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以物流产业发展为背景,结合经济学、博弈论基本理论,探讨了物流产业双寡头垄断市场条件下的均衡情况,并举出算例对分析结果进行了演算,得到了有益的结论。
[关键词]物流;寡头垄断;均衡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5-0059-02
发达国家物流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物流产业属于寡头市场,其形成需要经历较长时间。但是国外物流巨头的加入必然会加速我国这一进程,中国物流业必须未雨绸缪,通过联合、兼并等方式形成自己的物流寡头,推动中国物流业更快地走向成熟,这样才能与国外跨国物流企业竞争国内市场,从而进军国际市场。
目前我国全社会的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左右,美国和日本的物流成本占其经济总量的比重只有10%左右,这既表明我国物流体系的落后局面,同时也表明我国物流业发展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我国有近1000个物流园区,20多个省市和30多个中心城市制定了区域性物流发展规划和政策,并将开发物流园区作为发展物流的品牌,但我国的现代物流业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许多企业并没有接受现代物流理念的洗礼,而是习惯于“大而全”的模式,导致物流成本高、效率低。长此以往,随着外资进入,中国物流企业必将被挤出市场,眼看着物流“金矿”的开采权落入外资。
物流产业市场的趋势将是寡头竞争市场,本文讨论当物流市场只有两个寡头企业进行竞争,如果二者以运量作为竞争变量时,二者的竞争策略对市场均衡的影响。分同时博弈、序列博弈、串谋博弈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1同时博弈
市场上只有两家物流企业,提供完全相同的服务,企业的决策变量是运量,并且两个企业同时决定这一策略。市场上价格p是这两个企业运量之和的函数,即需求函数是p=p(q1+q2),其中q1是第一家物流企业的运量,q2是第二家物流企业的运量。两个企业都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当一家企业对另一家企业的运量做出预测之后,便以利润最大化对本身的运量进行决策。对企业1,预测第二家企业的运量为q2e(e表示期望)。如果企业1决定生产q1,则市场上供给的产量就为q1+q2e,相应的市场价格就为p(q)=p(q1+q2e),从而,企业1的利润极大化问题就可以写成:max{p(q1+q2e)q1-c1(q1)},其中c1(q1)为企业1的成本函数。对于任一给定的企业2产量的预期q2e,都会又相应的企业1的产量选择q1,于是,企业1的最佳产量就是其对于企业2的产量预期q2e的函数,即q1=f1(q2e)。反之,企业2的产量q2也是对于企业1产量预期q1e的函数,即q2=f2(q1e)。如何决定企业1和2的运量q1、q2?需要解联立方程组 ,求出产量组合(q1*,q2*),即为二者的最优运量,也就是古诺(Augustin Cournot)均衡解。
日前,艾瑞咨询研究报告称,2009年中国网页搜索请求量规模为2033.8亿次,较上年增长35.7%,步入稳定增长期。同时,中国搜索引擎市场仍呈现双寡头竞争特征,建议运营商外延竞争边界。
市场规模:网页搜索请求量规模步入稳定增长期
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网页搜索请求量规模为2033.8亿次,年同比增长35.7%。对比历史同期增长情况发现,2008年中国网页搜索请求量规模年同比增长64.4%,2009年增速有所放缓。
艾瑞咨询分析,一方面,经过10余年的发展,中国搜索服务普及水平已相对成熟,网页搜索请求量规模在较高基数上的稳定增长具备一定必然性(美国2009年12月搜索请求量规模较上年同期增长22.0%);另一方面,输入法技能是网民产生搜索请求的必要条件。近年来,中国网民规模迅速增长,新增网民中初级网民占比较高,从而拉低了网页搜索请求量的增速。随着互联网应用的进一步普及和初级网民的不断成熟,中国网页搜索请求量将再次出现高速增长。
展望2010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发展,艾瑞咨询认为,该市场将进入深入调整的关键时期,以提升发展质量为核心,完成商业价值及商业模式的调整。至2010年年底,中国搜索引擎市场将完成调整期,进入成熟期,行业发展将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
竞争现状:双寡头特征依然显著
数据显示,2009年百度和谷歌的网页搜索请求量份额之和达94.9%,相比2008年二者份额之和增长了1个百分点,其中百度网页搜索请求量份额增长2.8个百分点,二者领先优势依然显著。在其他运营商方面,微软Bing(必应)及腾讯SOSO的进入,为逐渐稳定的搜索引擎市场注入了新的竞争元素。
