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心下一代周报

关心下一代周报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读《关心下一代周报》有感作文1100字

“《关心下一代周报》真是一份关心我们少年儿童的好报纸!”我看完这份周报,不由得感叹道。

《关心下一代周报》的版块很丰富,有“校园·人物”“校园·文化”“校园·时尚”“校园·百科”“校园·感悟”“校园·成长”“家庭教育”等。内容有小学生、中学生的作文,有校园里璀璨的群星,有报道有关低碳进校园、微博、网络语言等时尚话题和活动,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时尚观,有以重大科教文事件为切入点,重点介绍相关的人文史地等方面的新知识……

我津津有味地阅读这份报纸,唯恐遗漏了一点儿角落。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这样几篇文章:《别让孩子成为“木偶”》,主要内容是作者的朋友的女儿,样样精通,带着各种才艺去作者家展示。朋友说什么,女孩便做什么,就像一个乖巧的木偶。孩子懂事,听话,做父母的自然会感到欣慰,感到骄傲。可当孩子在父母的“指导”下,学会了各种才艺,懂礼貌,却成了大人的一个百依百顺,没有丝毫独立空间的“木偶”,那又有什么意思?有很多家长自认为是为了孩子的前途着想,可谁又明白孩子的苦衷?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很重要,如果掺有家长的一点逼迫,那还不如不学。

还有一篇文章是:《在“辅导风”中站稳脚跟》。作者下班走出校门,看见一个背着书包的孩子,那个孩子说他在等他的辅导老师接他去上辅导班。孩子放学后应该去的地方是哪里?有许多家长都在为子女成龙、成凤的事情而焦虑。于是,家长便给自己的孩子报了数也数不清的辅导班、补习班、兴趣班、提高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好事,让自己的孩子学一门专长也是好事,可是幼苗需要循循渐进、一步一步地成长,如果急于收获,从而揠苗助长,后果将不堪设想。

做家长的,应该是学会如何关心下一代,而不是急于求成,给孩子施加很多负担、压力。孩子要的是自由,负担太重,压力太大,只能让孩子烦恼,失去对学习、爱好的兴趣,将来只能输的一败涂地。以前一年级,我的家长也急于求成,便也如其他家长一般,给我报了很多补习班、兴趣班、辅导班。在那一段时间里,原本我的成绩是不错的,可自从上了这个那个补习班后,我的成绩从云端跌入谷底。可能是我的家长明白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便不让我再去上补习班了。在那之后,我就像一只被放出笼子的鸟儿,从谷底又飞向云端。没有了补习班的压力,没有了负担,我的成绩开始上升。

不要让教育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颗绊脚石。“人之初,性本善”,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一样的,只是每个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同。家长只有多花些时间了解自己的孩子想要什么,需要什么,什么会成为他们的负担,并且付出实际行动,才不会弄巧成拙,自己的孩子才会成为真正的“龙”、“凤”。

六年级:那朵花

全文阅读

关注成长 责无旁贷

镇江市红旗小学“关工委”在市、区教育局“关工委”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和主席提出的“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精神,紧紧围绕党的基础教育的中心工作和市、区教育局提出的“关工委”工作的中心任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充分发挥“关工委”的育人功能,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应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的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加强领导,重视“关工委”的自身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学校书记和德育主任亲自担任校“关工委”的副主任职务。关心学校“关工委”的自身建设,坚持定期召开“关工委”全体成员会议,认真领会上一级“关工委”的文件精神和上级布置的工作要求,交流工作情况,研究工作的开展方案。

学校“关工委”加强自身学习,了解国家大事,紧跟时代形势,使“关工委”工作真正做到与时代同步,与青少年同心,与培养“四有”新人同进。

二、配合学校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关工委”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利用各种未成年人道德建设重要阵地进行德育教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定期邀请义务宣讲员为全校师生做主题讲座,针对各个年级的学生开展了革命传统教育。如:“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从红军长征壮举中汲取什么精神”、“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北固英烈事迹报告”、“我心中的奥运精神”等主题,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磨砺意志,陶冶情操,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心理健康教育“你会沟通吗”、绿色网络教育“你会健康上网吗”等专题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三、家、校、社区三沟通,提高教育的合力

“关工委”邀请家长为“好习惯伴我行”活动征集了一万多条建议,有效地推动了我校德育工作深入、持续、有效地开展。校“关工委”成员杨荣娟老师,每学年开学初到校给一年级新生家长做《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性》专题报告,陈丽娟等退休老师给全体家长做《家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的辅导讲座,石永华老师开办“家长学校”和《声音》校报,等等,这些活动深受学生家长的欢迎。校“关工委”还联系学校周边单位,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如,与“肯德基”、“中国银行”、“京巡警大队”等周边单位,联手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参观、体验,让学生懂得学校因有纪律的规范而美丽有序,社会因有法律的规范而和谐。

