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文化论文

管理文化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电视文化理论管理论文

约翰•菲斯克(JohnFiske)的电视文化理论一方面得益于英国2”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电视研究的深厚学术背景,另一方面又继承了斯图尔特•霍尔(StuartHall)和大卫•莫雷(DavidMorley)的研究路径。他的研究既注重运用符号学方法去研究电视文本、电视观众和电视文化在意识形态中的霸权建构关系,又注意将欧洲的符号学研究传统与北美的过程学派方法加以比较。菲斯克非常推崇符号学派的研究方法,他对传播过程中的“文本”、“读者”(或受众)、“阅读过程”格外重视。观众如何解读电视文本,观众在解读过程中充当何种角色,观众在解读过程中怎样创造意义、和社会身份,这些都是菲斯克电视理论研究的重点所在。

菲斯克的电视文化理论深受斯图尔特•霍尔和大卫•莫雷的影响。作为文化传播研究领域的理论大师,霍尔在1973年写就的代表作《电视话语的编码和解码》是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献,集中体现了他的电视媒介观[1](P《07-《17)。霍尔把电视话语的流通划分为“编码”阶段、“成品”阶段和“解码”阶段。在霍尔看来,“解码”阶段是三个阶段中最重要的阶段。因为,观众所面对的不是客观世界的原材料,而是加工过的“文本”,而“文本”又是由“编码”所构成的,因此观众必须能够“解码”,才能获得“文本”的意义。如果观众能够解码,能够看懂或“消费”电视产品的“意义”,其行为本身就构成了一种社会实践和“客观”的社会事件,而它们是可以被“制码”成另外一种话语的。于是,通过话语的流通,“生产”变成了“再生产”,“再生产”又变成了“生产”。这个循环周期以“社会的”开始,以“社会的”告终。也就是说,“意义和信息不是简单地被传递,它们总是由他人生产出来的:首先产生于编码者对日常生活原材料的编码,其次产生于观众与其他话语的关系之中。在其运行的自身生产条件过程中,每一阶段都举足轻重”[2](P11)。

在上述三个阶段的基础上,霍尔又发展了自己的观点,即传播不仅仅是一个从传播者到接受者的线性过程。为了详细说明编码和解码之间的不对等关系,霍尔区分出三种假想立场来建构电视话语的解码过程:第一种叫“主导/霸权立场”,这一立场与权力紧密相连;第二种叫“协商的代码或立场”,这似乎是大多数观众所持的解码立场,观众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充满矛盾的商议过程;第三种解读的立场被称为“对立码立场”,在这种情境中,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对电视文本有自己的解读方法。

霍尔的“编码/解码”电视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和《银屏》作者群都深受其影响。霍尔模式解决了一个重大问题,即意义不是传送者“传递”的,而是接受者“生产”的。观众/读者可以同意也可以反对。霍尔的理论模式为文化和传媒研究带来了乐观的一面,改变了美国传媒理论中观众被动的传统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霍尔的理论受到了学界的质疑,其中以大卫•莫雷的质疑最具代表性。莫雷通过调查发现,霍尔过度强调阶级在制造符号差异中的角色,低估了电视观众有多种解读的可能性。实际的情况远比霍尔的三种分类要复杂许多。

莫雷的研究主要是对BBC晚间杂志性新闻节目《全国》进行内容分析,找出这一节目重复出现的主题与呈现的形式,详细地剖析该节目某一集或某一节的特定文本结构。透过对节目文本特定结构的分析,以及通过对不同团体的电视观众就相同节目材料的不同解读的经验性调查,莫雷试图检测霍尔模式,看看电视文本的个体阐释是如何与社会文化背景相关联的。在莫雷看来,电视意义产生的过程有赖于电视信息(符号学)和观众的文化背景(社会学)的内部结构。《“全国”的观众》节目的“意义”是文本所提供的预想性阐释和受众的各种文化倾向的产物。在业已编码的文本层面上,人们需要应对的既有显明的内容,又有各种隐蔽的或被想当然的意义。莫雷强调指出,通过不同的解码策略,受众带有文化准则的各种解读策略能够抵抗文本的预想性意义。所以,虽然《“全国”的观众》对受众不具备一种因果“效应”,但它必须得到阐释。任何意识形态上的分析都应该力求揭示电视文本产生某些主体立场的方式。然而,这并不是说,受众在解读过程中能将任何意义都带入文本。实际上,文本是一个具有多种意义的结构,永远不能取得意识形态上的“全面”封闭,在关闭其他一些意义的同时仍然能够开辟出另外一些意义来。

莫雷的研究表明,虽然多数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解读证实了霍尔模式的合理性,即阶级立场决定着阅读,但这种决定却不是直截了当的。莫雷认为,霍尔对阅读行为的三种划分过于简单,其实,阅读的范围之广与社会阶层的分类方式彼此相互交叉,不能完全概括[3]。对此,莫雷主张以“话语”来取代霍尔的分类。因为“话语”是由提取意义的社会经验领域和从中取得意义的社会场所,以及意义借以形成与流通的语言所界定的,它是在社会中产生出来的一种理论或思考方式。电视文本也是一种话语,受众的意识存在于许多话语之中,他们从中可以认知其各自社会经验的意义。阅读电视文本正是受众话语与文本话语接触的时刻。莫雷强调,电视文本和观看电视文本的活动应该综合起来考察。应该把它们看作是一种不断在相似及差异间游移的动态活动:相似面是建构在节目形式里的优势意识形态,而且对喜爱该节目的观众而言,它们十分通俗;差异面则是着重于节目观众群中的多种团体,这些团体均以个别途径和优势意识形态连成一气,而这些途径将因他们所产生的不同阅读而相互平行。这种在相似及差异间游移的动态活动是体验霸权和抵制冲突的一种方式。