艾瑞咨询建议,以百度、谷歌为代表的领先搜索引擎运营商,在维持通用搜索市场的既得优势的同时,也要重视来自广义搜索市场的潜在竞争。随着搜索服务的逐渐普及和深化,用户针对特定领域的搜索需求逐渐明确,对搜索结果的个性化程度要求逐渐增高。对于通用搜索引擎运营商,首先应注重热点垂直搜索频道的建设(如购物搜索、旅行搜索、视频搜索、社交搜索等);其次应对用户浏览行为及价值取向进行跟踪分析,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搜索结果。例如,同样输入“polo”,针对经常关注时尚及服装的用户优先展现“Polo/RALPHLAU-REN”品牌的服装信息;针对经常关注商务及汽车的用户优先展现大众旗下“polo”品牌的汽车信息,由此满足不断分化的用户需求。
摘要: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原理,借鉴注册会计师职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我国应该借助非市场力量推动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在审计市场上培育寡头型事务所,从而强化审计师的独立性,提高审计质量。寡头竞争型的审计市场并没有扼制事务所之间的竞争,而是将部分竞争行为内部化,提升了审计市场竞争的层次和水平,即寡头型事务所在审计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服务深度上进行更为有效的竞争。
关键词:审计质量 寡头竞争 合并
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德国等证券市场和注册会计师职业发达的国家,上市公司乃至众多大型企业的审计业务都是由极少数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控制的,即审计市场呈现出寡头竞争形态。有资料显示,1991年欧美十国审计市场的CR8指数平均已高达86.6%。1997年美国原“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则占据了美国上市公司审计市场87%的份额。根据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相关资料的统计,2000年CR8指数值为44.70%,即使CR20指数值也只有64.24%。由此可见,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的集中度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没有形成对审计市场具有影响力的寡头型会计师事务所。为什么要培育寡头型会计师事务所;决定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何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的集中度,培育寡头型会计师事务所,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原理对此进行了分析,提出应该借助非市场力量推动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以降低仅依靠市场力量实现这一目标所需耗费的社会成本。
一、培育寡头竞争型审计市场的必要性分析
DaAngelo(1981)将审计质量定义为审计师发现客户违约行为和披露该违约行为的联合概率。Watts和Zimmerman(1986)进一步指出,审计师发现违约行为的概率取决于其专业胜任能力和在执行审计过程中实际投入的人力与物力;审计师报告违约行为的概率取决于其独立性。影响审计师专业胜任能力、实际人力物力投入、独立性的因素有很多,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培育寡头竞争型审计市场主要是寡头型会计师事务所有能力、有动机从上述方面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在专业胜任能力方面,如果能够建立起畅通的交流平台,寡头型会计师事务所中的审计师就能够拥有更广阔的知识共享空间,审计师人数的增加代表着知识资源的丰富,而知识的交流共享则能迅速提高单个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在实际的人力物力投入方面,寡头型会计师事务所无疑比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更具有优势。在独立性方面,寡头型会计师事务所的优势更加明显,首先,其拥有更多的客户资源,对单一客户的经济依赖程度低;其次,注重自身声誉对自身未来价值的影响,对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而言,由于某个客户解聘审计师而引起的“准租金”损失很可能小于不报告客户欺诈行为对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和未来审计收入造成的不利影响;再次,在寡头竞争型的审计市场上,上市公司选择会计事务所的余地小,不正当变更审计师的空间也小,从而有利于提高审计独立性。
