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骨科实习生出科总结

骨科实习生出科总结范文精选

骨科实习生出科总结范文第1篇

1骨科主要内容的共同原理

大学本科骨科内容主要有:骨折、神经损伤、感染、肿瘤、畸形五个方面,有的交叉出现,容易混淆,对此做仔细的分析、分类,为教学中迁移理论的应用提供帮助。

1.1关于骨折的共同原理

骨折包括四肢骨折和脊柱骨折。每种骨折在分类上都按照稳定、不稳定的原则分类,或按照骨折线的形态分类,而在治疗上都包括复位、固定、功能锻炼三个最基本的治疗原则。所以在学习骨折时应该及时掌握这些共同原理,依次类推,很容易从一种骨折过渡到另外一种骨折的学习。而最复杂、最难理解的复位方法并不要求学生掌握,所以骨折部分的共同原理并不是太多,学习的内容和经验比较容易迁移到其他骨折的学习上,无非是有特殊的类型和并发症出现等,元认知的要素也并不是太多、太复杂,这些共同原理均可通过直观的模型展示出来。

1.2关于神经损伤的共同原理

教科书中关于神经损伤内容主要包括周围神经损伤和脊髓损伤,虽然分属在不同章节内讲述,但都有些共同原理。周围神经损伤后出现哪些畸形和感觉分布异常,是学生主要掌握的内容,所以学习周围神经分布是根本,是学习周围神经损伤的共同原理。有时学生对周围神经分布并不是太理解,需要展示特殊的分布图,比如爬行状态下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分布图是曲线状的,是共性的内容,这样某一根神经的分布可以通过邻近的神经分布来推断和记忆,这种原理也很容易迁移到脊髓损伤的学习上。脊髓损伤的主要内容是脊髓损伤的分型,脊髓横断面的解剖适合所有各部位脊髓损伤,仅仅是在并发症和植物神经紊乱方面和周围神经不太一样。掌握这些基本的共同原理,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1.3关于畸形的共同原理

骨科畸形主要讲述四肢的先天畸形,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一例都有非常鲜明的外观,虽然书中7个畸形看似并不关联,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7个畸形都是关节的畸形。关节的畸形矫形可以通过截骨和软组织的平衡进行矫形,这个基本的原理可以迁移到所有的7个畸形矫形中。所以迁移理论应该也适用于骨科畸形的学习。

1.4关于感染的共同原理

在外科总论中,感染治疗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引流彻底。该原则同样适用于骨科感染,不论是细菌感染还是结核感染,也不管是急性感染还是慢性感染,治疗上都围绕这个基本原则。这也是学习感染的共同原理[4]。外科总论的这些共同原理比较容易迁移到骨科感染的学习中,但慢性感染有其特殊性,学生学习的困难也在于此,但通过迁移理论的应用,学习困难应该可以缓解很多。

1.5关于肿瘤的共同因素

教科书中各骨肿瘤疾病相对独立,缺乏足够的关联和共性,学生感到特别枯燥和乏味。我们认为,单从疾病本身确实缺乏共性,从良性到恶性再到肿瘤样病变,跨度非常大,但发病年龄和发病部位是串联各种骨肿瘤的共性部分。年龄和部位非常有规律,比如青少年干骺端常发生恶性肿瘤、肿瘤不跨越关节等,这样的规律可以迁移到对所有年龄段骨肿瘤的学习。

2骨科各主要内容之间的迁移除了骨折、神经损伤、感染、肿瘤、畸形五个方面有各自的共同规律以外,他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共性的东西,需要教师仔细的挖掘整理。比如神经损伤和骨折,很多骨折本身就会造成神经的损伤,肱骨中段造成桡神经损伤,髋臼骨折或脱位造成坐骨神经损伤。骨折和肿瘤常常合并存在,造成病理骨折,骨折以后畸形愈合,造成四肢畸形,可以用一副图标(如图1所示)将这些主要内容的共性衔接起来,通过图标,学生能够在学习下一个内容时迁移顺利,而不会突然感到知识内容跳跃太大,学习方法无所适从。

3骨科教学迁移理论的思考

相同因素确实是产生迁移最为重要的条件。哈洛的实验发现,在两种不同实验条件下,猴子能找到葡萄干,是由于两种不同实验都有一个共同实验工具:藏有葡萄干的“立方体”。猴子能通过实验“学会学习”,获得元知识,并将原理应用到找葡萄干上。所以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之前应该很好地将所教内容好好的整理,找到共同原理,获得迁移理论应用的基础。

迁移理论发展到今天衍生出许多相关理论[5],比如关系转换理论、概括化迁移理论、官能-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说、学习定势说,以及现代迁移理论中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产生式迁移理论、认知策略迁移理论、经验整合理论,构建主义[6]等。这些理论都是对桑代克迁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的总结,但总体上其理论大同小异,都强调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强调为了达到迁移,学生要领会新旧学习情境中的相似之处,以掌握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7]。骨科教学内容纷繁复杂,在应用迁移理论时也应该按照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迁移理论,每位教师应该按照自己对内容的理解找到其中的共同原理。

当学生突然发现两个学习之间存在关系时,迁移的结果是“顿悟”。迁移并不会由于两个学习情境具有共同成分、原理或规则而自动产生,而是由于学生静心学习后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关系的结果。并不是任意的教学都会使学生学习产生迁移,比如死板的课堂教学,照本宣科,显然不容易让人产生“顿悟”。

骨科实习生出科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临床路径教学 临床带教 骨科

临床路径(CP)是指医护人员共同对某一疾病的诊断和手术制定最恰当的医疗计划,以尽量避免治疗时机的延迟和医疗资源的浪费,保证患者的最佳治疗质量[1]。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发展,CP理念被引入临床教学工作过程中,在骨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实施现代化的临床路径教学方法,称之为临床路径教学法[2]。2011年在骨科开始实行现代临床路径教学,旨在提高临床带教质量,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