全文阅读

简论跨文化管理

走出跨文化管理认识与实践的误区

中外合资企业是跨文化管理体现最为集中的层面。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企业合资具有很高的失败率,失败率40%,不稳率30%。引进国外管理模式是跨文化管理的又一种表现形式,但真正获得成功的也不多见。上述情况的发生,固然在于文化、风格和素养的差异,但细究起来则源于我们在跨文化管理上认识与实践的种种误区。

误区之一。把学习借鉴误认为沿袭模仿。善于学习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强盛不衰的基本要素。学习要学其精华,结合实际,努力创新,实现超越。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水平比我们高,理应向他们学习,但遗憾的是,我们始终没有摆脱沿袭模仿的老路。管理理论的书籍基本上是介绍国外的模式与方法,唯独缺少本国鲜活的管理思想与案例。在管理实践上,不少单位满足于照猫画虎,亦步亦趋。其结果只能是邯郸学步,外方的管理模式并未学到家,反而将自己的优秀文化及相应的管理方式丢掉。

误区之二。引进管理模式、实施跨文化管理,恰恰忽视了“文化”这一核心要素。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管理也是一种文化,同样要受到文化构成因素的制约。每个民族都有自身发展的历史进程、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这些都是管理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并影响着其从一种文化环境转移到另一种文化环境的可能性。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文化的重要性。当我们回顾引进管理模式,实施跨文化管理时,却会惊诧地发现,人们恰恰忽视了“文化”这一核心要素。我们很少系统地作不同文化的对比分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实施有效的跨文化管理,更谈不上倡导、培育民族精神与外来管理模式的有机融合。在这方面,日本为我们树立了成功的榜样。它将西方的管理理论与自己的民族特性、民族传统、价值观等融为一体,创造出新的“社会技术”,铸就了日本的经济腾飞。

误区之三。轻视文化差异,对环境、市场缺乏深入调查研究。当企业跨国经营时,人们所面对的是与其母国文化根本不同的文化。泾渭分明的文化差异和摩擦,无疑为经营设置了重重障碍。

误区之四。不善沟通,方法单一,融合度低,主要依赖于制度维系生产经营活动。所谓沟通,其基本含义是:一个人有意地将信息传递给另一个人的过程(它是一个循环相互影响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信息发出者、接受者和信息本身)。沟通是跨国经营、合资企业实施有效管理的前提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讲,沟通决定跨文化管理的成败。然而,一些跨国经营者却对沟通及其技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东道国的语言习惯、表达方式、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有的采用自己惯用的方式方法去沟通,不仅达不到自己的初衷,有可能还会弄巧成拙。

探索实践中国特色跨文化管理之路

跨文化管理对于发展中的中国仍然是一个新的课题。那么,如何拨开层层迷雾,走出认识与实践的种种误区呢?笔者以为要始终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积极从民族特性的角度、思维方式的转换、文化融合的方法等方面进行审视探求,努力使自己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从而有效地推进探索与实践的步伐。

全文阅读

语文文化产业管理论文

“入世”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一场深刻的革命,一次全面的国家体系创新。它不仅将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过程和未来走向,制约着中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而且,也是更重要的,它正成为当代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种新的存在性依据,成为当下中国行为的一种文化生态,影响和推动着中国全面的制度创新、路径改革和价值重建。胡惠林教授(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认为,在这样一种宏大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文化产业被赋予了新的责任:参与入世后的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所必须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整体进程,接受改革成果和成本的转移,协调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满足国家的战略需求,推进国家文化与文化产业创新系统建设。张晓明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指出,“入世”后的中国面对的是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对中国文化产业具有“不对称优势”。因此,入世后在我国文化产业领域发生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不对称竞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际性产业发展格局的不对称:以夕阳产业换我朝阳产业;(2)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对称:以产业实力搏我资源潜力;(3)已承诺开放领域竞争的不对称性:以产业高端对我产业低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将由有限范围和有限领域内的开放,转变为WTO规则框架下的宽范围和多领域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的按中国政府承诺的时间表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中国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双向的相互开放。张晓明认为,鉴于国际性文化产业发展出现了手段和内容的矛盾,在产业发展阶段上具有一种“后来居上”和“逆向整合”的趋势,中国在制订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时应以实现可持续的、跨越式的发展为基本指导方针,并遵循这样的原则:以文化艺术的原创带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以文化产业带动信息产业,以产业政策引导企业整合,以制度创新应对制度竞争。