二、培育寡头竞争型审计市场的主要方式
(一)新制度经济学对企业边界确定方式的分析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科斯在《企业性质》一文中指出,在某种意义上,企业与市场是两种可供选择的资源配置手段,即企业是市场的替代或补充,企业实质上也是一种资源配置机制。与市场主要依靠价格机制发挥的作用不同,企业更多的依赖行政命令,更多的采用计划手段。这两种机制相互替代的标准是什么;企业的边界在哪里;是什么决定了企业的规模。人们知道价格的发现过程会耗费成本,即市场交易成本,企业的组织管理过程也会耗费成本,即企业管理成本。这两种成本是发生在不同时期中的不同性质的交易成本。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市场交易成本逐步减少如(图1a)所示,企业管理成本则逐步增加如(图1b)所示。市场交易成本是企业规模的递减函数,企业管理成本则是企业规模的递增函数,这两种成本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在产品生产成本确定的假设下,对企业规模的选择实质上是从节约交易成本的角度出发,使市场交易成本与企业管理成本之和最小化的行为过程,即企业的规模将不断扩大,直到通过市场交换进行交易的边际成本等于在企业内部进行交易的边际成本,两种交易成本之和达到最低时为止如(图1c)所示,其中实线表示两种交易成本之和。换言之,在权衡外部市场的交易成本和内部管理的交易成本后,市场经济活动主体会自主的选择并确定企业的适当规模。
(二)自然状态下会计事务所规模的演变方式理论上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也是在比较上述两种成本后,由市场经济主体自行选择和决定的。但是审计服务产品的特有属性,导致这种规模决定机制在审计市场上失效。因为,经济主体在进行决策时,除了考虑交易成本还要考虑产品蕴含的劳动成本,总成本是做出最终决策的依据。审计报告是独立审计的主要产品,不同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审计报告在形式上不存在差异性,审计报告的质量在事前无法被测定,审计人员的劳动付出也无法被观察。付出多少劳动才能出具一份审计报告,完全是由注册会计师掌握的私人信息。因此,同样一份审计报告,其产出所依赖的劳动成本具有很大的弹性,在法律责任约束不强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可以任意缩减审计过程中的劳动投人。这样,即使在审计市场上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的市场交易成本很大,其仍然可以通过压减劳动成本,将总成本控制在可赢利的范围内,从而弱化了其通过扩大组织规模来降低外部市场交易成本,进而降低总成本的动机。“产品生产成本确定”的假设是企业边界决定理论成立的关键,而审计成本具有的弹性特征则打破了这一假设,使得会计师事务所丧失了做大做强的内在的动力。但市场机制本身仍然会促使会计师事务所最终走上做大做强的道路,只是在这一过程中会耗费巨大的社会成本。审计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进入该行业不存在过高的金融资本“壁垒”,需要的资源主要是人力资本,如果由经济主体自主决定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初期的审计市场上将充斥众多小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审计成本具有的弹性特征,仅依靠市场力量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最初不会有做大做强的动机,相互之间的恶性价格竞争不是以利润为代价,而是以审计质量为代价的。这种以审计质量为代价的竞争方式将导致审计行业的整体价值受到质疑,审计职业的生存将面临严重的考验,即以诚信为代价提供低质量审计服务的竞争行为,最终将摧毁审计市场。在付出高昂代价后人们在重建审计市场时,才会考虑通过扩大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来强化审计服务供给方的谈判能力,强化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从而保证审计服务的质量。在这一演变过程中,社会成本耗费是巨大的。因此,不能等待经济主体自发地做出扩大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的选择,而是要借助非市场力量,促使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通过相互之间的并购,迅速做大做强。
