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归家

归家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儒家归儒家,制度归制度

十年前,哈佛燕京学社曾编了一本《儒家与自由主义》,收录了杜维明等百家之说,我拜读之后,一头雾水。若谓儒家是驴,自由主义是马,那么二者合体,便只能生出骡子。好在儒家自由主义这头骡子,在中国这个非驴非马之国,并未流行起来,而更像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冷笑话。

近年来,却有两个近似儒家自由主义的物种,破土而出,招摇过市。其一叫儒家马克思主义,其二叫儒家。关于前者,有一个朋友开玩笑说,可以一言以蔽之为“让孔子入党”,这似乎有些将其庸俗化,不过,将儒家与马克思主义置于一处,人们多半会觉得怪异。后者则是一个新词,并无殷鉴可循,所以拥护者与反对者的激烈争论,常常陷入观念的空战,近乎鸡同鸭讲。

观念之争的基点,则在于辨明观念之所指与能指:儒家是什么,是什么,儒家在今日中国是什么,在今日中国是什么。至少,我们要清楚,儒家的精义是什么,的精义是什么。假如要用最简易的词语作结,儒家的精义―在政治这一块―就是内圣外王,的精义就是把(权力的)野兽关进(法治的)铁笼。

这两者能够相互格义吗?从其精义上讲,它们完全不能共存,如果说是一具规则之笼,那么儒家的自我实现,则必须突破铁笼的桎梏。这两者需要相互格义吗?换言之,儒家若想复兴,必须和挂钩吗?若想在中国扎根,必须和儒家结盟吗?对这里的两个“必须”,我都有些犹疑。

现代制度的中国化,的确需要适应中国特色的政治与文化土壤。然而这种适应,不是削足适履,不是抹杀自身的特质,而一味迁就土地的性质。譬如转型中重要的问题,讲究权力制衡,不能把司法独立等犹如人之颈椎、脊椎一般的元素都弃若敝屣。一旦丧失了这些元素,就不是,它本来是一匹马,却不幸变种为河马。

假如中国的土壤还是儒家的天下,那么提出儒家正有其必要性与紧迫性。可惜,儒家在今日中国,已经沦为游魂。百年前的先贤,主张中体西用,结果中国的体根本支撑不了西方的用。今日,儒家的式微之体,恐怕更加支撑不了的用;反之,以为体,以儒家为用呢?以设计政法制度,以儒家规范世道人心,也许是一种出路―只怕这种体用与皮毛之分,难以遂某些儒家的鼓吹者的愿。

儒家自由主义,特别是儒家的提法,作为一种学理尝试,无可非议;作为一种政治投资,则不免令人心生惧意。若不嫌诛心的话,大抵在鼓吹者们的体内,帝王师的心结一直在蠢蠢欲动(如专家杨度,一生纠结于帝王术与梦的交战)。拒绝帝王,谈何为师呢,唯有将其置入儒家的蓝图,帝师梦才不是梦幻泡影。然而,内圣外王的政治欲望,如何能在的铁笼之中发扬光大,而不是,两者相互吞噬,最终两败俱伤?播下龙种,却收获跳蚤。到头来,不仅毁了制度转型,更毁了儒家。

所以,还是让儒家的归儒家,的归;让文化的归文化,伦理的归伦理,政治的归政治;让公民的归公民,儒生的归儒生,骗子的归骗子。

全文阅读

归家ING

他们中有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的,有一无所有害怕回家挨奚落的,还有离开故乡多年未归思亲心切的,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坐在不同的位置,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心事,但是,他们现在都在做着相同的事情,那就是为春节那不长的归期做着自己的准备。

M――那条通往年货的路

H在成都工作了三年,过年照例是要回新疆的。经过三年的“培养”,远在新疆的爸爸已经养出了一副四川胃口,于是H每次回家的年货清单就显得十分不可思议。腊肉、夫妻肺片、干锅……没错,这些都是去成都各饭店里直接打包的,不是超市里的真空包装产品。幸好H是一路“飞”回新疆,如果坐火车,恐怕肺片及干锅们都要变成新一代的臭腊肉了。但是这还不算完,H还得为妈妈采购心水年货,而妈妈就比较难“伺候”些,必须上升到宜家、淘宝的高度,才能收获让她满意的产品。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年她花在年货上的钱至少有1000元,今年则更是高达1200元,而要想祥和美满地过好这个春节,她还得至少另外准备2000元现金,以备红包及过年期间的其他开销。

