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骨科住院医师工作总结

骨科住院医师工作总结范文精选

骨科住院医师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县中医院20**年被**省总工会评为“职工思想教育先进单位”,20**年被**省中医药局评为“文明中医院”和**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20**年被**县委评为“先进党支部”,医院有四个科研项目分别获得汕尾市科研成果进步奖一、二、三等奖。今年又有一个科研课题经省中医局批准立项。

**县中医院有着四十年的建院史,但在发展的道路上并不平坦,一九九八年的时候,全院业务收入372万元,医院处境十分艰难,为摆脱困境,医院领导班子明析发展思路,发挥本院骨伤科有一定基础的长处,我们针对薄弱环节,一步一个脚印,做强做大骨伤科,使**县中医院在困境中走出低谷,业务能力快速发展,硬件环境逐步改善,主要的做法是:

一、明确认识,发展骨伤专科

**中医院位于县城的城北九都山下,“九都山”的接骨在当地有一定的名气,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往往也只能四肢的手法复位,如小夹板固定等。医院对一些较复杂的病例如股骨颈骨折的病人、关节骨折病人都采用送广州医治的办法,这样不但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又影响医院的经济收入。在县级以下的农村,骨伤的病源是较多的,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高速公路网的形成,高速交通工具的出现,各种各样的骨伤病人还会逐渐增多,为了减轻病者的痛苦,减少群众的经济负担,增加我们的业务收入,我们分析后认为发展骨伤科是当地人民群众迫切愿望,也是符合医院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经过多次会议的研究,讨论,对职工的反复动员,大家一致认为中医院做强做大骨伤科,虽然有许多问题和困难,但也有许多有利条件。只要全院上下一心,任何问题和困难都会逐步得到解决。

二、下大气力,培养骨科人才

**县中医院成立于六十年代初,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水平低,师带徒的从医人员比较多,在计划经济情况下,照顾安排的人员也不少,“”前毕业的大专、本科生相继退休,“”十年中,大学毕业生少;我院大学本科、大专毕业的人员都很年轻,卫生人才出现了断层现象。中医院的待遇不如其它医院,高学历层次的人才不愿意到中医院工作,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面对低学历层次的人员不愿走,高学历层次的人员不愿意留的情况,如何发挥中医院的特色,发挥自己优势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房屋的建设,设备的引进虽有些难度,最难难不过人才培养,正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造就一支用得上,留得住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任务,而应该有长远的计划,从医院的发展趋势着眼,朝着建设一个学历高、业务强、技术专的人才目标而努力。还应该培养适应本单位业务发展的专才,为此我们制订了《卫技人才培养规划》;《关于做好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采取了六条措施:一是积极创造条件引进高学历的人员,提高卫技人员的文化层次。二是坚持现有人员的在岗学习,鼓励医务人员参加自学考试,近几年已取得大专以上后续学历的有21人,送大学读本科的有二人。三是把好进人关,敢于顶住社会各方面的压力,限制中专以下从事临床工作,严格把住非卫生技术人员进入卫生技术岗位,保证卫技人员的专业化,按岗选人,择优用人。四是计发奖金与职称和业务两挂钩,体现人才的价值。五是结合贯彻《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将四名没有执业资格的人员撤下来,进行转岗安置。六是由医院选派外出进修的人员,工资照发,发给在岗人员一半的奖金,另加伙食补贴,进修费、住宿费全部在单位报销。

三、专科人才,重点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的竞争,许多医疗卫生单位都看到骨伤治疗这块“肉”。争着搞骨科,作为骨伤科有一定影响的**中医院,如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关键就是能否与时俱进,能否使自己有跨越式的发展,走在当地骨科发展的前头,我们为了保证本院能够在当地抢占制高点,首先从培养人才入手,在四年的时间里,选派了36名医疗骨干分别到深圳,惠州,广州、佛山,武汉,上海等医院进修半年以上,其中骨科的19名师以上人员就有17名到上级医院进修,占骨科医生的89%;进修过的医生,普遍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这些人员不仅能用传统的中医手法复位治疗骨折,还能独立开展人工股骨头置换、椎间盘髓核摘除等手术,还应用了交锁钉、椎弓钉内固定术,外固定支架治疗长管状骨骨折。最近,我们又划分了骨科专病,例如椎间盘突出,髋关节专病等,有两位医生参加了全国髋关节手术治疗学习班,提高了医生对该病的诊疗水平,现任的急诊科主任庄科雄由于学习认真,刻苦钻研骨科,三个科研成果获得汕尾市科技成果进步奖,还被评为“汕尾市科技拨尖人才”。经过几年的努力,我院已有骨科专业的主治医师16人。培养了一支医疗骨干队伍,这些年,主治以上人员从没有一个人要求调走,也没有一个调走。

四、外引内联,掌握新技术

我县地处粤东,远离广州300公里,往往信息不灵,还由于过去经济条件不允许,外出参观交流的机会相对少,一九九八年起,我院的业务发展,人才培养,得到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他们派出专家教授轮流定期来我院,不仅在技术上指导,更多的是利用空闲时间给我院的医务人员上理论课,结合实际,我们的医护人员学习也有兴趣,骨伤科医院的领导还传授他们的管理经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缺的不是一般医生,关键是缺乏学科的带头人,为尽快培养自己的人才,我们采取“一带一”的拜师形式,给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定任务、定时间、定目标,让中青年医师有危机感、紧迫感,形成内部竞争压力,把工作的压力变成学习动力,请进来,不仅仅是做一、二台手术,更重要的是带动一大片,还通过农工党**省委的联络,特邀省人民医院,中山医院等上级医院的专家来院举办学习讲座,进行学术交流,让本院医生了解当前的新信息,新技术。

骨科住院医师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临床路径;规范化培训;骨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我国高等医科院校毕业生走上临床工作岗位后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培养高、精、尖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和必经途径。我国于2002年之后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1-2]。骨科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临床二级学科,具有疾病分类复杂、病种繁多、治疗方案复杂等特点。早期阶段,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轮转到骨科开始临床工作后,因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容易出现培训目的不明确,工作重点模糊,态度消极被动等问题。2009年国家颁布了107类疾病的临床路径,并在2011年进一步扩大病种范围。结合骨科临床路径的实际应用情况,我们将其引入到规范化培训的教学工作中,并和传统的教学进行比较,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法对骨科规范化培训教学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6月~2013年12月,来笔者所在科室接受培训的的160名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0名。一组为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教学;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骨科带教方法。

1.2方法 实验组,按照卫生部颁布的骨科常见病的临床路径,利用笔者所在科室原有的临床带教导师制,引入骨科临床路径进行带教。在导师指导下,对于符合临床路径纳入标准的患者,首先临床路径根据规定的《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和《外科学(第七版)》的诊断标准进行问诊、查体及阅片等分析后给出初步诊断,填写临床路径表单,完善病历和医嘱。期间导师全程监控,对重点病史、体征、辅助检查和医嘱进行详细讲解,对于手术病例要详细讲解手术适应证、并发症、手术方式、手术时机和术前术后注意事项等。术中主刀手术示教讲解,按照临床路径理念进行手术步骤教学。术后按照临床路径的标准进行康复带教,直至患者满意出院。最后导师和培训的住院医师进行讨论,对整个临床路径过程中出现的变异及特殊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对照组,按照传统的骨科带教方法进行带教。住院医师出科时,进行考试,包括理论考试、操作考试、病例考试,每门考试满分为 100 分。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 t检验,P

2结果

临床路径教学的实验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病例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临床路径做为临床医疗的一种标准模式,是在费用标准确定情况下,既保证和改进医疗质量又控制医疗成本,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3-4]。在1995年,美国哈佛医学院首先将临床路径应用到临床医学教学中,在授课时将临床路径与临床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效果明显改善[5]。

