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归去来兮辞教案

归去来兮辞教案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神秘美艳的文化之旅》

【摘 要】根据马斯洛的心理需求原理,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整节课通过情境教学方式,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充分满足其心理需求。依据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围绕学生活动展开,有画甲骨文、寻找“降神神器”、诵读文本、巫觋表演、小组讨论等活动,从而课堂中滋生思维生长点,促进课堂有效生成。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选题是重中之重。此节课隶属专题教学《屈原与巫觋文化》,是第三课时。

【关键词】马斯洛心理原理;皮亚杰认知理论;情境教学;自主探究;《楚辞》巫觋文化

一、【专题简述】

【名称】《屈原与巫觋文化》

【内容】

分8个课时

1―2、前期阅读阶段:阅读《楚辞・九歌》、《诗经・陈风》

3、《楚辞》巫觋文化探究

全文阅读

《楚辞》中的苗歌色彩

内容摘要:《楚辞》与苗歌中表达的历史传说、风俗民情关系密切,其中采用的语言修辞无不体现出少数民族独有的地域文化色彩。本文将以《楚辞》中的具体文篇为例,结合苗族极富特色的民俗和苗歌中的巫术文化,对《楚辞》的内容进行多维阐释。

关键词:楚辞 祭祀 婚恋 艺术手法

楚、苗文化存在密切关系早已被众多学者论证。楚国是建立在三苗旧址上的国家,《楚辞》“记楚地、言楚声”,充分反映了楚地的历史文化,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提出:“荆楚是三苗部落联盟中较大的一个部落。”无论是其文化还是生活,或多或少地都受到苗家文化的影响。

《楚辞》渗透的巫教色彩赋予其浓厚的民族地域特色,前人研究的重点多放在苗楚文化的交融领域,具体到《楚辞》与苗族民歌的渊源关系这个命题上还有很大的探究空间。因此,本文将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从苗歌视角出发,探讨对《楚辞》在当今环境下的新解读。《楚辞》与苗歌中表达的历史传说、风俗民情和采用的语言修辞无不体现出少数民族独有的地域文化色彩。

一.祭歌中的巫术

楚国祭祀之风盛行的习俗前人已多有研究。班固的《汉书》用“信巫觋,重淫祀”六字描述楚国君民上下的日常生活,《汉书・郊祀志》云:“楚怀王隆祭祀,事鬼神,欲以获福助,却秦师……”正是众多的史料记载使楚国重祀这一风俗传扬于外。巫术描绘也成为《楚辞》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如《离骚》中“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巫咸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之。”便是记录占卜巫术与自身生活的紧密联系。屈原提及流放时度过长江、湘水、沅水,历经汨罗、方林、枉潴,辰阳,叙浦等地,由此可以推断《九歌》流传的地域是文化相对独立的南楚,必然沾染更多更浓烈的民族特性和地方色彩。由于历史久远,加上传播范围广泛,《九歌》基本保留南楚原住民族祭祀乐歌的风貌。屈原在《天问》里也借上古中不可表明的神明巫事发问,用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抒感, “天地万象之理,存亡兴废之端,贤凶善恶之报,神奇鬼怪之说”等句便较好地体现了巫术对其文学创作的烙痕。

从《离骚》的叙事结构中我们可以发现,从“卜名”、“陈辞”、“先戒”、“神游”直至“问卜”、“降神”的步骤,都渗透了民间巫术的方式。现时的苗民中仍保留这样的巫术祭祀风俗,譬如自古流传的“安龙”集会,即祈求龙神庇佑风雨、普泽万民的集体活动。在安龙位仪式上的古祭歌中存有相关记录:

上来谢土圆满,法事周隆;

全文阅读

离骚语文教案

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并朗读和串讲课文;

2.理解诗中所表现出的诗人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教学难点:

对其中文言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

全文阅读

陶渊明《自祭文》运思方式的转变

摘 要:陶渊明《自祭文》与班婕妤《自悼赋》在运思方式上具有明显的不同,《自祭文》突破了《自悼赋》平铺直叙的一元思维,展示出生死两界、辗转回望的多元思维。以此为例,汉晋文学与艺术在思维向度上已有相当的拓展,这当导源于佛教对思想界的冲击。