M说:“我的那条通往年货的路,其实就是一条金钱铺就的康庄大道。”

L――我被电话订票吓到了

去年,L清早七点起床到离家最近的火车票预售点,已经排了有30多个人,L想买一张去攀枝花的卧铺。排在第一个的人也去攀枝花,然而他只买到了坐票。

如果没有电话订票,L实在不知道今年应该怎么买票回家。那天她原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了96。06,一边按照要求输入相应信息,一边还想着:输这么多到最后肯定也没票。哪知正想着,电话里那个女声不紧不慢地说:订票成功,请记录订单号……L有几秒中思维停顿,她完全不相信就这样订到回家的票了。直到电话里的女声说:“重听请按1。”她才想到要把订单号记下来。

L说:“电话订票给我的‘刺激’实在太大了,不知道是我运气好还是真的实名制让票好买了,反正今年过年,回家再也不是让我头疼的事了。”

全文阅读

家庭回归线

人人都在忙于工作和事业,没有时间来陪伴家人。不用说“常回家看看”空巢的父母,即使是每天守候在家的伴侣和子女,对于很多“加班是常态,出差是便饭”的都市白领而言,也是聚少离多。越来越多的家庭,正在这个社会越来越激烈的运转过程中,慢慢沦为“失陪族”。

失陪并非不可改变,家庭回归线就在那里,只是看你如何跨过。

单雄已经3年没回家过年,5年没有给奶奶过生日了。不过这种情况距离改变已经在倒计时。

再过一周,奶奶就要从贵州老家来深圳和自己一起生活了。这几天,单雄一直忙着寻购一张硬些的床。奶奶睡不惯软床。

因为父母感情不和,单雄从小和奶奶、弟弟一起生活,长大后,照顾奶奶和支持弟弟读书的家庭责任,单雄就揽到自己身上。

为了说服奶奶过来长住,2012年7月他把奶奶连哄带骗地接到深圳生活了一个月作为“试验期”。奶奶之前总说深圳消费高,担心开销,不想过来;又说自己老了不中用,万一走丢了怎么办。单雄知道奶奶的心思,其实她是怕过来让自己分心。

当时,单雄接到奶奶后没多久就带她去菜市场,让她了解物价,也带她四周走走,让她知道现在的住处离公司、市场、超市都很近,这才打消了她的顾虑。那一个月,单雄基本上是一下班就回家,晚上和奶奶吃饭聊天,周末陪她出去逛,后来弟弟也考到广州读大学,周末有时也过来,祖孙三人又聚在了一起。

那时的生活,就是单雄的理想状态。一个月前,他正式向奶奶发出邀请,然后订了机票。

全文阅读

春节的家门:归还是不归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无论你身在何处,在这个中国人特别重视的传统节日春节,一家人乐乐呵呵地团聚在一起,始终是在外打拼者的愿望。

然而,期盼亲情团圆中也有一些困扰:“谈朋友了吗?什么时候结婚啊?”“去年赚了多少钱?”“吃的什么,长得这么胖啊?”“看你还是这么瘦,怎么弄的?”……春节走亲访友,被问到这些问题是不是很头疼?近日,网上出现一份《亲戚聚会发言大纲列表》,表中罗列出长辈爱问的问题,还有网友总结出十大过年见面的禁忌问题,让围观网友倍感“亲切”,不少网友直言:“你们这样问,还让不让人过年啊?!”

归了:女大龄青年的尴尬

“我不想去走亲戚了。”春节假期进入后半程,80后的李小姐“忍无可忍”,向父母正式提出抗议。从正月初一开始,无论去哪个亲戚家串门拜年,李小姐都被密集地“关心”。“一上来就问,结婚了吗?有对象了吗?为什么还不谈一个?”李小姐说,接下来又是一系列劝谕,比如“别太挑剔了”、“女孩子早点结婚生孩子比较好”……李小姐的经历不是个案,那份《亲戚聚会发言大纲列表》能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共鸣,便是最好的例证。