摘要:在非均衡市场下建立房地产寡头产量竞争动态博弈模型,并分别用理论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其演化加以分析。研究表明,在区域市场非均衡条件下,房地产寡头可以通过重复博弈达成产量竞争均衡;在房地产开发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的特定阶段和稳定的税赋政策下,市场供需的非均衡状态和地价房价比决定区域房地产寡头产量博弈的均衡解、均衡稳定性和均衡演化路径,从而决定房地产供给市场的类型。政府宜采取地价房价比控制、市场供需结构调节和税收调整同步的方式调控房地产市场,政策效果相得益彰。
关键词: 非均衡市场;房地产寡头;博弈;纳什均衡;混沌
中图分类号:F22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15)03-0099-08
一、引言
区域房地产寡头面临共同的区域需求市场,其产量竞争更接近古诺博弈,是信息不对称、有限理性下的动态行为博弈,且其所处市场环境可能是供需非均衡的。Jing Peng(2011)等研究了具有不变线性成本的延迟有限理性三寡头博弈,发现合适的延迟参数能够扩大系统的稳定区域[1] 。Lu(2011)等研究表明,决策状态延迟能够扩大均衡稳定域并延缓分岔[2]。易余胤(2004)等的研究发现溢出效应能增加博弈达到Nash均衡的可能性[3]。Fabio(2010)研究发现寡头的类型影响均衡的稳定性和其失稳后的复杂动力学演化,但并不影响均衡解本身[4]。Leonard(2009)研究表明,在异质混合双寡头框架下,由于环境税收与减排的影响,私有化将导致社会福利降低[5]。姚洪兴(2005)等研究发现企业加快广告投入量的调整速度,会导致博弈系统的不稳定[6]。Tnu(2006)的研究表明静态古诺博弈均衡解的存在性与参与博弈的寡头数量无关[7]。牟玲玲(2010)等分析了寡头博弈模型演化的复杂性态[8]。童光毅(2008)等针对房地产市场的非均衡状态, 以半参数(拓展)回归模型解释了我国房地产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原因[9]。阙彬(2011)等在聚合方程下实证分析了房地产市场非均衡状态[10]。姚洪兴(2008)等研究了均衡市场下房地产投资决策博弈模型的复杂性[11]。现有市场模型侧重于宏观方面,缺乏对其区域特性、地区差别和市场主体行为(微观)等因素的考虑;没有反映出均衡与非均衡市场共存的现状及其内在联系。本文拟从区域房产商的产量竞争决策行为及区域市场供求的微观视角,研究区域房地产市场(非)均衡状态、管控政策等与产量分配机制关系的经济规律,期望能为行业运营实践、管控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二、模型建立
假设:(1)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形势相对稳定,经济系统运行勿受突变扰动;(2)房地产市场可能呈现非均衡;(3)寡头均以赢利为目的,公益性房产供给不进入市场;(4)寡头是有限理性的,即普遍存在的“短视预期”和“羊群效应”[12]传导所致。我们定义“短视预期”为一期即项目运营平均周期上的有限理性预期,能够根据现有的信息如当期边际利润、价格预期下一期的价格水平,或者至少二者差异的方差很小,可以通过线性的决策系数加以矫正,从而决定下期产量,谓之“一阶理性”;(5)寡头间不存在合谋,产品同质或具有等价替代性,即符合古诺模型的市场结构特点[11,13] 。
从土地使用权买卖行为至房地产产品售罄(或留下一定量的尾盘,不同房地产生产者各异),有一个较长的产销期(如2~5年),但出让土地时,地方政府和房产商均不能确切知道土地未来物化至商品房中的真实价值,一般是根据当期(如t期)对未来建成商品房的预期价格pe(t+1)来决策。根据假设(4),pe(t+1)等于或近似于t+1期实际交易价格p(t+1)①。从土地交易双方关于房地产行业的知识和信息面来看,这也是切合实际的。t期交易的土地价格是t+1期房地产的重要成本,会影响到t+1期房产实际交易价格,进而影响房地产供应量。
摘要:通过建立一个混合双寡头市场竞争模型,借以考察在国家征收环境税的条件下,国有企业的私有化程度对污染物排放、社会福利以及环境税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国有企业的私有化程度较低时,继续私有化将会导致污染物排放的增加和社会福利的增加;当国有企业的私有化程度较高时,继续私有化将会导致污染物排放的降低和社会福利的下降;同时,环境税则随着国有企业私有化程度的提高,始终保持下降趋势。
关键词:混合寡头;国企私有化;污染物排放;环境税
