、国家的安全形势等。近年来,就业形势较为严峻,高校普遍把更多注意力倾注到学生就业问题上,对学生国防意识的培养重视不够。
一、工作目标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国防教育法》为依据,进一步加强体育、卫生、艺术、国防教育的常规管理,切实提高学校体卫艺国防教育工作水平。
2.按照“校校有特色”建设思路,以开展体育、科技和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村小级)创建活动为抓手,进一步挖掘学校体艺和科技教育内涵,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3.认真实施体育艺术竞赛改革,统筹安排各级各类体育艺术和科技活动。组织开展好区第三届学校科技节、区第四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区第六届中小学生球类棋类比赛、市第27届“百灵鸟”文艺汇演选拔赛,协助开展好其他群众性文化艺术体育活动。
4.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认真开展中小学《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艺术》等学科教学研究。深化中小学体、艺课程改革;认真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情况的常规管理和数据上报工作;精心指导并配合做好初三学生体育中考。
5.按照“六有”要求,狠抓健康教育质量。规范健康教育台帐,指导2-3所学校创建成“__市健康促进示范学校”。按计划完成学校食堂的分级管理工作,继续加大对学生食堂、小卖部等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项目的指导和管理。探索开展学校“合格卫生保健室”创建活动,做好学生常见病、流行病的群防群治工作,切实保障学生权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6.认真开展“国际人道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的宣传,提高学生“人道、博爱、奉献”意识和各种救护能力。
7.整合国防教育和人防教育。认真做好高一、初一年级学生军训工作,小学高年级积极开展少年军校活动,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继续做好军民共建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观国防教育基地,充分发挥阵地育人的功能,不断提高国防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