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骨科临床论文

骨科临床论文范文精选

骨科临床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显微外科;骨科临床应用

本院自1999年8月至2007年12月应用显微外科治疗断指(肢)再植、骨缺损、复合组织缺损修复、血管神经离断缺损等共计519例,效果满意。现将有关经验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断指(肢),断指共519例634指,男361例,女158例;年龄1岁9个月~63岁,其中13岁以下儿童断指66例74指;指别:拇指128指,示指188指,中指147指,环指91指,小指80指;受伤机制:切割伤120例154指,电锯伤101例131指、压砸伤154例179指、钢丝绳绞伤53例65指、旋转撕脱伤39例45指、其他伤48例60指;离断部位:末节108指,中节离断356指,近节离断170指。断肢:共48例,其中小儿断肢11例。离断部位:断腕16例;断掌14例;前臂离断6例;肘关节及以上离断2例;小腿离断4例;足部离断2例;踝关节离断6例。

1.2典型病例及治疗方法例1:女,43岁,工人。因右手示、中、环及小指电锯伤完全离断2h后入院。查:右手示、中、环及小指自近节指骨处离断。刨面不齐,示指有皮肤剥脱伤,入院后急诊行断指再植术。术后3个月随访,断指血运良好,屈伸活动基本正常,感觉功能恢复正常。

例2:男,16岁,右拇指被雷管炸伤缺损急诊入院。查:右拇指为四度缺损,伤缘不齐,污染严重,功能完全丧失,同时伴有局部5cm×6cm皮肤缺损。急诊清刨后返回病区抗感染等对症治疗。2周后行吻合血管的游离第二足趾再造拇指并足背皮瓣一次性修复刨面皮肤缺损。术后恢复顺利,再造拇指血运好,皮瓣成活。3个月后随访右拇指功能及外观满意,感觉功能良好。

2结果

断指再植成活率为90.3%;断肢再植成活率为81.4%;拇、手指再造成活率为97.9%;游离皮瓣移植成活率为94.7%;带血管蒂骨移植成功率为97%。

3讨论

显微外科是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近30年来在我国骨科领域内发展较快,临床应用日趋广泛,显微外科有手术精细、准确、损伤小的优点。另外,显微外科的临床应用提高了治疗效果,将致残率降到最低程度,达到功能外形康复目的。

3.1断指(肢)再植

要求术者有熟炼的显微外科技术,接诊患者后争取时间。术中彻底清创是关键,除肉眼下清创外,在显微镜下仍需进一步清创,创面要在1:1500新洁尔灭液中浸泡5~8min,骨骼重建时尽可能保留指(肢)体长度,减少伤残。吻合血管要做到:稳、准、快,保证血管吻合质量,当缺血时间较长或多个指体离断时可采用逆行法断指(肢)再植,此种方法可节省时间。吻合动静脉比例为2:2~3最佳3.2皮(肌)瓣移植

其应用原则:能用简单皮瓣则不用复杂皮瓣,用带血管蒂的皮瓣比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更安全可靠,同时尽可能避免用功能区以及主要血管蒂供血的皮瓣。供区选择以组织接近、厚薄适中、隐蔽及血管蒂较恒定、易切取和不影响肢体功能的皮瓣为原则。术前要依据病情设计供区皮(肌)瓣切取范围,最好用超声多普勒探明并标记血管走向,使切取皮(肌)瓣切取范围大于刨面2~3cm。术中一般要先显露血管蒂后再切取皮瓣,注意防止血管网与组织分离,不要过多牵拉血管蒂使其痉挛,移植皮(肌)瓣时尽可能使血管蒂转移角度不要太大。皮(肌)瓣移植治疗软组织缺损其主要特点:有良好的血运、感觉功能及较强的抗感染力。肌瓣或筋膜瓣主要用于重建功能、充填空腔及覆盖创面。肌瓣或筋膜瓣移植治疗慢性骨髓炎效果颇佳。

3.3拇指再造

拇指再造方法较多。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笔者用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其功能及外形要求均较满意,受到患者的欢迎。但手术操作较复杂,难度太,要求术者用熟练的显微技术,同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并根据年龄及本人对手术的愿望强烈与否决定手术。术前探明第一跖背动脉的走行,如果该动脉缺如或变异应选用二套供血系统。

