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防科技管理

国防科技管理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议高校国防科技科研管理

摘 要:高校国防科技科研方面是非常有优势的,主要表现在高校拥有雄厚的科研资源,同时在科研人员构成上也是非常丰富的,在高校中有很多的国防科研机构,同时高校中还有很多的专业学科资源,这些资源都使得高校在开展国防科技研究的时候是非常有优势的。虽然在高校中进行国防科技的研究工作是有很大的优势的,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国防科技科研工作也是要受到很多因素制约的。高校在进行国防科技科研的时候采用的管理模式是直线管理模式,也就是说,科研课题的负责人在工作中自主性是非常弱的,在科研工作中要受到的行政干预是很多的,这样就使得科研工作在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都没有办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对高校国防科研管理组织进行优化,能够更好的提高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能更好的对高校的科研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国防科研在布局上更加的合理,同时保证国防科研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高校;国防科研;管理

国防科学技术是一项非常有特色的科技项目,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体现形式。国防科学技术一直都是以高、精、尖的形式存在的。与国防科技相关的一些项目也是有其非常不同的特色的。国防科技项目在研究的时候创新性是非常高的,同时能够和一些前沿的技术相互呼应,这也是国防科技项目在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保障。在高校中进行研究的国防科技项目是众多科技项目中的组成部分,在研究中要进行全面的创新,同时要不断的确定发展的目标。高校在进行国防科技科研的时候,管理模式都是采用的直线管理方式,这种情况下,委托机构对国防的科研工作有直接的领导权,使得课题的负责人在施工中失去了自主性,对国防科技科研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1 我国高校国防科技科研管理现状

1.1 我国高校国防科技科研管理概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建立,高校在国防科技科研管理组织结构上也出现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出现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现实情况进行的调整。传统的高校国防科技科研项目在管理模式上存在着很多要调整的地方。传统管理模式是委托单位占有重要地位,在管理上委托单位对科研项目起着决定性作用,这样就使得高校在科研中只是进行研究,在决定方面是没有任何自主性的,这样就使得国防科技科研管理中出现了极其不合理的情况,对科研的创新性有很大的抑制。国防科技科研项目的管理模式在以前一直是以传统的模式存在,将管理的模式以行政单位大小权限为基础进行划分,这样就使得国防科技科研管理工作呈现了直线管理的特征,在进行管理的时候,高校的校长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着一定的权限的,但是这样也加大了行政干预的情况。高校在发展国防科技科研的时候在创新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才能更好的保证科研工作的发展。高校在进行国防科技科研的时候,相关的部门要减少行政干预,这样能够给科研的教师更为自由的研究氛围,同时在工作环境上也是非常放松的。这样可以更好的进行科技的创新,同时也能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

1.2 高校国防科技科研管理体制的主要问题

现有的直线型管理模式在实际的工作中是存在着很大的弊端的,直线型管理模式下,会出现很多的壁垒,同时会导致高校中各个二级学院出现分裂的情况,对高校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国防科技科研中涉及的学科是非常多的,这样,为了更好的进行国防科技的研究工作,各个二级学院要不断的加强联系,同时在协作能力上要不断的提高,但是直线型管理模式使得各个二级学院出现了分裂的情况,这样就使得各个学院在协作能力上是非常差的,最终影响到高校的国防科技研究水平。直线型管理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在应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也是非常多的。

全文阅读

国防科技工业组织管理模式与建议

1.引言

当前,国防科技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建设水平密不可分,国防科技对综合国力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国防科技成果的转化结果对国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如何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将战争状态下的军事战斗力转化为非战争时代下的民间生产力,实现国防科技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是目前我国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提高综合国力的根本任务。近年来我国国防专利申请数量迅猛增长,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然而国防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却有所降低,其主要原因除了重奖评、轻创新的不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重科研、轻转化思维模式和重保密、轻解密的国防专利制度以及国防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持与政策扶持力度的不够之外,国防科技工业组织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也是一个主要问题。

2.国防科技工业组织管理模式的弊端

长期以来,国防工业及国防科研机构一直延续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绝大多数军工企业仍然采用“事业单位性质,企业化管理”的制度体系,与我国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融合度不高,企业活力与市场化动力不足。科研院所更是长期游离于市场经济体制之外,与经济发展貌合神离,导致一些科研项目与市场需求脱节,其相关科技成果难以在企业生产上进行大规模推广等,从根本上严重阻碍了我国国防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国防科技工业组织管理模式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固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尚未根本改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竞争机制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已经相对完善,民营企业通过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获得长效发展;一些国有企业通过结构重组与改革,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获得了新的活力;而军工企业由于其涉及国防安全的特殊性,在体制变更与改革方面相对谨慎和缓慢,其本质体制至今仍未被彻底改变。大多数军工企业运营和发展完全依赖于国家的投入和扶持,其技术应用与产品生产均依据国家分配和军事需求。这样导致其产品生产较为被动、技术应用范围相对单一,企业缺乏自身的创造活力与生命力。因此,我国以国营管理体系为主的国防工业的管理体系与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较大隔膜,传统的计划经济国防科技工业组织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我国当今社会的市场竞争体制。