资料与方法

以在本院毕业进行毕业实习的2批168名2011届骨科学生为研究对象,第1批85名实习生作为对照组,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带教;第2批83名实习生作为实验组,用临床路径教学法进行带教。两组实习生在进入临床带教实习前的理论考试成绩及临床技能操作成绩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带教教师10人,均参与2批实习生的带教。

带教方法:实验组按照现代临床路径进行实习带教。实习生入科室与带教老师组成教学实施小组,明确实纲和实习目标。接诊患者后,实习生首先根据骨科临床路径规定的诊断标准进行问诊、查体、阅片等分析后给出初步诊断和治疗方案,带教老师给予讲解并与实习生讨论分析,明确治疗方案和手术方式。术中主刀按照临床路径理念进行手术示教讲解,实习生认真学习和动手操作。术后按照临床路径的标准进行康复带教直至患者满意出院。最后,导师和学生对整个临床路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进行讨论、分析及总结。对照组按照传统骨科带教方法进行带教。

评价标准:采用自制的《骨科专业临床带教实习生评分表》,并参考临床评教评学的研究结果制定评分标准[3]。由带教教师对每位实习生的理论知识、临床技能水平、纪律礼仪、学习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共12项。评价标准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分别赋以10分、8分、6分、4分的评分(满分120分)。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建立数据库,分析方法采用描述统计及t检验。

结 果

实习生评价结果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

两组实习生成绩的比较:以每位带教老师对实习生的学习成绩评价的总分为变量,计算其均数与标准差进行t检验比较,结果显示,临床路径教学的实习生其学习成绩总分高于传统教学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骨科临床带教目的是让实习生巩固基础知识及理论,掌握临床实际工作能力,提高临床技能及专业素养的重要学习阶段。随着近年来高校扩招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对骨科专业实习生的临床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中,从单个项目的评价成绩上来看,临床路径教学组比传统教学组对实习生的评价优良率均较高。从总分的对比上来看,临床路径教学组中实习生的总得分亦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较为明显(P<0.05)。在临床路径教学的指引下,带教教师能够更严格地遵照临床骨科实践规则,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法,指导实习生进行实践学习,因材施教,全程指导示教。使实习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导师进行方案的讨论和制定,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及理论,培养了其学习积极性,掌握了临床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临床技能及专业素养[4]。

在本次研究的实施过程中,总结认为有以下两点教学经验值得推广:①现代临床路径教学应用于骨科实习带教,为带教导师树立起了规范的带教模式。带教老师应该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医德原则,在带教过程中充分体现骨科医师应该具备的优良工作作风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注重提高实习生素质方面的教育。使实习生在正确的职业观引导下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专业理论知识。②传统的教学方法特点是方法单一,教师按部就班地讲,实习生按部就班地学,考试走形式走过场,这样的教学方法势必导致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差,对出现的问题本着懒于观察、分析的态度去对待,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实习生综合素质自然低下。所以现代临床路径教学方法应该做到对实习生制定严格的教学计划,在计划中应包含对实习生主观能动性提高的培养,如定期进行师生学习经验交流,病例方案研讨会,鼓励实习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其主动分析、归纳、总结病情并制定诊疗计划的能力。

总之,在骨科实习带教中运用现代化的临床路径教学可提高实习生的学成绩,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但如何使临床路径教学进一步在骨科实习带教中发展应用,需进一步探讨研究[5]。

参考文献

1 司文,王文杰,王铁军,等.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实习医师带教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10):1013-1015.

2 熊雁,王子明,王爱民.骨科临床路径在临床实习及手术教学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20(5):585.

3 滕艺萍,徐宜兵.以评促改量化评教评学[J].中国中医院现代远程教育,2008,6(7):722.

骨科实习生出科总结范文第3篇

规范化的骨科临床教学

骨科体格检查的特殊性骨科的体格检查包括望、触、动、量四个主要部分,与5诊断学6学习的望、触、叩、听四部检查方法有许多不同,学生们往往对体格检查方法的特殊性感到困惑。带教老师详细说明望、触、动、量体格检查在骨科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骨科疾病多对机体结构和功能影响,通过望、触、动、量体格检查可以初步诊断疾病、评估疾病对机体功能的影响。因此骨科体格检查是学习骨科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规范化骨科体格检查训练首先要规范骨科体格检查的方法,需要老师正确示范,耐心引导、反复示教、重复训练,使学生正确的掌握望、触、动、量检查方法。在检查时注意以下几点:(1)按照从上到下,从躯干到四肢体格检查顺序,进行望、触、动、量、反射、特殊试验的检查。(2)注意左右肢体对比,上下对比。(3)检查动作要轻柔、准确,减少病人痛苦或避免二次组织损伤。(4)病人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相结合,评估肢体功能。(5)掌握各种体格检查特殊试验原理、操作方法和临床意义。(6)对于一些对于诊断帮助较大的体征,反复多次的检查。对于特殊的试验检查,根据疾病诊断需要,正确选择相应的骨科特殊的试验检查。老师根据其原理,反复示范和训练检查手法,解释对于诊断疾病的临床意义,方便同学们掌握和临床应用。病历的重要性良好的病历源于及时、细致的采集病史、正确的体格检查,结合相关辅助检查资料书写。病历能准确、及时反映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对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正确判断和处理过程进行记录。病历的书写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整个医院的医疗水平,更反映了临床医师的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水平。对于每一个临床医师要做好临床医疗工作,书写好病历是必须要做的基本功。加强病历书写的训练病历的书写是临床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训练内容[3]。实习生在骨科实习期间,均按照要求书写2~3份完整病历。带教老师及时对病历进行修改和点评。充分利用床边教学途径验证实习同学书写的病历不恰当或错误之处。根据疾病的特殊症状和体征,结合学生掌握的疾病病理生理知识,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基础理论知识同实际病例结合起来,加深对疾病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书写病历,进一步锻炼了实习生采集病史。通过床边教学老师引导学生应用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相关的辅助检查等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和判断,将自己积累的工作经验、临床思维方式传授给学生。