3.4带血运的骨移植

传统的游离骨移植术,因移植骨无血液供应,移植到受区后,需经过“爬行替代”过程才能达到骨愈合,因而愈合时间长。特别是大段骨缺损,传统方法难以修复。为提高成功率,采用带血运的骨移植后,使常规骨移植所经历的“爬行替代”过程转化为一般的骨折愈合过程,缩短了骨移植后的愈合时间,从而把骨移植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笔者多采用带血运的腓骨及髂骨移植,治疗的病例中无一例出现骨不连。

3.5离断神经及血管修复

神经修复一般采用外膜缝合法。因束膜缝合后易在局部形成瘢痕而影响神经长入,同时很难辨认运动及感觉神经。如果将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相吻合则术后效果不理想。在神经缺损情况下,一般采用腓肠神经移植。四肢主要血管断裂的修复:因血管口径较大,可采用连续缝合法,这样可节省时间,防止血管吻合口处漏血。在缝接神经及吻合血管时一定要在无张力情况下吻合。

3.6术后处理首先要隔离病房,绝对禁止在病区内吸烟。本院处于寒区,术后处理显得尤为重要。除常规应用三抗(抗感染、抗血管痉挛、抗凝血)外,注意术后返回病房途中患者伤肢的保暖。回病房后一定要保证室内的温度维持在25℃。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患肢用烤灯,距离60cm左右,每小时测皮温一次,当发生血管危象时,首先要判断是动脉还是静脉,是栓塞还是痉挛。对于动脉痉挛可用罂粟碱自伤口内注射于指动脉吻合口处。一般在5min内可见效,如经半小时处理无效需立即手术探查。当断指发绀及指腹张力较高时可采用拔甲或侧切放血来缓解静脉回流障碍。术后2周可下床活动。对于断指(肢)再植术后3周开始功能锻炼,早期功能锻炼可预防关节僵直与肌腱粘连,还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减少疤痕形成,早期功能锻炼对于伤肢功能恢复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丁自海,裴国献.手外科解剖与临床.济南:山东科学出版社,1993:262-278.

[2]王成琪,陈中伟,朱盛修.实用显微外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194-206.

[3]程国良.断指再植的发展与提高.中华手外科杂志,2003,19(3):129-131.

骨科临床论文范文第2篇

临床教学实践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医学院校学生从学校迈入工作岗位的桥梁课程,临床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医学院校毕业生的质量,临床实习是基础医学教学的延伸,是不同教学形式的转换点,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初始阶段。骨科专业性强,新理论、新技术、新业务发展快,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作者对如何提高骨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作的一些探讨。

1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临床思维是临床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教学大纲无法将这一内容具体化,这就需要带教老师将自己积累的工作经验、思维过程传授给学生,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主要通过教学查房、接诊病人的问诊、体格检查时来完成的,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培养[1]。大多数实习医生已经认识到临床实习的重要性,但是自信心相对不足,主要与缺乏严谨的临床思维方式有关。临床教学有一套独特的思维方式,它是指导医生诊断治疗疾病的不可或缺的元素,在与病人接触、询问病史和体检中,医生头脑里产生知觉和表象并形成诊断假设之后,通过体检、实验室检查及阅读X光片等应证或假说,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带教老师本身就是临床医生,要总结自己的经验指导学生掌握建立诊断的一般原则,尤其要让初到临床的实习医生克服拿书套病的方法,教他们从整体出发,以临床表现为依据,不断提高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2]。

2强调对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的重要性

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是通过了解疾病的表现来认识疾病属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从病人身上最方便、最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的重要诊断方法。由此获得的资料既可为索取其它资料提供线索,又可对其他辅助检查方法提供的资料进行某种程度的核实与验证。要完全掌握好体格检查这项临床实践能力,达到体格检查手法准确、技术熟练、项目完整,必须以诊断学理论为基础,以临床思维程序为引导,强化临床实践综合能力锻炼。在某种意义上,它已超出了简单的操作技巧的范畴,而是一种以操作技术为表象的、综合性临床实践能力。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体格检查和病史采集常是交织在一起的,在充实的病史资料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进行体格检查,通常能使临床医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珍贵的信息。有时在体格检查中偶然发现,会使临床医生打破原来固有思维模式,扩展思维范围,甚至产生创造思维,提高临床诊断水平[3]。