规范化培训的目的是使青年医师学习最规范的治疗,掌握基本的知识、理论和技能,所以使用临床路径对规范化培训的医师进行培训正符合培训的初衷。对同一种疾病,不同的导师可能会给出不同的建议;对于同一种疾病,同一个导师在不同的时间对于不同的患者可能会给出不同的治疗方案。这些方案可能是导师临床经验的差别导致,但是对于青年医师来说,不能完全领会治疗方案,在执行时容易造成疏漏。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临床路径明确规定了对入院患者在适当的时间点做相关检查或治疗、开医嘱、交待注意事项等,是参加规范化培训的医师能够主动的、有计划的和有预见性进行临床医疗工作,而不是被动、机械的执行带教导师交给的任务。这种主动的医疗行为培养了青年医师高度的责任心,调动了工作的积极性。使用临床路径教学时,因为临床路径表单中有详细的每天医生需要做的主要医疗工作、重要医嘱以及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的内容需要填写,参加规范化培训的青年医师在填写临床路径表单时可以自查工作完成的情况,避免了因导师忘记提醒或本人忘记而导致的临床工作漏洞。

骨科临床路径的逐渐开展,不仅提高医护治疗质量,而且引导了一种全新的临床路径教学方法。建立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临床操作安全性。随着骨科临床路径的不断发展更新,如何更好的引入骨科临床路径教学模式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朱红,丁胜,周 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体会[J].现代医院管理,2008(25):38-40.

[2]唐国瑶,陈建俞.我国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的历史演变[J].医学育探索,2006,5(2):99-101.

[3]张颖,胡牧.某三甲医院骨科两病种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评价[J].医院管理论坛,2012,29(7):38-39

骨科住院医师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山东省立医院始建于1897年,至今已有117年的悠久历史,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该医院坐落在济南市经五纬七路324号,总建筑面积为97069平方米,拥有门诊、内科、外科、干部保健病房等4座大楼,共开放住院床位2000余张,年门诊量为203万人次,年住院人数高达7.34万人次。山东省立医院现拥有在编职工2262人,其中具有正、副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760人,博士生导师7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省具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共80余人。该医院设有耳鼻喉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儿科、神经外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等66个临床及医技科室和山东省生殖医学研究中心、山东省疼痛临床研究中心、山东省医院管理科学研究中心等12个医学研究中心,以及PET-CT诊疗中心、健康查体中心、碎石中心、门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高压氧治疗中心、激光近视治疗中心、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中心、泌尿腔内微创中心等18个特色诊疗中心,拥有国内首台PET-CT机、机器人导航手术显微镜系统、直线加速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小王子电磁式碎石机、INNOVA2000平板式全数字化心血管影像系统、外周血管专用DSA造影机、多导心电生理监护仪等国内一流诊疗设备900余台,是山东省规模最大、业务最全的综合性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耳鼻喉科是该医院最早成立的科室之一,在樊忠、王海波等几代名医的探索与努力下,该科室现已成为在国内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耳鼻喉专业学科,其先进的诊疗技术在国内外均具有很高的声誉。该科室对慢性中耳炎、气道食道异物、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面神经疾病等常见病的有效治愈率超过95%,病人的满意度超过99%。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立医院耳鼻喉科共开放住院床位197张,年门诊量为11万人次,年住院人数为6000余人,年手术量高达5000余台次。该科室在听力重建、耳神经与侧颅底的外科手术、面神经疾病的诊治、鼻前颅底肿瘤及喉癌和颈部转移癌的手术切除、多种组织瓣的修复重建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中一些特色诊疗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王海波医生简介:王海波医生现为山东省立医院西院院长、耳鼻喉科主任、山东省耳鼻咽喉与头颈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山东省耳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副主委、中国民政部助听器及助听设备专委会副主委、山东省耳鼻咽喉科学会主委、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国际会员、FISCH国际显微耳科基金会会员。王海波院长擅长做听力重建术、眩晕的治疗手术、化脓性中耳炎手术、半面痉挛的颅内手术、三叉神经痛等颅底肿瘤的治疗手术等。

樊兆民医生简介:樊兆民医生现为山东省立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耳科主任、山东省耳鼻咽喉与头颈外科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山东省耳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芝加哥Loyola大学医疗中心访问学者。樊兆民主任作为国内一线耳科学专家,在显微耳外科、耳神经外科和侧颅底外科等领域的诊疗技术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他擅长诊治急性中耳炎、耳聋、眩晕、耳鸣、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吞咽神经痛、耳畸形、耳及颅底肿瘤等,尤其擅长耳神经外科及颅底外科疾病的诊治。早在1983年,樊兆民主任就成功地完成了国内首例颅中窝径路面神经全程减压术。迄今为止,他已成功治愈此类患者1000余例,居全国首位。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始建于1890年,坐落于“世界泉水之都”济南,毗邻趵突泉,位于济南市历下区文化西路107号,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近年来,该医院多次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医院”、“山东省出国人员管理先进集体”、“山东省老干部保健先进集体”、“济南市绿化、卫生、计划生育、安全保卫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现设有22个行政部门,52个临床及医技科室,6个研究所及12个诊疗中心,共开放住院床位3000张,拥有在编医护人员2000余人,其中具有正、副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570人,拥有中级、初级职称的技术人员1082人,博士生导师74人,研究生导师19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73人,属于国家级、省部级具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1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3人。此外,该医院还引进了大批先进的医疗仪器和设备,包括两台高档16层螺旋CT、德国神经导航系统、三维心脏高能放疗加速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亚洲首台GE公司生产的双梯度3T磁共振、国内首台西门子公司生产的DR、国内首台飞利浦公司生产的高档彩色超声诊断仪以及省内首台以色列生产的胶囊式内窥镜,总价值高达数亿元人民币。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创建于1959年,在老一辈学科带头人、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高德恩教授的领导下,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现已成为具有自身特色和学术风格的心血管内科诊疗中心,在国内外均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张运医生简介:张运医生现为山东大学副校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山东大学终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心脏病学院院士、教育部和卫生部心内科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主委、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委。张运院长1976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医疗系,1985年获得挪威奥斯陆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一直从事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尤其擅长诊治动脉粥样硬化。近年来,张运院长主持并完成了“863”项目课题、“97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3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900余篇,主编或参编专著41部,曾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十大科技成果奖等多种奖项。

高海青医生简介:高海青医生现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业务副院长、老年病科主任、药学部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矿与骨质疏松专委会委员、中国无创心功能研究会副主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特邀评审专家、山东医学会老年医学专委会主委、山东省慢性非传染疾病防治专委会心血管疾病防治学组组长、山东省心功能研究会会长、山东省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医院管理协会副会长、《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副主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高海青主任从事心血管内科和老年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经常组织和参加院内外疑难、危重病人的会诊和抢救工作,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嘉奖。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创建于1955年,经过几代人半个世纪的励精图治,现已成为山东省内规模最大、科室设置最全、业务水平最高、教学实力最强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也是山东省省内惟一一所省级三级甲等中医院,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考试工作基地、山东省中医药继续教育中心。该医院位于济南市经十路16369号,占地面积为187亩,总建筑面积为21.6万平方米,总资产近12亿元,固定资产为5.89亿元。近年来,该医院多次获得全国首批“明明白白看病百姓放心医院”、“优质高效百姓放心医院”、“绿色医疗环境放心医院”、“全国模范中医医院”、“全省医德医风示范医院”等光荣称号。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现设有41个临床及医技科室,40个专病门诊,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9个省重点专科及学科,共开放住院床位1600张,拥有在编医护人员1200余人,其中具有正、副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295人,博士生导师27人,研究生导师13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1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是由当时的3名中医师在建院后不久创建的,他们以传统的正骨手法治疗单纯的四肢骨折、脱出,经过几代医护人员的努力发展,现在该科室已发展成拥有创伤科、脊柱外科、骨关节病科、小儿骨科及骨显微外科等5个亚级科室,4个住院病区的大型骨科诊疗中心。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的诊疗范围是: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强直性脊柱炎、老年增生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小儿四肢畸形、四肢神经血管及肌腱损伤、四肢骨折脱位、各种开放性损伤及脊柱骨折脱位所致瘫痪等。