骨科影像学教学

合理选择影像学检查影像学在骨科疾病的诊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些影像学检查对于诊断疾病甚至决定性作用。X线片是骨科疾病必须要做的常规检查,CT、MR检查在骨科疾病上检查也越来越常态化。如何正确地应用影像学检查帮助临床诊断疾病,首先了解各种影像学检查的成像原理、特点和适应症。根据骨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需要,选择合理、有效X线、CT或MR检查等影像学检查,节约医疗资源和减轻病人负担。加强阅读影像学资料培训正确地阅读影像学检查成为每一位骨科医师的基本技能。在骨科实习中,骨科疾病需要许多影像学检查,为疾病诊断的定性定位提供重要帮助。因此通过阅读影像学资料培训,加强阅读影像学资料教学尤为重要。首先科室要收集常见骨科疾病典型的影像学资料,建立影像学资料库。在见习带教中,应将每种疾病的相应的影像资料从影像学资料库中提取出来,针对疾病的影像学资料特点,与其相关的疾病的影像学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例如:阅读一名脊柱骨折病人的X线片,需要鉴别引起脊柱骨折的原因不同,如暴力或骨质疏松病因引起脊柱骨折影像学特点不同。脊柱骨折或松质骨骨折往往是骨的形态变化与长骨干骨折或皮质骨骨折进行对比,具有完全不同的特征。通过影像学的教学,强化学生对骨折的理解和掌握。在影像学资料教学中,将片库中的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使见习既紧张又有趣[4],并且更加直观、易于理解和记忆。

骨科实习生出科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临床带教 骨科 导师负责制

研究生是未来的医师和医学专家,其培养质量关乎我国医学事业的未来。近年来,临床医学在诸多方面有了飞速的发展,这些都对医师的综合素质和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实习是从学生到临床医师转变的重要阶段。

骨科临床实习的任务主要在于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正规的专科体检方法以及过硬的临床操作技能,强调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做到把医学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工作能力。研究生要具备医德高尚、作风严谨、具有较高诊疗水平和较强教与科研能力,毕业时要掌握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科研究生进入临床学习后,对其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如何转化成医生,研究生如何更快的成为合格的住院医师,是摆在研究生和带教老师面前的难题。为了适应目前医学教育的要求,培养出更好的医学人才,我科在实习带教过程中不断思考,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医学教学经验,改进带教方式,获得较好效果。

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使之成为具有医、教、研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负责其临床指导的医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通过临床实践启发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对提高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自主学习及研究能力具有实际价值。

“导师负责制带教模式”具体实施主要通过以下两种形式:

第一,基于具体患者的临床学习:学生针对具体病人,提出问题,并自主加以解决。在医疗查房时,负责医师在病区内选择具体患者,启发学生自主分析患者存在的主要问题,使学生在展示自身临床思维和专业知识程度的同时,还能发现当场尚不能明确的问题。之后学生通过一定时间的自学、思考,再选择时间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与阐述。

第二,基于专业问题的临床学习:学生针对有代表性的临床现象或特殊疾病或一些学术观点,提出问题,并自主进行系统的知识整理和表达。这种形式转变了以往主要由专家教授来进行临床问题学术讲座、报告的做法,使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由听者变为讲者。负责医师积极鼓励学生基于临床实践,细心观察,发现具有代表性的临床问题,并对与之相关的解剖、生理、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以及治疗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系统收集、归纳,通过多媒体形式在小组内进行专题讲座,最后就有关内容再进一步展开讨论。

我科为进一步实践“导师负责制带教模式”,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与方法:

第一,一般资料。本次实验对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在我科实习的48名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

第二,方法。对对照组实习生采用常规带教,观察组实习生采用导师责任制带教模式,导师责任制带教是指:将带教医师科内聘为“学生带教导师”,他们每人每批负责带教一名学生,并对该生进行专业理论讲解和临床实践带教。两组实习生实习时间相同。出科前对两组实习生常规考核。分别比较两组学生实习前后骨科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

第三,数据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结果:两组学生均顺利完成实习工作,均参加出科考核。实习前后骨科理论知识水平与实际操作水平变化情况

两组学生实习前后骨科理论知识水平与实际操作水平情况见表1:一,两组学生实习前骨科理论知识水平与实际操作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23.42,P=0.86);二,实验组学生实习后成绩普遍高于对照组,其数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6=32.91,P

骨科学是外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课时长内容多。骨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多学科的知识。因此,学生应掌握基础的知识,老师更应在带教过程中把理论知识整合到疾病的讲解和手术中,使学生能够形成整体的认识。临床实习阶段,学生的学习环境由教室变成病房,学习对象由刻板的书本变成鲜活的病例,这一切的不同都会激发实习生的学习热情。带教老师应当借助学生的这种热情,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科“导师负责制带教模式”总体思路是在负责医师的整体把握和指导下,促使学生从床中发现问题,充分运用现代化文献资料查阅途如图书馆、文献检索系统以及网络等,进行资料收、自学、归纳,最后回到小组中进行充分的讨论,或讲座形式进行交流从而达到获得医学知识、积累床经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具体经验是:导师遴选,要求老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技术,且每位指导老师明确带教计划。每轮带教导师与学生随机分组、一对一。入科开始,由带教老师带领学生熟悉科室环境,了解科室的专业特点及相关要求等,在临床实践中耐心传授骨科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要点。学生的各项诊疗活动均由其导师指导。双向反馈,总结提高。带教计划实施完毕,便实行双向反馈,由考评组评定实习生的成绩,由实习生评议导师的带教效果,这种双向反馈的目的是总结带教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带教方法,提高带教质量。

