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信仰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最高体现,是精神主体趋向成熟的表现。长期以来,心理学界忽视了对信仰的关注,笼统地把信仰与理想、价值观看成是个性倾向的一部分而不加辨析。然而作为一种精神状态,从心理学的角度阐释信仰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信仰心理学结构特点相关因素
信仰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最高体现,是精神主体趋向成熟的表现。对于信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从哲学的角度看,信仰与人们对人生与宇宙存在价值的思考紧密联系。信仰作为人的一种高级的意识状况和终极的价值观念,贯穿于生命的始终。长期以来,心理学界忽视了对信仰的关注,笼统地把信仰与理想、价值观看成是个性倾向的一部分而不加辨析。有人把它看作是与价值观等同的概念,甚至把信仰混同于信念。信仰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精神状态,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阐释信仰是十分必要的。
一、信仰的概念
从心理学的角度界定,信仰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信奉和遵循。它居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地位,与人的知、情、意相联系,并且贯穿于整个意识领域和精神活动之中。它既可以存在于现实的意识之中,去引导行为、规范道德意识和自我评价,同时也可能内化于无意识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一切外在的行为,从而影响造就人格的深层结构。
二、信仰特点与结构
1.认知是信仰的前提
信仰是一种以“相信”为中心的知、情、意相统一的综合的精神状态。信仰中的认知因素,即信仰中认识、知识、观念的因素是信仰确立的前提。
信仰与价值观是作为感知贮存在人类每一个体之中的两种形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实践。由于当代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信仰和价值观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弘扬我国传统道德观念,加强民族精神建设,从而重建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信仰体系就变得尤为重要。
信仰体系价值观社会发展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神话故事,在这些美好的故事中,都有着一些原始宗教的思想存在。他们在生活中发现自然界的动植物等和人一样都有生死,于是便形成了“万物有灵”的原始信仰,近一步就发展成了自然崇拜,而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相结合,又逐渐形成了图腾崇拜。作为世界观的宗教,都教导着人们有必要去追求人们自身之外的赖以生存的价值以及如何观察和解释世界的信条。从古代起,宗教便利用多种途径向世人提供忠告、价值观和引导。
一、什么是信仰,什么是价值观
中国著名心理专家李子勋老师对于信仰的解读是:“信是人类坦诚对世界的无知,仰是一种对存在的无限性的敬畏,两者加起来就是信仰。”在我理解,信仰就是贯穿在人的世界观之中的一种意识规范。真正的信仰不在于你是否信教,信什么教,主要是看一个人在精神追求上是否真诚和执著。苏格拉底就是一个无神论者,但他是一个有信仰的人,他说未经过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他自己是这样做的,并且教导当时年轻人要这样活着,因此他遭到了封建势力的无端指控,最终被处死了,这也是为信仰而死的。
当然,一个人的信仰也是伴随着他在文化成长的历程中逐渐成型的。当你在一种文化中长大的时候,那种文化便决定了你相信什么是有价值的和什么是真实的,进而也就形成了个人比较成熟的信仰和价值观,而信仰体系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在于它们是价值观的基础。
所谓价值观,就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套自身的价值观,并且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习得的。个人的价值观最终会转化成为实际行动,所以,如果想更深层次了解他人的行为,就要先好好参透他的价值观是怎样的。
二、信仰与价值观之间构成了怎样的关系
然而,信仰和价值观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信仰是我们形成价值观的基础,一个人的价值观可能会通过他的信仰所反映出来,但是,价值观却是个人生命中的最终信仰。所以,信仰以一定的价值观为指导,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人们价值观的集中表现。
【内容提要】信仰在满足个体精神需要、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安定及完善道德规范体系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心理学角度以“中国民众精神信仰与社会安定意识”的实证性研究为依据,揭示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个体户和大学生五个群体的信仰现状,并分析信仰弱化的根源及其教育对策。
【摘 要 题】研究报告
【关 键 词】信仰现状/社会安定意识
1 问题提出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信奉和遵循,是统摄其它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态。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经济与社会基础的变更必然会影响到处于转型期人们的心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已经暴露出当代民众的信仰状况存在诸多问题,焦虑心理、相对剥夺感、受挫情绪和“政治不服从”意识在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层面上有所体现[1]。中国社会科学院1995年的调查研究表明,有信仰者只占全体人数的28.1%,如果包括可能有信仰者,比例最多也只能占30%;没有信仰者占全体人数的58.33%,超过全体被调查者的一半[2]。