春节期间,除了辞旧迎新大团圆,好多人也患上了“春节综合征”,由亲戚聚会的各种“关怀”引发的心理疲惫就是其中之一,消除这些“春节疲惫”需要一段时间。春节历来是我们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不论离家多远,不论车票多难买,只要有条件,出门在外的人们还是要回家过年的。可对于外出打拼的年轻人,回家过年的快乐之余,还遭遇了不少尴尬,最无奈的莫过于亲戚聚会引发的各种“轰炸”,正像网友描述的“又到了嘴角四十五度上扬微笑回答各方亲戚朋友‘今年多少岁了在啥学校读啥专业大几啊拍拖没啊实习没啊毕业以后做啥啊有没有一米八啊多少公斤啊脸蛋又俊了痘痘又多了啥时候结婚啊老爸老妈啥时候可以抱孙子他家隔壁三姨妈的女儿和你挺般配啊我儿子的朋友搞传媒的要不要介绍你啊’的时候了”。

春节聚会时互相聊天探问各种“信息”,亲戚觉得是关心晚辈生活,能够增加感情,拉近距离,毕竟年青一代离家在外打拼不容易,平时没时间深入交流,趁春节回家多联络感情也是人之常情。然而,或许是存在代沟等各方面的原因,对亲戚过于“热情”的关心,回家过年的年轻人却不买账:上学的问学业,不上学的问工作(当然更少不了工资),而与婚姻有关的问题则是“通杀”――难怪有网友将回答问题的过程比喻为“过堂”:追根究底,一针见血,“哪壶不开提哪壶”。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年青一代尤其如此。在外打拼的年轻人面对亲戚过于“关心”的探寻,会有“隐私被刺探”的感觉,心里虽有一百个不情愿,可亲戚也是出于好意,自己再怎么不情愿也不能在脸上表现出来,要“虚与委蛇”地面上堆笑与之敷衍,心里却又不是滋味。更要命的是,问出了底细还要攀比,人家那谁谁的月薪八九千,那谁谁的儿子都满地跑了……因此,不少人表示“最讨厌亲戚打着关心的旗号探问隐私”。

对于亲戚的“轮番轰炸”,有网友给出了针对亲戚问题的“反戈一击”,不外乎询问亲戚挠头的问题,而且专门“揭短”,内容包括健康问题、退居二线、儿女的学业婚姻问题等,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专门拣“不开的壶”去拎。这些反击策略被称为“先敌出击,唯快不破”。“装作关心的样子”先问人家的短处,人家自然就没胃口去挖你的“隐私”了。

全文阅读

给无家可归者一个家

2012年入冬以来,不时传出无家可归者因严寒致死的消息:先是贵州有五个男孩冻死在垃圾箱里,后又传出河南郑州一名农民工冻毙于立交桥下。这两起悲剧立即引起社会各界对政府社会救助的广泛问责。

与德国等欧洲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社会救助体系和法律机制建立得很晚。在2003年之前,只有一个收容遣送制度。2003年“孙志刚事件”发生后,中国的收容遣送制度受到猛烈的抨击和质疑,从而迅速催生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而德国有关社会救助的主要法律《联邦社会福利法案》诞生于1961年,该法律规定,“社会救助的惟一标准是需要原则,满足贫困人群的生活保障需要和生命尊严需要”。英国对无家可归者的援助法律《济贫法》甚至早在1834年就已颁布实施。除此之外,英国还于1996年通过《住宅法案》,规定向无家可归者提供居住方面的援助是住宅管理机关的法定义务;2002年通过的《无家可归者法案》则进一步要求所有地方当局都必须制定应对本地区无家可归者问题的战略。

在德国期间,笔者曾观看过一部纪录片《零下》。该纪录片是由德国著名记者京特·瓦尔拉夫拍摄的,记录了包括无家可归者在内的社会边缘人群的生活状态。瓦尔拉夫乔装成流浪汉,带着隐藏式摄像机,记录下了在马路边、天桥下、集装箱里生活的人们。片中展示了瓦尔拉夫与一群流浪汉在一起的生活,包括他与160名无家可归者如何在法兰克福某公园的集装箱内度过新年的情景。

在德国,类似的无家可归者也并不在少数,约有30万人。而在英国,这个数字为40万。但“无家可归”并不意味着流浪街头。由于有较健全的社会救助体系,欧洲国家的大多数无家可归者均能得到基本生活救助。如德国较大城市的火车站均有“流浪者之家”这类全天候的救助机构。每个救助机构由于规模不同,其救助能力也有差异。有的能够为被救助者提供饮食和住宿,但有些机构仅能提供其中一项。