对于临床本科实习医师,除了要求严格的“三基训练”,指导其管理少量病床,熟悉DR、CT片阅读,了解MRI片的阅读,能独立完成简单手外伤的清创缝合术,能对部分常见的四肢骨与关节骨折脱位进行手法复位治疗、石膏外固定,如桡骨远端骨折、肩关节脱位,利用临床实例进行示教,实习医师能正确、熟练的石膏外固定后,遇到难度小、依从性好的病例可放手让其进行一次手法复位,通过这些措施激发实习医师的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临床实践能力。但需要提醒的是带教时一定要谨记若实习医师第一次手法复位效果不佳,当即由带教教师再次复位,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病历书写方面,入科伊始,就告知实习生病历书写是临床中一项基本工作,病历书写不是简单的文字工作,是从事医学实践必备的、重要的基本技能,它反映了临床医师的临床思路,书写病历的过程事实上是临床思考的一个过程。

骨科实习生出科总结范文第5篇

1.一般资料。2012年8月至2014年6月于本院骨科实习的50名护生均为女性,随机分2组,观察组25名,年龄为20-23岁,平均年龄为(21.4±1.5)岁,17名为大专学历,8名为中专学历;对比组25名,年龄为19-22岁,平均年龄为(20.7±1.3)岁,19名为大专学历,6名为中专学历。两组护生的实习时间均为2个月,比较各组护生学历及实习时间等,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护生具可比性。

2.方法。对比组护生采用传统教学法,带教中心为教师,采用教师授课,学生听讲及相应练习的方式进行护理带教。教学内容以床边带教与总结两个方面为主。在教学的过程中,带教老师根据实纲的要求,进行带教进度表及任务的制定,在进行护理带教时,则按照进度表顺序进行授课。学生在讲解及示教之后进行课后复习,对教学内容进行巩固。观察组护生采用PBL教学模式:(1)带教老师应在实纲要求的基础之上,与骨科临床工作的关键护理环节相结合,进行护理带教的案例设计及时序组织。带教内容的重点为骨科的常见疾病及多发病的护理常规,主要内容包括牵引、石膏固定等护理,此外包括骨科入院宣教及健康教育等PBL案例。(2)护生进入骨科实习时,要求每名护生均再次复习课本上的关于骨科的护理内容。并要求参加早晨、下午的交班与护理查房等工作。此外,要求进行网上查阅资料及借阅病例等内容。(3)设置开放性示教室等项目。骨科科室内定期组织案例教学,同时建立相关借阅程序,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包括患者病例借阅等。同时争取患者作为病例,使患者对骨科护理带教工作予以支持和理解。(4)实施PBL带教,首先,应进行问题的发放,如骨科术后怎样进行康复训练及骨科手术方式及护理注意事项等。其次,学生进行自学,要求本组护生针对所发放的问题来查阅相关资料,收集并进行总结。第三,由带教老师进行示教,进行床边引导介绍病例、示教并出示CT等影像学图片,为学生进行问题展示。第四,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和总结,采用自行推荐的方法选取1名护生组长,由组长主持3名左右护生进行问题的解答,此后由带教老师根据护生回答情况进行引导,以启发护生进行自行思考,自行讨论问题并分析结果。最后,由带教老师对问题的回答进行总结,分析回答的不足之处,并对骨科疾病相关的知识进行讲解。

3.观察指标。观察各组护生的出科理论考试成绩、临床应变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并观察各组护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

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7.0分析,计数资料(%)行2检验,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行t检验,组间对比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观察组护生对教学的满意率(24例,96.0%)明显高于对比组(19例,76.0%)(2=4.153,P=0.042);观察组临床应变能力等各项考核成绩亦均显著高于对比组,组间考核成绩及护生满意度对比P<0.05有统计学。

三、讨论

骨科实习生出科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病案书写;临床思维;骨科实习生

规范化的病案书写是实习医师临床技能的最基本的要求。虽然诊断学教学中就对病案书写有所涉及,但只是总体上的原则和要求。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以后,就开始深入了解各个临床专业学科的特点以及相应的病案书写规范。由于骨科还分为创伤、脊柱、关节等八个不同的亚专业,每个亚专业都具有各自不同的专业特点,而这些专业特点也会不同程度地体现在各个亚专业的病案书写过程中。骨科病案书写作为基本功,不但有利于实习生强化法律意识和观念,同时还为实习医师的临床思维培养提供了一个训练手段。临床思维与决策能力培养是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医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临床思维实际上是临床决策的过程,其本质是为疾病提供诊断和治疗的决策[1]。骨科实习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将有助于完善病案资料。骨科病案有其明显的专科特点,在对实习医师进行规范化病案书写培训的同时,首先应让骨科实习生充分了解骨科病案的专科特点。

1骨科病案的专科内容

1.1专科查体

与其他专科常用的望、触、叩、听不同的是,骨科常规体检包括望、触、动、量四个部分。例如关节活动度有主动活动度和被动活动度之分,并有相应的计量方法。除此之外,骨科查体中还存在大量的针对不同病症的特殊查体项目,而这些专科项目的准确测量和记录对于治疗方式的选择、疗效的评估、临床研究的数据采集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肩关节体格检查为例:除了常规的望触动量项目外,针对肩周软组织损伤、肌肉肌力测量以及肩关节不稳定等病理状态,还有一系列专科查体方法,如Neer征、Job征、恐惧试验等。骨科病案的专科查体项目中,应该针对特定疾病,详细列出所有相关的阳性体征和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重要阴性体征。