发展文化产业需建立与之互补的文化艺术保护方式

新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将文化艺术分为经营性(以盈利为目标)和非经营性(以非盈利的文化艺术建设为目标)两大部类,在建立市场性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同时,还必须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对位性互补的文化艺术的保护方式。二者相辅相成,形成当代文化发展的合理架构。金元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认为,我国当前的文化遗产保护必须首先理顺下面几个关系:(1)文化遗产“救亡图存”与复兴光大的关系;(2)大规模经济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3)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当代利用的关系;(4)文化遗产保护宏观整体规划与分档次、分阶段、分地区的具体策略实施的关系。金元浦认为,结合国情,我国文化艺术的保护方式应采取政府保护、法律保护、市场保护与社会支持等多重因素综合运作的方式。(1)加快政府保护方式的改革。改革和完善政府保护方式是文化艺术保护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这种保护首先是逐步建立文化艺术的宏观调控机制,主要运用政策的倾斜来实施文化保护,并协助立法机关建立和完善文化保护的法律、法令和法规。其次是逐步加大国家文化资金的实际投入与监督实施,保证文化艺术在国家投资预算中的实际增长。其三,政府保护方式还应包含对民族传统文化和濒危艺术的特殊支持、对高雅艺术的大力资助,以及重点文化设施的建设、扩充与维修。(2)尽快建立完善的法律保护方式。当代艺术保护中依靠法律形式进行保护成为各国注意的焦点,法律方式保证了当代艺术保护的法律地位与运作程序,也保证了艺术保护的公众意识与社会责任。其根本意义是通过减免税收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资,以达到文化艺术总投入的实际增长。(3)迅速建立市场保护体制。文化艺术的市场保护包含两大方面;其一,为努力发展上规模上档次的一批大型文化产业,依靠市场方式,通过文化产业自身的扩大与积累来改变我国过去文化保护中单一的输血模式,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其二,对于那些不能以产业形式发展的文化艺术则必须通过市场寻求企业资助的道路。从企业赞助保护方式来说,要想使其发展起来,必须保证企业投资能获得相应的回报。(4)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与全民保护。当代艺术保护中的社会支持和全民保护具有最广泛最强大的力量。当代社会通过多种途径特别是现代传媒营造保护文化艺术的社会氛围与社会舆论,培育了一代代懂得艺术的文化大众,这是保护艺术的最深厚的社会基础与心理根源。

发展文化产业亟需改革文化体制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抓紧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对国有文化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国有文化部门)进行战略性的改组。因为国有文化部门占有了我国文化资源,包括文化人力资源的绝大部分,是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搞好国有文化部门的改组、改制和改造,实现国有文化存量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文化产品生产机制的转变,是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步伐的关键所在。齐勇锋研究员(国务院体改办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指出,国有文化部门在进行战略性改组过程中应坚持“6个有利于”原则:(1)有利于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保障国家的文化和信息安全;(2)有利于国有文化部门建立新型的投融资体制和国有资本的管理、监督与运营体制,使国有资本在保值增值的同时,布局更加合理,结构进一步优化;(3)有利于国有和国有控股的企、事业文化单位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4)有利于促进国有和国有控股的企、事业文化单位转换经营机制,调动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其生机与活力;(5)有利于在国有文化部门改革中,调动各方利益主体的积极性,确保出资人、债权人的权益不受侵害;(6)有利于国有文化部门改组、改制的平稳过渡和社会稳定。

具体到传媒体制,孟建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系)通过对美国文化体制的介绍给人以很大启发。他说,1996年2月8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1996年电信法》,彻底打通电信业、传媒业、娱乐业等行业壁垒,大大放宽了媒体经营范围,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媒体业和其他行业之间石破天惊的变革:并购、联合、重组。经过近5年的实践,这种变革的巨大成功已让全世界为之瞩目,在机构重组、产业关联、资金融合、技术平台等方面形成了新兴的实力巨大的娱乐传讯业,并很快跃居美国出口榜首。美国的一系列政策大有可借鉴之处,如我国至今还将电视业与电信业割裂开来的做法,就根本无法实现战略上的大整合。尹鸿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也指出,中国传媒业的改革,不是建立形式上的集团,而是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因此,中国传媒改革的根本不是改革规模,而是改革体制,拆除纵向与横向的行政垄断的篱笆,分离政府管理职能和企业自主经营权力,将传媒的行政管理体系转化为与市场体系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逐步建立公平规范、竞争有序、优胜劣汰,充满活力的市场运作机制。

发展文化产业需实现理论创新

全文阅读

学校文化管理论文

一、认识不足,意识不强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多数中小学对建设学校文化的认识不足,意识不强。这种状况在农村中小学比较普遍。农村中小学学校管理理念和方式大多停留在20世纪70~80年代的水平,以经验型管理为主,主要是应付日常性工作,或按照上面的要求上传下达,重形式,轻内涵,缺少独立思考和个性创新。此外,近几年中小学布局调整,新建中小学数量较多,特别是城镇新建中小学数量较多。新建学校的“硬件”建设堪称一流,但“软件”建设特别是学校文化建设十分薄弱。中小学校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建设?笔者在调研中常常向部分“重视”文化建设的学校校长提出这一问题。多数回答是“为使学校更有特色,更有影响,办成名校”,回答“一些有名的学校在搞,我们觉得很好,学着搞”的也不在少数。可见,多数中小学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意义缺少深刻和全面的理解,有的甚至人云亦云,没有从深层次上树立起自觉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意识。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指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中小学校园文化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对建设学校文化不能停留在一般性认识上,更不能停留在追求形式上的“花拳绣腿”上,而是要提高到丰富学校教育内涵、真正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四有新人的根本措施的高度来认识,提高到是为了追求教育真谛的高度来认识。

二、概念模糊,理解片面

关于学校文化,目前在理论上还没有十分确定的界定。所以,一些中小学校长对其概念的理解更是模糊的、混乱的,也不乏极端片面的理解。很多学校把学校文化等同于校园文化、墙壁文化,强调的是学校环境文化设施的呈现,在这方面舍得花巨资,有些甚至把学校搞得像公园、文化广场或者图画展览馆。学校文化建设在表面上大做文章。我们很难严谨地描述文化的真正内涵,但可以作出这样的理解:文化既是过去创造和积累起来的文明,又是正不断创造和不断积累着的文明。文化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造”出来的。教育是传承人类文化的主要渠道。同时,教育也是创造新文化,推动人类文化不断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学校自从人类历史上出现就逐步发展为教育的主要形态,学校文化随之产生并发展。在传承与创造的共同作用下,学校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具有其特有的属性——传承和创新。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学校文化也必然不断积累、发展,并不断创新、进步。我们需要明确:学校文化不能等同于校园文化,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学校文化是上位概念,校园文化仅仅是学校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下位概念。学校文化是深层次内涵和特质的全部概括,校园文化仅仅是浅表层次的部分描述。两者不可同日而语,如果我们把学校文化等同于校园文化,那就差之千里也失之千里了。