因此,对于信仰问题的研究已经引起理论界许多学者的关注,特别是从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等领域以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然而总的看来,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本文试图以“中国民众精神信仰与社会安定意识研究”的实证研究结果为依据对我国民众信仰现状作心理学分析,以期为社会转型时期的民众信仰与社会安定建设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摘 要:信仰作为人的精神支柱,指引人追求更高的理想信念。而如今信仰缺失被评为中国社会十大病态之首。信仰的缺失给社会带来了不良风气。本文以当代大W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大学生信仰缺失程度,使之意识到信仰存在的必要性,并从三类环境角度分析信仰缺失问题的成因,为解决信仰缺失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信仰;信仰缺失;大学生
信仰缺失被评为中国社会十大病态之首。虽然我国政府通过加强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有所缓解,但是扩大的趋势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如今社会问题爆发越来越多,矛头大多指向信仰缺失的问题。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和采访调查相结合,通过更直观的问题,以更真实的数据作为论据,做出更清晰的论述,为解决信仰缺失问题提出更直观的措施。
一、信仰的内涵
信仰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对某人、某物的信奉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它往往带有主观和情感体验色彩,特别体现在上,极致甚至会丧失理智。
笔者看来,信仰是一个人的感情支柱和行动指南,是灵魂的体现。它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人感觉真的找到了一种心灵的寄托,并从中可以产生一定的自理活动和心理感受。当人们面对绝境的时候,信仰可以让人充满力量去探寻希望。除此之外,信仰可以满足人们的高级需求,在人们不得意的时候,信仰能够给予人们心灵的安慰和精神的支持,引导人们追寻更高的目标。信仰是人们行为准则的体现,是人们精神世界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强大的体现,当一个国家的人的信仰都是正确且向上的,这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必将提高。
二、信仰存在的必要性
信仰是对确定价值的追求,信仰不同,人生的价值追求也就不同。信仰最重要的功能是作为精神支柱,可以增强人的主体性,指引人追求更高的理想信念,实现自我超越。崇高的信仰能凝聚正能量,人们会在崇高的信仰的感召中,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实现精神。当代人处于一个衣食无忧的环境中,没有经历过磨难,所以很难意识到信仰作为精神支柱的重要作用。
【内容提要】信仰在满足个体精神需要、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安定及完善道德规范体系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心理学角度以“中国民众精神信仰与社会安定意识”的实证性研究为依据,揭示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个体户和大学生五个群体的信仰现状,并分析信仰弱化的根源及其教育对策。
【摘要题】研究报告
【关键词】信仰现状/社会安定意识
1问题提出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信奉和遵循,是统摄其它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态。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经济与社会基础的变更必然会影响到处于转型期人们的心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已经暴露出当代民众的信仰状况存在诸多问题,焦虑心理、相对剥夺感、受挫情绪和“政治不服从”意识在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层面上有所体现[1]。中国社会科学院1995年的调查研究表明,有信仰者只占全体人数的28.1%,如果包括可能有信仰者,比例最多也只能占30%;没有信仰者占全体人数的58.33%,超过全体被调查者的一半[2]。
因此,对于信仰问题的研究已经引起理论界许多学者的关注,特别是从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等领域以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然而总的看来,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本文试图以“中国民众精神信仰与社会安定意识研究”的实证研究结果为依据对我国民众信仰现状作心理学分析,以期为社会转型时期的民众信仰与社会安定建设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2研究方法
2.1被试
摘要为研究当代民众的信仰状况及其相关因素,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745名天津市民进行测量。结果显示:不同类别人群在信仰追求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物质信仰、伦理信仰与年龄有显著的正相关,精神信仰基本上不存在年龄差异。精神信仰和国家社会信仰与文化程度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而物质信仰、伦理信仰和均与文化程度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精神信仰和国家社会信仰与社会安定意识呈正相关,物质信仰和与社会安定意识呈负相关。