徐展望医生简介:徐展望医生现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主任、脊柱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疾病专委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委会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副会长、山东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委会副主委、山东老年学会脊柱关节专委会副主委、山东医学会脊柱学组副组长。徐展望主任从事中医骨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7年,擅长诊治脊柱脊髓损伤、脊柱畸形、脊柱失稳、颈椎病、间盘源性腰痛、脊柱骨折脱位、颈胸腰椎管狭窄症、脊柱后纵韧带黄韧带骨化症、脊柱滑脱、脊柱结核、脊柱肿瘤、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等。

毕荣修医生简介:毕荣修医生现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副主任、创伤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骨伤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创伤专委会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分会副主委、山东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脊柱专委会副主委、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专委会委员。毕荣修主任1985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此后一直从事中医骨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四肢骨折、脱位的闭合整复外固定及手术治疗、骨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畸形愈合的矫形治疗、创伤性骨关节炎和骨髓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盆骨折及复杂性骨折脱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医院神经外科

总医院创建于1954年,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负责全军区机关和驻济部队的医疗工作,同时也收治来自全国各地的地方病人。总医院坐落在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美誉的济南市金牛山南麓(天桥区师范路25号),该医院技术力量雄厚,临床学科齐全,专科优势突出,医疗设备先进,就医环境优良,在国内外均享有较高的声誉。近年来,该医院连续被评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先进单位”、“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医院”、“卫生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爱民医院”、“山东省百佳医院”、“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爱婴医院”“等光荣称号。总医院现设有53个临床及医技科室,7个全军医学专科及10个全军专科诊疗中心,共开放住院床位1300余张,拥有在编医护人员2000余人,其中具有正、副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40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21人,军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48人。近年来,该医院引进了大批先进的医疗仪器和设备,包括双梯度1.5T核磁共振、320排螺旋CT、超声伽马刀、三维超声设备、双向数字剪影X光机、后装治疗机、直线加速器、超级准分子激光治疗机、多弹头自动导航RF肝癌治疗系统、高压氧舱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酶标仪、基因扩增仪、血细胞分离机等,总价值高达3.5亿元人民币。总医院神经外科是全军最大的神经外科诊疗中心,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该科室已成为具有一流的服务、一流的设备、一流的人才梯队和雄厚技术力量的特色科室,特别是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脑脊髓肿瘤的诊治、癫痫及脑血管疾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等领域的技术水平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亦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骨科住院医师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马远征,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博士生导师,从事骨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近30年,在脊柱疾患、脊柱结核、脊柱创伤、脊柱非限定性融合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尤其脊柱结核的诊断、治疗及科研等方面在国际及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率先提出脊柱结核个体化、综合治疗原则,已成功手术治疗脊柱结核患者3000余例。曾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军医疗成果奖二等奖1项,全军医疗成果奖三等奖9项,获国家专利3项,其中金奖1项、银奖2项。

初冬的一个午后,在北京百望山脚下,当记者见到马远征时,他刚从手术室走出来。换上白大衣,匆匆吃了几口盒饭,他便和记者侃侃而谈起来。虽然当天已是连续做完两台手术,但是在他的脸上看不到一丝倦容,目光也依旧神采飞扬。

结缘骨科·29年如一日

谈起与骨科的缘分,马远征称能成为一名骨科医生是他从小就在心里种下的理想。马远征从小生长在辽宁鞍山,邻居家有一位盖叔叔是双山医院的骨科医生,看着盖叔叔身穿白大衣,步履匆匆,少年马远征在心里暗下决心,长大后也要成为一名骨科医生,救济苍生。

1979年,我国恢复高考的第二年,马远征以优异成绩考取中国医科大学。5年后,临近毕业时,他从老师口里得知自己即将被分配到北京医院放射科,从小立志当骨科医生的他立即找到主管老师,恳求帮自己圆了儿时的梦想。最终,他被分配到总参谋部总医院骨科。

刚从手术室走出来的马远征坦陈,虽然从事骨科临床近30年,做过无数台手术,但是每次站在手术台上时,心里仍然难免紧张。他用手指向桌上的网球发带,说:“我有两条发带换着用,给患者做手术时戴在额头上用来吸汗的,因为在手术台上,我是术者,不可能像其他医生一样,随时把头歪向一侧请身边的护士擦汗,所以我的‘秘密武器’就是网球发带。”

他的另一个“秘密武器”,是锻炼。“我1961年生人,别看头发花白,可身体很好。作为骨科医生,要经常站在手术台上,所以身体康健至关重要,无论严寒酷暑,我每天都坚持晨练,快走一个小时。”

当然,他最重要的“秘密武器”还是学习、学习、学习。常年从事骨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的马远征称自己的日常作息很规律,每天晚上10点半左右休息,经常睡到凌晨三四点钟,醒后思考当天工作,6点起床晨练、吃早饭、上班,开始一天紧张忙碌的工作。

自1984年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总参谋部总医院骨科工作,29年如一日,马远征说自己的每一天都忙并快乐着。

如今,29年过去了,当年的骨科已发展为如今的全军骨科中心,集骨外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创伤骨科、脊柱微创)、骨内科、康复医学科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学科,由6个病区组成,展开床位200余张,医务人员也从当年的20余人发展为如今的160余人,近3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十二五”课题、民政部立项课题,首都发展基金等11项,在统计源期刊323篇,获得国家、省部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10余项,获国家专利6项,2010年、2011年连续2年荣立集体三等功,连续5年被评为优秀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单位、医德医风先进单位……

而1998年即任骨科主任的马远征,在这29年里,不仅见证了总参谋部总医院骨科的发展与壮大,更率领骨科一步一步走向全军、全国,乃至国际。他称这29年似一卷卷胶片,每一个镜头都历历在目。

骨科圆梦·一直在努力

1984年8月,马远征大学毕业后,拿着报到证,提着行李,第一次来到首都北京。然而,还没来得及兴奋,当他头顶烈日先后乘坐4辆公交车辗转5个多小时,终于来到位于海淀区黑山扈百望山脚下的总参谋部总医院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感觉有些发懵。

“当时,这里是一片荒芜,放眼望去,就一个三层小楼,楼后面是葡萄园,全是地垄沟。仅此而已。还不及我家乡的一个小医院。”他用东北方言形容那时自己的心情是“哇凉哇凉地”。

但很快,在梦想的动力下,马远征开始了勤奋工作。每天,他是科室里第一个上班的,当一天的工作结束后,他仍然留在办公室,看书,看资料,写笔记。“那时,我们也经常加班,一加班,食堂的饭菜就没了,医院外面也没有小吃部,科室分的几包方便面还舍不得吃,我就每天晚上泡半袋方便面,没过多久,人就瘦了一大圈,最瘦的时候体重就100来斤。”

1985年,马远征结婚了,虽然告别了单身,但是生活依旧。“我当时是骨科的住院总医师,我曾开玩笑地说,‘住院总’就是‘总住院’。每周只有周日才能回家,我家离医院又远,好不容易倒好几趟公交车回到家,也呆不了多久,周一一早就必须赶回医院。家里的大事小情都靠妻子和岳父岳母。”