3及时补充临床所需知识

在大学学习期间,骨科学部分并未独立分开,而是属于外科学中的一部分,造成了内容多,学时少,而骨科的专业性又极强,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和记忆。骨科的新理论、新方法,在近十年中发展迅速,但在外科教科书中并未及时补充这些内容,与临床实际距离加大,课本受篇幅所限,以及规范化要求,很难把这些新理论、新方法表达出来。在第6版《外科学》中,虽然加入了一些新名词,但仍不足以传达这样的信息,相反,由于无适当的解释,使学生产生更多的疑惑,教学内容与实际临床工作脱节严重[4]。针对这种情况,带教老师应先把《外科学》进行必要的复习,把书本上未涉及到的,但临床工作又必不可少的最新方法、最新技术与外科课本及解剖、放射知识贯穿起来,结合临床病人进行示教讲课,通过这种讲授,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更加丰富、拓展,与实际临床工作更加贴近,对于这种方式的学习,同学们普遍反应临床实习的自信心增强,不像初到临床那样茫然,这样的带教方法比重复课本的学习方式更加有实际意义。

4培养学生的读片能力

骨科学与影像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任何一种骨折、脱位的诊断及术后效果的评估均少不了影像学知识。在带教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读片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在直观影像引导下,接受能力得到加强,又便于理解和记忆,其教学效果显然要比单纯理论教学理想[5]。在阅片过程中,不能仅看到骨折,要养成全面分析能力,掌握看片的顺序,如:腰椎摄片,不仅要看椎体有无变形,还要看腰大肌阴影是否正常等,并把读片放在最后阶段,在未询问病史及严格体格检查前,不提倡仅靠X线片就下诊断,要结合解剖学的知识,完整的阅读X光片,不懂的问题,需要将其他的诸如CT、核磁等资料放在一起研究、讨论以得出准确的诊断结论。

5医患沟通技巧及防范医疗纠纷的教育

实习既是医学生通过实践把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医学生接触社会、服务病人、强化医德意识、确立医德信念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在医患关系问题比较突出的今天,如何处理好医患关系、避免医疗纠纷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临床沟通不足是造成医疗纠纷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临床沟通易被实习同学忽略,很多同学认为只要学好医疗技术,还怕以后无“饭”吃?因此实习时不愿意或害怕接触病人和病人家属,缺少必要的交流时间。为何特别强调临床沟通?因为医学模式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疗成功的关键不仅是医疗技术本身的问题,还和病人的心理、家庭、社会等因素密切相关。带教老师不但要传授临床技能,同时也要传授他们如何与病人交往,这对避免他们毕业后因为初入社会,经验不足而犯错误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1刘宇杨,史冬梅.如何做好医学生的临床教学工作.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6,10(28):183.

2胡海澜,杨进顺.把握医学生心理特征,提高骨科带教临床见习的教学质量.国际医师卫生导报,2006,12(30):118.

3李孝存,钱济先.加强骨科实习医生临床技能的培养.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4(8):177.

骨科临床论文范文第3篇

因为循证医学既重视个人经验又强调现有的研究证据,这就使得文献的检索和阅读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我们认为学生掌握文献检索技巧、正确阅读和评价医学文献是循证医学教学顺利实施的保障。我校医学生在临床实习之前都会对文献检索课程进行选修,其中就有循证医方面的内容。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我们会挑选一名对文献检索比较熟练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同时负责对其他检索技能不熟练的学生进行辅导。在文献的选择运用方面,我们鼓励学生们使用英文文献,为了降低难度,一般采用Pubmed数据库即可,中文文献则我们鼓励选用核心期刊的文章。此外,文献检索也是使医学生成为一名终身学习的医务工作者的重要工具,但有研究发现,医学生掌握的新知识情况和从医院毕业的年限呈显著负相关,因而在学生时期养成良好的文献检索和阅读习惯也是十分必要。

2通过典型病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病例教学是临床实习中常用的教学方法,而循证医学的初衷也是为了解决临床中的实际问题。对于典型的病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临床病例进行分析,查阅文献,结合本科室的特点,提出诊断及最佳治疗方案。比如因颈椎病就诊的患者,教师先带领学生对患者查体,阅读相关影像学检查结果。由此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患者的颈椎病分型是什么?适宜采取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如需手术治疗,前路手术还是后路手术?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大都比较积极,通过采用此种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部分学生钻研的深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比如有学生竟然将“k-line”理论引入颈椎前路还是后路手术的讨论中。循证医学教学极大提高了实习生对手术的兴趣,本批学生上手术的积极性及出科后自愿报考骨科的比例都较之前有明显升高。