1.2影像学测量

由于目前多数医疗单位均有数字化医学影像存储和读取设备,因此影像学结果的测量数据也可以在后期进行二次测量和有针对性的数据汇总。但是作为骨科病案书写的基本要求之一,骨科实习生应该掌握各种常见疾病的影像学测量方法并能够进行医学描述。以脊柱侧弯为例,实习生应该了解Cobb角的定义,端椎、顶锥的确定方法,骶骨中线、颈7铅垂线的确定和临床意义。

1.3疾病分型

骨科很多疾病诊断需要给出具体的分型诊断。疾病的分型多数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而创建。以骨科最常见的四肢骨折为例,虽然有通用的骨折分型标准,比如AO骨折分析适用于绝大多数的四肢骨折,但是具体到不同部位,还是有更为常用的分型方法。如髋臼骨折,Letournel分型方法比AO骨折分型更为常用。骨科病案书写中应尽可能使用最常用的分型方法,因为常用的分型方法多与疾病治疗方法的选择相关,有利于学生的临床决策能力培养。

1.4疼痛/功能评分

骨科多数疾病的治疗是以止痛和恢复肢体功能作为治疗目标,这样针对不同疾病、部位或者手术方式,为了更准确的评估治疗效果,开发了多种评分方法。多数评分方法包括患者的主观评分(包括疼痛评分)和功能评分项目。虽然评分表不是病案书写的必备项目,但却是横向比较治疗效果的有利手段之一。因此骨科实习医师在病案书写过程中应该注意完整填写评分表。

2骨科临床思维的误区和纠正方法

2.1片面思维

实习生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或者在进行病案分析时,由于骨科的专科特点,不能全面细致地针对病史、体格检查尤其是专科查体情况进行分析,最初过分看重辅助检查尤其是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忽视全面系统的分析,容易得出不完整或片面的诊断。

2.2惯性思维

所谓惯性思维就是套用固定的诊治方式,依赖现成的规则和已有的习惯来思考问题[2]。以常见的膝关节骨关节炎为例,发现患者存在膝关节间隙变窄且存在局部疼痛,就认定患者需要行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而没有仔细询问患者疼痛的严重程度、伴随症状、行走距离、其他合并症等情况,没有通过查体明确疼痛是否来自于已经存在多年的骨关节炎。

2.3印象思维

有些实习学生凭在教科书中所学知识或先前有限的临床经验对病情形成印象诊断,看重符合自己印象的病史、体征或辅助检查资料,不看重或者忽略不支持自己印象的临床资料,从而容易做出片面的或者错误的诊断,并因此给出不完整或者不正确的治疗方案。例如刚刚进入骨科实习的学生在教科书刚学完化脓性关节炎,在临床上发现急性关节红肿热痛的患者就马上认为是化脓性关节炎,而忽略了年龄、发病率等相关因素,殊不知痛风的发病率目前远高于化脓性关节炎。

2.4表面思维

此外,还有一些实习生不能熟练的理论结合实际,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注意疾病的外在表现,不知道疾病发生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缺乏对疾病各种临床表现的全面分析和理解,缺乏综合判断能力。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有多种方法可以纠正上述常见的临床思维误区。常用的方法有教学查房和病例讨论、临床小讲课与专题讲座、定期组织考核反馈等[3]。对于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医学生来说,规范的病案书写是一项基本功。以往的病案书写规范化培训往往把病案的形式规范化作为主要内容,事实上一个学生的临床思维是不是合理清晰,会最直接地反映到其写的住院病历和病程记录当中。所以常规对学生书写的病案进行检查和修改,对于理顺学生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思路、培养严谨的临床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骨科实习生病案书写规范化培训与临床思维培养

3.1病案培训中融入临床思维培养

病案是珍贵的临床数据库[4]。在病案资料的收集和汇总过程中,临床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可靠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在骨科实习生临床教学中,病案书写规范化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病案资料的完整性在于所包含的具体项目和内容不能缺失、遗漏,属于形式要求范围[5]。病案资料的真实可靠性更为重要,由于前述的骨科专科特点,在病案书写培训中应该对实习生进行着重培训骨科专科查体的规范记录、影像学资料测量和描述方法、疾病分型的原则要求和相对应的治疗方法选择、相关评分表各个项目的意义以及对于评估治疗效果的作用等。在大病历的鉴别诊断方面,要着重考察实习生是不是根据具体疾病,按照疾病相关性列出所有可能的需要鉴别的疾患。在术前讨论或术前小结内容中,是否能够清晰的表达诊断思路,治疗方法与具体病情之间的逻辑性。在病程记录中是否就病情的变化和转归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等等。如在上述问题上发现问题,随时纠正,则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疾病的理解,有效地改善骨科实习生的临床思维。上级指导医师还应针对疑难病例、少见病例和重点病例向骨科实习生提出问题,安排任务。借助文献检索和汇总、病案分析等手段,进一步培养实习生的临床思维。

3.2临床思维有利于病案资料详实与准确

骨科临床思维的培养是多途径、多手段的。规范的病案书写培训就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反过来如果学生具备严谨的临床思维,具有更广的知识范围和更为严谨的逻辑推断能力,就会在骨科病案书写过程中清晰地表达出来。具有良好临床思维的学生会在书写病历时对于疾病相关诊断和治疗的关键信息持续关注,善于总结相同病种的规律,并能发现每一病例的独特之处。久之则养成了良好的病案书写习惯[5]。所以说一份有价值的骨科临床病案,其撰写者一定具备周密的临床思维和细致的患者管理习惯。综上所述,在骨科实习生的临床训练过程中,规范的病案书写作为“三基三严”的基本技能之一,应该和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在病案书写规范化培训过程中融入临床思维培养并不困难;同样,只有具有良好临床思维的实习生,才能完成撰写信息准确、内容详实、逻辑性强的病案资料,并在病案过程中整合尽可能多的、有价值的临床相关信息。所以在骨科医学生的临床实习过程中,把病案书写和临床思维培养结合起来是一个事半功倍的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张锦英,金鑫,沈途.临床思维与决策能力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J].医学与哲学,2013,34(14):3-6.