关键词:自祭文 自悼赋 运思方式 思维向度

生前祭奠或凭吊自己的文章,谓之“自祭文”,这一奇特文体肇端于陶渊明的《自祭文》。唐代以前,“自祭文”尚不多见,继踵其后者,有梁代王子云的《自吊文》[1],惜其文佚不传。唐代以降乃至明清,自祭文渐多,尤其是遭逢易代之际,遗民群体的自祭文尤为可观。[2]常有研究者将自祭文纳入“自传文学”的文体范畴加以考察,[3]或有学者将之归入“自撰墓志铭”的体类之下。[4]其实这种体类观念由来已久,明人张岱撰《自为墓志铭》,开篇追溯其文体渊源云:“恐一旦溘先朝露,与草木同腐,因思古人如王无功、陶靖节、徐文长皆自作墓铭,余亦效擎为之。”文中朝代顺序略为率意,所列三人中,王无功(王绩)由隋入唐,陶靖节(陶渊明)由晋入宋,徐文长(徐渭)卒于明亡之岁,皆逢朝代更替之时。王、徐、张所作皆题为“自撰墓志铭”,所指陶靖节“自作墓铭”当指《自祭文》。《自祭文》的文体归类此处不作过多讨论,笔者着意于考察陶渊明《自祭文》运思方式的转变,并由之管窥汉晋文学思维向度的变化。

陶渊明的《自祭文》,还有《五柳先生传》与《拟挽歌辞》三首,均曾被认为是临终之作,相关争议纷纭难解。[5]“祭文”本为祭奠亲友之辞,以寓哀伤之意。陶渊明是祭文创作的早期参与者,但并非最早。陶集中见存三篇,清人吴曾祺谓:“至送死之文,谓之祭文,则自晋以来有之,如陶元亮集中三篇是也。”(《涵芬楼文谈》)[6]至于生前自作祭文,陶渊明实有首创之功,由此《自祭文》在中国文体发展史上的意义尤为重要。兹录其全文:

岁惟丁未,律中无射。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羞以嘉蔬,荐以清酌。候颜已冥,聆音愈漠。呜呼哀哉!

茫茫大块,悠悠高F。是生万物,余得为人。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冬陈。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耔,乃育乃繁。欣以素牍,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荣,心有常间。乐天委分,以至百年。

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匀障时。存为世珍,没亦见思。嗟我独迈,曾是异兹。宠非已荣,涅岂吾缁。圬G盥,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寒暑逾迈,亡既异存。

外姻晨来,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我行,萧萧墓门。奢耻宋臣,俭笑王孙。廓兮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陶渊明集》)[7]

全文阅读

楚辞神话世界中的音乐意象

[摘 要]

音乐意象是楚辞神话世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件。它分为:乐曲意象、乐器意象、乐舞组合意象三种。音乐意象不仅美化和丰富了楚辞中描写的奇幻美好的神话世界,而且很好地衬托了现实世界的昏暗和污秽;更重要的是,它们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和对明君圣主的崇敬和向往。

[关键词]音乐意象 神话 楚辞

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作者用奇谲的想象、优美的文笔,引领着读者乘龙驾凤、呼风唤雨、上天入地、过昆仑、游、与河伯同游、同山鬼缠绵,观“康回倾地,夷羿日,木夫九首,土伯三目”(《文心雕龙・辨骚》)。楚国的宗教习俗和人文土壤造就了屈原和宋玉辞赋的浪漫主义风格,它们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神仙云集、流光溢彩、美妙壮观的神话世界,而在这个美仑美奂的神话世界中音乐意象成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一、音乐与神话的关系

神话自诞生之日起就与音乐密不可分。神话是原始文明的结晶,关于神话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说法:一是神话渊源于原始宗教;二是神话产生于巫术仪式;三是神话与原始宗教同步起源(参王增永《神话学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24页)。上述三种说法不论哪一种都强调了:神话与原始宗教、巫术仪式是相生相伴的。卡希尔在《神话思维》中说:“早期的神话――宗教意识还没有在感觉存在的领域和纯粹意义领域之间划定明确的界限。”(卡西尔《神话思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0页)在卡希尔看来,早期的神话和宗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潜明滋也持同样的看法,他在《神话的历程》中说:“神话作为原始社会意识形态的统一体,其中包括原始宗教在内。至少,在神话和原始宗教产生的初期,它们并未分化,而是统一体。”(潜明滋:《神话学的历程》,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396页)而音乐是宗教祭祀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吕氏春秋・古乐》云:“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传说中的葛天氏以乐曲和舞蹈为媒介来祭祀天地,以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作品都是乐歌,其中的颂诗,是用于宗庙祭祀的歌舞曲。乐曲和舞蹈是为了娱神的需要,如果没有音乐的参与,人们的美好愿望就无法达于天听。可见神话的产生和发展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乐舞是神话传说最初的表现形式,是原始神话的载体,音乐这种易于让人们接受的形式确保了原始神话得以保存并流传下来。同时,神话也成为早期乐歌的重要内容之一。《楚辞・九歌》就是用于祭神的乐曲,除《国殇》和《礼魂》以外,每一篇都是一个动人的神话。《史记・乐书》①曰:“凡音由于人心,天之与人有以相通。”正因为音乐能使人的愿望达之于天,音乐成了宗教祭祀活动中的构成要件。《周礼・春官・大司乐》曰:“以六律、六周、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示。”《周易・象》曰:“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上帝,以配祖考。”可见音乐可以娱乐鬼神,招致鬼神的到来。而《九歌》是屈原流放江南沅湘流域时,在当地民间流传的原始《九歌》基础上再创造的一组带有“巫风”迎神、颂神、娱神、送神色彩的祭歌(参吴广平:《楚辞全解》,长沙:岳麓书社, 2008年版,第51页)。在《九歌》这支祭神组曲中音乐意象是必不可少的。请看《九歌》中的有关描写:

扬桴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九歌・东皇太一》)

羌声色兮娱人,观者兮忘归?瑟兮交鼓,箫锺兮瑶。鸣兮吹竽,思灵保兮贤。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九歌・东君》)

全文阅读

离骚节选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并朗读[和串讲课文;

2.理解诗中所表现出的诗人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教学难点:

对其中文言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全文阅读

《归去来兮辞》中的意象探微

摘 要 说到陶渊明,我们习惯性地会为他贴上“弃官归田”、“追求闲适、自然、安逸的生活”的标签,却常常忽视了文本本身的意象带给我们的感受。本文就《归去来兮辞》当中的一些意象来分析意象背后所流露出的诗人的情感。

关键词 陶渊明 意象 《归去来兮辞》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有人说《归去来兮辞》的创作受到过佛教关于西方净土经典思想的影响,其中“想象还家”的场面就构自佛教禅经,所以诗人一定是要追求一种“质性自然”。

辞中讲到,归园田的原因首先是,“田园将芜”,接着“心为形役”,还有“来者可追”,总结便是“今是昨非”。无论从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讲,都直接表达想要归园田的情感。在归园田后,诗人用很多意象表达归园的乐趣,如“径”,“松菊”,“自酌”,“倚南窗”,“门”,“云”,“鸟”,“孤松”,“悦亲戚”,“乐琴书”,“有事”,“寻壑”等。而且在每一个意象背后都蕴藏着不同的情感。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古代“径”这一意象,很多文人会用,如“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王维的《过香积寺》)和“青松临古路,白月满寒山。”(刘长卿的《宿北山禅寺兰若》)还有“青苔生满路,人迹至应稀。”(赵师秀的《大慈道》)古人们大多认为循着路就可以找到“道”,这种“道”象征着的是希望。所以诗人说的“径荒”,也可以理解为希望破灭了。鲁迅说,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而路这一个意象在我们现代社会中出现得也很广泛,由小径变为马路再发展为高速路等等。所以“径”的选择,诗人有独特的构思在其中。“松菊犹存”不是说其它的植物都不存在了,而是说诗人想要看到的是象征着气节的松和菊,其它的景物就不予描写。

“倚南窗以寄傲”在“倚窗”时的诗人在想些什么呢?仰观天时,俯察物美,不是随意,而是有共同情感指向。结合生活经历,“倚窗”似乎是在表明对于某件事情的观望或者眺望。而“倚窗”的时候什么都可以想,什么也都可以不想。也许此时的诗人什么都没有想,就是发呆,以前的案牍劳形,对比现在的心情宁静。或者此时的诗人思绪万千,也许在反省,也许是一种对未来的迷茫,诗人虽归到田园,可却不是一个农民,刚归来的他还是与这里稍显格格不入。窗外的景究竟给诗人的心带来了些什么?只有诗人自己知道,也许是一种情操吧。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每天的散步,足以表现诗人的闲适,可设门却常关着。诗人是真的关着门吗?“门”这个意象在诗歌当中是常见的,如“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还有被称为“闭门诗人”的刘长卿,对于“门”这一意象有详细的分析。门往往意味着回归家园和回归生命。如:“寒灯映虚牖,暮雪掩闲扉。”门是有象征性的,或者说是一种隔绝性,是人与自然、荒蛮与文明的隔绝;或者是一种阶级差异,富贵与贫穷的隔绝。诗人这里并不是真的把门关上了,我们看到,之后还讲到“悦亲戚之情话”,“农人告余以春及”等,可以表明,作者的“门虽设而常关”是对于某些人的宣告。诗人选择了“门”这一意象,没有选择墙或者栅栏,它们的作用虽然都是隔绝,可“门”往往带有主观性,情绪感更强,可见诗人此时的心境。