全文阅读

浅谈近代报刊公共领域的形成

【摘要】近代报刊的诞生,为建构报刊公共领域提供了可能性。邹韬奋主编《生活》周刊期间,通过设立“信箱”栏目,就社会民众所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实现了近代报刊建构公共领域的尝试。

【关键词】《生活》周刊 邹韬奋 公共领域

按照哈贝马斯的提法,公共领域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一是要有独立于政治权力之外的公共空间;二是参与者能独立地、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三是讨论的话题具有公共性。本文通过梳理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的读者“信箱”栏目所形成的报刊公共领域,以试图总结建构报刊公共领域的经验。

中国近代报刊的出现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其诞生之初,便与各政党及利益集团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无论是传教士的办报活动,还是维新派及革命派的报纸,中国近代报刊很多时候体现的都是一己之私,而非社会公义。各派报纸以“大公无私”的姿态讨论中国社会问题,但最后大多走不出谋私利而舍公理的窠臼。精英治国的传统更是剥夺了社会公众的话语权,形成“大政府小社会”的景象。表达意见的渠道掌握在权贵及士大夫阶层手中,普通民众少有参与公共话题讨论的机会,报刊这一新兴的信息沟通的工具也多被党派所利用并为之服务,党同伐异的现象很普遍。报纸未能成为社会公器,报刊公共领域的形成也就无从谈起。

报刊公共领域的形成,离不开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参与意识的萌发。近代中国的救亡运动与社会转型,一直是采取从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的。在经历了对上层政治制度变革的一次次失败之后,士大夫阶层与新型知识分子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改造民众的思想上。在这种背景下,新文化运动爆发,随着民智得以启发,中国公共领域的形成具备了条件。1926年10月,31岁的邹韬奋以职教社编辑股主任的身份接任《生活》周刊主编的职位。《生活》周刊地处上海,其目标受众群体是当时上海有正当职业的“中产阶层”,包括律师、医生、会计师、工程师及工匠学徒等各个行当。这些人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或专业技能,有稳定的收入,关心时事。当这些人参与到报刊上社会问题的讨论中时,报刊就能为社会主流群体发声,引起广泛的共鸣,从而为公共领域的形成创造条件和提供可能性。

邹韬奋在主持《生活》周刊编辑工作时,一直力求保持《生活》周刊的独立性。在经济上,《生活》周刊不接受任何党派及利益集团的资助,不代表任何党派及利益集团发言。这一点在中国近代报刊中是难能可贵的,即便是刚开始以宣传民主科学思想为宗旨,秉持平等开放态度的《新青年》杂志,也在其发展过程中渐渐失去和读者的商榷态度,而以一党的立场办刊,破坏了公共领域建构所必须的平等参与的条件。而《生活》周刊从创刊至1933年停刊,都始终以平等的态度与读者保持交流,始终保持其立场的公正性。邹韬奋曾提出“报格”的概念,“记者所始终认为绝对不容侵犯的是本刊在言论上的独立精神!也就是所谓的报格”,并表明,“倘须屈伏于干涉言论的附带条件,无论出于何种方式,记者为自己人格计,为本刊报格计,都抱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1927年,政府对舆论的控制愈来愈紧,公共讨论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在这种情况下,《生活》周刊仍然力图超越政治,坚持其报刊的独立性。这些都有利于报刊公共领域的形成和发展。

公共领域的形成,最重要的条件,是要有公共意见空间的存在。报刊作为信息沟通的工具,可以成为公众提供意见表达的平台。《生活》周刊的“信箱”栏目,便是这一平台。“信箱”栏目设立后,收到了大量的读者来信,“到1929年6月,增加到平均每日100多封”,“到1932年5月,最多时竟日收千封以上,每年收到的来信总数在两三万封”。1926年,邹韬奋接编《生活》周刊后,开辟了读者信箱专栏,亲自答复读者提出的问题,以后其所办刊物均有这一专栏。二卷一期《生活》周刊发表了读者礼弘的一封来信,对如何办好刊物提出7条建议,其中第四条就是增加读者信箱专栏,韬奋在答复信中说“关于第四条,极端赞同,本期即其开端。”①读者信箱设立以后,广大读者踊跃投信参与到这一栏目。邹韬奋也投入了很大的心力,以期通过这一栏目实现《生活》周刊“暗示人生修养,唤起服务精神,力谋社会改造”的宗旨。②他“答复的热情不逊于写情书,一点都不马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由于长期秉持这种服务大众的精神,“信箱”栏目才能一直关注民众的生活学习,关注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反映人民的生活状态。