[2]王昕,孙正义,赵斌.骨科疾病诊治中的临床思维[J].医学与哲学,2006,27(22):50-52.

[3]刘铁,苏庆军,康南,等.谈骨科临床实习生临床思维的培养[J].中国病案,2013,14(1):66-67.

[4]张卫社,邓佑霞,吴佳捷.在临床见习中培养学生临床科研思维的体会[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4):61-62.

骨科实习生出科总结范文第7篇

1骨科临床带教特点

骨科疾病种类多,专业性强,较为抽象,常常需要以三维立体的方式理解,单纯的课堂教学仅使医学实习生熟悉理论知识,属于死记硬背,不能使医学实习生真正熟悉骨科,所以,需要在临床实习期间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因此,实习带教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做一些改变,改变实习生以听、记为主的学习方式,重视将文、图、实物密切结合起来,充分理解骨科疾病。另外,骨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更新较快,实习生可能会产生疑惑,因此,在实习带教过程中适当加入相关的新理论是必要的。骨科的临床操作较多,如各种骨科疾病尤其是脊柱患者的体格检查、各个部位的石膏固定术及关节腔穿刺等,同时注重临床体检与相关检查的结合,避免因依赖CT、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等而放弃传统的体格检查,并可通过具体个案证实临床病史和体格检查的重要性[2]。教授实习生学会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去思考骨科疾病,熟悉骨科常用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常用操作的掌握,了解骨科前沿知识是骨科临床实习带教的主要目的。

2丰富临床带教模式

医学理论知识学习常常是以大课的形式进行,实习生以被动的书本记忆为主,不能与授课教师达到主动的交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临床实习实行一对一的带教模式,不仅增加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责任感,也有利于实习生的互动学习,同时也要求教师对教授方式进行改变,增加多样性,提高实习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除了平时正常教学外,作者在临床带教中增加了病例个案讨论和多媒体教学,以提高实习生对骨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病例个案讨论是指在临床上将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病例或疑难病例单独提出,从病因、病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做重点而深入的讨论过程[3],其作为临床治疗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在临床方面如疑难病例、手术前准备及死亡病例的学习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坚持每周2次的病例个案讨论,旨在提高本科室医师自身医学素质。将病例个案讨论放入实习生的临床带教中,不仅能激发实习生对于骨科的兴趣,并指导实习生通过查阅专业书籍和文献做讨论准备,可有效调动其学习能动性,能够使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充分地与实践相结合,使之形象化、具体化和立体化,培养并拓展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4]。

多媒体教学是应用视与听结合、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展开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突显清晰、客观、生动和信息量大的优势,对实习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5]。现在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应用于大课教学中,但较少应用于临床实习带教中,在临床实习带教中依托科室的硬件力量,将多媒体教学应用于临床带教中,能够充分调动实习生的积极性,加深实习生对骨科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思考和掌握,使抽象化的理论知识更加形象直观化,充分理解骨科的理论知识。

3培养医学实习生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

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逐渐激化,渐渐影响到医患和谐和社会稳定。医患关系的处理能力不在实习生的临床教学目标和考核范围内,但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实习生与患者的关系除了普通的医患关系,还包括由于患者对于实习生的不信任和抵触引发的医患矛盾,譬如实习生在诊察患者时会遇到患者的反感和拒绝,实习生与患者的关系会间接影响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所以,如何处理医患关系也是临床带教的一个重要内容。

良好的医德医风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在临床带教中,教师的道德情操、学术水平及语言沟通会直接对实习生产生影响,所以,带教老师应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培养实习生的医德医风,教导实习生以“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并且教授实习生端正态度,学习沟通技巧,赢得患者信任,消除患者的顾虑,为实习生将来进入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医患沟通基础[6]。同时在临床实习中应加强医学实习生的卫生法律观念,履行自身对患者及社会的法律责任,并维护患者的利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4完善出科考试制度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要求在实习生实习完每个科室前均要进行出科考试,并将成绩汇入毕业总成绩中。目前临床医学教学考试过多依赖于理论考试,根据临床实习注重实践操作的特点,出科考试应反映实习生所在科室实习期间应用该科专业知识和运用所掌握的技能诊治常见疾病的能力,也是督促实习生学习本科室理论和实践操作的一条途径[7]。

骨科实习生出科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骨科;实习;三基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医务工作者[1]。2012年7-9月和2013年1-2月我先后两次在江苏省盱眙县人民医院骨科进行实习,在此期间,我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从而得到了质的飞跃。本文站在医学实习生的角度,对怎样在骨科实习中夯实基础进行了探讨。

1理论结合实践,加强“三基”培训

1.1夯实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加强解剖学与外科学相结合骨科的解剖学知识贯穿于整个骨科疾病诊疗操作,如病史问诊、物理检查、影像检查、诊疗操作等,其中四肢、脊柱的解剖学知识是骨科实习的理论知识的重中之重,包括四肢血管、神经的走行、损伤表现等。骨折及离断肢体的急诊处理原则,肌腱损伤的基本临床表现也是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2]。在实习中,我发现自己以前的骨科临床解剖学知识仅靠死记硬背,不能融会贯通,灵活应用,通过临床实习期间对照解剖图谱,再以查体进行验证,进一步加强了解剖学与外科学相结合。解剖学知识重点在不同的病例中分布,这就要求我们在实习时要对每个案例都要了然于胸。例如面对一张影像片,能够描述骨折脱位的基本要素:骨、软骨、肌肉、韧带、液体等,并不仅仅关注骨骼,更需要掌握影像片背后的解剖学知识。