那段时期,虽然物质生活匮乏,但是马远征在精神生活上非常富足,他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充分结合,专业水平急速提高。不久,总参谋部总医院派马远征前往北京协和医院和积水潭医院师从脊柱外科吴之康教授、邱贵兴教授等。

然而,位于东单的北京协和医院距离总参谋部总医院非常远,交通不便利,于是,他索性带上行李来到北京协和医院,常驻。但是,北京协和医院并不提供住宿,住旅馆又贵,他干脆住进了办公室。

每天,当其他医务人员下班后,马远征拿出书本开始学习,学累了,把褥子往办公桌上一铺,睡觉。“当时,为了更好地学习,我还攒钱买了一部照相机,看到协和医院有好的学习资料,就拍下来,洗成照片,自己再仔细学习研究。”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最强劲的动力。”经过多年努力,1998年,37岁的马远征开始任骨科主任。

发展骨科·从理念到品牌

自担任骨科主任以来,马远征带领骨科团队从未停止过对先进管理理念的探索和实践。早年,骨科内部同年资的高级职称医师比较多,大家什么手术都做,但是手术相对不精。马远征初任主任时,就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在与大家不断探讨,并总结、借鉴其他医院的经验后,确定了高年资医生的主攻方向。

每人带一组,如果收治的病人不是自己的主攻方向,将由负责该病种手术的组长来主刀手术。这样每个人专一疾病的手术量就增多了,时间一长,高年资的专家们都各自怀揣金刚钻,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病人也能根据自己的病情对号入座选择专家就诊。

2006年,马远征提出全新的“综合骨科”的理念。“对于患者来说,一个医生不是万能的,在综合骨科的架构下,患者不是面对一个医生,而是面对一个团队为他进行诊治,这个团队也会以患者为轴心,良性运转,精诚合作,把患者视为一个整体,使患者的利益最大化,成为骨科独特的优势。”

马远征介绍道,综合骨科模式涵盖了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创伤骨科、骨内科、康复医学科,并实现骨内外一体、中西医一体、手术康复一体、医·护·患一体的综合诊疗服务模式。骨内科,作为国内骨科的首个特设和特色科室,有其两方面因素:其一,人口老龄化,需保守治疗及耐受手术身体机能差的群体逐渐增大;其二,学科向纵深方向发展、以人为本破题的需求。

“一个患者在门诊就医可以享受‘一号通’服务,也就是说患者只需挂一个号,就可以到任一或多个亚专科看病;入院后,将由接诊医生、护士、康复师和患者共同组成一个小组,医护联合查房,共同制定治疗、护理、康复计划,使患者的治疗、护理、功能恢复有机地结合,诊疗过程更具个性化、整体化和连续性。骨内科、康复医学科的医生直接介入到外科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中,使多学科在诊治过程中交叉互补,更利于治疗和康复。”

此外,在业务技术水平上,马远征清醒地认识到,总参谋部总医院骨科独立建科比较晚,底子薄弱,基本上靠外出进修后带回来技术,缺乏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要实现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必须挖掘潜力,整合资源。

依托总参谋部总医院全军结核病研究所的优势,马远征早在上任之初就带领骨干成员开始了骨与关节结核的基础研究。“传统的脊柱融合技术使病人的脊柱功能受到影响,同时会加速融合阶段邻近间盘的退变。”马远征说,为了解决这一难题,2002年,他带领陈兴等开始开展人工髓核置换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手术收到很好的疗效;2005年开展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技术,2007年引入非融合稳定系统植入技术,同时与系统发明单位韩国广惠脊柱专科医院建立合作关系,派人到韩国互访学习,共同进行脊柱非融合技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010年提出“选择性、个体化”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诊治原则,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认同和关注。

“脊柱微创技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早期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也是未来脊柱外科发展的一个方向。”马远征高瞻远瞩,2006年就鼓励科室高年资医师,白一冰、隰建成等开始应用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2007年开始应用射频消融治疗早期颈腰椎间盘突出症,2009年开始引入椎间孔镜下非融合技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现脊柱微创手术已开展2000余例。

“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也是在我们骨科做的手术,术后效果良好。”马远征不无自豪地说,总参谋部总医院是北京驻京医院最早开展关节镜手术的医院,黄迅悟、孙继桐等相继开展关节镜下治疗肩、肘、腕、踝关节疾患,为30多家医院培训关节镜医师50余人,关节镜手术达5000余例,技术居国内先进水平。“著名运动员张荣芳、张楠、赵蕊蕊、刘玉栋等相继来我院接受关节镜治疗,效果都很好。”

多年来,马远征鼓励科室人员,常青、黄迅悟、关长勇等开展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人工关节置换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把高龄患者的手术风险降低到最小,最大可能保证术后的生活质量,常青主任医师的患者中年龄最大的达101岁。“同时,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方面,也做了开拓性工作,在国内较早开展了膝关节单髁置换、髌股关节置换及活动性关节结核一期病灶清除人工关节置换,使我院人工关节置换形成规模,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截至2013年11月,骨内科开展的骨质疏松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已开展23次,骨质疏松俱乐部会员1500余人。人口老龄化,骨科专业的病人群体中,慢病发病率相应呈上升趋势,马远征应专业发展趋势,从内分泌专业引入以王亮等为专业带头人,组建国内首个骨内科,在国内业已成为骨科中心一品牌科室。马远征着眼创伤骨科发展,引进以赵东升等为专业带头人的显微外科专业人才,使复杂、高难肢体的保肢治疗等疗效明显提高。创伤骨科技术结合显微外科技术,发挥出强劲的科室发展动力。

骨科住院医师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临床实习;教学法;带教模式

[中图分类号] R197.322[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11(b)-104-02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学习中极重要的阶段,是医学生把课堂医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处理患者和预防疾病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实现医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如何培养学生医疗文书书写能力、提高基本诊疗技术操作能力、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与患者沟通能力等各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使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人才,一直是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很多教育者做了较多研究,取得了较好成绩。罗润齐等[1]认为临床实习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单纯理论的探讨,而是必须扎根于临床实践。王健等[2]研究认为实施导师制,规范化培训方式与内容,实施严格的监督考核机制等,对提高临床规范化住院医师骨科临床技能、改善培训质量具有较好效果。我院自2007年以来在骨科对部分实习生采用“实习生住院医生化”带教模式进行了尝试,结果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方法与内容

我院对进入骨科的2003、2004级90名同一医学院校的实习生分批,每批5~8名,每1个月轮换1批,随机分成实验组(48名)和对照组(42名),实验组在临床实习期采用“实习生住院医生化”带教模式,即实习生按本院合格住院医师的职责和要求进行带教,如患者入院后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实习生如何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大概的发病机制,仔细并较全面的体格检查,掌握重要的阳性体征(如骨擦感、骨擦音)和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体征,分析现有的辅助检查,作出初步诊断,最后制订初步治疗计划,开具医嘱和化验检查,完成治疗性操作(如简单的清创缝合术、石膏固定术等),规定时间内完成医疗文书。当然实习生上述行为都是在带教老师严格把关和引导启发下进行,只是实习生发挥了住院医师主人翁的作用。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以带教老师的传授为主导。实习内容均在教学大纲范围内并与临床实习内容相吻合,在疾病诊治方面,如尺桡骨骨折、股骨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在技能操作方面,如清创缝合术、石膏固定术等的操作要点、应注意的问题、操作的善后处理等。实习生出科前,进行出科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试、病历考评,考评小组由骨科本专业的专家、科主任组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考试考评内容相同。

2 结果

对进入骨科的2003、2004级90名同一医学院校的实习生出科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试、病历考评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试的内容每批实习生都相同,病历考评的老师均由固定人员担任。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出科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试、病历考评方面,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 1 实习生骨科成绩比较(x±s,分)