全文阅读

远祖楚骚

关键词:楚辞 谢?I 影响

摘 要:《楚辞》众多优美典丽的词语、精巧而富有经典意义的意象,连同它们所承载的那些撼人心魄的情感,成为后世文人创作时的重要资源,谢?I的创作挖掘、利用了这一资源。本文拟从这一角度进行粗浅探讨。

谢?I,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①。是南北朝时期极为重要的诗人。史载其“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②。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清人方东树论谢?I:

玄晖别具一幅笔墨,开齐、梁而冠乎齐、梁,不第独步齐、梁,直是独步千古。盖前乎此,后乎此,未有若此者也。本传以“清丽”称之。休文以“奇响”推之,而详著之曰:“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太白称其为“清发”“惊人”。玄晖自云:“圆美流畅如弹丸。”以此数者求之,其于谢诗思过半矣。③

今人曹融南先生《谢宣城集校注》前言说:

谢?I能生动形象、深婉细致地表现人情物态之美,形成独特风格,和他优异的艺术表现才能密不可分。他远祖诗、骚,近承建安以来曹植、陆机、谢灵运、鲍照等的诗歌成就,又从乐府民歌中吸取营养,涵泳蕴蓄,终于取得如此卓越的造诣。④

古今两位学者都对谢?I的成就作了较高的、中肯的评价。上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们多对谢?I上承建安魏晋文学、中于诗律革新贡献、下开唐风的先驱作用进行了研究。笔者拟从谢?I诗文创作“远祖诗骚”之祖“骚”作一探究。刘勰《文心雕龙·辨骚》,不仅评论了屈原的《离骚》,也评论了《楚辞》中的大部分作品,由此,可以把“远祖诗骚”之“骚”作三个层面的理解:一、屈原的辞作;二、《楚辞》这部书;三、“楚辞”这种文体。在此前提之下,分几个层次逐一展开讨论。

全文阅读

见微知著,披文入情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有言:“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而文言文教学,讲求“言”与“文”并重,进而实现道通本达。所以,一节文言文教学课的成功与否,应该有一半在于教师能否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细致而准确的解读。

陶渊明的名篇《归去来兮辞》历来为人称誉,正如明代孙月峰评、闵齐华注的《文选》对其评价的那样,“其妙处乃在无一语非真境,而语却无一字不琢炼”。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见微知著、品味语言文字,披文入情、体悟作者情感,乃此文本教学的一大关键。下面,本人以自己的教W实践试论之。

一、细究虚词内涵,于看似无疑处设疑问难

全国卷《考试大纲》中规定了18个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文言虚词,其中包括的“乃”、“而”、“以”等字在《归去来兮辞》一文中可谓是高频率出现,而且在不同的文句语境中意义、用法各不相同,表情达意彼此殊异,有些结合语境浅显易判,而有些则着实令人难下定论,不单人教版教材注释中未作注解,在诸如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等教辅材料中亦难寻注译,此诚为教学中的一个疑难点,而如何引导学生以对文本咬文嚼字、字斟句酌的态度去释疑解难,是在文本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面对的问题。

《归去来兮辞》正文第一段刻画陶渊明决意辞官,由自责自悔昔日选择到自我觉醒、自我庆幸“迷途未远”的情绪,及返家途中愉快急切的心境,多用六字长句。而第二段转由“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两个四字短句领起,其中一个“乃”字,人教版教材注解为“于是,然后”,而译句中又作“刚刚”解释。笔者在授课时启发学生置疑思考:这一“乃”字究竟作何解释才更文从字顺、传情达意?我让学生结合第二段内容及上述长短句变化来体会,进而有学生将此句译为“才看到自家房舍的屋檐,就一边高兴,一边向家门奔去。”笔者伺机让该生用肢体语言来诠释作者那手舞足蹈的情状,班级学生看了该生的表演,对作者那份欣喜、急切的真性情的流露有了深切体会。

在第二段中,有“园日涉以成趣”一句,其中“以”字作为连词,用法相当于“而”,学生不难理解,但至于其具体意义,学生中则分为“表承接”和“表转折”不同立场的两派。此时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思考若是自家庭院,日日涉足,又有几人能不厌倦?在此矛盾处置疑后,学生自然领会到这“以”字当作“表转折”解,笔者趁机进一步追问:为何作者有此反常感受,进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这“反常”源于作者回归田园,不再“心为形役”后的自安自乐。