积极参与病例个案讨论。科室每周会进行一次病例个案讨论,以收治的典型住院病例为教学病例,对病人进行全程观察,并对病例进行深入讨论。积极参与病例个案讨论,独立完成体格检查和专科检查,可以使实习生取长补短,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并开始尝试和适应以临床医生的角色诊治各种病例。

1.2重视基本功训练,主动参与基本技能操作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型检查仪器应用于临床,医院普遍存在着忽视传统体格检查的问题和体格检查不规范、不系统的情况。因此,医学实习生需要重视传统的体格检查,重视询问病史、物理检查和读片等基本功的培养。例如外科手术过程中要求严格无菌操作,作为实习生,手术时必须杜绝双手超出无菌区、接触带菌物品等情况,恪守无菌原则。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骨科的基本技能操作很多,包括石膏固定术、骨牵引术、小夹板固定术、皮牵引术、手法复位术、换药术、清创缝合术、骨科特殊的摆放等[2]。实习生要主动参与基本技能操作,尽可能多地参加一些门诊手术和急诊手术,尤其要掌握清创术、换药术等外科基础。

1.3注意医疗文书基本功的训练医疗文书的书写是临床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训练内容。通过对准确、可靠而完整的病史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和推论,得出正确的诊断,才能进行合理的治疗[3]。因此,实习生要重视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等示范指导,认真听取带教老师修改医疗文书的意见,提高书写医疗文书的效率和质量。

2加强医患沟通,培养医德医风,遵循医学伦理

良好的医德医风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实习阶段是医学生医学实践的起步阶段,也是医学生已有的医学伦理观、道德观与现实发生冲撞、医德医风形成的开始。实习生应本着“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端正态度,学习沟通技巧,赢得患者信任,为实习生将来进入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医患沟通基础[4],同时严格遵守医学伦理原则,自觉以病人健康权益为重,维护患者的利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在实习初期,我在问病、查体、诊疗操作中,缺乏与病人交流、沟通的技巧,体检时动作粗重,诊治过程不了解病人的心理,将“病”与“人”机械地分离,从而难以得到患者的信任,这一度让我很焦虑。通过日常教学查房,带教老师的一言一行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崇高的医德和高超的交流技巧如何让医患关系融洽和谐,让我受益匪浅。

3坚持文献阅读,拓展临床思维

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是医生的必备能力,对于实习生,更需要培养应用循证医学方法寻找答案的能力,不断精研医学,提高自己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目前骨科学的发展非常迅速,在学习掌握教科书上知识的同时,更要具有前瞻理念,结合目前骨科进展,查阅相关文献,养成自觉学习和总结的能力。实习医师这种能力的养成有助于其今后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的积累,临床思维的拓展。

在实习期间,实习生应积极主动参加有关的基础与临床知识的研讨、病例讨论、读书报告会等。注意针对典型病例,勤于观察,进行鉴别诊断,通过自已的思维进一步提出问题,进行反复地推敲、讨论,逐步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学会融会贯通的思维方式,建立自己分析问题的思路。对疾病的鉴别诊断有助于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和记忆,也是锻炼临床思维和最终实现准确诊断的必要训练。在疾病鉴别诊断的过程中,对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刻,与此同时,更多的疑问随之产生,势必需要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文献查阅,这一过程有利于培养学习习惯,拓展临床思维,为今后从事临床或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4小结

实习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第一次结合,有效的实习有助于开拓临床视野,完成从学生到医生的心理角色过渡。所以实习生要把握机会,在实习中夯实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加强解剖学与外科学相结合;重视基本功训练,掌握基本的手术操作;掌握基本医疗文书的书写;学会人际交往的方法,谈话的技巧,沟通的艺术,特别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患者的信任,培养医德医风,遵循医学伦理;增加文献阅读,拓展临床思维。实习生应充分重视和清楚认识实习的重要性和自身情况,以提高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彭文伟.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8.

[2]张志宏,高淑芳,高志增.把握骨科临床实习重点的一点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3):118-119.

骨科实习生出科总结范文第9篇

一、创设环境,让“争当骨干”成为教师的主流意识

骨干教师的培养最根本的是激发教师自身成长的内动力,树立“争当骨干”的意识,引导教师走自主发展的道路。针对我校教师现状,榜样引路必不可少。通过学习魏书生、李镇西、窦桂梅等名师成长之路,增强教师的自信心,感悟到自主发展的重要性。借助全校教师大会、经验交流、成果展示、奖励机制等途径,大力宣传推广优秀教师的工作经验、成果和先进事迹,使“人人争骨干 骨干最光荣”成为全校教师的主流意识,营造了的良好的教师成长环境。

二、分层培养,让“骨干苗子”在梯度选拔中诞生

根据教师现有水平、能力和进取精神,制定骨干教师成长“四步曲”:“适应曲”立足教材,提高能力;“发展曲”教对教准,提升理论,选拔部分优秀教师进行重点培养,使其向“成熟曲”教活教精,提炼成果;“特色曲”教广教薄,形成特色迈进。在成熟和特色期的教师中,再精心选拨德、能、才、识具佳的佼佼者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三、架桥搭台,让“四个平台”为骨干成长推波助澜

骨干教师的成长只有内动力是不够的。引导他们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是骨干成长和学校发展的迫切需要。学校通过搭建“四个平台”,促进骨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打造学习平台,提高理论水平