我们从文化是物质和精神的总和的内涵来理解,学校文化可分为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物质文化——以实物形态存在的文化因素,主要包括校园环境、绿化美化、建筑设施、师生服饰、标牌展板等;精神文化——以精神形态存在的文化因素,包括教育理念、核心价值、管理方式、课程内容、师生行为、人际关系等。从发展的角度,学校文化还是尊重和敬畏历史、继承、吐纳、扬弃、发展、创新,是理性、科学、规律、规范、秉持、个性,等等。

三、功利驱动,注重形式

我们不能否认有不少的学校领导是源自于对事业的崇高追求和高度的责任感,来进行着学校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但是,由于我国大多数地方的学校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是以行政手段来提拔、任用、考核教育干部和学校校长,这些教育干部和学校校长也同样用行政手段来管理教育和学校。一些教育干部和学校为了获得上级的“青睐”而不遗余力地搞一些“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以尽快出“政绩”,获得提拔重用的资本,也就不足为怪了。在学校文化建设上,不为少数的学校是出自于功利主义,为了“粉饰门面”。所以,求大、求奇、求怪、求轰轰烈烈的重形式、轻内涵的现象十分普遍。

全文阅读

传统文化学校管理论文

一、伦理:学校管理的核心

以人性假设为价值前提的角度来看,学校管理过程是管理者通过展开的一系列管理职能,使主客体在相互作用中实现以育人为中心的目标,在各个方面规导与教化着未成年的人。学校管理应成为一种强调人性中的应然层面、合乎人本性的人道管理。首先,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是脑力与体力劳动的结合,具有复杂性、情感性、潜在性等特点,学校管理活动应实施符合人性的、激发工作热情的管理模式,尽可能满足教育工作者对尊重、理解、支持等精神上的需要。其次,受教育者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及身心发展规律,这要求学校管理在尊重必然法则的同时,尤其注重人性的特征,以人性的存在为基础,以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准则,尽可能了解人的需要、情感和行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管理背后的伦理价值选择来考察,任何一种管理制度和行为的背后离不开深层的伦理和价值的选择。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决策是整个管理活动的核心。学校管理中,常常会出现不同价值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在不同的价值选择中,即可能存在双方平衡的支点,也可能会包含着尖锐的价值冲突。学校决策的依据、学校管理的理念以及学校管理方式的确定都离不开价值的选择。因此,如何更“好”地抉择,体现价值冲突中的“合理”与“善”,要彰显学校管理中的伦理意识和道德目标,以价值观、伦理准则和规范作为决策的依据和指导,解决管理过程中不同价值选择之间的冲突,使其符合评价主体的伦理道德取向、伦理追求,从而使学校管理活动具有可行性与科学性,促进学校管理活动的不断进步。学校的伦理管理并不是一门纯粹的技术科学,它与心理、价值、观念、文化有关。彼得•杜拉克认为,“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隐藏在价值、习俗、信念的传统里……管理也是文化,它不是无价值观的科学。”民族文化会影响管理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和全方位,使其体现独特的民族特色和精神。学校伦理管理中的道德价值向度和公共伦理精神与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信念息息相关。在某种程度上,我国的国民有着与西方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经过五千多年的文化洗礼,中华民族文化根扎于人们的思维、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中,形成了中国人的国民性格。在这样的民族文化背景下研究学校管理,需要我们深入了解我国管理文化底蕴,实现适合中国文化的学校伦理管理。

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又叫“崇德型”文化。在中国的伦理文化形态中,以重伦理、倡道德为原则的伦理思想和行为追求,贯穿从先秦孔孟一直到宋明理学、陆王心学,融汇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政治、教育中,始终处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地位。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其本质是生命文化或修道文化,是生命体验和直觉感悟的结晶,回答的是人类自身以及人与宇宙万物的相处之道和终极关怀如何解决的问题,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圆融无间整体互动的和谐理念。张岱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以贯之,即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程思远根据这种强调和谐与统一的特征,将中国传统文化称为“中国和合文化”,并认为“中华民族已经形成了运用和合概念与和合文化研究自然界的生成和人的生成;研究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研究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研究人的身心统一规律和养生之道的文化传统”。张立文则开创“和合学”,并认为和合学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为价值取向的反思,“和”与“中和”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即“中”是宇宙万物的根本。“中”是阴阳和合的结合点,是宇宙万物的能量信息相互转化的必经途径和孕育万物的能量来源,也是宇宙万物运行的根本法则和相互作用的力量平衡点。人道治理必须知中、守中、体中、执中、用中,从而建中立极,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宇宙元气能量,才会实现人内在的心身和谐和外在的天人和谐。“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即“和”是亨通天地万物、人间万世的宇宙真理。世间万物包含着差别、矛盾和冲突,这些概念突出了事物内部之间排斥、对抗等方向,却不能表达世界或其中事物的本然状态,即多样性的统一、有机的联系和秩序。“和”意味着从冲突到融合,内涵各种成分升降相荡的能动性和生命力。“中道和合”是“中”与“和”体现在认识和把握管理运作过程的方法论。“中道和合”即无差别、无偏倚的至理。它强调在不偏不倚中寻求恒常之道。致中和,以使事物不同因素之间的冲突相互融合。它是管理的最高原则和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中道和合”揭示“中道”之和首先要用在修身做人上。“中道”是仁智双修,是内圣与外王相统一的大道。孔子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无论是修身做人,还是治国平天下的管理过程都是修道的过程,都是自度度他、化育群伦的过程。要做到“性之德,合内外之道”,内养与外用不二;其次,世间万物的生存和发展都是在中和平衡状态下完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阴一阳才成其为道,偏执一端就远离道,唯有执中才是成事正道,是为“中道”。管理要做到全面辩证地认识分析分歧,把握管理过程的适度性、合理性,在思成并举、严宽相济中获得和谐。最后,孔子强调“时而中”,“中”不是空间位置,而是一种状态。它是动态的,即能够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而遵循“中道”原则。宇宙万物,千变万化。在管理中做到“从容中道”即娴熟地驾驭事物发展变化的“中道”,体现出“得其圜中以应无穷”的洒脱与超然,游刃有余的管理智慧和管理艺术。