中图分类号:F2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70(2012)01-0059-06
收稿日期:2011-09-2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中国频繁遭遇反倾销的政治经济学研究”(11YJC790217);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频繁遭遇贸易摩擦与争端的形成机理与对策研究”(ZR2011GQ005);中国人民大学新教师启动金项目“中国遭遇国际贸易摩擦的新动向:特点、成因及应对”(10XNF062)
作者简介:谢申祥(1978-),男,湖北荆州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博士后,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王孝松(1983-),男,天津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商龙燕(1976-),女,山东齐河人,中国重汽集团设计研究院会计师,研究方向:贸易与会计关系。
①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计算而得。
②凤凰网,“江西地税官员称正向国务院申请环境税开征试点”, finance.省略/news/20100810/2493614.shtml。
内容摘要:引入专营销售商到传统双寡头竞争中,寡头都有专营销售商销售产品,这样更加符合现实情况,就形成了两条产业链。在此情况下,这是一个特殊斯塔克尔伯格博弈模型,即双层博弈模型。模型中包括两个寡头上层生产商、两个下层专营销售商。上层定价博弈后,下层再定价博弈。本文对此进行了产价博弈模型分析,得到了均衡的解。存在专营销售商的情况下,销售商会对产品进行加价销售,从而使得产品市场价格有所提高。销售商对于产品的加价程度取决于产品的批发价格,批发价格不同,加价的程度也会不同。
关键词:定价博弈 斯塔克尔伯格模型 双层博弈 专营销售商 产业链
引言
传统意义上研究寡头生产厂商定价博弈模型的主要模型有古诺模型、伯川德模型以及斯塔克尔伯格模型等(张维迎,1996)。古诺模型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安东尼·奥古斯丁·库尔诺于1838年提出的,该模型阐述了相互竞争而没有相互协调的厂商的产量决策是如何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一个位于竞争均衡和垄断均衡之间的结果。古诺模型假定一种产品市场只有两个卖者,并且相互间没有任何勾结行为,但相互间都知道对方将怎样行动,从而各自怎样确定最优的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古诺模型把厂商的产量作为竞争手段,是一种产量竞争模型,而伯特兰德模型是价格竞争模型。
伯川德模型是由法国经济学家约瑟夫·伯特兰德(Joseph Bertrand)于1883年建立的。该模型假设各寡头厂商通过选择价格进行竞争;各寡头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寡头厂商之间也没有正式或非正式的串谋行为。根据伯川德模型,谁的价格低谁就将赢得整个市场,而谁的价格高谁就将失去整个市场,因此寡头之间会相互削价,直至价格等于各自的边际成本为止,且寡头的长期经济利润为零。
斯塔克尔伯格模型由德国经济学家斯塔克尔伯格(H. Von Stackelberg)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在古诺模型和伯特兰德模型里,竞争厂商在市场上的地位是平等的,因而它们的行为是相似的,而且它们的决策是同时的。当企业甲在作决策时,它并不知道企业乙的决策。但事实上,在有些市场,竞争厂商之间的地位并不是对称的,市场地位的不对称引起了决策次序的不对称,通常小企业先观察到大企业的行为,再决定自己的对策。斯塔克尔伯格建立的模型就反映了这种不对称的竞争。该模型假设厂商1先决定它的产量,然后厂商2知道厂商1的产量后再作出它的产量决策。因此,在确定自己产量时,厂商1必须考虑厂商2将如何作出反应。
虽然以上三个主要模型在研究假设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但都仅局限于生产厂商之间的竞争关系研究,没有考虑寡头厂商存在销售商的情况。如果寡头厂商不是自行销售,而且通过销售商进行产品的销售,那么寡头厂商与其销售商之间便会形成一条新的产业链,使寡头厂商所处的产业链纵向延伸。产业链的纵向关系是产业组织中的一种常态(Martin S,2002;Tirole J,1997),绝大多数的企业处于至少一个产业链中。从狭义的角度而言,纵向关系是研究处于相继生产阶段或相继产业的专业化的企业、工厂以及工序之间的关系;从广义的角度而言,纵向关系是指以一定产品为中心的厂商之间的纵向联结关系,这种联结关系可以通过契约、产权和网络连接起来的。本文中带有专营销售商的双寡头是一种纵向的关系(Spengler J,1950)。本文模型中将产业的纵向关系主要界定为同一产品市场中上、下游企业的关系(Vickers J,Waterson M,1991;Scherer F M,2004)。纵向市场结构和一些文献中的纵向结构是有区别的,后者与品牌内竞争、品牌间竞争有关系(Rey P,Verge T,2005;Caillaud B,Jullien B,Picard P,1995)。