3 讨论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由理论学习向临床过渡的桥梁,如何提高医学实习生临床实习质量,培养合格医学人才,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课题。陈晖等[3]认为对实习生实施导师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习质量;唐加星等[4]认为领导重视,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加强实习教学管理;组织考核,加强制度实施监控等措施,临床教学质量获得明显提高。我院对部分实习生采用“实习生住院医生化”带教模式,总结具有如下优点:

3.1 刺激了实习生求知欲望和学习的主动性

进入临床实习后,学生已基本脱离了课堂理论教学,临床知识在骨科传统带教方法中主要通过带教老师查房讲解, 小讲课及病案讨论等而获得, 难以脱离被动学习的状况。“实习生住院医生化”则以实习生为主体,以住院医师姿态定位,实习生需要反复、仔细地观察患者,研究病案,翻阅教材及参考书刊;实习生需要更多地进行互相切磋和向老师求教。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实习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兴趣浓厚,从而使实习质量提高。两组人员各项成绩的差异证实了这一点。

3.2 更好地提高了学生实际临床操作能力

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和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训练[5-6]是临床实习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学生对学习掌握临床基本技能和诊疗技术操作的兴趣比较大,但缺乏对患者进行实际操作的经历,导致学生只敢看而不敢亲自动手做,影响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和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训练教学,我院采用“实习生住院医生化”带教模式,通过教师的详细介绍、示范操作,学生进行观察、参与、体会等,在动手过程中体会各项操作的具体要领,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上述两组操作技能考试结果也说明了该教学模式能明显提高学生的临床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罗润齐,叶晓光.浅谈医学生传染病学实习中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医学教育探索,2009,8(5):510-511.

[2]王健,滕红林,朱雄白,等.提高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骨科临床技能的探讨[J].中国医学高等教育,2009(5):85-86.

[3]陈晖,严敏婵,章永川.对临床实习生实行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127-128.

[4]唐加星,何梅燕,蒋丽燕,等.规范实习生管理提高临床教学质量[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0):113-115.

[5]苏均平,闻国平,王福美,等.影响临床实习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8):91-92.

骨科住院医师工作总结范文第6篇

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市中医医院骨科把“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作为科室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紧抓好,引导员工树立“技术精湛、服务一流”的服务理念。特别是在该院实施“五星级”优质服务活动后,认真履行“五星级”优质服务“病人至上,真诚关爱”的诺言,科室员工通过端正服务思想,改善服务态度,把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该科的服务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常常听到病人这样的评价:“这里的医生、护士态度和蔼可亲,嘘寒问暖,在医院就象在家一样。”

二、仁心仁术,风范长存

一直以来,骨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廉洁行医,不避亲疏,不分贵贱之大医精诚。在解决当前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热点问题上,积极响应医院星级服务活动工作部署,主动到社区为群众讲课,上街、下乡义诊,为孤儿院脑瘫患者免费手术,同时全科人员捐款捐物,使患儿在院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对确有经济困难的患者进行费用减免,如阳西县见义勇为英雄黄基绍受伤在该科住院治疗,该科医护人员受其事迹所感动,救助英雄义不容辞,全科员工慷慨解囊捐助,在住院期间为其购买生活必需品,出院后,科室还免收其住院医疗费用。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黄基绍的伤势一天天好转起来。在伤势痊愈出院时,黄基绍为感谢医院及全科人员的关怀和照顾,向医护人员赠送了“仁心仁术”的锦旗。

三、以人为本,精益求精,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一)在人才培养上,坚持“走出去”为主。

为了让骨科各业务能得到可持续发展,科室每年分期分批选送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新技术、新项目。由于选送人员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学习的针对性强,回来后,结合科室实情开展了相应的业务工作,如断肢(指)再植术,各种皮瓣移植术,脊柱骨折,滑脱椎弓根系统内固定,颈椎前后路手术,髓、膝关节置换术,经皮椎体成形术,痉挛性脑瘫选择性脊神经后根术,先天畸形矫形术,椎间盘镜技术等,多项技术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填补了市内多项医疗空白。

(二)努力建立一支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

该科把培养造就一批“名医”和实用型人才作为专科发展的战略重点。确立新的人才评价标准,重视员工的继续教育与培训,使员工的知识技能不断地得到更新。建立“继续教育”和“终生教育”的机制,鼓励员工到上级知名度高的医疗单位进修深造,参加学术活动,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技术水平和学术知名度。同时,充分发挥老专家、教授的传、帮、带作用,着力培育属于自己的“品牌”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政治素质好、学历层次高、业务知识精、技术能力强的中青年骨干为选拔重点,在培养上进行倾斜。

(三)建立激励机制,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

第一,以诚相待,留住人才。对培养的业务骨干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在使用上不唯文凭和资历,重视实际水平、能力和业绩,在职称的晋升、职务聘任时给予优先。第二,实行压担子、大胆使用,留住人才。对德才兼备的技术骨干在科内重用,提供锻炼和成长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安心做好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第三,完善奖励措施,留住人才。科室制定了相关的奖励措施,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软硬环境,使专业队伍稳定发展,自己培养起来的骨干人才人心思定不致于发生流失现象。对在专科建设方面作出突出贡献或获得科研成果人员给予奖励,并在评先、晋升等方面给予优先。此举大大调动了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为专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保障。

四、挖掘潜力,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加强专科内涵建设

随着骨科技术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该科由原来的20张床位,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创伤、脊柱、关节三个病区,100多张床位的综合科室。同时该科的技术水平也不断地得到提高,并摸索出一套有自己特色的治疗方法,在**地区乃至粤西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力,在社会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创伤骨科:是骨科中最具中医特色的专科,建院之初,该科只能从事简单的手法整复工作,以及处理一些简单的四肢闭合性骨折。设备简陋,对于开放性骨折需要手术治疗,须请上级医院会诊,每月开展的手术不到10台,脊柱和关节手术从不敢涉足。后经多年摸索,在手法整复中摸索出一套经验,逐渐制定一些复位标准和规范化的手法,并由传统的中草药外敷向一些剂型研究发展,研制了如双柏散、双柏膏、人参正骨冲剂等疗效显著的专科特色制剂。进入21世纪后,该科在骨外科主任医师冯运垒、副主任中医师吴业坤等的带领下,业务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骨折治疗方面,引进了一系列的新技术、新方法,对传统的手法整复、中药制剂进行了不断完善,如在小儿手法整复肱骨髁上骨折,制定了更详细的分型,参照分型,确定基本手法,并在整复过程中总结出来“宁桡偏勿尺偏”、“手提心会”的整复理论。

脊柱骨科:是骨科中以微创技术为主的椎间盘病治疗中心。该科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建立一套从诊断、治疗到患者康复的诊疗规范,以“能简单不复杂,能保守不手术”为治疗指导思想,既能体现人文关怀,保护劳动能力,又能收到最好治疗效果。患者和医生可根据病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满足个性化服务需求,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该科还开设了椎间盘学校,通过多媒体演示,向患者介绍脊柱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新理念。脊柱骨科与中医理疗科结合在一起,理疗科根据其多年的临床经验,对一些腰腿痛、肩周炎,制定了一系列治疗“套餐”,患者可结合自已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使其治疗效果日臻完善,其研制的腰痛Ⅰ号、Ⅱ号、Ⅲ号在临床实践中取得很好的疗效,粤西地区很多患者都慕名到该科治疗。

关节骨科:为了给广大伤病者提供更加方便和优质的服务,医院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于20**年成立了关节骨科。该科在多年的临床中总结大量的临床经验,在关节疾患与创伤方面制定了一整套规范诊疗标准,配合中药特色制剂,对各类关节疾患的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如应用蜂刺疗法及蜡疗,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该科在做好传统中医治疗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方法,现在可开半髋、全髋、全膝人工关节转换术、复杂骨盆骨折治疗术。