《生活》周刊原是一份讨论青年职业教育的刊物,后来逐渐开始讨论时事及社会热点问题。随着刊物关注点的变化,读者信箱专栏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1930年以后,读者信箱栏目开始针对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问题连续发文,与读者进行广泛的意见交流,渐渐形成浓厚的讨论氛围。比如对民国初年社会风气渐渐开放背景下男女交往问题的讨论,“信箱”栏目就做了好几期的讨论,如6卷19期刊载的《丑态百出》、3卷44期的《“吾爱!”》、4卷31期的《快跟牢前面一辆女子的车子》等。这些来信大多讲述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丑态百出》讲述某小学女教员Y女士才貌出众,她的一位泛泛之交的同事,借口倾慕于她,便擅自走入她的房间,跪地求爱并拼命要求和她接吻一次。③但邹韬奋在编辑回复这些来信时,常常是突破读者个人的小圈子,将这些发生在个人身上的小事放在时代与社会的大环境下,以通俗又有教益的语言加以讨论,如此来启发民众,引起共鸣。在谈论男女交往的问题时,《生活》周刊指出,“完美的社交行为须包含以下三件事:第一完成自己最高尚的人格,第二为他人求最高的幸福,第三为社会求最大的利益”。同时,要对“漫无限制的社交自由”加以约束,使其有“相当的道德观念及制裁为保障”。④《生活》周刊就是通过这样富有指导性的语言,从读者的小事联系到大的社会问题,再给读者以意见。邹韬奋常常在复信中指出,读者不应“只知道有家”,“不知道有国”,“只知道听天命,不知道尽人力”。笔者认为,读者来信对邹韬奋及《生活》周刊来说不过是个引子,通过它引出具有公共性的话题,在报刊上形成舆论,使报刊成为民众讨论公共议题的场所,逐渐形成报刊公共领域才是其最终目的。

全文阅读

以读者为中心,回归内容

这是一个创新变革的时代,这是一个激流勇进的时代。时代的步伐越走越快,因循守旧会被淘汰,止步不前也会被淘汰。

时代在变,读者的需求也在变。面对读者变化中的需求,2010年10月26日,鲁中晨报2007年以来的第三次改版精彩亮相。犹如一股初冬的清风,改版后的鲁中晨报走进千家万户,让几十万忠实读者眼前一亮,令业界同行瞩目。

改版再次获得了读者认可和好评。来自鲁中晨报发行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改版当天,零售市场报纸售完的时间比平时提前了两个小时。

报纸“归位”,注入更多晨报人智慧

随着网络媒体的蓬勃兴起,本已遭受着电视媒体强力冲击的报纸,正迎接着新一轮的挑战。

强烈竞争中,全国性的综合类纸媒日渐失去已往的影响力,地域性强势纸媒开始出现;市场挤占下,“精英办报、品牌竞争、赢家通吃”时代的到来,在报纸日渐产业化的今天,如何生存发展,值得思索。

目前,我们已经从信息短缺时代,进入了信息爆炸时代,一方面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是信息过量,大量非相关或无效的信息已吸引不了人们的眼球。报纸同样面临信息过剩的考验。

我们不得不承认,全媒体时代已经悄然到来。

全文阅读

《周报》助我成长作文1200字

三年级时,第一次阅读《关心下一代周报》便对这份周报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一开始,我先是被“童言童趣”吸引了,它恢谐幽默充满童真,并且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一天的学习疲劳总能被它消灭。所以每一次拿到周报,我总会迫不及待地寻找“童言童趣”。虽然它只占据了报纸的小小角落,但对我而言,《关心下一代周报》的意义尺在于此。

随着年级和年龄的增长,我已渐渐懂得了该如何真正地去阅读《关心下一代周报》,去理解它出版的真正原因,享受它那人生的酸甜苦辣各种滋味。同学们还记得吗?有一份周报上,记录着一位伟大的妈妈,用自己的一生为一个可爱的小女孩遮风挡雨,不让她受一点伤害,一点委屈,而小女孩长大之后也并没辜负妈妈对她的期望,成了一位有智慧的学者,还把呵护她一生的妈妈给接到了自己身边,竭尽所能的来照顾她,回报她……是啊,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生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鱼儿感恩江河,因为江河让它畅游。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父母的养育之情、老师们的教诲之恩、同学朋友们的关爱伴我走过一段段漫漫的人生征途。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刚上完学,准备等妈妈来接我,突然天空中阴云密布,云脚长毛,我想:可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啊!这样子妈妈怎么来接我呢?可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妈妈竟然独自一人拿着一把伞走过来接我。