由于无家可归者无家可归的原因不同,社会救助机构对于这些群体也是分别对待。在德国,申请社会救助者须接受社会救助办公室提供的工作,然后用工资支付饮食等费用。如申请人没有工作能力,则无需接受工作。而在英国,1601年颁布的《济贫法》,将乞丐区分为有劳动能力的乞讨者和被迫乞讨者,前者将受到惩罚,被遣送回原籍,并且被剥夺公民的权利;而对于后者,则先施以救助,如果救助失败,则发给乞讨执照。

德国的社会救助原则是为确保每一位需要救助者能维持体面的生活而提供帮助,任何公民如面临不依靠外来帮助就无法解决个人的困难时,都有资格获得社会救助。德国的社会服务办公室遍布全国各地、各个社区,他们在接到求助请求或得知某人需要救助时,必须采取行动向求助人提供救助。在英国,大多数无家可归者只须提供一个联系地址,即便是暂时借宿的地址,政府都会给其发放“收入补助”和“失业津贴”,甚至还可以申请“住房补助”。政府一般都要求流浪者进行登记,以便提供救助。

无论是德国还是英国,给无家可归者提供的救助,均维持在保障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其初衷是既减轻政府的经济压力,同时也避免无家可归者对救助的依赖。

对无家可归者实施救助的主体一般都是当地政府和教会组织及其他民间慈善组织。在德国,联邦政府只拥有立法、标准制定以及资金调剂和适当补贴等职能。民间慈善组织依据《联邦社会福利法案》,在联邦政府统一组织下,按照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渠道(社会服务办公室)进行救助。慈善组织的职能主要体现在筹集救助资金和担任救助义工方面。慈善组织筹集的救助资金仅是救助金的补充,救助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的工资税和燃油税。这些税收主要由地方政府负担,联邦政府设立调剂资金,对保障人口较多的地区给予补助。

全文阅读

从“项脊轩”看归家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一篇优秀的散文,清代散文家姚鼐称之为 “太仆最胜之文”。它围绕“百年老屋”的几度兴废,追忆昔日的读书生活和日常琐事,寄托了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情怀念,并抒发了人亡物在、郁郁索索的身世之感。就本文的写作主旨而言,有人认为是写亲子和夫妇之情的,也有人认为是表达了作者对昔日家庭生活的怀念。这些固然是《项脊轩志》一文所包容的内容,但我以为更重要的是体现一个没落地主家庭的子弟对家道中落的身世发出的惋惜和哀鸣,同时也是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沉痛凭吊。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解读课文:

一、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古汉语词典关于“阁子”一词的解说,其中有一个义项为“女子的卧室”。如《木兰诗》中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一句中的“阁”就是这个意思。而项脊轩原来正是归家女仆的卧室,文章在第二小节中这样写到:“家有老妪,尝居于此。”从这里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关于南阁子当时是女仆的卧室的佐证。原本是老妪的卧室,如今却成了归有光的书房。堂堂归家大少爷现在却住到了仆人的卧室,不是印证了归家的衰败吗?再看阁子的破旧也证明了归家的衰败:百年老屋失修,尘泥渗漏,一旦遇到雨天,连摆放一张书桌的不漏雨的地方都没有。就连祖母的叹息声中都流露出家道颓废的悲哀:“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这一系列的情形足可以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归家到了归有光时是多么的不幸啊!

二、大家庭的分崩离析

原本温馨的大家庭现如今变得四分五裂,文章中的“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三个细节就是有力的印证。这三个细节也写出了一个大户人家的变化:原本富丽堂皇的宅第已成了个大杂院。作为这个家庭中的一员――归有光偏偏又是个读书人,且还没有什么作为,不能振兴家业,那种感慨和忧虑是可想而知的,文中“始为篱,已为墙”这寥寥数语让作者那起伏不平的心潮缓缓地流淌于笔端。

纵观全文,虽然作者在文章中并没有什么幽怨和牢骚,但那悠悠不尽的情绪流淌于字里行间,正如苏轼所形容的那种“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回声荡漾在读者的耳际,情不自禁地引起读者凄婉惆怅的共鸣。

(作者单位:阜宁中学)

全文阅读

将心归家 8期

“你家在哪儿?”

“你今晚回家吗?”