骨科住院医师工作总结范文第7篇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骨科外伤手术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160例四肢骨折并接受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平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研究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调查,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及住院总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3.8%,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5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骨科;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标准化诊疗、护理模式,作为医疗护理的最终目标,它有力地抑制了医疗费用的增长,促进了医疗护理水平的提高[1]。骨科外伤手术是一种以急性与有创性的疾病为主的手术,外伤本身及手术都可能对患者的身心造成巨大的创伤,患者的护理干预已越来越受到临床骨科医生与护理人员的关注, 而临床护理路径是当前最重要的护理方法之一[2]。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总时间方面对骨科外伤手术患者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 年11月―2011年10 月在我科因四肢骨折并接受择期手术治疗手的患者160例,其中男性98 例,女性62例,年龄11-78岁,平均年龄37.3岁。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

1.2 研究方法 研究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方法。科室统一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介绍住院环境、主治医师、责任护士及相关规章制度;各种检查目的、意义、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讲解疾病相关知识,麻醉、手术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做好术前准备、术后观察事项、观察指标;术后指导、饮食指导、功能锻炼、心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以后每日各班次责任护士必须按照当日路径指示的内容进行宣教,要求护士按照不同的时间段,指导各项护理措施。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调查,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及住院总时间。满意度=(满意+比较满意)/n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尖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调查的结果见表1,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3.8%,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5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由医院内各科专家根据临床需求制定的一种公认的疾病治疗模式,患者从住院到出院都遵循这一模式进行治疗,并根据治疗结果分析评估每位患者的差异,避免下一个患者治疗时出现同样的错误,具有高效率、高品质、低成本的优点[3]。我院逐步将临床路径引入诊疗活动中,使护理工作按照临床路径表单中护理工作的流程, 使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按一定的模式接受护理, 提供标准的护理模式。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实现了医疗护理活动的程序化和标准化。它是以整体护理观念为指导,以临床路径为具体框架流程,不仅可以解决护理人员编制不足的问题,而且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服务内容[4]。

我院由于实行新入院护士轮转制度,面对复杂多样的骨外伤,尤其是手术患者,又有其不同的手术方案,新来轮转的护士因年资短、业务水平低、经验不足经常造成低效性护理与宣教。临床护理路径使所有护士知道做什么、怎样做,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和对患者的告知水平,培养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执行医嘱、被动观察病情、随意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的模式了。由于临床护理路径预先制定了诊疗护理日程计划表,使诊疗、护理有序地进行,减少漏项,护士依照统一的整合表进行主动、有序的标准护理服务,能有效避免护士因个人能力不足或知识水平差异造成的技术性失误,对避免护患纠纷十分有利。同时,患者在入院后即可知道整个护理工作的全部过程,有利于缓解患者由于疾病本身和医院陌生环境所带来的紧张情绪,也可通过整合表提前获知住院费用及预计出院时间,便于患者在时间和费用上做好安排。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有利于改善骨科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了住院时间,临床路径使医、护、患三者关系达到了和谐统一,并相互促进。因此,对骨科外伤手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显著缩短住院时间,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成翼娟,戴红霞,宁宁.临床路径在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489.

[2] 占琼英, 黄玉婷.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评价[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 6) : 941-942.

[3] 左新花.临床护理路径表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1,24(5) : 3112.

骨科住院医师工作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超长住院病例; 分析

超常住院病例是指住院日≥30 d的病例,对超长病例住院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了解患者分布的主要科室和病种,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患者的监管。有助于提高医务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某院2011年1~7月份住院患者的病案资料,调整对象是住院日≥30 d的病案。

1.2 方法 采用Excel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2 结果

超长住院病例429例,平均住院日、疾病顺位、前五种疾病、平均住院日的构成如下。

2.1 平均住院日构成见表1。2011年1~7月超长住院病例住院日的分布情况:总例数429例,平均住院日为58.03 d。其中30~45 d 245例,占57.11%;46~60 d 86例,占 20.05%;61~100 d 67例,占15.62%;101 d以上31例,占7.23%。1~7月份超长病例数,除2月份因过春节的原因36例较少外,其它月份无显著区别。4月份平均住院日最长109.77 d,主要因为住院日超过100 d以上的病例数多,其中1例脑挫裂伤患者最长住院369 d。5月份平均住院日最短45.99 d,其它月份均在50~60 d。

2.2 疾病顺位构成比见表2。平均住院日超长的前五种疾病分别为恶性肿瘤、颅脑损伤、多发骨折、乙型病毒性肝炎、大面积烧伤,共198例,占总例数的46.15%,其中恶性肿瘤占20.28%。

2.3 前五种疾病平均住院日构成比见表3。前五种疾病平均住院日排序为恶性肿瘤、颅脑损伤、大面积烧伤、乙型病毒性肝炎、多发骨折。

发骨折45.85

3 讨论

3.1 住院日超长的各种原因

3.1.1 在列表中恶性肿瘤超长住院疾病谱的首位,平均住院日最长。原因主要有:(1)肿瘤是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最大因素,人类对该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手段等还不足。(2)肿瘤的传统治疗模式不能满足患者治疗的需要。肿瘤患者因为某些症状或体征就医,首诊医生经过一定得的检查后考虑为肿瘤,建议其到相关科室就诊(如肿瘤内科)。专科医生根据所在专科的需要,仍需申请一些诊断检查,以明确是否有本专科治疗的指征。如果不具备内科治疗指征,就会被介绍看其他专科(如肿瘤放射治疗或肿瘤外科)。如此反复,直到找到适合患者治疗的专科后,才能获得治疗方案并接受治疗。此间还可能有因不同学科间的意见不统一,影响到患者对治疗的选择。(3)另外,随着医保政策的影响和医保报销比例的上升,一些患者和家属会为了方便治疗主动要求住院,化疗等间隔期间不愿办理出院手续等,这样都会减少病床使用的流动性,增加平均住院日的天数。

3.1.2 颅脑损伤(脑挫裂伤和脑出血为主)主要由交通事故等意外造成。高血压病等也是导致脑出血的原因之一。颅脑损伤患者常合并硬膜下血肿、创伤性湿肺等,另外易出现肺内感染,呼吸、循环等多器官功能障碍,增加治疗的周期。

3.1.3 骨折患者住院日超长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损伤部位多,四肢、骨盆等多处骨折以及合并皮肤软组织损伤等。病毒性肝炎中重型肝炎患者的全身症状重,肝功能严重异常,均是治疗周期较长的原因。另外,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如手术方式的选择等)是影响住院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3.2 缩短住院日的对策

3.2.1 加强对肿瘤患者的规范化治疗 肿瘤的综合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参与,需要不同学科对肿瘤学专业的共同认识,更需要学科之间的团结协作。为搭建此平台,今年3月份,本院作为吕梁市唯一一所三级甲等医院,申请将本市肿瘤医学专业委员会挂靠在笔者所在医院,以推动全市肿瘤专业的规范化发展。同时在院内成立了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其组成包括:肿瘤内、外科医师,肿瘤放射治疗医师,病理医师,放射诊断医生,呼吸、消化等普通内科医师等。设立专门的办公室,由协作组组长召集不同专科的医师会诊和讨论,根据大家共同接受的治疗原则和临床指南,做出适合具体患者的(个体化)最佳的治疗方案。其优点:肿瘤的临床治疗模式从单一治疗到多种治疗手段的联合治疗,缩短了诊断到治疗的时间,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的治愈率在不断提高。

3.2.2 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医院多给医生和护理人员提供外出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进一步开展神经外科微创技术、烧伤整形科的伤口治理技术等。利用本院与北京地坛医院建立的协作关系,与以色列西勒医学中心合作开展伤口治理技术等有利条件,进一步提高医疗、护理技术水平,使患者恢复的更快些,最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3.2.3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交通安全的培训和执法力度,使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提高,对生命和健康的认识感提升。在颅脑损伤中还要一部分是在工地上意外受到的损伤。建议各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为工人配备各项安全设施,为工人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同时也要对工人加强安全教育[1]。

3.2.4 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各种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方法,只要每个人都掌握好预防乙肝的知识,并认真地去做,就可以把感染乙肝的危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3.2.5 建议医院针对住院日数长的患者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对肿瘤科、神经外科、骨科感染性疾病科、烧伤整形科、重症医学科等重点科室进行检查。考核重返手术室再次手术发生率、手术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并发症患者住院死亡率、脑血肿清除术患者住院死亡率、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死亡率、脑出血患者住院死亡率等指标[2]。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参 考 文 献

[1] 岳月英,陈彩霞.某院青壮年住院死亡病例统计分析[J].中国病案,2011,12(3):51.