“妈妈,伞歪了。”妈妈抬起头望了望,笑眯眯地说:“怎么?没歪呀!”我困惑极了:“怎么搞的嘛,明明就是向我这边歪了呀?”妈妈笑而不语,等回到家后,才发现妈妈的一边肩膀都湿透了。“妈,我说伞歪了嘛,你看,你的肩膀都淋湿了,快擦一擦吧!”“你有没有被淋到呀?”妈妈问。“没有啊,那把伞把我整个都给遮住了。”妈妈便开心地笑了起来……就这样,每次我们走在雨中的时候,妈妈总是一半身子在外面,一半身子在里面。

于是,我便在这把倾斜着的大伞下,在妈妈那无微不至的呵护下,在无数的风风雨雨中茁壮的成长起来。

白驹过隙,岁月如梭,在这段美好的时光中,我感受到了平凡中的美丽。细细品味走过的点点滴滴,我发现平淡的生活总会散发出迷人的光彩。感恩,一种神圣而温暖的情感。学会感恩,使亲情变的更加甜美;懂得感恩,使友情变得更加紧密;有了感恩,社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不错,《关心下一代周报》给我的帮助还有很多,是它让我明白了要学会感恩,也是它让我懂得了如何该珍惜现在所有人给我的爱,更是它让我能够倾听同龄人的喜、怒、哀、乐……恬静的小学生活,时而阴沉,时而明媚,枯竭的学习生活中多亏遇到了你——《关心下一代周报》。你就像是一扇“任意门”,打开之后,我便找到了一个属于心灵的港湾,这里有许多的惊喜,许多的感动,许多的回忆……

愿《周报》伴我成长,敞开心扉,将理想与知识结合,藏入星宇深处。享受生活,回报生活。在阅读《关心下一代周报》中,我领悟到了成长的价值!!!

四季园五年级:武文星

全文阅读

探析07’《时代》周刊北京奥运前期报道

美国《时代TIME》周刊是当代西方世界最有影响、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刊。根据美国发行量审计局2007年8月13日公布的数字,尽管2007年发行量大幅下降了17.1%,平均每周的总发行量仍有340万份,正因为《时代TIME》的地位和影响,我们选取它作为文本分析的对象,针对该刊涉及2008北京奥运的前期报道进行考察,试图发现其中的对华报道特点,解读西方媒体眼里的中国奥运。

《时代》周刊分美国、欧洲、亚洲、南太平洋四个版本,本文是以总编室设在香港的亚洲版2007全年54期周刊,涉及北京奥运的前期报道为对象。

2007全年《时代》周刊只有17篇报道涉及北京奥运,其中以北京奥运为主题的文章只有2篇《中国奥运热》和《奥林匹克的狂欢》,其它都是以北京奥运为背景的报道。这与同类研究的相关数据呼应。在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的2007年“年度十大新闻”中也没有对华报道。也就是说,单从2007年的《时代》周刊观察,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关注度并没有国人想象的那么高,并非国内媒体常说的,“西方媒体大肆报道中国”、“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焦点”等等。

由于样本数量的限制,本文只从报道手法和报道主题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紧抓与西方的“相关性”和“相似性”

西方社会明显是《时代》周刊的主要受众群,报道发生在中国的奥运会,背景描写也以在华的西方人为先,这是增加与受众的相关性的重要方面。如北京奥运的专稿《中国奥运热》的开篇词:

旧金山的风险资本家、布鲁塞尔的艺术家、罗马的厨师、还有来自台北、柏林、特拉委夫精明的商团,他们追逐名利蜂涌而来,好像在说“北京欢迎世界之际,我来了。”

文章的最后,又指出:

全文阅读

《经济学人》如何应对周刊危机

2009年,报业举步维艰,与此同时,全球一些著名的新闻周刊也面临重重危机。美国三大新闻周刊――《时代》、《新闻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遭遇广告和发行量双下滑,《时代》被迫推出网络定制服务;《新闻周刊》拟转向高端读者;《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变为月刊。而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广告和发行业绩独树一帜,成为当今世界少有的依然立足于以出版纸质杂志为主的新闻周刊。本文拟探讨新闻周刊困境下《经济学人》的突围策略。