3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骨科临床论文范文第4篇

1.1一般资料所有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骨科在2013年2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患不同类型骨科疾病的患者,共计136例,其中髌骨骨折24例,四肢骨折32例,脊柱骨折19例,股骨头坏死17例,胸骨骨折25例,骨关节炎29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8例,实验组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27~66岁,平均(43.5±4.9)岁;对照组中男45例,女23例,年龄23~69岁,平均(44.2±5.1)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在与患者充分交流沟通的基础上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并制定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临床护理路;(2)制定住院护理路径,做好患者的住院指导工作,详细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告知患者各项检查的目的、时间以及注意事项,并安排护理人员陪同,明确科室的规章制度和规范要求进行;(3)术前护理路径,向患者讲解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以及日常饮食应该注意的问题。讲解手术的大致过程、术前准备和注意事项,并给予一定的心理疏导,减少患者不良情绪;(4)术后护理路径,帮助患者调整正确的,观察患者石膏固定、牵引固定术关节处姿势情况,以防降低关节固定效果,告知患者禁食,注意晚间休息对创口的影响,视病情恢复情况安排适当的康复训练;(5)出院护理路径,告知患者坚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康复锻炼,定期到医院复查。

1.3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以及文明行医的满意度。满意度调查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质量满意度比较实验组中,对护理质量非常满意39例,满意21例,总满意度88.23%;对照组中,对护理质量非常满意29例,满意20例,总满意度72.0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文明行医满意度比较实验组中,对护理人员文明行医非常满意45例,满意19例,总满意度94.12%;对照组中,对护理质量非常满意36例,总满意17例,满意度77.9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骨科临床论文范文第5篇

作者:滕红林 王靖 王健 朱旻宇 陈鑫 杨胜武 陈雷

虽然入学前都经过中文培训,而且同学已经在中国生活5年,部分同学普通话已经非常流利,但总体上,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且温州本地方言与普通话相去甚远,很多留学生无法与部分讲方言的中老年患者交流,留学生在询问病史的过程中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所以在选择典型病例的时候,除疾病本身之外,更应该考虑到患者的交流能力。此外,留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除课本知识之外,还要学习一些在问诊过程中常用的汉语句子。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带教老师通常将留学生分为几个小组,选择汉语口语基础较好的学生作为组长,让留学生分组带着问题去采集病史,进行体检,让他们接触患者,学习医患交流的技巧,提高问诊技巧。每次采集病史均由懂当地方言和英语口语较好的带教老师陪同在场,便于顺利和深入地交流。例如:对于骨科腰腿痛的患者,除了询问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外,还需要围绕着疼痛的部位(腰痛为主还是腿痛为主)、性质(钝痛、刺痛或是放射痛),病史的长短及每次发病的持续时间以及是否伴有间歇性跛行等。详尽的病史有助于对可能存在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骨科学影像学教学医学影像学是介于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在骨科的临床和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很多教学内容结合影像学资料进行讲解,更加形象生动,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3]。老师注重借助于电脑、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收集和整理好各章节教学所需的医学影像资料并进行分类总结,建立骨科影像学资源库,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实习学生获得了全面的知识;再带领学生到患者的床旁,采取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让他们结合实际病例,结合影像学表现,得出诊断;然后点名提问,请一位学生提出诊断和处理意见,并说出理由;进而让其他学生提出补充;最后由老师点评。在此过程中,尽可能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和肯定,以激发其参与的兴趣。在实践中发现,这种教学方法效果非常好。

通过教学评价,留学生对骨科带教的满意率超过90%,临床带教效果考核优秀率超过80%,表明通过PBL教学模式能够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但在诸多方面都还需要改进与提高。首先,留学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陌生的环境及宗教文化上的差异使其在生活与学习过程中会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带教老师不仅需要渊博的医学专业知识,更需要相应的人文精神,在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之余,更重要的是要培养留学生探索、求是、进取与顽强奋斗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要从课程内容设计、效果评价标准等各个方面,不断对留学生进行强化,同时也应该更多地了解他们各自的文化与宗教,更多地给予他们理解与包容,潜移默化地实现人性化培养。其次,带教老师的英语口语水平仍是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能在带教过程中使用英语流利地与学生交流的老师并不多,而随着学院招生规模的扩大,从第一届的36人到第二届的100多人,并逐年增多,这势必进一步造成师资力量的匮乏。