骨科住院医师工作总结范文第9篇

1建章立制,监护临床用药[1,2]

1.1制定医院相关文件,加强临床用药监管

根据国家政策及《处方管理办法》,结合医院医疗特点,2006年医院制定下发《关于成立临床药学科的决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及《抗菌药品分级使用管理办法》等文件;2009年医院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使用管理的通知》及《关于成立医院药物治疗委员会的通知》等文件。

1.2结合医疗特点,建立临床药学管理制度

根据医院文件,结合医院目前实际,逐步建立有效可行的临床药学工作管理制度,如《临床药学工作制度》、《合理用药管理制度》、《临床药师职责》、《处方点评制度》、《临床用药差错事故监管制度》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制度》等。

2临床药师工作内容与方法

2.1参与临床查房[3]

坚持临床药师下临床,实行分科负责制。对临床主要专业科室实行住院患者重点查房,了解临床住院患者整体治疗情况;对危重疑难及新入院患者应详细阅读病历,依据患者临床诊断、整体检查、专科查体及各项功能检查及化验综合分析药物治疗方案;针对药物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与临床医师及时沟通,不断强化临床合理用药的专业技能;重点患者应做好详尽登记(药师工作日志)。定期进行总结分析,必要时提交药物治疗委员会讨论。

2.2参与危重疑难患者会诊

临床药师接到《医院会诊单》后,应及时阅读该患者病历,必要时与医师共同对会诊患者实行专项检查,共同探讨合理化药物治疗方案。药师应对会诊患者药物治疗回访并作好记录,定期总结分析。

2.3建立危重疑难患者药历

临床确定为危重疑难患者,临床药师应及时填写《住院患者药历》,对其重点内容要详尽叙述,并按病种分类,总结医院单病种药物治疗方案基本规律,不断强化药物治疗方案的规范化,逐步建立个体化用药方案。

2.4参与药品不良反应处理与监报[4]

患者治疗期间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均视为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是指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利临件,但该事件未必与药物有因果关系。不良事件也可理解为临床新出现的偶然事件及药品不良反应,例如在使用某种药物期间出现的病情恶化、并发症、就诊或住院、化验结果异常、各种原因的死亡及各种事故如骨折、车祸等。各临床科室设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报负责人,一经发现药品不良反应主管医师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并做好及时处理,认真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临床药师获知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后,应及时对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处理进行详尽分析,与医师共同做好相关处理;由主管医师按规定进行上报。临床药学科要定期分析与讨论,为临床医师做好用药参谋,探讨建立院内药品不良反应处理的监管体系。

2.5建立临床药师咨询制度

由临床药师担任肩负全院临床用药咨询,设立药品咨询的内容、方法、程序及处理结果,有条件者可建立网上咨询平台,定期分析总结,以满足院内外广大患者社会服务保障体系。

2.6合理用药宣传

依据医院医疗特点制定《临床药学信息》服务内容,由临床药师分工负责。内容主要有政策法规、药事管理、合理用药、临床药学动态、药品不良反应及微生物知识等。为加强药物与临床沟通,指导医师用药规范化提供了交流平台;定期举办合理用药专业知识讲座;开展省内外专业学术交流活动等。

2.7参与临床处方点评

2.7.1范围与程序:范围涉及门诊处方及住院处方,拟定门诊《处方点评表》,内容主要包括前记、后记、正文、诊断与分析等。由临床药师(注:处方点评要求调剂药师承担此项工作,因处方点评属事后评价,通过点评不但发现不规范、不适宜处方,而且可以发现我们药品调剂工作存在的问题,即:为什么不规范、不适宜处方在药品调剂过程中没有发现、没有纠正,是因没有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还是在调配过程中未按《处方管理办法》规定的“四查十对”执行。通过处方点评发现问题、加强与改正调剂工作不足,并逐步从事后点评发现处方的问题、提升到事前审核发给患者药品前就发现纠正)负责完成;临床用药应认真填写《用药医嘱点评表》,主要内容有患者一般情况、专科查体、功能检查与化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特殊检查、入院诊断、手术名称、药物治疗方案、综合分析等。程序:每月随机抽查各临床科现行病例10份,重点依据医院《围手术期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标准》分析临床用药合理性。实行院、科两级会议每月点评与通报,季小结年总结,按照医院相关文件与制度实行年终奖惩,并落实到科室及当事人。

2.7.2监督与处理[1]:监督:依据医院《临床用药合理性检查反馈单》,由“问题”所在科室主任责成当事人限期纠正与改进,对于临床用药“问题”中出现的共性与个性,临床药学科应及时总结与分析,必要时提交药物治疗委员会集体研究、讨论,逐步建立医院疾病药物治疗标准方案。处理:对不合理用药医师,医院在周会上点名通报;对不合理用药5次以上者,提交院医务科予以专业培训与学习;对不执行医院药品使用管理制度者,按西安市红医发[2006]21号文件进行处罚。

3建立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3.1Ⅰ类切口

参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执行。

3.2Ⅱ类切口[5]

参照国家预防用药选择标准,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效果肯定、安全及价格相对低廉的抗菌药物。一般首选第1、2代头孢菌素;对β-内酰胺类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也可选用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预防厌氧菌感染可加用替硝唑;预防需氧革兰阴性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用量为最小治疗剂量,1日1~2次。

3.3Ⅲ类切口

药物选择参照Ⅱ类切口遴选标准。一般首选第2代头孢菌素,手术部位疑似混合感染者可选用第3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哌酮/舒巴坦,中等治疗剂量1日2~3次;对β-内酰胺类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依诺沙星;预防厌氧菌感染可加用奥硝唑;预防革兰阴性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

4围术期临床用药检查标准[6]

围术期临床用药检查标准见表1。

5设立住院患者药费内控指标[7]

5.1指标根据医院2006年临床使用药品费用管理指标试行经验,参照国内医疗机构临床使用药品费用总额管理标准,拟定临床各科2010出院患者药费占业务收入比例指标:内科占45%,外科占40%,妇科占35%,儿科占30%,骨科占25%,耳鼻喉科占35%。

5.2药费占业务收入比例2009年和2010年1—3月份住院患者业务收入分别为3884.30万元和5926.73万元;住院患者药品收入分别为1125.55万元和1625.86万元;药费比例(住院患者药品费用/住院患者总费用)分别为28.98%和27.43%。

6综合评估合理用药[7]

依据医院《围术期临床用药检查标准》,对各项检查指标实行百分化,凡各项指标达标视用药合理,有1项不达标仍视用药基本合理,2项不达标视不合理用药;住院患者平均药费=药费内控指标视合理,住院患者平均药费>药费内控指标10%视基本合理,住院患者平均药费>药费内控指标20%视不合理;每月医院周会通报,每季度召开医院合理用药专家评审会,年终对临床用药控制合理居前3位的科室实施一次性经济奖励,不合理科室给于相应处罚。