专家引领:“借专家的智慧,做自己的事业”是骨干教师培养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邀请市、区教育专家来校指导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做《落实课程目标,优化课堂教学》、《新课程下的有效教学》、《语文课堂教学漫谈》、《教师礼仪》等专题讲座。组织骨干教师集体交流学习体会,进行教学反思,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和困惑,为他们更好的落实新课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自主学习:为促进骨干教师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我校提出骨干教师“八个一”学习制度:每学期研究一个教科研专题、每学期写一份高质量经验论文、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每学期上交有价值的教育案例反思一篇、每学期上交有交流价值的教学反思一篇、每月上一节课改研究课、每月写一千字的理论学习笔记、每周听一节课,以促进骨干教师切实提高理论水平。

外出学习:为开阔骨干教师的眼界,我校在人员、经费都很紧张的情况下,尽可能为他们创造外出学习的机会。为实现资源共享,学校还完善了骨干教师外出学习汇报制度,要求教师在学习后把所悟所感所想进行交流。通过汇报,一人学家受益,对其他骨干教师起到很好的辅导和促进作用,有效的提高了教育教学整体实力。

实施研究平台,增强研究意识

我校十分注重培养骨干教师的科研意识。每学期确定不同研究专题,骨干教师结合学校研究专题及学科特点确定自己的研究专题,注重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如:语文中心教研组的口语交际与作文教学整合的研究、数学中心教研组的小学学段横纵向知识体系研究、科任中心教研组的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研究、品德学科的“如何在品德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科间课程资源整合的研究、各学科科学构建题库的研究等。同时,鼓励骨干教师尝试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研究,开发语文学科辅助材料《语言宝库》,综合实践课程辅助材料《中国传统节日》,在保证上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扩展及延伸,彰显校本特色。鼓励骨干教师提炼教学中的经验,经验交流,带动其他教师进行研究实施。

扎实演练平台,提升专业水平

为提高骨干教师的专业水平,学校组织了二十余次以“新课程我能行”为主题的系列岗位练兵活动。通过“学科知识体系说明赛”、“佳书鉴赏读书汇报会”、“科任教师综合基本功竞赛”、“学习理解新课标演讲”等内容的岗位练兵,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特别是学科知识体系的制定,由学科骨干带头,先从总体入手,对小学阶段各学科知识体系进行构建说明,从总体上把握学科知识框架,再对所任学科任教学段(低中高学段)及上下学期教材体系(教师任教年级单双册教材)分别进行说明,再到对单个知识点(把各学科知识细化到知识点)的说明,使其经历由总到分到更细致的说明过程。通过不断的构建,骨干教师尝到了甜头。备课轻松了,路子清晰了;课堂效率提高了,教学重难点把握准确了;训练扎实了,指导有重点了。课堂教学正在由教对教准向教活教精过渡,最终达到教广教薄。

架设实践平台,锤炼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阵地,是推动骨干成长的重要途径。我校立足上好四课(骨干教师示范课、中心组研讨课、年级组研讨课、平时常规课),重点通过骨干教师示范课,使他们经历备课、上课、听课、说课、评课、研课、比课等实践流程,内化理论,提升学科骨干的实践能力,形成了成熟且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引领着学科教学的稳步提升。

四、创设舞台,在竞争展示中认定骨干位子

随着教师队伍的日趋成熟,学校要坚持“广推新人”的原则,千方百计为骨干教师搭建平等竞争、施展才华的舞台,使每一名骨干都拥有被认定的机会。竞争舞台的创设,让越来越多的骨干教师在各种教育教学评比和展示中脱颖而出。

骨科实习生出科总结范文第10篇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2-0084-01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及21世纪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对护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护士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临床带教。临床带教质量的优劣,影响着护生对护理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临床实习是护生进入临床工作前的一个重要学习阶段,是护生通过专业理论学习后从理论到实践实现质的飞跃过程,是成为一名合格护士最关键的阶段。如何高质量地培养出新一代骨科护理人员,使护理事业后继有人,一直是护理人员探讨的目标。本科自2006年至今,带教护生276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临床带教体会总结如下。

1 制定合理的带教计划

按照实纲的要求和骨科工作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带教计划,合理安排实习时间与实习内容。护生在骨科实习时间为4周,将实习分为3个阶段,设定具体的内容和操作,对护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2 带教计划的实施

2.1 熟悉阶段 入科第1 d,初步介绍骨科环境、布局、内部设施、病房床位的区域、各级人员职责分工及介绍各自的带教老师,消除陌生感,并提出要求和希望,由护士长负责。由总带教老师负责组织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尤其强调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等,使护生深入了解规范工作的重要性。讲解常用器械名称、使用、用途、方法、护理要点并示范操作。

2.2 实践阶段

2.2.1 采取“一对一”的带教方式 选派经验丰富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护理技术的护士带教,各项治疗及护理必须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要求每位老师增强带教意识,放手不放眼,不断加强和巩固基础理论知识。护生参加白班、夜班值班工作,加快对护士角色的认识和转换,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深入了解。逐步掌握骨科的术前、术后的护理知识;石膏固定、牵引患者护理措施;颅骨牵引患者、脊柱骨折患者翻身方法;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法以及骨科患者所要求的特殊;现场示范,并要求护生一同参与患者的功能锻炼及健康宣教。在护理操作时注重以人为本,要考虑患者的感受,应用语言沟通技巧,按护理程度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2.2.2 调动积极因素 在工作中,鼓励护生不断地提问,丰富临床知识,结合实际情况增加讲授内容。在实习过程中,应多鼓励引导,出现问题少批评,教师要有的放矢,这样才能在实习过程中达到师生紧密配合,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2.2.2 言传身教 带教老师要做到言传身教,做护生的楷模,培养护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学习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护生动手能力,提高护生的法律意识。

2.3 终末考核 临床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境是严格考核。安排出科理论及操作考试,由护士长与总带教老师监考,记录成绩,严肃认真,带教老师负责地填写《实习鉴定》,总结实习情况,表扬和鼓励优秀护生,对她们的缺点和不足给予耐心教育。征求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改进带教方法,提高带教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