科室除了聘请外教,更应注重培养口语较好的青年教师,每周举行英语授课、英语业务学习、英语教学查房,并鼓励留学生积极参加全程活动,充分调动和提高年青医师专业英语的学习热情,使他们逐渐成长为留学生教学的主干力量。第三,PBL教学法能避免传统教学法的不足,其启发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和发挥留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有个别老师因为听力稍差,惧怕和留学生口语交流,有怕听不懂学生的提问而不回答留学生提问的现象。如遇这样情况,建议可以叫学生写下来进行提问,避免问题得不到解决的现象发生。科室应尽量多提供机会,让留学生积极开展骨科的病例讨论,自己分析、归纳、总结病例,得出诊断并提出诊疗计划等,为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总之,骨科学内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留学生学习起来存在相当难度。一方面,如何尽快提高授课教师的英语水平,特别是口语表达和专业英语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留学生教学和以往大家熟悉的大课教学差异较大,在PBL教学法的基础上,需要不断摸索、总结和完善出一套适合留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骨科临床论文范文第6篇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70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干预组与对比组。干预组35例采用骨科护理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干预,35例对比组给予常规护理。其中男性40例,女性30例;年龄19~38岁,平均年龄(27.54±1.56)岁,两组患者均无其他严重并发症。70例患者在一般资料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护理方式知情,并签定知情同意书。

1.2方式

干预组给予护理临床路径,本组护理人员均经过护理临床路径培训,患者入院前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各种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临床路径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将护理临床路径表交到患者及家属手中,并详细耐心的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表中内容及将会出现的各种问题,让患者与家属能够更好的配合护理及治疗工作,护理人员根据护理临床路径表中内容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如在患者入院时对患者踝关节进行局部冰敷,以防止局部肿胀并谨防冻伤,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让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在术前一天对各种术前检查与检验情况进行分析检查,嘱咐患者术前一定时间内禁食禁饮,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清洗,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对患者各种情况进行观察护理,并嘱咐患者及早锻炼、多饮水和食用清淡易消化类食物等护理路径。护理人员完成护理临床路径表中内容以“〇”注明,护理过程若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责任护士长及医生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比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时,将我院自制的包含护理工作满意度、认知水平等内容的问卷调查表发放到患者及家属手中进行调查,发放调查表70份,收回70份,有效率100%。

2结果

35例干预组患者满意度为100%,对健康认知率为100%,医院费用为(18100±480)元,住院时间(5.5±3.4)d;35例对比组患者满意度为87%,对健康认知率为89%,医院费用为(22000±510)元,住院时间(8.1±5.4)d。

3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做好护理工作,对护理工作有计划性与预见性。其主要目的有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等,把患者放在第一位是临床护理路剖宫产是产科解决难产、作为母胎紧急状况下终止妊娠的急救措施之一。由于剖宫产对产妇来说是一种创伤,产妇会有一径的理念。临床护理路径使临床护理工作具有科学性,提高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临床护理路径表,从而有计划的进行护理工作,方便护理人员对患者各种生命体征的观察,若护理过程中出现对患者不利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医生,作出相应的对策,才能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就严格按照护理临床路径表中内容对其进行检查、治疗、护理等护理工作。同时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让患者自愿主动的参与到康复计划中,从而能有效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出现。通过护理临床路径表让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过程一目了然,患者不会因为对治疗过程的茫然而产生焦虑程度,护理人员主动、耐心、详细的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对身体康复有利的因素,报告中,干预组患者满意度、对健康认知度高于对比组;干预组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均低于对比组,与相关文献结果一致。由此可见护理临床路径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降低因住院时间长和医疗费用较高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

骨科临床论文范文第7篇

1.1一般资料:

入选的骨创伤病例共159例(2012年8月~2013年11月期间病例),根据数字随机法经所选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79例。观察组男49例,女31例,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71岁,平均(40.3±6.1)岁。骨折部位分布情况:上肢骨折、下肢骨折和其他部位骨折分别为31例、32例和17例。对照组男46例,女33例,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70岁,平均(39.4±4.7)岁。骨折部位分布情况:上肢骨折、下肢骨折和其他部位骨折分别为33例、30例和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骨创伤治疗过程中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风险管理护理干预:①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风险管理小组组长,在其带领下,对本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情况,制定相应制定并实施,护理人员要按照制定的制度进行实施。②制定相应的风险事件应急预案:根据骨外科风险管理评估情况,在风险管理小组带领下对骨外科可能出现的疾病及并发症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以便风险管理中出现对紧急事件能够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干预,避免导致不良后果发生。③对本科护理人员进行技术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操作水平,同时强化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的护理风险。让护理人员学习国家颁布的卫生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在减少医疗纠纷同时也要维护护理人员自身安全。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住院过程中的风险事件发生率;通过自设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的满意程度分为4个级别(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计算的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两组患者所得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中发生风险事件共1例(1.3%);对照组患者中发生风险事件共9例(11.3%);观察组患者中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P<0.05);观察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共2例(2.5%);对照组患者中发生并发症共10例(12.6%),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观察组患者中对护理非常满意和满意例数为76例;对照组患者中对护理非常满意和满意例数为54例;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和满意所占比例)为95.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和满意所占比例)为68.3%,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和满意)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P<0.05)。