7临床用药比较分析(2009年第1季度与2010年同期比)2010年治疗用药送菌检、抗菌药物选择、术前给药、预防用抗菌药物时限、非抗生素用药情况等和2009年同期比,合格率明显提高;2010年药费比例为27.43%,与2009年同期比,下降1.55%。

7.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检查评审统计随机抽查临床2009年与2010年第1季度住院病历各330份,按检查评审标准逐项统计,结果见表2。

7.2常见临床不合理用药及点评[8]

7.2.1预防用抗生素超剂量:骨伤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头孢替安1日4.0g,依照医院上述标准1日治疗量应为0.5~2.0g。运动损伤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美洛西林钠4.5g,1日2次,剂量偏大。据说明书记载,美洛西林钠常用量为1日2~6g,严重感染时1日可达8~12g,本例患者为1日9.0g,为严重感染时剂量。头孢菌素类药物大部分可影响肠道维生素K的合成,引起维生素K缺乏,导致失血倾向等,因此对于老年患者,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用量应慎重。

7.2.2药物选择不合理:脊柱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第3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地秦不合理,应选用第1、2代头孢菌素。手外中心:临床诊断为左拇指开放伤,行左拇指开放伤清创探查关节囊修复肌腱吻合术,术后给予夫西地酸钠0.125g×3支,1日2次静脉滴注。夫西地酸钠属窄谱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对其余需氧革兰阳性球菌及格兰阴性杆菌耐药。该患者选药时应兼顾革兰阳性球菌和格兰阴性杆菌,建议使用第1、2代头孢菌素。说明书中用法用量为成人1次500mg,1日3次,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或500mL中,每瓶输注时间不应少于2~4h。7.2.3预防用抗生素用法不合理:脊柱外科:Ⅰ类切口手术用奥硝唑200mL术中冲洗伤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明确规定,皮肤黏膜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后,很少被吸收,在感染部位不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反易引起过敏反应或导致耐药菌产生。

7.2.4非抗生素应用不合理:骨病科:患者,19岁,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丹参川芎嗪不合理,因其主要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且该患者无心脑血管疾病诊断。外科:患者,43岁,入院查体血压为170/100mmHg,临床诊断为高血压病3级,给予参麦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4d,此用法欠妥,参麦注射液有强心升压作用,高血压患者应慎用。外科:三磷酸胞苷二钠1日8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1日1次静脉滴注,此用法使用剂量偏大,三磷酸胞苷二钠说明书规定1次20mg,1日1~2次,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静脉滴注。

骨科住院医师工作总结范文第10篇

一、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发展战略

我院在“以人为本,科技兴院”的指导思想下,坚持“请进来,派出去”的办法引进和培养人才,精心打造人才工程。

一是加强人才引进。医院积极通过深挖本地人才、高薪聘请外地人才、引进高校毕业生等多种渠道引进高质量的科技人才。先后从全国各地引进了颅脑、骨科、普外等一批技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填补了医疗项目的空白。仅20**年下半年就引进内儿科及相关技术人员10人次。医院还积极参加人才招聘会,广纳高校人才。20**年至20**年上半年医院招聘高校本科毕业生10名,有计划地培养,逐步形成人才阶梯式发展模式。开创了“引进一个,创办一科,带动一批”的人才工程。

二是建立科技奖励制度。为了让引进的人才安心工作,充分施展才能,医院建立了科技人才的奖励制度,分配向临床第一线特别是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和高风险岗位倾斜刚参加工作的本科毕业生,一次性提供4000元生活补助。从别处调进的中级职称的医生,医院给予安排住房,给家属适当安排工作等。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一切便利条件,解除后顾之忧,这样,业务骨干安心工作,积极性高,现全院31名骨干及学科带头人在医院各科室发挥着积极的带头作用。

三是抓好卫技人员继续教育。为使院员工都“人才化”,医院认真搞好人才培训和学术交流。不断选派有培养前途的青年医生到广东医学院、中山大学附属医院进修,组织有较高医疗水平、临床经验丰富的老师带徒,严格训练。几年来,医院每年投入继续教育费用达10多万元,参加自考、函授学习的医技人员32人,3人获得本科学历,有17人获大中专学历,8人已成为科室骨干,4人被培养为学科带头人,大大提升了医院整体医疗水平。

二、以病人为中心,解决群众热点难点

我院结合“医院管理年”工作要求,积极开展“三平”服务活动,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是规范收费行为。医疗收费、药品价格公示、住院费用出具一日清单,接受群众监督,规范收费行为,降低医药费用。二是净化医疗环境,严格执行卫生部及省市有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规定,杜绝收受红包、回扣、开单提成等不正之风,始保持清廉的医疗环境,让群众放心。三是药品招标采购,让利群众。每年招标品种占药品总量的95%,降低药价,确保药品质量,直接让利,群众得到实惠。四是控制药品收入比例。主要控制好大处方,门诊处方每张不超30元,住院处方不超100元,药品收入比例控制在40%以下。五是降低医技收费。体检收费给予优惠,所有医技检查项目收费比同级医院降低15%。六是实施便民服务措施。急诊开设绿色通道,首先推出120县内免费接送病人,七是送医送药下乡。八是为病人扶贫解忧。直接为残疾病人、伤残军人及困难病人减免医药费用,捐款资助等。

三、抓好专科建设,突出中医特色

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也是中医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我院因地制宜,狠抓中医骨伤科建设,狠抓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症,脊椎病等项技术创新。医院先后攻克了腰椎肿瘤摘除术,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难治性肾病综合症、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诊治等11项医疗技术难题,在本地区首次开展和推广了心肌梗塞的溶栓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症和尿毒症等10多项医疗新技术。我院创出了中医骨伤、肾脏病、肝胆外科及腰腿痛等拳头专科。院重点专科均由主任、副主任医师为学科带头人,配备现代化的先进设备,增加服务项目,努力按照“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人有专长”的目标,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四、加强技术合作,拓宽业务发展空间

在农村中医药工作中的“龙头”和带动作用为出发点。根据“卫生支农医疗下乡”指导意见和《关于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在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院把握机遇,以务实精神,积极创造条件,与湛江中心人民医院为两大“龙头”单位,共同创建了湛江市首个“卫生医疗技术援助网”,网内医疗单位遍及全县20个基层医疗单位。两大“龙头”单位定期到网内单位查房、手术、门诊;每年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免费培训医务人员;24小时对网内单位技术援助;免费接收基层医护人员进修等,为基层医疗技术人员的培养,学科建设,管理制度的完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等方面提供了条件。通过技术援助网,医院加强对基层卫生院中医工作的技术指导,培训中医人员,培养中医技术人才,推广中医药技术项目,扩大中医药服务领域。农村中医药工作在技术合作带动下,逐步巩固,全面发展。

五、强化管理,提高医疗质量

一是完善管理制度,对院内科室设置和职能进行调整,签订岗位责任状,按岗位职能制定了20多项相应的管理制度。二是加强了门、急诊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健全了门、急诊工作制度,严格执行首诊、首问负责制,实行高级医师或院长定时出诊制,方便群众。配备副院长分管门、急诊,聘请专家坐诊,完善医疗急救指挥系统,紧急应诊能力。严格出诊制度,确保10分钟内急诊出车。加强医务人员急诊技术培训,定期考核,进一步提高急诊应诊能力,促使急诊业务水平逐年上升。三是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严格规定医疗质量检查标准,定期与不定期抽查结合,保证医疗质量。组织医护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和医疗纠纷事故防范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与法律意识,加强医疗安全防范工作,近几年我院杜绝了医疗事故的发生。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