三、启示:从“中道和合”看学校管理的伦理准则

《论语•子罕》中有“扣其两端以竭焉”是孔子“中道”的核心思想。其“两端”关系非两级对立、非此即彼,而是在变化中保持两者动态平衡的状态。在管理中体现出一种由“中和”而产生的合力,使两级复归于“中”。在管理活动中,处于“两端”状态,以期达到平衡状态有管理理念、管理过程、管理方式等各方面。本文以寻求学校管理的内在管理哲学为要义,故选取体现学校管理者、管理境界、理念以及方略伦理性的四个方面:“正己正人”、“义与利”、“天与人”以及“乾与坤”进行阐述,并非“中道”思想在管理中的全部体现。

(一)正己正人

中国文化强调“性之德”乃“合内外之道”。“正己正人”是建立在“天人合一”、“人与己”不可分的系统整体的思维方式基础上的。儒家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正己正人、“修己安人”的过程。这种以“内修”推动“外治”,由“内圣”达到“外王”。通过“修己”达到安人目的的管理思想,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管理哲学的逻辑起点。《大学》提出“三纲领”把“内圣外王”具体化。“三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即发扬德性;“亲民”即推己及人,以己之德教化大众;“止于至善”即达到仁的至高境界。“正己”与“正人”就是强调通过管理者道德威望的树立,在无形中影响被管理者,成为普遍的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公理解释体系,并内化为每个人的行为准则,从而达到安稳和谐的状态。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学校管理者要依据伦理道德规范,加强自我心性的修养与管理,做到率先垂范、“上为下效,君行臣甚”,用示范与表率作用带动影响学校成员,把“修身”视作学校管理工作的一种重要管理手段、首要任务和主轴内容。

全文阅读

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论文

一、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热衷于短期利益,长远职业培养难以完成

这种现象在职业培养中十分常见,一般学生在接触一段时间的专业教育之后,会对这个行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把这个兴趣迅速的安排在实践上,学生在进行实践时,一般不会选择难度太大的进行,而且这些实践一般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并且有一定的报酬,这部分实践学校是无法进行阻拦的,从短期利益来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既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获取了一定的酬劳,但是学生一旦发觉这种实践行为的短期利益,会利用大部分的课余时间进行实践,学生将所有的课余时间用来进行实践活动,这将严重影响学校的课业规划。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培养计划中不仅有时间过程,还需要大量的理论来做支撑,学生利用大部分的课余时间进行实践将意味着没有足够的时间能够进行理论学习,这对学生的长远职业规划是百害无一利的。

(二)教师和学生地位的问题

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养在校期间教师应该注意理论知识的讲授,这种理论知识将手上必定要将教师放在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的位置,但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接受能力差,教学效果不好,但是如果完全按照学生的意愿,那么理论知识将会被严重压缩,这将会影响教学进度,不利于人才培养。

(三)教学重点的划分问题

专业教育中,会把教学重点放在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上,教学重点也会放在这些专业知识中。在专业教育中也会有一些公共课的部分,这些部分不可取代,但是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又影响不大,如果对课程的安排不够合理,必将会影响学生对教学重点的认知,造成学校对专业知识的混乱,学生无法在校期间完成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计划,那么培养期间内实践课程过少,也不利于计划的开展。

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问题的解决

全文阅读

电影文本文化管理论文

内容提要:张艺谋现象在20世纪90年代的文化研究中具有独特的意义。而张艺谋电影文本的文化接受与阐释是对其进行揭秘的关键。作者认为,张艺谋电影文本在国际上的成功在于以西方审美和价值观为基础的文化接受和阐释过程中,导演的文化观念,影片的艺术表现与西方观众等综合因素。而西方批评家的理论视角与他们对东方文化的期待视野也有着一定程度的重合,这其中显然体现出了某种后殖民性。而东西方在对张艺谋电影文本的接受和阐释上的巨大差异正好也证明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确实存在的深刻隔膜与误读。