朋友被这两个没头没脑的问题问得有点儿晕。其实,自从决定写一系列主题为“将心归家”的文章开始,我自己就有点儿晕。明知自己关注的企业、职场、家庭三个领域都在呼唤着这个主题,坐下来却找不到头绪。然后,就在网上看到了一幅裂人心肺的照片。一位绝望的农村老奶奶嚎啕得扭曲了的脸,她后面茶几上躺着的是3个毫无生命气息的孩子的身体……壮年的儿子媳妇外出打工,留下年过七旬的老人在家照顾同样高龄的偏瘫老伴和3个留守的学龄孙儿。炎炎酷暑把3个孩子吸引到村口的池塘,幼小的生命一去不返……

我曾经天真地认为,对于忙忙碌碌的现代人来说,无论是经营企业还是职场,如果人人都愿意把生命中的每一个部分像打造自己的家一样用心经营,生活的每一个维度就必定充满温馨。而此时此刻,这张布满绝望的照片,却映现出了整个社会最大层面更深层的悲哀——我们都知道怎样建造家吗?都知道自己的家在哪儿吗?知道家到底是什么吗?

有人说,家就是那么一个空间,那里有爱,有伴侣,有安憩,有平安,有安全感。可是,虽然人人都渴望这样一个家和家一样的工作环境,却有太多的人在浪迹天涯。吊诡的是,浪迹天涯为的就是寻找这样的一个家,这样的一个工作环境,这样的一个事业,或者是自认为建造这样一个家、环境或者事业所需要的钱财和才能。问题到底在哪里?

有一位智者,一天在街上迎面碰到一个正拼命奔跑的人。智者拦住他问:“你为什么跑?”那人回答:“我在追赶我的财富和福气!”智者告诉他:“你不知道你的财富和福气一直都在追赶你吗?只是你跑得太快了!”

在日日辛苦恣睢的搜寻中,我们很难停下疯狂的脚步,回转身去。可是,无论是在企业经营还是职场搏浪或是家庭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回到基点安静下来看看,自己所做的到底是为了什么?自己用生命在换取的究竟是什么?如此才能搞清楚生活的先后次序,也才能找到生活的基点和重点,也才会发现“将心归家”在我们生活中每一个维度的意义。

我们常把国家与个人、工作与生活对立起来,其实本来不是这样的。中华民族本是一个特别爱家的民族,大概是世界上唯一把国度与家连在一起说的“国家”。古人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这描述的不只是一个理想的境界,而是神州曾经拥有的辉煌,这辉煌来自孔子时代就已经失落的大道。真正美好的国和家是基于“大道之行也”。“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冲。”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是基于对上古那位真神、那大道的敬拜而来的真正意义上的对人的关怀。

全文阅读

四位“海归”企业家

与国内其他大城市相比,天津建城较晚,天津中药老字号、大字号,没有太悠久的历史。现存天津最老的中药企业隆顺榕,开业至今也不过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北京同仁堂创办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汉口有个药铺叫叶开泰,建于明朝末年,比北京同仁堂还要早。古城西安有一家药铺,叫藻露堂,藻露堂以治疗不育症的培坤丸闻名遐迩,这家药铺开业至今已近四百年。岭南福州有个安铺药店,开业于隋唐之后的五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是,这些历史名城的老药店,在当地都是一枝独秀。天津则不然,进入中华民国时期,天津出现一个大药铺群体,个个都有很强的实力,其中达仁堂、乐仁堂、隆顺榕在全国同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上世纪50年代,国家确定全国中药行业21家重点工业企业,天津就占了三家,天津达仁堂、乐仁堂、隆顺榕榜上有名。

民国时期,天津中药行业发展快于全国。那时天津中药行业领军人物和企业,是四位“海归”企业家――乐达仁、乐肇基、乐佑申和卞成,以及他们所经营的达仁堂、乐仁堂和隆顺榕。

“海归”一词,始见于本世纪初,指留学海外取得高等教育毕业文凭的归来者。一百多年前,就有中国人越海留洋,但那时候中国人留洋,为的是学知识,学技能,长见识,寻求救国良策。留洋能否拿到文凭和绿卡,前辈们在所不计。乐达仁、乐肇基、乐佑申和卞成,就是这样的“海归”前辈。