全球新闻周刊的困境

1.发行量下滑

近期,继《时代》杂志因发行量下滑而紧急削减开支后,《新闻周刊》主动收缩业务,通过取消新闻摘要减少开支,并计划通过此项措施主动将发行量由原先的270万份减少至每期约135万份,缩减约一半。(1988年时,该杂志每期的发行量近350万份)。同样,20年前的《时代》每期拥有近500万份的发行量。

诞生于1个多世纪前的《新闻周刊》,以“浓缩一周大事”和“深度解读新闻”为特点,吸引了希望深入了解和理解新闻事件的读者。当时,日出报纸以信息量取胜,而新闻周刊以深度解读取胜的市场格局十分清晰。如今,以“信息超载”和“实时”为重要特征的数字传媒让纸质日报完全失去信息传播上的优势。美国业内人士认为:为了弥补信息承载能力和速度的劣势,报纸已经有效转型为类似于新闻周刊那样的媒体,追求对新闻的深度解读,这样,必然挤占新闻周刊的读者市场,进而导致新闻周刊发行量下滑。

2.广告收入下滑

据出版人信息机构统计,2008年《时代》和《新闻周刊》的广告收入分别下跌27%和14%;2009年上半年,《商业周刊》的广告收入减少1/3,至7780万美元。广告是纸质出版物的利润之源,日报如此,《新闻周刊》也不例外,绝大部分新闻周刊是亏损发行,顶多是盈亏平衡。

网络媒体勃兴前,纸质出版物面临的主要是争夺业内广告流向的竞争,如今,它们面临广告流出整个行业的困境。Craigslist占领分类广告市场;eHarmony分食了个人广告;Google又侵吞了各类怪异商品的微型广告;大型百货、房地产和汽车等商家则采取广告直投单、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直接向客户发送促销信息。

全文阅读

李响转会 第11期

普通记者与天价薪酬 10月7日,中国沈阳五里河体育场,中国足球队战胜阿曼,提前两轮出线,获得了2002年韩日世界杯的入场券。这是中国队第七次冲击世界杯,经历了二十多年的企盼,几代球迷终于梦想成真。五里河成了欢乐的海洋,这种欢乐通过电波传递到全中国,并且将持续一段时间,人们将在各种媒体上寻找快乐的感觉。 而媒体最关注的是将快乐带给中国的国家队南斯拉夫籍主教练博拉・米卢蒂诺维奇,而能够在第一时间采访米卢,从米卢那里获得最详尽信息的,毫无疑问就是李响。 李响是谁? 李响目前是一个普通的足球记者,却成为很多媒体关注的焦点。今年7月,在中国足球队冲击世界杯的亚洲十强赛将要开始之时,她离开原来供职的《足球》报,转而为《足球》报的竞争对手《体坛周报》工作。足球界将一个球员从一个球会转到另一个球会称为转会,于是媒体将足球记者从一家报纸转到另一家报纸也称为转会。记者转会已经非常普遍,但是李响的转会仍然具有轰动效应,原因在于《体坛周报》为李响开出了天价。很多媒体报道,《体坛周报》将在十强赛的3个月间付给李响150万人民币。 中国社会塑造着中国足球的形态,中国足球是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透过它可以看到中国社会的形貌。这里发生的或令人振奋,或令人切齿的种种事件,透露出中国社会的品性;人民足球、足球市长、出线足球,职业化、市场化、足球产业,正应对了这个社会的复杂形态;它或是前进,或是徘徊,反映着中国社会变迁的状况。 而从李响转会,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社会流动的情况。 愿在流动中接受挑战 中国队赛程过半,歇战一周,李响得到两天休息时间,她约记者在一家西餐厅见面。 “据说《体坛周报》3个月付给你150万元?”记者问。 “没有那么多。”李响笑答。 不过,据业内人士推测,《体坛周报》付给她的薪酬确实是记者行业的天价,至少当在100万以上。李响和《体坛周报》的合同是3个月,如果中国队出线,就续约至明年8月。“我和朋友说,如果中国队不出线,我3个月后就失业了。” “听说你想将来开律师事务所。” “现在看来我的合同会延续到明年8月,之后再做什么,到时再说吧,我可没有那么长远的打算。开律师事务所也有可能。” 李响出生于70年代,“生于70年代”已经成为一个专有名词,据说这个年代出生的青年与以往时代具有不一样的精神气质;她1990年考入北大英语系,