关键词接受文化阐释文化语境误读后殖民性

中国电影在从80年代开始越来越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人们通过对中国影视文本叙事编码的解读和影视现象的阐释,常常能得到一种充满文化意味的、并反映出大众文化经验转移与中西文化差异与互动的信息。张艺谋电影文本与张艺谋现象在中国当代电影景观中曾是最为独特而有争议的一景。在大部分中国电影不得不在好莱坞电影的缝隙间求生存,在商业效益、艺术追求和政治审查制度的多重压力下苦苦挣扎的时候,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却能成功地突围,打入国际电影市场,角逐世界两大电影节(威尼斯和柏林电影节)而获奖,并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随后的1993年,张艺谋,陈凯歌共享辉煌,分别夺得金熊奖和金棕榈奖,称霸整个欧洲国际电影艺术节,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观。有学者干脆称其为"张艺谋神话"。其实,张艺谋现象既非神话,也不是奇迹,在我个人看来,归根结底,张艺谋现象还是一个电影文本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接受和阐释问题。不难想象,张艺谋电影和张艺谋现象曾经引起了众多文化批评家和研究者的极大关注。他们运用不同的理论,从美学的或文化的角度切入问题,从而拓展了研究视野。但美学角度的电影文本的接受和文化角度的电影文本阐释仍然是一个核心和关键,没有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张艺谋现象就永远像神话一样得不到解释。20世纪后半叶,由于文化研究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异军突起,作为一种话语形态与观照态度,文化研究特别关注文本解释的整体性和丰富性,主张对文本的分析应该深入到文化的内层,以达到人类学的高度,并在研究方法上突出多维视野的统一和融合,所以受到阐释者的重视,形成文化阐释的方法与原则。接受的概念因而也突破了纯审美的范畴,而指向广义的文化理解和文化阐释行为。受到接受美学和文化阐释学两者的启发,本文将围绕张艺谋文本的接受与阐释,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主要涉及到两个基本层面:一是张艺谋电影文本本身的分析,二是这些文本被接受和阐释的具体文化语境的分析。

一.张艺谋电影文本的文化阐释

接受美学理论从更具普遍性的艺术规律着手,而文化阐释的方法则为我们的讨论提供了更多的维度。无庸讳言,东西方跨文化文本读解中一直充满着深刻的隔膜、困难和谬误。因此人们需要一种理论来考虑到东西方观众在接受方面的巨大差异和文化阐释方面的巨大差异。一个过分依赖某种西方批评手段的分析家会把某些西方模式强加给中国电影,这就需要我们从综合的角度进行剖析。在一个文化走向多元的时代,任何静态的审美观赏态度,或纯语言形式化的技巧分析,斩断本文与社会的整体联系的接受方式,都难于理解本文的真实意图。文化阐释更适用于对当代电影现象的阐释,它侧重于在广阔的文化视野中对本文进行分析。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它要求跳出狭隘的地域,时间和学科等的限制,强调整体性。在我们的讨论中,一部电影就可以当作一个本文。保罗·利科尔认为,一个本文具有两重世界,本文具有自己的世界,可以进行结构和符号分析,而本文同时又作为话语,具有某种从一个生活领域到另一个生活领域的体验意义。所以本文作为这两者的辩证统一体,不仅能从符号学上分析其结构而且能够从语义学上分析其意义,这种意义超越了本文本身,而指向一种世界观。阐释则视符号领域和语义领域为辩证统一,符号领域说明言路,语义领域占有本文所投射的世界(1)。从根本上说,"接受"是一种文化理解和文化阐释行为。它已超越了纯审美的倾向,而是指向了一种新的文化交流和对话。西方流行的电影批评方法大多是文化批评性的,在当今,随着文化越来越多元化,这种接受方式较之静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分析,更能揭示电影文本的意义深度。持有各种文化理论的阐释者对同样的本文解读出了不同的意义,特别是对电影文本的理解和阐释,呈现林林总总,极为复杂多元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西方的大众和电影研究者们由于所处的文化背景与氛围是大相径庭的。

接受美学认为没有读者,仅靠文本,意义是无法确定的。基于这样的认识,60、70年代大众传媒研究开始从以效果为中心转向以受众为中心。同时,电影文本的多重性使得它能为观众提供参与的机会,由于电影要求想象的介入和争辩,更使得观众成为一种电影鉴赏中能动的主体。如果说文学文本的本质是动态的,未定性的,多样化的,那么电影文本更是如此。电影文本意义的多元、滑动、游移常常在作者控制之外。电影的这种模糊性质赋予电影一种探索功能,它能拍出导演自己都没有预想到的东西。影片的内容和意义与导演意图中的阐述出现差异在电影接受中并不鲜见。观众在电影文本的接受中扮演着主动而非被动的角色。他们参与着文本意义的建构。在此过程中,观众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起着重要的作用。观众浸泡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文化渗透在人的思想中,每个观众解读电影作品都必然从特定的文化语境出发,用他(她)无意识接受的文化价值,文化导向去理解,评价电影,接受其中的某些因素而排斥另一些。爱德华·赛义德在《文化与帝国主义》中从阅读和批评的角度提出过"态度与参照结构"(structureofattitudeandreference)(2)的概念,指出西方殖民主体在跨文化文本(东方作品)的阅读中,其赖以生息的文化(西方文化)形成了阅读主体不可逃避的文化价值观参照结构,这种参照结构是决定西方批评家和观众在阅读非西方文本时的后殖民主义审美观的一个重要原因。