与相关文献研究的不同点在于: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在传统的寡头定价博弈模型中引入专营销售商;第二,由于专营销售商的引入,使得传统寡头定价模型更符合现实的情况,由原来的单层定价博弈变为双层博弈,模型中包括两个上层寡头生产商以及两个下层专营销售商,上层寡头生产厂商定价博弈完成后,下层两个专营销售商之间再进行定价博弈。
摘要:自1949年11月1日成立了中国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以来,我国电信业在发展过程中,其市场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基本的变迁路径为:垄断(1994年以前)-双寡头前提下的主垄断结构(1994-1998年)-寡头垄断(1999年至今)。在这条路径,联通的进入,信息产业部的成立,中国电信地纵向拆分,中国电信的横向拆分和电信产业重组,联通CDMA项目上马等一些列重大事件对中国电信业市场结构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时至今日我国固定电话业务运营商为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铁通,中国联通,其中中国电信处于主垄断地位。而移动电话业务运营商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通。中国卫通有牌照却没有开始移动电话业务,所以我国的移动电话业务主要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这方便我们建立双寡头模型来寻求市场的竞争均衡,但是移动通信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的“网络效应”,也就是网络外部性。网络效应在本质上是一种需求方规模经济,与传统的供给方规模经济有着很大的不同,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难以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因此必须从网络外部性视角来寻求我国移动电话行业的竞争均衡。本文扩展《A Theory of interdependent demand for a communications service》Jeffrey Rohlfs(1974年)考虑了网络外部性情况下来建立双寡头市场模型以期得到市场竞争均衡的解。本文分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几个基本概念及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模型设定及求解分析,第三部分模型设定的进一步讨论,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结论。
关键词:网络外部性 移动通信 双寡头市场 需求函数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与文献回顾
一、外部性(Externality)及网络外部性(Netwouk Externality )
1、外部性的经济学含义:当一个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者公共的利益,而行为人却没有因该行为作出赔偿或得到补偿的时候,就产生了外部性,外部性分为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外部性会导致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失灵,需要市场之外的干预手段的介入。
2、网络外部性的含义:当一种产品对用户的价值随着采用相同的产品或可兼容产品的用户增加而增大时,就出现了网络外部性。网络用户所得到的价值包括:a.自有价值:是在没有别的使用者的情况下,产品本身所具有的那部分价值,b.协同价值:当新的用户加入网络时,老用户从中获得的额外价值。网络外部性的产生原因在于网络自身的系统性和网络内部组成成分之间的互补性(或者称为网络内部信息交流的交互性)。a、网络的系统性:无论网络如何向外延伸,也不论新增多少个网络节点,它们都将成为网络的一部分,同原网络结成一体,因此整个网络都将因为网络的扩大而受益,b、互补性:在网络系统中,信息流或是其他物质的流动都不是单向的,网络内的任何两个节点之间都具有互补性。