90年代以后的大学生被认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关注的事情与80年代大学生不太一样。 这一代人的观念确实有些特别。他们理直气壮地关注自己的价值,坚持个人具有独立的价值,不需要绑缚在某个集体或更高的价值之上,甚至不相信个人之外还存在更高的价值,集体和国家只是他们展现自己价值的舞台。因此他们对集体的忠诚是有限度的,当他们发现一个集体不足以实现自己的价值或发现一个更能充分体现自己价值的集体时,他们就会选择新的集体,形成社会流动,即使社会稳定、国家和集体利益等动人而高尚的理由也不能阻止这些流动。他们具有流动的倾向。《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做过一个调查,有53.7%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在5年内可能换工作,只有16.3%认为自己“不大可能”换工作。在年轻一代看来,流动是不需要理由的,留在一个地方才需要特别的原因。 李响就有着这代人的特点,而且李响还具有特别的流动倾向。她希望能接触接触新的人和事,迎接新的挑战,她选择记者这个职业,就是出于这样的想法。她不愿意长期做一样的事情,也没有长期的打算,在她看来,只要每一天都过得快乐就可以了。她是个很乐观的人,并且很好学,她相信自己不做记者,转行进入新的行业也可以做好。从1998年开始工作,她3年之中已换了3次工作。 米卢就是欣赏 她的“无知”? 北大毕业之后,她先是在《广州日报》政文部。一年半之后,工作步入正轨,并且小有成就。2000年初广州日报集团下属的《足球》报需要引进一名会英语的记者,专门采访米卢,找到李响,李响当时根本不懂足球,但她没有考虑太多就答应了,只是要求广州日报集团承诺:如果她在《足球》工作不顺利,可以重新回到广州日报。她最初采访米卢的提纲都是《足球》报的同事为她拟订的,她什么都得从头学起。 米卢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对采访的记者都不太买账,就是在记者招待会上也常常是爱答不答的,但他对李响却格外热情。《足球》报的副主编谢奕曾经问米卢为什么独独喜欢李响,米卢说是因为李响对足球懂得少,所以在采访的时候虚心好学,而有的记者总想摆出行家的样子,李响的态度更合他的脾胃。 李响在《足球》报的工作非常顺利,《足球》报为她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同事与她配合也很好,但不到一年半,李响又换地方了。 当“伤害者”成了“追求者” 李响转会《体坛周报》,实际上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在此之前,《体坛周报》的某些记者与米卢的关系闹得很僵,在《体坛周报》上不时出现影射米卢和李响关系的文字。李响转会到《体坛周报》,要面对这些曾经有意无意伤害过她的同事;还有米卢会不会原谅《体坛周报》的问题。如果米卢和《体坛周报》的关系仍然无法改善,甚至对李响转会也不能谅解,因此而对李响心生隔阂,那她原本具有的优势就消失殆尽,工作将很难开展。 但《体坛周报》为李响准备好了一份非常好的合同,李响从《足球》报出来,先与新浪网签约3个月,在十强赛进行的八、九、十三个月间,李响名义上是新浪的记者,但实际上是为《体坛周报》工作,以特约记者的身份为《体坛周报》写稿,全部薪酬也由《体坛周报》支付。3个月后,如果中国队第七次冲击世界杯失败,李响的合同就此结束;如果中国队在十强赛中胜出,进入世界杯决赛圈,那么李响再与《体坛周报》签约,成为《体坛周报》的正式记者,这份合约的期限到2002年8月。先签约新浪实际上是《体坛周报》为李响设计好的过渡期,《体坛周报》的社长瞿优远说,因为《体坛周报》与《足球》报是直接的竞争关系,李响直接与《体坛周报》签约会使三方都难堪。李响接受了这份3个月的合同,原因之一是“不能回避谈钱的问题”,合同的“条件太好了”。她也做好了与《体坛周报》的同事合作不愉快的打算,“反正只有3个月”。但现在看来,她与《体坛周报》的同事合作还比较好。 李响还没有为今后打算,但她很有可能会离开足球,从事新的职业,又开始一次新的流动。 媒体竞争中的宠儿 李响在流动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她也确实生逢其时,这恰好是一个体育媒体群雄并起的时代。 她这样自由的流动不可能出现在计划经济时代。在计划经济时代,绝大部分资源都归国家所有,人才只有依托于国有单位才能获得发挥才干的资源,人才也就成了国家所有的资源。他们都要被纳入国家编制中,不可能有自由流动的机会。即使在一个地方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也要为国家的整体计划而牺牲,因为他们没有其他的选择,更不要提向更适合自己的地方流动。 这种状况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改变了。