诚然,观众的心理、文化习惯对电影接受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但是,对中西方电影观众而言,自然有他们各自不同的原因。长期的文化隔阂造成了东方的神秘感。西方人想象中的东方已经在几个世纪的漫长隔阂中定型。如赛义德所说"东方几乎就是一个欧洲的发明,它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充满浪漫伟奇色彩和异国情调的,萦绕着人们记忆和视野的,有着奇特经历的地方。"(3)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人是一个后来不断添加了广泛意义联想、引申之意的概念。在普通西方人眼中,东方人一方面有着懒惰,愚昧的习性,一方面又因种种离奇风俗而无比神秘。当张艺谋电影呈现出这些特征(尽管可能是批判性的)和神秘风俗时,西方人一方面因唤起了对东方的记忆而兴奋,一方面又因猎奇欲望的被满足而高兴。对中国观众,情况就很不一样。张艺谋电影中所展现的东方,不论是人物还是习俗,还是发生的故事,在他们对自己文化的记忆里,都是陌生而新鲜的,从而感叹"原来我们自己可以是这个样子的"。由于文化的压抑被影片唤起而感受兴奋则是中国观众的对张陈电影的一种体验,另外一种体验则是由于艺术表现而造成的疏离感和陌生感。很明显,张艺谋的影片正是如王宁教授所说,是东方观众眼里的"他者"与西方观众眼中的"东方"的复杂结合体(4)。一方面,电影里的东方对于西方充当着一个他者角色,但这个他者对于西方是似曾相识,而非完全陌生,也即所谓"熟悉的陌生感"。而另一方面,电影里的东方对东方自己也充当一个他者角色,似曾相识,又非完全熟悉,而是一种在本土文化视域中的"陌生化了的熟悉"。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现实主义长期占统治地位,深刻影响了批评观点对电影真实的看法。他们发现张艺谋电影文本对中国的表现是不真实的,是与他们所熟悉的中国不同的另一个"变了形"的中国,因此他们感到震惊和难以接受。这样,西方对中国的误读与中国对中国的误读就同时产生于对张艺谋电影文本阅读体验过程中。中西方对张艺谋电影的接受之所以有差别甚至截然相反的原因就在于此。受众的文化观念和心态的不同决定了张艺谋电影在中西方的接受必然是走了不同的道路。这显然非张艺谋个人导演意图所能及。原因还是要从文化里找,要了解审美经验与趣味受民族文化传统制约的艺术欣赏和接受的规律。例如影片《红高粱》,它不仅仅作为一部东方的浪漫传奇故事引发西方民族新奇的审美愉悦,而且能够激荡起西方民族文化深层的酒神精神,而与西方民族的期待视野高度融合,使他们易于接受也易于忽略这一作品的缺陷。与之相对照的是,国内对《红高粱》的评价则表现为明显的褒贬对立的两极。根本上说,这是东西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和生存风格的冲突。客观上讲,无论对红高粱欢呼的西方观众还是对其失望的中国观众的期待视野都有很大局限和偏颇。大多数张艺谋影片其实都存在着东西方理解阐释分歧的现象。

导演的文化观念由于受到西方现论思潮和时代文化经验转换的双重影响也成为张艺谋现象中一个不应忽视的因素。不能否认,张艺谋的电影创作最初是以文化反思、人文关怀为宗旨的。关于张艺谋电影文本的文化性国内学者对此有很多论述。张艺谋自己也以人文关怀文化思考影片自居。用张艺谋的话说"大陆第五代的作品都是从大的文化背景入手,带着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带着对电影变革的愿望,以人文目标为主要目标,具有一种大的气势。这跟我们的文化有关。我们的文化历来对人的关注比较少,而对道的关注比较多"。(5)但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和《秋菊打官司》虽根植于民族文化语境,对封建文化进行了哲理思考和批判,但这种批判与其他中国电影相比并无特异新颖之处。他的大多数影片虽然都触及了中国文化批判层面但缺乏深度。基本上他的文化思考和美学-文化上的探索主要表现为电影中文化的仪式化与展示性而不是对人文历史的哲学意义的图解。因而避免了接受意义上的沉重,而受到更广泛的大众的青睐。但作为张艺谋电影文本本身的文化性并不是西方评委欣赏青睐的最主要原因。张艺谋电影本文的民族性表现和电影的民族文化特征是才是他们最关注的,也是后殖民角度的电影文化研究的重要方面。霍米·巴巴曾说"文化转型的跨国方面-移居国外,向外散居,转移,重新安置-使得文化翻译的过程变成了一个复杂的表义形式。国家、民族,或可靠的民间传统的归化了的统一的话语,以及那些印在人们记忆里的文化特殊性的神话都不可能马上注出其来源。这一立场的一个很大的但令人不安的优点就是它使你越来越认识到文化的构成和传统的发明。"(6)张艺谋深谙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道理。他有意识地在电影中向外界展示美学意义上的独特的民族性、差异性、边缘性使其获得关注,他对西方主流和边缘艺术手法和文化理论的敏感把握使其在对剧本的改编中注入某些先锋意识,他(包括陈凯歌等人)的天赋和文化素养使他们能够把握当代电影发展的潮流,既不失思想性,又有视觉冲击力。既国际化,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既有一定文化内涵又富于较高的审美情趣。他们的电影叙事手法在保留中国传统民族表现手法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吸收了西方艺术的表现主义、现代主义、象征主义、符号学的营养,具有浓郁的哲理意味和诗意风格,这是他的电影能赢得中西方观众的一个原因。

全文阅读

管理制度企业文化论文

1企业文化相关论述

企业文化英译为CorporateCulture,又被称为公司文化,传入我国的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自从企业文化传入到我国之后,就成为社会各界研究的重点话题,因研究不断地深入,对企业文化的定义也有较多的定义。在学界中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领导者和全体员工共同培育、自觉遵守的,具有企业自身价值特色的物化精神的总和。物化精神主要包括企业形象、企业制度、企业产品。从企业文化的构成方面来看,主要由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精神层组成,所谓的物质层就是指企业所有员工共同创造的产品、设施等,主要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所谓的行为层就是指企业行为文化,主要是由企业的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等方面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所谓的精神层,就是指企业在制度方面体现出来的文化,主要包括企业的领导体制、企业组织结构两个方面。