3讨论

骨科临床论文范文第8篇

1.1礼仪化护理

礼仪不管在那种场合都是一个文明的象征,在我科对礼仪方面的护理也是有严格的要求的.首先,对于一些电话式的询问要注意礼貌性用语的使用,并且要轻声细语,让别人感受到重视他的电话.其次,在病人入院的时候,要耐心的给病人讲解病房环境与住院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在给病人安排病房的时候,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的满足患者对病房的要求,安排好病房后在对患者病情测量的时候,要先介绍下自己,让患者有一定的了解;再次,在称呼患者的时候,要采用尊称,对患者要保持微笑的服务,不能让患者感受到不满情绪,对患者进行检查的时候,要先敲门,礼貌性的问候,然后实行相关的护理操作;最后,患者出院时,相关的责任护士要和患者或者是患者家属做好交接仪式,要提醒患者要注意的事项,发放我科的联系方式,能够及时的了解患者出院的康复情况,在为患者办理好出院手续后,祝贺患者康复.

1.2规范化护理

规范化护理就是在患者救治的这段时间尽可能的减轻患者身体痛苦以及心里负担,让患者处于一个平静的状态.一般针对骨科科室收治的病患者大多数都是骨折的,患者常会忍受到巨大的疼痛感,而在医院治疗的时候,医院护理要注意几个方面的细节问题的考虑:首先,减轻患者对整治的恐惧感,平复患者心理.其次,护理人员要随时了解患者各个方面的情况,从患者利益出发,减缓患者对医院环境的不适应感.再次,解释患者伤病的情况与主管医生的技术水平,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减轻了思想负担,使他们更能够放松的接受治疗.最后护理人员对患者提出的疼痛问题性质和病情情况正常性的疼痛范围和时间要及时的进行说明,减少患者的担忧,并且主动的协助其恢复,使患者早日康复.加强对护理人员相关知识的专业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使护理人员能够全方位的适应岗位,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心的住院环境,同时有针对性的加强护理人员礼仪的培养,人性化的发展医院护理,明确护理人员的服务性质,转变服务理念,发挥护理在医疗中取得的最大的成效.

1.3按需护理

1.3.1术前护理

术前护理是手术开始前的一个基础,为手术的成功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术前要尽可能的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和增加信心,稳定患者情绪.术前准备工作主要有:第一,护理人员要简单的介绍相关的一些病情情况和手术情况,使患者能够做到大致的了解,不至于由于未知而引发的恐惧;第二,对于特别的一些患者,可以适当的运用镇静药物帮助他们度过这个时期;第三,主管部门要对患者术前准备有个详细的分析,解释它的重要性,同时对在术中如何能更好的配合医生治疗有一个说明,当然也要讲解一些术后情况,特别是术后的一些需要特别注重的方面.使患者能动在最短的时间内减轻病痛,让患者恢复健康.

1.3.2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直接影响患者恢复程度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在手术后,当患者麻醉过后,要及时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麻醉后者运用止痛药物,缓轻患者术后的疼痛,同时护士要对患者手术情况要说明,对术后出现的一些基本的、正常的身体情况对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说明,使患者和患者家属能够最好预防工作和保护措施,同时护士也要及时的观察和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的向医生反馈信息,更好的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1.4全责护理

有部分骨折患者为因为突然的行为不便和疼痛,使患者所面对的精神压力提高,有些患者会表现出情绪低落和性格暴躁等.这要求在护理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患者的心理情况,予以谅解,并且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的沟通,使患者与医院人员建立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关系,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有利于后期的治疗和护理.对一些非骨折患者的护理要加强重视,因为这些患者由于病情的特殊性,需要长期住院,这给患者身体和心理方面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往往使他们对后期的恢复缺乏信心,不能积极的接受治疗.对于这类的患者,护理人员要有针对性的对其心理进行辅导,缓解他们的承受压力.通过沟通和细心周到的照顾,取得患者的信任,让患者感受到关心,建立患者的信心.对家属进行病情的分析和以往这类病情的最后恢复情况,缓解家属的压力,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对患者和患者家属普及一些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保护措施,加强基本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在医疗护理和家属共同的协调、配合下增加患者的抗病信心.