关键词信仰,社会安定意识,相关因素。
分类号B849:C9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从结构到生活方式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中国民众从传统文化和长期生活方式积累起来的某些社会心态,却反映出对当代现实生活要求的不适应。这些不适应的突出表现之一就是社会安定自我评估水平(社会安定意识)的下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当代民众信仰状况的失衡与嬗变是诸多原因中的关键因素和内部深层因素,也是易被研究者所忽视的重要因素[1]。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民众信仰状况实证研究结果的心理学分析,揭示信仰对社会安定意识的影响,以期为社会转型时期的民众信仰与社会安定建设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1信仰的心理学内涵
关于信仰概念的内涵,不同的文献有不同的提法。《辞海》认为,信仰是对某种宗教或主义的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则认为,信仰是指在无充分的理智认识足以保证一个命题为真实的情况下就对它予以接受或同意的一种心理状态[3]。长期以来,关于信仰的研究多集中在哲学界对其进行理论思辨层面上的探讨[4,5],从心理学角度对信仰问题开展实证研究则几乎一直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因此,界定信仰的心理学内涵并澄清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是开展信仰方面实证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我们认为,信仰作为人所特有的个性倾向性的重要组成部分[6],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信奉和遵循,是统摄其它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态,它居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位置。
2研究方法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430079)
【摘 要】大学生信仰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不过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信仰教育的环境日趋复杂,内容脱离现实,方法呆板单一,过程存在矛盾等。进而提出对策:优化环境,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信仰教育模式,提高信仰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增强信仰教育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关键词】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对策
信仰教育是一定的社会、阶级、集团、个人根据国家、民族、社会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个人需要把自己确定或倡导的信仰通过教育途径传授给受教育者,企图影响受教育者信仰的形成和信仰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我国,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是指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即教育者有机会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自觉地将其内化为个人的需要,并形成对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的信仰。现实中,我们看到信仰教育实效与所要达到的目标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经济利益、组织形式、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及思想观念的多样化使大学生的信仰也多元化,这一方面凸显了大学生信仰选择时的自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但也导致了大学生信仰的世俗化、庸俗化,并在不同程度上会出现信仰迷失与信仰危机。针对此现象,高校只有把信仰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来抓,才能够重构大学生信仰的精神家园,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问题
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与文化冲突的大背景下,利益分化和贫富差距拉大,人民内部矛盾越来越凸显,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论等各种社会思潮乘虚而入,大学生信仰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
(一)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环境日趋复杂
从社会层面看,市场经济使经济理性不断地扩张,蔓延到政治、道德等生活领域,使人们的信仰倾向于实用和功利。从学校层面看,曾经纯洁的校园完全纳入到市场范围,店铺、广告、营销无处不在,教师、学校也难以抵挡市场经济的诱惑,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渗透到校园,触动着大学生的心灵,出现了急功近利、不思进取,渴望不劳而获,吹捧信仰无用论,功利化倾向突出等现象,使信仰教育愈发困难。