二、文献回顾
我国移动通信市场是伴随着中国电信市场的“垄断(1994年以前)-双寡头前提下的主垄断结构(1994-1998年)-寡头垄断(1999年至今)”的演进格局发展壮大的, 已有的理论研究也大都遵循“垄断―竞争”主线。前期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如何打破中国电信产业的垄断,表现为反对政府部门的垄断和限制公平竞争的行为。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关注的焦点逐步扩展到电信管制中的特殊利益集团。近年来,相关研究开始向产业层面和制度层面转移,例如,王俊豪的研究成果表明,对于中国电信产业等类似性质的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基于有效政策和结构模式进行重组,有利于促进有效竞争,提高运营效率。彭伟斌认为,在政策制定上,反电信垄断应重视通过制度创新进行电信政策调整;在制度安排上,反电信垄断应着眼于如何形成规范、高效的竞争机制和竞争态势,以有效培育市场竞争主体,优化电信市场结构。然而,已有研究大都以电信市场为对象,主要从政府规制垄断行为,建立有效产业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忽略了对微观层次上消费者的特征对产业结构演化的分析。帅旭等从移动通信市场的买方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但遗憾的是文中得出的网络效应对产业竞争者影响的结论不尽如人意。本文试图从微观层面同时考虑消费者和移动电话运营商的决策来寻找市场均衡。
摘要:
2015年2月15日,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联合宣布,两家公司实现战略合并。近年来,“滴滴”、“快的”两大移动终端之间的竞争风靡一时。各自背后的发行企业――腾讯和阿里对使用打车软件的乘客实行“车费补贴”,以求占领网络服务的市场份额。两者的消烟战尘埃落定,两者之间的价格博弈行为值得去回顾与分析。伯川德模型则是典型的价格竞争博弈模型,借用伯川德模型可以更好的理解两者之间的博弈竞争行为。
关键词:
打车软件;寡头博弈;价格竞争;伯川德模型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9007002
[摘 要] 文章将产品横向差异引入寡头竞争模型,并在假设企业产品存在一定横向差异条件下,得到质量――价格博弈的惟一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由于横向差异的存在增强了企业的市场力量,使得企业通过实施纵向差异化战略以缓和价格竞争而带来的收益有所减少,从而弱化了企业在纵向差异产品空间上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动机。因此,均衡条件下,我们得到同现有大部分文献相异的结论:即企业在纵向差异产品空间上的策略符合最小差异原则。
[关键词] 横向差异 纵向差异 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一、引言
横向差异首先由豪太林(Hotelling,1929)将其引入寡头竞争理论分析中,他假设消费者均匀分布于单位长度的直线上,消费者具有无弹性的单位需求,运输成本是距离的线性函数,他们依据最小化实际支付即价格和运输费用之和来确定提品服务的企业[1]。豪太林模型实际上刻画的是一个两阶段动态博弈,在博弈的第一阶段企业决定自己在产品空间中相应的位置,然后在给定双方在产品空间中位置的条件下就产品价格展开竞争。他指出均衡条件下,企业向产品空间中心集中可以提高其均衡利润水平,从而导致均衡条件下企业在产品空间中心集中,此即横向差异的“最小差异化原则”。 同横向差异产品空间相对应的是纵向差异产品空间。寡头竞争理论分析中产品空间策略的横向差异模型同纵向差异模型存在很多相似之处,泰勒尔(1998)在假设消费者纵向偏好差异足够大的条件下,分析了双寡头在质量空间中的均衡策略,结果显示:企业质量策略也符合“最大差异化原则”,因为企业通过质量空间差异化来缓和二期的价格竞争,从而使得即使质量生产不需成本条件下,低质量企业也拥有把质量降到最低的动机。沃西(Wauthy,1996)在假设质量生产成本为零条件下,也得到类似上述结论。