2企业管理制度相关论述

在研究的过程中,企业管理的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站在广义的角度上来说,企业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的相关标准、文化特色等方面。从狭义的角度上来说,企业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管理的标准、规章制度的制定情况等,主要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的、以书面表达的形式来归定企业经济情况、产品、生产情况等条例、规则的集合。企业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一定时期的管理目标,并且能够维护员工的共同利益。

3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

上文中曾经说到,企业管理制度能够促进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企业文化能够促进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这是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之间关系的一种体现。具体来说,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包括的方面较广,企业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虽然是外在的一种表现,但是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企业自身的文化价值。②在企业管理制度方面能够体现出企业的文化。企业管理制度主要是对员工的行为规范做出规定,因此可以从这里发现企业信奉的价值观念、处事风格等,是企业文化的展现。③通过企业制度管理的方式,能够让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在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怎样去做,能够将企业文化推行得更加深入。另外,企业员工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自己需要表达的企业文化,并且能够继承优秀的文化,淘汰劣质的文化,能够从自身发展的环境中吸取先进的、优秀的文化。

4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融合的对策

以我国手机业的龙头———华为为例,华为文化是在经营管理总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华为的企业管理制度也能够为企业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从目前的形式上来看,华为公司的相关管理制度已经摆脱了生搬硬套的弊端,真正做到了符合自身发展的需要,营造出了符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对其进行总结后发现,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首先,需要调整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不相容的方面,整合单元是改变这一状况的最佳方式,能够使二者均处于良好的状态,在建设上达到一致性,使二者共生。其次,需要为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融合建立良好的生存环境。建立良好的生存环境需要选择符合企业文化的人才,这样能够为企业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另外,还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值得注意的是,留住人才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面。最后,在企业文化的建立上,还需要注意特色化的问题,企业建立特色文化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根据企业管理制度的具体情况进行策划,这样能够促进企业文化与制度的融合。②需要将辅助型、配套型的战略措施向前推移。③在企业文化建立的过程中,需要继承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

全文阅读

文化下物业管理论文

1物业管理中企业文化创建与定位存在的问题

1.1企业文化与企业经济发展脱节

本质上讲,企业文化与企业经济发展并不矛盾,两者都是为了企业取得更大发展。但现阶段而言,很多企业认识不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为只是对于企业形象有作用,而对经济发展则没有推动作用,将企业文化孤立于经济发展之外空谈建设。

1.2企业文化存在口号化问题

企业文化并不等于口号,但很多企业却只是让企业文化流于各种口号,甚至仅将企业文化局限于此,而并没有认识到真正的企业文化,应该将企业发展精深融入到员工心中,起到实质性的激励作用。

1.3企业文化趋向于娱乐化与表象化

相当一部分的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组织员工进行各类文体活动,企业貌似很和谐,这样表面看起来也很有面子。在一些极端企业,甚至将员工每月进行文体活动的次数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考核中来。而这实际上是对企业文化的误解。只是将企业文化进行外在的、表层化的简单包装处理。远远没有深入到企业文化的内涵中。

1.4企业文化缺乏活力

全文阅读

企业文化企业管理论文

一、新时期企业文化的特点

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自身价值理念,是企业价值观的集合体,体现了企业上下的共同价值取向,因此对于员工,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网络时代通过多元性的媒介宣传企业、实践企业文化内容,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企业上下共同的价值观念,进而引导员工的言行,达到统一思想、指引方向的目的,并通过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实现思想与行动的统一。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

相对于以管理制度、绩效考核等内容为主要形式的企业管理方法,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作用更为隐性,其既不可能实现药到病除的目标,也不可能单一的进行单兵作战。由于自身的特点,其更趋向于长期性、联动性。但无论何种形式的作用,其对于企业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企业文化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管理氛围

新时期企业文化将以人为本作为其突出的特点,将更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这种转变使企业管理氛围更为人性化,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传统的命令式管理逐步向自律式的模式转变,有利于和谐企业管理层与普通员工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完善管理标准、绩效考核办法等形式来实现组织管理模式的人性化转变,从而构建了企业内部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创造了良好氛围。特别是通过企业文化的导向性作用,来统一和规范员工的言行标准,使其能够自觉的遵照企业目标来约束自我的言行,实现了企业管理的人性化。

2.企业文化更有利于树立统一的管理目标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手段的一种,始终要为企业管理目标服务。从企业文化的本质而言,其正是企业管理目标的集合。一个优秀的企业,其文化正是反映了企业管理的方向和标准。他用更为简洁、易懂的语言来时刻向企业员工宣告企业的管理目标,从而能够从思想上更为有效的告知、鞭策、激励员工。同时,卓越的企业文化是卓越的企业家的人格化。企业领导本身就是在用自身的影响力、感召力,引导和推动下级去完成企业的目标。而这种影响力正是与企业文化密切相关的。另一方面,每个企业员工的身份背景不同、人生经历不同,因此其价值观千差万别,而企业只有最大限度地聚拢员工思想,统一员工的价值观才能更好为企业服务。企业文化正是企业价值观的缩影,通过构建、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能够更为高效的建立员工对于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将自身看做是企业协作体内的组成分子,从而为企业的整体运转服务。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