2.2军工企业采购机制不完善

军工企业一直延续传统管理体系,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与市场经济隔离,其技术发展与产品生产相对独立,因此企业对物资的采购模式也与一般市场竞争机制中民营企业的采购机制不同,军工企业的管理架构限制了其自主采办的灵活性。另外,因为主管国防科技工业的相关政府部门与负责装备采办的军队管理机构设置的重叠和对等,并且二者之间没有明确的从属关系,使得军工企业同时受多方约束。在资源配置方面,因为目前仍然采用各军工企业独立上报采办计划的采购机制,各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国家依计划将采办资金分配给各用户用于各自购买装备、技术等需求的同时也缺乏对采购计划的统一汇总和分析,使得采购资金分配相对分散,尤其对于一些重复的购买计划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冗杂、分散的军工企业采办机制导致军品生产过程中的采购成本增加、产品经济效益下降,阻碍了军工企业的发展。

全文阅读

国防科技工业实施风险管理的探讨

摘要:国防科技工业肩负着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增强国家防卫能力的重任,是特殊的高风险行业。为了降低国防科技工业生产安全事故,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环境破坏,实施科学先进的安全管理十分重要。风险管理是一种系统、科学的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在国外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近些年我国石化行业也大力开展和应用了风险管理。本文在分析国防科技工业风险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国防科技工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国防科技工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E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46(2013)04-0027-04

一、风险管理的背景及国内外发展情况

风险是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学科。它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达到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目标,其实质是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消除风险导致的各种潜在的事故后果。

风险管理问题最先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主要指企业为控制偶然损失而作出的有组织的集体努力,是企业管理功能的延伸,并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50年代风险管理引起美国工商企业的重视与推广,并成立了全美范围的风险研究所、美国保险与风险管理协会等专门研究机构。此后,风险管理得到了蓬勃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各企业中均设有风险管理机构,专门负责风险的分析和处理方面的工作[1]。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国际合作的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的研究领域也得到了大大拓展。美国在国防领域的风险管理已经趋于成熟,并在《国防部弹药和爆炸品承包商安全手册》(DoD4145.26-M 2008)第11章专门提出了风险管理的要求[2]。

我国的风险管理的研究及实践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后期,风险管理的知识开始进入中国,90年代初,外商率先在工程项目中使用风险管理。目前,我国石化行业已经大力开展了风险管理,并于2005年颁布了行业标准《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推荐作法》(SY/T 6631-2005)。因石化企业大规模连续性生产,且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特性,促使石化企业十分重视风险的控制并形成一套自己特色的风险控制程序。在中石化系统内各企业对风险的控制通常采用分级控制。如镇海炼化公司(简称ZRCC)将风险分为公司级重大及不可容许风险、部级重大及不可容许风险,分别制定“重大及不可容忍的风险控制改进措施清单”,相关执行部门根据措施要求实施控制和改进。ZRCC重大及不可容忍风险的控制改进措施分两类:一类是通过新建、改建、改造等消除、降低或控制风险的技术性措施;另一类是通过制修订管理程序和操作规程、制定并落实监控管理措施,制定、落实应急预案,建立检查监督和奖惩机制,强化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等的管理性措施控制风险[2]。

二、国防科技工业实施风险管理的意义

全文阅读

高校国防科技管理工作中的几点思考

摘要:高校与国防科技单位的科研合作中,反映出科技体制分离,缺少信息平台、保密制度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转变思维方式,采取多种形式的合作、突出特色、建立高校管理创新激励机制。

Abstract: Several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scientific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universities and defense technology companies were discussed in the present paper, such as the separation of scientific system, lacking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Some advice was proposed, including taking the broad incorporation, highlighting the characteristic and founding of new excitation mechanism.