【摘要】伯尔曼的“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这一观点一出便引起了中国法学界很多学者的争论。大多数学者表示认同此观点,认为现阶段我国民众不尊重法律、不遵守法律,正是因为对法律信仰的缺失。但也有部分学者发出反对的声音,由对于“法律信仰”的各种讨论产生了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即认同法律须被信仰,并提出认同的理由。
【关键词】法律;信仰;工具;传统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112-01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这句话出自美国人哈罗德·伯尔曼的《法律与宗教》一书,后来梁治平教授译成中文后,在中国法学界引起了很多争论。若要法律得到遵守和信任,“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狂信”。很多学者认同伯尔曼的法律信仰观点,并对此提出法律信仰的必要性及如何才能被信仰。但也有少数学者发出反对的声音,认为这个命题在西方可能是假命题,而在中国却根本不能提倡。
一、学界关于法律信仰的争论
(一)法律不能被信仰的观点
当代大学生是如何定义信仰的?我们是否有信仰?我们是否需要信仰?我们这一代大学水果真处于信仰危机的时代吗?针对这些题目,我和另一位同学于2012年5月18日至2012年5月27日,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中国的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当代大学生信仰现状的调查,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本群体的信仰现状认知、个人信仰现状、对信仰的需求认知及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效果,并以此较深进的思考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和信仰题目。
本次调查活动共回收问卷107份,有效问卷107份,有效率100%。针对回收的问卷,现将调查的基本情况作总结分析如下。
一、当代中国大学生对本群体的信仰现状认知
(一)总体信仰现状认知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过半确当代大学生觉得我们正处于缺乏信仰的时代,23.36%的被调查者则持反对态度。但是当我们问及“你是否有个人信仰”的时候,却有53.27%的人做出肯定回答,而有19.63%的人回答说没有个人信仰。从此处我们发现,这两个题目的答案是互相矛盾的。当过半的大学生正面地回答自己是有信仰的时候,却有过半的人在不知道这种现状的情况下表达了自己对当今大学生缺乏信仰的现状的担忧。这多少是受到了当今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片面评价的影响,以为当今大学生是迷茫的一代,已失往了心中的信念。
(二)大学各年级的信仰现状认知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发现,在读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们,有信仰的占了44.44%,无信仰的有38.89%,而回答不知道的有16.67%。对比二年级,48.98%的学生是已经有自己的信仰的,比大学一年级的多了4.54%,无信仰的占34.69%的比率,也可以看出是有所下降的,不知道自己有没有信仰的则也下降到了16.33%。在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中,表示自己是有信仰的竟上升到了77.27%,比大学二年级增加了28.29%,无信仰的也忽然下降到了18.18%,这时只有4.55%的学生是不知道自己有无信仰的。有这些数据对比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随着年级的升高,有个人信仰的比率也持续升高,而没有个人信仰的学生比率及不知道自己是否有信仰的学生比率则持续下降。
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大和经验的丰富,当代大学生会渐渐地在成长中找到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个人信仰。刚开始上大学,学生暂时还没找到目标,可能会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但是随着越来越多地接触社会,他们能更多、更全面地了解自己,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明白什么对自己而言是最重要的,他们渐渐明晰了自己的人生追求,找到了自己的信仰。
摘 要:法律信仰是法制社会最坚固的支持系统,是主观心理和客观行为两方面的统一,也是信仰主体与信仰对象的有机统一。塑造全民法律信仰是实现法治的必由之路,但由于法律文化因素,法律制度的某些失误和不完善,权大于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塑造法律信仰也充满曲折,只有从内在基础和外部条件两方面着手,才能真正塑造法律信仰,为建设现代化的法治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法律信仰;法制社会;内在基础;外部条件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222-02
一、法律信仰概念的法理学透析及其意义
法律信仰是一个牵涉法学、心理学、社会学乃至伦理学的概念,内涵极其丰富,但概括起来无非是两个方面的统一:一方面是指主体以坚定的法律信念为前提并在其支配下把法律规则作为其行为准则;另一方面是主体在严格的法律规则支配下的活动。
法律信仰不仅是主体对法律的心理状态,同时也是主体对法律的行为拜从。是主观心理与客观行为的有机统一,法律信服心理是法律信仰的内在动力,而法律拜从行为则是法律信仰的外在表现。在此,自觉是关键。当一个国家的公民普遍具有遵守法律的良好风尚时,其法律信仰也会蔚然成风,反之,当一个国家的公民只认同权利规范,而对相应的义务规范极尽规避之能事,则不可能有真正的法律信仰。
主观心理和客观行为的揭示,只表明了法律信仰之主体方面。一种信仰的构成应是信仰主体和信仰对象的有机统一。一方面,只有法律能导致主体的强烈的信服感时,才会产生法律信仰的主观机制,如果法律不能引起主体的一种心理信服,便不可能有法律信仰;另一方面,只有主体能用心体验法律价值,感受法律的作用,才会使法律成为信仰的对象。
二、塑造全民法律信仰是实现法治的必由之路