与同时代的“海归”也有不同,出去留学,归来办医院、搞教育、干洋务、开工厂,好像是“正差”,而乐达仁等四位“海归”前辈,都干起了他们一生不能割舍的古老中药业。

乐达仁(1877―1934),北京人,出身于中药世家,系北京同仁堂乐氏第十二代,是使北京同仁堂实现中兴的乐平泉之孙,乐氏家族药铺同仁及绅商界人士尊称其为乐七爷。乐达仁1898年随清政府驻德国、比利时大臣吕海寰出使海外,考察欧洲工业特别是德国制药工业,至1902年回国。乐达仁对欧洲工业快速发展深感震惊,对德国企业管理极表称赞,感到中国古老中药业前途岌岌可危。乐达仁归国后对北京同仁堂家族年轻一代经常告诫的一句话,就是“中药不改良,顶多存在20年”。1914年乐达仁来津开办天津达仁堂,进行中药制药和中药企业管理改革试验,并尝试中药生产实行工厂化。乐达仁的试验和尝试,开创了中国中药行业的新纪元,其在行业内产生的深远影响,至今未泯。

乐肇基(1902―1966),乐达仁胞弟乐达明之子,12岁离开父母,从北京来津跟随伯父乐达仁生活。乐肇基小学和中学就读于天津新学书院,因多数学科是外籍教师用外语授课,乐肇基从小就打下良好外语基础。中学毕业后乐肇基进南开大学刚刚成立的化学系学习,为改革中药做准备。1925年乐肇基去英国留学,归国后乐肇基任达仁堂副经理。1934年乐达仁去世,乐肇基与堂弟乐松生分别担任达仁堂经理和副经理。乐肇基在达仁堂工作30多年,对中药行业实现生产机械化、管理近代化和剂型改革,建树颇多。

乐佑申(1889―1980),北京人,北京同仁堂乐氏第十三代,乐达仁堂兄乐达康之子。乐氏十二代分为大、二、三、四四房,兄弟11人,乐氏十三代兄弟23人,乐佑申系长房长孙。1895年乐佑申入塾,1904年入天津敬业中学肄业,1909年任北京英商汇丰银行练习生,1912年留学法国商业学校,1914年父丧回国,1917年协助叔父乐钧士经营北京同仁堂。

乐氏十二代大房有同胞兄弟二人,大爷乐达康有四子――佑申、西园、笃周、义卿,六爷乐均士也有四子――乐夔、乐洪、乐浮、乐让。乐均士思想开放,不喜经商,把四个儿子送到法国去留学,学成后都留在法国工作。乐达康去世以后,乐佑申见四房开办的达仁堂买卖兴隆,就动员叔叔乐均士与他合伙办药铺。就这样,大房开办了乐仁堂和宏仁堂。乐仁堂的股份,乐佑申、乐佑申三个弟弟、乐均士各占三分之一,由乐佑申经营。宏仁堂的股份,乐佑申兄弟四人各占四分之一,主要经营者是乐笃周。乐笃周在处理宏仁堂重要商务问题时,自然要首先听取大哥乐佑申的意见。

全文阅读

王朔:作家终归是作家

在骂了若干文豪后的多年,王朔现在又和很多人一样开骂余秋雨了,说他就差当穷酸气的唐伯虎了,说他是不青春的青春作家,说真得骂他一个傻逼。当然王朔还骂了其他人。按理,既然王朔开罪了那么多人,别人也犯不着为他留面子,就把他当流氓得了。可是不,他骂归骂,别人还是把他挺当回事,就连平时小器巴拉的余秋雨,在公开场合,一方面声明“我与王朔并无过节”,并善意地“劝导”王朔,给同行开辟空间也是还给自己一片天地:“请多元、开明一点,不要给自己也设定一定的局限”;另一方面,他又明确地说,王朔至少是个做事情的人,“他不只批评他人――他也有这个权利这么说、这么做,他也认真写作。”不管余秋雨这么说是出于策略还是出于真心,至少余秋雨承认王朔是“认真写作”的作家。

有的作家笔慧而口拙,如贾平凹;有的作家笔慧口也灵,如余秋雨。但余秋雨的“口灵”与他做过教师有关,作为大学教授,他驾驭语言的方式偏重于理性和哲理。王朔也有天然的口才,张口就来,但是他没有受过系统的训练,不善驾驭那套酸溜溜的语言体系,于是就选择了横空出世,以赤膊上阵的方式创造了“粗口文学语言”。无论如何,在人们习惯和厌倦了“酸溜溜拿腔拿调的文学语言”后,突然发现可以有另一种语言表达情绪,那种“爽”是不言而喻的。