2结果

骨科在对2012年8月-2013年8月这段期间住院的病人、护理人员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病人的满意度和护士的职业满足感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3讨论

骨科临床论文范文第9篇

骨科病区开放床位38张,护理人员12名,其中护士长1名,护士11人,年龄24-42岁,平均31岁。其中主管护师2人,护师4人,护士6人。学历:专科7人,本科4人,硕士研究生1名。责任护士4名,主管护师一名,护师两名,护士一名,每名责任护士分管病人8-10人。科室月收治患者72人。

2方法与推进

2.1转变认知,统一思想:

责任制护理作为一项新的临床护理制度,要想改变传统的、很多年来根深蒂固的护理方法,首先要从思想上给护士渗透其先进理念及优势。开展责任制护理之前,安排护士参加医院各种关于责任制护理模式的讲座,并派护士长外出学习先进运行及管理模式,通过PPT课件,形象而生动的为护士传播北京、天津等大医院成功运行实例、先进理念,结合当下护理发展的需要,逐步统一思想。

2.2改变排班方法:

减少交接班次数,简化交接流程,实行双班制。推行APN连续排班模式,改原来四班交接,为三班交接,将上班时间改为A班08:00-17:30,P班17:00-23:30,N班23:30-08:00,各班均有半h重复时间,以利于发现问题,改变匆忙交接而导致的交接不清,对病房情况了解不透彻的情况;实行双班制,保证每班至少2名护士以上,尤其是夜间护士双班,满足了我科夜间急诊病人多,工作量大的护理需求,避免了护理工作隐患的发生;并且根据科室工作量,实行弹性排班,鼓励各班次、各时间段的护士互相配合,查漏补缺,根据工作量、病人数、病人病情轻重等情况,合理安排护理人员上班,不但节省了护士工作量,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地保证了高峰时间段的人力,保证了护理工作顺畅进行,降低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2.3责任护士,工作包干:

病区实施护士长、责任护士两级扁平式、包干式管理模式,责任护士直接管理病人,每个责任护士分管责任病房,护士长根据护士能力、护士休班人数、病房病人数、病人病情轻重等情况负责必要的调整,但相对来说责任病房固定,保证了护理工作的持续性,统一性。

2.4工作内容重新分配:

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后的,工作内容改为以病人为中心,责任护士从病人入院开始不但要完成医嘱内的工作,还要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个性化护理,如健康教育等,护士在病房的工作始终围绕着患者,加强病房巡视,减少呼叫铃响次数,使护士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把护士还给病人。

2.5简化护理文书:

取消不必要的护理文件书写,根据医院护理部的要求,取消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病人护理记录二的文件书写,大大减少了护理工作量,采用表格式护理文书,即使重症护理、一级护理,能在体温单上体现的客观数据,不必重复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简化护理文书的书写,把时间还给护士。

2.6重视细节管理:

在实施责任制护理过程中,护士长分析了实施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不规范的环节,出现的具体问题,给予具体分析,设计了很多细节上的规范,如为了让病人记住责任护士的名字,除了护士多次查房交流外,在入院时,责任护士把一张写上责任护士、主管医生名字的“护患沟通卡”交予患者,还在床头贴上护士的名字,加上责任护士经常巡视病房,病人能很轻松的记住责任护士;针对薄弱环节-健康教育,护士长将不同疾病的健康教育的材料制作成标准化健康教育宣传页,材料生动使用,语言简洁易懂,有的还附有功能锻炼图例,由护士结合该病人的实际情况予以相应的指导,还可交予患者阅读。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2.7监督与反馈:

护士长在下班前对各责任护士工作情况进行检查,保证落实到位,并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和监督,科护士长、护理部进行定期随机抽查,并及时反馈检查结果。

2.8效果评价:

分析并比较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前后病房护理质量,患者及家属满意率、医生满意率、健康教育知晓率等。

2.9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护理质量比较:

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P<0.01)。3.2患者健康教育情况及医生人员满意度比较: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后,提高了医护人员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晓率(P<0.01)。

4讨论

4.1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内涵:

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实施责任制护理模式后,增强了护士的服务意识与责任心,护士通过为病人提供周到、细致的护理服务,满足了病人的心理及病情需要,让病人感到了温暖,增进了护患感情,提高了病人满意度,使病人身心恢复到最佳状态,从而达到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目标。

4.2提高了工作效率:

APN排班、文件书写的简化、工作内容的合理分配,改进了护理工作流程,使各个工作环节紧密衔接,做到连续、无缝隙,减少了各种不安全因素,保证了护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保障医疗护理质量。

4.3激发了护理的潜力和能动性:

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护士的服务态度,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均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护士首先必须掌握疾病的各种知识,督促了护士学习的积极性,在制健康教育宣传页的过程中,为了让病人易于理解和记忆,护士也各抒己见,形成了护士主动学习,积极要求进步的良好氛围。

4.4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推行责任制护理后,全体护士对护理质量有了新的认识并更加重视,在护理部每月质量检查中,有了持续的改进,如病人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护士-患者相互的知晓度,病人指甲长等问题都有了明显的改善,真正提高责任制护理的内涵质量。

4.5存在的问题

4.5.1护理人员编制不够:

根据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要求,每名责任护士所管病人不能超过8个,在我科工作中,按要求至少需要5名责任制护士,而我科仅有4名责任护士管理,一旦有护士请假,便觉得工作吃力。

4.5.2护士专业知识水平仍有待提高:

表现在护士对疾病的临床专业知识、康复锻炼方法等方面掌握不够。在康复锻炼方法上,应结合病人损伤程度,年龄,耐受程度等实施个体化指导,要经常和医生沟通,更好的为病人提供正确的治疗,在这方面存在着护士不敢指导或指导力度不够,或指导不符合要求等,整体来说不够理想。

4.5.3非责任护士服务意识降低:

骨科临床论文范文第10篇

1.1骨科治疗

骨科患者由于外伤、神经受损、肿瘤、截肢等各种软组织性问题,在治疗中常常会出现感染,为了防止出现手术过程中或术后的感染问题,应在术前分析手术的难易程度,确定手术时间、麻醉方式、伤口引流情况、抗生素使用效果等进行试验。提高医生和护士对于患者病情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查分析,制定合理的巡查,完成患者病情数据的更新记录,制定术后抗感染效果跟踪调查分析,有效的完成术后治疗。

1.2骨科感染发病感染情况

采用合理的骨科感染位置的伤口治疗,完善皮肤软组织、泌尿系统、上呼吸道、胃肠感染系统的治疗管理,提高对骨科感染数据的分析。对骨外科手术中的感染问题进行研究,统计分析表明,截肢手术中的感染发病率较高,其次是外伤手术后可能出现的感染率高。外伤手术后会造成开放性的术后感染,直接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所以应制定有效的术后感染清理治疗,提高术后的骨科感染问题分析。

1.3骨外科手术后的感染因素

针对手术后的骨外科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急诊患者的感染情况较普通的术后感染比例高,在抗生素使用相同的情况下,急诊患者的感染比例明显降低。随着骨外科手术后的时间的逐步延长,感染比例逐步增加。分析骨外科患者的感染比例情况,对控制患者的骨科感染具有帮助。可以防止出现一系列的感染问题,加强手术后的伤口治疗,对术后的防感染问题进行治疗,降低骨科患者的术后感染比例。在各类骨外科手术的感染问题中,截肢手术后期的受感染比例较高,可以达到手术治疗比例的50%左右,合理分析手术后的伤口恢复情况,制定机体免疫力控制管理,防止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出现免疫功能下降的问题,有效防止感染源的发展。另外,骨外伤手术的治病失败率比例较高,其中开放性的外伤手术感染比例较重,容易出现严重的闭合性外伤问题。这与伤口的感染程度、感染大小、感染后的出血量和机体的应激能力均有关系,影响患者机体的各项机能逐步下降,直接影响患者的手术治疗。对患者的神经肌肉的软组织进行治疗,防止出现术后治疗感染问题。及时清理手术中的各种感染部位,提高手术治疗标准,努力达到国际手术标准。手术治疗中需要对抗生素的用量进行分析,制定定时给药、定量给药、定次给药的诊断治疗,逐步改善患者的骨科感染问题。提高患者手术期间的治疗过程,实现对患者感染比率问题的有效分析。提前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治疗分析,完善患者的骨科感染治疗。

2手术的感染情况监控

采用手术与术后感染发展情况同时监控的方法,制定术后感染检测方法,记录临床上受感染的患者,对患者的感染比例进行分析,完善手术的治疗监控。在手术过程中,对急性骨科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有效的治疗,加深对患者的病情监测管理,逐步完善手术中麻醉、伤口引流以及其他手术后的相关感染问题治疗。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