关键词:高校国防科技科研合作

Key words:University; Defence Technology; Scientific Cooperation

我国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是要建立军民紧密结合、寓军于民的科技创新体制,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形成全国优秀科技力量服务国防科技创新,国防科技成果迅速向民用领域转化的良好格局。通过多年高等院校与国防科技单位合作实践,取得不少的经验,也遇到了不少问题,现把它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高校国防科技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分离问题.我国国防科技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高度垄断,自成体系,自我封闭,军民分离。国防科技研究很少考虑民用,民用科技研究也很难与国防挂钩。国防科技单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多数还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模式,没有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活力的新体制和新机制。

(二)、投资渠道分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投资渠道都是计划拨款。在改革开放以后,民用科技实现了多元化投资体制,而国防科技的投资体制没有根本改变,还没有建立起多元化的筹资体制,没有形成适合科技创新的融资环境,大多数单位仍在依赖国家财拨款和政策性贷款,资金不足是制约军民科技融合创新的重要原因。

全文阅读

浅谈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

摘 要: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一般由国防科工局负责审批或审查后报国务院审批,项目全部或部分使用中央财政资金,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建设内容专业、审批严格、涉及部门及人员众多等特点。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是政府投资的一部分,对提升国民经济及社会科技发展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推动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国防科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绪论: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一般由国防科工局负责审批或审查后报国务院审批,项目全部或部分使用中央财政资金,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建设内容专业、审批严格、涉及部门及人员众多等特点。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是政府投资的一部分,对提升国民经济及社会科技发展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推动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一、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管理体制、投资规模、建设理念、科目设置、监管机制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管理方法也由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投资,自建自管”传统管理模式转变为“全过程责任制”,即以项目法人责任制为中心,实行招标投标制、建设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有机结合的项目管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项目超概、违法、违纪行为的出现。但出资人(国家)与产权使用和所有人(建设单位)异体化的管理体制也会出现诸如重投资必要性及投资额度管理、轻项目建设过程的管理等深层次矛盾。因此如何协调好各方利益、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真正用好国家投资成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所要面临的问题之一。

二、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特点

国防科技工业提供的产品主要用于装备部队使用,是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主导进行管理和调控,而这也决定了政府对国防科技工业的管理方法具有特殊的内容。相对于其他行业的管理,政府对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管理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的特点:

全文阅读

国防科技工业计量人员职业化管理模式分析

论文关键词:国防计量师;考核;素质

论文摘要:解析了国防科技工业计量人员职业化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实施的要点。

0引言

国军标gjb 6465一2008《计量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以下简称标准)已由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于2008年3月17日,并将于2008年10月1日实施。标准规定了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计量检定、校准、检验、测试等计量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对人员学历、实践经历和资格鉴定考试的通用要求。标准的实施标志着国防科技工业计量人员管理将步入一个职业化管理的新阶段。本文将结合该标准对国防科技工业计量人员职业化管理模式做一个简要介绍和分析。

1职业化管理模式的内容

1. 1以素质教育为主

国防科技工业计量人员原有的管理模式是一种短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主要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或考前培训形式来提高计量人员素质,师傅怎么教,徒弟就怎么做,对很多知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出现了问题自然就无所适从。多数计量人员获得计量检定员资格的方式通常是考试前突击自学、临时抱佛脚,或是参加短期计量培训,取得计量检定员证之后,就书本一扔,万事大吉;而计量人员取证的类别也是按所从事的计量标准仪器或参数分类,计量十大专业共有243个种类之多,这种取证方法导致计量人员的知识面狭窄。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国防科技工业的迅猛发展,对于计量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国防计量人员的素质决定了国防计量的水平,针对国防计量服务对象特殊、技术水平高精尖、工作方式特殊、计量保障贯彻科研生产全过程等特点,新的计量人员管理模式强调以素质教育为主,对计量人员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包括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等。

全文阅读

浅析国防科技工业计量人员职业化管理模式

【摘要】:解析了国防科技工业计量人员职业化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实施的要点。

【关键词】:国防计量师;考核;素质

0引言

国军标gjb 6465一2008《计量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以下简称标准)已由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于2008年3月17日,并将于2008年10月1日实施。标准规定了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计量检定、校准、检验、测试等计量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对人员学历、实践经历和资格鉴定考试的通用要求。标准的实施标志着国防科技工业计量人员管理将步入一个职业化管理的新阶段。本文将结合该标准对国防科技工业计量人员职业化管理模式做一个简要介绍和分析。

1职业化管理模式的内容

1. 1以素质教育为主

国防科技工业计量人员原有的管理模式是一种短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主要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或考前培训形式来提高计量人员素质,师傅怎么教,徒弟就怎么做,对很多知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出现了问题自然就无所适从。多数计量人员获得计量检定员资格的方式通常是考试前突击自学、临时抱佛脚,或是参加短期计量培训,取得计量检定员证之后,就书本一扔,万事大吉;而计量人员取证的类别也是按所从事的计量标准仪器或参数分类,计量十大专业共有243个种类之多,这种取证方法导致计量人员的知识面狭窄。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国防科技工业的迅猛发展,对于计量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国防计量人员的素质决定了国防计量的水平,针对国防计量服务对象特殊、技术水平高精尖、工作方式特殊、计量保障贯彻科研生产全过程等特点,新的计量人员管理模式强调以素质教育为主,对计量人员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包括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等。