继续解析文本,学生由第三段“请息交以绝游”、“复驾言兮焉求”两句体会到作者的坚定激愤情绪,普遍认为以“悦”、“乐”两字领起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二句转而表达作者的喜悦之情。此时笔者提醒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不宜浅表化,用王尚文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要“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笔者再次将其中“以”字的意义这一疑问抛给了学生,让学生细究其内涵,聆听文字背后的细微声响。不少学生顿悟:其实作者的内心是潜藏着隐忧的,而此处“以”字,当作“连词,表目的,来”解释。笔者适时点拨:这“忧”从何来?或许是作者内心决定还不至于坚若磐石,这有第二段末句“抚孤松而盘桓”可以印证,而结合该段“既窈窕而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及“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两句,是否可将其中意为“深远曲折”的“窈窕”、“崎岖”和“欣欣”、“涓涓”视为作者或明或暗、寻觅着答案的心理暗流呢?而在本段末,因“善万物”之生逢其时,又触发作者“感吾生之行休”的失落感伤。如此一来,本篇前三段的情感脉络了然。

二、留心标点深意,在貌似寻常处品味情感

全文阅读

屈原年表

楚族及楚文化之发源

楚族认为自己乃火正祝融之后。火正,火神也。亦为太阳神。①楚族乃前商太阳图腾部族“高阳颛顼”以及帝舜族之直系后裔。②楚王族熊姓即有熊氏之后。有熊氏,黄帝氏族也。楚亦黄帝(帝舜)之后。其祖居地在中原中心的“祝融之虚”及昆吾故地,即今河南郑州、濮阳间(新郑)。③楚族在商代封为“子”。(其首领称“楚”子,见之于周原甲骨出卜辞。)周灭商后,将先楚诸族中一部分(舜帝后人)封国建于陈(今淮阳)。另一部分徙于中原南界的南阳盆地,即丹浙水之间的“鄢郢”故地,此于西周为国之南界。故称南国。楚族被逐于此,守望南方,以备南蛮。④与楚族关系密切的商族被迁于商洛,即古商国。⑤此地乃商之宗社所在,亦为楚之“三户”、“三闾”、“三?”、“三社”所在。⑥《史记商君列传》正义:“於商在邓州内乡七里,古於邑也,商洛县在商州东90里,本商邑,周之商国。”楚子在西周未始居丹阳(今南阳),地在今丹浙二水之间,所祀者,商社也。丹者,太阳别称。直到春秋,楚贵族死仍归葬于丹阳。⑦

①新郑古称“祝融之墟”。《左传》昭17年:“郑,祝融之虚也。”杜预注曰:“祝融,高辛氏之火正,居郑。”《路史·国名纪》:“今郑州有祝融冢。”“郐,祝融之后,复居祝融之墟”,郑为“祝融之墟”,是祝融八姓的中心。楚,郑音通。

②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

③新郑古称“有熊”。其地传说不一。一说即在今陕西商县一带,《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括地志》:“熊耳山在商州上洛县西四十里,齐桓公登之望汉也。”楚族在春秋时之活动范围,以南阳盆地南部边缘地带的浙川县为中心,西至陕西商县,南到湖北南漳和保康县一带。

④鄢奄故地本乃炎黄帝故地之号也。楚族起于炎黄,是一支南迁的分族。熊绎之居丹淅水间,因以郾、奄故地以名新邑,此即楚之鄢陵。楚人自中原南徙到丹江、汉水流域,同当地的土著蛮人杂处。遭到周人歧视,所以又被称作“楚蛮”或“荆蛮”。《周语·郑侯》:“祝融其后八姓,于周末有侯伯。昆吾为夏伯鲁,大彭、豕伯为商伯矣。当周末有。”昆吾即?(鲲)、禹之族,故称夏伯。夏亦祝融(帝舜族之后)枝族。大彭、豕伯二族为商伯。周人歧视祝融之族,故逐之,而不封之。

⑤值得注意的是在今陕西商县丹江上游地区,以“荆”、“楚”命名的山川甚多,如商山、秦望山均叫“楚山”,乳水叫“楚水”,清池水亦名“荆水”。

⑥三户,楚社也。’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言楚虽失土只要宗社仍在,灭秦者必楚人。楚俗强悍尚复仇。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