说到开骂,其实再伟大的文豪也被质疑和诟病过,只是那些质疑和诟病的“开骂语言”比较合乎通常的规范而已。王朔启用了自己的一套语言体系开骂,直奔主题,直逼灵魂,哪管被骂者承受能力如何。这不但需要勇气,同时需要眼光。公道地讲,被王朔开骂的人,那些个毛病其实是被他找准的,有的可以说直击要害,看官往往拍案叫绝,暗赞这厮居然如此火眼金睛。可是文坛文坛毕竟有个“文”字矗在那儿,你骂得过瘾不打紧,但这斯文之地突然蹿进一个类似市井无赖的流氓骂粗口,骂得再有理有据,“气场”不对,就难怪很多人一迭声地否定王朔了。

王朔自称“北京流氓”,哪里是真心话,分明是挡箭牌。这只是他对“王朔风格”的简要概括而已。你是什么“关东文学”、“商州文学”、“大散文文学”,诸如此类,俺不尿你们,就独树一帜,就弄个“流氓文学”,这么一折腾,不是鼓捣出一片天地了么?

流氓的归流氓,文学的归文学。流氓与文学实在不可拆分,就请看重中心词:文学;而将“流氓”一词作为修饰语,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叫归叫,千万不能简单化――假如王朔同志真的是流氓,哪里轮得到他去《锵锵三人行》,轮得到他签名售书,轮得到他接受采访,直接送去派出所得了。是这个理不?

全文阅读

情感家园的回归

白酒包装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当代,白酒酒瓶在市场上主要分为两大类,一为玻璃瓶,一为陶瓷瓶。就材质而言,前者为玻璃材料,多实用的造型,多块面的分割,充分体现了工业化时代的产品特征。后者为陶瓷材料,经过火的洗礼,产生出格调高雅、富丽、豪华、粗犷、精细、朴素、敦厚、玲珑、笨拙等各种风格,具有很强的亲和力。由于白酒有着悠久的酿造历史,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淀了极其深厚的传统文化。白酒存在的合理性就有了新的动态:生理需求转向心理需求。这就给酒的制造工艺以及酒的包装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一个欲树立优良品牌的白酒必须依靠某种符合大众消费心理的文化内涵为基石,才能拥有丰富而平稳的社会心理基础,才能拥有稳定的消费群。据调查,在目前白酒包装市场,人们渴望既能满足实用功能、又能体现人性化的审美需求的包装,这也是时代对白酒包装的需要。我们运用陶瓷材料和酒文化的完美结合,在传统陶瓷文化中反复寻根,不断挖掘更深的文化内涵,藉以回归生命个体的情感家园。

一、 自然的回归

陶瓷艺术是原始的,又是永恒的。在火的洗礼下把泥 料、泥质和泥性之美展示得淋漓尽致。它始终肩负着人类回归自然的情感因素。人们把玩泥作为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一种最好表达的方式。然而,在工业时代的这种紧张的生活节奏下,人们被围困在在繁杂的都市中,四周都是工业文明的产物,自然的物质在它的脚下,一点点地被击毁。人们回归自然的距离感觉越来越遥远,但是欲望却越来越强烈,人们只好把这种回归自然的思想寄托在尽显泥性本色的陶瓷身上,这就是我们陶瓷酒包装受到人们亲睐的根本原因所在。

湘泉集团文山酒厂出品的梵净山系列酒,因武陵山脉主峰佛教圣地――梵净山而得名。梵净山酒的包装,采用陶为原料,造型来源于自然的粗犷形状,质地是泥质的自然体现,装饰简略,在工业产物的反衬下,使人们倍感亲切。饮其酒,给人一种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感觉,所以受到人们的欢迎。使其成为98贵州梵净山旅游节首选专用酒。

陶瓷质地单纯、朴素、自然,令人感到轻松、自然、亲切,有回归自然、舒展胸怀之感。它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愿望的寄托。

二、人性的回归

步入数字化时代,人们对包装的选择已远远超出了包装的本质,单纯的视觉冲击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感觉来选择某种物品,以体现他们独特的品味,达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这就给我们当代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光要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的需要,而且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