全文阅读

国防特色高校科技创新中的知识管理研究

[提要]国防特色高校的科研管理和科技发展具有自身特点,其国防科技创新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竞争力的强弱。本文阐述国防特色高校将知识管理理论融入到科研管理工作中的现实意义,介绍国防科研成果的保存、传递过程中所体现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挖掘、转化方式。

关键词:国防;高校;科技创新;知识管理

基金项目:2013年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创新型高校与创新型城市建设互动发展机制研究”(13140207z);2014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防特色高校协同创新建构研究”(SQ141072);2013年度河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协同创新模式与管理机制研究”(20130208);2012年度河北联合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高校知识联盟与区域发展互动机制研究”(s201209)

中图分类号:G311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5月14日

一、引言

国防特色高校是指具有国防优势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的高等院校。在军民融合、寓军于民的战略背景下,高等院校特别具有国防特色的研究性大学成为我国科技创新活动的一支主力军。知识管理理论源自企业管理理论,是从管理学中分支出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知识管理不同于信息管理,它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企业的集体智慧、创新能力,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伴随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管理的理论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的应用如今已经普及延伸到了其他类型的组织中,如高校、各种研发部门、政府机构等。在国防特色高校科技创新中应用知识管理理论,对提升国防特色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具有指导意义。

二、知识管理的内涵

全文阅读

国防科技企业人才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新型生产组织管理模式。文章针对国防科技企业人才长期以来存在的供需不平衡问题,结合供应链理论提出人才供应链管理的观点,指出建立人才供应链的必要性,并构建了国防科技企业人才供应链。

关键词:人才供需平衡;供应链;国防科技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2-0137-02

1 国防科技企业人才供应链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后期,供应链管理成为新型生产组织管理模式。哈佛商学院Porter教授提出价值链模型,把企业为顾客、为自己创造价值的各种业务活动集成在一起。20世纪90年代供应链管理成了制造业、运输业的前沿研究课题。本文拟将供应链理论引入国防科技企业人才管理的研究,“像管理物一样高效地管理人”。

2 国防科技企业人才供应链构建的必要性

2.1 国防科技企业发展的需求

国防科技企业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思维方式还未根本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缺乏现代人才管理理念。企业资源更多地是向研发、生产方面倾斜,对未来需求缺乏评估,未能把人才投资作为企业基础性投资,基本没有考虑人才的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

全文阅读

国防科技安全管理政策反馈评价体系初探

摘要:政策反馈评价体系是一个政策完善自身的重要手段,也是政策制定者掌握政策对被管理者产生影响的具体方法。由于国防科技工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其管理制度的制定及完善将影响、左右国防科技工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展,研究和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政策反馈评价体系,将有利于抑制和消除政策对安全管理工作的不良影响,并且能够根据时代变化,及时调整业务指导,发挥引导作用。本文从政策反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建立要素入手,结合国防科技工业安全管理自身特点,探索具体评价指标以及体系运行模式。

一、政策反馈评价体系的基本原理

政策反馈系统(Policy Feedback System)是将政策主体与政策对象、政策系统与政策环境连接起来的一个特殊系统,其特点是多层次、多网络。政策反馈系统是将政策的主体系统与客体系统,政策系统与政策环境连接起来的一个特殊子系统。

政策反馈系统反馈来自于政策对象,而公共政策作为相关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以及结束之后对对象系统必然有某种改变或反应,并通过一定的机制和渠道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此外,反馈也来自于与对象系统有某种关联的政策系统的一般环境,以及政策支持系统。

政策评估的主体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相关的评估程序,考察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对政策产出和政策影响进行检测和评价,以判断政策结果、实现政策目标的程度的活动。

政策评估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和事实标准,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步骤,对政策实施中的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利用这些政策相关信息,对政策的未来走向作出基本的判断。从而调整、修正政策和制定新的政策。通常,主体针对一项政策的各个方面所进行的各种评价,包括政策方案的评估、政策执行的评估、政策结果的评估。

政策评估基于两个层面:

(1)事实层面:事实层面评估的目的是向人们说明一些事实,不涉及价值冲突。比如,政策结果是什么?政策目标是否达到?该政策是否是该结果的原因?政策的成本有哪些?是否有效率?等等。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