经济发展起来,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国家计划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只能任由国家以外的力量弥补国家计划的不足。这样就形成了很多不同于国有单位的资源占有主体,他们都可以为人才提供资源。人才不再被限制在固定的范围之内,他们可以在各个资源主体之间进行选择,形成流动。并且这各个资源主体之间存在竞争,他们需要人才以增强竞争力,因而会更加珍惜人才。 体育媒体的发展就经历了这样的过程。80年代以前,体育记者和其他职业的人一样,只能选择体制内的媒体,没有其他的选择,这往往不能发挥他们的最大价值。马德兴原来是中国足协的官方报纸《中国足球报》的记者,他是一个非常敬业的人,他所整理的足球方面的资料是当时最全的。1998年,马德兴写了《十问中国足球》,因此得罪了足协,被《中国足球报》解职。如果是在计划经济时代,马德兴就职的路差不多被堵死了,马德兴必然要走一条曲折而艰难的路,甚至熬不到出头之日。但是马德兴很幸运,这时体制外的体育媒体发展起来了。 专业的体育媒体在80年代开始兴起,它们很多名义上是地方体委的机关报。但这个行业并不在国家计划之内,国家没有财力为这些体育媒体拨款,它们处在自生自灭的状态,像《体坛周报》刚创办时,湖南体委只提供职工工资,其他款项自筹,那时连他们的社长瞿优远都要上街卖报。后来人们经济上宽松起来,闲暇时间多了,关注体育的人越来越多,体育迷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群体。这些体育迷形成了需要体育资讯的市场,体育媒体获得了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到90年代初,各体育媒体积累了一些资金。它们与国家只有松散的联系,所有者各不相同,资源占有主体的多元化使它们之间形成了竞争的关系。 最初这些体育媒体并没有自己的专职记者,一般是向一些大报的体育记者约稿。随着自身的壮大,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它们开始建立自己的记者队伍,以保证报纸的质量,这些记者的素质决定着报纸的质量,影响着报纸的销量,人才对于体育媒体而言十分重要。《体坛周报》的兴起就充分体现了人才的重要性。它原来只是湖南省体委的机关报,现在发展为发行量最大的体育类报纸,每期发行量都达到一百五六十万份。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体坛周报》自1998年后引进了大量人才,从全国各地引进优秀的编辑记者多达20余名。《体坛周报》的社长瞿优远非常重视人才的作用,他肯为李响出100多万元以加强《体坛周报》国家队方面的报道,这说明在瞿优远看来,人才在提升报纸竞争力方面毫无疑问是第一位的。而李响也确实为《体坛周报》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十强赛期间《体坛周报》发行量攀升到200多万份,这与李响的加盟完善了《体坛周报》对国家队的报道是分不开的。 当出现各个媒体竞争的态势时,体育记者就可以在这些媒体之间进行选择,他们可以离开不能充分体现自己价值的媒体而选择其他。马德兴被《中国足球报》解职后,瞿优远从长沙到北京,为马德兴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并力邀马德兴加盟《体坛周报》。马德兴现在已成为《体坛周报》的主力记者,他一年的采访费用高达80万元,并且不用担心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失去生计,《体坛周报》为他提供了最好的条件,成为他实现自我价值的稳固平台,他的薪酬也接近100万。媒体之间的竞争使记者有了更多发展的可能性。 在国有单位占有绝大多数资源,人才只能为其服务的情况下,人的价值会被忽略,因为不可能向更能实现自己价值的地方流动。而在资源主体多元化的竞争环境下,人才的价值被充分重视。人才总是向更能实现自己价值的地方流动,要留住人才,就必须尊重他们的价值,人才价值中有一部分是金钱,但不是全部。 在这一点上,最大的两大体育媒体《体坛周报》和《足球》报可谓英雄所见略同。《足球》报注重人才的培养,给他们充分的机会去尝试。《体坛周报》社长主张“爱好即工作”,《体坛周报》的记者和编辑都是体育迷。它们考虑的是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干的舞台,为人才实现自己的价值创造条件。 “用脚投票” 经济学上总是讲到“用脚投票”,人才的流动也是一种“用脚投票”,当他们愿意流向某个组织时,那是他们在投赞成票;当他们打算离开时,他们是在投反对票。在长期内,他们的投票决定了这个组织的存亡。人才可以流动,他们就成为某种意义上的选民,他们的选票很重要,他们也就拥有了一定的权力,这是追求自由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权力,在一个资源占有主体多元化的社会,他们的这些权力会受到尊重。