现有文献在分析寡头企业在纵向差异产品空间中的策略时,均隐含设定企业产品在横向差异产品空间中不存在任何差异。本文首先将产品横向差异引入纵向差异竞争模型,并在假设企业产品存在一定横向差异条件下,就寡头企业的质量―价格博弈的均衡展开分析。同泰勒尔(1998)和沃西(Wauthy,1996)的结论相反,在我们的假设条件下,均衡策略符合所谓的 “最小差异化原则”。这是因为:产品横向差异的存在增强了企业的市场力量,使得企业通过产品的纵向差异化战略以缓和价格竞争而带来的潜在收益有所减少,从而弱化了企业在纵向差异产品空间上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动机。本文余下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模型设定和寡头企业的需求函数分析;第三部分是给定企业空间位置符合一定差异条件下,关于寡头企业的质量―价格博弈的均衡分析;最后是简短小结。
二、模型与假设
我们假设只存在两个企业生产某一种产品,消费者均分布于单位长度的直线上,其对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单位需求,其效用函数为:(1)
其中k为消费者的保留价格,我们假设其足够大,使得在均衡条件下,所有消费者均被市场所覆盖;si、pi和分别为企业 的产品质量、价格以及企业在直线上位置, 这里我们假定企业的可行质量空间为,质量生产成本均为零,为消费者的偏好系数,在[0,1]区间上服从均匀分布,消费者的偏好同其在直线上的位置无关;t>0为一常数。不失一般地我们假设s2>s1和2>1,企业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为零。最后我们假设企业在空间位置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即:。
【论文关键词】囚徒困境 蜈蚣博弈 情侣博弈
【论文摘要】在寡头市场上,每个厂商的产量都在全行业的总产量中占一个较大的份额,从而每个厂商的产量和价格的变动都会对其他竞争对手以至整个行业的产量和价格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寡头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通常会采取价格竞争策略。本文运用博弈模型,分析了寡头企业价格竞争策略,阐明了寡头企业竞相削价的原因,分析了价格联盟的不稳定性和可能性。
寡头垄断是指少数几家巨型企业控制一个行业供给的市场结构,如汽车、钢铁、有色金属、彩电、移动 电话等。在寡头市场上,每个厂商的产量都在全行业的总产量中占一个较大的份额,从而每个厂商的产量和价格的变动都会对其他竞争对手以至整个行业的产量和价格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寡头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通常会运用价格竞争手段。
1 寡头企业竞相削价的不合作均衡
我们可以运用博弈论里经典的模型 “囚徒困境”来分析寡头企业价格的竞争。“囚徒困境”描述了这样一个案例:警察抓住了两个合伙犯罪的嫌疑犯,但缺乏足够的证据指证他们所犯的罪行。如果其中至少有一个人供认犯罪,就能确认罪名成立。为了得到所需的口供,警察将这两名嫌疑犯分别关押以防止他们串供或结成攻守同盟,并给他们同样的选择机会:如果他们俱不认罪,则他们会被以较轻的妨碍公务罪各判1年徒刑;如果两个人中有一个坦白认罪,则坦白者从轻处理 ,立即释放,而另一个则将重判8年徒刑;如果两个人同时坦白认罪,则他们将被各判5年徒刑。
在这个例子里,博弈的参加者就是两个嫌疑犯甲和乙,他们每个人都有两个策略即坦白和不坦白,判刑的年数就是他们的得益。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甲和乙均坦白或均不坦白、甲坦白乙不坦白或者乙坦白甲不坦白。由于这两个人被隔离开,其中任何一个人在选择策略时都不可能知道另一个人的选择是什么。这个博弈最终结果是两个人都坦白,各判5年徒刑。这是因为,假定甲选择坦白的话,乙最好是选择坦白,因为乙坦白判5年而抵赖却要判年;假定甲选择抵赖的话 ,乙最好还是选择 坦白,因为乙坦白不被判刑而抵赖要被判刑8年。即是说,不管甲坦白或抵赖,乙的最佳选择都是坦白。同样地,不管乙是坦白还是抵赖,甲的最佳选择也是坦白。结果,两个人都选择了坦白,各判刑5年。
值得注意的是,对两个囚徒来讲,最佳结果是同时选择不坦白,则各判1年,显然要比各判5年好得多。但由于两个人都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不顾及同伙的利益,不敢相信对方的合作,因此只能得到不理想的结果各判5年。
囚徒 困境可以用来分析寡头企业的价格战,由于在寡头市场上只有为数很少的几家厂商,每个厂商的行为对市场的影响都是举足轻重的,厂商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往往会采取降低价格的竞争手段。但是某一个厂商首先采取降价的竞争手段后,其他厂商也会采取相应的降价手段作为回应和报复,以保住甚至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于是在经过寡头厂商轮番降价后,市场的价格会降到一个很低的水平,其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