全文阅读

三度流拍 中水大厦14年难摘烂尾帽

2011年8月24日上午8点40分,广州最为繁华的金融中心―天河区林和西路旁一栋174米高的写字楼突然冒出滚滚浓烟。在四周高楼大厦林立的林和西,这桩火灾引发了诸多讨论。而“肇事者”,却是一栋与周围建筑极为不搭的烂尾楼―中水大厦。

近日,时代周报记者来到中水大厦,这栋已经停工14年的173米高楼自1998年后就再也没有任何改建,除去为亚运会及文明广州建设等大型活动充当户外媒体广告牌功能外,这栋身处广州寸土寸金地段的高楼仅被矮小的围墙所环绕,斑驳而乌黑的形象,与周围建筑格格不入。

时至今日,广州5大烂尾楼中,中诚广场已更名为佳兆业广场,成为天河区标志性建筑、合银广场历经多次拍卖后成为今天的正佳东方国际、最近在粤引发时尚热潮的万菱汇购物中心,也是由此前的烂尾楼京华广场改造而来、达镖国际中心前身则为保华广场……

昔日5大烂尾楼,4个都在近年内改头换面,位处广州CBD天河北商务区中心地段,距广州地标中信大厦仅50米、紧邻地铁三号线和火车东站的中水大厦却依旧没有任何动静。近日,消息指出“中水大厦即将有人接盘”,引发粤地产圈一阵骚动。然而在时代周报记者的调查过程中却被各方告知:“中水大厦短期内告别烂尾楼的可能性并不大。”

黄金地段的烂尾楼,该何去何从?

金融圈中的烂尾楼

“我们是主要负责搭建广告牌,这栋大楼除了政府在管就没有任何企业在管理了,而且我们一直在这里,也没有听到接下来会有开工的任何消息。”在中水大厦一楼,几位民工师傅在搭建的简易床铺上提醒时代周报记者:“没事就不要来这里了,很危险的,不知道上面什么时候会有东西砸下来。”

8月24日的火灾原因,则是因为花旗银行在中水大厦外部进行包楼广告焊接装置时,将撤下的王老吉广告网格点燃所致。

全文阅读

深化典型报道,凸显聚合优势

作为地市级媒体,烟报集团“最美高富帅”聚合报道的成功,凸显了“全媒体”模式对于典型报道的传播优势,为新媒体时代典型宣传提供了生动实践。

近期,“最美高富帅”周江疆先后当选鲁苏两省年度感动人物。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以下简称烟报集团)依托旗下“全媒体”平台,传统纸媒与新媒体联动跟进报道,引发全国广泛关注。

发现典型——准确定位,奠定典型报道引导力

对于典型报道,只有选择最能代表典型人物精神和时代意义的切入点,才能形成正面强势。得益于对新闻源的重视,依托旗下《烟台日报》《烟台晚报》和《今晨六点》50万读者群,烟报集团全媒体新闻报料平台96110可谓家喻户晓。2012年7月2日上午,96110接到派出所民警“报料”,承建辖区旧村改造项目的南通建总一名年轻总经理,为救10名员工不幸火海罹难……这是周江疆事件同城媒体最早的新闻报料。

28岁、豪车别墅,身价数亿的富二代,两赴火场救员工、英勇献身……这是从新闻报料中,最初了解到的有关周江疆事件的几个关键词。在“富二代”群体负面新闻屡见报端的当下,烟报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领导敏锐意识到,如果线索属实,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周江疆事迹,将是对时下“富二代”形象的一次修正,很可能会引发全社会的关注。这种判断为“最美高富帅”成功报道,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一时间派出骨干记者现场采访的同时,全媒体新闻中心召集紧急统筹会。会议决定,增派2名记者部主任,兵分事发现场、出警派出所和参与救援的消防大队三路,全面采访。特别强调,采访兼顾文字、图片与摄像,为网站、微博等新媒体做好“报道储备”。

时间紧、采访涉及单位和人员众多,既要抢时间,更要采访扎实。在护送周江疆遗体车队离开烟台后,全媒体新闻中心领导决定前方记者先回报社,整理采访内容,增援记者继续展开采访。

为核实每一个细节,在派出所,记者找到了第一时间出警民警,落实了110接警时间,查阅了事后派出所笔录;在消防大队,记者找到了救火消防指挥员以及发现周江疆遗体的搜救官兵。三路记者,不同的采访对象,让周江疆事迹从各时间点到二赴火场经过,都得到了全面印证,这让“最美高富帅”的报道有了底气。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